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庭院花园绿化设计
和枫水木庭院设计品牌机构
选择我们就等于选择专业 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公司庭院花园行业,推出并实施“施工质量保障体系”。迈出了规范行业的第一步。
一、客户访问:我们将根据客户的庭院设计要求和材料要求,进行项目分析。
二、设计审核:客户对每套设计图纸进行认定签字,要保证我们的设计满您的要求。
三、设计师对该项目进行全程的跟踪服务,以保障设计图纸得到良好的呈现。
四、对于工程重点部位,要求现场负责人和客户一起实施庭院质量认定制度,充分维护客户的权利利益。
五、每周定期对每个工地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顺利完成。
六、在施工过程中,对客户提出的质量等各种条件要求,我们会积极的配合解决,以至客户的满意。
七、在工程结束后,公司客服人员定期主动的进行回访。
八、在施工结束后期间,我公司有三个月的免费绿化养护期,每周会定期进行浇水、施肥等养护,以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和健康的成长。凡是在保养期,应我公司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应无条件予以保养,苗木不成活的应及时更换。
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用数码相机进行实地拍摄,真是记录现场。对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予以及时的整改,高效迅速的由上而下解决客户关心的问题,始终走在客户需求的前面对于隐蔽工程,如水池施工、地下水电结构等工程,进行全过程记录备案。为以后的维修和质量问题保存数据。
在客户验收前对工程进行“全面体检”在施工工期结束前2日,由施工队长向工程部门提出预验收。由工程师和现场负责人对该工程进行联合验收、评定。在客户验收前及时发现不足并且完善,最后呈现给客户一个完美的庭院花园。
第二篇:XX别墅庭院花园规划设计说明
秋思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场地现状分析
根据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别墅的用地面积约为1085平方米(包括门口和专用停车库),东至菜园,野餐用地,西至健身,观赏用地,整个用地比较完整。
2、周边环境
别墅花园西临花园生活晾衣区用地,南临观赏区(有水景设计),东部与休息区用地相邻,其中该花园的东南部有着一条河流。
二、规划设计依据
1.XX别墅花园规划设计条件书。2.1:1000场地现状平面图。3.剖面及效果图纸
三、规划目标(花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XX别墅花园定性为具有中式建筑风格特色,通过设计反映别墅花园的园路设计,满足居住者休闲、娱乐、游览的综合性庭院。
四、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花园在别墅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花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
XX别墅花园是私人空间设计,它以建筑风格为中式建筑线索,花园与室内和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别墅和自然植物景观融为一体。
以石板为线路设计了一条花园景观主路。在花园生活晾衣区处理为该路面
?的主要铺装材料。在西南地方建了活动健身区,用平地的形式出现,同时该处旁边花园中一个集中的休闲、娱乐和交流空间设置了大型叠水泉涌。
在自然河流的阻断地方可以用做烧烤的好地方,绿地占据了该地地面,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观光和娱乐,称的上为一个好地方。
六、总体布局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公园周边环境及公园对外交通等情况,将公园分成五个大的功能区:
(1)娱乐休闲区
根据XX市规划局提供的《秋思公园规划设计条件书》的要求,在公园西北部,以双悦亭为核心,有占地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的娱乐休闲区。在主入口的附近,人们可以在很累的情况下,在期间可以自由的进行娱乐,由于双悦亭是古典的建筑,可以在那里思考许多烦心的事,想通了事情就可以继续的向前走了。可以说这里也是人们散心的好地方。
用于住宅开发用地用掉了居民最方便使用的原公园用地的东北部,所以位于公园西北部设置少量体育设施,形成娱乐休闲区。里面有不少的体育设施,还有的是广场中心有个游泳池,可以进行水上的娱乐。如果游泳池不够的话,在另一个娱乐区有更广泛的水上游乐场,可以让人们游的更欢。(2)儿童游乐区
位于公园入口相对的部位,由广场群、大型疏林草地组成,是人流最为集中,儿童进入公园很容易可以找到的一个区域。中间有小孩子玩的卡丁车赛车场,蹦蹦床,儿童练胆活动园,等等的娱乐项目。在该功能区南部,设计了一系列与公园南北轴线相呼应的城市观景林带。公园整体结构受到破坏的影响;强化儿童游乐区的突出地位;同时,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空间体验。
其间还有进行密林设计,可以让带孩子来的家长或是爷爷奶奶们进行休息、看孩子。可以双方面间顾,和乐不为。
(3)水上活动区
位于公园南部,以曲折有致的水面(起蓄洪作用)为核心。周围以堤、岛、港、河湾、码头、栈桥等围绕,形成各种形态的水景和植物景观,满足划船、钓鱼、探险、野餐、烧烤和湿地景观观赏等多种需求。详见“功能结构分析图”。(4)老年活动区
老年活动区是位于东面的次入口附近的地方,那里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不会很吵闹,很适合老年人来此进行娱乐休息。其建筑主要为蒙古包的形式来突出。老年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了,但由于儿女都没有空去陪伴他们,所以用蒙古包的形式来突出,可以让所有的老年朋友一起聊天,下棋……欢乐无穷。
(5)最后说的是最南部的休息区。游至全园,有点累了,刚好这里可以是休息的最好地方,在休憩之余,我们还可以在这里烧烤,垂钓,等等的娱乐,观赏着风景。这里也是全园绿荫最好的地方。
2、景观和空间格局
本公园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6、种植规划
植物种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针阔叶混交林以樟子松、雪柳为主体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个景点周围以及其他用以分隔空间的区域内。
