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微笑的日记:一笑千金
关于微笑的日记:一笑千金
2010年12月16日 多云
小城电影院不起眼的角落里,三味书屋的牌子立了起来。这名字书卷味特浓,让人想起鲁迅和寿镜吾先生,还可以联想到或者温馨或者沧桑的东西。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个书屋的前景不容乐观,在它几米开外的地方,早已顽固地驻扎着两个大书屋,报刊品种齐全,室内装潢华丽。大书屋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是小小的三味书屋无法比拟的。
三味书屋的主人并不因为自身的劣境而悲观,每天早早地起来摆放书刊打扫卫生,凡是走进书屋路过书屋的,他都报以真诚的微笑。特别是雨天,两个大书屋特意在玻璃窗上贴出“避雨必须买书”、“不准避雨”的启事,三味书屋的主人则会挪动着残疾的肢体,尽量腾出大的空间让人们进来避雨。哪怕是不识字的卖烤红薯的乡下老汉,他也热情相待。
两年过去了,我经过小城的电影院,意外地发现,书屋只剩下了一家,琳琅满目的报刊几乎囊括了世间的珍奇。书屋的主人竟是三味书屋的原掌柜。几个用哑语与顾客交流的姑娘,边比画边甜甜地笑着。主人告诉我,这几个聋哑姑娘是他资助的孩子,现在正读高中,将来准备上大学的。
一个常来买书的年轻人说,他每次来,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买回去的书,不仅仅是书,而是一种超值的商品。因为,书屋主人和孩子们的微笑让他拥有了一份好心情,那可是千金也难以买到的。
目睹书屋主人热情地和顾客打着招呼,看着宽大的玻璃窗上张贴的艺术画,我的心头一热,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春社区
第二篇:微笑成长日记
yuèrì2月17日
wēixiàochéngzhǎngrìjì
微笑成长日记
wýixiàochuándìlâyúzhùrãnjÿngshãndeshǐzhþ
wýixiào
chuándìwãnmínglǐyídeshǐzhþ
wýixiào
dàibiǎo微笑,传递乐于助人精神的使者;微笑,传递文明礼仪的使者;微笑,代表zhechãngshíshǒuxìndebǎngyàng
wýixiào
dàibiǎozhexuãxíjìnqǔdebǎngyàng
wýixiào
dàzìrándeshǒuhùzhþ着诚实守信的榜样;微笑,代表着学习进取的榜样;微笑,大自然的守护者......lǜsâdehūxÿ绿色的呼吸......hýqǐchuánglechÿguîzǎofàn
kàndàoshàngwǔderânwushì
qÿnglǐgǒufânbiàn呵~起床了!吃过早饭,看到上午的任务是:清理狗粪便!
zhâkþyǒunándùbìjìng
fânbiàndechîuwâishìsuǒyǒurãndōulǐnglûâguîde
qícì
fânbiànbâijiǎocǎi这可有难度,毕竟,粪便的臭味是所有人都领略过的。其次,粪便被脚踩kþbúshìyÿjiànshūfudeshì
zuìhîu
yàoyǒuzúgîudenàixÿn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最后,要有足够的耐心。
wǒcïngsÿfángqiánzhōngqǔchū
yuán
mǎihǎolebísüi
sàobǎhãbǎoxiündài
wǒdejìhuàshì我从“私房钱”中取出50元,买好了鼻塞,扫把和保鲜袋。我的计划是:jiüngyíbùfenfânbiànsǎodàoyìqǐ
yîngzhǐbüoqǐlái
liánzhǐrýngjìnbǎoxiündài
ránhîubǎbǎoxiündàizàirýngjìn将一部分粪便扫到一起,用纸包起来,连纸扔进保鲜袋,然后把保鲜袋再扔进垃圾箱。lüjÿxiüng结果并没我想的那么简单: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粪便堆在一起,招来许多苍蝇。因为粪便太多了,而且粪便很软,一抓就掉。zhuüngdìyÿdàijiùfâileshífýnzhōngyìqǐzhüoláixǔduōcüngyíng
