第一篇:高一化学组集体通课备课
高一化学集体通课备课《氨 铵盐》
主备人 金基俊成员 高一化学A组
时间2012-12-06地点 高一化学组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氨》选自高中第二册教材第一章《氮族元素》的第二节。在第一册教材中,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三章《物质的量》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章《碱金属》、第四章《卤素》则是使学生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初步感性认识,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随后安排的第六章《氧族元素》和第七章《碳族元素》都可看作是在物质结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因此,学习《氮族元素》这一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氨》主要介绍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另外穿插了介绍了什么是极性分子。从课题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体现了“结构→性质→用途”的思想,并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题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验证、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得出结论,因此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学习本课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生产生活中与氨有关的物质的性质有一定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氨的结构、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通过对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能力。
通过氨分子结构和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类比、对比、抽象、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题重点:从氨的结构出发,分析推断氨的性质。
本课题难点:极性分子的理解和判断。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
(1)认知规律
高二学生已学习过碱金属、卤素、氧族、碳族等多族元素化合物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中,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学习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知过程
通过以往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中,仍可沿用“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式,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
2、教学手段
(1)实验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可以设计和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既充满好奇,又能由表及里,从现象出发,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课题中丰富的实验素材,采取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验证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实验。
(2)多媒体
作为这个课题的难点,“分子的极性”很抽象,教师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比如借助模型或者板演等,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接受得很吃力,教学也就显得枯燥死板。所以,引进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动画和图片等,把小的分子模型放大,把静止的变成活动的,把抽象的变成可以直接感知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法分析
1、对比分析法
将分子结构进行分类对比,便于学生分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特点;将氨和不同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对比实验,便于学生分析氨与酸反应的本质。
2、实验探究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氨的性质。
3、多媒体辅助法
合理、恰当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将静态事物动态化,将抽象事物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难点。
4、演绎推理法
运用已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逻辑演绎,推导氨的还原性。
5、讲解法
四、学法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振聋发聩的发出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结合本课题的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提炼总结氨的物化性质。
2、紧紧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如抓住“氨易溶于水”(果)探求“氨的结构”(因),或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因)推测“氨具有还原性”(果)。
3、指导学生用类比、对比等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如将“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进行类比,将“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进行对比等。
4、引导学生变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如在分析氨为极性分子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AB3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它可能的空间结构是什么呢?”
五、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设疑探索,实验贯穿,整个教学程序中注重师生互动。
共分为五个环节: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研究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供生活素材,使学生从中提炼出氨的物化性质,采用一段新闻视频导入新课。这段新闻介绍了本地处置一起液氨泄漏事故的经过。(见图1)
另外,还可从这段新闻中截取一些能够体现氨的物理性质的图片,放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使用。(见图2)
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
为了使“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线索更明确,把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分解成以下四个模块。
溶解性氨水结构碱性铵盐还原性硝酸
结构„„„„„ 性质 „„„„用途
(1)结构——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学生在新闻中了解到氨易溶于水,很自然想到:为什么呢?这就需要先学习氨的结构。从氮的原子结构和氨的分子组成入手,使用球棍模型,分析氨的分子结构。氨是三角锥形结构,为什么就易溶于水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什么是极性分子。这里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瓶颈,使用多媒体。
先展示分子模型的图片,通过类比、对比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极性分子,并能够根据已知分子结构进行判断(见图3)。然后使用ACDLABS/3D viewer软件绘制分子结构的三维动画,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思考“AB3、AB4 型分子如为非极性分子,它们可能的结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见图4)
在这里,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由现象抽象出事物共同属性的能力。分组讨论这种形式可使学生发挥群智群力,在精心设置的问题台阶的帮助下,顺利突破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2)溶解性——验证性分组实验
学习了分子的极性后,由相似相溶规律,很容易解释氨为什么易溶于水。当然,教师还应向学生说明,氨易溶于水,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为以后学习氢键埋下伏笔。
