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谷子



第一篇:收谷子

稻谷成熟,是一个节日,一个金灿灿的节日。

住在城里或者在城里打工的乡下人,再忙都得赶回去。

在稻熟季节,回到乡下老家去,去探亲,去尽孝,去分担劳累,去分享沉甸甸的喜悦。

稻谷有金子般的色彩,却并不金贵。

但它一旦从故乡的田野中长出来,因为沾有泥土的气息和亲人的汗滴,就与游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金色稻浪间打捞,去看炊烟与晚霞共舞,去听蛙鼓与风车合唱,去故乡的河流里夜浴,去月光下纳凉,去坐在高高的谷堆旁,回忆古老的故事……

回到乡下收谷子,有时只是形式,一种享受农家乐的借口。

稻谷熟了,回到乡下去吧——如果那里还有你的亲人,还有属于你的或者你的亲人的一亩三分地。

回到乡下去吧,去尝尝父亲母亲为你亲手种出的新米饭。

第二篇:谷子纪事

谷子纪事

作者:董华《光明日报》(202_年09月21日 14版)

【中国农民丰收节作品专版】

谷子古称稷或粟,原产本土,若干年驯化,是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江山社稷”,粟与国土、宗庙并列,俱为国之要素。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时期,漫漶于周,即有了周天子分封诸侯千盅粟食邑一节,有了郦食其“宁死不食周粟”故事。粟的稃壳,有红、黄、白、黑、橙、紫多种颜色,习尊“粟有五彩”。各种粮食和粮食作物,以粟引领,统称“五谷”。粟去壳,叫为“小米”。从出土实物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如西安半坡村、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出土的粟粒,表明粟的大本营在黄河中上游及以北区域,距今已有六七千年。“陈谷子,烂芝麻”,俗语也在说明谷子经得起存放,天下粮仓储藏它最多。

古代中国人自称“粒食者”,粟、稻都是粒食,但中原粟文化是正统。最早的纯农定居以周部落为代表,《周本纪》说其先祖“务农耕”“在戎狄之间”,经营农业与游牧民族形成区别。黄土地孕育的谷子,打上了黄皮肤中国人烙印。它的生发,它的气度,它的品质,与中国人精神基因,同出一脉。

依我看来,南方的稻子,北方的谷子,最受中国人拥戴,今后人口无论再演变多少茬,稻子、谷子,不会让人忘怀。

从小到大,从种到收,谷子忒追随北方人性情!北方人顺生,它有;北方人诚实,它有;甚至连北方人的乐善好施,它也有。

种谷子哪讲究忒好的地呀!如同“贫养儿,富养女”,好地块尽留给了麦子。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民谚以谷子带节令。在梨花、杏花盛开的山坡,在杨柳新绿的沟谷,牛犊儿哞哞叫,羊儿啃青草,一派生机中,种谷子了。种谷人时隐时现,耧铃声像雨点儿,“嘎嘚儿,嘎嘚儿”绿荫里响,叫人好奇。

“六月六,看谷秀。”农事里这句话,进了戏词,节候为公历七月。此一时,农人心里美,谷子形态美。谷穗子拧成了疙瘩绳,弯弯垂下来,像壮小伙子虎实,像大姑娘眉宇秀气。农人上地做别的劳动,一天比一天心气高。

“处暑找黍,白露割谷”,“谷黍上场,核桃满瓤”,这个节令的物事宣张。谷穗逐渐转变为金黄。人此时看穗子展露的气象,越来越像自己慈眉善目的老爷爷、老奶奶。

绝不敢轻易动手。“麦割伤镰吃白面,谷割伤镰一包糠。”要沉得住气,给谷子足够的照晒时间。

白露风儿刮,白露节气爽,晴空万里,白云悠悠,好一个割谷时节!

九月初的谷子地,谷叶基本干了,谷穗更黄。上手一掂,沉甸甸的。如同奉请亲人回家,农人心里滚着炽热,滚着敬爱。

长足实了的谷子,没腰,割谷人匍着身。别以为只是劳动姿势,内中含有深深的敬畏!这是对天地、对和自己一样命运的庄稼,由衷的礼拜!你以为跪拜皇帝、跪拜权贵,是世代农人心甘情愿的吗?

