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的气息
得闲居学书笔记
(一)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关于书法的气息
气息是书法的一个重要审美概念,如书卷气、金石气、匠气等,气息最简单的分为雅和俗。
书卷气是指学问文章之气,有文化内涵,格调高雅,体现书写者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气质。
金石气是指古朴凝练,具有高古、坚峻、厚重、质朴的审美意境。
匠气是指书法书法创作中注重形式和雕琢,作品呆板流俗,缺乏灵气。
刘熙载《游艺约言》云:“书要有金石气,有书卷气,有天风海涛、高山森林之气。” “天风海涛、高山森林之气”是指高深、宏远、深厚、博大的审美意味,是大气。
如何培养“书卷气”?
董其昌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苏淳元云:“不读书则其气味不雅驯,不修行则其骨格不坚正,书虽工亦不足贵也。”
杨守敬说学书“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李瑞清云:“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乎技,不足贵矣。”
苏东坡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王概云:“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世俗之气下降矣。”
郭若虚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雅与俗,高与低,都与主体的学识修养联系在一起。多读书,重修养,笔墨养气,书以传道,与天为徒,与古为徒,博识多通,追根溯源,浸淫艺文,循章观变,这应该是学书者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202_年5月22日
第二篇:气息与吐字
《气息与吐字》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牧笛》、《今夜无人入睡》,体会歌曲的表现艺术形式,了解气息与吐字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气息与吐字在歌曲情感的表达,人物内心的刻画艺术形象的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与学唱《孤独的牧羊人》、《共和国之恋》,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咬字吐字规律。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基本的气息和吐字发声方法,学会用自然流畅的气息,纯正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1、《牧笛》是一首具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抒情兼花腔式的女高音声乐作品。
2、《今夜无人入睡》:是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本曲是卡拉夫猜中谜语后,回到住处想念公主的一首咏叹调。
3、《孤独的牧羊人》: 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里一首著名的选曲。歌曲中真假声交替,形成独特的“约德尔”唱法。
4、《共和国之恋》:是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抒发了人民同祖国生死相依的深切之情。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与欣赏:
1、教师播放《牧笛》、《今夜无人入睡》。
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气息与吐字在歌唱中有什么作用?
3、通过讨论,教师可讲解歌唱的吐字以及咬字与气息的关系,气息与吐字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歌唱知识。
(二)咬字、吐字和发声练习
1、发声练习
2、咬字吐字练习
(三)学唱歌曲
1、学唱《孤独的牧羊人》
2、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演唱吐字有何特点和风格。
3、可进行发声和咬字吐字训练。
4、为歌曲标记呼吸记号。
5、歌曲难点分析教唱
学唱《共和国之恋》
1、完整的聆听歌曲,体验气息和吐字的相互依存关系,介绍歌曲。
2、分析歌曲,让学生为歌曲标上换气记号。
3、发声、咬字练习
4、视唱旋律
5、学唱
(四)评价:
1、学生能否准确地演唱歌曲的旋律。
2、用正确的呼吸与吐字演唱歌曲。
(五)课后活动:
1、收集有关歌唱中咬字,吐字和“吐字器官”的相关资料存档。
2、收集歌曲音像资料和学唱歌曲录音存档
第三篇:生命的气息
生命的气息
在世界上有无数的自然资源。其中就有水水大家熟悉不过了,每天我们都要雨水打交道呢!水的功能有上亿的呢!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还有土,土也是我们每天所可见到的,很多人对土视而不见,而我对土是百见不厌呢!以上两种自然资源要是忽然在生活中消失了或用完了那回怎么样呢?
