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病入膏肓成语解析及谜语[五篇范文]

病入膏肓成语解析及谜语[五篇范文]



第一篇:病入膏肓成语解析及谜语

病入膏肓,汉语成语,读音是bìng rù gāohuāng,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病入膏肓的谜语,供大家参考。

一、病入膏肓成语谜语

最重的病 …… 打一成语

二、病入膏肓成语解析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三、病入膏肓成语造句

1.假如当初蔡桓公能虚心听取扁鹊的劝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呜呼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呢?善纳人言者,昌;不纳人言者,亡。

2.曲萍萍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朝不保夕了可是她还缠绵病榻,她的脸色是那样的憔悴,嘴唇也是那么的苍白,青白脸色。她真是日薄西山,人命危险啊,但是他看见某人来了仍旧是倩儿的眼镜睁开…

3.由于母亲病入膏肓,这个新战士整日无精打采,茶饭不思。

4.这人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5.他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6.犯错误如人患病一样,执迷不悟无疑如忌药讳医,难免病入膏肓;冒雨汤风有如问药求医,可保身安体健。

7.他已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

8.他们再这样胡搞下去,问题终将病入膏肓,难以挽救。

9.染上毒瘾若不能立即戒断,到了病入膏肓时,想戒也没用了。

10.这些歹徒真是恶习难改,病入膏肓,希望法官判以极刑!

11.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已经病入膏肓,王老师仍苦口婆心地希望他浪子回头。

12.王先生病入膏肓,幸亏遇到一个妙手回春的大夫,他才得以完全痊癒。

13.从检验报告来看,他已病入膏肓,情况很不乐观。

14.这种人恶性深植,早已病入膏肓,光用话劝已没有用了。

15.这家公司依我看已病入膏肓,难以为继了。

16.那位老先生虽然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但仍然坚持参与既定的公益活动。

17.患病就得就医,难道要等到病入膏肓吗?

18.自从知道病入膏肓后,他反倒乐观起来,病房总是充满笑声。

19.一个政府纵容官吏舞弊营私,那正是导致国事病入膏肓的因由。

20.老太太一直怀疑自己病入膏肓,所以终日唉声叹气。

21.他已经病入膏肓,就算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不可能起死回生了!

22.一个团体的腐败如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任谁也无法挽救它了。

23.如此说来,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难道真的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吗?

24.果真如太医所言,这广城君已经骨瘦嶙嶙,病入膏肓,恐怕撑不了几个月了,能熬到明年已是十分不容易,早已没有当初的不可一世,只是个生命垂危的老太太。

25.风寒之症怎么,用热药即可,怎么会病入膏肓?

26.无奈天不假年,七载之后他便病入膏肓。

27.明明已经病入膏肓,可是却诊断不出任何的异样,体内的一切机能也全部正常,丝毫没有任何猝死的征兆。

28.国君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了,夫复何言?

29.风楼开始猛烈的咳嗽,好像是病入膏肓的病人,脸色蜡白。

30.已经病入膏肓,终于怀着满腔的悲怆饮恨而死。

31.杀父杀君者有之,逐兄囚弟者有之,追逐名利者有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有之,大言辩辩者有之,贪财好色者有之,自以为是者有之,觉而不醒者有之,病入膏肓者有之,至死不觉者有之。

32.不知是哪位学员,模仿着奥格斯格半死半活的音调,外加那病入膏肓的咳嗽声引全班一阵哄笑。

33.以强权维持的残酷秩序,只是在惯性作用下,勉强维持五行大帝国的往昔荣耀,可是歌舞升平的社会表面下,统计体系却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34.边说边走,边走口里还念念有词,天快变了,变天了!温泉城内士兵在宫殿加多了人手,城内的少主病入膏肓,医师也束手无策。

第二篇:成语谜语及解析

成语谜语及解析

1.谜语题目:八年抗战,老爸功劳高(打一成语)谜语解析:老爸功劳高是在夸父,八年抗战的目的是为了逐日。改成语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谜语答案:夸父逐日

2.谜语题目:和尚庙、尼姑庵(打一成语)谜语解析:和尚和尼姑都没有头发,因此他们住的地方都容不下头发。改成语能指空间距离极小,形容极为精确或精密,也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炼、严谨。

谜语答案:间不容发

3.谜语题目:见神见鬼(打一成语)谜语解析:谜面可理解为只见得到鬼神,那么眼睛里面看不到人。该成语原意是眼里没有别人。形容狂妄自大或看不起人。谜语答案:目中无人

4.谜语题目:组装电脑(打一成语)谜语解析:组装电脑的时候软件和硬件都要装,因此是软硬兼施。该成语的意思是软、硬手段同时施展。

谜语答案:软硬兼施

5.谜语题目:欲上月宫折桂枝(打一成语)谜语解析:月宫以及月宫上的桂花树都是高得无法攀登的地方。该成语常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谜语答案:高不可攀

7.谜语题目: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十五的月亮正是又大又明亮的时候,该成语形容心怀坦白,言行正派。谜语答案:正大光明

