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一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1、力求计算不失分。叮嘱计算要细心,尤其看清加减符号,逐个有序地做,保证不漏题、不错题。论学生总体成绩如何,只要是卷面计算全对的就给予表扬和奖励,措施:平时就采取激励措施,无培养每个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

2、文字类填空题,要边听老师读,边同步点好每个字,听懂意思,明白要在哪里填。

措施:本学期文字填空题主要是10-20各数的组成排序、左右方位、几和第几等。复习中应多做比较型练习。如:()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8.()个一和()个十合起来是12.又如:把左边3个图形圈起来。给右边数起第3个图形涂上颜色。又如:10的相邻数是()和(),在12、18、7、20中,最接近10的数是()。

3、找规律类的习题,引导学生学会找规律,再思考。

需要多比较练习的题型有:每次相差1个的填数。每次相差2的,每次相差3的,每次相差5的填数(把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一起比较练习)图形排列变化规律的两类:每组规律相同。每组递进规律的。

4、选择题。主要提醒学生根据要求选择,有时是打√,有时是打Ҳ,有时是填序号。

多练习:比轻重习题;比长短习题,9+()》10之类的习题。

5、统计类习题。细心有序地数数很重要。平时引导学生用标记点数,养成习惯,并在填写数量后,会核对总数,看是否有遗漏。

6、认钟表知识方面。主要应牢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看钟表时会真确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约几时的两种情况都要知道,会正确分长短画缺少的时针或分针。能用电子表时刻和()时两种形式写时间。

7、看图列式题主要练习:

(1)、一图四式,(2)、用“扩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主要先看扩线下面是什么,是?的,一定求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如果扩线下面是数字,那这就是总数,就用这个总数去掉没有问号那边的数,算出来的就是要求的?那里的答案。)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看图列式,会看清图中的意思,是增加的就加,是去掉的就减去。

(4)表格型问题。根据问题,确定加减法计算。

8、图文结合或全文字类的解决实际问题。

最容易出错的题:美术组有10人,其中男生有3人,女生有几人?还有就是用文字告知一个条件和问题,要学会在图中找出另一个游泳的条件。2012、1、8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复习复习要点

一年级语文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23个声母(默写)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边音:l 鼻音:n

24个韵母(默写)(单韵母)ɑ o e i u ü

(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后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

16个整体认读音节(默写)

zhi chi shi ri zi si ci yi wu yu ye yue yuɑn yin yun yinɡ

平舌音音节: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音节: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介母:i u ü

三拼音音节:含有介韵母的音节,如:chuan suan quan miao

ü的省写规则:

小ü碰到j q x ,去掉两点还读ü。

标调歌:

有a不放过,没a 找o e ,i u 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要脱帽。第二部分字词

1、易错音节:

你(nǐ)三(sān)足(zú)鸟(niǎo)字(zì)词(cí)音(yīn)奶(nǎi)草(cǎo)走(zǒu)星(xīng)南(nán)采(cǎi)青(qīng)男(nán)女(nǚ)色(sâ)近(jìn)听(tīng)声(shēng)牛(niú)苹(píng)杏(xìng)作(zuî)早(zǎo)明(míng)尘(chãn)从(cïng)林(lín)森(sēn)心(xīn)升(shēng)昨(zuî)今(jīn)年(nián)影(yīng)左(zuǒ)朋(pãng)伞(sǎn)最(zuì)成(chãng)彩(cǎi)自(zì)金(jīn)参(cān)进(jìn)生(shēng)

2、多音字

dì 土地 地里 shù 数学 数字 cháng 很长 长江

地< 数< 长< de 开心地 飞快地 shǔ 数星星 数一数 zhǎng 长大 长高

zháo 着火 睡着 shǎo 多少 少来 zhī 一只 几只 着< 少< 只<

zhe 看着 走着 shào 少年 老少 zhǐ 只有 只是

3、同音字组词

工(工人)(工厂)(工作)木(木头)(树木)(木耳)今(今天)(今日)公(公鸡)(公园)(公里)目(目光)(数目)(耳目)金(金子)(金色)

东(东西)(东边)(东方)自(自己)(自我)(自由)又(又来)(又走)冬(冬天)(冬日)(冬雪)字(写字)(小字)(汉字)右(右边)(左右)

