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

钟慧娴

(教育科学学院08小学教育(语文方向),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摘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特别是孩子。当今家庭暴力愈演愈烈,这对孩子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剖析家庭暴力,了解家庭暴力,遏制家庭暴力,认真分析其对孩子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重视孩子成长的生活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家庭环境,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保证孩子个性成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个性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特别是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具体环境,从孩子出世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之间的漫长岁月里,孩子都要在这个环境中逐步长大。家庭环境温馨、宽松、和谐,孩子就能自由健康地成长,反之,如果家庭氛围不融洽,时常争吵、打骂、爆发家庭战争,孩子就会长期处于惊恐不安之中,心理变得扭曲,童年变得暗淡。[1]

一、浅谈家庭暴力的内涵

首先我们应该理清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有以下分类: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家庭暴力愈加引起社会的关注,不仅仅是家庭暴力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2]

二、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其原因 家庭暴力对孩子们心理健康与个性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经常被家庭暴力所影响,心理难免会有些阴影,向父亲经常殴打母亲或自己,常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说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他们经常受到家庭暴力或家庭某些因素的影响,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爆发出来,从而懂得了反抗,若果反抗成功后,他们就会知道,以后父母再这样,就用反

抗(父母打自己,就反过来打父母)的心理。“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教育意义,孩子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他们看到了“家庭暴力”,就会学习。把自己受到的压力施加在他人身上,心理就会十分不平衡。孩子们也会有暴力的倾向了。家庭暴力会让家庭不和,闹分裂,给家人带来心灵的创伤。儿童因为遭到了家庭暴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失去了信心。以前本来性格十分开朗,十分活泼,现在的他们可能变得沉默寡言,变得深沉,变得内向,跟以前的好朋友也很少来往了。因为家庭暴力,学习一落再落,跟老师同学们不再爱沟通了,他们心里的痛,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卢梭指出:“对一个人的教育,在他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他虽然还不会说,不会听,但已经在学习了,经验先于教学。父母指引的航向,往往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孩子生命的航船驰向何方。”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生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量,评价一下自己的修养、言行是否已具备了做父母的资格。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可知,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较差,有些爸爸喜欢抽烟摸麻将,慢慢的他的孩子也会玩上,俗话说:“老子偷瓜,儿子杀人放火。”一样的道理,当爸爸妈妈在家里发生争执打起来时,一旁受惊的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他们说的每句粗话,用的每个暴力动作都会很深刻,渐渐的当他和别人发生口角时,他会很容易发生冲动,甚至破口大骂,使用暴力动作等不良习惯。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更需要一个和谐的家。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家。家庭在一个孩子心中是平凡而又有很大影响力的。因为家庭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客观需要的因素。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不具备那他(她)这一生就太惨了。但一个和谐的家才会给孩子身心带来极大的益处无论是性格还是人品。反之一个不和谐的家会使一个孩子一生变得毫无价值或许也会毁掉孩子的一生,让他(她)的一生失去光泽。什么伟大的理想、抱负与他(她)们只能是有缘无份了。他(她)们会带着叛逆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人和事物,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有事只愿一个人扛,最容易走上邪路。因为他(她)几乎没有辨别事非的能力。

教育家斯宾塞深刻地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只有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成为情商完善、心理健康的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出生以后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家庭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整个家庭的气氛,育儿方式,父母的期盼,父母关系等,家庭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在向孩子渗透,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在家庭中不仅学习知识,掌握生活、劳动的技能,也发展着智力、能力和兴趣,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们在家庭中既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4][3]

这就要求家长重视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儿童早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一些认识和行为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难于再出现,孩子如果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与父母亲的时间太少,这对孩子健康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庭应该重视并担负起孩子在“关键期”的学习和教育问题。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发展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家庭暴力进行了分析,阐明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表明只有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才能成就完善的人格,提出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格完善是解决家庭暴力的重要途径。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后期的发展离不开早期影响,儿童早期所具有的某些品质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形成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我想有以下三点对策: [5]

(一)、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家庭建立后的最初几年中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家人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敬互爱,体贴入微,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家庭野外郊游活动等,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在儿童早期,若由于家庭暴力,使儿童在感情上疏远了父母,其结果会使其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为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家庭的不和谐常会把沉重感、压力感、失落感、抑郁感和情绪波动,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子女,家庭暴力的影响更是恶劣。为此,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消除心理紧张,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以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家长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学会对事待人宽容随和,不过于计较,不动辄产生情绪波动,善于面对现实而不急于求成和好高鹜远,善于从逆境或挫折中自我解脱,能幽默处世等等,都有益于将人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对儿童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经受挫折时,个体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为防卫性行为。当儿童处于家庭暴力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痛苦„它们是潜意识的,个体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的,而它们常常篡改或歪曲了现实。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和心

理防卫性行为都是消极的适应方式,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自欺欺人,而潜在的心理冲突并没有解决,它们会逐步积累,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为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广泛开展和宣传家庭教育活动

营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加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创建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倡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夫妻恩爱、邻里和睦等家庭新风尚,教育引导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家庭观念,营造平等发展、融洽和谐的家庭人文环境。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才能使每个孩子都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做父母的都要设法体谅对方,互相关心,以身作则,重视自身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于人于己都大有好处,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理解这一点,祝你们永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参考文献:

