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委托培育良种合同

委托培育良种合同



第一篇:委托培育良种合同

订立合同双方:

委托方:__县种子公司(或种子站),以下简称甲方:

受托方:__县__乡__村__村民,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大力繁殖和推广优良品种,促进粮食生产的优质高产丰收,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特订立本合同,供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 制种名称和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母本种籽供应及质量标准

甲方供给乙方__母本种籽__公斤,于__年__月__日以前交付乙方。甲方保证母本种籽净度达到__%以上,纯度不低于__%,发芽率不低于__%,水份不高于__%。

第三条 制种质量标准及数量、价格

乙方培植__种的土地(或水田)必须相对集中连片,土质肥沃,无杂草,排灌畅通,精耕细作。乙方必须保证培育的__种籽净度达到__%以上,纯度不低于__%,发芽率不低于__%,水份不高于__%。

乙方必须向甲方交付__种籽__公斤,甲方以每公斤__元收购。完成该收购数后,每超卖一公斤,甲方多付给__元(或:完成收购数外的__种籽由乙方自行处理)。

第四条 农药、化肥供应及技术指导

甲方保证在__年__月__日以前向乙方提供__农药指标__公斤,……提供____化肥____公斤,……,由乙方自费购买。

甲方派出技术干部对乙方进行育种指导,乙方必须保证接受指导,严格按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办事。

第五条 质量检验办法

1.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母本种籽,必须经过有关种籽质量检查部门鉴定,证明达到净度、发芽率、纯度、水份的质量标准,出具质量检验证明书后,乙方才予接受。

2.乙方交付给甲方的__制种,必须由甲方派代表与乙方在种籽收割前作大田定点纯度检查,抽出一定株数,作百分比检验。然后,由甲方派出代表与乙方取出一定数量的__种籽,做发芽率检验。乙方交付制种时间为一九__年__月__日以前。乙方向甲方交付__制种时,必须与甲方代表同时取样,送有关种籽质量检查部门作纯度、净度、发芽率、水份的质量鉴定,经检验达到本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后,甲方正式验收,并按合同规定的价款付给乙方。

第六条 违约责任

1.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母本种籽如果经质量检验未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应向乙方偿付违约金__元,乙方并可以提出中止合同的执行,待甲方提供检验合格的母本种籽后,经乙方同意,方可恢复执行合同。

2.甲方如不按时按量向乙方提供化肥、农药指标,应向乙方偿付违约金__元。甲方派出的技术干部如指导失误,应由甲方负责赔偿实际损失。

3.乙方如不按时、按量向甲方交付制种,每少交一公斤,应向甲方偿付违约金__元。

4.乙方制种如达不到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甲方有权拒收,乙方必须按所制种数量,以甲方每公斤收购价的__倍向甲方偿付违约金。

第七条 不可抗力

在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__育种的损失,不以违约论。甲方应根据损失的实际程度,酌情减少或免除乙方承担上交制种的义务。

第八条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合同执行期为一九__年年度。合同不因甲方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合同中如有未尽事宜,必须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合同正本一式__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份,交县农业局(如经公证或鉴证,应送公证或鉴证机关)、村、专业户等单位各留存一份。

甲方:__县种籽公司__章

甲方代表人:__(章)

甲方代表人职务:__

乙方:__章

__年__月__日订

第二篇: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选用良种 培育壮苗 当好造林绿化的先行官

陇县位于渭北黄土高原西端,距宝鸡市80公里。东连千阳,南邻宝鸡,西北与甘肃省接壤。总面积34278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65.64万亩,占总面积48%,林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开展的林业建设项目主要有:灭荒造林、德援项目造林、十万亩干杂果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中的农田林网和水保林营建等。

种苗是造林绿化的基础。我们常说“植树造林,种苗先行’’,这同军事上所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具有同样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种苗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级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十分重视并不断加强种苗工作在各项林业建设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尤其是灭荒造林、德援造林和十万亩干杂果基地建设工程启动五年多来,县项目领导小组一开始就提出:站在高起点,坚持高标准,争取高质量,达到高水平,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以赢得国际信誉,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增强我县林业活力,争得更多的林业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五年来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县上提出的上述要求是完全正确的,附合当代林业建设和我县林业生产的实际,因而得到项目实施区和基地建设各乡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我县德援项目造林和种苗工作在历年省市检查评 比中,均名列前茅。针叶树容器苗的培育得到德国专家、省市领导及各级业务部门的高度赞誉。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引进优良品系,建立良种基地