在生活中水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母亲”;是我们生活中的“母乳”;还是我们生命的依靠啊!那如果没了水,世界没了水会怎样?人将会身不如死,如同一只想去找吃的小狗可又全身无力。还将会倒致生命危险,而你是渴渴干死。据科学家说,三天不吃饭喝水还可以存活,如果一天不喝水将会直接死亡。还有如果没有水你怎么洗澡;如果没有水你怎么吃饭;如果没有水你怎么存活。总之就是说没有水你怎么生活。人们常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意思就是说要珍惜水资源,不要等到没水,而你没法存活将离开人世,你流下了你最后一滴“水泪”。电视上·电脑上·广播·报纸上·杂志上等等信息传达都说过:珍惜自然资源,人人有责。而有些有钱人却不以为然,以为这只是句口号,就像说进去的话,放出来的屁。他(她)们是否有读过书。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如果“惹火了”水,后果很严重,所以我们保护·珍惜水资源。
“土”在生活中是个不起眼的“小生物”,但他有部少的光荣辉耀,得到了不少表章。他为了让人们住上新房子,于是它叫上了全家撑起我们这橦大楼,于是它获得了“最佳力量奖”他还为了人民走上了好路,他就带上她全部的亲朋好友,为人民铺上了水泥地,因此它获得了“第一志愿者”;它为了让人们不劳累,就带上了自己全部的“陌生人”为人们建造了游泳池,温泉让人们既舒服又开心,便获得了“世界贴心奖”。虽然地得没有瓷砖漂亮,但它有爱心。
第四篇:雅致的气息
~-6-16 字数:1786有人爱看冲泡绿茶时杯中不断飞舞的茶叶,品那淡淡的茶味,电影《绿茶》也在前段时间掀起一阵风潮。而我只是对红茶有着一份纯真的偏好,总爱在某个阳光的下午,懒懒地伏在桌上,观察红茶包沉浸在玻璃杯中,水色越变越深,透明如宝石般的深红,令人迷恋,似乎连心灵也由此变得清澈晶莹了。而我的这些感悟,最初是来自一本书——《亲手泡杯好红茶》。《亲手泡杯好红茶》是我在思考乐无意中发现的,它不是什么畅销书,也不曾杯重点推荐过,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显出了它的朴实和书的本质。作者高野健次是日本“冲泡红茶第一人”,他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想法,以一种轻松浅显的方式,配合感性优雅的~读者分享红茶的乐趣以及自己所领悟到的泡杯好红茶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在阅读时察觉不到任何说明文枯燥,学术的痕迹,有的只是简简单单,全身心的投入,与红茶的真诚交流。日本是一个快节奏的国家,匆匆的都市人,但与之并存的确实其闻名于世界的茶道。高效率的生活怎么容得下冲泡茶叶的闲情逸致呢?读完此书,我才明白对于日本的人们,工作后的休闲便是茶了,选茶——泡茶——赏茶——品茶是那个国家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融入他们内心的动作,是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正如作者所说“当冲泡红茶成为一种习惯,则麻烦的程序将变得简单,就丝毫不会觉得苦了。”想象,当夜晚丈夫疲惫不堪地回到家,妻子端来一杯温暖的红茶,那时何等的享受啊,而妻子也在与茶叶的对话中,将浓浓的爱意溶解在了其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亦或是在一个阳光的午后,坐在花园里一边品茶,一边与好友聊天,又是多么的轻松与自在啊……于是,这样的生活便充满了红茶的气息,于是,这样的生活也就离不开了红茶。转眼再看上海,一个同样忙碌的大都市,如此的浪漫却很难找到了。现代人的家中,饮水机完成了与茶具的交替,曾经的茶罐换成了速溶饮料,偶尔与茶的亲近还是超市中唾手可得的罐装红茶,机械化的包装使茶味变得工业,千篇一律,填充了e时代的快感却也迷失了它原本醇浓的香气。对于“想真正领略红茶美妙的色香味还要老老实实用茶叶,茶壶,用心冲泡”的想法,我是十分赞同的。因此,我爱红茶,也爱亲手泡杯好红茶。其实中国和日本都是有着深厚的茶的文化底蕴的国家,而传统的茶馆现在确实有些销声匿迹了,至少是在上海,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浮华的都市中愿意静下心来品茶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或许还是个异类。高野健次是个专家,在他与红茶朝夕相处的23年中,最深的体会是:“不管你的大脑对红茶有多么了解,你仍然无法泡出一壶好茶来。惟有不断的尝试,用感觉去理解,才能真正踏入红茶的国度。”这虽然打击了一些茶理论家,却也使我对自己冲泡美味有了更多信心。此时此刻,我的房间正弥漫着熟悉的茶香,啜饮一口,那微妙的滋味便在口中散布开来,顿时又精神了许多,甚至是有些沉醉了。还记得初三那段没有起伏的日子,在每个静谧的夜晚陪伴我的总有一杯红茶,按照作者介绍的方法,我试着冲调了不同的调味红茶:加入了浓郁牛奶的皇家奶茶;能消除疲劳的甘美桂肉茶;爽口痛快得冰柠檬红茶……即使是最简便的茶包,我也学会了如何尽量使味道香醇精致。最爱的是书中推荐的清新美味的冰柳橙红茶,自己既喜爱柳橙的酸甜,有倾心于红茶的纯正,将两者完美结合的便非它莫属了。那完美的滋味令人难忘。其实做法也并没有想象的复杂,轻轻松松的切个多汁柳橙,榨取汁水,与调好的红茶混合倒入杯中在追加少许冰块就得到了美味的水果茶,那亮丽的色彩同样使人陶醉,亲手冲调的愉悦更是无以言语了。不去理会别人口中咖啡的好,我永远只是以轻松的心情手捧一杯属于自己的红茶。《亲手泡杯好红茶》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酷爱红茶之道的高野健次还介绍了各类红茶的特征,适合搭配的茶点,各款与不同红茶相配的茶具……或许我不会成为一个绝对的专家,不会开茶坊,不能真正走进红茶的国度,但这本书的确是我简单而纯粹的喜欢上了红茶,使我的身边出现如此美丽的香气。作者说“即使只有一个人能经由本书而对红茶感到兴趣甚至着迷的话,那我就是很欣慰的了。”这段话,让人感动。“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这是恒山路上颇有名气的唐韵茶坊中挂的一副对联。我想,大雅的及至境界恐怕便是如此了吧。那么,就让我们在一个幸福的周末,彻底地偷个懒,倚着阳光,亲手泡杯好红茶,让它的芳香雅致唤起那些味茶感动的味蕾,
