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习惯伴我成长》
《好习惯伴我成长》
五年二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在道德观念上,教育学生懂得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道德情感上,教育学生人、物、事要有感激之情,懂得感恩,关爱他人。
3.在道德行为上,教育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分忧解难,理解他人。
活动过程:
甲: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
乙: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
甲: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乙:我到底是谁?
全班齐:我就是好习惯。五年二班《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好的习惯受益终生,首先,让我们把这首快板《好习惯》送给大家。(快板同时响起,3名同学同时站起):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
见同学,问声好,团结友爱讲礼貌;
见老师,行个礼,尊师重教讲礼仪;
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
勤思考,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
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
课堂外,多阅读,博览群书知识广;
好习惯,早养成,自强奋进有活力。
合:好学生,爱学习,天天向上争第一。
乙:今天我们班队会的主题是“好习惯伴我成长”,那大家都有哪些好习惯呢?
生1: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这就是一种好习惯。
乙:讲得真好!
生2:我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这也是一种好习惯。甲:讲得真棒!
生4: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所以每节课前我都自觉地这样做。甲:说得对极了!
生1:我做完作业就帮家长做家务。
甲:这是爱劳动的好习惯。
生2:我一有空就看课外书。
乙:这是爱读书的好习惯。
生3:我每天早晨起来都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
甲:这是爱运动的好习惯。
生4:我从来不乱花钱,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都把它攒起来,然后买学习用品。
乙:这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甲: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大约需要21天72次行动才能养成。
乙: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就越强。
甲: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坏习惯也可以改变。
乙:只要有恒心,坏习惯就会和你说再见。
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像鲜花一样美好。
乙:那我们快快种下一个好习惯吧!请听三句半《我们从小爱劳动》。队鼓一敲咚咚响,我们四人走上场,面向大家做汇报,——快讲!
我们中队决心大,行动来个军事化,自己动手学自理,——真不差。
我在家中学做饭,洗菜切菜炒鸡蛋,炒肉不淡也不咸,——解馋!
自己练习洗衣服,洗衣机一开呜呜呜,干净衣服穿身上,——舒服。
自己铺床又叠被,收拾房间不怕累,房间布置要协调,——我全会。
自己事情自己做,关心集体不用说,家长老师都高兴,——都高兴!
下面,我们一起唱一首儿歌《劳动最光荣》
甲:成功离不开好习惯,同学们能说说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吗? 故事一:
有一个小伙子在五星级饭店当 服务员,这一天,他从总经理门前走过,被总经理给叫住了:“小伙子,过来”。他一看,总经理叫他,很激动啊!五星级饭店,一个总经理不容易跟一个员工交谈的。“总经理,什么事?”总经理说:“小伙子,你会走路吗?”“会呀,从小就会!”说着,小伙子两个肩膀一高一低,晃来晃去,走了一个来回。总经理说: “走路就是走路,你两个肩膀一高一矮,晃来晃去,是怎么回事?看我给你走一遍。”总经理是一位快60岁的女士,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稳稳当当走了一个来 回,说:“这叫走路,给你一个星期时间回家练习走路,练好了,来上班,练不好,你就别来了。” 年轻人一听,顿时捶胸顿足:“自己长那么大,从没觉得走路是个大问题!”可是,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他险些和机遇失之交臂,多么遗憾呀!故事二:
我在《名人成材故事》一书中查的信息更能说明问题,好习惯能帮助人们赢得宝贵的机遇。大家 都知道,我国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那就是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你们知道吗,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既细小又重要的事情。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故事三: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 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可见,好习惯对我们的成功多么重要!
甲:好习惯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成功,乙: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墨子曾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
生:我们学的弟子规里也告诉我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背弟子规有关内容。甲: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好好学规范守规范,让好习惯伴我们一路成长,全体起立,宣读我们的承诺:
我们承诺:
只要有人将喝过的饮料瓶乱扔,我们就要阻止.只要有人在干净的道路上随地吐痰, 我们就要阻止.只要有人破坏校园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我们就要阻止.只要校园里有不讲文明, 不讲规范的行为.我们都要阻止!