4、形近字组词

西(西边)(东西)牛(牛儿)(水牛)雨(下雨)(雨水)问(问好)(学问)四(四个)(四方)午(中午)(下午)两(两个)(两边)间(中间)(午间)

同(同学)(不同)己(自己)(知己)自(自己)(自在)看(看见)(不看)用(用心)(不用)已(已经)(早已)目(目光)(书目)有(有人)(没有)

半(一半)(半天)为(为了)(因为)学(学生)(学习)衣(上衣)(毛衣)羊(山羊)(牛羊)办(办法)(好办)字(写字)(大字)农(农村)(农业)

5、易错笔顺:

出: 鸟:

里: 书:

5、量词

一(头)黄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只)鸟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堆)杏子

一(个)桃 一(朵)白云

一(双)手

一(条)鱼

一(把)尺子 一(颗)星星

一(把)刀

一(把)伞 一(块)黑板 一(朵)花 一(本)书 一(只)乌鸦 一(只)猫 三(只)鸡 一(只)鸭子 一(个)桃 七(朵)花

一(个)书包 一(个)瓶子 一(棵)树

一(个)苹果 一(支)笔 一(条)小鱼 一(条)小狗 一(朵)白云 五(本)书 一(群)大雁 一(群)羊 一(把)尺子 一(把)伞 一(双)小手 一(颗)石子 一(颗)枣

一(颗)星星

两(头)黄牛 一(块)橡皮 一(片)树叶 一(片)草地 一(所)学校 一(台)电视 一(面)红旗 一(条)河 一(双)鞋子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列)火车 一(匹)马 一(件)衣服 一(束)鲜花

6、反义词

东---西 南----北 前---后 左---右 黑----白 出----入 多---少 好---坏 开---关 来----去 男----女 上----下 问---答 水---火 天----地 大----小 正----反 早----晚 长---短 远---近有----无 里----外 分----合 对----错

7、笔顺规则及举例

① 从上到下:

二、三、公、鱼、羊 ② 先横后竖:

十、木、王、开

③ 从左到右:明、叶、把、地、林 ④ 先撇后捺:人、八、木、公、⑤ 先中间后两边:水、小、、山、办 ⑥ 先外面后里面:间、问、同、四 ⑦ 先里面后外面:边、远、进、近、匹

8、象形字:(举例20个)

金 木 水 火 土 山 石 田 禾 日 月 鸟 鱼 虫 人 网 兔 刀 车 目 耳 舌

9、会意字:(举例10个)

日月明 田力男 小大尖 小土尘 二人从 三人众 双木林 三木森 不正歪 水目泪 人木休

10、加一加:(加一笔)

二(土 干 三)口(日)大(天 太 犬)十(土 干)日(白 目 田)木(本 禾)

小(少)目(自)了(子)人(大)厂(广)乌(鸟)云(去)免(兔)

11、合一合:

口(叶 回 和 只 石 右)木(林 书 村 杏 桃 森)氵(江 河 汗 汉)扌(把 打 抱 拍 拉)女(妈 奶 好 姐 妹)鸟(鸡 鸭 鹅 鸦)犭(猫 狗 狐狸)艹(花 草 苗)辶(近远 进 还)宀(它 宝 家)讠(说 话 语)亻(你 他 休)纟(红 绿)日(早 明 时)人(你 们 他)扌(把 打)子(字 学 好)月(明 有)第三部分词组、句子

1、的字词组:

弯弯的月儿

弯弯的小路 弯弯的小河

弯弯的谷穗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蓝蓝的天空 蓝蓝的大海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小路 长长的小河 高高的树

高高的山

尖尖的草芽

尖尖的铅笔 圆圆的荷叶

白白的云

绿绿的草 黄黄的沙滩

彩色的项链

长长的尾巴

金色的沙子

清清的河水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浪花 雪白的棉花 快活的小鸟

小小的贝壳 红红的苹果 红红的花 红红的太阳 青青的草地 快活的小娃 金色的海难 金色的阳光 金色的项链 闪闪的星星 小小的船儿 大大的西瓜 快乐的生日 明亮的灯光

