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一建考试:时间+方法=通过

一建考试:时间+方法=通过



第一篇:一建考试:时间+方法=通过

一建考试:时间+方法=通过(转)

我是一个实作经验不充足也不全面的考生,但从开始就为一次通过努力着。成绩下来了,经济、法规、管理和实务分别为79、103、99、113。从五月底开始看书,只有三个月时间。首先得有一个总体规划。每天无特别事情,学习时间安排在晚上七、八点到次日两点前。

第一阶段: 第一个月。把教材全部通读一遍后,做07年真题,看看差距,视各科差距安排后两个月时间。结果是:法规、经济,如果再看一遍书,做点模拟题,应该能过;管理教材还没有体系的概念,得相对深入。实务差得较远,主要精力得放在实务上。

第二阶段:第二个月。跟着语音课件走一遍,其间做两到三套模拟题。听课过程中,发现经济和法规不能适应老师逐句讲解的教授方法,停止了该两科的听课。管理选择了“冲刺型”课件,主要目的是对教材知识体系的形成。于实务,则跟着基础语音课件逐章听。结果:提前近十天完成任务,提前进入第三轮学习。

第三阶段:第三个月前20天。至8月25日前,将教材再次通读,对不太好记忆的知识归类造表,打印记诵。如关于“事故”的分类,几本教材里有很多处都有讲到,便将几处汇到一起,区别记忆。再如“基坑支护”,平日里接触不多,制成表格,更能直观的记忆。

第四阶段:8月下旬。将实务“工程技术”再细看一遍;同时将四科里难点重要进一步分析总结。同时做各做一套模拟,起到巩固知识和插漏补缺的作用的同时,增强自信。

第五阶段:考前四天。每天复习一科,将最难通过的实务放在最后一天复习。

第六阶段:考前。考试前夕或考前(下午科目),用约一个小时将教材通览。

另外:

1、可以加入一个群,遇着问题了可以问问;不然可能一个简单的问题,自己可能花了很长时间还不能弄懂。

2、看书的时候要习惯将重点难点予以醒目的标识,以便后几遍看书的时候能加快速度。

3、看到的知识点,特别是第一遍着细看的时候,要全身心投入课本,记忆的同时,要思考以此知识点会从什么角度出题。如会不会出选择题,会不会和实务的案例题关联。

4、法规题,遇着上不会做的,按“人之常理”去做。在我看来,法律是“人之常理”的提炼与升华,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国家制订的法律应该合乎“常理”吧,呵呵~~

上面是我学习的过程和一点小小感受,希望能对正在准备考试的朋友有那么一点用处,根据自已的实际,选择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

祝愿所有的朋友都顺利通过考试!

第二篇:一建考试通过经验方法分享

一建考试通过经验方法分享

一年一度的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又要到来,有多少成百上千的朋友们为了这个所谓的证书,拿起曾经一看书都能睡着的课本使劲“啃”起来。他们为了什么呢?估计都是一样的,职位提升、工作需要、生活提高。想起我一年年学习的时候和没通过的样子,真感觉有点心酸,我写了一些自己的复习情况,希望对以后参加考试的朋友们能有所帮助,早一点拿到证书。

我是在建筑单位上班,单位规定每人都要考下来,平常工作也很忙,任务艰巨呀,11年我自己报个名,平常工作忙,每天只能抽出一会时间看书,就这样复习了两个月,考试出来的分数也在意料之中,只过了经济一科70分。考试过后我想了想自己以前的复习计划:复习没有针对性,只是匆忙的过了一遍。感觉有不对劲的地方做了两套联系题,课本上的重要考点我都没有认真记住,考试还有点紧张,什么都忘完了。就这样第一次考试以失败告终。

12年我重新报了剩余的3科,此时单位有做了几个新项目,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很晚才能睡觉,有天中午午休的时候,上网随意搜了个一级建造师考试,想参考一下别的学员的复习方法,偶然看到了一个叫日月新天培训机构网站,网站上介绍可以保证一次通过考试,看到这个我笑了笑,心里想谁信这个啊,过了几天想想问下吧,反正也不损失什么,我找到网上“联系我们”那个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打个电话咨询了一下,他们介绍说:有前期资料、题库、押题,押题是重点,只要能认真看通过是没有问题的,我想想本来都没时间看书,哪有空看押题,能行吗这个,不会是骗人的吧!稍后我自己加了他们公司员工的Q号,又具体了解了公司的情况,又让我表哥去公司参观了一下,报着希望报了培训,没想到他们的服务态度挺好的,就是考前发的内部资料内容比较多,题库的题量也挺大的,他们给我分析了一下我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学习方案。小李告诉我说只要把前期资料认真过一遍,基础打牢,再做足够多的习题,拿到及格分数不是问题;其次是经济,关键是一定要吃透公式和图表,不能仅仅满足于记忆,还要充分理解,甚至要能推导,随机应变。在把考前一周押题认真看一遍,就可以了。我按照他们介绍的复习方法,经过2个月的辛苦奋斗,如愿考过,虽然刚过分数线。心里这块石头终于放下了。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咨询一些培训机构,毕竟他们还是有经验的,我想想如果我只是按照他们的培训计划走,自己没有好好看,也不一定能通,付出总有回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上学习供大家参考,祝你们考试顺利!

