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维之美
思维之美:让人变得更聪明的15种方法2009-02-18 18:19人脑的潜力是无穷的,人的大脑大约有1010个神经元。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大脑可以贮存五亿本书的信息,这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的1000万册的50倍。
但是,人的一生中只动用了大脑的5%。那么还有95%怎样发掘呢?这就要对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思维方法也是这样,不仅要懂得它的特点,而且更要通过训练,才能掌握熟练,运用自如。
训练思维的方式很多,国外大都采取问卷式、画片式、数字式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由于比较抽象,比较枯燥,而且训练者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进行,所以,局限性很大。
而我们在这里所采用的思维训练方法,是属于故事性的,即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一种方法,是属于故事性的,即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一种方法,寓方法于故事之中,我们在一些学校进行试验,很受大家欢迎。下面介绍15种有趣的训练思维的方法:
一、破除常规法
有一个年轻人给另一个年轻人出了一道趣味智力测验题:“昨天我父亲碰到一场雨,当时没戴帽子,也没有撑雨伞,他头上什么也没遮,结果他的衣服全淋湿了,但是,他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湿。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道题很简单,如果按照常规解答就无法回答。因为头上有头发,怎么能够不湿呢?所以,必须破除常规:设想这个人头不没有头发,是个秃子,这样才能解答。事实上这个人真是个秃子。这就是破除常规法。
二、追根求源法
“一天夜里,有一个姑娘正在街上行走,突然,从旁边窜出三个歹徒来,企图施暴,这时,姑娘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枪,对准歹徒,叫他们迅速离开。歹徒认为姑娘拿出来的是玩具手枪,一点不怕,猛扑上去。于是,枪声响了,两个歹徒闻声倒地,被打死了。另一个歹徒正拔腿要跑,被行人抓住了。这时,派出所民警也来了。大家一面指责歹徒为非作歹,一面又怪姑娘不该把人打死。正在议论纷纷,两个歹徒忽然活了过来,从地上爬了起来。试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回答此题,关键在于枪上。这支枪肯一不是真枪,因为真枪把人打死了,死人是不能复活的。此枪也不是玩具手枪,因为玩具手枪是打不死人的。那么,这是什么枪呢?这就要追根求源,一直要找到这是一支既能打昏人又能使人复活的枪。这究竟是什么枪呢?原来是一支麻醉枪,姑娘是动物园的驯兽员。这就是追根求源法。
三、谐音拼读法
“有夫妇两人,都是音乐教师。一次,为了买一样东西,妻子到丈夫的办公室去,在办公桌上用纸写了四个字:‘5632’。同事们看了都不知何意,但丈夫回头一看,立即就明白了,把需要的东西买了回来。请问‘5632’是什么意思?”
原来,“5632”是“速拿米来”的意思。‘5632’是四个音符。
这就是谐音拼读法。
四、数字去除法
“大河上有座东西向横跨江面的桥,人通过需五分钟。桥中间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个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钟出来一次。看到有人通过,就叫他回去,不准通过。有一个聪明人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终于通过了大桥。请问:这个聪明人想了一个什么办法通过这座大桥?”
聪明人想的办法是:从东往西过桥,走了两分半钟即转过脸来往东走。当看守者出来见到他时就命令他往回走,这样就可以掉转头来过桥了。
三分钟减两分半钟,就可通过,这就是数字去除法。
五、推理分析法
有一天正晌午,邵康节(北宋著名哲学家)和他12岁的小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外边边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瞅啥?”伯温说:“八成是个贼,想偷东西,看见有人,又走啦。”“不”,邵康节说,“他是找牛的,不是贼。”儿子不信,跑出门去向那人问是不是找牛的。“是呀!”找牛的人说,“小兄弟,你咋知道我是找牛的?”试问,他爹怎么知道这个人是找牛的?