林业与农业一样,要达到速生、丰产、优质,一是选育良种,改进林木的遗传品质,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精细耕作,施肥抚育。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林地一般偏远辽阔,不易改善栽培条件,所以选用良种就更有其特殊意义。

60年代以后,世界许多先进国家,纷纷开始营建林木种子园,将其作为改良林木种子遗传品质、繁育优良林木种子的重要手段,并成为生产供应林木良种的基地。我们掌握这一动态后,从70年代开始,与部、省联营,在八渡林场的北沟营建了油松良种基地。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已建成油松初级无性系种子园803.5亩,共收集无性系330多个13527株,建成油松母树林1119亩48117株,营造实验林382.5亩,良种示范林630亩。并精选出增益3O%以上的无性系16个。种子园历年生产油松良种6556公斤,母树林生产种子11500公斤。八渡北沟油松种子园培育的油松种子于1991年6月26日经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编号QS001-Z1)准予在渭北各地推广使用。目前北沟油松良种基地除满足本县油松育苗用种外,还向市区各县及周边地区提供一定数量的良种。

核桃是陇县传统栽培经济林的主要树种。陇县核桃资源 丰富,分布广泛,除关山乡部分村组外,全县18个乡镇都适宜核桃生长,现有另星散生和人工成片栽培的核桃树约1 60万株,平均年产量2百多万公斤,仅次于洛南,居陕西第二,是山区群众治穷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的长期影响,习惯于实生繁殖,重栽轻管,放任生长,坚果多为天然杂交,品质混杂,良蒡不齐。幼树结果迟,盛果期树大多生长衰弱,病虫严重,产量低,效益差。70年代后,核桃主产区的群众逐渐认识到:种植当地实生核桃,挂果普遍较晚,早一点的八、九年才能见果,有的十几年以后才挂果,群众迫切要求提早核桃的初果年限,缩短培育时间,以便提前收益。为实现这一要求。我们在引种新疆、扶风、周至隔年核桃的同时,于1977一1978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核桃选优活动。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初选和复选工作,共选出优树152株。其中6株被选为省级优树。这一成果为后来的优树汇集试验,优中选优、采用无性繁殖方法稳定地保留其优良性状,培育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 0年代后期,中国林科院委托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国早结实核桃优系区域试验的研究和“全国早结实核桃密植、丰产栽培试验的研究”两个课题。经多方努力争取,西北地区唯一的试点——陕西试点设在陇县林业站所属的石咀山和尧场两个百亩核桃园内,试点上集中的50多个优良品系,是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及北京、山西、河南、陕西、辽宁、新疆等省、市区林业、果树研究单位和西北林学院等9个单位提供的本省区(单位)最优良的品系。陕西有5个品系参加了本项目试验。后来又引进美国主裁品种3个,省内优系3个。课题在省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维昌同志的主持指导下,经过五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核桃无性繁殖的方法——高接换优和嫁接苗的培育等技术。五年高接平均成活率55.6%,最高为73.3%。高接后第二年挂果株率为99%,平均株产0.2公斤 最高株产0.37公斤。第三年挂果株率100%,平均株产1.75kg,最高株产5.5kg。出仁率49.6%;最高为73.1%。供试优系中,有16个品系的丰产性状,坚果品质,侧花芽比例等指标超过了美国在世界上流行的专利品种。这16个品系已于****年底通过国家级签定,确定为我国首批早结实核桃新品种。这一成果的取得,在核桃生产的发展上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结束了我国核桃长期无品种栽培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核桃生产进入了良种化栽培的新阶段。这一成果获得了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近几年来,两个核桃良种园除满足本县良种推广需要外,还向黄陵、宜君、渭南、商洛及西北林学院提供良种接穗17000多条,95年为山东泰安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提供26个品系的良种接穗130多条。与此同时,良种园生产的早结实核桃,除满足本县推广良种培肓壮苗外,还向扶风、宝鸡市渭滨区及天水市林校等提供良种核桃l2000多公斤。刺槐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种苗需求量大。92年开始,我们先后在我县的温水、杜阳、唐家庄、河北四个乡的十个村选择优良类型林分,建立刺槐母树林1000亩,每年采集刺槐种子1万多公斤,供本县及周边地区育苗使用。在此基础上,1996-1997年在宝鸡市林科所的指导下,我们又开展了刺槐选优工作。共选出优树8株,为刺槐良种繁育奠定了基础。1994年在省项目办的指导支持下,我们先后从山东及本省户县引进4个品系的刺槐无性系种根2.5万条扩大繁殖,培育剌槐无性系苗l2亩,产苗8.5万株,全部用于项目造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选择曹家湾镇的咸宜关村为大红袍花椒栽植示范村和母树林采种基地;关山林场淋浴沟为油松母树林采种基地;苏家河营林区为华山松采种基地;八渡乡高楼村为侧柏母树林采种基地;八渡乡杨家庄村的沙沟为白皮松母树林采种基地。这些采种基地地建立,每年都为我县的林业生产提供一定数量的较好种源,并为今后的良种繁育打下了基础。