氨易溶于水,能否在课堂上通过简单实验进行验证呢?由学生设计实验,并分组完成喷泉实验。
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小结氨的物理性质,并讲解氨水的有关问题。刚才新闻中截取的图片应用于此。
(3)碱性——探究性对比实验
氨溶于水呈碱性,氨能不能与酸反应,答案就很明显了。这个模块中的演示实验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改进。一是改进了操作方法,使用集气瓶,使现象更集中,更易于观察;二是增加了实验内容,先后使用难挥发性和易挥发性酸与氨气反应,形成对比实验,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见图5)
(4)还原性——补充演示实验
氨还有没有其他性质呢?学生从化合价入手,猜想氨有还原性。学生的猜想对不对呢?补充两个演示实验进行验证。
一是氨与氯气的作用,将一瓶氯气倒扣在滴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上,出现了大量白烟。
二是氨的催化氧化。使用氧化铬作催化剂,先用酒精灯对催化剂进行预热,同时缓慢鼓入空气,待催化剂红热后,撤走酒精灯,加快鼓入空气。这时可以看到,随着空气鼓入的节奏,催化剂出现了一亮一暗的现象,并且,集气瓶中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见图6)
第三个环节 课堂小结
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再次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线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第四个环节 巩固练习
使用课后习题,进行知识的巩固。
第五个环节 课后研究
分为三个方面:
1、实验探究
2、网上寻宝
3、身边的化学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氨铵盐
一、氨的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三角锥型
二、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可用作致冷剂。
三、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微粒:NH3、H2O、NH3.H2O;NH4+、OH-、H+
2、与酸的反应
NH3+H+=NH4+检验
3、与氧化剂的反应
8NH3+3Cl2=6NH4Cl+N2
4NH3+5O24NO+6H2O制硝酸
小结:溶解性、碱性、还原
课时 3课时
第二篇:高一化学组备课计划
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魏海霞
本学期,在学校教导处、年级、科组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备课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教研活动情况
1.定时,定点,定人开展备课组活动。本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在每周三下午七八节开展备课组活动,除特殊情况,基本保证每周一次活动。每周安排一位教师主讲,就教材处理、习题安排、学生学情等进行探讨,使备课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基本得到统一。
2.加强教师间的教学研讨。除备课组活动,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就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相互学习。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为了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
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备课组教师积极参与组内听课评课,做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通过多种渠道找题,选题,给同学增加知识面,见识各种类型试题。一是能保证试题的质量,二是深浅度适合,三是题量适中,真正发挥习题的作用。
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一)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精讲,多练,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1.精心备课,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根据新教材的不足和高考考纲,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扩展,尤其是第三、第四章元素化合物部分。
2.加强训练和测试。通过作业、练习册、周练来强化训练,并加大检查、批改力度,督促学生完成,力求节节过关。同时通过单元测验、周末测试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另外,在习题选择方面,采取分层的方式,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习题。在测试时,增设附加题,要求实验班学生必须完成,充分照顾不同层
次学生的需要。
3.加强探究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尽可能的将教材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在教材基础上使其更具有探究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存在问题
1.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本学期化学课的课时受到较大影响,加上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有针对性放慢节奏,对教学进度影响很大,未能完成必修1教学内容,留下两节内容到下学期再完成。
2.教师任班级较多,教学任务重,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4.班与班之间差异过大。平行班发展不平衡,平均分差距过大。
(三)竞赛辅导和研究性学习指导
研究性学习选题工作已经完成,由于学生所学化学知
识有限,大部分课题尚未开展研究,有待暑假及其下学期开展此项工作。
三、今后对策
1.继续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2.继续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做好每周一练的工作。
3.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尤其是实验班)。
4.搞好竞赛辅导工作,确保每周能上好两节课,并有针对性指导部分尖子生自学高
二、高三甚至大学的教材。
5.开展好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个别较有创意、研究前景的课题重点指导,争取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013/7/9
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魏海霞
第三篇:美术组集体备课
美术组集体备课(初备):李春雨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夸张的脸》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就学习领域而言,属于“造型〃表现”范围。五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通过对《喜怒哀乐》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人物的不同表情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通过看、画、做等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创作千变万化的人物脸部形象,体会运用夸张手法把脸部局部放大或缩小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使艺术作品更有感染力,主题突出。教学目标:
1.知道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通过夸张脸型、五官表情画或做一件“夸张的脸”的作品。
2.欣赏夸张而精彩的美术作品,研究夸张的绘画方法。3.体会夸张的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掌握对人物进行夸张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掌握五官整体与脸型、眉毛等局部和谐的夸张画法。课前准备:
学具:纸张、绘画工具。
教具:课件、各种美术工具材料制作的表现人物夸张的美术作品、以及此类美术作品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想请同学们看几张照片,你们猜猜他们是谁? 生:刘翔 成龙
2、师:好眼力他们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何不一样呢?这样的脸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生:(搞笑、有意思、夸张……)
3、引出课题----《夸张的脸》
二、新授:
1、变脸5连拍(1)欣赏变脸
师:人的面部表情是很丰富的,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趣味表情,(播放搞笑录象)
(2)师:有意思吧,我们也来一个变脸小游戏,谁愿意上来试一试。游戏规则:请2位学生上台,老师报1做一个夸张的表情,报2做另一个夸张的表情,依次做5个表情。比一比谁做得最夸张。其他学生感受不同表情特征。
2、讨论如何进行夸张
(1)师:刚刚同学的表情做得可真棒,如何把他们的这些表情再进行夸张呢?
