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归读公园讲解词
归读公园讲解词
一、(欢迎词和自我介绍)
二、讲解词
归读公园位于梅城江南东片沿梅江西岸,从东山大桥起,至马鞍山七孔闸止,全长4公里,占地面积300多亩。梅州市委市政府为了改善江南东片的人居环境,提升整个城市品位,于2009年把这一段河堤建成市民文化休闲公园。
归读公园的“归读”出自叶剑英元帅名诗“松园”中的 “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的诗句。政府把本是作为商业用地的地块建造成公园,成为梅州人读书、观景、憩息、健身的好场所。公园中的亭榭均以梅州文化乡贤命名,以此期冀:莘莘学子潜心读书、立志成才,客家四海乡贤归读故里,怡情淑性。并期望大家秉中州神韵,扬客都雄风。
归读公园融古典与现代风格,文化与休闲功能。整座公园包括客家历史文化、名人文化、耕读文化、风情文化、休闲文化等五个主题文化区,通过亭、榭、廊、台、楼、阁、塔等园林建筑小品与雕塑、匾额、楹联、石刻等园林艺术形式和园林植物的巧妙配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其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把不同的主题天衣无缝地糅合成一个整体。自西北口进入公园,我们可以看到以程旼、丁日昌、邹鲁、罗香林、李惠堂等五个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五座景观亭,景观亭融古典与现代风格,通过匾额、楹联、碑刻和
1雕塑等丰富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五位客家文化先贤对社会文化的贡献。
程旼亭:六角亭,亭柱楹联“片言能使争心息,万古江山姓与俱”道出了程旻的丰功伟绩。程旼,东晋、南北朝时期义化(古程乡属地)人。他兴学育人,教人耕作,以德化人。历千余年来,程旼的名字连同他的品行德操、功誉事迹,在南粤百姓中恒久隽永。南齐时为表彰他的事迹,以程旼之姓立县为程乡(后改梅县),江为程江。程旼是“118位客属名人”的首贤和“广东古八贤”之一。
日昌亭:四角两层阁亭,亭柱楹联“气作山河壮化身,浊流南染读书人”道出了丁日昌的英雄气概。丁日昌(1823—1882),丰顺汤坑人。清朝洋务运动主要人物,军事家,政治家。曾任琼州府学训导,江西庐陵县知县、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船政大臣等职。他在政务之余,悉心读书,尤酷爱搜聚典籍,是清代三大藏书家之一,辑有《持静斋书目》。
邹鲁亭:圆顶亭。亭柱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道出了一个读书人的追求。邹鲁(1885—1954),大埔茶阳镇人。少年时就博览群书,工书善画。早年游历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两广盐运使、大总统特派员、广东财政厅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是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撰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中国国民党史稿》、《环游二十九国记》、《邹鲁文集》等著作。
香林亭:“7字”亭。亭柱楹联“奠族谱学地位,开客家学先河”道出了一位文化历史学者的学术成就。罗香林(1906-1978),兴宁宁新人。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从游梁启超、王国维诸名宿,历任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教授等职。首创族谱学,开拓了客家历史研究新领域;以《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编》等开创性著作,为客家学奠定根基。
惠堂亭:四角亭,亭柱楹联“自幼早坚球运志,风霜不改百年心”道出了一代球王的远大志向。李惠堂(1905—1979),出生于香港,祖籍五华县。从17岁开始,活跃于亚洲足坛,带领港、沪两地足球精英,称霸于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被誉为“亚洲球王”。1976年被联邦德国权威足球杂志评选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有《足球裁判》、《杂果盘》、《鲁卫吟草》、《南游散记》等11本著作传世。
与五座亭相间的五组似轩似榭似廊的庭院式建筑同样
以丘逢甲、林风眠、宋湘、黄遵宪、叶剑英等梅州历史文化先贤的名字命名,分别为逢甲书屋、芷湾翰墨、公度诗廊、剑英奕台、风眠画苑,每组建筑如同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园林,围绕不同主题的建筑、匾额、楹联、碑刻、雕塑、诗词、书画与园林植物等巧妙配臵,意境清新,内涵深远。
逢甲书屋:楹联“一室读书为铸我,十年种树当封侯”来自于丘逢甲故居 “培远堂”的书屋楹联,为清末状元夏同和题赠。丘逢甲(1864~1912),生于台湾苗粟县,祖居地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名逢甲村),著名诗人、教育家,抗日护台爱国志士。光绪年间进士,并赠“东宁才子”印。《马关条约》签订后,率义军抗日护台。兵败后回大陆,大兴新学,广育人才。著有《岭云海日诗抄》。书屋前有石刻“东宁才子”和丘逢甲青铜浮雕,浮雕背景为“桂岭书院”和“念台精舍”等。