二、完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近几年来,我们在种苗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宪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管理上,要求用于育苗和造林的种子必须达到国家《林木种子质量分级》二级以上标准。国标中未列树种,按省级标准执行。造林苗木:裸根苗必须达到国标《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二级以上苗标准,国标未列树种,按省级标准执行。容器苗按《陕西省容器育苗技术规程》有关 标准执行,严禁使用弱小苗、病虫苗、损伤苗、失水苗。在组织管理上,对种苗生产,经营、调运、检疫。栽植的施工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和每年春季作业前的短期培训。要求上述所有人员都要掌握从种子采集、检验、收购、调运、贮藏到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掘苗、分级、扎捆、假植、调运、保鲜,栽植方法,注意事项等全部过程,并熟练掌握《育苗技术规程》,种苗国家和省级等级标准,明确各自职责,层层把关,那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纠那个环节人员的责任。并将责任与个日利益挂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种苗生产经营、到调运栽植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监督体系。杜绝了不合格种苗的出现,保证了各项林业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1992年县林业局与温水乡协作完成的《大湾沟流域工程造林推广与研究》项目,在验收鉴定时,被省市有关专家誉为免检工程,曾获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三、典型样板示范,幅射带动全面

建立示范点,树立科技样板,是推广良种培育壮苗的有力手段。近年来,我县在种苗生产经营活动中,坚持走国营、集体、个人三结合的路子。注重发挥国营苗圃和种苗站的骨干示范带头作用。县林业站、千山防护林工程管理站及各国有林场所属的7个国有固定苗圃,面积148亩。在德援工程和十万亩干杂果基地建设工程起动后,县林业局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资37万元为石咀苗圃安装喷灌设施18.9亩。衬砌U型渠180米:北河苗圃改土30亩,打机井一眼,架设 电力线路400米,衬砌u型渠207米;修建房舍130平方米;固关林场和关山林场两个苗圃改土28亩,衬砌u型渠400多米。还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万元,为东风、杜阳、塄底下三个乡装备集体示范苗圃三个,面积6 0亩。苗圃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国有和集体苗圃的骨干示范作用。在此良好的基础上,各苗圃根据我县林业生产需要和各自实际及特长,选择引进适宜树种,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育苗新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壮苗培育工作。关山林场的野生武当木兰驯化栽培育苗技术研究,经四年探索获得成功,为这一野生稀有观赏、用材兼用树种的培育繁殖创造了成功的经验。这一成果1997年获宝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咸宜关林场红桦育苗造林的圆满成功,为红桦这一优质用材树种在高寒地区扩大繁殖,开辟了新的途径,1996年获宝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千山防护林工程管理站所属北河苗圃和东风镇尧场示范苗圃,1995年引进南抗1号杨树扦插育苗一举成功,成苗率97%,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县林业站石咀苗圃、曹家湾苗圃引进截叶毛白杨,冬季沙藏,翌春扦插育苗,当年成苗率达87%以上。出圃率83%。刺槐无性系引种埋根育苗及毛白杨、刺槐无性系ABT生根粉处理扦插育苗都创造了一举成功的经验。县林业站院内的针叶树容器育苗,从1986年开始探索、总结,不断改进营养土配方,并从种子处理、摧芽方法、立枯病防治、苗期肥水管理等关键环节上不断总结提高,到1992年已总结出一整套容器培育的成功经验。油松、侧柏、华山松、白皮松等针叶树容器育苗的成苗率、保存率、出圃率都稳定地保持在90%以上。但他们并未就此止步,仍然积极探索,独辟蹊径,再创新招。将原来大棚培育改为出苗前无棚盖膜,出苗后撤膜,最后又改进为:适当推迟播种期,露天喷水培育容器苗。这样既省时、省工又使苗木成本降低了10个百分点。苗木质量较以前大有提高。