[1] 郑中.救救咱们的孩子 [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128-129.[2] 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M].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1日.[3] 李宝林.加德纳八大智能教育法 [M].商业出版社.2006年,37-38.[4]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 [M].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36-244.[5] 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 [M].科学出版社.2010年,34-45.A Discussion on the Domestic Violence’s Effect on the

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bstract: Everyone wants to live in warm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children.Today, intensifying domestic violence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the children, whether in their bodies or in their spirit.For the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e need to analyze, understand domestic violence, and curb domestic violence.This article

aims to carefully analysis the domestic violence’s adverse effects on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o that we can create the harmonious and warm family environment, and ensure the children’s personal growth and healthy development.Key words: Children; domestic violence; personality

第二篇: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浅谈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特别是孩子。当今家庭暴这对孩子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剖析家庭暴力,了解家庭暴力,认真分析其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遏制家庭暴力,以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保证孩子个性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家庭暴力,个性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特别是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具体环境,从孩子出世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之间的漫长岁月里,孩子都要在这个环境中逐步长大。家庭环境温馨、宽松、和谐,孩子就能自由健康地成长,反之,如果家庭氛围不融洽,时常争吵、打骂、爆发家庭战争,孩子就会长期处于惊恐不安之中,心理变得扭曲,童年变得暗淡。[1]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

首先我们应该理清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家庭暴力有以下分类: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和一般暴力两种。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

(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家庭暴力愈加引起社会的关注,不仅仅是家庭暴力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对的影响。[2]

二、家庭暴力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不良影响

家庭暴力对孩子们心理健康与个性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经常被家庭暴力所影响,心理难免会有些阴影,向父亲经常殴打母亲或自己,常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说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当他们经常受到家庭暴力或家庭某些因素的影响,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爆发出来,从而懂得了反抗,若果反抗成功后,他们就会知道,以后父母再这样,就用反抗(父母打自己,就反过来打父母)的心理。“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教育意义,孩子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他们看到了“家庭暴力”,就会学习。把自己受到的压力施加在他人身上,心理就会十分不平衡。孩子们也会有暴力的倾向了。家庭暴力会让家庭不和,闹分裂,给家人带来心灵的创伤。儿童因为遭到了家庭暴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学习可能一落再落;以前本来性格十分开朗、活泼,现在的他们可能变得沉默寡言,变得深沉,变得内向跟以前的好朋友也很来往了。因为家庭暴力,他们心里的痛,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对家庭暴力进行分析,阐明家庭暴力对儿童的影响,表明只有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才能成就完善的人格,提出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格完善是解决家庭暴力的重要途径。卢梭指出:“对一个人的教育,在他一生下来就开始了。他虽然还不会说,不会听,但已经在学习了,经验先于教学。父母指引的航向,往往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孩子生命的航船驰向何方。”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生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量,评价一下自己的修养、言行是否已具备了做父母的资格。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可知,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较差,有些爸爸喜欢抽烟摸麻将,慢慢的他的孩子也会玩上,俗话说:“老子偷瓜,儿子杀人放火。”一样的道理,当爸爸妈妈在家里发生争执打起来时,一旁受惊的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他们说的每句粗话,用的每个暴力动作都会很深刻,渐渐的当他和别人发生口角时,他会很容易发生冲动,甚至破口大骂,使用暴力动作等不良习惯。

人格是人的内部生理和心理特质的外化,是人在处理和应付各种外界矛盾时表现的人的素质、能力和性格的基本特征。人格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儿童时期的人格教育对将来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生活的不幸可以在其过去的经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经验中寻找根源,即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究其病因,往往都可追溯到童年时的环境和教育因素。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重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儿童生物需要的满足与挫折上,这些需要的适当满足会促成人格顺利发展,而过分的放任和挫折都会使儿童固定在某一阶段并产生人格的损害。在儿童期,本我、自我[4][3]

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的教养状况和抚养者、教育者的态度。同情支持、爱护关心和通情达理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善于处理相互冲突的欲望、动机,很少运用破坏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采用惩罚、过分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的子女就可能过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容易产生心理失调。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初始环境,儿童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有资料表明,儿童精神症状如遗尿、厌食等神经功能障碍;情绪易变、恐惧、怯生等情绪障碍;咬指甲、扯头发等不良习惯;攻击性、破坏性等行为问题不同程度地与家庭初始的养育环境有直接关系。调查还发现,社会心理发育偏离的儿童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家庭气氛有关。因此,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由此看出家庭暴力不进对儿童的现在有着影响,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弊端,他们更容易有攻击性,不容易融入集体,甚至在其以后的家庭生活中扮演着施暴者的角色,形成恶性循环,给家庭和社会早成了不良影响。

教育家斯宾塞深刻地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只有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成为情商完善、心理健康的人。家庭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不能低估,其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出生以后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家庭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整个家庭的气氛,育儿方式,父母的期盼,父母关系等,家庭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在向孩子渗透,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在家庭中不仅学习知识,掌握生活、劳动的技能,也发展着智力、能力和兴趣,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们在家庭中既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家长重视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影响;第二,儿童早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一些认识和行为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难于再出现,孩子如果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与父母亲的时间太少,这对孩子健康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庭应该重视并担负起孩子在“关键期”的学习和教育问题;第三,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连续性的,后期的发展离不开早期影响,儿童早期所具有的某些品质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健全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⑥[5]