8.谜语题目:年少秃顶(打一成语)谜语解析:年少扣年轻,秃顶扣发落。该成语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谜语答案:从轻发落

9.谜语题目:月亮走我也走(打一成语)谜语解析:月亮在天上,因此谜面可理解为上面的行走下面的跟随。该成语的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谜语答案:上行下效

10.谜语题目:本人身份证(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证扣据,本人扣为己有。该成语表示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第三篇:偃旗息鼓成语解析及谜语

在股市中,“偃旗息鼓”K线组合形态表示股价运行的疲弱态势。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猜成语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谜底,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谜语

武松 …… 打一成语

二、成语解释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三、成语造句

1.两年前,他就偃旗息鼓,不再搞文学创作了。

2.海湾危机总有偃旗息鼓的时候。

3.他已经在文学界偃旗息鼓,“下海”经商了。

4.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偃旗息鼓。

5.没想到他突然宣布退选,偃旗息鼓地携妻出国。

6.对方既然竖起白旗,我们就暂时偃旗息鼓,静观其变吧!

7.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8.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9.由于警力部署妥善,原来准备械斗的两帮人马,只好偃旗息鼓,纷纷散去。

10.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11.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12.此行既是偷袭,当然得偃旗息鼓,隐密行踪。

13.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

14.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的争执就偃旗息鼓吧!

15.不过他们的反击在第70分钟便偃旗息鼓了,马克西在25码外门前劲射左上角,球应声入网。

16.韬光养晦的九黎蛮山,偃旗息鼓的三苗部族,一朝东风起,尽破万里关。

17.这一惊,弄得洛尘的老弟直接偃旗息鼓了。

18.一路上偃旗息鼓,人困马乏,哪里有半点胜利者的样子,真可谓是惨胜如败。

19.镖不喊沧,是以前镖局行镖高喊口号,而到沧州却要偃旗息鼓,小心通过,沧州高人多,行镖喊镖容易惹起武林人士反感。

20.这一场酒,足足战到了酉时才偃旗息鼓。

21.战争结束,众人偃旗息鼓,五大神剑的使用者,也渐渐的消失在众人的眼线之中。

22.看他站出来,原本跃跃欲试的众人也是偃旗息鼓,不再作声。

23.而穿着黄衣的球迷队伍此刻却偃旗息鼓般,他们默默的进行着退场,缓缓的朝着球场的出口走去。

24.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一次让他偃旗息鼓了。

25.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即使偃旗息鼓了,李朝阳也是得势不饶人的主儿。

26.正邪之战岁偃旗息鼓,但是终有一日黑暗再临,生灵荼毒,万物湮灭,唯有至亲之泪,可换来大陆光明。

27.尽管所向披靡,一路通行,德国兵自己对这毒气也小心翼翼,他们朝盟军前进了几百米,便偃旗息鼓,掘壕休息了。

28.以明代来看,狂禅之风,其历时二十年不到,随当权者的严厉镇压,两大教主达观,李贽不得善终,竟也偃旗息鼓。

29.成例在先:2006年,即便已经签署为法律,由学生领导的反对就业改革的抗议行动仍令当时政府偃旗息鼓。

30.大部分人对小部分人的讨伐很快分出结果,在大家很不善意目光注视下,王穆棱一伙立刻偃旗息鼓了。

31.因为洪师长的发火,因为领头的几个人都不在,原先酝酿许久的一团集体请战的大戏,还没来得及开演,就偃旗息鼓了。

32.别说竖旗杆扯大旗了,在那一声冷哼之下,冰寒入体,早就偃旗息鼓,不敢招摇了。

33.而这动作之后,那从子弹弹头里投射出来的激光束也立马偃旗息鼓下了,只留下窗台下的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34.木乃伊的事极有可能是其中一个老家伙在搞鬼,可能是顾及其他原因,他才暂时偃旗息鼓。

35.这个消息的传来,不但是皇上立马撕心裂肺的哭昏在地,就连激动的鸡冠发红的众位大臣也都个个偃旗息鼓,这个状况让蒋琬的心乱的一塌糊涂。

36.吕重没有再捣乱,这样一来,吕小瑾这小丫头一个人自然是无法再掀风鼓浪了,只好偃旗息鼓,呆呆地坐在一边看着自己最喜爱的偶像剧……

37.墙角矗立着的比程原年岁还要久远的立钟两跟指针静静重合,发出悠远而韵律的十二声轻鸣,打断了屋中人儿的思绪后,才得意扬扬的偃旗息鼓。

38.炎热的夏日,HZ的温度已经升到了40度以上,连那原本叫的最欢的知了都已经偃旗息鼓,懒洋洋地在树梢上睡起了大觉。

39.至此,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的培英学校女生性侵案件就告一段落,偃旗息鼓。

40.我想要见义勇为抱打不平,喝止他的丑陋罪行,又怕自己势孤力薄争打不赢,只好偃旗息鼓敢怒而不敢言,眼巴巴地看着那工人逞凶肆虐荼毒生灵。

第四篇:自取灭亡成语解析及谜语

自取灭亡,汉语成语,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指自己找死。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猜成语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谜底,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谜语

饮酒止渴;飞蛾扑火 …… 打一成语

二、成语解释

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三、成语造句

1.他这样做犹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想要与人民为敌,岂不是自取灭亡?