(2)城市观景林带以新疆杨为主体树,强调其挺拔的姿态。(3)行道树以黄檗、臭椿为主体树,结合道路所在地区景观进行布置。
(4)广场庭荫树以黄檗为主体,遮荫和观赏性相结合。
(5)滨水植物以柳树为主体(乔木)的湿生植物区,以丛生柳树、芦苇、白茅为主体,配以观赏性湿生、水生植物如千屈菜、鸢尾、荷花、睡莲等。
7、水系格局
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
在场地西南角用暗管(必要时用水泵)将新开河河水引入。沿长大铁路挖水渠,将水引到场地个部,再经大水面从水体西北角最低处流回新开河。该水体系人工开挖,起蓄洪作用。该水体可部分深入到住宅开发用地种。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水草丛生,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
此外,在某些广场等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有旱喷泉、涌泉、滚水、溪流、池塘等供人观赏和儿童戏水。
8、竖向规划:
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填挖平衡。场地总体地形为中低外高,雨水排放到人工湖中。在地形处理上注意用地形变化来围合空间。场地高程在4至5米之间变化。设计水面常水位0米,最高水位0.5米,最低2米(河道规划水位2米),水底最低处在2至3米之间,场地整体向水中倾斜。
·
第三篇:绿化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
发 包 人:
设 计 人:
设计合同
合 同 书
发包人(全称):(下称甲方)设计人(全称):(下称乙方)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景观绿化工程设计工作,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本合同签订依据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3、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二、设计依据
1、甲方给乙方的设计委托书;
2、甲方给乙方提供的基础资料;
3、现行相关国家设计规范。
三、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投资及设计内容
1、工程名称:
2、景观及绿化面积为:m23、设计阶段:(1)方案设计、(2)施工图设计
4、设计内容:(1)总体规划平面图、(2)平面定线定位图、(3)竖向设计图、(4)园林景观设计、(5)铺装设计、(6)植物种植设计、(7)绿地灌溉系统、(8)建筑小品等设施、(9)道路设计、(10)其他相关项。
四、交付设计文件要求及时间、方案图要求:
(1)提交要求:方案设计文本四套,同时提供电子文本一套;具体内容包括:景观总平面图、交通分析图、景观分析图、主要构筑物平、立面图及铺装大样图、植物设计图、设计说明等;
(2)方案图交时间: 20年 月 日
2、施工图要求:
(1)提交要求:施工图蓝图设计文件四套,同时提供电子文本一套;具体内容包括:总平面图、景观索引图、放线定位图、竖向设计、铺装平面图、铺装节点详图、园林小品详图、构筑物建筑结构详图、道路铺装垫层详图、植物种植总平面图、植物种植定位图、给排水设计详图。
(2)施工图提交时间: 20年 月 日
五、费用确定及支付
1、费用确定:
设计面积:m2
费用单价:元/m2。
本合同设计费用为(大写):
(小写):
2、费用支付:
(1)合同签订后,规划方案完成并审批通过后支付合同总费用的40%;
(2)施工图设计完成,审批通过后支付到合同总费用的90%;
(3)本工程竣工后七日内,支付结算面积后余下合同费用。
(4)甲方支付费用时,乙方应按支付额度开具相应额度的设计发票。
六、双方职责
1、甲方职责:
(1)甲方向乙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及文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负责,甲方不
得要求乙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2)甲方变更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资料有较大修改,以致造成乙方设计返工时,甲方应按乙方所消耗的工作量向乙方支付返工;
(3)甲方按合同的规定进行费用支付,如延期支付乙方有权推迟设计工作的进行,并顺延设计交付时间;
(4)甲方要求乙方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设计文件时,需征得乙方同
意,不得严重背离合理设计周期,且甲方应支付赶工费。
(5)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设计提出意见和思路,以使乙方的设计更符合甲
方的企业文化;
(6)支付本合同约定的相关费用后,甲方拥有该绿化设计方案和施工
图的知识产权。
2、乙方职责:
(1)乙方按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2)对设计质量进行负责,乙方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错误负责修改和补充,由于乙方设计错误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损失,乙方除负责采取补救措施
外,应免收损失部分的设计费,并根据事故损失程度向甲方进行赔偿;
(3)负责该合同项目的设计联络工作,设计服务至施工结束为止;
(4)合同生效后,乙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乙方应双倍返还发包人已付的定金;
(5)乙方交付设计文件后,按规定参加甲方及相关上级的设计审查和会审工作,负责向甲方及相关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处理相关工程变更及参加竣工验收等工作。
七、违约、索赔和争议
1、乙方违约责任:因乙方原因造成设计文件交付延误,将按照每延迟一
天,扣除合同总费用的千分之二进行赔偿;
2、甲方违约责任:因甲方原因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乙方设计费用,将
按照每延迟一天,给与合同总费用的千分之二进行赔偿;
3、争议:解决争议的约定:本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双方
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组成合同的文件
1、本合同协议书;
