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感(随记)

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感(随记)



第一篇: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感(随记)

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感

我想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而我们的幼儿园把对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扎扎实实的贯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的,让幼儿在无形中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入园时向老师问好,离园时对老师说再见;进餐时会做到餐前洗手饭后漱口;喝水知道排队;户外活动区角活动游戏活动时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如厕前后知道洗手等等这些,都涵盖了对孩子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如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共秩序等等方面的养成教育。

但是好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的责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知道——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只有家园密切的配合才能使孩子更好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认得天性一样自然、坚固。俗话不是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吗?可见从小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把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起来,和幼儿园联手给孩子打好人生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讲座后有感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讲座有感

今天幼儿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讲座。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后真是受益匪浅,也深刻体会到自己在对孩子教育上的一些不足和需要做的改进。

幼儿园把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扎扎实实的贯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园时向老师问好;离园时对老师说再见;吃饭前洗手;做游戏排队;自己收拾玩具等等,都涵盖了对孩子懂礼貌、讲卫生、遵守秩序等方方面面的养成教育。因此,我们家长总是理所应当的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当成是幼儿园的责任,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当孩子还在咿呀学语时开始,所有的认知都离不开父母,每天除了在幼儿园以外的时间都是在父母身边,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格外重要。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牢固。俗话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而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而从儿童生理特点来讲,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

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但及时纠正也比较容易。所以,幼儿时期,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最重要。

其次,我们知道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不是当即质问或训斥,而是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我们懂得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家中的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还有就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学校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如果家庭与学校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孩子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形成好习惯则是孩子一生一世的事,因而需要我们家长格外关注,用心培养指导。

最后,要感谢幼儿园举办的家长课堂活动,感谢王老师的指导,给我们灌输了一些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家

长要结合理论从实践出发,与幼儿园互相配合,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争取给孩子做一面最好的“镜子”,共同完成对幼儿好习惯养成这个艰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任务。

第三篇:关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专题 :习惯培养

主题 : 生活习惯

关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人生。”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更与日复一日的学校生活分不开。

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应该让孩子从现在就开始养成好的习惯,为她储存一笔一生中重要的财富。

怎样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呢?要限制孩子不良的习惯,就从孩子平时一点一滴的行为去着手。

生活方面,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品德上:要尊老爱幼,为人要善良真诚。在生活习惯上:讲究卫生,饭前一定要洗手。现在孩子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就是一回到家先把手洗干净,再去干别的事情。

学习方面,每天接孩子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自动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自从孩子上学以来,这是她养成的比较好的习惯。基本上不用家长再去督促,每天的作业都能在第一时间里完成,做完之后再检查一遍。

安全意识方面,我们教育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过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做有风险的事,有不安全因素的事情一律杜绝,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习惯的作用是巨大而又顽强的,其一旦形成,没有十倍百倍的毅力和努力,是很难加以改变的。正如俗话所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习惯对于每一个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长期受环境影响,潜移默化所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我们家长不能忽视从小对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其次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为孩子今后的成长之路做好铺垫。

学生王朗宁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良好习惯越早养成,孩子受益越早,家长越轻松。那么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呢?如何养成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生活习惯

1、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他是长期在固定时间做着相同的事。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随着日积月累,慢慢养成习惯,习惯就成自然了。今儿东,明儿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习惯。

2、家长树立好榜样。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不管父母做的好与坏,孩子都会照单全收地去模仿。所以,家长要求孩子做到什么,家长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

二、学习习惯

1、配合学校老师。做好预习和复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错题本,平时把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及时弄清做错的原因,是马虎,还是真的不懂,然后改正过来。期末时,把错题筛选归类,即便于复习又节省时间。

2、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告诉孩子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过去了,你再想找回来,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和成长。利用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很茂盛;如果你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长得很枯干。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安排好,一样一样做。做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写作业是写作业,玩是玩,不要写也没写好,玩也没玩痛快。

3、有时需必要的强制性训练。比如,孩子在练琴上有一段时间出现了问题。练琴时,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这时需要强制性。在练琴之前,告诉他先把这些事做完,练琴半小时内不许喝水,不许上厕所。如果做得很好,要鼓励他。

三、行为习惯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告诉他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责任。让孩子知道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要他知道自己需要对两者负责,让他相信他做出的选择很重要,并可以带来很大的不同,告诉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他承担行为的后果。例如,吃饭。在固定时间你拒绝吃饭,好,你就要忍受几小时的饥饿。这是你的选择,我告诉你了,没有加餐。你选择拒绝吃,你就得承受饿的后果。

