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翰墨情深 参观书画展
翰墨情深
我喜欢书法,喜欢练字。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我饱尝了艰辛,我曾经有过苦恼,曾经想要放弃,但一次次收获的喜悦让我坚持了四年。(开门见山,语言简练,点出了自己喜欢的一门艺术是书法。)
那是四年前的一天,爸爸带我去书院玩。在书院门前,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正在饱蘸浓墨,挥笔疾书,在一张大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几个大字,我不解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呀?我怎么不认识?”爸爸说:“爷爷写的是‘博览群书’四个大字,因为写的是‘颜体’书法,所以你看不懂。”我点了点头。此刻,一个学习书法的念头便在我的心中萌生。(交代了学习书法的原因)
就这样,爸爸在碑林少年宫,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从此,我便走上了我的书法求艺路。起初,由于对书法的喜爱和冲动,我在书法班的学习可认真了,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回到家里,我也坚持练习书法,每天都要挤时间写几张大字。课时时间一长,这种枯燥、单调的学习让我感到厌烦,少年宫也不愿意去,在家也不想练字了,真想放弃书法的学习。(具体写出学习书法由冲动到厌烦的过程)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i书院门口又见到了那位老爷爷,在他身旁的宣纸上“坚持不懈”四个大字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啊!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不经一番风霜苦,哪的腊梅吐清香。于是,我又鼓足勇气学了起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房越写越好,每次参加少儿书法比赛都能获奖,几年来,我参加比赛获得的优秀奖‘金奖’特等奖共有20多个,还有一个最让我自豪的钻石奖呢!(点名文章的主题,成功贵在坚持,也写出了我的成功。)
辛苦的劳动让我有了收获,收获的喜悦也给我带来了学习的动力。现在我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他让我陶醉,让我在淡淡的墨香中享受书法的乐趣;它让我欣喜,让我在勤学苦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结尾点题,写明我对书法的钟爱。)
参观书画展览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红桃绿柳,飞舞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整个大地一片青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环境描写,衬托自己的心情。)
我和同学们又蹦又跳,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市文化宫书画展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沐浴着春光,穿过高楼大厦,来到文化宫展览室。只见高大的展厅内陈设着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的书画作品。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张张刚劲有力的书法映入我们的眼
帘。使大家立即发出“啧啧,多好呀!”
“真不错„„”的赞叹声。瞧:挂在墙上的画卷,线条是那样柔和、流畅;色彩是那样美丽、丰富。每一幅画都将我们带入了遐想与梦幻之中。瞧:斗大的“腾飞”二字更显得气派不凡,它仿佛真的在腾飞向前。字里行间都给我们带来了朝气,增加了美感,陶冶了情操。(有事物,有联想,写出了参观画展的收获。)
我和同学们仿佛就在书画的海洋中遨游„„(比喻恰当。)
“快来看,这幅画多美呀!”一声呼喊将我从如痴如醉之中唤醒。我走过去一看,宽大的画面上画着一只穿着五颜六色的锦袍,头戴金红冠的大公鸡,它昂首挺胸,迎着朝霞,披着阳光正在“喔喔——”啼鸣。画布绿茵茵的小草、金黄色的野花、火红的太阳、碧波荡漾的海面把大地妆扮得格外娇艳美丽。晨风吹拂着大地,那小草、那野花仿佛在点头微笑,将这只雄鸡衬托得更加威风凛凛。(细节描写,把大公鸡的美丽、威风凛凛描绘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嗬,好一幅动人的画卷!
点评内容:
本文开头描写了环境,表现了自己的喜悦心情。接着概述了书画展览的整体情景,然后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这幅水彩画,把大公鸡的美丽、威风凛凛展现在读者面前。小作者灵活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展开了联想,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第二篇:翰墨情深
翰墨情深
我喜欢书法,喜欢练字,为了书法,我曾有过许许多多的烦恼,想过放弃,但一次次的收获的喜悦让我坚持了四年。
那是四年前的的一天,爸爸带着我去书院玩ο在书院门前,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正在饱蘸浓墨,挥笔疾书,在一张大纸上写下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我不解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呀?我怎么不认识?”爸爸说:“老爷爷写的,是'博览群书,因为写的是‘颜体’字,所以你看不懂,我点点了头。此刻,一个学习书法的念头便在我心中萌生。
就这样,爸爸在碑林少年宫,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从此,我便走上了我的书法求艺路。起初,由于对书法的喜爱和冲动,我在书法班的学习可认真了,经常得到老师的好评。回到家里我也坚持练习书法,每天都要挤出时间来写几张大字,可时间一长,这种枯燥,单调的学习让我到厌烦少年宫也不愿去,在家也不想练字,真想放弃书法的学习。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在书院门口,又见到了那位老爷爷,'坚持不懈”四个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啊!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于是我又鼓起了勇气学了起来,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法越写越好,每次参加少儿书法比赛都能获奖,几年来,我参加比赛获得的优秀奖、金奖、特等奖共有20多个,还有一个钻石奖。我也获得了“艺术特长生”的光荣称号。
辛苦的劳动让我有了收获,现在我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它让我陶醉,让我在淡淡的墨香中享受书法的乐趣;他让我欣喜,让我在勤学苦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它让我在淡淡的墨香中编制了一个个美梦,我梦见自己成为书法家,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创传授给小朋友们,世代相传。沉浸在墨的香味里,我感悟着书法的奥妙,人生的奥妙。磨香油有,伴我成长。
第三篇:中文系翰墨书画展总结报告
中文系翰墨溢香书画展总结报告