邵康节是这样解答的:伸出头的人若是个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一圈,这说明是寻找东西,而且是寻找会动东西,只瞅一下而没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样子是农民,所以准是找牛的。
邵康节的回答,其实是一系列的推理,这就是推理分析法。
六、假设排除法
一天,三位好友小白、小蓝、小黄在路上相遇了。他们之中背黄书包的一个人说:“真是巧得很!我们三个人书包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白色的,但却没有谁的书包和自己姓氏所表示的颜色相同。”小蓝想了一下也赞同地说:“是呀!真是这样的!”请问,这三位好朋友的书包各是什么颜色呢?
根据题意,没有谁的书包和自己姓氏所表示的颜色相同,可以假设这些情况:
小白背蓝书包或是黄书包,小蓝背白书包或是黄书包,小黄背白书包或是蓝书包。
已知小蓝不背黄书包,那肯定是背白书包。剩下的蓝书包必然是小黄背的,而背黄书包的正是小白。
假设两种情况,排除一种情况,则肯定是另一种情况,这就是假设排除法。
七、找出矛盾法
一天,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
“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真的吗,”爱迪生听完以后,笑了一笑,就向那个青年提了一个问题,爱迪生问的是:“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这个青年被问的哑口无言。
试问,为什么他会被问得哑口无言呢?
这个年轻人所以被问得哑口无言,是因为他的想法本身就包含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一方面要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必须有器皿盛放,即至少有一种器皿不能被万能溶液所溶解,从而自相矛盾。
抓住题中的矛盾给以回答,这就是找出矛盾法。
八、仔细观察法
某地公安局从公安干警中招考侦破人员,应考人跟在主考人后面进了办公室。这时主考人在抽屉里翻了一会儿,忽然站起来说:“你们的名单被我夹在一本书里,在267页和268页之间,你们到外间书桌上把它拿来。”应考者一窝蜂似地跑出了,只有一个人站在那儿不动。主考人问他为什么不动,他作了回答。主考人立刻给这个聪明人打了五分。为什么主考人给这个人打五分?
原来267和268是在同一页上,是一页的两面,中间是不能夹考题的。
这个人怎么知道在267和268页之间不能夹东西呢?
这是他平时仔细观察的结果。像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就叫做仔细观察法。
九、根据搞错法
13世纪时,北威尔士王子列维伦有条忠实而凶猛的狗——盖勒特。一天,王子出猎,留狗在家看护婴儿。王子回来后,看见血染被毯,却不见婴儿。而狗呢,一边舔着嘴边的鲜
血,一边高兴地望着他。王子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惨叫一声,惊醒了睡熟在血迹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婴儿。这时,王子才发现屋角躺着一条死去的恶狼。原来盖勒特为保护小主人,咬死了恶狼。王子悲痛万分,把狗葬在自己的公馆里。
你知道王子怎么会误杀义犬的吗?
王子的思想过程是这样的:
伤害婴儿的恶兽在嘴边留有鲜血,盖勒特嘴边留有鲜血,所以,盖勒特伤害了婴儿。
可是,伤害婴儿的嘴边会留有鲜血,不伤害婴儿的嘴边也可能会留有鲜血。而王子认为凡嘴边有鲜血的就是伤害婴儿的,所以,他必然犯错误:误杀义犬了。
王子错在哪里?错在根据搞错上,所以叫做根据搞错法。
十、概念歧义法
阿凡提当理发匠,地主来剃头,总是不给钱。阿凡提很生气,想整他一下。有一天地主又来理发了,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在给他刮脸的时候,问道:“眉毛要不要?”
“当然要,这还要问。”地主说。
阿凡提飕飕几刀,就把地主的两道眉毛刮了下来,送到了他手里,并高声说:“要就给你!”
地主气得说不出话来,谁叫自己说“要”呢?
“胡子要不要?”阿凡提又问。
“不要,不要!”地主连忙说。
“好,不要就给你刮掉!”阿凡又是飕飕几刀,把他的胡子刮了下来,甩在地上。
地主对着镜子一看,自己的脑袋和脸都刮得精光,简直像个光溜溜的鸡蛋,气得骂起来。
阿凡提解释说:“我是先问你,遵照你的吩咐我才剃的呀!”