风眠画苑:楹联“融汇中西文化传统,创造个人独特画风”表达了林风眠对中国现代美术的贡献。林风眠(1900-1991),画家、美术教育家,梅县西阳镇阁岭村人。早年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蒂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修西洋画。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受蔡元培之邀创办杭州国立艺术院,并出任校长。他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对后辈画家产生极深大影响。留下《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等专著。
芷湾翰墨:楹联“山惟镇静生群物,海似宏深纳大川”表达了宋湘的豪迈才气。宋湘(1757~1826),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村人,嘉庆四年进士,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督粮道等职。为人真率,襟抱豪迈,诗书双绝,文采风流,辉耀一世,世称“岭南才子”。为官清廉,家徒四壁,惟诗文墨宝颇丰。有《红杏山房诗抄》传世。
公度诗廊:诗廊楹联“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被誉为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宣言,为黄遵宪二十岁时写下的诗句。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清未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光绪二年举人,曾任驻日公使馆参赞、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江宁洋务局总办等职。因参与维新变法削职还乡,后潜心教育事业。是中国近代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著有《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记》。
剑英奕台:由一组或亭或廊或榭的建筑组成,广场有一巨大的棋盘,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是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叶剑英(1897—1986),字沧白,梅县雁洋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
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诗词造诣很深,现有《叶剑英诗词集》存世。
在公园的中段位臵和谐塔,是一座具有现代特色的铁质塔式建筑,成为归读公园的制高点,游人可登高远眺,十里长堤美景尽收眼底。一塔、五亭、五榭成为归读公园的主体建筑景观。夜晚,在为游人夜间活动营造安全、舒适的夜间照明的同时,公园形成了以一塔、五亭、五榭为节点的夜间景观,为梅城夜色增添了亮丽一景。
公园的东侧为临江绿道,沿道路每隔约30米就设臵一座极富现代特色的玻璃顶亭子,新颖而轻巧。西侧与多条市政道路交汇处均设臵了公园入口广场和多条休闲长廊,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不同的休闲、健身、儿童活动等功能。一条自行车绿道贯通公园,成为自行车爱好者的乐园。
在公园的在广场或园路上,一组组雕塑向游人展示着客家文化的内涵、客家风情的多姿。14组青铜雕塑分别为:“送子上学堂”、“师道尊严”体现“文化之乡”内涵;“家书抵万金”反映了“华侨之乡”的内涵;“村头足球赛”体现“足球之乡”的内涵。“相夫教子”、“健妇把锄犁”反映客家妇女的勤劳与贤惠(如时间充足,可介绍“四头四尾”); “丰收喜悦”、“舂米”展现了客家农事活动的动人情景;“田间情歌”、“金柚时节”分别展示了“山歌之乡”和 “金柚之乡”的内涵;“月光光,秀才娘”反映了客家童谣的生动和活泼;“猜谜语”表现了客家人的天伦之乐;“换灯笼”表现
客家人的节庆风俗;“林风眠”则形象地展示了艺术家的风采。而现代不锈钢雕塑“扬帆”象征着梅州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将扬起风帆,再创辉煌。这15组雕塑结合一塔、五亭、五组园林建筑景观,充分营造了富有客家人文特色的园林意境,让游人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公园沿梅江设臵了三处亲水栈道,为游人提供了亲水的平台,延伸了公园的宽度,丰富了公园的层次。
归读公园的植物配臵丰富而有序,以梅花、香樟、桂花、小叶榕、秋枫等梅州乡土名贵植物为主体,配有多种珍稀植物和外来植物,充分考虑植物的绿色、花色、姿色等特性,通过乔、灌、草层次的合理配臵,再辅以园石,刻上植物的分类特征,归读公园俨然成了植物园。
归读公园与对岸的东山教育基地遥相呼应,呈现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风光和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城市形象,不仅为市民增添了城市园林景观和休闲健身场所,而且成为展示客都民俗风情、感受客家文化的亮丽景观。
三、结束语(致谢,祝福)
注:归读公园因主题与景观很难分区,所以很难按游踪讲解,故讲解员要特别注意结合宾客的兴趣,灵活地穿插讲解内容,如介绍一些客家先贤的事迹和一些客家文化风情。
第二篇:鹿回头公园讲解词