yÿnwãifânbiàntàiduōle
ãrqiþfânbiànhþnruǎn
yÿzhuüjiùdiàojiãguǒbìngmãiwǒxiǎngdenàmejiǎndünwǒfâilejiǔniúârhǔzhÿlìcáijiüngfânbiànduÿzài装第一袋就费了十分钟。之后越来越熟练,剩下的只用了五十分钟就lezǒnggîngcáiyîngleyígâxiǎoshí
zhÿhîuyuâláiyuâshúliànshângxiàdezhÿyînglewǔshífýnzhōngjiùok了。总共才用了一个小时。
啊,总算作完了,地上连一块粪便都没有了。啊恩?喂,别让你的狗拉屎啊,刚收拾干净啊~~~~~~~~ degǒulüshǐügüngshōushigünjìngüüzǒngsuànzuîwánliǎo
dìshàngliányíkuàifânbiàndōumãiyǒule
üýn
wâi
biãràngnǐ
第三篇:微笑成长日记
微笑成长日记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都在向我微笑,它的微笑很暖和。
看到《假期活动手册》,翻到“微笑北京,成长日记”。我站起来,准备把微笑传递给别人。
平常说“乐于助人”很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却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在斑马线的一头等了许久,没有一个人需要我帮助过马路。到公共汽车站,大家好像都知道自己的乘车路线。我在车站来回溜达,无所事事。从马路对面走来一个姐姐,看样子像个高中生。她右手的手腕上戴着一个红色的塑胶手环,我以为是运动腕带之类的东西,没太在意。这个姐姐微笑着走近一个带着老花镜的爷爷。他正看着公交站牌。“哎呀,我怎么没看见他呀”,我心里这样想着,刚要走上去,姐姐开口说话了,“爷爷,您要去哪儿呀?”“去朝阳公园!可我这眼睛看不清站牌,不知道坐什么车。”这时,一辆752驶入车站,姐姐说:“爷爷,这辆就行!”她扶爷爷上了车。爷爷向她道谢,走进了车厢,姐姐微笑着向老爷爷挥手。列车驶出了车站。
这时,我才看清她手上的微笑圈,便上前与她交谈。她是奥运会的志愿者,手上红色的腕带代表“微笑承诺乐于助人”。她要实现自己的承诺。我问她:“我也在实践,为什么帮不上别人呢?她说:“大家都强调行动是最重要的,但是心的行动比身体的行动更重要。”
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想的不是帮助别人得到荣誉,而只是要帮助别人,我们就一定可以帮助别人。
这是我成长的一步,也将成为最有意义的一步。
第四篇:微笑面对优秀日记
一望无垠的沙漠,是死神的爱宠。没有人能在炽热如岩浆的沙漠中生存,仿佛生命的墓地,唯独它例外。
它自身散发出的绿光,刺痛了死神的双眼,它自身携带的利剑,割破了死神顽强的血脉,让死神对它望而却步。它是沙漠中代表希望的战士――仙人掌。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会认为仙人掌不过是众多植物的一种,平凡无奇。名人是寂寞的,他们为了辉煌而生存,却早已成为名利的傀儡。但是平凡的人同样寂寞,就像仙人掌。她生长在沙漠,孤身一人直直地站在烈日下,独自承受着风的洗礼,光的煎熬。并且,不能诉说也不可能诉说。因为在茫茫沙漠中,很少有人经过。
也许她是被上帝遗弃的一件失败品。仁慈的上帝在造物时实在是太累了,才会不小心让荆棘缠绕着她柔弱的身体,伴随它生生世世,正是那些如针般的刺,让生命不能靠近。同样,蔷薇的身上也布满了刺,幸运的是,她绽放的花苞,犹如少女绝色的容颜,倾国倾城,众生都为她痴迷。为了一搏红颜,就算满手鲜血,也能全然忘却。可仙人掌却没那么幸运。人们说,他身上的刺是为了防御,我说,在死寂的沙漠里,又有什么可以值得提防的呢?