阿凡是根据什么制服了地主的?阿凡提是用“要”这个词的多义性来整地主 的。“眉毛要不要”中的“要”,有两种意思:一是拿去的意思,一是留着的意思。地主说“要”,是留着的意思,而阿凡提却故意把“要”解释成地主要眉毛的意思,于是把眉毛剃下来给了地
主。下面的“胡子要不要”也是这种情况。阿凡提就是这样整地主,而地主对阿凡提却无可奈何。
阿凡提使用的就是概念歧义法。
十一、归纳合法
西特诺猜的陪明机智,在春国是很有名的。有一天他对一些大臣说:“我可以洞察你们的内心,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可以说出来。如果你们不信,咱们可以打赌!”
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就对西特诺猜说,他们愿意打赌。如果西特诺猜对了,每个马上可以给他十两银子。不过,打赌得在皇上面前进行。西特诺猜立刻表示同意。早朝以后,在皇上面前开始打赌了。西特诺猜对大臣们说:“我十分清楚诸位大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能把你们心里的话说出来。如果诸位大人认为我说错了,你们心里想的和我说的正相反,那请诸位立刻提出来。如果认为我说得不错,你们心里想的和我说的完全一致,那就请诸位马上每人给我银子。”
停了一会儿,西特诺猜不慌不忙说出了一段话。百官听了,没有一个不同意,认了输,给了银子。
西特诺猜对大臣们说:“在座诸位大人心里所想的,我了如指掌,那就是:你们的思想十分坚定,你们整个一生都要忠于皇上,永远不会图谋背叛和造反。”文武百官谁敢不同意?谁要说不同意,那就等于皇上宣布自己的不忠。西特诺猜是把不同的思想,综合成一个思想,这就叫做归纳综合法。
十二、思考不慎法
酒吧间里,甲乙二人站在柜台前打赌。甲对乙说:“我和你赌一百个马克,我能够咬我自己左边的眼睛。”乙伸出手来,同意跟他打赌。于是,甲就把左眼里的玻璃球眼珠拿出来在嘴里咬给乙看。乙只得认输。
“别丧气。”提出打赌的甲说,“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赢回你的钱。我们再赌一百马克怎么样?我还能够用我的牙咬我的右眼。”
“他绝对不可能会有两个玻璃球眼珠的。”乙一面思忖着,一面把钱放在柜台上。
可是,结果乙又输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甲从嘴里把假牙拿出来,“咬”自己的右眼。乙所以输,这是因为他思考不周密。这就叫思考不慎法。
十三、随机应变法
有一天,一个老人抵消了一担西瓜上街去卖,走累了,就在路边一间险房里休息。有个
哑巴看见老进去,他也跟着进去了。他进去的目的是想告诉老人,这房子危险,要赶快离开,可是哑巴不会讲话,他打了不少手势,老人不知道哑巴是什么意思。这时,突然狂风四起,房方立刻有倒塌的危险,一定要叫老人立即出去才行。哑巴急了,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使老人主动地跟着他出去了。老人刚走出房子,那间险房倒塌了,好险呀!哑巴用的是什么办法呢?哑巴抱起一个西瓜就往房外跑,老人当然不饶他,就立即追了出来。
哑巴所用的办法,就是随机应变法。
十四、排列组合法
从前有个县官判决一个犯人,起先写的判词是:情有可原,理无可恕。后来,这县官接受了贿赂,把判词颠倒了一下,成为:理无可恕,情有可原。这样一来,意思不同了这个犯人得到了从轻发落。
还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云南还是国民党统治区域。昆明监狱关了一批爱国民主人士。蒋介石电令把为首的解往重庆审讯。电文说他们“情有可原,罪不可 ”(逃避的意思。)当时在昆明的代总统李宗仁等人故意把电文颠倒为“罪不可,情有可原”,并根据这颠倒的电文把他们释放了。
上述两例中只是把句子进行重新排列,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叫做排列组合法。
十五、整思维法
巴尔扎克塑像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杰作。这塑像雕得虽好,却没有双手。原来,罗丹完成的塑像,巴尔扎克的双手是叠合在一起放在胸前的,姿态自然生动,罗丹非常满意。他连夜叫醒了一个学生来欣赏。那个学生看了,十分赞赏那双手。罗丹又叫了他的两个学生来,他俩也对塑像的双手赞叹不止。
这时,罗丹一反常态,大声叫道:“手、手、手„„”他突然拿起一把斧头,把塑像的双手砍掉了。三个学生惊呆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那一双奇妙的手呢?罗丹说:“这双手太突出了!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部分都不应该比整体列重要,更突出„„”
原来,罗丹是从整体出发来衡量手的,所以叫做整体思维法
第二篇:《思维绘画教学理念》——阳光之美
《思维绘画教学理念》——阳光之美