2、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3、相关图纸;
4、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九、其他
1、双方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对方的资料及文件擅自修改、复印或向第三方转让或用于本合同外的项目,如发生以
情况,泄密方应承担一切由此引发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2、甲方委托乙方承担本合同外的工作任务时,甲乙双方协商后,签订补充协议。
本合同一式四份,甲方执两份,乙方执两份,具同等效力;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至费用结算完成后失效。
发 包 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月日
承 包 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委托代理人(签字):年月日
第四篇:绿化设计心得
绿化设计心得——以居住区为例
绿化种植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了空间的组合与划分,柔化了生硬的建筑线条,美化了生态环境。它不是为了满足“绿量”而简单的植草栽树,也不是仅仅为建筑“涂脂抹粉”,而是与建筑一起完善功能、布局的需求。
简单来说,绿化设计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植物与建筑、植物与道路、植物本身之间的关系。
一般拿到项目时,要先了解项目的造价、风格、方案设计师想要营造的空间效果、周边环境等,标出重要的点,构思该区域的基调树。可对项目划分区域。若项目景观节点命名与植物相关,可在对应节点配置相关植物。
大致构思完后可列一个植物表,综合地域、民俗、造价、开发商的要求等因素,筛选植物。以观赏植物为主,适当使用乡土植物,可使植物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中,一般以大乔木作为骨架树,通常以它来营造空间。花乔是视线的焦点,地被可以体现配置的风格。
植物是季相变换的主体,其色彩变换、花开花谢、长叶落叶都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需根据建筑南北侧不同的光照条件,合理使用色叶树种、花乔及开花地被,尽量展现植物的叶色花色美。
植物配置时需注意常绿落叶的比例,大乔使用常绿树种时中层下层考虑使用花乔,大乔使用落叶树种时要注意中层乔木或下层乔木的配置,保证冬季效果。组团时用大乔撑起骨架,使中层、下层及球类不散乱。考虑组团的立面效果,植物与植物之间是否有冲突。
灌木设计一般以常绿品种为主,里面的层次可适当考虑使用少量的半落叶品种。层次一般三到四层。开花、色叶、生长缓慢的品种放在前面,粗放型、生长快的放在里面。灌木带有粗细之分,尽量不要将分割点放在最佳观赏面的朝向。
一.主入口的营造
主入口是整个项目的脸面,一般需要重金打造。在绿化设计时,一般会使用规格相对较大的乔木、品种相对名贵的树种来体现项目的品质。若入口规则对称,绿化也相应以规则式呈现,给人以稳重、大气之感。二.园路
园路提供了场地内部的交通流线,它对区域内的人流有疏导左右。在主园路两边,可选择色彩明快、树形整齐的树种作为行道树,营造一个竖向的植物空间。在空间较宽敞的区域,可片植乔木、灌木和植物色块,形成带状的植物空间,也有较强的导向性。三.宅间景观
宅间景观主要考虑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大乔木不能紧贴建筑,需要避让窗户的位置。宅间绿化是住户每天接触的景观,尤以儿童、老人每天接触的时间最长。在植物配置时需考虑儿童、老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同时,居民都希望自己家门前的景观与众不同,回家或朋友来访时更易辨别,所以在设计时要营造个性化的植物空间。四.中心景观
中心景观是区域里人流量较集中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遮挡、需要开阔的地方,预留草坪。草坪朝人的方向线条饱满流畅。设计时需考虑近景远景。在路的转角、休息平台、景观亭等视线的焦点处做组团,将最佳观赏面展现在前面。五.活动广场
广场绿化主要用于广场四周,用作隔离和遮挡,也可作为背景。儿童活动空间设计时可选用色彩鲜艳、形态奇特、无毒无害的植物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保障儿童安全。
第五篇:绿化设计要点
小区绿化设计的管理
一、绿地覆盖面积标准
新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绿地指标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人,小区不小于1平方米/人。()
二、功能与形式统一
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等多种绿化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
三、设计需经济实用
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结合种植速生树种,保证种植成活率和环境及早成景。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四、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
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1、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宛若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2、弘扬历史文化,创建地方特色景观。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位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小区景观,在进行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开发商和设计师不应机械地割裂居住区建筑和环境景观,在文化背景下进行居住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差较大,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景观。
3、强调创新。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五、小区绿化设计中几个技术问题的解决
1、合理的组织空间