三、对策

形成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我想有以下两点对策:

一是要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家庭建立后的最初几年中创造出一种真正的、感情交融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家人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敬互爱,体

贴入微,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家庭野外郊游活动等,儿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会感受到愉快和安全,就能接受他人和自己,就有可能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不安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宣泄。在儿童早期,若由于家庭暴力,使儿童在感情上疏远了父母,其结果会使其从根本上否定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为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情感抚爱孩子。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家庭的不和谐常会把沉重感、压力感、失落感、抑郁感和情绪波动,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子女,家庭暴力的影响更是恶劣。为此,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整,消除心理紧张,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以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家长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心理调整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学会对事待人宽容随和,不过于计较,不动辄产生情绪波动,善于面对现实而不急于求成和好高鹜远,善于从逆境或挫折中自我解脱,能幽默处世等等,都有益于将人的心态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对儿童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是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在生活和学习中,个体经常会体验到挫折,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忍受挫折并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在经受挫折时,个体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为防卫性行为。当儿童处于家庭暴力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痛苦„它们是潜意识的,个体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的,而它们常常篡改或歪曲了现实。例如,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它将使人感到困扰或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阻断在意识域之外。个体将痛苦经验的记忆或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予以压抑,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而只是由意识的境界转入了潜意识的境界,在意识的管制下暂时潜伏,若有机会,它们仍将逸出,并影响人的行为。而且,如果潜意识中蕴藏了过多的痛苦经验和被压抑的冲动,超过了意识管理的能力,那么个体的人格完整就会破坏。大多数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防卫性行为都是消极的适应方式,如回避矛盾、掩盖矛盾、自欺欺人,而潜在的心理冲突并没有解决,它们会逐步积累,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之中,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为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做父母的都要设法体谅对方,互相关心,以身作则,重视自身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于人于己都大有好处,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理解这一点,祝你们永远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参考文献:

[1] 郑中.《救救咱们的孩子》[M]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2年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1日

[3] 李宝林.《加德纳八大智能教育法》.商业出版社,2006年1 月

[4] 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科学社2010年月

[5] 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的方法,2001年

Abstract: Everyone wants to live in a warm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children.Domestic violence is intensifying today, which the child either physically or mentally caused great harm to the child'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for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 we need to analyze family violence, understanding domestic violence, to combat domestic violenc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children grow up,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amily environment,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warm family environment, to ensure personal growth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Children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best, they need our care!

Key words: Children; domestic violence; personality

评语:

文章的内容还要修改,特别是对儿童个性有哪些影响,层次不清楚,对策中的语言不精练,希望再好好修改!另格式参照我发给你的模板来做!好好努力!

第三篇: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

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

【摘要】家庭是儿童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几种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说明了良好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 个性 本文的儿童不同于常识所指的“儿童”(如幼儿、小学生),而是指从出生到12岁,即弗洛伊德提出的从口唇期到潜伏期。这段时期儿童的个性特点是:

一、对一切新异事物都感兴趣,爱问为什么。

儿童由于年纪小,经验少,许多事物在大人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但他们却可能不理解。他们对一切不理解的新异事物都感兴趣,都会提出问题。

二、心理活动缺乏目的性。儿童由于缺乏明确的活动目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从兴趣出发,易受客观因素的干扰。

三、喜爱与学习有关的游戏。儿童时期是长身体时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是他们总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又保留着学前期爱玩好动的特点。

四、意识的倾向性还不明显。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纪小,知识经验、智力发展的局限,心理活动一般还没有明显地倾向于某一方面,即使一时对某种事物有兴趣,也还很容易动摇的。这个时期的孩子较单纯,独立性较差,对师长的话(特别是老师的话)百依百顺,较易于模仿成人的行为,许多行为只是习惯所影响,并没有成熟的动机。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及社会性。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它包括了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体貌特征、智力和创造性、与人交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动机、志向、兴趣、信念和人生观,还包括自我意识。

儿童的个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先天素质和气质、体貌特征和成熟速率;二是社会化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团体组织和机构,广播、影视、报刊的宣传等;三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的状况和活动的意识。家庭是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场所,因为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早期儿童与父母的互相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儿童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父母本身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成功因素、性别的价值标准等都会强烈地影响他们的后代。

每个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这种特征无疑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另外,儿童的性别、家庭规模大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一,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注意到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对父母的角色做了简单的划分:父亲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负责提供爱和温暖。19世纪50年代,Parsons 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并把这个问题与家庭角色及性别联系起来,认为女性善于表达,情绪比较敏感,适合处理与孩子间的关系;而男性指导性强,适合制定规则。

(一)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国学者刘金花认为评定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有两个:控制(对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和爱(即是否关心、信任和理解孩子),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1、权威型——控制+爱(接受)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

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明确,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时,会严格按规则说服教育;而对其良好行为,则表现出真心的支持和肯定。这种高控制、情感上便于接受的温暖式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易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