驴儿驮着,马车装着,筐上背着,仿佛一支旌飘伞盖的仪仗队,威威武武、风风光光,平安护送谷子进场院。

正气高昂的谷子,是连同秸秆一起回收的。因为接续下来农活,还有玉米要掰,高粱要砍,豆子要摘……所以整捆谷子进了场,不立即掐穗,不立即脱粒,将它们先码成一人多高谷垛。

找准了空闲,男男女女投奔场院,一起掐谷子。掐谷工具比较独特,村里人叫它“钐镰”。一尺多长,木头把儿,刀形带弯儿,有点像小型“倭刀”。刀刃也不太锋利。因为谷穗干了,一折就断,人抱着谷个儿,谷穗冲下,钐镰朝外一抡,谷穗就带出去老远。谷场上专有给掐谷穗的抱谷个儿的人,一趟趟往返搬运,真需要有力气的人。

掐一回谷穗,轧一回场,不积攒。临近“秋分”,也容易碰上雨天,轧一回,心里踏实一回。其余掐不完的,将谷个儿码成“苫子”,上面浮摆的一层倾斜向下,谷穗朝外,避免下部分着雨。连日雨,盖不严,谷粒子受潮,也会出现发芽。

谷子主产区,轧谷穗是大骡子大马,大场,大沉碌碡。拾掇谷粒,工具是抢叉、撞板儿、大眼筛、扇车。

边远山区,受场地限制,沿袭老祖宗早先发明的器械:连枷。在窄小地头,或者院儿里敲打。如同武术兵器两截棍,山民运用娴熟。杨万里有诗,道是:“一夜连枷响到明。”

谷子进仓入囤,农事未了。雪花飘飘了,又一项有关谷子身影的事列入年表——“打苫子”。过去,没有塑料布时代,苫子是覆盖粮食和杂项的遮挡物。在打谷场上打苫子,远距离的两端各楔俩橛子,绷直两条细绳,沿着两条细绳,把抽取的好谷秸秆儿,一根一根地用“麻筋儿”勒绑。遮盖、拦挡的物什有多大,就加工多长。掰下来的老玉米那么多,就用它遮风挡雨做“棒子拘帘儿”。

除了打苫子,谷秸还是喂大牲畜的好饲料。给骡马大牲口的饲草,数它是“细粮”。只有在最需要牲口出大力,耕种、沉重运输,才喂。“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指的也是这谷草。再掺了麸子,料豆,牲口更来劲头儿。谷糠也是好东西,是猪就爱吃。稀汤寡水,只要撒一把糠,你看吧,猪脑袋伸进猪槽,不抬头,“锵锵”吃得欢!

中国人的一生,不可能对于“国粮”没有记忆。小米营养好,煮粥有一层油儿,润肠。蒸饭,“拿时候”,顶饿。过去地主使唤长工,紧要关头上聪明者不会吝啬,预备小米干饭、豆面鱼儿汤,让你撑饱了吃。乡下人生小孩,产妇在“月子”里的饮食,就搁了红糖的小米粥。老太太询问孕妇,不问她怀孩子了吗,问:想喝粥儿了吧?

农家人,由生至死,小米儿一程陪护:“月窠”时,喂米汤;“老了”的“倒头饭”,灵前一碗小米饭。小米是农人本命食,在世时,以它度命;人没了,魂灵还想端一碗小米饭走。那食谷而生系下的感情有多深重!

为新中国打江山的人,终生不忘小米之恩,疗伤,有那么多的“沂蒙红嫂”,舍得小米粥给他们调养。开国将军甚至慷慨地说:是农民对子弟兵的支援,用小推车和小米帮助,打胜了战役,打下了江山。我读过贺敬之的《回延安》,那一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我想象,写入这一句时,他眼里一定是噙着泪水!