第三篇:一建通过心得

一建备考心得

备考从6月中开始,得分:经济73、法规95、管理88、实务106。

对自己说,一定要考过、一难吗?真的很难,内容多,又很繁杂。但是如果掌握了方法,全力投入学习,其实也不难。

心暗示很重要,相信自己能过就一定能过。如果你想着今年过个2、3门再说,可能最终结果只过了2、3门。你是想吃一次苦就一劳永逸的人,还是希望慢慢来呢。一建这考试是速战决好,论坛里不乏考了4、5年的同学,这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弄的身心俱疲。如果你一打定主意考一建就要全身心投入了,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就是学习,戒掉所有的娱乐,看电视、Q、聚会神马的都与你无关了,上网也是为了找资料。我当时就把那些跟一建无关的群基本屏蔽了。苦就苦短短的几个月,如果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那连续几年受罪反复考反复挂也自己不得不承受的后果了。

坚定信念认真学习后,在学习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中断,果你偶尔一天没看书,或因为一些突发的事耽误了学习时间,而负罪感特别重的时候,恭喜,通过一建不远了。如何开始

在你什么都还没学没看的情况下,先找陈印大师的文章或者视频来看。至少你听他的介绍就会知道一建到底是门什么样的考试了。也会知道为什么唯独他被封为一建的大神!听完他的课你就可以开始在没看教材的情况下做真题了,没错,做真题。背真题得永,公共课背完真题就能拿到保底分了。

公共课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真题当教材来用,把教材当字来用!当然实物就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材是一切的根本,不要相信任何背离教材的学方法。在背了近几年的真题后,你就不会惧怕公共课了。开始做的时候可能进度不会太快,后来就游刃有余了。很多题都觉得似曾相识。甚至会自己给自己出题了。我拿到书后第一事就是在目录上标注每章每节的去年分数分布情况。做到心中轻重有数。

有一个工作非常常重要,我将每年的每道题都找到书上对应的原话,把考点划下来,写下哪年考了,通过划“正”字看该考点出现的频率,并用括号将空缺的选项划出来,分析每年考点的变化。你会现书上有的话是年年必考,一句话被划了多个括号,也就是说那句话的每个字都被变相的全考了,背下它没错的!你今年还会遇到它!而书里有的十几二十页都没有出现过一个考点,样的话这几十页不用看了,能节约你不少精力。这时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公共课的教材是字了,你只用去找你用得着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一眼都不用看。公共课的3门我都没有完整看书,只看自己划的考点。反复咀嚼那些“正”字出现的多的地方。当然,将真题返到书上点可能用时比较长。不着急,慢慢来。当你最后发现整本书的考点都让出题老师按照出题频帮你划过了,你这本书的价值就很大了!好,现在就做好了一建学习的大部分准备工作了,公共课基本没有问题了。实务后面再说。

学习时间 我看过一个帖子,统计大家的通过率跟习时间的关系,大部分通过考试的人学习时间都是400个小时以上。低于400小时过了或400小时以上没过的人都是少数,所以你要相信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笨蛋,用陈印大师的话大家的脑容量都差不多,再大也不会超过街边10块钱的内存卡。所以不要抱着侥幸的心,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现在开始就要认真分配你的学习时间了。就按每天最低学习时间算,使再忙2个小时总有吧,5个工作日加一起就是10小时,周末辛苦点,每天5小时,2天10小时,一周是20小时整,400小时需要你付出20周,也就是4个多月不到5个月的时间,么看来战线也不是太长。如果你每天不止看2小时,那4个多月还可以压缩。但是持之以最重要!保持连续的学习状态很重要,可能一歇就懈怠了,休息个几天,你再看的时候还得头找找上次看的地方,再回过头复习一下,时间就这么被耽误了。充分利用整块的时间来学,要保证思维的连续性,尽量不要被打扰。你的学习时间不能再用笼统的“月”来计算,要精到小时,你每天有没有学够计划的时间呢?