2、专制型——控制+不爱(拒绝)控制有余,爱心不足。这属于高控制教养方式,但在情感上父母倾向于拒绝和冷漠孩子。父母往往表现出缺乏热情的情感反应,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要求孩子无条件地遵循有关的规则,如果违反规则,父母就会采取强硬措施,有的甚至动用暴力。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儿童往往会有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变得怯懦又不诚实,大多缺乏主动性,容易胆小、抑郁、不善于与人交往。

3、娇宠型——不控制+不完全爱 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过分娇宠,任其呼风唤雨,对小孩的任何要求不假思索的答应。例如,有一位下岗女工,平时在菜场买菜总是和小贩讨价还价、斤斤计较,能省一分是一分,舍不得买质量好的菜。但是,和孩子去买东西时,却“慷慨大方”,孩子要什么买什么,一次就是几百块钱。这样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生扭曲,使孩子形成了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心理行为,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懒惰、自私、任性、撒娇、为所欲为,形成一系列不适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4、冷漠型——不控制+不爱 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少,父母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关注与了解,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较强的冲动性、攻击性、不顺从、自傲、自狂、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心理,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

我国教育家程华山等研究了上海市区幼儿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通过对201名4岁幼儿家长在“权威”和“关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分类,得出溺爱型、忽视型、严厉型、关爱型,理智型五种教养类型。与刘金花老师从“控制”和“爱”的维度上分的四种类型相似,溺爱型与娇宠型相似;忽视型与冷漠型相似;严厉型与专制型相似;关爱型同理智型结合与权威型相似。

根据以上教育家的结论分析,我认为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父母最理想的。因为这种教养方式在教育孩子时,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尊重爱护幼儿。宽严并济、放管结合,把幼儿看作一个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个体对待,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支配孩子,也不能完全失去控制,而是适度对孩子提要求,提供必要的照顾与帮助,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例如,孩子刚从幼儿园回家后,爸妈先随孩子的喜好,允许先玩半小时左右,再去画画,听故事,而不是硬逼着先画画、听故事,再玩;至少孩子在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只要不是有危险的东西,父母可以不干涉,让其自由自在的玩。父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应该允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逼,孩子不是逼出来的,应该和孩子和睦相处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看动画片。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养出来的孩子,能友好的与人相处,能体谅别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自信、自强,独立性强,宽容大方,懂事。所以,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给孩子以好的影响,促进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刻而长远的,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性格形成、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出提高、干预父母教养方式的方法。

父母教养方式受到父母性别、受教育水平、子女所在年级和学校类型而不同,也与城市、农

村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关[16~19]。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孩子采用负面教养行为越少,教育困惑也越少,但高中及中专文化的父母却比初中文化的父母对子女表现出更多的权威、挑剔挖苦、限制干涉等负面教养行为,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年级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不同,说明教养方式与子 女的身心发展有关,也进一步证实了教养方式是双向的,受到父母和子女的共同作用,教养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来选择,而且也是可以调整和变化的;地区特点、民族的因素也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说明对教养方式的研究要结合文化背景,充分挖掘民族中的有利因素和结合地区特点来提高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学校类型的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也存在差别,因此在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整上要结合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干预的共同作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2.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创造的环境及提供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指导就体现了父母的教养方式。通过这些指导,儿童的认知能力才能超越现有水平而向上发展。因此,要理解儿童的发展,就必然要关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提供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

大量的针对学业不良或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20~24]显示学习成绩不良与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及父亲的过分干涉明显高于学业优秀学生,而情感温暖和理解较低。辛自强[25]等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发现,一般儿童家庭的行为方式多属灵活型,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随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行为规则,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也很灵活。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行为控制方式常是不健康的。温暖和理解使子女产生温暖、信任和安全感,并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学习习惯,惩罚、否认、拒绝和干涉则使差等生有逆反与自卑感,对学习厌恶、抵触和缺乏信心。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会影响到子女的学习进步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目标定向来起作用的,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子女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取得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影响学业成就[26]。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说服、民主、鼓励、宽容、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智能开发,而惩罚、打骂、羞辱、拒绝、专制和过度保护、包办、溺爱、不问不管等方式造成社会退缩、急躁、任性等非智力因素问题发生率高[27]。

中国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西方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关于儿童气质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其陌生环境中语言表达水平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有显著的相关[28]。谷传华、陈会昌等[29]通过历史测量学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考察显示,在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成长过程中,“严父慈母”这一传统的家庭教养模式总体上占主要地位。总体来看,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够给孩子较多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是创造型家庭的共同特征。上述研究表明父母的支持、奖赏指导和适当的反应,这些教养方式影响了儿童能力的发展,而对儿童的适当要求可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特别是当要求和对儿童的支持与反应结合时更有效。

2.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显示了品德发展和个性完善的过程,而且也从中获得了行为方式的各种成分,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家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其实质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影响,也即家长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孩子。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中国曾开展了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关颖[30]等专门探讨了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性,数据显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社会性得分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从而看出在亲子关系上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宽容型教育方式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好处,但这种孩子缺乏教育,不负责任,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影响较少。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初阶段,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的父母,往往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这与西方的研究是一致的。1995年北师大的林磊研究了“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避免了以往心理学所使用的根据单一维度得分来划分的做法,考虑了父母教育行为的各个方面,从而避免了划分上的绝对性。从溺爱性、专制性、放任性、期望性、不一致性、拒绝性和民主性七个维度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评价、定型,用快速聚类法归纳出五种教育方式:极端型、严厉型、溺爱型、成就压力型、积极型。他的研究表明,积极型的方式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而其它类型则存在各自不同的缺陷。积极型的教育方式约占40%,其它四种类型约占60%,说明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31]。