思维绘画是依据儿童心理学、潜能科学、思维科学及创造学的理论,将心智训练、脑能训练与绘画艺术科学结合,从而缔造出了具有优化个性,优化思考状态,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智商作用的新派儿童绘画。它打破学原有教学“技术”的古板,采用眼、耳、口、手、脑五维参与法,让儿童多元智能得到充 分开发。人类大脑使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词汇性的、分析的和连续的,而另一种是形象的、感知的和刺激性的(我们称其为左右脑两种模式)。而以往的学校教育偏向于对词汇性的思维模式的训练,而基本忽略了形象性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一味被动的接受知识而缺乏创造精神。面对愈发竞争激烈的社会,富有创造性的人才的培养愈加受到重视,而通过训练形象感知能力开发右脑的潜能,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意教学计划适合以下人群: 1,丝毫不会画画的人。(虽然你会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绘画的才能,但是这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你如何具备和释放你的才能。)2,艺术领域以外的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如果希望如何控制自己的工作技巧和如何克服创造力的瓶颈。3,对培养小孩子的创造能力非常有帮助。手工制作 手工课是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课型。它体现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多种知识、技法的探索。手工制作是一 种工艺创造活动,是少年儿童美术学习与美术创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少儿动手、动脑,启发少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一、少儿手工制作与少儿绘画的关系 工艺制作和绘画都是创造视觉形态的艺术活动,是造型艺术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两者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审美感和创造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少儿可以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加深对对象结构、比例、空间位置等要素的感知与理解。这种理解反映到他们的绘画中,对绘画技能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然而,学生在绘画中所激发的联想和创造欲望也会反映到手工制作过程中,使他们的作品更生动、更具有创造性。
二、少儿手工制作活动的特点 少年儿童的手工制作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但是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少儿手工制作的特点是:
1、独立性。少儿手工制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完成一件“好看”的东西,自己认为满意了就行,不考虑其他观赏对象的愿望和反映如何。
2、游戏性。少儿手工制作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游戏过程,是自我娱乐的过程,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3、稚拙感。同绘画一样,尽管少儿创造的那些形象在有的家长看来“不像”,比例、结构都不正确,但这一特点恰恰最能反映孩子对世界的纯真认识,反映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的闪光之处,是最可贵的。“心灵手巧”是每个老师对学生所期盼的。“心灵”是指智力发展良好,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手巧”则是“心灵”的反映。心灵才能手巧。手工制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们耐心细致、不怕困难、顽强工作等优良品质的形成,这对学生能否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质的人将会产生持久的作用。
第三篇:创新思维之浅谈
创新思维之浅谈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叫XXX,来自药学院2009级XX学本科1班。2010年,怀着三分的好奇和七分青春的热血,我报名参加了当年的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因为那次比赛是校区第一次组织学生参加,所以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反过来看,这个大赛对学校和个人而言,又都是意义非凡的。刨去结果的成败不说,就大赛本身设置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校园创新的文化。即无论如何,只要认真参赛,都能从参赛过程中有所收获,那就是——提升思维的创新性。同时学校给我们创造了相应的参赛条件,老师也给予了赛前培训及赛时指导。最后大家的付出有了回报,我们小队获得了当年的东三省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