4门如何分配 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实务>法规+经济+管理。永远秉持一句至理名言,实务没过等于零。所以一定要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务上,实际上,全力投入学习的同学会发现学习时间实务肯定是大于三科之和的。每年三缺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找到那根最难啃的骨头,有针对性的学习。大部分人的习顺序是:法规、经济、管理、实物。我也是这样开展的,而且按照难易程度递进也比较科。对三门公共课的难度,我自己学的时候觉得最困难的是管理,我的同学和同事也是这个感受,能我们都是学工科的,感觉管理偏文一些,学起来有点不得要领。当然,也有人说经济更难些,这个就要看个人基础还有学习方法了。经济我觉得只要认真听了梅世强的课,再自己总结一些记公式的技巧就真的没什么可惧怕了,而且据判断梅大师应该是能接触到出题人的,他的押题准的可怕!这点你只用找他每年的押题班听后再对比真题就能验证了。

有的同学被计算题吓到了,打算放弃十几分的计算部分,这太得不偿失了,用梅大师的话来说计算题就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没有一点点弯儿,全是套公式,你只需要把公式背下来,知道哪个数套谁头上就行了。所以学经济无论如何千万不能想着把计算给放弃了,太亏了!

管理就有点不好抓了,总觉得概念很相似,做题很容易错,我听了大家封为大师的肖国祥、顾永才的课,但是可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听了后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总感觉课讲的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到后面就变成划书了,我是寄希望于听课的时候就能记下的,如果单纯的划书还需要回头再看、再消化。反而我最后听了李玉龙老师的冲刺课才茅塞顿开,之前从来没看人推荐过他,偶然下来听的。他讲课的风格很平实,但对我确实很受用,这还是得考虑每个人对老师讲课风格的适应性问题。尤其是我觉得他关于“页均分”的概念很棒,虽然大家都在提哪个章节分多、哪个章节分少,但是李老师非常系统认真的统计了每章每节的页均分,让人做到心中有数,学起来也有重点,而且确实听完课后做题没有之前错误率高了。页均分这个概念应该在公共课的三门都贯穿始终。从分多的学起,实在在学习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分少的放弃了也不可惜。

选择老师

法规——陈印,当仁不让的一建大神,除了教你法规,也教你一建的学习方法。

经济——梅世强,大师,听他的课绝对树立信心,经济要想过,他的押题必须听!