除了具体评估教养方式的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国内研究者还涉及到它与社会化的各个具体方面的关系。如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32~36]的关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的支持、鼓励和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而粗暴的不支持行为则会阻碍儿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37,38]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反,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儿童自尊的发展,降低儿童的自尊水平。此外,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起着一定的作用[39]。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期所受抚养方式有明显关联,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的父母的温暖,较多的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40]。综上所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接受父母的教育方式给他们的教育影响,形成并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的行为习惯,并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由于父母更多的教育、照顾他们,教育方式对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2.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儿童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身心发展的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时期。家庭对儿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所提供的生活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格维度神经质(N)、精神质(P)得分分别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定、过度干涉与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1~44]。长期不当的父母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从而为人格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病前人格基础。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度干涉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就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父母采用高压策略多、表达负性情感、积极情感少,而使子女对人产生消极认知,不能关心理解他人、行为倔强并因此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理解、情感温暖能促使子女性格的平衡发展,可减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情绪乐观而稳定,易与人打成一片,待人热诚,成熟,适应力良好,谨慎实际,但也易出现对生活自满自足,无所追求,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过度干涉和保护,就将导致子女对生活境

遇持消极态度,不信任他人且无自知力,偏爱易使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受到过分的照顾和溺爱,容易产生任性、自我中心、依赖性和缺乏韧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过度保护可阻碍子女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以致子女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因此,父母养育方式在子女人格形成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亲应该共同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子女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人格健康发育。

2.4、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学生学业成绩出现差异的因素有许多。从内因来看,它包括学生个体的智力因素,如思维、记忆、观察等;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意志等。如:刘志华、郭占基:《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隋光远:《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隹木斯师专学报》。刘志竹、张锋:《小学生性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综合来说,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均能预测学业成绩,但以后者的预测力为大;而非智力因素中、学业性部分 较非学业性部分更能准确预测学生学业成绩。特别是学习独立性在预测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时被排列在 第一位,其次是智力因素,接着是学习自律性、学习情绪稳定性和学习有恒性。

从外因来看,它包括社会环境,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文化传统等;家庭教育环境,如家长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价值观、人才观、期望值等;学校教育,如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素质、校长办学思想等等。如:俞玲珍 俞爱月《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 学习成绩 相关性》[45]目的:了解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中学 65 4名学生进行测查 ,并统计他们的学习成绩 ,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情感温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养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且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的因素之一,王东宇《中学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关系》[46]探讨心理健康、家庭环境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 ,为学绩不良的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建设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以 2 3 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学绩优良生 1 1 8人 ,学绩不良生 1 1 6人。男生 1 1 8人 ,女生 88人。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家庭环境量表(FES— CV)进行测查。结果:学绩不良组与学绩优良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环境的某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学绩不良组在情感表达、独立性、文化性、组织性四项家庭环境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学绩优良组 ,而在矛盾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学绩优良组;学绩不良组的 SCL— 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症七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学绩优良组;不同的家庭环境因子与 SCL— 90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学绩不良组存在较多的家庭环境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改善不良的家庭环境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内外因相结合研究的:如凌辉《学生智力、家庭环境与学习成绩关系》[47]探讨智力及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 40名学习成绩低下儿童(低分组)和 40名学习成绩优良儿童(高分组)进行测评。结果:高分组儿童家庭情感表达、成功性二维度得分高于低分组儿童 ,矛盾性和独立性二维度得分低于低分组儿童;高分组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以及除填图、拼物之外的所有分测验量表分均显著高于低分组儿童。结论:智力及某些家庭环境特征与儿童学习成绩均有明显的关系。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吸取传统和现代意识中的科学合理的教养精华,有意识地接触新时代的教育理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融洽的家庭氛围,担负起培养和发展儿童良好个性的

重任,在儿童个性发展尚不稳定的时期,施加适度的影响,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U]。北京人民教育版,1989.5 [2]高

岚:学前教育学[V]。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3]刘晓静: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J](家庭教育2004.7.8)[4]俞群、林玲:好父母不是天生的[J](家庭教育2005.9)

第四篇: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现代科学发展表明,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人道智力发展、性格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的实施,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试着讨论早教对幼儿各个方面发展的影响出发,分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自己对早期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 “早期教育” “重要性 “ “ 影响” “实例” “思考”

一、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从幼儿的发展特点上来说,幼儿的年龄越小,学习能力越强。在0~3岁这个年龄段里,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适时的且需要的。被誉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认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完全是由于教育和学习的结果,而且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不仅是智力教育,而是智力、意志、品德和气概四着合一的教育,是保证人生幸福的教育。为了孩子成才,也为了孩子有幸福的人生,必须要尽一切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抓好,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

而蒙特梭利也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敏感期,这时加强感官的教育,可以不失时机的是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蒙特梭利在心理与医学上都有过学习,对幼儿的特点十分了解,并且在自己的教学上还发明了各种蒙氏教具