3.蒋介石与共产党为敌,其实就是自取灭亡。

4.南宋的覆灭,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自取灭亡的结果。

5.文艺创作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形象思维,就等于自取灭亡。

6.侵略者多次寻衅;挑起事端;其下场只能是以卵投石;自取灭亡。

7.人若听任冲动与欲望行事,毫无疑问,只会自取灭亡。

8.这不是我的拳造成的,而是你过去罪孽深重,自取灭亡。

9.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10.欺诈偶尔能得逞,然而终将自取灭亡。

11.就象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一样,所有这些军队都全速地冲入您的各个口中仅仅是为了毁灭。

12.这个自取灭亡的制度把无限的权力给了极端利己主义者。

13.若没有上帝的帮助,想攻击非利士人无异自取灭亡。

14.走是不可能了,此时走,无疑自取灭亡。

15.如果你泯灭了自己的人性,你将自取灭亡!

16.民族神一旦不能保卫本民族的独立和自主,就会自取灭亡。

17.人类将再度自取灭亡,这一次是亡于大文明之间的冲突。

18.但我这个人真是命里注定自取灭亡,竟然抵御不了这种提议的诱惑,就像我当初一心要周游世界而不听父亲的忠告一样。

19.明知自己敌不过,你又何必去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20.换言之,如果特里会走,那是因为切尔西决定自取灭亡。

21.这就是全国性的恐惧和挫折感,这种感觉可能导致国家自取灭亡,导致我们美国人所珍视的一切走上穷途末路。

22.但当不义者在愤怒中背弃了智慧,遂怒杀兄弟而自取灭亡。

23.希特勒妄想称霸全世界,他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切诡计终成泡影,落得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24.这伙反革命分子气焰嚣张,妄想推翻革命政权,复辟旧的社会制度,这是自取灭亡。

25.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坚如磐石,任何企图破坏我国“四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必将如飞刍挽粟,自取灭亡。

26.照第二个办法,张、杨深知离开西北,离开红军,张、杨两部也离开,那是自投陷阱,自取灭亡,必做十九路军和方振武第二。

27.有次一个小孩喊的是:鬼子偷地雷啦!那摊主猝不及防,习惯性的一踹,砰!稀里糊涂当了渡边,自取灭亡。

28.她还说,当那些浆果在鸟腹里被消化时,其汁液可能仍处于继续发酵的过程中,这使得燕雀们变得晕头转向,最终扑向玻璃自取灭亡。

29.在中世纪的欧洲,同性性接触要不是相反的理由也是想象不到的,这种相反的理由是:它曾经受到如此严厉的责难和起诉,以至于对于任何支持同性性接触的人来说无异于自取灭亡。

30.他信中有些难懂的地方,被那些无知和反覆无常的人随便曲解,正如他们曲解其他经文一样,结果是自取灭亡。

31.希特勒犯了错误,把胜利拱手让给罗斯福。正如滑铁卢一战,与其说威灵顿获胜,不如说拿破仑自取灭亡。

32.只有保持生态平衡,人类才能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否则只有自取灭亡。

33.八月他在斯摩棱斯克一心只想如何推进,可是我们现在却看出,这种继续推进对他来说显然是自取灭亡的。

34.与那些大品牌和它们已有的销售量竞争,决非易事,如果我们模仿那些大品牌,就等于自取灭亡。

35.我很高兴能在片中饰演两个角色,一个是完全疯狂甚至想要自取灭亡,而另一个则很阳光,热爱生活,完全不同。

36.从理论上讲,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但倘若刘伯承贸然向日军发动进攻,那无异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37.她说这个男孩与卡萨布兰卡自杀爆炸案的嫌犯是同乡,然而现在的情形是,这个小伙子有理由好好地过日子而非自取灭亡。

38.不要因生活堕落而自招丧亡,也不要因你们双手的作为而自取灭亡。

39.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周瑜笑诸葛亮是自取灭亡。

40.沐忱嗤之以鼻,当今圣上贪图淫乐,不务正业,朝廷奸臣当道,官官相卫,就算他们不反,他们自己也自取灭亡。

第五篇:病入膏肓成语解释

【成语】:病入膏肓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简拼】:brgh

【解释】: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示例】: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人命危浅、行将就木、不可救药

【反义词】:妙手回春、手到病除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英文】:the disease is not curable

【日文】:病(やま)い膏肓(うう)に蕑る,病気が不治の状態に蕑ったと

【法文】:être malade à la dernière extrémité

【俄文】:на краю могил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顺接】: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 病染膏肓 泉石膏肓 深入膏肓

【逆接】:多愁善病 多愁多病 负薪之病 工愁善病 花魔酒病 掎摭利病 积劳成病 疥癣之病

【逆接】:病从口入 病入膏盲 病入膏肓 病入骨隨 病入骨髓 病势尪羸 病国殃民 病在膏肓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