管理—李玉龙、肖国祥、顾永才,大家看各个老师的风格选择吧。机电实务——唐琼,开始你会得她在念书,她的课适合反复听,就能知道奥妙了。

关于PARTNER点太重要了!我不得重点说一下。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的伴儿。但是我强烈建议找一个伴儿一起学习吧!我PARTNER是我大学的闺蜜,她原本没想考一建,我们在5月的时候环海南岛骑行,我游说她一起参加考试,她答应了。我是很懒很懒的那种人,任何事不到火烧眉毛是不会着急开始的。但是她一旦决定做什么事了就很有条理很认真了。她在6月的时候都在处理工作上的事,她准备跟公司解约,但是公司要违约金,后来终于彻底辞职脱离苦海了,大概剩2个多月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我在6月的时候买了教材但是还拖着,不想有计划的开展学习,差不多6月底有点慌了,开始按照计划,坚持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我一直到9月份还每天早起不了,她每天7点起,先做会儿瑜伽,学习个把小时,然后9点钟准点打电话震我,我再回震她表示醒了,其实有很多次都是半睡半醒给她回的电话,接着再睡个10分钟回笼觉。偶尔她忘了打电话给我,我就一口气睡到11点了,囧。那时候早起不了,只能学到很晚,晚上12点1点左右。有伴儿可以相互鼓励,分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感触。犯懒的时候有人给你敲警钟。可以说我们俩的通过都有对方一半的功劳。我俩在后期的学习中都无数次的面临崩溃的边缘,觉得要学的还没学到,可是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情绪焦躁了学不下去了几乎都是我劝劝她,她劝劝我,帮对方分析情绪的产生到底是畏难了还是学累了,想办法去化解。那时候时间宝贵,情绪过去后也会心疼打电话的那几十分钟,几乎都是有一方提议赶紧结束电话,学习去。考完当天她就觉得自己考砸了,一定过不了了,打定了来年再考的主意。情绪也一直不好,我跟她感情超好,也许唯一有一点点意见的时候是刚考完那几天,我真想彻底歇几天,但她总打电话告诉我案例哪个地方考砸了,而标准答案是什么。我是考完试就永远不会想的那种人,听她对答案、而且陷入那种糟糕的情绪,我的情绪也非常糟糕,但是也不好直接打断她。原本期待考后享受到其他同学说的婴儿般睡着的那种感觉,但是很遗憾没有享受到,可能因为惯性太大了,考后的几天还在睡梦中不停背书做题,身心都很累。我在当时出考场的时候就觉得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就因为那段时间听了闺蜜的标答发现自己有的答的不准也会沮丧,患得患失。我告诉她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太悲观,一切等考试成绩出来再说吧。怀着必挂但是又期待奇迹的心,她过了,我也感动高兴的不行。她一直在说自己能过完全是因为我。我告诉她,这句是我要对她说的话!我们的通过有一半都是对方的!我闺蜜在西安,比北京早两天出成绩,北京居然是倒数5强,快跨年了都还没出成绩。年末那几天我都快急死了,就怕坛子里阴谋论者说的,出成绩的时间是按照递减的通过率排的,北京出的那天肯定哀鸿遍野。我天天都想着,完了完了,成绩肯定被黑了。我闺蜜在等到自己的成绩之后也寝食难安,天天在他们群里问北京什么时候出成绩啊,群友都很奇怪她为什么那么关心北京出成绩的时间。她还特别担心万一我没过她该如何安慰我。12月31号晚上都无心看跨年晚会的时候,老公刷到9点15北京出成绩了,他紧张的老是输错身份证号,其实那时候我的内心还是相对平静的,之前的焦躁不安只是因为迟迟等不到成绩,等到能查成绩的时候我只觉得天道酬勤,老天应该不会耍我的。成绩出来后我看老公和婆婆都激动的噙着泪。在我跟家里通完话后,我闺蜜也很快给我打电话,知道我过了,听筒那头尽是尖叫和兴奋的声音,还责备我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她。这么晚北京出成绩她也陪我一起等待结果,为彼此真心高兴难过,我想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吧。我们要践行当时的约定,为了鼓励我们两人都一次通过,一击即中,我们在备考的时候约定如果都过了,就来个两人的旅行,我后来发现她当时把自己的签名改为“不能因为我的愚蠢,懒惰毁了两个人的旅行,加油,狠一点”。

如何看书

咱们都是为了通过考试,就应该做的功利一点,根据分值来看书,公共课的连续性没有那么大,不一定要按照书的顺序学,我就是按照分值大小排布来学的,这样你学的很有成就感,学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可能就把三分之二的分拿到手了。比按章节学兴趣更浓厚。所以你拿到新书第一件事就是在前面的目录上标注分数的分布情况。

公共课就按照之前划的每年的真题来看,举行了这么多年的考试想避免题目重复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重复率肯定高,几年的真题绝对能覆盖80%的分值。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把整本书看了,可能会比较辛苦,耗时长一些。实务跟公共课不一样,公共课没看过书靠课件都能过,实务是一点盲点都不能有的,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必须看。实务要想过,认真把书看3遍真的是最低最低消费了。我很懒,除去平时重点强化反复看的地方,全书也就只完整的看了3遍,最后一遍还是临考前看完的,真是硬逼着自己把这任务履行完了,但是真的最少最少不能再少于3遍了,还有就是这“认真”二字,每一遍过书都要透,不能走马观花。有的同学说看了10遍甚至40遍我真的不惊奇,多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不能连3遍都偷懒。一遍书能把一建过了,只能是天才了。

看实务的书真的很让人头疼,我的偷懒方法是把听精讲课件走一遍书也当成看书,到后期听的熟了,课件都是拖2倍的速度,老师的声音都变形了,人是手舞足蹈的,没关系,听的清就行,这样的话你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过一遍书,比自己逐字逐句看书快的多,而且重点清晰。当然不能全部用听课件代替,自己看还是必须的。我实在太懒了,就利用听课件的时候强行记忆,没有复习这一步。而我的闺蜜就是听完课要自己再翻翻书,消化一下,在这里,郑重推荐她的方法。实务书真的很难看,尤其是第一遍的时候,每天就看的下去3页!就硬逼自己当小说看,或者给自己下任务,每天看个10页8页的,持续推进。考一建男的居多,用有个同学的话说,要是看黄色小说你恨不得一天看完!拿出点这劲头看实务书吧,你早一年过明年就有大把时间看想看的小说了。刚开始听老师的课件时也很枯燥无聊,我闺蜜说,就当电视剧看吧,就是很难看的那种电视剧。