1994年春季德国专家盖博在陇县考察时高度赞扬说: “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培育出如此好的苗木真了不起”。我们还及时采纳德国专家增加间苗措施的建议,改变过去传统认为针叶树幼苗期丛生有利成活的观念,在苗木出土一月,针叶刚一展开,侧根倘未发育前,结合拔草,及时间苗,保留优良单株定苗。间苗后间隔10~15天叶面喷肥2~3次。从而使苗木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年生油松平均高l2厘米,最高达21厘米,侧柏平均高l6厘米,最高46厘米。宝鸡、咸阳两市项目区各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要求传授验,指导育苗。林业站先后为千阳县唐家山林场、宝鸡市渭滨区林管站、市林业设计队等单位指导培育油松、侧柏容器苗8 O多万袋,均获得成功。

几年来,林业站培育的针叶树容器苗,除满足本县用苗外,还为宝鸡县、麟游县项目区及省、市林科所项目示范区,宝鸡市渭滨区黄防工程,提供优质容器苗90多万袋,既支援了兄弟县区的林业建设,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在充分发挥国有、集体示范苗圃骨干作用的同时我们还 积极发展专业户和科技示范合同育苗。到97年全县已发展育苗专业户56户,科技示范户19户。在国有苗圃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的幅射带动下全县育苗户发展到170多户,年成苗面积保持在1000亩左右。除满足本县各项林业建设工程外,还可向周围县区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苗本。

四、搞好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近几年来,我们把加强林业技术培训和教育普及作为提高种苗工作的技术含量、选用良种、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来抓。县林业局、林业站、种苗站、德援办都首先注意抓好各自单位技术和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自97年来先后有420人参加了市林干校举办的林业职工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培训,85人取得高级工资格证书,100人取得中级工资格证书,172人取得初级工资格证书。从事种苗工作及各项林业建设工程 的施工人员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每年春季植树林业生产开始前,都要对从事种苗工作的职工进行作业前的技术培训,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讲授种苗知识、《育苗技术规程》、种苗检验分级的有关技术和种苗分级的国家及省级标准,使职工不断加深对种苗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自觉地按技术规程和有关标准办事。

除对职工进行培训外,我们还对项目区、基地建设各乡村组干部,每年作业施工前采取请上来派下去的方法举办短训班,召开短训会,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种苗木调运、保鲜、栽植的基本知识,让村组干部掌握技术要领,以便组织群众 按技术要求实施。几年来共办“核桃高接换优势”、“核桃花椒育苗技术”等培训班6次,培训农民技术员25O多人次,召开各种短训会90余次,参加人员2600多人次。我们还在每年春秋两季育苗、采种的关键时期,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村组,采取现场操作、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育苗采种户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既让林农掌握了种苗技术知识,又锻炼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

总之,我们在种苗生产经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林业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兄弟市县相比,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决心乘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吸取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做好林木种苗工作,不断提高林木种苗工作的技术含量。为加快林业建设步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九九八年四月