在我国古代家教理论中,颜之推比较系统的提出了早期教育的主张。他认为,家教最好是从胎教开始,普通家庭如果无法进行胎教,夜莺从婴儿开始教育。他指出,早期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说:“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

二、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起过的真实影响

卡尔。威特出生时被认为是痴呆婴儿,但是他的父亲依靠自己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使之成为19世纪德国公认的天才。卡尔。威特出生于1800年7月,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着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化学,尤其是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维尼夫雷特在司特娜夫人的教育下,不到1岁半就能够看书,3岁起就会写诗和散文,4岁时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时能用8个国家的语言说话,并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歌和散文。这个时期,他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水平已达到了初中毕业生的水平。

三、个人对于早期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身为父母一定要捉住孩了生命之初的敏感期,找到培养天才的秘密!挖掘孩子的潜能,锁定孩子的敏感期教育,培养出天才儿童不是梦!孩子出生伊始,是没有任何认知的,他的一切都等待着父母往开发、往引导、往培养。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为了让小树苗茁壮成长,辛勤的园丁在栽种之初便精心照料,直到小树成长得郁郁葱葱。养育孩子也是这样,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园丁”要学会应用科学、严谨的早期教育,适时地给予孩子能量的补给,让孩子茁壮成长!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他的未来就牵扯着父母的心,而孩子的教育题目,更是父母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重点。0~6岁,是孩子生长发育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孩子,如同饥渴的海绵,努力吸收着一切他们所能接触的事物。捉住这一时期,给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环境,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们世代流传这个“孩子的脾气秉性决定于童年”的结论,实在是有科学依据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他们在孩子0~6岁的阶段里,花费了比平凡人多几倍的心血来抚育孩子――当然是由于留意到了早期教育。

培育孩子是为人父母者一生都在学习的课题,早期教育更以其不可替换性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困扰很多年轻父母的题目。尤其是80后的父母们,“宝宝的发育水平不同,所需的能力培养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市面上多数早教图书太笼统,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标称年龄的孩子有较大偏差,根本不具有针对性”。这样的顾虑,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有多年幼教经验的林老师就提醒家长,孩子的成永日新月异,以孩子在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特点为研发基础,这样的早教产品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只有做到教育内容与宝宝的成长同步,才能既捉住早教时机又避免超前教育、揠苗助长。

是不是全面培养,是不是因时施教,是当前家长选择早教产品的重要考核“指标”。而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早期教育不可忽视的,在选择早教产品时也要重视亲子互动内容的设计。父母一定要记住,早教也是行百里路半九十,而亲子互动就恰正是那分量极重的“最后十公里”,珍惜天天与孩子接触的宝贵时间,按照教材的指导,充分投进,便会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享受对孩子的早教过程。

在以上成功的案例里,家长均是给幼儿进行了早期教育。尽管如此,在进行早期教育时,还是有很多点需要注意:第一,在教育的时间上,越早越好,有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进行教育。第二,教育必须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即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育原则。第三,对于幼儿的能力,需要全面加以训练,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第四,家长或者执教老师的教育方法必须科学,寓教于乐。第五,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榜样。

四、现代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当做到。

吃喝拉撒,很平常的一些事件往往包含了非常多、非常好的早教契机,怎样发现这些契机,如何把握这些契机,并利用这些契机拓展,给宝宝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也才是真正的早教。真正成功的早教是给瞌睡的宝宝塞一个枕头,而不是拴一根绳子,牵着他跟着我们亦步亦趋地前行。早教效能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发现早教契机,把握早教契机去创造环境,拓展宝宝兴趣,以及如何实施早教的水平的高低。变通与辐射,是成功早教的灵魂。至于如何变通与辐射,就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和宝宝的状况来决定了。

通过宝宝早期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和一些信手拈来的游戏实施早教,我们就可以从智商、情商、品德、生活自理能力、体能等多方面帮助宝宝全面发展,让宝宝尽早变得更独立、更容易与人相处,更容易适应环境,甚至从小就培养起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早一天达到不教的早教目标。这是我比较推崇的一种早教理念。

早教的意识,许多父母都已经有了,早教的先进理念,大家也都掌握了不少,但是光有意识和理念还是不够的,理念的东西是死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可能是过时的,不可能是绝对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包括这句话本身。灵活地运用,以突破常规的方式去运用,理念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更需要具备一双观察孩子、透视孩子的慧眼,外加极大的耐心与高涨的热情,以及平和的心态,并且在某些时候,我们还需要跳出理念之外来看待、处理孩子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升早教效能,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与引导。

五、家庭早教与专业早教的不同。

早教机构比较专业,但问题是精力和金钱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建议可以选择不定期去早教班上节课,其实早教更多的是对家长的教育。一般正规的早教机构课是小时课程,可选课节,金宝贝不错的,从那里的的方式中学到自己适合的,在家里

