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端午有感
端午有感
又到端午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乘着火车,顺着人流来到了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刚下火车,就见武昌正飘着蒙蒙细雨,人潮涌动间,我不经意瞥间几个衣裳佝偻的,或高或矮,但有着相同特点--又瘦又脏的人正围着一对情侣在说着什么。我好奇地观望了一下,结果发现他们是一群正在强行讨钱的行乞者。我不禁感叹,世风日下,行乞的反而理气直状地向施舍者索要“工资”了。感叹过后,我便将其抛诸脑后了。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乘车来到了黄鹤楼。在天桥上,我再次见到了一些街头行乞的人,他们或坐或卧,有的抱着个孩子,面色凄楚;有的萎靡斜靠;有的不停地向路人作揖,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看过别人对行乞的评述:“行乞是指向他人求讨食物、钱财等。行乞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无家可归,没有固定住址;有部分是因身体或心理障碍,没有工作能力;有部分则是虽有工作能力,但难以找到工作及赚取稳定收入,因此他们便只能以乞讨维生。部分乞丐虽有工作能力,但是没有工作意愿,宁愿乞讨过生活;部分则被认定为骗子,利用人们的爱心或怜悯赚钱。”
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个抱着小女孩的大叔,大约30岁的年纪,也未残疾,为什么不自食其力呢?还拖着女儿一起受人家的白眼,这样会对她的将来起到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看着那个萎靡靠在桥上围栏的妇人,她的面前歪歪曲曲得写着自己凄惨的身世,什么丈夫患病,负债累累,难以过活,可看她的样子,哪点是着急的样子?那个不停作揖的是个年轻的女子,面前也有个牌子,说明了她遇到什么求学在外地,钱包被偷呀等等一系列倒霉事,我想怎么这么巧,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她身上去了,而一个连粉笔字都不写得难以辨别的人会是在求学的人么?
遇到了这些我游览的性致顿时低落了不少,在意兴阑珊地逛完黄鹤楼之后,我又来到了长江大桥边上坐着看夕阳。这时边上有个面黄肌瘦的少妇,拖着她的儿子,一个挨一个地请求施舍,看着她呆滞的眼神,僵硬的脸,机械地下跪,双手合十的作揖,我突然心里觉得一阵悲哀,这种被乞讨磨去了所有的尊严,自信的人,只剩下麻木。这样与行尸走肉毫无区别地活着,真是可悲。
回学校的路上,我在地铁上,我再次遇到了行乞者。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乞讨者,一位年长的盲者在一位妇女,大概是他的女儿的搀扶下,目不斜视地拿着个口杯向前走,边走边歌并不刻意的向他人乞怜,他的歌声嘹亮,豪迈,富有活力。他走过的背影,虽然蹒跚,但是迈步坚定。好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端午一行,让我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乞讨者,乞丐的行乞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乞丐会单纯跪在地上或躺在地上向人乞讨。有些乞丐以生活处境打动人心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死缠别人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假借忘记带钱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假扮残疾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装疯卖傻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饲养动物进行乞讨。
乞丐职业化是乞丐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乞丐阶层分化为非职业乞丐和职业乞丐两大群体。非职业乞丐是指因遭受不幸而被迫暂时沦于乞讨的那
部分人,职业乞丐则是指将乞讨视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从中谋取利益的那部分人。实际上,二者的界限又是相当模糊的,从非职业乞丐到职业乞丐的转化仅仅一步之遥,特别是当有着以乞致富的强烈愿望时,贫困者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穷到了只能乞讨的境地,乞丐的职业化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乞丐职业化,既与历史传统有着一定的文化传承,更深深打上了今日转型中国的时代烙印。城乡差距的拉大、户籍制度的松动,吸引着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但缺乏基本生存技能的贫困者天然为城市有限的就业容量所排斥,他们不得不依靠乞讨的生存方式游走于城市的边缘。