2、其他词语格式积累:

(ABAC)又大又白 又大又长 又多又好 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

又白又胖

又多又好

又宽又远 又高又大 又大又红 又长又软

又多又亮 又香又甜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又哭又闹

飞来飞去 走来走去 游来游去 跑来跑去 看来看去 想来想去 越飞越高 越来越多 越长越大 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

(AABB)来来回回 红红火火 明明白白 大大小小 许许多多 多多少少

(叠词)红红的 尖尖的 大大的 长长的 小小的 闪闪的

(ABAB)雪白雪白 火红火红 碧绿碧绿 开心开心

(ABA)说一说 问一问 比一比 看一看 写一写 听一听 数一数

表示颜色:雪白 金黄 桃红 粉红 天蓝

表示动物叫声:呱呱 汪汪 喵喵 沙沙 哗哗

1、句子仿写:

大海,蓝蓝的,又长又远。

。。

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从。从。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那么 那么。,那么 那么。

小鸟在天空中飞。

在。在。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像。像。小鸟一边飞一边叫。

一边 一边。一边 一边。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那地方的海真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那么洁白柔软吗()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3、按课文内容天空。

《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咏鹅》《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画》《大小多少》《升国旗》《悯农》《比尾巴》《前后左右 东西南北》 《古朗月行》《雪地里的小画家》《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写话练习:(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重点句子

1.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3.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4.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的红旗是五星红旗,面向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5.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6.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7.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8.我盼着自己快点长大

9.海螺和贝壳是小娃娃的项链。10.快活的脚印是大海的项链。

11.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梅花。12.大地是小草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13.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明明从屋里跑出来。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小草从土里钻出来。雪花从天上落下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小牛在田里走来走去。

那地方的海真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蓝蓝的天空像大海。弯弯的月儿像弯刀。红红的脸蛋像苹果。闪闪的星星像眼睛。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六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一、轴对称图形

1、只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圆的对称轴的图形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对称轴是直线

4、圆是(平面图形、曲线、轴对称)图形。

二、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d=2r r=d÷

2三、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四、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五、圆的周长

1、围成圆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和圆的大小无关。π>3.14。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

3、c圆=πd c圆=2πr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a5、长度和周长单位有:km m dm cm mm6、已知周长求直径 d=C÷π已知周长求半径 r=C÷π÷27、3.14×(1――9)

六、半圆的周长C半圆=d+πd÷2 C半圆=2r+πr

七、圆的面积

八、1、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2、S圆=πr2=π(d÷2)

23、S长方形=长×宽=abS正方形=边长×边长=a2S平行四边形=底×高=ahS三角形=底×高÷2=ah÷2S梯形=(上底+下底)×高÷2=(a+b)×h÷2S半圆=πr2÷2S圆环=S大圆-S小圆=π(R2-r2)

4、面积和表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5、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那么它们当中圆的面积最大。

6、(11――19)

2八、半径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2倍。

第二单元

1、是、等于、相当于,意思相同。

2、几成=几折

3、二、求提高了、降低了、增加了、减少了、节约了、多了、少了百分之几,都是用:甲÷乙2.三、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四、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找单位“1”

2.判断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3.如果单位“1”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对应分率

4.如果单位“1”未知的,用除法计算:已知量÷对应分率=单位“1”;另外,也可以用方程。

5、减数=被减数-差 除数=被除数÷商

五、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六、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解方程就是“唱反调”

七、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图形变换和图案设计时,会用到: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1.轴对称

2.平移:关注是上下平移还是左右平移,尤其是平移了多少格

3.旋转:关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关注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度

4.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性质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5+37+63=25+(37+63)乘法交换律a×b×c=a×c×b 25×9×4=25×4×9乘法结合律a×b×c=(a×c)×b 128×3×8=(125×8)×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级相加。a×(b+c)=a×b+a×c 8×(125+25)=8×125+8×252.37×99=2.37×(100-1)=2.37×100-

2.37×1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14.29―3.9―6.1=14.29―(3.9+6.1)第四单元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其中,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前项÷后项=比值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a÷b=a :b=(b≠0,除数、分母和后项不能为0)例如:15÷25=():()==()%=()(填小数)=()折=()成再如: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提示:甲数=4 乙数=3)