第三篇:林木良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林木良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1、厚荚相思苗期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联系人:何宗明 联系电话:0591-83754976 该项目以1年生厚荚相思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不同N、P、K施肥配方对厚荚相思1年生播种苗生长量、生物量、Dickson苗木质量指数和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建立了定量预测模型,优化了施肥配方。采用DRIS营养诊断方法对1年生厚荚相思播种苗叶片的N、P、K养分含量进行诊断,提出N/P、K/N、K/P比值作为诊断指标,并计算出优化比值范围。该项目所提出的厚荚相思苗期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综上所述,该项目在Dickson苗木质量指数和DRIS营养诊断方法应用于厚荚相思苗期施肥方面具有创新性,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2、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检测技术研究 联系人:余坤勇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1、沿海防护林建设时我国当前需要的六大林业工程之一,也是现代林业的重要体系,建设良好的沿海防护林对于防范台风等自然灾害、保障区域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土地利用、优化农业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关于沿海防护林相关研究,特别是沿海防护林的数量、质量、空间发布和投入产出等问题相对较少,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检测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依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提交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按计划开展了研究工作,完成了各项相关任务,培养博硕各一名,提交的数据材料完整、真实、可靠、内容翔实、符合要求。

3、项目成果思路清晰、分析方法正确、结论可靠、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区域沿海防护林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意义。

4、项目成果以沿海防护林效益的空间具体体现为目标,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态质量变化、综合效益以及干扰指数等多元法并用,综合论证、分析了沿海防护林的防护效益,并以遥感影像的删格单元额空间化体现防护的效益区域,为防护林分类==改造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指导。

5、依据科技查新报告,项目研究成果在①基于3S技术实现沿海防林工程造林遥感监测。②首次构建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模型,并通过UCSE实现了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效益的测定。③基于生态学原理,实现沿海防护林水土保持与造林的生态质量影响分析。④构建符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的评价。⑤基于NDAI干扰指数和综合效益比值体现沿海防护林防护效益的阀值等5个方面成果具有创新性,项目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新颖性,先进性6项成果在相关林业基层单位应用、推广、检验、一致认为成果技术科学、成熟、实用、应用具体化、简单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所提出的沿海效益的栅格化体现和防风固沙效益模型,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研究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3、黑木相思扦插生根机理及繁殖配套技术研究 联系人:丁国昌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该项目开展了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揭示了不同枝条部位、叶片处理及生长调节剂对黑木相思插穗生根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扦插基质、插穗部位、穗条处理、生根剂配方及菌剂处理等主要扦插技术参数,平均生根率达79.81%,实现规模化扦插育苗,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内源激素和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方面,探讨了黑木相思的扦插生根机理,具有创新性。该项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4、基于3S技术工业原料林地优化经营技术应用研究 联系人:刘健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1、该项目研究只要包括遥感技术的林地NPP、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等理化性质估测、林地土壤退化的遥感监测以及立地质量等级的定量化遥感反演等内容,提出了工业原料林林地优化经营的技术体系,对于指导现实的工业原料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建设解决了林地立地质量的遥感反演和林地退化的遥感估测等关键技术,经基层实践检验,技术科学、直观,为工业原料林的林地选择与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研究内容丰富,方法先进,结论可信。

3、该项目在土层厚度的遥感反演、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林地退化遥感监测技术构建、林地立地质量等级的遥感定量化反演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该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5、中国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及其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断 联系人:何东进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1、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国内外林业关注的热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是当代研究和试验的热点。此领域研究与实践已由地带区域向国家尺度走向经营区和经营单位尺度发展,此项目研究是我国林业企业经营区范围进行研究,是具有先行性。

2、项目采用Fisher-Tippett等工型极值分布模型法,混交度分析法及有关评价法有一定创新性。

3、研究在进行森林资源区域基础上建立了适宜的经营模式,并开展经营实践和评价验证,对高保护价值的森林判定标准也有创意。

4、项目成功具国内创先水平,并有向我国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推广和参政的意义和价值。

