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亭202_上半年工作计划
兰亭书法协会202_—202_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举世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深化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交流,在总结了以前兰亭书法协会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校团委及社团联合会的带领下,为了进一步使协会的各项各章制度更加完善及下半年工作更好的开展。让我们协会有明确、共同的努力目标,让学院对我们协会更加的了解和支持,提升我们的认知度。为社团联合会的完善和进步尽自己的力量。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学期工作计划。
一、内部建设:
1、开学初,进行协会的常规活动。做好对书法协会的宣传工作,贴海报在学院中宣传及管理人员负责对各专业的宣传,让更多的新同学了解本协会,进一步壮大协会的队伍。
2、举行成员会议,总结协会各项工作近况及工作安排。让成员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征集各会员的意见和建议,随时保证协会的正常运转。
3、每周开展两次书法课,有指导老师授课及指导,并采用一位优秀会员负责几位入门会员的方式,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充分了解会员的情况,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促进沟通。交流书法的心得体会。
二、开展活动:
1、开展学院的书法竞赛,丰富课余生活。协会各成员间的书法竞赛及作品成果展,增强成员对书法的自信心。同时,为协会做一次宣传。在本学期,协会将举办两大书法活动:
(1)、邀请州市书法家针对全院举办书法讲座;
(2)、第四期《兰亭书法》期刊的筹划、出刊。
2、组织广大会员举行读帖、读碑活动。即带领会员们到书店查阅各种有关书法的书籍,到郊区观摩各种碑文。做到从书面练习到实践的立体式学习。
3、常规学习中,协会将发挥美术系的优势,从美术、设计等艺术形式中进行书法探讨,让会员不仅仅知道书法,还懂得另一些美的形式,从中得到多方位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以上为兰亭书法协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通过以上的工作,我相信我们的协会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兰亭书法协会202_年3月22日
第二篇:兰亭书法协会十二月份工作计划
兰亭书法协会十二月份工作计划
夏雪涵
很快第一学年在我们愉快的工作中结束,我们满怀信心期待下一学年的到来。
工作态度上
1.用认真、细心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对每一位会员负责,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经过这一学年的工作,我成长了不少,已经没有了最初接受这份工作是的担心,有的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有的是对兰亭深深的感情。
3.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付出就一定有收获。这一路我们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这让我意识到应该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
二、工作方法上
1.多与会员沟通,及时会员的心理,多听会员的意见,不断不改进工作方法。
2.把会员的意见当做我行动的指南,尊重每一位会员。将“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坚持“坚持从会员中来到会员中去”,以会员利益为重。
三、工作安排上
(1)、筹备书法比赛
前期:策划、宣传安排:
1.利用海报,进行动员宣传,分发邀请函,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2.在海报中注明作品提交方式及作品要求等。
物品准备
1.购买海报纸,装饰版面,胶带等物品。
2.组织布置装饰宣传板。
后期
1.整理收集上来的作品。
2.对作品进行评定,选出优秀作品。
3.作品的出展以及维护,出展过程中,安排人员看护,保证作品的完好,防止人为破坏。
4.活动结束后,收拾好作品,做好完备的活动书面总结。
5.为获奖者分发奖品。(召集各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奖品,并集体照相)
(2)、筹备学团文化节
1、准备节目、准备所需要的材料。
2、合理的分配人员
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兰亭将走的更远、更好。
兰亭书法协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兰亭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笔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看上去简约,但并不简单!千百年来,正是这毛笔书写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司马迁用它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李白用它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王羲之用它写下了中国艺术史上最灿烂的书法《兰亭集序》,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兰亭集序》的书法之美,来品读这篇美文,去体悟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走近作者: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唐太宗李世民在《晋书·王羲之传》中高度赞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正是因为唐太宗对他爱之太深了,所以就把《兰亭序》的真迹作为殉葬品,永远地埋葬在了他的陵墓,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都是唐太宗让大臣们临摹的摹本。(投影)这是唐人冯承素的摹本,是最接近原作的,人们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兰亭序》的美,就说它像浮云一样的飘逸,像惊龙一样的矫健,在飘逸潇洒中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三、下面我们先听一下录音,首先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然后找出每一段当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句子,并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
(板书)乐——痛——悲
听完录音后,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四、(投影生字读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情感。下面我们先来赏读第一段,第一段最适合女同学们用柔美的声音把这种快乐读出来。(点评:大家读的还是平淡了一点,想想哪些地方还可以再读得更开阔一些?)重点句子再读。
五、由第一段的乐到了第二段的痛,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从快乐之情一下转到痛苦之情,作者因何而痛?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读第二段,那么痛苦之事就让我们男人来担当吧!(男生齐读)(读完,点评。重读最后一句,把握语气。同学们讨论片刻,回答问题)
六、(投影第三段的书法)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特点。(涂抹、修改中看出激烈的情感变化)这一段的情感句我们也已经找出来了,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论历史如何的发展,社会如何的进步,人们对生死,对青春,对痛苦等等的体验是多么的相似!无论生死和命运,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像横槊赋诗的曹操,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举杯邀明月”的李白也有这样的叹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们虽然是在感慨和叹息,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在思考着生命。敢于思考生命的人,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精神。那么王羲之在这篇文章中,其实也是在感慨叹息中思考着生命。(投影问题: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带着问题齐读第三段。要求同学们动脑思考,并动笔写下来。
七、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八、作业:整理文中文言基础知识。
第四篇:兰亭观后感
悲哀·从前·现在——《兰亭》观后感
1931年冬天的绍兴城,在人们抗议日本人占领东北的声浪中,鸦片却让14岁的孩子——林耕家破人亡。
1940年的春天,林耕的弟弟——林田回到了阔别7年之久的蝴蝶湾。然而,蝴蝶湾里的日本女人让他惊愕,更让他惊愕的是这个女人还怀了哥哥的孩子,新思想浸润下的林田,因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而愤然离去,投身到了抗日战争之中。然而不幸的是,他回馈给哥哥的只是一捧骨灰„„
1941年,日本人在又一个春天来临时攻下了绍兴,林耕亲眼目睹井上寻以赤匪之名杀害了方均鹏和阿姿,一个被挖去双眼,一个被砍去四肢,一同吊死。那曾是大力帮助了林耕的方大哥夫妇啊!