3.化简比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只能有公因数1。

4.注意:比值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结果是一个比。例如::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5.比的应用重点关注:类似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求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

6.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或1:1: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质量单位:吨 千克 克

8.容积单位:升 毫升

9.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0、人民币单位:元 角 分

1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正数和负数可以抵消,比如:+5和-5能完全抵消;-8和+3抵消后得-5。

13、统计图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4、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6、扇形统计图:能呈现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1)平面图形知识;(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立体图形的认识;(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平面图形知识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联系与区别。②角的特征、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③垂直与平行。④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按边分、按角分)。⑤四边形。每类图形的特征,特殊与一般的关系。⑥圆与扇形。圆的特征、直径、半径的特点,扇形与圆的关系。⑦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要求:①掌握特征、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的联系。②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合理的判断、选择。(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①理解周长与面积概念。②掌握每种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③能应用公式灵活解决问题。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②长、正方体的关系。(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②会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③建立这四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联系。④加强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的对比训练。建议:几何初步知识这部分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综合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方法。如: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网络图由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求帮助);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可让学生自带磁带盒,设计包装方案——切忌: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断提问,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6、简单的统计复习要点及要求:(1)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2)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建议:复习时忌机械练习,单调地填表、制统计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针对商场购物优惠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选择最佳购物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统计知识的复习任务。

第四篇: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要点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要点

各小学毕业班教师必须将市教育局下发的方案仔细阅读,命题方向与方案完全一致,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全部题目33题左右。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在平常训练中不要老是教学生读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读题、审理的能力。)

命题中着重强调的问题:

一、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得数。

要求学生认真,每题的分值不低,教会学生有些题目可以在草稿上用竖式计算,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2、笔算。

无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要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3、解方程。

不会出奇怪的方程,主要是基础的方程以及有些变化的方程(如有两个X的方程,要强调书写的格式,特别是“解”。)

二、填空。(20分)

共20题,其中70%为基础题,30%为提高题,提高题主要以六年级下册为主,如,圆柱、圆锥等部分要加强。而比例的题型是肯定会有。

填空中的计算以扎实为主,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统计也是此次考查比较重要的问题(去掉“*”其他的都要求掌握)

三、选择题。(10分)

共5题,每题2分。注意教会学生选择的方法,(如尝试法、排除法等)

四、实践探索。(10分)

主要包括作图及用图文分析解决问题的应用题,如比较简单的数学广角问题。做好作图准备:直尺、三角板、铅笔等(如果用钢笔作图有涂改的将会被扣分,作图主要以五、六年级为主。)

五、解决问题。(30分)

共5-6题。没有思考题和最难题。只是最后一题可能稍提高一些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数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如:推理、反叙(逆向思维的问题,此部分主要指从语言上的叙述或语言表达方面,所以一定要在复习和平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

统计、比例、圆柱、圆锥部分肯定会有。强调:分析题目很重要,教会学生自己理解题目的能力,教会学生独体、分析题目的意思,会找条件解决问题(以六年级下册为重点。)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

a.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6.两边和他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7.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8.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9.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c.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0.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1.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第二章 轴对称

a.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对应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3.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b.做轴对称图形 6.暂无

c.等腰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9.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三章 实数

a.平方根

1.一般的,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

2.a的算数平方根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3.0的算数平方根是0.4.一般的,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5.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6.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7.负数没有平方根.b.立方根

8.一般的,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9.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10.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11.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12.0的立方根是0.13.数a的立方根用符号3a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3为根指数。

c.实数

14.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15.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16.数a的相反数是-a,a为任意实数。17.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18.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19.0的绝对值是0.第四章 一次函数

a.变量与函数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成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称他们为常量。

2.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b.一次函数

3.正比例函数y=kx中,k>0时,图像过第一、三象限,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图像过第二、四象限,y随x增大而减小。c.用函数观点看方程与不等式 4.暂无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a.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b.乘法公式

7.两数和与该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束的平方差。(平方差公式)8.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他们的平方和,加或减他们的积的两倍。(完全平方公式)

c.整式的除法

9.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0.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11.单项式相除,把他们的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1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d.因式分解 13.提公因式法

14.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