看书要划书,划书也是个技术活儿。不要大篇幅的划,自己看的头一两遍一定用铅笔划啊!我就是一开始用黑笔划,到后来,去年和今年的精讲、冲刺、押题,各个重点都不一样,不得不买了七彩荧光笔,把书划的五颜六色,也就准备考试那段时间能分辨什么颜色是什么课的重点了,现在根本没法分辨,乱七八糟。要学会艺术的划,自己看的可能都是自己理解的重点,先用铅笔划拉,老师毕竟是研究历年考试趋势的专家,再用黑笔,而且划书也不要大面积的划,多划关键词。多个颜色的笔也是要准备的。如何背书 关于这点我真是花了大把的时间,我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研究如何记忆这个问题上。也学习了记忆宫殿、思维导图等方法。这些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方法,坛子里有同学介绍自己用了半年的时间来系统的学习记忆宫殿,掌握了方法后再学起一建就游刃有余了。我相信会了这方法应付任何一个考试都不是问题。我总共只有这么些时间,需要分出时间来学习记忆方法肯定是不够的,到了8月我还在用这个方法,但是由于掌握的不系统,就越走越难了,很可惜没有坚持,但是也对我的实务学习提供了帮助,不夸张的说用记忆宫殿记忆的东西可以记一辈子。最后在时间已经不多的情况下只能回到大家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方法,编口诀记口诀,这方面必须感谢我的好闺蜜,一名文艺女青年,平时签名都是晦涩酸溜溜的心情,哈哈,她的文学功底用在编口诀简直是信手拈来,当然,最好的口诀还是自己编的最好,记的最牢靠。网上有非常多一建的口诀给大家分享,我就不赘述了,广大同学普遍反映黄段子最好记,这个也是事实,一建考试男同志居多,相信这方面是当仁不让的,我们自愧不如,带黄的大部分都采自网络。既然这个对学习有益,大家就把兴趣稍微转移一下,把这些段子编到一建课本吧。因为我和闺蜜吃了这个亏,所以就需要提醒大家,在编口诀的时候一定把问题给编进去!有时候答案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想不起来对应什么问题,就很懊恼了。因为很多问题很相似,所以这个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大家尽量在一开始就把这麻烦减少,后续不会浪费太多精力。

在一些排序题和条款非常多的题目上,口诀绝对是个好帮手!避免顺序出错、避免遗漏!比如经济、管理、实务都要考的一个考点合同解释顺序:协议——中标通知书——投标书——专用条款——通用条款——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报价单,口诀是:鞋中投砖,同归子弹,记下这个在各科都能拿分,一箭N雕。

关于花费 不需要报任何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有好有坏,或者说有你适应的也有不适应的,反而在网上找课件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和节奏的老师。课件在哪儿找呢,大家论坛、加入大量的一建QQ群,我当时加了得有10多个吧,加了第一件事就直接上群共享下资料。这样,钱方面就可以节约最大头了。教材,我买的盗版的,卖家要价12,砍到10块一本,书皮较易脱落我拿胶水粘了下,其他没什么缺点,书很好用,没有错别字。剩下一个最大的开销就是考试那2天打车了,100块,因为实在太远了。

隆重介绍最最有用的是哈工大出的近5年真题,答案解析很详细。我也对应着把每道题在书上的哪一页都标注了,工作量虽然大,但是学起来是很有帮助的,有不熟悉的地方能够快速的回头翻书消化。我开始连真题的钱都想省,从网上找的真题,总能发现错答案,后来有的答案居然3个机构有3个版本!确实不想被带跑偏了,就赶紧买了纸质的真题集,好歹权威些。呃,偶尔也有极个别错答案,大家看的时候应该能分辨。最后我还花了90多买了个做题软件,有利有弊吧,利就是真心节约时间,做题点击一下就行了,做完了也不用一个个对答案,提交就打分,下面还有解析,学习到后期时间真的是太宝贵了!弊就是题量超大,题目参差不齐,垃圾题目、超纲题目非常多,得分辨,也浪费时间。多做题这点真的很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就买一些水平较高的电子题,能节省大量手写做题、改题的时间,到后期这些时间就非常宝贵了!题目做的多的情况下,好坏自然就能分辨了,遇到垃圾题目千万不要浪费宝贵时间。