(2)比如这张同学的照片,如何进行夸张,使作品艺术效果更强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现场示范电脑软件操作夸张的脸。
师:生气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表现。
3、学生欣赏,课件展示(1)《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
(2)《尼日利亚木雕》:非洲尼日利亚雕塑,脸型各异,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落的形态。
(3)《泥塑》:五官夸张、变形。
4、师总结: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会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风趣更具感染力。师:什么是夸张呢?
师:夸张的方法,并贴出相关词。(大的更大 小的更小 细的更细……)师小结:通过故意扩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某一部分,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四、教师示范:展示一个有明显特征的人物照片,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迅速示范一副夸张的人物脸部的漫画。
五、作业要求:
1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画出你身边的朋友。
2、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3、构图饱满。
4、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品展示、评价
八、延伸、拓展
(1)欣赏不同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绘画、废旧物制作、彩色卡纸制作……)(2)鼓励学生回去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张夸张的脸
第四篇:高一化学组
高一化学组
第三周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0.3.17
地点:高二备课室
主讲:黄毅
参加人员:黄毅、邱萍、王林娜
研讨主题:化学必修
(二)学习进度及练习的讲解
活动主要内容:
1、交流各班级的教学进度并统一月考进度及讨论是否将化学必修
(四)进行穿插教学。
2、根据学习“洋思教学”的精神,确定学习教案的制定及使用。
3、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配套练习册《世纪金榜》,文科班只在课堂时间处理基础自主梳理,理科班则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练习的讲解。第五周进行第一章的测验。
第五篇:英语组集体备课计划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为认真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带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促进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本科组实际,现制定如下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新教育思想,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努力构建理想的英语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二.活动目的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互补的有效途径。本学期英语组由英语教研员引领,英语科组长具体负责,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参加的备课制度。重点对相关年级开展校性集体备课活动,通过研究、展示、讨论,形成高效的集体备课模式,借助网上教研的平台发挥集体备课的辐射效应,推广经验,从而带动全镇小学教研水平的提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组织形式
1.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英语科组为单位,由英语学科组长(备课组长)负责主持。
2.集体备课的时间: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
3.集体备课的地点:白音罕教学楼二楼备课室
4.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英语学科的全体科任教师。
四.操作程序
基本流程: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教学实践——课后反思——修改定稿
1.个人初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过程、练习、板书、作业等)。
2.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活动中,备课组组长提供统一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说课。说课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针对本学期倡导把准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恰当处理教学课时教学内容,突出课堂高效减负,提出作业练习的设计必须纳入到课堂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各项练习资源,提倡根据文本特点、学生特点选择针对性强的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3.修正教案: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互相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4.教学实践:结合常态课教学研讨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观摩。
5.课后反思:主讲教师写教后反思,共同听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的老师写听后反思,都在网上“集体备课”栏下对应科目的年级下进行互动交流,形成校本化的资料。
6.修改定稿:将经过再次修改整理的教案发到网上“集体备课”栏目对应科目的年级,供大家参考学习。
五.集体备课任务安排
主持人:何萨日娜
主讲人 :王向荣 记录员:海霞
内容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3 Our Hobbies Topic 1 What`s your hobby ?Section A
备课内容安排:
1.教材分析:何萨仁娜 2.教学目标:峰鹰 3.教学重点:白凤兰 4.教学难点:海永刚 5.教学方法:玉花 6.课程导入:李晓娟 7.课程呈现:唐乌日娜 8.课程练习:海霞 9.课程巩固:石桩 10.板书设计:明丽 11.课后作业:斯琴高娃 12.学案及时间:王向荣