育。

早教中心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不过不能完全依靠早教班早教,家庭早教才是最重要的。推荐参考一下贝瓦淘奇包之类产品,多和孩子游戏和交流,同时带孩子多到户外走动,参加一些小朋友多的集体游戏活动就比较全面了。家庭早教,即在家里由父母或其他人对孩子实施的早期教育。家庭早教长期实施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和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的树立,也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让孩子充分地汲取各种知识养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第五篇: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摘要:动画片在儿童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动画片的特性以及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阐述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介绍运用动画片来正确引导儿童的方法。帮助家长正确的引导儿童的发展。关键词:动画片;儿童发展;影响;方法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动画在儿童的成长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很多家长仍不能理解动画与儿童的关系,以至于不关心儿童所选择的动画,有的抑制儿童看动画的欲望。那么动画片和儿童是怎样的关系?动画片对儿童又有什么影响?该为儿童选择怎样的动画片?又怎么应用动画片引导儿童?以上这些问题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动画片的特性

(一)教育性,教育功能是动画作品的一个基本功能,通过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和主题,借动画的艺术性表现,促进幼儿德智美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二)知识性,幼儿动画的知识性侧重的是对幼儿智力方面的教育 在幼儿文学中存在丰富的知识题材作品,把其中蕴含的知识,借助于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加以表达。

(三)形象性,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使得幼儿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塑造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动画片的人物形象具有形象性。

(四)简明性,幼儿动画具备简明性的特点,除了众所周知的角色要少外,主要体现在情节和结构的简明上。

(五)天真性,幼儿动画的天真性特点包括万物有灵的观念 幻想和夸张的特点,以及由此要求的平等尊重的去成人化。

二、动画片与儿童的关系

动画片和儿童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在汉语词典里,“伙伴”泛指“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伙”多含有共同、联合的意思,“伴”多含有陪伴、陪同的意思。

由伴看来现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动画片是形影不离的。一方面,电视的大范围普及、电视节目内容的空前丰富。城市人群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以及家长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动画片在家庭中成了一个事实上的badysiter陪伴儿童渡过在家的股东时间。而且现代儿童无时无刻不与动画形象面对面,数量、获取途径以及内容的极大丰富,保证了动画片作为儿童的伴的角色的存在。伴是一方为主角一方为配角的,动画片是配角,儿童是主角

伙是共同、联合的意思,在这层意义上,动画片与幼儿的关系是对等的,是同样层次的,在双方的交往中是有来有回、相互配合的。例如,儿童经常自己扮演角色,我是孙悟空,你是超人,我比你厉害之类的。这使虚拟的动画人物在特殊的场景下幻化成儿童生活中真实的伙伴。

三、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动画片有利于儿童语言学习

能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动画片为儿童词汇的扩张提供了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条件。这有利于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其效果往往好于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教育方式。

能为儿童提供形象化的语言。儿童的认知思维特点决定了动画片中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对他们有极大的魅力他们在观看动画片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述个人和周围的一切。

能向儿童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动画片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个性特征的创作者创作的。儿童通过观看动画片不仅可以学到本民族语言的特殊风格,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特殊韵味。这对发展儿童儿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能锻练儿童倾听的技能动画片给儿童提供了有意识地倾听并在实践中训练倾听技能的机会。在动画情境下,儿童通常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 ,形成有意识倾听的技能。(二)动画片有利于儿童思维发展

1.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儿童的思维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面前这个世界,会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来把握。对于儿童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动画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儿童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在儿童时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动画片在艺术形式上确实能融视、听、动觉于一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大多数动画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这对于儿童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是有益的。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

4.情感色彩浓厚。动画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性,情感特质在动画片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在儿童期,由于理智发展不充分,儿童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人来得迅速、强烈,也更容易沉溺于其中。动画片情感色彩浓厚,能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5.儿童化。动画片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动画的人物形象有着夸张的变形,举止、言谈表现出儿童特征,其思维是“泛灵”式的,情节的演进也遵循着儿童的逻辑。

(三)动画片有利于对儿童智力发展

首先,动画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动态播放,活泼有趣,寓教于乐,儿童乐学;动画片形象直观,言辞简短,易于理解避免说教,娱乐身心,营造自然轻松活泼的氛围,儿童易学。由于儿童的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直观形象的特点,以无意记忆为主,因此,如果能把识记的内容和儿童感兴趣的动画节目联系在一起,并指导儿童积极想象,记忆效果会更好。

其次,动画片具有想象丰富、大胆奇特等特点。动画片里的故事充满了奇思妙想,利于儿童想象,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化,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积累大量的感性素材,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经常看动画片的孩子比不看或偶尔看动画片的孩子思维更敏捷。

(四)动画片有利于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

现今3~6岁的儿童多为独生子女,而且大部分家长又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又担心孩子自己到外面玩儿会有危险。因此,儿童最多的娱乐活动莫过于在家自己看动画片。动画片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主要来源之一。

积极健康的动画片能让孩子学会怎样去关心帮助他人,怎样与人交流合作,学会懂得谦让,富有同情心,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得出,幼儿能清楚理解动画片的内容并能把从动画片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五)动画片利于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动画是儿童生活主要的一部分,儿童喜欢模仿动画中的行为。

当儿童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出现良好的行为表现,并获得成功、表扬或奖励时,就为儿童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 当主人公做错了,受到权威的动画里权威的老师或家长的教育后,主人公知错就改也为儿童树立了榜样。通过这些儿童就会明白是非美丑,知晓哪些是适宜的行为,模仿榜样的言行举止,长期坚持,就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动画片有利于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