第五篇:书香气息学生发言稿
书香气息学生发言稿三篇
书香气息学生发言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美好人生》。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有意思的消息,消息说:
在北大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北大已经有近300名保安考取大专、本科以上学历,占到10%还多。北大常年只有不到500人的保安员,每年却有近20人考取学位,有的毕业后还当上大学老师。受到北大文化氛围的影响,北大的保安也都非常爱学习。一位叫张国强的保安,来的时候还是初中毕业,后来自学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中央党校的法学专业,还通过了司法考试。
同学们,无论在哪里做保安,都不需要太高深的学识。北京大学的保安之所以下定决心攻读学位,一是受北大氛围感染,二是他们始终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到北大当保安前,这种渴求没有条件得到满足,进入北大之后才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他们虽然在文化上起点低、底子薄,但凭借勇气和毅力圆了自己的北大梦,也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孔子曾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同化矣,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因此,营造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让书香伴随在你的左右,我们就可以与圣贤为伍,与大师对话,陶醉于知识的海洋,享受诗意美好的人生。
走进中国历史人物的长廊,你会发现一个个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从华夏先哲孔子到一代诗仙李白;从医药至圣李时珍到蕲春名人汪潮涌;从民国之父孙中山到东方巨人毛泽东??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追求,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的精神是共有的。
精彩的人生都是从读书开始。毛泽东一生爱读书,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他就读书,而且他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线、点等各种符号,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有时还把书中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的心得体会,并把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中国革命。鲁迅少年时,冬天晚上读书冷,就把辣椒放在口中嚼一嚼,用辣椒驱寒,坚持读书。
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是他们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又善于思考的结果。希望同学们向这些伟人学习,趁着少年时光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为自己的人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以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爱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基石。
犹太民族就是一个“书香”相传的民族。犹太人在孩子很小时,把蜂蜜滴在《圣经》上,让孩子用小手翻书。孩子不经意地把手放进嘴里,就会感到“书的甜香”,在其幼小的心灵中,便对书本有了难忘的美好印象。犹太人的这种爱读书精神和传统,使得犹太民族产生了许多思想巨人,譬如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创立精神分析学说的弗洛伊德等等。有关统计还发现,美国富豪排名的前40人中,犹太人占了40%。难怪有人惊叹,世界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的财富在自己的脑袋里。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像书籍那样,开阔你的眼界,愉悦你的身心,陶冶你的性情,丰富你的知识,升华你的精神。
有些同学可能会抱怨,我们的作业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那我们听一听雷锋怎么说的吧:墙上并没有缝,钉子却能挤进去,因为钉子有一种“钻劲”。我们都应该向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挤出时间去读书。而雷锋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汽车兵,每次出车都带着书,只要车一停下来,他就会把书放在方向盘上读,哪怕只有几分钟。衡水一中的学生在跑操时、排队时、走路时都手捧书卷在学习。
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我们的学校是省级示范学校,她的美应该不仅仅是整洁、气派,更应该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有了书香的薰染,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人生就充满了诗意;有了书香的飘溢,我们的学校就会美得更深刻和大气。让我们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艺术的生活,拥有诗意的人生!