下面,我谈谈这两年来关于数学建模创新思维方面的收获与感想。首先,我想向大家分享我的参赛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合理选题,切入独特,团队协作”。合理选题就是从团队的自身水平出发,结合当时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信息和发挥的潜能来选择适合小队的题目。切入独特就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去考虑问题,拟定出几套可行性比较高的解决方案,再选出一个最优的切入点,然后就优化该切入点对应的解决方案。团队协作与前面两点同等重要。因为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人的心理、生理的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在情绪波动,心理应激反应、精力消耗过大和沟通不太顺畅等方面。事是人办的,如果人的关系没能处好,事就难办成。
其次在数学建模中所锻炼的创新思维也间接地辐射到学习和生活中。过去的两年大学生活让我明白在大学里我该完成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在大学里我要学会思想独立,提高办事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创新思维穿插到这三件事上面就相当于注入了活力,因为思维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是从思想层面来指导人的心理活动和言行的。在学习方面,我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院里成立的“创新实验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里,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发挥和提升。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实验设备不全或者科技发展水平限制等实验条件不够充足的情况,但是人脑有“把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适当的改变原计划或者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替换,改装或组装来达到预期目标。在参加XXX院长和XXX博士的课题组的过程里,更是让我体会到创新思维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比如,通过论证和试验摸索出一种新的苏木提取物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通过预实验来初步探索中国军事科学医学院某处方的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即创新思维在科研中体现在寻找更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做更多的事等方面。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也要打破思维定势,在大的框架下大胆探索。比如根据时间的环境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做出意义重大的决策。
最后一点是感恩。是的,感恩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感恩不只是流于“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形式。“知恩图报”这个词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报恩之前要先知恩,报恩的方式方法成为“图”。也就是“知”和“图”这两个字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的过程中已经演变出很多意思。那么,如何“知恩”,如何“图报”就能琢磨出不少的为人处世之道。比如,我们作为受益群体,得知道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设备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条件以及学校通过何种途径来为同学们提供方便。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又是如何的重视和提供帮助等。“万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用心观察,动脑思考,总能从中学到办事、沟通等方面的技巧。现在作为在校生,以后作为校友的我们则可以从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回馈学校,造福社会这些事情中报答恩情和传递恩情。
总的来说,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思维运动才有改变,思维创新才有发展。所以我们应抓住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让创新思维创造更多的可能!