(作者:董华)

第三篇:谷子生长条件

1.温度

谷子是喜温作物,生育期间要求积温1600—3000℃,夏播早熟品种要求积温较少,春播晚熟品种要求积温较多。谷子在不同生育阶段所需温度也有差异。种子发芽最低温度7—8℃,最适温度15—25℃,最高温度30℃。苗期不能忍耐1—2℃低温。茎叶生长适宜温度22—25℃。灌浆期为20—22℃,低于15℃或高于23℃对灌浆不利。

2.水分

谷子是比较耐旱的作物,蒸腾系数142—271,低于高粱、玉米和小麦。苗期耐旱性极强,能忍受暂时的严重干旱,需水量仅占全生育期的1.5%。拔节至抽穗需水量最多,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70%。此期是获得大穗多花的关键时期,缺水会造成“胎里旱”和”卡脖旱”,减少小花小穗数目,产生大量秕谷。开花灌浆期要求天气晴朗,土壤湿润,干旱或阴雨会都影响灌浆。

3.光照

谷子为短日照作物,日照缩短,促进发育,提早抽穗,日照延长,延缓发育,推迟抽穗。一般出苗后5—7天进入光照阶段,在8—10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经过10天即可完成光照阶段。不同品种对日照反应不同,一般春播品种比夏播品种反应敏感。此外,谷子是C4作物,净光合速率较高,一般为25—26mgCO2/dm2•hr,高于小麦。

4.养分

谷子对氮、磷、钾吸收数量是因地区、品种、产量水平的不同而异,大约每生产100kg 谷子,从土壤中吸收氮3kg,磷1.4kg,钾3.5kg。不同生育阶段,氮磷钾吸收量也不同,一般出苗至拔节期少,拔节至抽穗期多,抽穗至成熟期较少。

5.土壤

谷子适应性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粘土、砂土都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最为适宜。谷子喜温怕涝,土壤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应及时排水。谷子适宜在微酸和中性土壤上生长。

第四篇:gui谷子解读

一、何谓纵横术

《史记六十七卷·仲尼弟子列传》

——存鲁、乱齐、破吴、疆晋而霸越,史称“一石五鸟” ① 游说的前提──量权 ② 游说的出发点──揣情 ③ 游说的顺利发展──摩意 ④ 游说成功的关键──权谋

●纵横术就是把“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的策略具体运用到人类的思维心理层面上,内设计谋,外陈言辞,动之以形势,诱之以利害,所展开的思维心理战术。●纵横术不是呈一时口舌之辩、转丸其辞的诡辩术,而是融道(原则)、法(方法)、术(技巧)为一体的经典的人类行为理论。

二、理解和运用纵横术的原则 ●道、法、术相结合的原则

——原理、原则;法则、方法;技巧 ●言、情、智相结合的原则 ⊙“泣下沾襟”

——言贵动其情,情贵动其心 ⊙“诱师出屋”

——智贵善其谋。智泽于内,言溢于外 ●《战国策》与《鬼谷子》对照研读

三、纵横术选讲 1.捭阖术

捭阖术是以事物和人物的阴阳类别为法则而展开的言谈语默之术。其目标是料对方之实情,最大限度地获取对方的信诚。所谓“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

“捭”的字面意思是开、言,引申为使之开口说话,或者说服对方接纳己方观点。故曰:“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

“阖”的字面意思是关、默,引申为默认或者拒绝。故曰:“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捭为阳,在明处;阖为阴,在暗处。调动对方说话之后,对对方所言的情之真伪要暗中有所取舍;让对方确信什么,放弃或忽略什么,也在暗中操作。总论的性质

捭阖篇说:“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A:方法

1.目标:“料其情,结其诚”

⊙料其情:开其金口,观其心志 ⊙结其诚:取同去异,结其信诚

○孔子说:“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列御寇》)怎样打开言谈的局面? 怎样消除分歧,结其信诚? 2.一般方法

①明类:纵向的类与横向的类 ●纵向的类

⊙信任感与认同感等 ⊙制造角色与恶性循环 ●横向的类

⊙好奇心、同情心、恐惧感等 ⊙怎样研究横向的类 ? ② 需要理论

⊙阳类: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以这一类有利的事物来进行游说称为“阳”、称为“始”

⊙阴类: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以这一类不利的事物来进行游说称为“阴”、称为“终”

——马斯洛: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知、美感与自我实现。3.具体方法

①“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为谋”

●动其行:强调有利的方面诱使对方行动 ●止其谋:强调不利的方面阻止对方行动 ②“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 ●“谋之于阳”:以崇高为基调,以高求大 ●“谋之于阴”:以卑小为基调,以下求小