6、中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择伐后生态恢复动态与作业系统研究 联系人:周新年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系统分析择伐重要技术参数,定量分析不同强度采伐作业对中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伐后生态恢复动态影响;定量计算择伐经营环境成本,综合内容丰富、深入,方法科学。该项目创新点:首次研究天然次生林择伐后生态恢复动态;首次对择伐经意环境成本进行定量研究;首次定量分析天然次生林不同强度采伐作业10a后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择伐强度不超过30%的低强度择伐经营方式。全面提出适合的择伐技术参数和策略,为中亚热带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在福建省建瓯市建立了优化的作业模式示范现场,并推广应用到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实现了天然次生林伐后生态恢复,在生产时间中具有重大的价值。

7、福建道地中药材短葶山麦冬良种选育和GAP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联系人:郑郁善 联系电话:0591-83789645 项目首次开展福建道地中药材短葶山麦冬良种选育和GAP关键技术研究并推广应用,提高了中药材短葶山麦冬的产量与质量,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建立短葶山麦冬GAP基地,对其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符合中药材GAP生产要求;开展短葶山麦冬良种选育工作,通过RAPD分子标记,建立了不同种源DNA指纹图谱,筛选出14个优良品种;进行了高产优质短葶山麦冬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最佳采收期等GAP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短葶山麦冬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体系,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研究内容系统全面,在短葶山麦冬良种选育和GAP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具有明显创新性,填补了短葶山麦冬GAP关键技术方面的空白。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8、福建山樱花良种选育与快繁技术研究 联系人:郑郁善 联系电话:0591-83789645 该项目对福建、浙江、广西和广东等四省的21个福建山樱花种源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遗传多样性,建立了福建山樱花种质资源库,筛选出色彩艳丽、株型优美的重瓣品种优树3株;研究了福建山樱花组培和扦插繁殖技术,组培增殖系数高达7.44,扦插繁殖生根率达到89%;采用DRIS综合营养诊断法进行了福建山樱花苗木施肥与营养诊断研究,为福建山樱花苗木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成果已在福建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技术路线正确,研究内容系统全面,在福建山樱花良种选育、组织培养技术和苗木施肥与DRIS营养诊断方面具有创新性。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9、福建引种相思树种木材特性及利用的研究 联系人:林金国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系统地研究了福建引种相思树种的木材特性,分析了土壤类型、坡向以及不同家系对相思树种材质变异规律的影响,研究了引种相思树种木材的利用途径,为相思树种定向培育和加工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对相思树种木材品质定向培育与利用的系统研究,探明了相思树种木材特性与生境的关系以及木材特性的径向变异规律与工艺成熟龄的关系,具有创新性。该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10、人工林毛竹材材性变异规律及应用的研究 联系人:林金国 联系电话:0591-83706551 系统研究了种源及立竹度、林分结构、立地条件、灌溉、坡向、海拔高度等对人工林毛竹材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毛竹材品质的良种选育和材质定向培育措施,有助于促进毛竹营林和加工利用一体化,为毛竹材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分析了不同种源毛竹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应用综合坐标法评估不同种源和不同培育措施的人工林毛竹材质和用途,具有创新性。该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第四篇:北方地区如何培育落叶松良种壮苗

北方地区如何培育落叶松良种壮苗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程立中

敖胜利

程涛)

落叶松,落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是我国北方造林的常用树种,强阳性树,性极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最适合于较高海拔和较高纬度地区的配置应用;用种子繁殖。

1土壤管理

育苗地要在前一年秋天进行深翻,深度20-30厘米。秋翻可以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熟化土壤、积雪保墒,待到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15-20厘米时进行耙地春翻,同时施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发酵调制好的厩肥110-150吨。在做床的同时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每公顷用硫酸亚铁130公斤杀菌,高锰酸钾7.0公斤杀菌,氯丹粉36.0公斤杀虫,硫酸铵225公斤,过磷酸钙300公斤,碾成粉末,施底肥,洒在圃地8-10厘米,与表土参拌均匀,播种前4-6天浇透地水。

2种子处理

种子是育苗的基础,种子质量的优劣是育苗成败的关键。所以一定要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良种育苗。根据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合理地确定播种量。

为了消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可以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3小时,捞出后,用35℃的温水浸种20小时,将处理好的种子混3倍的雪进行低温雪藏,雪藏不能少于60天。经过浸种雪藏的种子吸水膨胀,利于种子内部木质化,出苗早、快、齐,同时还可以增强幼苗抗霜冻和其他灾害的能力。