我觉得我就像一棵仙人掌。我的坚强正如她的绿光。绿光是希望的象征。所以一路上希望的精灵伴随身旁愉悦歌唱。我的勇气正如她的利剑,一把能让困难中的荆棘支离破碎,恐惧的幕布在风中翩翩起舞的利剑。仙人掌为了生存,在体内蓄满水分。而我的体内装满苦涩的秘密。与她不同的是,我的身边有许多朋友,他们总能让我幸福地上扬嘴角。他们送给我的快乐,我珍藏在一个叫做“回忆”的盒子里。但是仙人掌却没有。炽热的阳光,使它体内的水分不断承发,水气氤氲在空气中,朦胧近似透明,没有人知道,那是它的泪。可惜,它的弥漫在空气中的泪水,并不能滋润其它细小的生命,尽管它有一颗足以溶化冰川的心。
如果有一天,我能来到你的面前,我会伸出我稚嫩的双手,然后说:“请把你的泪水给我,我愿用我的微笑交换。”
请你一直微笑地――微笑地――面对沙漠的空旷寂寥,面对太阳的炽热灼人,我喜爱敬爱的仙人掌。
第五篇:《安妮日记》读后感:快乐地微笑
《安妮日记》读后感:快乐地微笑
黄奕
“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寂静的夜晚,读完《安妮日记》的最后一个字,耳边萦绕的是安妮清脆而坚定的声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是安妮依然想“活下去”。事实上,她做到了。虽然她在15岁的花季被迫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借助她的《安妮日记》,她永远地活着,永远亮丽,如初绽的花。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用生命完成的杰作。1942年6月,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盖世太保的搜捕,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了办公室的密室。密室里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好说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一切似乎都那么黯淡无光。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挣扎……她用天生的好文笔向我们展示了她那段最难忘的生活。从13岁到16岁,几乎每一篇日记,更多的不是战争带给她的沉重,而是她对待战争的乐观。“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
这是多么坚强的安妮,多么乐观的安妮,是坚强和乐观支撑着安妮度过了艰难的密室生活,是坚强和乐观成就了《安妮日记》。
是的,“生活予我以痛,我以微笑吻之。”只有乐观才可以让一个遭遇不幸的人,坚强地活下去,活出别样的精彩。
我想起了小区楼下一对修鞋的老夫妻。听说,那对老夫妻在我还没出生前就在那里摆摊修鞋了,他们又聋又哑,但修鞋的手艺很好,为人又和善,因此,生意很是红火。
一天,妈妈的一双高跟鞋鞋底坏了,我奉命去帮妈妈修鞋,说实话,之前我从没对那个小摊多看一眼呢。来到小摊前,老爷爷、老奶奶不约而同给我一个灿烂的笑脸,我不禁也向他们甜甜地笑了一下。
我把鞋递给老奶奶,指指坏了的鞋底,奶奶会心地一笑,点点头,从琳琅满目的盒子里翻出一个土黄色橡胶鞋底,比划了几下,抬起头,笑着,那目光似乎在询问:“姑娘,这个可以吗?”我赶紧点点头,她又是一笑,脸上盛开了一朵灿烂的菊花。
奶奶将鞋子紧紧地握在手里,拿起一根亮闪闪的针,穿上线,随后,一扎,一顶,不一会儿,那块橡胶就紧紧钉在鞋子上了。最后,她把线在牙齿间一勒,一咬,线就断了。看着她那娴熟的动作,飞舞的双手,我觉得那简直是一场艺术表演。
钉第二只鞋的时候,奶奶一不小心,针把指尖扎出血来了,我不由地惊叫起来,奶奶却习以为常,轻轻地按了一下,擦去血珠,她朝我一笑,仿佛安慰我似的,随后,继续埋头缝缝补补。
鞋修好了,奶奶把鞋递给我,笑盈盈的目光仿佛在问我:“姑娘,满意吗?”
我接过鞋,新的底和鞋子贴合得那么紧,仿佛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我连忙笑着点头,问:“多少钱?”
奶奶伸出了三个手指头。
三元?只要三元!
我将三枚闪亮的硬币放在奶奶手里,她不停地向我点头微笑,一旁的老爷爷也停下手里的活,快乐地笑着。他们的笑容,安详而温暖,那么美丽动人。
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虽然他们又聋又哑,但是他们乐观地对待生活,他们对着生活微笑,所以生活也给予他们微笑。
是的,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快乐地微笑,就像安妮,哪怕她面对的是残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