③ “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 ——“排抑捭反”与“混说损益”(《内揵篇》)第一步:开而示之同,隐而藏之异。——“阳动而行,阴止而藏” 第二步:借“取同”而“去异”。——“阳动而出,阴隐而入” 第三步:求所言利害之信。——“以阳求阴,苞以德也” ——反面(不可行性)论证 B.技巧

●求所言利害之信的说服技巧 ⊙语言:以第三者立场陈言

⊙心理:聪明的卖马人(《燕策二》)⊙逻辑:两面论证的可能性—论辩 ——晋元帝与明帝司马绍

——“黄金准则”与邓析的 “两可之说”; “濠梁之辩”与“秦赵之约” 死局──僵局──和局 C:原则──道术与术道

●“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捭阖》)

●“欲捭之,贵周;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阖》)2.反应术 捭阖术讲的是如何以有声的语言探测对方的实情、结取对方的信诚,而反应术则进一步透过有声语言的表层,展开“以无形求有声”的思维心理战术,其目标是“得其情诈”。

“反”就是反观:反观历史、反观对方;“应”亦作“覆”,有“覆验”和“应验”两层意思。所谓“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反以观往,覆以验来”。A:方法

1.目标:“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 ——《吕氏春秋·淫辞》说:“非辞无以相期” 又说:“从辞则乱”。——《易·系辞》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歧;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2.察言观色: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

——东郭牙善辨君子“三色”:钟鼓之色、衰绖之色、兵革之色。(《管子·小问》)3.象比之法:以其隐者而知其见者

——“象其事,比其辞” ; “以无形求有声” ——情、理、类隐而无形 ——“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根据事物的常理、常规和人物的常态、常情来推断情之真伪。对于违反常理、常规和常态、常情的现象,要善于冷静观察,其中大多有诈。

——明智的南文子(《宋、卫策》)

——反常的郑袖(《楚策四》)B:技巧

1.钓情术:“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置网而取兽也。” ⊙饵钓:物饵与人饵

——齐王后死,《齐策三》 ——申不害答韩王,《韩策一》 ——唐·赵蕤《长短经·钓情篇》:物钓、言钓、事钓、志钓、视钓、贤钓、色钓7种。

⊙善钓:善钓者不用饵,用网。这个网就是以道为纲的反观术。

2.反观术:“反以观往,覆以验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变象比,必有反辞。”

⊙“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 ——反听、反观、反说与“知己知彼” 反听:庄王伐陈,《吕氏春秋·似顺》 反观:刘邦封雍齿,《经世奇谋·纾祸》 反说:陈轸说昭阳,《齐策一》

——带指针的跪毯 C:原则──道术与术道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反应篇》)●“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反应篇》)——齐桓公的悲惨结局,《智囊·知微》

3.内揵术

捭阖术讲的是如何“料其情,结其诚”,反应术讲的是如何“察言见情”、“得其情诈”。内揵术讲的则是如何建立和不断巩固游说者与游说对象之间的亲密关系。

“内”,入也、纳也。引申为以言辞入结于君;“揵”,关门之木,关合、紧闭。引申为以谋略内结于君。

A:方法

1.目标:“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 “伙伴关系”与“情人关系”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内揵》)

2.为什么追求这一目标? ○感情亲疏对理智判断的影响 ——“信而后谏”(《论语·子张》)

——“周泽既渥,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韩非子·说难》)○兜售智谋,高风险性的职业。3.怎样追求这一目标?

——四种结交方式:“结以道德、结以党友、结以财货、结以采色” ○道德:道术(智)与仁德(心)。内结为帝王之师,外应以良臣之名。

○党友:同党(志、意)与朋友(情、趣)。内结为君王之友,外应以同党之名。○财货:金玉珠帛等(私欲)○采色:土地和美女(私欲)B:技巧

1.进说之阴柔术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用其意、御其志

⊙阴隐与柔顺(不触逆鳞)○“十诫与九说”(《韩非子·说难》)2.计事之因化术

——“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 ⊙往应时当:“时”与“位”

⊙以变求内:“志同、气顺、心合 ”。C:原则──道术与术道

●“不见其类而说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 ●“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智伯与郄疵、智果(《赵策一》)4.揣术与摩术