谢谢大家!
第四篇:浅谈营销之营销思维
谨献给,正在为自己和家人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的中小店铺的生意人,无论你是正在打算创业开店,还是已经开店经营。本文将会给你一点思维上的碰撞,或许能带你走出生意经营上的困惑。本文涉及的一些案例,理论体系,观点,策略等,希望大家更多的是学习背后的思维模式和了解背后的规律,而不是照搬里面的案例硬套在自己身上。(本人文笔不好,权当流水账记录,草榴人才济济,高手请手下留情。谢过。)
在谈营销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些年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看看你的创业思维对应到哪个阶段: 产品为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供不应求,只要有产品,不愁卖不掉。这个阶段有货就是王道的阶段。那第一批勇敢的下海人士,都是富二代他爹(没我爹的份...)。促销为王阶段:什么东西好卖,那就别人产我也产。然后市场出现了消费需求变少,产品出现剩余,这个时候相应的,出现促销方式,同样的产品,谁的价格低 谁的折扣多 谁的有赠品,谁的产品就好卖。打折打到骨折的时代。品牌为王阶段:折扣多了产家骨头都要断了,命都没了还怎么赚钱?然后市场开始进行细分,开始了品牌的包装,品牌的定位,疯狂的广告和传播。我卖得比你贵,因为我的是品牌,比你名头响。商业模式阶段:当什么东西都是品牌的时候,品牌开始泛滥了,这就促发了商业模式的发展。产品路线是高端还是低端?运营模式加盟还是自营?盈利模式是前段还是后端,B2B B2C等等,都是商业模式的概念。营销,也是一种策略性商业模式。电商为王阶段: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是个大时代,把传统商业整合到互联网上去操作,交易速度更快,交易量更大,传播范围更广,某猫 某狗 某宝,就是这个阶段的一部分产物...电商也出现过上面讲的四个阶段,只不过时间更短,发展更快。数据库为王:互联网思维的出现--得粉丝者得天下!这才绝对是个王者思维!举个最好的例子,某鹅。有童鞋表示不屑,某鹅不是只会抄袭山寨?如果你只能看到这些,我只能对你呵呵一下。它有7亿的用户数,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有3亿活跃用户数,就是单单某个功能上收费10元,每个月只有千分之一的成交率,成交额就是3百万。除了呵呵只能呵呵了。以后再慢慢解释互联网思维吧。
讲了几个商业阶段,现在,做生意的你自己衡量一下你自己的思维还处于哪个阶段?据了解,还有至少10%的生意人还处于第一阶段,以产品为王,他们找到一个自认为好的产品或者好的项目,就去代理就去加盟,总认为自己能够做火做大赚到钱,结果一做就亏。不知道你身边是不是还有这种思维的人?当然了,80%的生意人都处于第二 第三阶段,打折促销广告传播无所不用其极。剩下的9%是高大上的人物,不到1%是领军人物。
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思维上的差别。接下来还会给你更多的思维碰撞。下节课见。
================================割一下似乎好看点=====
第二更:选择市场或项目--写在你正准备创业开店之前
有人坚持产品为王,有人品牌为王,这些都没错,而且很对!好的产品才是生意的基础,好的产品才能做得更长远!谢谢给出评论的那些高人。
不过,如果你正准备创业开店,又碰巧是实体店的话,在选择产品或者项目进入市场前,请先认真 慎重 详细地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谁是你的受众目标?你能不能轻松找到他们? 2,他们想要什么?有什么饥渴的需求? 3,怎么能够推动这些目标人群采取行动?
一:谁是受众目标?--请先圈定你的目标客户!
先看看简单的例子,例1,XX大品牌推出一款矿泉水,富含XYZ种矿物质,对人体有ABC种营养。这种产品好不好?好!我也非常认可!但是,如果我消费不起,又如果我不口渴,我会不会买?不会!如果我很渴,但摆在我面前的,是不知名的水,我会不会买?一定会。
例2,水果手机好不好?很好!潮流 高端 有面子。如果你身处农村市场,农民伯伯是你的受众目标,你能不能代理加盟水果手机?可以是可以,就是生意做得有点累,是吗?如果是代理加盟一点低端点的 功能少点的 价钱便宜点的,你的生意会不会比卖水果手机更容易做一点?
例子可能极端,但道理是摆在那里。创业开店前,请一定要先考虑:你能不到轻松找到一群饥渴的客户有着饥渴的需求?这点很重要很重要。以后还会提到。
二:他们想要什么?有什么饥渴的需求?--如果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或者说,我能轻松找到或者能影响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想要什么,困惑什么,渴望什么?我就给他想要的结果。
例子1,我身处农村市场,周围都是农民伯伯,他们对农耕用品有比较大的需求。那么请问:您会考虑开个手机店呢 还是 开个农耕用品店?
例子2,我能找到或者影响到某健身俱乐部,里面的会员基本都是些胖胖的姑娘,她们对减肥,对显瘦的的衣服有需求,那么请问:您会卖减肥产品或者显瘦的衣服呢,还是 卖增肥产品 或者 偏苗条瘦小的衣服?