朋友们,位于三亚市西南端鹿回头半岛上,是三亚市的标志性景区。这里三面环海,一面毗邻三亚市区,是登高望海和观赏日出日落的理想之地,也是俯视三亚市区全景的制高点,海拔达285米。站在公园高处俯瞰,三亚市区可尽收眼底。公园夜间仍向游人开放。盛夏的夜晚游人到此,面对海上渔火,乘风纳凉,观赏三亚夜景,自有一番快意在心头。
鹿回头岭是海南最具浪漫色彩的地方。海南的山岭有叫牛岭、马岭、狗岭的,为什么这里叫鹿回头呢?这里面有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
很久以前,在五指山区有一位勤劳勇敢、热心助人的黎族青年猎手。一天上山打猎,发现一只色彩斑斓的坡鹿。于是他紧迫不舍,翻过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追了九天九夜,一直追到这座公园所在的海边山崖上。山巅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再无去路。正当青年猎手张弓搭箭之际,只见眼前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头化为美丽温柔的黎家少女。原来,天上的仙女看中了这位青年猎手的好人品,在三亚海边寻找到一个好去处,有意将青年猎手引来。仙女与青年猎手结成夫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一个村寨。此后,因为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人们将这里的半岛、山岭和村寨都名之以“鹿回头”,公园也以此命名。三亚由此而获得“鹿城”的别称。
现在让我们走上公园的最高处,观赏富有艺术魅力的鹿回头雕塑,它是三亚市的城雕。这座反映仙女与青年猎手爱情故事的雕塑,连底座高15米,由广东著名的“五羊城”雕塑作者、雕塑家林毓豪先生花了四年心血精心完成。在一头回眸凝望的坡鹿两侧,分立着仙女与青年猎手。仙女窈窕俊俏,含羞带喜,已经完全是黎家姑娘的美丽妆扮。猎手结实健壮,憨厚质朴。别看他们背对着背,其实早已经心连着心呢。据说同仙女、猎手合影的人们,都能得到他们的祝福,同他们分享美好爱情的幸福。再请乌贼岭下,猜一猜掩映在密密椰林中的鹿回头村,仙女与猎手的后代,又在延续怎样的爱情故事。www.feisuxs第~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据说中国有三太少数民族爱情传说,一是阿诗玛,一是刘三姐,再一就是鹿回头。鹿回头的故事意蕴深厚,它道出了对生命的渴望和留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
第三篇:黄河湿地公园讲解词
黄河湿地公园
讲解人:讲解器材:随身扩音麦 地点:黄河湿地公园,停车方案:
1、停车:天鹅湖青龙坝旁;
2、不停车,随车讲解。
各位来宾,我们正穿行在河南省最大、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总投资4亿元,规划面积8850亩。目前,湿地公园拥有蓄水期3万亩以上的开阔水面和5万亩生态林地。
我们前面就是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虢山岛。虢山岛是青龙涧和苍龙涧两河口之间形成的一块岛状台地。因其状如鸡足,所以又叫鸡足岛。
我们右侧的湖面上就是水中仙子白天鹅。每年冬季,都有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飞临这里栖息越冬。洁白美丽的白天鹅、碧波荡漾的黄河水与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使三门峡成为全国后来居上的白天鹅观赏胜地,有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各位来宾,下面我们将进入陕州公园,陕州公园是在陕州古城遗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城市园林景区,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园林。速达电动车行政总部也建在陕州公园内。
第四篇:广西桂林七星公园旅游讲解词
七星公园 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 小东江流贯其间, 占地面积100余公顷, 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 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 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 游客最盛, 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天柱石 在七星公园西, 花桥东。石挺拨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 上刻“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 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 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 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 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 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 桥畔繁花似锦, 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 故名花桥。