揣术与摩术进一步将揣情的空间范围拉大,把揣情与量权和摩意结合起来考虑。“揣”有量权和揣情两种含义。

“摩”即“触摩”之意,谓以事谋去顺合所说服的对象,并诱使他作出回应或者付诸行动。所以说:“摩者,揣之术也。” A.方法

1.目标:“知强弱轻重之称、隐匿变化之动静”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而说之法也。”(《揣篇》)

2.量权、揣情、摩意:谋事的战略战术 ——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空手套白狼”,占据荆州和益州,《资治通鉴65卷》 ——郭嘉的“十胜论”,曹操以弱胜强,打败袁绍,《资治通鉴62卷》 ——耳听八方的日本商人 ——8年秘书与龙行天下 B:技巧 1.极情术

⊙“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 ——楚成王改立太子,《智囊·狡黠》

⊙“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 ——韩非子讲的《韩非子·八奸》

2.摩意术:“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是谓塞窖、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成其事而无患。”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摩篇》)⊙“平者,静也”:以平正的方式使之静,不轻举妄动。⊙“正者,直也”:以正当的方式使之直道而行。⊙“喜者,悦也”:以对方所喜欲的事情使他欢悦。⊙“怒者,动也”:以对方所厌恶的事情使他冲动。⊙“名者,发也”:通过显扬对方的名声来诱动对方。⊙“行者,成也”:协助对方行动,使之获得成功。⊙“廉者,洁也”:以贞洁的行为诱动对方

⊙“信者,期也”:以诚信的方式使对方所期待的事情兑现。⊙“利者,求也”:用利益之事诱使对方去追求 ⊙“卑者,谄也”:以低下的言辞或行为打动对方 ——幸运的奥迪:行者,成也;信者,期也。

——《文汇读书周报》,遭遇荷兰“红宝书”:卑者,谄也 C:原则──揣、摩之道

●“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摩之以其类”,“摩之以其欲”。●“道、数与时相偶者也。”

——郑武公伐胡,《韩非子·说难》

——江乙善谋,安陵君(楚成王的宠臣安繵)知时,《楚策一》

5.抵巇术

抵为抵塞,巇为罅隙、裂缝。抵巇就是把有缺漏的地方堵塞住。抵巇术讲的是如何弥缝事情的罅隙,使事情免于溃败的技术。

“物有自然,事有离合。”“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墙崩因隙,器坏因衅。因隙衅而击实之,则墙器不败。若不可救,则因而除之,另有所营置。人事也是如此。A:方法

1.目标: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2.“因”:危险的兆头刚萌生便觉察之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缝隙乃祸之端始 3.“循”:因衅隙而救之或除之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缝隙乃谋生之地 4.何谓萌芽巇罅?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 5.抵巇五法

⊙抵而塞:隙漏如果由内部引起,则抵而塞(塞住)⊙抵而却:隙漏如果由外部引起,则抵而却(挡退)⊙抵而息:隙漏如果由下面引起,则抵而息(平息)⊙抵而匿:隙漏如果由上面引起,则抵而匿(藏匿)⊙抵而得:隙漏如果无法救治,则抵而得(取而代之)

——这五者可归为两类:抵而塞之与抵而得之。事情还有挽救的余地,则抵而塞之;若不可挽救,则抵而得之。B:技巧

⊙如何因应事物发展的变隙而加以防治 ⊙如何因应事物发展的变隙而使之溃败 ——如何设置计谋的技巧,参见谋术 C:原则──道术与术道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用。”

6.飞箝术

“飞”就是飞扬褒奖;“箝”就是钳制约束。

飞箝术言取人之道,先作声誉以飞扬之,彼必露情竭志而无隐,然后因其所好,牵制约束,使之不得脱离的役使人才之术。A:方法

1.目标: 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 ——一文钱骗术,《智囊·狡黠》;办学者 2.征召人才:“度权量能,征远来近。” ——燕昭王招贤纳士

3.役使人才:“量智能,权材力” ;“审其意,知其所好恶” ——庞统当总参谋长;晋文公提升箕郑 B.役使人才之术

①先征之而后重累。使贤才:征来后累以重任,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先重累而后毁之。使干才:如诸葛亮用魏延 ③量能立势以钩之