面对深爱的日本妻子秀代,林耕纠结徘徊后还是选择站到了抗日的队伍,却不幸地,在山野中被日本兵用子弹洞穿了胸膛。
林耕的妻子——秀代,正是井上寻的女儿。最终也因反对父亲井上寻杀害中国人民而把生命断送在父亲的枪口„„
一把红伞,撑开了血色的小空,却为挂在城头的两颗人头——秀代和林耕避开了凌空而下的雨珠。“啪嗒啪嗒”击落在伞面的声音,击碎了悲哀的人性,荡开了荧幕和现实的波浪,电影落幕,而我的心却依然悬在结局——那悲哀的,只剩雨泪混融的画面„„
这是一部抗日的悲剧,战争用大炮轰击了人民的生活、爱情、友谊,这是从前的悲哀,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而它所表现的大情大爱,是如今我们做不到的,我又为现在,感到一种悲哀„„
同样是热血青年,林耕可以放弃对妻子的深爱,把生命漂在水上而去营救抗日的战士,加入到抗日的队伍。而我们,即使活在安逸的当下,满腔的热血似乎只在怨天尤人,连奋斗的热情,好像也因压力渐渐磨灭。
同样是兄弟姐妹,方大哥、阿姿、先生、林田可以为国家放弃生命,可以为了义气把命交给老天,赌上一切支持兄弟来抗日。而如今,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诚信事件,让如今的社会因为小利小惠相互伤害彼此,倒在路边的老人,也要拍照证明后才出手相扶甚至无视,走而过之„„
同样的同样,活得更好,却依旧悲哀„„
电影,总是可以得到启迪的,我们的现实背景——和平,该幸福的我们为何会有怨声?该快乐的我们为何会有泪花?是社会吗?不,是人心!
心是可以改变一切的,我想。只要我们彼此心连心,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他人,我们该是幸福的,不是吗?
第五篇:观《兰亭》有感
观《兰亭》有感
星期四下午,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兰亭》。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九三一年冬天的绍兴城,在人们抗议曰本占领东北的声浪中,鸦片使十四岁的孩子林耕失去了他最亲爱旳弟弟——林田。林耕心痛万分。一九三五年的复天,十五岁的林耕和另一个孩子在找回弟弟林田旳路上结识了一对年轻的恋人——方君鹏和阿姿。他们一起在兰渚山深处苍美的蝴蝶湾居住了下来。一次偶然的遇见,使林耕喜欢上了曰本女子井上秀代。知道了秀代非常喜欢中国的诗词,很想去兰亭看看。林耕便邀请秀代去她那梦寐以求的兰亭观赏,可是秀代婉言拒绝了,因为她的脚有残疾。林耕不甘心地回去了。
过了几年,阿姿要生孩子了,方君鹏只好带着她回到杭州,林耕见弟弟林田到了上学的年龄,便让林田一起去杭州了。几年后,日本对东北进行了轰炸,秀代被父母强迫独自逃离。虽然秀代死里逃生,但却沦落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好心的林耕救了她一命。因此秀代喜欢上了林耕,他们在蝴蝶湾幸福地生活着,就像平静的湖面扔进了一块大石头。不久,秀代有了身孕,可是孩子却不幸夭折了。林耕为孩子建了一个坟墓,表示他们对孩子的深深怀念。
蝴蝶湾并不是世外桃源。一天,日本人井上寻带着几名日本兵来到林耕和秀代听居的地方。林耕为了保护秀代,在枪林弹雨中不幸身亡,秀代伤心欲绝。井上寻——也就是秀代的爸爸见秀代竟然为一个中国人伤心,惨无人性地杀死了自已唯一的女儿。林耕和秀代去兰亭
旳梦想再也不能实现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侵略者的残暴凶恶和中国人舍生忘死的精神!是啊,虽然我们现在的祖国日日强盛,但我们还要为实现同一个梦——中国梦而努力。我们更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那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
5)班
指导老师:李徐路架江 东关街道中心小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