普陀山 位于七星公园内, 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 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 数九寒天, 外冒暖气;盛夏酷暑, 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 翠柏浓郁, 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 蝉噪鸟鸣, 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 飞檐门拱, 琉璃朱饰, 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 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 往右继续登山, 则有为抗日捐躯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 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摘星亭 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 单檐、8柱8角, 混凝土结构, 长宽各5.2米, 高6.5米, 面积27.04平方米, 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于亭上, 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 故曾有“旷观亭”之名。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 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 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 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30.6平方米, 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 简朴、典雅, 不与名碑争胜, 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赏书法艺术, 浏览方志资料, 兼得园林胜景之趣, 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省城碑记》, 现已他移。三将军墓 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 在抗击日本侵略军 的桂林防卫战中,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防山军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第131师师长阚维雍壮烈牺牲。1946年, 国民党政府建“三将军墓”以示纪念, 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题字。1982年重修, 墓地呈葫芦形, 宽16米, 长20米, 占地320平方米。
feisuxs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讲解词
诸葛亮庙博物馆讲解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五丈原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五丈原的概况。
五丈原位于岐山县城南二十五公里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五次伐魏的古战场,也是这位先贤病逝的地方。整个黄土台塬呈琵琶状,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东、西、北三面临空,且三面环水,可谓是依山傍水,易守难攻之地势。《地理通志》中记载:“五丈原高、平、旷、远,兵家必争之地也。”它扼东西交通,镇斜峪关口,守南北要冲。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关,驻兵五丈原,意图“渡渭跨塬,连接北山,阻断陇道”,使魏国兵力东西不能相顾,遗憾的是此计被魏国识破,慌乱之中派权臣司马懿抢先一步驻兵在渭河北岸。蜀军多次渡河未能如愿,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大将吴将也被射杀渭河之中,再加上蜀军后方粮草拮据,军心涣散,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后人为纪念他对蜀汉的忠义,在唐代就修庙祭祀,一直延续至今。
主要景点:
1、钟鼓楼:分别建于前院两侧,重修于清朝。此钟铸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所铸,高2米,重2吨,直径2米,上有 铭文6400余字,对当时重修庙宇做了详细记载,据传此钟在清朝末年一天夜晚曾因地震而不敲自鸣,故亦称“不敲自鸣钟”。鼓楼中有一面大鼓,直径1.5米,高1.7米,重制于1992年。
2、结义槐:此古槐树型奇特,自成天趣,它的主干分为两叉,其中西侧树干三分叉而又合为一体,象征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的亲密关系。东边树干昂立一侧,寓义诸葛亮乃蜀汉江山之栋梁。站在树下向上观望,树干交叉,又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义”字形状,故名“结义槐”。