讲效率:对人迫之以势,如驾重车下山的辕马 ④伺候见间而箝之

讲手段:利用人的缺陷箝制约束,使之不得脱也。如曹操见“间”而箝徐庶;司马熹使赵造“间”而箝中山王。钱锺书的《围城》。⑤称财货、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 养闲人:如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 C:原则──道术与术道 ●“察同异,别是非之语。” ——用人有道

●“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 ——知人有数

●“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 ——役人者,手操的是双刃剑

7.权术与谋术

“权”:古代秤砣叫权,权衡轻重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在游说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谈话的技巧和所说服的对象,要加以谨慎的权衡和选择。

“谋”:谋就是思虑、计谋。《说文》:“虑难曰谋。”虑人难、虑事难、参立难,将这三难解决好了,计谋就会应运而生。

权谋术讲的是如何选择言谈的技巧和如何权衡游说的对象,针对人类行为的弱点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衅隙,见隙而谋的谋略技术。A:“权”的方法和技巧

1.目标:“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睹要得理。” 2.五种可选择的言语方式 ●佞言者,谄而干忠 ●谀言者,博而干智 ●平言者,决而干勇 ●戚言者,权而干信 ●静言者,反而干胜

3.五种忌讳和可利用的言语方式 ●病者,感衰气而不神 ●怨者,肠绝而无主 ●忧者,闭塞而不泄 ●怒者,妄动而不治 ●喜者,宣散而无要

——“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4.“见人说法”九种 ①与智者言依于博 ②与博者言依于辩 ③与辩者言依于要 ④与贵者言依于势 ⑤与富者言依于高 ⑥与贫者言依于利 ⑦与贱者言依于谦

⑧与勇者言依于敢 ⑨与过者言依于锐 B:“权”之道

●“言多类,事多变,终日言不失其类。” ●“智贵明,辞贵奇。”

——改姓辅氏的智果与出使齐国的郄疵《赵策一》 ——靖郭君田婴与“海大鱼”,《齐策一》 C:何为计谋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乱而惑之:张巡与安禄山玩草人借箭 D:如何设立计谋

①“度材、量能、揣情,事之司南也。” ——设立计谋的指南

②“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 ——事物发展的变隙乃谋生之地 ③“参以立焉,以生奇”

——仁、智、勇三才:参立难。“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居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E:计谋之用

①“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私,隐密;结,同心;谋生于有隙,用于无隙)

②“正不如奇(奇,因事机发),奇流而不止者也。” ③“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F:“谋”之道

●“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 ●“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8.决疑术

决疑术是按着“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的法则而进行的决疑断惑之术。其宗旨在于说明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费心力去做决断,并教我们如何去下决断。自古以来,善决疑者致福,不善决疑者有殃。决疑是极难为而又影响深远之事,所谓“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A:方法与技巧

●“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五种值得决断的事情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 ⊙“不用费力而易成者”

⊙“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 ⊙“去患者” ⊙“从福者”。●五种决断方式 ⊙决之以“阳德” ⊙决之以“阴贼” ⊙决之以“信诚” ⊙决之以“蔽匿” ⊙决之以“平素” B:原则

●“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 结束语:

一、纵横术与儒家哲学

——道德问题:德与术;“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二、纵横术与道家哲学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

——老子的“无为”与庄子的“无我”

三、纵横术的现代意义

●日常生活:人生的游戏色彩

●职业技术:治国、外交、企业管理… ——读孔子之言,行仪秦之事 ——“内圣外王”与“胜者为王”

第五篇: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淑杰 胡喜连 栾天浩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谷子(小米)的营养丰富,各种养分比较平衡。其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为 11.7%,脂肪的平均含量为 4.48%,且富含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B 等,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人体所必需的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大豆、玉米、小麦、高粱。在谷类作物中谷子必需氨基酸的配比合理,营养价值最高,是必不可少的营养保健食品之一。

谷子为耐旱、耐瘠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环境、水肥条件等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采用科学的栽培措施,提高其产量、品质等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选用良种

根据生态条件合理选用品种。要选择已审定适应在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目前适宜我省中、西部地区的品种有:公谷 68 号、公谷 70 号、公谷 73 号、公矮 2 号、公矮 3 号、公矮 4 号、白谷 7 号、白谷 9 号等,东部地区的品种有:九谷 8 号,九谷 9 号,九谷 10 号等。

