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人作文指导课
熟 人 小 事
作文题解
一、习作要求: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写谁,写他的哪些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
二、教学目标:
1.对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进行观察,并和他们交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提高观察能力。
2.能把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写下来,反映他的品质,提高表达能力。
3.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或事,有发现美的能力。
三、训练主题及子题
本习作训练以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为主题,范围宽泛,难以把握要点,顾拟定以下子题,试图让学生习作更有目的,训练更有方向。
(1)说起来真好笑
你的爸爸多么与众不同,他的事总让你津津乐道,快写下其中最让你想说的事,告诉大家,让同学都来了解你的爸爸吧。
(2)那一次,妈妈„„
妈妈,一个你最熟悉的人,在她身上,你肯定有许多值得你称颂的品质,某一次,她的一件事,深深地打动了你┅┅请你写下那件事,读给妈妈听。
(3)我的奶奶(爷爷、外婆、外公┅┅)
关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许他们天天与你相伴,也许你要隔很久才能看到他们。关于他们的故事很多,请你选一件最打动你的事写下来,有机会读给他们听吧!
(4)XXX的一件事
你有许多的同学,还有许多的朋友,这些人和你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他们中谁是哪件事,让你无法忘记呢,写下来,读给她(他)听,还能增加你们的友谊呢。
(5)我家的邻居真不错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和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经常碰面,你们之间肯定有许多趣事吧,写下来,下次与他交流交流吧。
(6)妹妹(弟弟、哥哥、姐姐„„)
你有好些个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吧,一起长大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事,总是会令人感到快乐,或令人深思的,记录下他的一件事,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吧。
(7)她(他)就是我的老师
老师,一个可敬的名字,一个可亲的人儿,在学习上,生活中,你的哪位老师总在你心头浮现,记下她(他)的一件事,让大家一起来品尝其中的滋味。
(8)佩服
你佩服过谁,他的什么事让你佩服了?他可能是你熟悉的人,也可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记录他的事情,向大家做个宣传吧。
教学导案
我的好同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发现并欣赏同学的好品质,增进同学友谊。
2.真实记录同学的一件事,反映他的好品质。语句通顺,意思完整。
3.乐意朗读自己的习作给别人听,认真倾听别人朗读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去记忆。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让游戏打开记忆的闸门,寻找这些人,去“猜猜他是谁”,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⑴老师出谜,学生猜。
老师出的第一谜是孙悟空:头戴紧箍圈,手拿金箍棒,一跃千万里,胆大又聪明。其次可以是动画片中的人物蓝猫或班级里特别容易被学生猜中的同学。
师:同学是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和我朝夕相处的人,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多少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
⑵学生说,老师猜。
要求学生说出要猜人物的特点。
⑶生生互猜。
⑷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同学和伙伴的一些事。板书:同学小记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或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吃参与的积极性。>
二、明确要求,说说事例
1.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①习作要求提示:写熟悉的同学的一件事;
② 要写值得写的的事,并从这件事上发现他的品质。
2.想想刚才你们为什么猜得那么准?结合所学课文,与学生一起概括,总结出:要使别人一猜就准,必须在说前认真思考,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比较特别的语言,和属于他的一个事例来描述。
3.自主思考:我要写谁?哪件事值得写?这件事反映了他的什么品质或特点,准备后交流。
4.先小组内交流,也可以找要写的伙伴,说给他听,请他指出不对的地方,再全班交流,重点听听写的人是不是和本人相像,有没有写出反映他品质的事。
<设计意图>:多次提到习作要求,目的使学生能有的放矢的准备和交流,结合本单元文章
中的范例,能就爱你但而有效地进行方法渗透。
三、展示范文,领悟方法
202班有位同学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写下了《我的好朋友》这样一篇文章,老师觉得她写得很有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她是怎么写的,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一学。出示范文,指名朗读。
讨论:小作者这篇介绍朋友的文章,打动你了吗?你觉得她抓住什么来写朋友?用了一件什么事情来写出朋友的真实和果断?
<设计意图>:范例的安排,随刚开始学习习作的孩子来说,有着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同伴的范例更能激起学生的亲切感,使之有模仿或者超越的动机。
四、动笔起草,下笔成文。
⑴ 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特别注意抓住他的特点来
写,写清楚这个人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写的时候,我们暂不出现名字,等下依然可以做“猜猜他是谁”的游戏,看谁写的好,使人一猜就准,可以根据这个主题,自拟题目,与你所写更加切合。
⑵ 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草稿成文的过程特别重要,是学生自主作文的关键,下笔前,有充分的方向意识,草稿中有老师的及时指点,是学生的习作始终处于指导和练习的双向活动中。
五、朗读反思,分享习作。
1.写好作文后,大声地朗读出来,注意句子是否通顺,事例有否讲明。
2.分享习作:游戏《猜猜他是谁》继续开始,大家邀请自己喜欢的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并进行猜测,及时修正。
<设计意图>当自己的作品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的那一刻,小作者的心情肯定是特别开心和自豪的,这样能大大提高习作的兴趣,也是一个修改提高的过程。
附件: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叫秋红。名字是 俗了点,人可长得挺俊俏。两条小羊角辫扎着蝴蝶结,两道浓黑的眉毛下面,闪着两颗宝石般的大眼睛。够靓吧?