如果再进一步细察,职业乞丐还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一是由于贫困和社会保障缺失而不得不以行乞为职业的人,这属于物质贫困型职业乞丐;二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生活方式自立、但仍以乞为职的人,这属于精神贫困型职业乞丐。
从道德层面看, 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早期中国的大地上,人们对境遇悲惨的人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怜悯去援助。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乞讨行骗和“职业乞丐”的出现,人们的那点怜悯之心以无处可寻,人与人之间变得互相猜忌怀疑甚至冷漠。在繁华闹市、车站、居民小区,有太多的“期望援助”的“乞讨者”,然而,无论有多落魄,有多悲惨,他们得到的最多是不屑、厌恶、白眼,似乎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幸运了。以至于上海人得出了“乞丐是一种职业,乞讨是一种欺骗”的共识。尽管这样的共识让人难过和无奈,但是它确实存在,于是人们的怜悯之心再也不会轻易施舍,而背后潜藏的则是诚信的日益缺失。
从法律层面看, 那些真正的乞丐能放下尊严前来进行乞讨,一是因为穷困或碰到了灾难,二是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一个状况。在他们不强行索取,影响交通、影响路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他们的乞讨行为应视为他的基本权利,也就是他有乞讨的权利。对于拒绝政府救助的职业乞丐,目前管理中缺乏法律依据和执法手段,“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而治理“职业乞丐”解决这一盲区的途径,最好由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使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时有法可依。在国家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地方上也可以通过委托类似社科院这样的机构来进行对乞丐问题进行调查,随后制定出相关的法规交人大审议通过后实行。通过法律对乞讨行为、地点进行规范,只有这样国家机器才能分辨出乞丐们的真伪来,让善心市民放心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乞丐们。我认为每个人都不应该出卖自己的尊严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即使在逆境仍旧不放弃自己才可能最后得到救赎。“如果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有着伟大的心,那么他就是个伟大的人。”这是我最希望他们明白的一句话。
第二篇:端午有感
(1)悲壮千年
历史的长河,多少的纷争与厮杀,多少的欲望与期盼,多少的窒息与迷茫。楚国的大地,帝王与权臣智谋的相向,权臣与黎民情绪的倾煽,难为了一位“心比民善,人微言轻”的仁义人臣。悲愤自此而起,壮歌为此而鸣。
滚滚长江东逝水,难释屈原黎民怀。仰望苍天,泪洒尘土,遥视歌舞升平的帝都,目测满目疮痍的乡村,多少的自信,多少的志向,多少的热血沸腾,多少的铿锵之声,难敌帝王的薄情假意,难圆黎民的安身期盼峻峻。
天大的胸怀,水长的相思,搏击的梦想,奔驰的身躯,随心飞翔,飞翔的姿势如流星逝去,但划过的轨迹却悲壮千年。
(2)神圣千年
纵观历史,谁能为民,谁就能载舟长河,谁就能徜徉向晚霞光。
人民的胸怀为国家绽放,人民的意志为民族坚强,人民的情感为英雄灵光。
只有不屈的人民,没有不屈的君王;只有不屈的精神,没有不屈的权杖。只有不屈,才能获得历史的光芒。
千年,长江之上,不屈的飞翔,不屈的铮铮誓言,是为人民问天的方向。
千年,民族的心灵之上,精神的追溯,意志的坚定,被反复蓄意模仿,被千万次高举过头颅的生命之光。
(3)五月千年
五月,千年的五月,一个民俗,成就五月的辉煌。
龙舟、粽子、香艾。。是龙的传人,都无法走出五月的情感,都无法释怀五月的千年情愫。
一次次的高举,一回回的歌唱。五月把民族精神擦拭的铮铮赤亮。
今天。面对强大的祖国,我们放声歌唱,歌唱民族的尊严,歌唱民族的腾飞,歌唱民族的富强。
今天,面对价值观的碰撞,我们学会坚强,坚强民族的精神,坚强民族的荣光,坚强按民族的姿势飞翔!