关于实务案例 实务分选择题和案例两部分。哪部分都是重点,而且两部分也相辅相成。可以说实务选择题拿高分的人,案例题绝对不会太差。我的经验是选择题要通过反复反复看实务书的前半部分。案例题要通过大量练习,或者说默写,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对比,看错在哪儿、遗漏了哪儿。动笔写绝对胜过看N遍。简单来说,实务就是前面看,后面写。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一建的选择和案例分布不太像以前那样严格了,以前书前半部分选择题,后半部分案例题,现在案例题已经开始从前面专业技术出了,而且逐年加大比例。所以大家也要有侧重的背前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唐琼的课会提到前面哪些部分容易出案例,大家有必要把有可能出案例的地方多背、多默写。做案例题时先浏览题目再看案例,有的题目可能不需要案例背景,这时候会的就赶紧先答了再说。浏览背景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该划的就划下来,案例背景十分十分重要,题目绝对不会给无关紧要的废话,每一句话都有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每一句话是不是都用到了,比如时间、气候,答题肯定要用到。有一点我个人可能还不太赞成陈印大师的说法,他建议大家不要相信案例题“踩点给分”,这只是个传说。权威发布的阅卷组400人20天阅73万份卷子,你们可以自己算算每人每天多少份,阅卷人每天需要阅大量的卷,几乎没有时间上厕所,分配给每份卷子的时间不过几分钟,因此他们给分只可能看关键词,也就是传说中的“采分点”给分。如果你用自己的话答了长篇大论认为是在点子上了,可是阅卷人根本就没有那个耐心细细看,帮你找给分点。这样失分太不划算了,所以看书、答题时都要关注关键词、采分点,尽量还原书上的语言。

实务多动手默写,准备大量的白纸,当时觉得自己算懒的了,可是后来整理的时候发现草稿纸的量还是比较惊人的。写一遍绝对抵得过你看或背N遍,可能背的很熟,可你不一定能用准确的书面语言写出来,写完后再把你的答案和标答,也就是书上的原话对比,就知道自己差在哪儿了。会的答的不准确,再遗漏个三分之一,可能分数就只有一半了。如果案例25道题都是这个状况,最后的总分可想而知了。这个时候就要求你看书的时候就把每一小句标上123。比如书上明确给了4点,但其实某一点是3小句话,那你就把这3小句话再标个①②③,避免遗漏,实际上这种是最容易遗漏的,一般就只想的起来第一句,差不多觉得自己答全了,实际上怎么失分的都不知道。关于押题 押题要不要信?宁可信其有!临考前的1、2天,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学够了,不用再看书了,那时候一般人都觉得书还没看够。可是这时候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考前押题铺天盖地的出现了。就算给你一份真正的押题,如果你之前功课没有做足,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可能背下来的!书还没看完,刚费尽心思背了一个机构的押题,又出了2个3个„应接不暇,恨不得一天能多出几个小时来,这也相当消磨意志力,搞的人疲惫不堪。那时候就觉得整个人特别慌乱,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前期知识储备很重要,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等押题,你得评估自己是否有实力背下好几份押题。我和闺蜜背的第一份押题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每道题答案字数超多,有的一道就将近一页书的内容,超级偏,都被这题给吓坏了,我们争分夺秒的编口诀,往死里背,一道都没中!现在看来是不是专门编来整人的。当然,也有人弄到准的可怕的押题,这种事要看概率,还是不要赌的好。

上考场了 开考后的几分钟绝对是心情最最紧张的时候。但是不能从头紧张到尾啊,做着做着心绪肯定会平复的。一建每门考试开始答的时候我也很紧张,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没有我考一建的时候紧张。因为我知道我付出的有多少,认真努力程度绝对是大于高考数倍的。我从小到大秉持的考试理念就是绝不恋战,不会就过!

回过头再来收拾你。出题人有的时候是很阴险的,一开始出的前10题可能就是卷子里最难的,一来就给你个下马威,把你给打蒙了,我从不吃这套。我忘了管理还是经济,可能前10个我空了5个,但是面对这种情况绝对不急,考试开始后适应了氛围肯定是渐入佳境的,所有题做完后再回来收拾那几道题就发现根本也不怎么难,无非就是紧张造成的看题不仔细啊、有一些小绕弯儿啊、不熟悉啊什么的,静下心很容易就解决掉了,所以一定不要被出题人给阴了,要有自己的节奏,不管他怎么玩儿。

一定要调整生物钟啊,我考前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午睡下,心想考试了那个紧张劲儿肯定不会犯困的,结果考试当天该困还是困,硬是用意志力给撑过去的。

我写在实务书上首页的考试技巧,常常看,常常提醒自己: 选择题检查2遍; 计算题一步一步算!(过程对的写在草稿纸,但结果错了写答题纸上,多亏啊!)