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居住区绿化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
2、空间的分割
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 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
用水面、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分割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山石如砌筑得法,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花架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要注意比例和尺度。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起不到分割作用。
地面高差和铺装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时,地面铺以质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为显著。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广场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
3、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常用手法有:
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
巧用花架居住区绿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
居住区庭院式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小同大异,各具特色,立意明确,回味无穷,融园林艺术、文化艺术、美术艺术、书法艺术为一体,寓教育于游乐之中。庭院式绿化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人称“袖珍花园”。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六、现代住宅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住宅小区绿化树种选择总的原则有 :
1、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
2、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
3、是绿化树种种植设计应考虑到园林艺术构图的要求。根据住宅小区的各种小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 ,选择植物应做到:
4、无污染、无刺激气味、无伤害性。住宅小区所选的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而应选无飞毛、飞絮、少花粉,物候期一致的树种。
5、抗污染 住宅小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CO
2、NOx)以及周边社区、街道内扬起的粉尘。故应选有较强抗污染特性的植物,如:女贞、金边水蜡、迎春、刺柏、大叶黄杨、海桐、广玉兰、臭椿、苏铁、龙柏、洒金柏等。
6、少常绿、多落叶,以阔叶为主。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游憩的场所,但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采光必然不足,特别在冬季,光照减弱,光照时间短,故要多选落叶树,如黄花槐、香椿、香樟、悬铃木等。
7、住宅小区的绿地形式多样,故在植物配置上应灵活多变,切忌单调而呆板,主要配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8、点、线、面相结合,这里的点是指住宅小区的公共绿地,平面配置形式以规则式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宜突出“草铺地、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植物多用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结合等。线是指住宅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小灌木或藤木,如臭椿、樱花、石楠、法国冬青、爬墙虎、炮仗花、三角梅、雪松等。面是指宅旁绿地,是住宅小区绿化的基本单元。
9、充分利用建筑面积,稿好空间(立体)绿化。绿色植物可以吸收 70%的直射光,将 20%的直射光反射回去,因而好的立体绿化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弱光污染。住宅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即建筑表面积),为立体绿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攀援植物除绿化作用外,其优美的叶型、繁茂的花簇、艳丽的色彩,迷人的芳香及累累果实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利用住宅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不仅增添了绿意,显得富有生机,有些藤本植物与墙面在色彩上还会形成一定的反差对比,景观极具美感。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10、模拟自然,疏密有致。住宅小区的绿化规划及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搜尽奇峰打草稿”,多接近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多动脑筋,创造和谐、优雅的居民生活、休息场所。在植物栽植上,除需要行列式栽植外,一般都避免等距、等高的栽植,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等,适当运用对景、框景等手法,植物种类不宜繁多,但也要避免单调和雷同,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七、总结
居住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