幼儿期是自觉的行为目的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意志、独立品格的形成与否以及程度的高低,主要依赖于成人的外界的教育指导。而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将为儿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遇到困难时,儿童会伴随主人公的行动、语言去理解遇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方法,以及当动画片中的主人公遇到困难时的乐观精神,遇到挫折不气馁的态度及百折不挠的意志,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从而使儿童能从容面对他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困难,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动画片《海尔兄弟》 则教育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惧困难,并且要想方设法地解决困难。

四、对儿童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 使得儿童缺乏群体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将儿童在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由于家庭环境的寂寞,活动的单调,儿童只能整天坐着观看动画片,长期如此容易形成孩子孤僻胆小的性格,容易养成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社会适应能力差。二儿童理解能力不足,易受动画片的影响儿童看电视主要观看的是动画片类,而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少儿动画片中却充斥着械斗,杀人,流血等各种各样的暴力镜头,很多儿童在观看了动画片后很容易会模仿动画暴力动作,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电视对儿童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有着强有力的影响在电视里,暴力行为有时很少受到惩罚;在动画片中,受害者有时并未受到真正的伤害,相反受伤害的角色总是能九死一生甚至是死而复生,这使得儿童认为暴力并不会对人造成真实的伤害,从而认识不到暴力伤害的严重性有些动画片中某个人物被杀死后,其他人物并不在意,甚至会笑,这种影响会使得幼儿变得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甚至不能认识到尊重生命的意义。

(三)长时间看动画片,对儿童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电视有高频辐射,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减少了儿童眼球运动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而且很多儿童都是边看动画片边吃饭,这种习惯会使儿童的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四)因为现在的动画片良莠不齐,对儿童的影响好坏兼有。难以把握其对儿童的影响。

五、善用动画 促幼儿和谐发展

(一)把动画片作为一种教育途径与其他教育途径相结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接触动画的途径已经大大扩展,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卡通动画的时候可以跳出电视光碟的局限,尝试引导儿童看卡通漫画书,这既满足了幼儿看卡通动画的欲望,又可以把儿童从电视中解放出来,增加幼儿思考的机会

(二)正确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动画片。在挑选动画片的时候,家长或教师应事先对选择的动画片有一定了解,适合幼儿观看的卡通动画片应具有以下特点:主题单一明确,具有教育性;情节简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可爱,性格鲜明,动作夸张,幅度大;画面色彩鲜艳,配乐优美,具有欣赏性;篇幅短小。

(三)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动画片的时间。长时间观看动画片的儿童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肢体活动减少,造成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儿童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后,可以逃避到动画片中去,在无休无止的观看中,危机感消失了,儿童重又变得 充实和 满足,忘记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建议家长应该严格控制幼儿观看卡通动画片的时间

(四)许多家长与教师常常为无法将儿童从动画片中拉出来而苦恼。其实 ,家长与教师不必为此着急。儿童急于想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若儿童过分沉迷于这一幻想世界 ,家长和教师可用其他同样表述幻想世界的文学形式 ,如图画故事书、故事讲述等适当地分散幼儿对动画片的注意 ,让幼儿从其他文学形式中去体会、观照幻想世界 ,这样 ,便可减少幼儿对动画片的痴迷程度。

(五)许多家长与教师在儿童看完动画片之后 ,急于让儿童回答一些问题或复述故事,当儿童讲不出来时 ,便十分着急。其实 ,这也大可不必。动画片有不同的类型 ,有一类为抒情型 ,有一类为叙事型。对儿童而言 ,这两类动画片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教师或家长在指导幼儿观看抒情型的动画片时 ,只要让儿童得到某种情感体验便可 ,教师或家长在指导儿童观看叙事型的动画片时应该将重点放在要求儿童有序、完整地复述整个故事上从而达到训练其思维的完整性与严密性的目的。

(五)对同一动画片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理解与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要求能体会动画中的气氛,能够调动情绪,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因为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 ,因此可让他们在观看后再用言语与肢体语言 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想像 ,表述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得到情绪上的愉快,也可适当地培养想像力与表达能力 ,一举多得。

六、结语

动画对于儿童是很重要的存在,在了解了儿童和动画的关系,动画对儿童的影响,希望能让家长了解动画的重要性,关心动画教育,并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儿童,使儿童可以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吴振尘.幼儿动画的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9.5(47-49)

[2]唐晓娟.关于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寻.[J].教育教学研究.2004.4(19-21)[3]刘杰.电视动画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反思.[J].人文科学.2005.6(170-171)[4]曾智.动画片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作用.[J].幼儿教育.2001.2(13)[5]黄进.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1998.7 [6]龙明慧.电视动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科技教育.2011.8(181-182)[7]侯朝宇.动画电影与儿童的道德教育.[J].电影文学.2010.5(146-147)[8]赵慧君 母远珍.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9.3(89-90)

[9]高超.暴力卡通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2007.12(49-50)[10]魏霞.动画暴力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观察.2010.11(76)[11]陆琴芳.善用动画,促幼儿和谐发展.[J].考试周刊2009.11(231)[12]郑红伟.如何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J].研究与探索.2002.6(16-17)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4/18674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