二、合理轮作

谷子不易重茬、迎茬。合理轮作既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主要轮作方式有:玉米—大豆—谷子—小麦;大豆—高粱—谷子;大豆—谷子—小麦等。

三、播前整地

在玉米、高粱等茬口上播种谷子,最好秋季灭茬,以免土壤跑墒。在秋翻地块上,应在早春化冻后及时进行靶、压、耢相结合的耕作保墒措施,整平土地,以备机械平播谷子。若在秋翻地上垄作谷子,必须打秋垄,以备耲种谷子。

四、谷子的播种和留苗密度种子播种前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筛选、晒种、盐水选种、药剂拌种等。

•晒种 在播前几天选择晴朗天气,将谷种薄薄摊开晒 1~2 天即

可。利用太阳紫外线杀死种皮上的病菌减少病害发生,并增加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发芽势。

1.2 盐水选种 将筛选的种子,用 10%~15% 的盐水漂洗一遍,捞出秕谷,将饱满的谷种再用清水清洗 2~3 次,捞出晾干即可。

1.3 温汤浸种 用 55 ℃ 温汤浸种 10 分钟,可消灭附着于种子上的白发病和黑穗病菌。

1.4 药剂拌种

1.4.1 用 50% 锌硫磷乳油 50g,对水 1.25 公斤拌谷种 15 公斤,拌匀闷种 4 小时,晾干后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

1.4.2 用师苗种子包衣剂,每 100 公斤种子用 167~200 毫升,对 1~4 倍水混拌,或用师苗与卫福混合使用,每 100 斤种子用师苗 167~200 毫升加卫福 250 毫升,对 1~4 倍水混拌,可防治地下害虫与黑穗病,效果较好。播种期 以播种层的土温稳定 10 ℃ 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一般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为宜。播种量 一般情况下,每公顷 7.5 公斤左右为宜,土壤粘重,春旱严重的地区或地块可适当增加播种量。留苗密度 谷子的合理密植与品种、地力、栽培管理水平等有着密切关系,早熟、矮杆品种密度宜大些,一般每公顷在 80 万株左右,中杆品种一般在 65 万株左右,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需稍密些,反之则稀些。

五、施肥技术

•基肥 谷子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基肥以农肥为主。在播种前,结合翻地或整地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撒施时 5 万公斤 左右,条施时 2.5 万公斤 左 右,与磷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每公顷施磷酸二铵 50 公斤 即可。

•种肥 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每公顷 1000~ 2500 公斤,不宜过多,否则烧苗。磷酸二铵每公顷 50 公斤 左右或尿素每公顷 20~ 30 公斤。

•追肥 追肥以氮肥为主,在拔节至孕穗期进行 1~2 次。只追施一次的,宜在抽穗前 15~20 天的孕穗阶段进行;两次的可在拔节始期和孕穗期分别进行,结合中耕施入。一般每公顷施用尿素 150 — 200 公斤。

六、谷子的田间管理

•镇压蹲苗 出苗后生出两个叶片(猫耳叶)及时顺垄镇压或踩格子,使根深扎,防止死苗。•及时间苗 谷子长至 5 叶时及早间苗。

•适时中耕 及时中耕,消灭田间杂苗,促进谷子生长。一般间苗前趟一犁,深趟不培土,第二遍要深铲深趟,趟成“碰头垄”,第三遍要浅耕高培土,趟成“方头垄”。

七、病虫害防治

•谷瘟病 用“种子处理”方法可杀死种子带菌;当叶病斑较多时,用克瘟散 40% 乳剂 500~800 倍喷雾

•白发病 用“种子处理”等方法外,可在发病后叶背出现灰背时,喷洒 600~800 倍乙磷铝,或拔出病苗深埋。

•粘虫 我省在 6 月下旬为粘虫发生期,应及早发现及早防治,把幼虫消灭在 3 龄以前,可用敌杀死、锌硫磷等喷杀。

•玉米螟 用白僵萤菌、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每公顷喷洒 2.5% 敌百虫粉剂 30 公斤。

八、适时收获

收获时以蜡熟期为佳,此时谷子下部叶片变黄,上部叶片稍带绿色,谷粒已变硬,颖及稃全部变黄。防止过晚收获品质下降,收获时勿将土块、根茬等带入穗中,防止谷中有砂子,影响质量。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