第三篇:名酒之都迎端午有感
名酒之都迎端午有感
陈洪三
龙舟竞划悼屈原,鲜粽飘香谱华章; 蒜头艾草驱邪恶,菖蒲美酒饮吉祥; 百姓击鼓歌盛世,城乡奏乐赞辉煌; 桑梓彩旗红艳艳,酒都佳节喜洋洋。
第四篇:端午
端午节节目主持词
1、《小可爱》
李:孩子们拥有活力四射的童年,有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瞧,一群可爱的宝贝来了!
刘: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正向我们走来!请欣赏“小精灵”舞蹈队带来的幼儿舞蹈《小可爱》。
2、合唱《红星歌》
刘:走过这个火热的六月,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九十年沧桑巨变,九十年岁月峥嵘。李: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歌声向祖国妈妈献礼。红心向党、与时俱进,让镰刀斧头的尊严,因我们的忠诚而与日月同辉,山河同在!请欣赏塔尔气小学带来的《红星闪闪》。
3、《彩扇舞》
刘:在十二五的第一个春天,沐浴着无限的春光,彩扇飞舞,舞出多彩生活的姹紫嫣红。
李:扇舞春风,和谐奋进。歌颂充满生机的今天,召唤前程似锦的明天。请欣赏由和谐家园艺术团带来的《彩扇舞》。
4、《森林扑火队员之歌》
李:一方水土,一方森林,我们日夜站岗值勤,一分辛苦一种执着,只为森林生命的绿色。
刘: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是务林人的职责和骄傲。让我们为他们高歌吧!请听由吴江宁、宫晓峰、郑杰、胡迎滨带来的:《森林扑火队员之歌》。
5、《擒敌拳表演》
刘:没有战胜过困难、没有负过重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军人!你看,他们的英姿,他们的刚强,他们是真正的好儿男!
李:我们武警绰尔森林大队的官兵们不顾训练的疲劳,用热情、铿锵有力的表演来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澎湃激情,请欣赏由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擒敌拳表演》。
6、《牵手草原》
李:牵着芬芳的草香,牵着绿色的希望,牵着牧童的欢唱,牵着阿妈的吉祥。刘:牵手草原,绿浪奏起动人的乐章。牵手草原,草原托起红色的太阳。请欣赏张喜军、曹喜鹏带来的歌曲《牵手草原》。
7、《太极拳》
刘:朗朗乾坤,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太极八卦,更有其神秘的面纱。
李:舒臂如仙鹤展翅,舞出一台灵动;昂首似凤鸣九天,传出万种风情。下面就请大家欣赏由老科协表演队带来的《太极拳》表演。
8、《新綽尔之歌》
刘:蓝天当纸,海水为墨,写不完我们心中的颂歌,李:群峰放歌,大江展喉,唱不尽我们永恒的赞歌。
刘:让我们用力量的臂膀,让綽尔神采飞扬,李:让我们用燃烧的激情,让家乡的热土,凯歌嘹亮。合:让我们全体运动员共同唱响《新綽尔之歌》。
1、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正向我们走来!请欣赏“小精灵”舞蹈队带来的幼儿舞蹈《小可爱》。
2、走过这个火热的六月,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九十年沧桑巨变,九十年岁月峥嵘。
3、在十二五的第一个春天,沐浴着无限的春光,彩扇飞舞,舞出多彩生活的姹紫嫣红。
4、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是务林人的职责和骄傲。让我们为他们高歌吧!请听由吴江宁、宫晓峰、郑杰、胡迎滨带来的:《森林扑火队员之歌》。
5、没有战胜过困难、没有负过重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军人!你看,他们的英姿,他们的刚强,他们是真正的好儿男!
6、牵手草原,绿浪奏起动人的乐章。牵手草原,草原托起红色的太阳。请欣赏张喜军、曹喜鹏带来的歌曲《牵手草原》。
7、朗朗乾坤,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太极八卦,更有其神秘的面纱。
8、蓝天当纸,海水为墨,写不完我们心中的颂歌,让我们用力量的臂膀,让綽尔神采飞扬,合:让我们全体运动员共同唱响《新綽尔之歌》。
1、孩子们拥有活力四射的童年,有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瞧,一群可爱的宝贝来了!