当我们进入校园时, 保持衣着整洁与干净。
当我们承诺于他人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当我们见到他人有困难时, 尽可能去帮助他。
三、班主任讲话:同学们,听到你们的承诺,老是真的很高兴,通过本次班会,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习惯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良好的习惯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让我们改掉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成长。
主持人:五年二班《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第二篇:好习惯伴我成长
好习惯伴我成长——81个好习惯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酱,这个酱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比重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要使孩子有良好的习惯,首先应从家庭教育入手。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
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学习、生活和工作效率便会提高。具体表现为:
一、习惯使人无需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无需高度集中注意力就能顺利完成一系列动作,既节省精力又能提高功效。
二、习惯使人的动作更加协调、准确。不断重复形成了稳定的联系,人们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从事某些复杂、难度高的动作。
三、习惯使人的行为能力得到贮存。人们的动作习惯一旦形成,就会长久地保存下来。中断了某些行为习惯,当需要时,沉淀在大脑的无意识马上就会被唤醒,肢体感官便能按定势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在一个人需要恢复过去的某些行为时,其达到熟练的时间比初学者快得多。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从小培养
在生长、发育期,人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年轻一代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技能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12岁后,特别是18岁以后,孩子已形成许多习惯,有旧习惯困扰,新习惯要扎下根来就困难多了。
二、从小事抓起
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如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他不丢三落四,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等。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
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它方面文化相比,亲和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
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四、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
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指导东西放回原处、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可惜孩子在校的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即使有些规定,但由于父母
对子女溺爱、娇宠心理的作用,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
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父母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例如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赞扬而继续做好事。“做好事”这种行为的增强是由于“他人赞扬”起了强化作用。强化是孩子行为塑造的重要心理机制。
五、不能有例外
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杂念夺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来就会变得困难了。
六、要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
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只注重说理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是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行为方式的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以下是在孩子生活中应当给予充分重视的81个好习惯
一、9个学习好习惯
1、提前预习⒉专心听讲 ⒊爱提问题
4、及时改错 ⒌查寻资料 ⒍不磨蹭
7、仔细审题 ⒏勤于动笔 ⒐认真书写
二、9个做人好习惯
⒈心态积极 ⒉孝敬老人 ⒊勤俭节约
⒋持之以恒 ⒌充满自信 ⒍守时惜时
⒎诚实可信 ⒏不给别人添麻烦 ⒐善待他人
三、9个礼貌好习惯
⒈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⒉使用礼貌用语 ⒊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5不乱翻别人的东西6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⒏在公共场所要安静9礼貌待客
四、9个卫生好习惯
⒈饭前便后洗手 ⒉早晚刷牙 ⒊每晚洗脚、洗袜子
⒋手脏了及时洗 ⒌不随意席地而坐 ⒍常换衣服常洗澡⒎不随地吐痰 ⒏不乱扔垃圾 ⒐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五、9个饮食好习惯
⒈定时定量 ⒉细嚼慢咽 ⒊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
⒋爱惜粮食 ⒌不挑食、不偏食 ⒍少吃零食
⒎不边走边吃 ⒏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⒐不吃不合格食品
六、9个阅读好习惯
⒈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⒉手不释卷 ⒊专心致志
⒋做摘抄画重点 ⒌读、写、思相结合 ⒍善于使用工具书⒎姿式正确 ⒏善于交流心得 ⒐爱护书籍
七、9个安全好习惯
⒈遵守交通规则 ⒉不玩火 ⒊不逞能
⒋遵守公共秩序 ⒌不急追猛跑 ⒍右行礼让
⒎有自护意识 ⒏不做危险动作 ⒐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八、9个运动好习惯
⒈每天运动一小时 ⒉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⒊全面锻炼身体⒋常到大自然中去 ⒌循序渐进 ⒍做好准备活动
⒎经常散步 ⒏积极参加体育比赛 ⒐不断尝试新项目
九、9个劳动好习惯
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⒉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⒊别人的事情帮助做⒋按操作程序劳动 ⒌学会共同劳动 ⒍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⒎找窍门探索巧干 ⒏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 ⒐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第三篇:好习惯伴我成长
好习惯帮我成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伴我成长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这样说道:“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的人之所以终身碌碌无为,与成功无缘,是因为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像一堵墙,把他们与成功无情地割开。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正如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那么,习惯是什么呢?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习惯就像是走路,人们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养成以下良好的习惯:
一、良好的品德习惯:热爱班集体,爱护公物;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讲文明,有礼貌;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等。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不旷课;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按时完成作业;喜欢阅读课外书,知识面较广,思维活跃等。
三、良好的健康习惯: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精力充沛;讲究卫生,衣着整洁;坚持锻炼身体,上好体育课;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四、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家里能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里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喜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习惯对我们的重要性。良好习惯、行为规范是德才兼备人才的先决条件。
中学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发展、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好的习惯也往往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好习惯是前进的动力,成功的基石。同学们,昨天的习惯造就了今天的我们,今天的习惯决定着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开始,让好习惯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伴随我们快乐、健康成长!