谢谢大家!
书香气息学生发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营造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是我们排埠小学全体师生一个美好的理想追求,是我们创建学习型校园的重要抓手,一个充满幸福和谐的校园,离不开浓郁的书香气。著名学者朱永新这样谈读书:“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因此我们努力创建,通过“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夯实学校文化底蕴,使同学们在书香的浸润中,受到文明的洗礼,受到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了每一位同学发展个性、实现自我,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我们来说,何其重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离不开书籍;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同样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光辉而灿烂的文化,我们看到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博大,兵马俑的浩荡。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火光以及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过的国土。12岁的周恩来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可是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要为民族的腾飞而读书。鲁迅小时候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刻把奖章拿到街头卖了,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夜里读书,寒气难当时,他便摘下一个红辣椒,放进嘴里咀嚼,辣得满头大汗,用这种方法驱寒坚持读书。鲁迅先生的勤苦读书,使他成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主席青年时期就曾整天呆在图书馆,坐在喧嚣的马路旁看书,书籍使他不断的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从而让他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谋求解放的道路。这些名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之路无不是以书籍为奠基。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多读课外书,学校也合理地定期开放校园图书室,希望你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样你们也要把学校浓厚的读书气氛蔓延到每个家庭,学校的读书资源可以履行手续带回家看,使得我们不仅在学校能够沁润在书香中,回到家中也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读书,分享书中的乐趣。让书香沁润我们的家,让我们的家庭弥漫在书声和书香中,我们将会有更加和谐的家庭,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同学们,爱护书吧,珍惜你们所看到的每一本书,让书中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同学!让我们一起拥抱书籍,拥有这世界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沿着前人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创造的瑰宝,好好学习,细细读书。让我们共同努力,多读书,让这“书香”更浓郁,飘荡得更远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书香气息学生发言稿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人生》。
从古到今,凡名人都是爱读书的。
走进中国历史人物的长廊,你会发现一个个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从华夏先哲孔子到一代诗仙李白;从医药至圣李时珍到民族乐魂聂耳;从民国之父孙中山到东方巨人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追求,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的精神是共有的。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像书籍那样,开阔你的眼界,愉悦你的身心,陶冶你的性情,丰富你的知识,升华你的精神。
有些同学可能会抱怨,我们的课程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那我们听一听雷锋怎么说的吧:墙上并没有缝,钉子却能挤进去,因为钉子有一种“钻劲”。我们都应该向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挤出时间去读书。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举行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快乐阅读,与经典同行;传承文明,为人生奠基。”努力营造“书满园,香满园,书香满校园;你书香,他书香,师生皆书香!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读书氛围。学校希望全体师生借着这股强大的东风,掀起读书的高潮,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制订一份个人读书计划,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平时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位;
4、积极参加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主动为班级图书角捐献好书,让大家都有好书可读;
5、积极参加一些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等,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窗口学校,我想,她的美应该不仅仅是洁净、通透、气派,更应该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有了书香的薰染,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人生就充满了诗意,有了书香的飘溢,我们的学校就会美得深刻,美得大气而庄重。
书是你的、我的,大家的,书是全人类永恒的朋友!所以,让我们热爱读书吧,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勤读书,让我们期待,平安校园,书声琅琅,书香飘满园;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人生。
最后,让我们记住高尔基的一句名言:
“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