我们俩是邻居,小时候整天在一起玩。长大了又是同班、同桌。她爱帮助同学,不爱多说话。但办起事来却是快倒斩乱麻,从不犹豫的。
不信,我可以跟大家说件事儿。
那是一天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自习,“啪”的一声脆响,全班同学往后一看,原来是陈啸庆用竹竿碰坏了一块玻璃。
老师来上课了,脸上挂着微笑。她扫了一眼教室,马上“睛转多云”变了天。老师生气地说:“谁打碎了玻璃,自动站起来!”一连问了几遍都没有人应声。“老师,是陈啸庆用竹竿碰碎的.”秋红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秋红的身上。
放学了,我们几个女同学拥着秋红往家走。一路上我问她:“秋红,你告他的状。自己
还得提心吊胆的,图什么呀?”秋红认真地说:“警告他别再损坏公物了,这是应该的,我有什么好图的呢?”
你听听,这就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
一、明确要求,自我修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修改内容。
2.动笔修改作文,巩固写作方法。
二、范例修改,渗透方法。
1.教师选择优秀习作2篇,展示在投影仪上,与同学一起评改。
2.根据要求看看是否写出一件事,这件事中这位同学如何表现的?
3.请小作者介绍觉得最满意的环节,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读读这些优秀的地方。
4.找出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恰当。
三、同桌互批,总结方法
想想为什么自己或组员能把同学介绍得特别生动、准确的原因,总结心得。
四、展示习作,分享成果
再次修改后,誉写到作文纸上。教师结束批阅后,选择优秀习作和进步习作张贴到板报“文海冲浪”栏目中。
<设计意图:修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让孩子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第二篇:写人作文指导
写人作文指导
同学们生活中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人。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将身边不同的类型的人用文字真实地记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写人的作文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注意把握。
一、抓住典型不放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面人物品质的典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世事道理的事物,就属于典型的范畴。“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过一件典型的事写人,是“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典型,文章就平淡无奇,“写人”就推动了真正的意义。塑造典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理,所以,同学们塑造典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二、言与行中见个性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他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个性和思想。语言要符合人的身份。作文中的人物的真实语言尤为重要,千万不可凭想像“张言李腔”。
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人的思想感情支配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组。
三、表里如一才是真
用真情真言写人,首要的就是“真”。要把人写真,就要对所写的人物进行观察分析。如何观察分析?除了对描写对象进行语言、行为和外貌的判断外,有时还要对他的内心活动进行一番推敲。这样,就可以表里如一地刻画出人物的品格。
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经常见到这样一类话:“我想„„”,“他在心里盘算着„„”,“老师的话又在我耳边想起”,“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这些都是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有了心理描写,作文就显得生活起来。
四、千人不可一面
写人,常常要描写他的外貌。外貌的内容很广,如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等。抓住人
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把别人写过的东西背出来便用。描写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圆圆的脸蛋,水汪汪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样。同学们如果对所写人物外貌进行认真的“捕捉”,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两外貌相同的人。描写因人而异,“千人一面”让人乏味。
人的外貌各不相同,作文千万不能像列流水账,一要不少,从头写到脚。实际上,“这一个”之所以不同于“那一个”,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外表写得很全,实际是湮灭了主要特征,达到应有的目的,所以,写人外貌时,一定要围绕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
范文:
我的爸爸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爸爸,但每个爸爸却不一样。我的爸爸头发短短的黄黄的,既精干又时尚。爸爸爱笑,他时常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让人感觉到和蔼可亲。
爸爸对我的学习要求非常严厉。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数学小测验由于题难考得不太好。放学回到家里我把书包放在沙发上也没敢和爸爸说,就去同学家玩了。不料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天黑才回到家。晚上推开门,一眼就看到爸爸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我的数学卷子,脸上阴沉沉的,顿时我感到事情不妙。果然,爸爸严肃地叫住了我:“庚页,你这次数学小测验是怎么搞的,为什么考得这么差?”我支支吾吾地不知如何回答。爸爸加重了语气:“你没听见吗?我在问你话呢!”我低着头,小声地说:“爸爸,这次考试的题太难了。”“你们班同学考得都像你一样吗?没考好就是没考好,还找一大堆客观原因!”爸爸很不高兴,“没有考好,还去同学家玩?也不早点回来分析分析原因在哪里?” 我表面上好像很乖,可心里仍感觉到是这次小测验的题太难所至,再说了还有许多同学考得还不如我呢!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庚页,学习要用功,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只有你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呀。”是呀,学习上来不得半点马虎,我怎么能把原因归到考题的难易上呢?学习上更不能总和不如自己的同学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做人做事方面,爸爸要求我更是严厉。爸爸总对我和哥哥说:一个人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学习首先应该学会做人!记得有一次,同学约我第二天去他家玩,但事后我却忘记了。爸爸知道后抚摸着我的头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能做到的再答应,不能做到的就不要答应。”
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失信于人,我将来长大宁愿做一个次品,也不做废品和危险品。在做事方面爸爸总是要求我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我要永记爸爸的教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爸爸在我学习和做人做事方面要求我很严厉,但平时还是很随和的。爸爸平时喜欢打乒乓球。刚开始我不太会打,爸爸叫我“乒乓球垃圾”。但在我的努力学习下,打球技艺进步很快,没多久我和爸爸打球的水平就不相上下。爸爸没想到我进步这么快,有一次打球我三局二胜赢了爸爸。爸爸他像一个孩子似的说:“这次是我没有发挥好,我要是发挥好,你才不是我的对手呢!”逗得当场的人捧腹大笑。