第四篇:好习惯伴我成长[范文]
《好习惯伴我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伴我成长》。
是什么伴我们形影相随?是习惯。
是什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点燃我们心灵之灯?是好习惯。
它无声地引导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默默影响我们的一生,好习惯就如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会使我们终身受益,而坏习惯就如一片驱散不开的浓烟,笼罩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不积跨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好习惯需要慢慢养成,有位文学家曾说过:“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所以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对我们来说,好习惯是我们迈向成功的阶梯。老师也曾说过:“注意你的思想,它们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们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们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们会决定你的命运。”
习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人生的道德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比如说:有的人在空闲时爱看书报的习惯,他的一生都将知识丰富,有的人有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那么他的一生很可能与偷、抢、骗贪污连在一起。”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首先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爱思考、勤举手,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这样才能保证你的成绩优秀。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就等于为日后的成功奠定扎实的基础。道德习惯包括什么呢?它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言行一致,关心同情他人,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吃苦耐劳,勤检朴素,不浪费,文明礼貌等等。好习惯是“成功之母”,好习惯往往可以助人从困难中挣脱,人生也将因好习惯绽放异彩。同学们,还在犹豫什么,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共同养成好习惯,埋下“好习惯”的种子,长大后让“好习惯”的果实为自己的明天带来芳香,带来甘甜!
让“好习惯”们我们快乐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的家。
第五篇:好习惯伴我成长
好习惯伴我成长——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大家好!
每个孩子都是你们的宝贝,每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宝贝。今晚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问题。
一、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习惯。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并在旁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2、专心听讲习惯。上课时,养成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举手发问,以便老师帮助解决。听课时,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在本子上或书上,养成听、想、写同步进行的习惯。
3、合作学习习惯。合作不等于抄袭!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要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作业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独立、仔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5、纠错习惯。当作业本、练习本、试卷等发下之后,首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不放过一个错字或错题。
6、记忆习惯。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
7、阅读习惯。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1篇。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8、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积极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网络资料等)获取信息,获得学习资料,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丰富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边观察边思考。
9、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相关实践活动,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总结反思习惯。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二、行为习惯
1、上课端正坐好的习惯。正确的坐姿:坐要正,头要正,不偏头,不斜视; 肩要正,身体背部与椅背平行;挺起胸,身体上身不前倾,不后仰;两脚平放,小腿垂直地面,两脚自然放松。
2、正确读写的习惯。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3、课间做正当游戏的习惯。课间活动时,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伙伴。