济宁学院中文系团总支宣传部主办、中文系翰墨书画社承办的翰墨溢香书画展,在全体书画展组织人员的的共同努力下,于11月11日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翰墨溢香、书香满园。”一副副优秀的书画作品,给广大师生带来了一次震撼的视觉享受。这次活动不仅给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且起到了展现中文系特色、增强中文系魅力的作用,增强其人文气息,使师生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书画的独特韵味,感受到生活不一样的风采。一. 活动背景:我校于本月举办的读书文化节,为积极响应这一活动,中文系团总支宣传部、翰墨书画社精心筹办此次书画展,广泛在系内征集优秀书画作品,由专业评审择优选出佳作,并以展板和墙报的形式公开展览以供全校师生观评,以增加同学们对学习书画的兴致并提升新同学对今后生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 活动主题:翰墨溢香、书香满园
三. 活动目的: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202_级新生深切感受到大学生活浓厚的文化气息,丰富视野,陶冶情操,吸引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参与其中,给他们一个交流、互学的平台,发扬国粹,活跃校园文化,增强我校艺术氛围,提高我校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响应读书节,弘扬中文作风。
四. 主办单位:济宁学院中卫系团总支宣传部 济宁学院中文系翰墨书画社 五. 活动时间:11月10日至11月17日 六. 地点:文科楼A座四楼西厅
七. 活动流程:11月3日至11月5日,由团总支宣传部成员及翰墨书画社主要干部成员组成的宣传团队深入各班级对书画展进行大力宣传,征集佳作,力推精品。
11月6日至7日,由宣传部干部及翰墨书画社优秀干部,对征集作品进行筛选,选出数幅优秀作品,范围涵盖硬笔、软笔书法,国画及现代画种,另外包括剪纸摄影等作品。
11月8日至9日,由宣传部成员制作展板、翰墨书画社社团内部志愿者张贴墙报。
11月10日,本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并进行为期七天的展览。
八. 活动意义:使同学们认识到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民族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根源!把其发扬光大更是华夏子孙的神圣职责。身上有了责任感,作为一个中文学子,深知书画历史,从而更应承担起将书画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
中文系举办此次翰墨书画展,不仅仅是将中国古代渊源流长中华文化展示于同学们,增加了同学们的使命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有幸在开幕式当天请到了数名我校的书画名家前来光临指导。他们对我院本届翰墨书画展及同学书画水平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且对于同学们关于书画方面的疑问作了详细的解答。最后,嘉宾们纷纷挥毫泼墨,为我们本届书画展留下墨宝,供广大师生参观学习。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艺术鉴赏力,加深了他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同时,通过本次展览,还涌现出了一批有书画特长的同学。本次书画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宣传部及翰墨书画协会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宣传部、翰墨书画协会全体成员借助书画展的成功举办,感谢学院的大力栽培,祝我校永创辉煌。
第四篇:参观书画展
“参观书画展”活动总结
时间:202_-10-20地点:郑州市会展中心 人数:30 活动主题:华艺书画协会“书画展参观”主题活动
10月20日,华艺书画协会带领会员参观郑州市会展中心,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华艺书画协会的会员对书画的历史、内涵有一个更为详细的了解,由此扩充自己的书画素养。20日晨,会员们准时在文体中心集合,8点准时由社团干部带队向会展中心出发。虽然去会展中心的路有些远,但是会员们的兴致很高,所以一路上较为顺利。到达目的地后,会员们就被会展中心的建筑所吸引,各式各姿,尽收眼底,会员们兴致很高,都积极拍照留念。这为接下去的参观定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协会干部的简单介绍,会员们了解了书画的历史和一些基本内容,然后便由会员们自行分组进行参观。
郑州市会展中心展出的书画展品,楷书,行书,隶属,画作,各种风格让会员们叹为观止,相信通过这些丰富的展品,会员们收获了不少有关书画知识。这些展品所蕴含的文化都在不经意间被会员领略与吸收。
通过这次的会展中心书画展,一方面使会员们亲身领略到了书画的神韵,了解到了一些书法名师,探知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而另一方面,更加团结了我们整个社团的内部力量,相信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越办越好。
第五篇:参观书画展有感
参观书画展有感
参观书画展有感
江南实验小学五(1)班 周施婷
年的一天,张永初老人带着他所研究的甲骨文和一些书画来我们江南实小展览。
虽然这是几幅甲骨文,但是它们却是古人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更是张永初老先生用半辈子的心血研究出来的。张永初老先生从40多岁就开始研究甲骨文了。直到现在,他虽然已84岁高龄,但是却仍然坚持不懈地去研究吴文化和甲骨文,他像一个贪玩、永不疲倦的孩子不停地感受着研究的欢乐。
张永初老先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珍贵的甲骨文,还让我们了解了吴文化。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也可以说这是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成果。说到吴文化,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位伟大人物——泰伯。
传说,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是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来,泰伯三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但是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他们二兄弟一致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就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其他二人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为王的的念头,泰伯、仲雍便逃到吴地在这儿繁衍生息并将自己国家的文化礼仪全都教给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见泰伯宁愿将吴国的文化礼仪教给幼弟的义举所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追随。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已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也许就在这丰收之季,他更加努力奋斗着;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这是一年中的盛典。也许当你还沉醉在家人团圆,新年快乐的氛围中时,张老师孤零零地在房中,辛勤的研究着甲骨文。张老师在>四季的陪伴下,一步步逼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