3、五丈通檩:在献殿前檐之下,有一杨木大檩,长约五丈,直径六十公分,通体粗细均匀,无节无疤,实属罕见,喻意诸葛亮乃天下奇才。
4、三绝碑:在献殿内墙壁上嵌有三十七块岳飞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称“三绝”是因其集诸葛亮的文章、岳飞的书法、樊登云的刀工于一体。
①诸葛亮的文章: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全文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言出肺腑,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对《出师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②岳飞的书法:公元1138年,正在前线奋力抗敌的岳飞被秦桧陷害,被诏返京,途经南阳武侯祠,看到诸葛亮的 《出师表》文章后,被其忠义所感,又联想到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壮志难酬和自己“还我河山”的宏图未展,两人的处境十分相似,于是感慨万端,挥涕走笔,在心情的复杂变化中,演练出由行书到草书,乃至狂草的千古绝笔,其书法气势磅礴,明太祖朱元章御笔亲题“纯正不曲,书如其人”就是对岳飞书法的评价。
③樊登云的刀刻:岳飞的墨本流传到清朝,当时的岐山县令胡升猷花重金将其收藏,后在光绪四年重修献殿时,陕西富平县著名的石雕工匠樊登云将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于青石之上,其刀工形同真迹,随笔走刃,入石三分,可谓一绝。
5、八卦亭:位于中院中央,为纪念诸葛亮推演八卦阵而建。亭内绘有八卦之“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亭外檐下更雕有十二生肖的雕像,栩栩如生。对联“亭诰八卦震宫龙巽宫鸡雕刻成象。原名五丈山在后水在前包围若屏。”
6、正殿:
①龙凤柱:云楸木所做,上有天然木纹,未经任何雕饰,西侧柱子木纹如游龙戏水,东侧柱子如凤凰揽日,故称龙凤柱,寓龙凤呈祥之意。
②诸葛亮塑像:重塑于清代,是文革期间唯一一尊没有被损坏的塑像。这尊塑像是根据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情况而 塑,当时的诸葛亮五十四岁的高龄,再加上身染重病,所以这尊塑像看起来面黄肌瘦,疲惫不堪,我们就可以想像到他的病情和疲倦。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生于公元181年,卒于234年。早年避难荆州,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后辅佐刘备连吴拒曹,西取益州,建立蜀汉,刘备称帝后,拜为丞相,刘备卒,受遗诏辅佐刘禅,六出祁山,五伐曹魏,最终因食少事烦,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军中,葬于勉县的定军山下,谥号忠武侯,著有《诸葛丞相集》。
7、衣冠冢:位于正殿后西侧。诸葛亮死后,蜀军遵其遗嘱,将尸体运回汉中,葬于勉县定军山下,但为纪念诸葛亮病逝于此,他的士兵就将一些衣物埋葬于五丈原,形成了现在的衣冠冢。诸葛亮身为一国的丞相,可是葬礼却遵照他的遗嘱办的十分检朴,并没有埋任何的陪葬品,他的一生都是非常廉洁、勤检,不愧为将相师表,后世的楷模。明朝诗人王祎有诗云:“一片西塬土,空埋尽瘁身,凄凄烟树冷,似泣汉家春。”让后人伤怀不尽。
8、落星石:位于后花园中央。传说在诸葛亮病重时,有一将星陨落于五丈原南部,东晋孙盛的《晋阳秋》中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而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描述了将星陨落的过程。而五丈原 之南的落星村、落星湾、落星坡这些流传已久的地名就是由落星石而得名的。在《三国演义》中亦有诸葛祭灯禳星的故事。
9、黄月英殿:位于正殿东侧。黄月英,小名阿丑,黄月英的父亲就是诸葛亮的老师、东汉名士黄承彦。对于黄月英在《三国志》、《三国演义》中没有太多的记载,过去男尊女卑,女子皆不上正史,所以后人对她的说法大都是推断。有一种说法说她长的很丑,因其小名就叫阿丑,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在过去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起得越难听,孩子就越好养活,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称,当然这也是一种推断。但是,她很有才华这一点是肯定的,从小就会吟诗作赋,巧于酬思,据说曾经帮助诸葛亮发明过木牛流马(诸葛亮北伐时发明的一种运送粮草的工具),后人都称她为诸葛亮的“贤内助”。
10、八卦阵:八卦阵在过去是一种兵力布属法,是用军队排演而成,作战时可自由变换队形,可胜精兵十万。为纪念诸葛亮推演八卦阵,故根据八卦之方位建造成八卦迷宫,根据八卦之方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和八卦的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而建,阵内曲折迂回,别有一番趣味。
讲解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次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