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阳节
重阳节名字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重阳日,本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的寓意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3、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二篇:重阳节文档
聚财塔村重阳节敬老座谈会致辞
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玲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9月初9的好日子,风和日丽、五谷飘香,秋高气爽、我们在这齐聚一堂,共同欢度传统佳节——“九九重阳节”。今天出席我们座谈会的有;参加座谈会的有;在此,我代表支部村委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向在座的各位老前辈、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老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
老干部()是我们村我们镇最有名望的老领导老前辈。是从我们聚财塔村走出去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杰出代表,是我们聚财塔人的榜样和骄傲。()老人虽然出生贫寒,但从小志向远大,追求进步,积极投身革命和部队,在东北地区战斗和工作了多年,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人生辉煌,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儿孙满堂。现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影响巨大,仍然时时牵挂着家乡父老和咱村里的发展,时时想着为村里做些“强村富民造福子孙”的大事业,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一片赤诚,满腔热血,难能可贵!特别是今天,在重阳节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不辞劳苦,专程回村搞调研搞参观指导,看望老邻居老朋友,令咱们全村老少万分感动。我想,在老前辈老干部们的身上凝聚着聚财塔人的优秀品质,这永远是我们新一代学习的榜样。
老前辈老干部老同志们的支持鼓励使我们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在座的各位都是几十年来我们村发展的奠基者和见证人。过去,许多人在年轻时呕心沥血、艰苦创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聚财塔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奉献了自己多半辈子的力量,干出了让村里人称道的事情。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团结奋斗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我们引进了()公司()项目;()公司()项目;()公司()项目;开发()资源,新建了()、()、()等工程,改造了()、()、()等设施,为村里的60岁的老人做了()等事情。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的老领导、老同志、村民们的关心和支持。大家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积极的精神,关注村委的事务,用丰富经验,通过各种方式服务我们的工作,1从不提过分要求,从不添一点麻烦,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尊重。对此,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老人们很不容易很不平凡,我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各位的期望和要求,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为老干部()发挥余热提供舞台,在努力干事不辜负大家期望的同时,要继续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优待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带着真情实感,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以实际行动给老年人送温暖、做好事、办实事,帮弱济困,奉献爱心,多给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对遗弃、虐待和不赡养老人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形成一个敬老、尊老、爱老、养老的良好风气,进一步促进我村的精神文明。
我们将牢记“三个不能变”,即牢记老同志历史功绩的思想不能变、牢记照顾老年人的方针原则不能变、牢记尊老敬老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办实事的传统和作风不能变,努力把老年人工作做得更好,切实使老年人享受到咱们村经济发展的成果,确保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最美莫过夕阳红”。今后我们需要并渴望能够继续得到老前辈老干部一如既往的帮助和支持,关怀和指导。多为我们的发展献计献策,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报乡里。老干部()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意,热情提出要为村里投资开发()红色旅游项目,这是一件顺民心得民意造福聚财塔人民大好事,我们十分欢迎!衷心感谢!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办圆满,完成()的心愿。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老前辈老干部们常回家看看,多指导工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同样希望村里所有的老年人能活到老、干到老,与时俱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们的工作。
“九九重阳节”是我们老年人自己的节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支部村委积极创造条件,精心组织人力、财力、物力,为所有()岁以上的老年人隆重举办这一次“老年喜乐会”,表达我们的心意!感谢大家的到来!相信大家一定能聚好,沟通好,吃好喝好,过一个愉快、开心、享受的重阳节。再一次祝愿大家晚年幸福、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家庭和睦、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11年10月02日
第三篇:重阳节
重阳节
一、简介:
2014年10月2日,星期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今年也是我国第二个老人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二、由来:
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三、典故: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四、诗赋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五、过节形式: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
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六、社工准备如何开展
(一)1.组织长者制作重阳糕,并派送到社工的2个养老院和睦邻大使服务对象。
(二)2..组织健康长者登上白云山,到山上后开展团建游戏。
第四篇: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小学老人节活动总结
在金桂飘香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重阳节。因为10月16日要参加区教职工运动会,所以将庆重阳活动提前到10月9日进行。学校领导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活动的策划和安排,开了专门的会议商量有关事宜,指导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遵循多数老教师的意愿组织了这次活动。
10月9日早上 9时,老教师们陆续到达了二楼会议室。董书记致词后,校长就学校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汇报,王敏对大家关心的加工资问题做出了说明和解答,李辉解释和强调了医疗费报销的注意事项,随后,青年教师洪晓明以一曲《幸福万年长》送上了全校教师的衷心祝福。受到感染的老教师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红歌大家唱活动中。
随后,老教师们分乘两辆上大客车来到了解放公园进行赏菊活动。他们在解放公园漫步,沐浴着秋日灿烂的阳光,呼吸着丹桂、秋菊沁人心脾的芬芳,或驻足在“楚天第一枪”的造型花展前,或流连于兰花从中,呼朋引伴、喜笑颜开,合影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
这次活动为退休教师提供了交流、联谊、交友的机会, 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使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重阳节。
第五篇:重阳节
我校举行重阳节老教师座谈会
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30日下午3:00,我校在综合楼中会议室召开了重阳节老教师座谈会,近30位老教师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工会主席刘东平主持,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唐传国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老教师祝寿,并向他们汇报了2014年中考我校取得的辉煌成果,唐校长特别强调了学校发展的两条线:办学质量是生命线,办学特色是风景线,并且诚恳地希望老教师提出宝贵建议。老教师们听后心花怒放、备受鼓舞,并畅谈了对学校发展的建议,老教师代表白春洁激动地说:感谢学校对老教师的关心,表示老同志要保持平和心态,知足常乐最重要!要锻炼好身体,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会上发给重阳节老教师祝寿费,报销了老年大学的学费。会后大家参观了市心理活动中心和美丽的校园,亲身感受了四中这几年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