2、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歌声向祖国妈妈献礼。红心向党、与时俱进,让镰刀斧头的尊严,因我们的忠诚而与日月同辉,山河同在!请欣赏塔尔气小学带来的《红星闪闪》。
3、扇舞春风,和谐奋进。歌颂充满生机的今天,召唤前程似锦的明天。请欣赏由和谐家园艺术团带来的《彩扇舞》。
4、一方水土,一方森林,我们日夜站岗值勤,一分辛苦一种执着,只为森林生命的绿色。
5、我们武警绰尔森林大队的官兵们不顾训练的疲劳,用热情、铿锵有力的表演来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澎湃激情,请欣赏由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擒敌拳表演》。
6、牵着芬芳的草香,牵着绿色的希望,牵着牧童的欢唱,牵着阿妈的吉祥。
7、舒臂如仙鹤展翅,舞出一台灵动;昂首似凤鸣九天,传出万种风情。下面就请大家欣赏由老科协表演队带来的《太极拳》表演。
8、群峰放歌,大江展喉,唱不尽我们永恒的赞歌。
让我们用燃烧的激情,让家乡的热土,凯歌嘹亮。合:让我们全体运动员共同唱响《新綽尔之歌》。
第五篇:王曜君端午的鸭蛋听课有感
王曜君《端午的鸭蛋》听课有感
2009年4月17日,我们领雁工程全体学员在县实验中学聆听了王耀君老师上的《端午的鸭蛋》。王耀君老师上课的独特风采,至今历历在目,感受颇丰。
(1)“灵巧,灵动,灵性”的精致型课堂是王耀君老师的追求。传统语文课堂,教师往往先介绍作家作品,再总体感知,最后进行重点段落或重点句、词品析。各板块界限分明,有棱有角。但在王老师这堂课里,却没有这种传统的板块模式,整个课堂教者自己激情投入,引导启发学生逐渐深入,课堂如行云流水,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感。一堂语文课一般只能解决一个主要的问题,围绕这个大问题设计出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即形成问题流,才能使整个课堂紧凑而有序。王老师的课堂就围绕作者的“童心”,重点分析“挂鸭蛋络子”的玩法,其间又设计对文中字词内容的解读,比如 “蠢”、“秀气”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思路十分清晰,逐层深入,步步挖掘,提升境界。
(2)课堂的内容简单明了,而内涵丰富。王耀君老师说:“简明、简约、简化”的设计型教学是他的风格。在《端午的鸭蛋》中,王老师设计了四个模块:
1.风俗2.童心3.乡情4.总结,提升。在课堂的最后板书上,王老师用一个鸡蛋型的圆圈---“高邮鸭蛋”里面的双黄:童心、乡情,上面写的风俗,下面写的鸭蛋,简洁明了,使我们对王老师的巧妙设计拍手叫绝。此外,我发现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简洁,过渡更是看似平淡,实为精细!过渡的特点是简洁自然。总的来说用了两句话,并且着力于文眼。过渡不是为过渡而过渡,丝毫没有做作感。过渡起到用文字把情感层层推入高潮的作用。课堂最后,王老师用材料介入: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老头儿汪曾祺》汪明)面对材料中的省略号,学生兴致勃勃地回答“高邮咸鸭蛋——汪曾祺”,或“高邮咸鸭子——汪曾祺”,在会意的笑声中出示“高邮——汪曾祺”,为整节课画上意味深长的最后一笔。
《课程标准》提到:“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觉得一堂真正优秀的语文课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来源于精巧的课堂设计和问题流的贯穿,来源
于学生自主性的真正体现。只有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热爱、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精神的提升,这才可能是一堂优秀的理想的语文课的最主要标志。
王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在大力弘扬优化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效益的今天,如何想方设法地设计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今后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培训班学员王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