得分点!字写大、写松;

每次都检查案例背景用到没有;

发卷先看案例25题; 留出填答题卡的时间,在试卷上把题目中的“不”“非”划出来(这点太重要了!做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建有大量的这种题);

答题有间隔、行间距、右边留白(便于更改);

带手表、尺子、橡皮、铅笔、计算器、两证:身份证、准考证、红牛。

第四篇:一建法规时间

1、建造师管理:资格证3年后提出申请。有效期满30日前申请延伸注册有效期3年。

2、民法:职务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同意不得其他人用。专利权限20年,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0年,申请日计算。商标10年,核准注册日计算。

3、诉讼时效一般2年,短期的1年。从知道应该知道计算。从受侵害日算最长20年。诉讼时效最后6月内中止,6个月前无效,若延伸到左后6个月内,按进入最后6个月的开始时刻中止。

4、施工许可:领取施工许可证3个月内开工,延期可两次,每次3个月。不开工、不延期废止施工许可证。因故中止施工,自中止日起1个月内报告。中止过1年要报发证机关核验。不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要重新办理开工报告批准手续。

5、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3年。期满前3个月申请延期。若无死亡事故,不再审核有效期延期3年。名称、地址、法人变更在变更10日内办理变更手续。撤销过的3年内不得再申请。

6、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5年,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60日,申请延续。

7、建筑市场诚信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日内,公布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3年,好的一般为3年。招标投标违法行政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外进行公告。记录期6个月。如果对资质等方面的处理超过6个月的,公告期限从其决定。

8、招投标:招标文件出售至停止不少于5日;招标文件自发出至截止投标日(投标有效期)止不少于20日,有修改,招标人在截止投标日前至少15天。

投标保证金:不超过合同的2%,最多不过80万,有效期超过投标有效期30天。

9、中标:评标后,评标委员会提出评标报告,招标人在15日内确定中标人,最迟在投标有效期结束前30天。招标人确定中标人日起15日内向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投招标情况书面报告,确定发出中标通知书日30日内定书面合同,随后5日内向未中标的投标人退回投标保证金。

10、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6个月,自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

11、建设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前15日将资料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备案。

12、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的撤销权消灭。

13、施工单位自起重机械、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验收合格起3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

14、隐蔽工程的验收,承包人先自检,在验收前48小时书面告知工程师验收。

15、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6、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要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二是试生产的自试生产日起3个月内竣工验收。

17、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在开工15日前向县级部门汇报。

18、劳动合同期3个月~1年内的试用期1个月,1年~3年内的试用期2个月,3年以上的试用期6个月,劳动者30日前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的3日前。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都是在30日前提出。

19、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有效时间为1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工资发生争议的不受1年的限制,关系终止的自终止日起1年。当事人不服仲裁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20、工伤认定:所在单位30日内提出,单位未提出的,本人及亲属在1年内提出。

21、安全事故,民报官1小时,官报官2小时。交通事故,火灾7日内补报,其他30日内补报。

22、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档案馆报送建设工程档案。

23、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竣工验收资料。

24、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25、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期限:500万以内,20天。500万~2000万,30天。2000万~5000万,45天。5000万以上,60天。

26、最低质量保修期:屋面、有防水的、外墙面5年,其他2年。有约定按约定。

27、上诉期间:不服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不服一审裁定的,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28、翻案:当事人能证明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再审。但须在原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不受2年限制,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29、仲裁翻案: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法院提出。撤销后回到最原始状态,可以向法院上诉。

30、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31、行政复议申请: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第五篇:一建市政117通过心得

2014一建市政幸运通过心得——栀樱

2014一建市政幸运得到117分,顶着三缺一的压力高分通过,很开心。群主说让大家写写心得,我一直认为自己文笔不好,没好意思写,写的不好,多多包涵哈。

2013年第一次参加一建市政考试,从6月份开始看书,三门公共课已经耗费了好多精力,又是外行,实务虽然有之前的二建基础,但是和二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看得云里雾里的,尤其看2011年、2012年的真题真是一点儿信心也没有。考试的时候没控制好时间,做题缺乏经验,最终92分落败,心里确实很失落。