2、教孩子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让孩子收拾书包;要懂得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等等。免得孩子以为收拾书包是家长的事,而不是他的事.家长不要包办一切,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我对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些心得,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好的习惯会决定孩子的未来。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五篇: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让你我携手共同努力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感谢您对育双新学校的信任,将您的孩子送到了我们学校。双新小学是一个以田径、羽毛球、绿色科普、硬笔书法教育为特色,教学质量为根本的一所学校,虽然学校的生源不如老城区,但是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区前茅。您为您的孩子选择了双新小学,就是选择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教育、丰富的兴趣教育、良好的文明习惯教育。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与您一起,陪伴您的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伴随他从儿童成长为少年。我们学校的教职员工将以“用精益求精的教育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因此,在提倡创设宽松环境,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我校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也很严格。为了让您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进入小学生的角色,请你配合的事项,在此作一个简要说明:

一、给予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导

1、入学前,为孩子描绘令人向往的小学学习生活,激发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切忌以学习十分辛苦、小学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来影响孩子,使他对入学产生恐惧。

2、经常和孩子交谈,当孩子提问的时候,耐心地给予解答,或利用各种机会告诉他有些问题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就能解决。

3、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学习如何与陌生的小朋友交往。

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接近小学学习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学校每天上午上

学时间为7:50——11:50,下午上学时间为2:15——3:40,每节课40分钟。每个星期一要举行升旗仪式,要求7:40到校,在发放校服以后则每周一要统一着校服升旗),注意劳逸结合。让孩子每晚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逐步缩短孩子午睡的时间,让孩子开学后适应一整天的学习生活。并督促孩子严守时间概念,培养孩子按时就寝、起床、用餐、学习、游戏、锻炼的习惯,让他们逐步具有守时的意识,及早适应正规的学校生活。

2、初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自己梳洗穿戴、吃饭;学会使用铅笔和卷笔刀,学会整理书本、铅

笔盒、书包(为减轻书包重量,将书本和学习用具根据课程表提供的科目准备);学会扫地、抹桌椅、清洗抹布等小家务,使孩子尽快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您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生活习惯。按时上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做好值日生工作;不带玩具、零食和零用钱到校。还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坐得住、听得懂、说得清”

3、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学习“小天地”(书房或小书桌),桌椅的高低要适中,具有较好的采光条件。还要让孩子明白这是自己学习的场所,并能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这个“学习天地”,学会怎样放置和整理学习用品和书籍。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旁边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又创造了学习气氛。

4、上学家长护送到校门口,由学生自己背书包进校园(家长不要围在教室外面看孩子上课,以免孩子分心或影响老师上课);上午放学学生整队离校,家长到指定区域接孩子,不得进入校园;上午7:30——8:00,中午11:00——12:00,车辆禁止驶入或停靠校门口路段。家长请在下午接孩子时与老师沟通,其他时间不要进入校园。

5、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讲究饮食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被陌生人接走。

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家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同学习、游戏(可以讲故事、看连环画、下棋、拼图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孩子一定的阅读、思维和动手能力。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安静地阅读、游戏,使他能集中注意力,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

2、督促孩子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做好第二天上课的准备。对孩子的学习进程及学习态度做到心中有数。

3、对孩子的优点要及时给予适当鼓励。对学习等方面的困难要配合老师及时帮助孩子克服,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

4、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握笔方式,以防近视。

5、通过日常生活、家庭活动,让孩子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

五、为孩子准备必须的学习、生活用品

1、一个美观实用的新书包。(书包不宜过大)

2、一个美观实用的铅笔盒、一块绘图橡皮、一把直尺、一本小记事本、两个拼音本、两个数学本,3——5

支削好的铅笔(不要准备自动铅笔)。

3、一个饮水用的杯子或水壶。

4、两块手帕(可替换使用)。

5、小揩布一块(学生擦桌椅用)。

6、各位家长,孩子进入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开始,路很长。你们选择了双新,是对双新的信任,学校会

想尽一切办法,创设一流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培育一流的学生,来回报各位。我们相信:通过我们6年的共同合作,双新小学的明天会更辉煌,孩子的明天会更灿烂。最后祝各位家长心想事成,祝所有的小朋友健康成长。

一(1)斑斑主任:刘晓健

2006年9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