3播种 3.1种子催芽

根据实地情况,可以提早打破种子的休眠期,种子完成发芽前物质转化。在播种前6-9天取出种子,待雪融化后进行催芽处理。当有35%种子裂嘴,大部分种胚变绿即可播种。

3.2播种时间

适时早播,延长苗木生长期。当幼苗出土时能够躲开晚霜灾害。北方坝上地区一般在5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地表温度稳定在8℃时播种为最好。

3.3覆土厚度

采用高床、横床或顺床条播,覆土厚度为种子短轴直径的2-3倍,覆沙可稍厚些,一般0.3-0.5厘米。

4苗期管理 4.1水的管理

水是苗木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苗木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也不同。

出苗期:从播种后到幼芽出土苗茎直立前。此时幼芽纤细生活能力弱,要保持床面有较好的温度、适度和透气性,适当控制施水量,干土层不能超过种子层,床面温度高大30℃时及时浇水降温,以免灼伤幼芽。

生长初期:从幼苗出齐苗茎直立后到地上长第二轮叶,地下长出侧根。此时幼苗对外界抵抗力弱,生长缓慢,这个时候,在保证幼苗所需水分情况下,适当控制浇水,提高床温,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幼苗抵抗力。

高生长期:从苗木开始穿心,地下部长出3-4条侧根到苗木生长速度开始下降为止。此时为高温期,苗木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也是日灼危害比较严重时期,要勤浇水,保持床面湿润。

生长后期:此时苗木已长到一定高度,生长速度逐渐下降,但是雨量较多,为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提早封顶,一定要控制浇水,修好排水设施。

4.2追肥

当幼苗地下开始长侧根,地上部长出第二轮叶开始第一次追肥,选择氮磷混合追肥。每10平方米施硫酸铵50克,混1%浓度过磷酸钙浸泡液125克,以后每隔一周追硫酸铵1次,追3次,每10平方米75-100克,追肥后10分钟用清水洗苗,以免灼伤苗木,苗木生长后期停止施氮肥,开始追磷肥,以根外喷磷为最好,用1%-5%的过磷酸钙浸泡液,用量每10平方米150克。

4.3中耕除草

播种后2-3天当表土层稳定后用喷雾器喷洒1%浓度的除草醚,每平方米3克,一个月后第二次喷洒,每平方米5克,喷完除草醚10分钟立即用清水洗苗。为了增强土壤透气性,雨后晴天要松土,中耕松土结合除草一起进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4.4防治病虫害

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提高育苗技术,使苗木齐、全、壮,增强苗木的抗病能力。常见的病害是松苗的立枯病。主要是烂芽型、猝倒型、根腐型、茎叶腐烂型立枯病。

防治:幼苗出土后一周喷洒0.8-1.0%的波尔多液,每平方米250-350克,5到7天喷一次,可以预防猝倒型立枯病。如发生立枯病,可喷洒1%-5%浓度的硫酸亚铁,每平方米5公斤,喷后10分钟,用清水洗苗,同时拔除病株烧掉。

4.5间苗

落叶松幼苗群生性很强,由于受多种危害,存苗量很不稳定,如果留苗密度均匀,每平方米500-600株,可以不见苗。如果超过600株,到高生长期不间苗,影响株间和根系生长,降低苗木质量,严重的话会影响苗木越冬。

5越冬管理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春季风大干燥,昼夜温差大,地上部苗木失水严重,能否安全越冬是第二年苗木保存量的关键。因此,在土壤封冻前灌足底水。并在与风垂直的方向每隔30米,设一道防风障,风较大的苗圃地每隔50米设一道防风障,并在苗床头、迎风床边覆土7-10厘米,或在床面覆盖树枝,以利于防风和积雪保湿。

6留床苗管理

撤防寒土、防止冻拔及龟裂。当土壤解冻10-15厘米,撤去床头、床边的防寒土及树枝。

间苗、剪枝。间去劣质苗,保留一茬苗,便于管理,留苗密度每平方米350-450株。留床苗到了高生长期,苗茎开始增粗,侧枝向外生长,株间竞争明显,所以在侧枝没有木质化时要及时掐掉,同时注意剪枝不要在雨天进行,以免雨水腐蚀伤口。