后来看到群里有人上传网校课件,但是一直到6月份才开始看书。隔了这么久才开始复习,很多东西都忘差不多了,幸运的是书本和去年的没多大差别。对着视频看书,看PPT,看动画,做题,只要有空闲时间基本都在学习,当然我的工作比较轻松,作息也很正常,不然考试没考好,再把自己弄成黄脸婆,再多的化妆品也补不回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我基本是早上7点到晚上9点这段时间,可以学习的时间可达5个小时。

我认为我通过的经验是多听+多看+多练,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运气。一:多听。我听的课比较多,说下我的一点儿感受,声明一下,没有卖课件的意思,供大家学习比较之用:

先听的11月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有很多都掠过了,只好听一遍再看一遍书,同时搜相关资料。

接着听凌萍萍,虽然很多人对她褒贬不一,但是她讲的原理和做题思路很好,我比较喜欢她的习题课。

第三是曹铭明,我是一直喜欢的他的课,因为二建只听他精讲通过的,非常适合基础差的,尤其2013年他有很多改善,加了不少原理图,而且他讲课幽默,感觉一讲结束还不够,还想听下一讲,不像有的老师的课听着就觉得:哎呀,这讲终于结束了。

市政之神陈明当然必须听的,可惜他的网课太慢了。他的现场经验丰富是最大的优势,很多点模棱两可的,听过有豁然开朗的节奏。

李四德专题班也很好,他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总结,还有很多口诀,感觉像是带着大家考试,而不是在单纯讲课。

吴勇冲刺给我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是管道部分,将她和曹铭明讲的联系起来,终于把困扰多时的管道解决了,还是很有成就感。

颜海冲刺等于带着大家温一遍书,速度正好。因为我是自己看书比较懒的,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吧?所以每次看视频或听音频才走一遍书。单独只是看书做笔记好像就一遍。

袁登祥的特点也很明确,他把当前的考试思路联系到课本,尤其强调考前模拟,按照4个小时正常安排模拟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不然正式考试的4个小时不知道如何分配。

其实也很喜欢胡宗强老师的课,不过呢没花银子只听了一点儿试听课。但是他的最后10个案例做的时候觉得非常好。

二、多看。我看书基本都是跟这视频看的。第一层次的,陈明、曹铭明、凌萍萍老师的精讲视频可以一边听一边看,同时能记一些。第二层次的,可以自己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我只记了一遍框架结构、一遍脑图)。第三层次11月、颜海其他老师的冲刺可以看一段视频,紧接着看一段书,确保知识点记忆。

三、多练。选择题是容易得分的部分,我加4个群,里面有人出题,也有很多模拟题,我都练。平常空闲的时候,在手机练习“考试100”。2004年以来真题的选择题、案例题都标在书上,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重要性,也会发现其中的奥秘。真题很多人都练5遍以上,我只对照写了2遍,更多的时间看别的模拟题,虽然很多人说真题才是王道,可是题目看多了写多了就能发现自己的思路的缺点,及时纠正。对书本原文的抄写我几乎没有,只是归类一些口诀。现在的题目灵活性太强,2014二建几乎都没有书上原文的,2014年一建也是,所以说胡宗强老师题目很好,几乎都是图文结合,实际与理论结合。

我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6月、7月两个月基本都是在看图,看视频、搜资料中渡过,零散时间做做题目,8月份冲刺、抄写、练题,不断记忆,9月份就在各机构的模拟题海中不断对照书本,复习记忆。考前十几天,每天都做至少一份模拟,是按考试4小时安排,卷面也参照答题卡来做,确保卷面清晰、舒服。很多人水平很高却没有这项训练,结果考试时间没有把握活着卷面涂改,导致成绩缩水。最后的各大机构的押题,权当对自己的检测,很多机构的押题我都下了,然后对照思考了一遍,大致都有谱儿就行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题目几乎都不考书上原话了,所以知识点要会用。

当然,大家都说市政考试一部分靠运气,我觉得今年运气相当好。选择题几乎没有任何难度,都有点儿不敢置信,但是也只得36分(补偿器那题错了太亏了,那个点是记得牢牢的,做题的时候鬼使神差了,不过这也许也是正式考试的原因吧)。第一个案例画图居然是我做过的,第二题是垃圾填埋的,恰好是曹铭明强调过的热接,最后有个计算的,第一遍算出小数点,但是潜意识认为必定是整数,于是凑成了整数,后来看陈明老师的解题一模一样,第六感啊。

最后祝愿大家都是幸运的,通过的考友继续幸运,没通过的考友幸运就在明年!

2014年12月21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4/228102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