注意:要求每位老师用英语进行讲说。时间 :2016年11月8日 参加对象 :全体英语教师 备课地点:白音罕2楼备课室 扎鲁特蒙二中英语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初中英语教研组将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纲,围绕课改,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扎实开展英语教研组活动,切实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传、帮、带作用,从而促进全体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配合学校及教务处及教研组的教学活动,使本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共同提高,本学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了解教学难点,形成较完整的备课教案。七年级进一步培养兴趣,强化基础,养成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切切实实有所收获。八年级加强阅读教学,适当补充阅读材料稳固成绩。九年级总结反思,查缺补漏,加强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
三、具体工作:
(一)教师方面:
首先,开学初全组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本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及常规要求,并做好明确上课、备课、编写教案、布置作业及作业批阅中的一些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
其次,英语组的教师将继续通过听课、上课等方式,加强备课组内间的相互交流,达到互通有无,群策群力,发挥整个教研组的力量,争取每个年级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
第三、严格按照学校统一规定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做到定具体时间,地点和中心发言人(主备人)。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内容,思路清楚,教法学法明确,教学环节安排心中有数。要写出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突破分析的方法,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出色片段的教学设计及自己的教学思路,拟写备课中发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疑问、需要请教的问题等,并做好发言预备。
(二)学生方面:做好课后个别辅导。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班学生了解清楚了解其学习状况,耐心辅导。加强初三毕业班工作的研究提高毕业班教学效率。扎扎实实,加强对考试动向的信息收集和试题研究。
(三)集体备课的步骤:
第一、集体备课活动设主持人一名,负责主持活动的进程、记录活动过程、主要内容、讨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中心发言人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中心发言人陈述时,其他教师思考。陈述教学设计顺序为:解读教材、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流程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教学评价和需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
第三、集体研讨,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对中心发言人的设计、观点进行评价,对有异议的地方展开讨论,交流。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四)具体要求
1、担任中心发言的教师(主备人),要提前写好讲稿。
2、中心发言的教师的发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预备、课时安排等教材简析。
3、教学方法设计。
4、教学环节安排:包括教学过程的层次,教法的分解,重难点的突破措施,学法指导与过程及其它教具的呈现使用等。
5、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
(五)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总结并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
(六)领导讲话
扎鲁特蒙二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Unit 3 Section A(1a—3a)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句子:What’s your hobby ? I like/love/enjoy ….What’s his/her hobby ? He/She likes/loves/enjoys …
2、能正确区分第一人称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并正确表达。
3、能听、说、认读动词短语ing形式:singing、dancing、reading books、riding a bike、fishing、painting、farming、playing football、playing basketball、playing volleyball、playing table tennis、listening to music.4、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张扬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句型 What`s your hobby ? What`s his/her hobby ?的问与答。
三、课前准备: 单词卡片、课件、奖卡
四、教学程序设计: Step1 Warming up Let’s chant :
Singing , singing , I like singing.Running , running , I like running.Riding , riding , I like riding.Reading , reading , I enjoy reading.Fishing , fishing , I enjoy fishing.Painting , painting , I love painting.Farmimg , farming , I love farming.(设计意图:点击课件,通过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chant来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并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Step 2 Revision
1、讲清评价方式。分Group A or Group B两大组,表现好的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五星卡片: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 Group A or Group B ? Come on!