水肥管理。苗木放叶后要灌足大水。进入高生长期要大水、大肥,每公顷施硫酸铵120-150公斤,进入生长后期停止施氮肥,增施磷肥两次,每公顷700-900公斤,也可以根外叶面喷磷,同时做好排涝工作。

第五篇:良种繁育合同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___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如下合同条款。

第一条 委托繁育的种子品种、数量、质量、价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甲方提供的繁育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甲方的义务

(一)持有相应的《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执行国家制定的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二)在收到乙方按本合同第一条约定支付的种子价款日内,依据本合同第二条的约定向乙方提供繁育材料。

(三)向乙方提供繁育良种的书面技术资料。

(四)在所繁育种子的播种、生产管理、收获过程中,派技术人员对乙方人员给予包括但不限于繁育区的选择、设置、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田间去杂、田间检验、种子收获、室内考种、种子贮藏、种子运输等生产环节给予技术指导。

(五)建立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前茬作物、繁育良种名称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管理、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繁育者名称等内容的种子生产档案。

(六)收购乙方交售的经甲方检验符合本合同第一条约定的种子。

第四条 乙方的义务

(一)必须种植从甲方购买的种子,必须按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操作,必须听从甲方技术人员的指导。

(二)选择适宜繁育良种生长发育的土壤质地、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管理方式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繁育良种的土地应地力肥沃、排灌条件良好。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及时除草、防病、治虫、浇水、排涝、中耕、施肥,保持田间水肥充足、通风透光良好,确保繁育种子的一致性和丰产性。

(三)繁育良种的地块,必须单独播种,必须隔离安全(采取空间隔离的,隔离距离自花授粉作物不得少于________米、异花授粉作物不得少于________ 米;空间隔离距离不能满足规定的,必须采用地形地物隔离或者时间隔离或者障碍物隔离);不得重茬;不得施用与繁育的种子属于同种作物的植物肥(例如:繁育小麦种子时,不得施用带有麦茬、麦秸、麦糠的肥料等,余类推);在生长发育期内,必须及时地彻底地除草、灭虫、去杂以及套袋隔离,严防生物混杂。

(四)按第一条约定的数量和质量及时间向甲方交售合格的种子。不得交售假、劣种子。

第五条 对交售的每批种子,双方必须共同取样封存、分别保存,以备种子检验、仲裁、诉讼之用。封存的样品保存至本合同约定的种子用于生产收获以后。

第六条 乙方不得擅自向他人销售繁育的种子。

乙方持有所在地物价行政主管机关出具的证据证明当地种子市场价格高于本合同约定价格2倍时,甲方应当适当提高良种收购价格。具体收购价格,由双方另订协议;在未签定新协议前,仍执行原协议。

乙方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向他人销售繁育的种子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不解除合同的,乙方必须按___________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

如果繁育的良种是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乙方未经甲方书面许可擅自向他人销售的,必须按_________万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

第七条 乙方向甲方交售繁育的种子数量,低于乙方所在地当年该作物平均单产%的,须按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低于该作物繁殖系数的,须按元/亩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甲方可以解除合同。

乙方持有有关机关证明因不可抗力造成当地该种农作物减产、绝产的,可以相应少交繁育的种子。

第八条 甲方拒收乙方交售的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指标的种子的,应按元/亩的标准向乙方赔偿损失;甲方少收乙方交售的符合合同约定质量指标的种子的,应按少收种子数额市场价款的二倍向乙方赔偿损失。

乙方在交售的种子中掺杂使假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甲方不解除合同的,乙方必须按每斤假、劣种子________元的标准向甲方赔偿损失。

第九条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都可诉至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第十条 本合同的有效期限为月,即自合同双方当事人盖章或者签字之日起的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生效,至_____年___月___日止失效。

第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第十二条 其他约定:_______________

附件

1.甲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

2.乙方《居民身份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土地承包合同》、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的复印件,《代表人推举书》和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原件。

委托方(章):_______受托方: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推举代表人: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

有效期限: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3/23106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