4、团结互助习惯。同学间要相互谦让,主动关心和照顾好体弱的同学。分组活动时,要服从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5、上下楼道右侧通行,轻声慢步的习惯。出入教室、功能室、会场等活动场所时要右侧通行,轻声慢步,不拥挤,不抢道。遇到老师或客人时主动问好,并向右侧避让,让老师和客人先行。
6、尊敬老师的习惯。见了老师立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7、与人和睦相处的习惯。尊重同学,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相互礼让,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不给同学取绰号或花名,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对方难堪的话。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
8、借东西要还的习惯。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任何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要及时表达谢意。
9、尊老爱幼的习惯。尊敬长辈,爱护晚辈。
10、放学坚持站路排的习惯。放学后要按家庭住址方向站路排,在道路右侧有序行走,要安排小组长负责,半道不散队、不追逐打闹。
11、爱护公物习惯。公共财物是大家的,而不是个人的,不能独自占有,不能随意损坏。
12、勤俭节约的习惯。要克勤克俭,不贪享乐,不慕虚荣。不随便倒掉饭菜,不浪费一粒米、一张纸。不乱花零钱。
13、有错就改的习惯。不怕犯错误,只要有改正的勇气和精神就好。对于老师、同学或家长给自己指出的毛病或问题,一定要耐心听取教导,有礼貌地接受批评教育,并以实际行动加以改正。
14、注意安全的习惯。要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要注意用电、消防、日常饮食、游泳、交通、防雷电等安全。
15、不说脏话、不打架骂人的习惯。讲文明,懂礼貌,不说不文明的语言,和同学友好相处,谦恭礼让,不打架。
三、生活习惯
1、坚持刷牙的习惯。坚持早晚刷牙,刷牙时从牙龈往牙冠方向旋转刷。刷前牙唇面、后牙颊面和后牙舌腭面时,牙刷毛束的尖端朝向牙龈,即上牙朝上,下牙朝下。牙刷毛与牙面呈45°角。第二步,将牙刷朝冠向做小环形旋转运动。第三步,顺牙缝刷洗,即可将各个牙面刷干净。刷前牙舌腭面时,牙刷毛束尖直接放在牙齿的舌腭面,上牙向下拉,下牙向上提,刷后牙咬合面时将牙毛放在咬面上,前后来回刷。
2、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如有痰要将痰吐到痰盂里,或将其吐到纸上或手帕里,不能随地吐痰。
3、勤洗澡、勤剪指甲的习惯。每周必须洗一次澡,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指甲稍长即剪。
4、仪表大方得体的习惯。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5、保护眼睛的习惯。不在强烈的阳光下和暗弱的光线下看书。不睡在床上、坐在车上看书。不在路上边走边看书。看书时间不能过长。眼睛疲倦了,要闭目养神或朝远处眺望。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6、按时体检的习惯。每年1体检一次,防龃两次,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7、不吃零食的习惯。养成定时饮食的习惯,按时吃饭,不吃零食。
8、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的习惯。在马路上要右侧通行,不追逐打闹,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9、不闯红灯的习惯。按照交通信号灯指挥通行,不管路口是否安装闯红灯监控系统,信号灯就是不下岗的交警,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10、坚持锻炼的习惯。要养成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形成运动的兴趣,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二是多观看他人运动,感受运动给人带来的活力,从中获得熏陶和感染;三是多参加一些运动游戏,尝试完成一些较难的动作或完成一项较复杂的游戏任务,扮演一个主要角色及遵守共同的约定等,品尝游戏的乐趣;四是通过电视、书籍等了解一些体育常识。
四、具体实施办法
1、家长、学生、老师相互配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仅凭个人之力终究有限,需调动同事、家长、学生多方合力,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与同事、与学生、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孩子每一段时间内在各方面的表现,共同督促孩子的进步、改掉不良的习惯。由于和任课老师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方式一起来改正他们,取得的效果就很好。
3、定期和孩子沟通。除了开家长会,还可以开家庭会议,引导孩子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引导阅读一些科学的养成方法方法。
4、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崇尚良好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家长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如:与学生一起劳动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去做。最重要的是家长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循循善诱,持之以恒。
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培养的,坏习惯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家长要不断地引导、监督。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针对不同孩子情况进行循循善诱,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其发展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守规范的好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棵小树苗只有在我们的辛勤浇灌,不断扶持下,才能长成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