2、Show some cards and let students read and act them.(swimming , singing , dancing , listening to music , playing football , reading books, running , painting , fishing , playing the violin.)(设计意图: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动词短语的ing 形式,为下一步句型运用打下基础。)Step 3 Preview
1、T:Everybody has hobbies.I have many hobbies , too.Do you want to know my hobbies ?(Yes!)Ok ,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hobbies.2、点击课件(“我”的照片),逐一对学生说“我”的hobbies。
(I enjoy fishing.I love reading.I love skating.I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I like playing computer.)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老师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兴趣特长的照片,进一步浓厚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业余爱好和兴趣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
3、点击课件,让学生齐读“我”的hobbies , 教学单词like , love , enjoy(T: These are my hobbies.Are they interesting ?(Yes)I think so.Let’s read them together.)(设计意图:通过齐读,让学生初步感知What’s your hobby ?的答语)
4、T: I tell you my hobbies.Can you tell me your hobbies ?(Yes)What’s your hobby ?
5、板书课题:What’s your hobby ?教学单词hobby Step 4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一):句型第一人称输入与输出
1、师问生答(全体回答):师左手分别出示like、love、enjoy 单词卡片,右手随机出示动词短语ing形式卡片(swinging、running、listening to music等),问What’s your hobby ?全体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回答I like …/I love … /I enjoy…
2、板书句型:--What’s your hobby ? –I like/love/enjoy …
3、反馈问答(个体回答):师问What’s your hobby ?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自己的hobby ,并简单表演。
4、问答接龙游戏(巩固操练):老师问第一个学生What’s your hobby? 该学生做出相应回答后,转身问后一学生What’s your hobby?后一学生回答后又转身问下一学生……如此S形进行直至又问回老师,老师再做回答。
5、AB组操练:出示课件,根据提示,A组问B组答,后交换,操练后对AB组进行评价奖励。
(设计意图:Step4的教学步骤旨在充分的输入What’s your hobby?的第一人称的问答后,通过学生全体回答、个体回答、问答接龙、AB组操练的循序渐进形式来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运用What’s your hobby?的问与答;另回答后表演、接力游戏及每一环节下老师对学生个体及小组的评价奖励均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理解运用句型。)Step5 Presentation and practies(二):句型第三人称(单数)输入与输出
1、师故作健忘状,Oh , I’m sorry very much,I forget your hobbies.问另一男生What’s your hobby?该生回答后再问旁边学生What’s his hobby?引导学生说出He likes/love/enjoys…,板书句型:--What’s his hobby?--He likes/love/enjoys…
2、同样的方法转向问一女生及旁边学生,引导说出She likes/love/enjoys… 板书句型:--What’s her hobby?--She likes/love/enjoys…
(设计意图:由第一人称自然过渡到第三人称,强调三单及He、She之分,使句型达到扩展延伸)
3、分组自由操练:三人一小组,由What’s his hobby?过渡到What’s his /her hobby?进行互相问答交流操练,师进行指导。
4、小组展示:分组自由操练后让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师进行纠正、评价、奖励(奖卡)。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操练,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用句型What’s his /her hobby?的问与答;通过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张扬其个性)
5、出示课件What’s their hobbies?(dancing、playing volleyball、going shopping 等)
6、大小声游戏:通过课件提示,师生进行大小声游戏,后给各小组给予肯定、鼓励,各加一五星卡。
(设计意图:通过大小声游戏,再一次巩固What’s his /her hobby?的问与答)Step 6 Consolidation
1、It’s time for listening.Listen and choose.课件出示听力训练内容,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做出选择
2、小记者拓展:鼓励学生be a reporter ,引导学生be a good reporter,拿着调查表去采访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的hobbies,然后上台为大家make a report.师给予指导点评,肯定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小记者采访、报告,拓展本课知识,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平台,利用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收获快乐)Step 7 Wrap up :
1、师指向板书,引导归纳本课重点知识
2、小组评价总结: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 Step 8 Homework : 出示课件,布置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
Unit 3 Our Hobbies Topic1 What’s your hobby?SectionA A:What’s your hobby? B:I like love enjoy A: What’s his hobby? B: He likes loves enjoys A: What’s her hobby? B: She likes
loves
enjoys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学习到一定的阅读写作策略,大部分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写作环节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有所提高。本堂课可在教学设计上稍显浅显,深度不够,逻辑性不够强,但达到了教学目标,时间把握上不够好,拖堂两分钟,以后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