瞧,这就是我的爸爸。他既严厉又和蔼;既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朋友;我既怕他,又喜欢他。他永远都是我心目中最棒的好爸爸。
第三篇:写人作文指导材料
外貌描写
我的奶奶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头上布满了银发,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又清脆又好听。嘴里的牙也已经快脱光,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是记载着她六十多年来的千辛万苦。
爷爷今年七十三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光秃秃的头顶上经常扣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踣,那模样真算个“大官”。爷爷是个老鞋匠,平时挣下的钱都花费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妈妈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他很爱干净,头发理得短短的,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
第四篇:写人作文指导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第五篇:写人作文指导
我们身边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熟悉的、陌生的、漂亮的、丑陋的、善良的、可恶的、顽皮可爱的、成熟稳重的、活力充沛的、慈祥和蔼的……怎样才能让这些人物在我们的笔下活起来呢?
一、精选事例,以事写人
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物的特点总是在具体事例中表现出来的。比如,《西游记》中写猪八戒贪财的品质特点,就是通过他把银子藏在耳朵里这件事来表现的。故而,写人的文章应以写事为主,事例可以使人物个性更鲜明,形象更丰满,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选择事例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选择的事例要小。“一粒沙里看世界”,从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小事入手常常是达到写作目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深刻的立意都体现在一件小事中,取材越小,所阐述的道理越能撼动人心,就越能写出情深深、意切切的佳作。
2.选择的事例要精。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例一般比较多,我们可不能一写就是十件八件,一定要注意筛选,求精不求多,应该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
二、抓住细节,写出特点
每个人物因其年龄、职业、性格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写人的文章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来。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来展现。
怎样写好写人作文 作文指导
1.人物的外貌描写。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善于抓住外貌特点进行描写,是写人作文最常用的方法。描写人物外貌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特点写,努力达到“以貌传神”的效果。
2.人物的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其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语句,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人物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老人有老人的语言,小孩有小孩的语言,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同。另外,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符合人物的特点,有的人说话直率、干脆,有的人说话则幽默风趣。
3.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这样才能使人物立起来,才能写出生动、具体、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来。
4.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描写可以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特色鲜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直接倾吐内心世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与语言、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共同透视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
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不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即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 ] 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 ] 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如果只从一方面来写,也要按一定顺序,比如,写人物的长相或者穿着,可以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描写人物外貌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给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建议同学们学一点绘画素描的基本方法,先捕捉人物总貌,勾勒轮廓,再重点观察,局部细描。
-[ ]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 ] 有时候,我们根据表述的需要,也可以把外貌描写的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集中笔墨,精心描绘,这样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例如:写好人物的眼睛。大文豪鲁迅就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 ] 外貌描写不算难,仔细观察是基础,抓住特征是关键,理清顺序细描绘,突出性格最重要。
这是一组写人的习作,小作者们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百变魔法师》的小作者刘若烟通过平时的观察,意识到老师的多面性,刻画出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形象。《我的亲妹妹》的小作者蒋一鸣通过对自己的心理描写和对妹妹的外貌描写,表达了第一次见到自己“亲妹妹”时的奇妙心情,“妹妹”那“小小的、胖胖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 刘子宽则在《我的好伙伴》中细致描述了班级运动达人的鲜明特征,生动而鲜明。
-[ ] 以上三篇习作值得借鉴的共同点是:要想写好写人的作文,首先要抓住人物的鲜明特征,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要注意细节描写,刻画出来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注意这两点,写人的习作便可以写得更漂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