例子还是很极端,但道理还是摆在那里。懂不懂,慢慢理解。
90%的人都在以产品为中心去找客户,只有5%的人在以客户为中心去找产品。嗯,财富都在那5%的人手中。你们也许看到了水果手机发布后引领潮流的一刻,从没想过,他在开发之前做了多少调查研究(手机客户想不想把方向键去掉?键盘去掉?拍照的屏幕大点?玩游戏舒服点?放在通讯运营商那里卖会不会更容易卖?........)三:怎么能够推动这些目标人群采取行动?
找到了受众目标,找到了产品,就能发家致富了?非也非也。你看到的市场或许早已经是别人的市场了。现实生活中,无论你做什么生意,开实体店或者开网店,都面临着市场激烈的竞争(除非你的东西引领潮流独一无二供不应求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同一品牌的竞争,地面和网络的竞争,网络和网络的竞争!同一条街上有人门庭若市,有人门可罗雀。哪怕是同一品牌,有人风生水起,有人一败涂地。通通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一个--怎么才能够让目标群体来我这?
先来看看做生意中典型的三种人:
第一种“坐桩派”:这类生意人每天都坐在店里等顾客上门,顾客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从来不知道顾客从哪里来,接下来要到哪里去,这种听天由命的心态,让他们把做生意与命运的安排挂上了钩,赚了钱是命好,没有赚到钱是因为财运不佳。
第二种“推销派”:这种生意人从不甘心命运的安排,客户进来,他们会通过一切手段去推销自己的产品,热情洋溢发挥得淋漓尽致。没顾客的时候,他们会到处地毯式的找寻顾客,通过不断沟通或者死缠烂打阿谀奉承,最终搞定顾客。
第三种“吸心派”:在整个生意圈里,却有不到 5%的生意人成为了“吸心派”的代表,这类人群有着“推销派”的信念,他们从不听天由命,但是跟“推销派”不同的是,他们懂得抓住人性,通过巧妙的策略布局顺应人的本性规律,低投入、轻松快速且大规模的吸引顾客主动购买产品,并且他们追求的是打造全自动的生意系统。
您是哪种生意人?想做哪种生意人?浅谈营销--带你走进“吸心派”的思维世界。
==================================割 一 下 又 似 乎 好 看 点 =
营销是什么东西?你可能经常遇到关于营销的词语,例如饥饿营销,病毒营销,什么做广告,派宣传单,什么前端,后端,鱼塘,引流等等等等,一堆东西,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都只是营销理念里的其中一种方式和手段。(下面基本会解释到。)
通俗解释,营销就是:通过某种方式让别人认可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从而达到交易的目的。找对人卖对东西,找对鱼塘钓对鱼!
从钓鱼中解读“吸心派”的营销思维:①一个钓鱼老手找到一个水域或鱼塘(发掘市场需求),②先观察里面有没有鱼,什么样的鱼,吃什么样的饵(受众目标),③然后开始前期预先打窝(吸引受众目标),④再拿来钓竿渔具(产品或者项目),下饵下钩开始垂钓。⑤为增加垂钓的成功率,还会来个即时打窝(策略布局),⑥鱼咬饵了,拉钩(成交),⑦鱼钓上来了还要养在鱼缸里(数据库,建立自己的鱼塘),⑧想吃才吃(客户终身价值),⑨不想吃还可以卖(资源共享价值交换)。
钓鱼新手是怎么做的?买了钓竿渔具就去钓鱼,不知道哪里找鱼塘,哪里有鱼,甚至不知道鱼喜欢吃什么鱼饵,把钩放下去就一直在等,钓上来是运气...久久钓不上鱼,就失去钓鱼的动力.钓竿渔具白买了。
您看懂了吗?
营销,就是教你找到鱼塘,设计鱼饵,打窝,设置鱼钩,钓到鱼的一系列动作。让你轻松找对鱼塘钓对鱼。
第五篇:男人之美
男人之美
在于风度,女人之美在于韵味;家庭之美在于和睦,夫妻之美在于相爱;老人之美在于醇厚,孩子之美在于天真;朋友之美在于真诚,人性之美在于善良;读书之美在于感悟,工作之美在于投入;生活之美在于乐趣,社会之美在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