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35互联公司简介100830

35互联公司简介100830



第一篇:35互联公司简介100830

公司简介:

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五互联,股票代码:300051)于2010年2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是福建省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应用服务类的创业板上市公司。35互联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应用软件系统,重点面向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企业邮箱、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域名、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软件产品及服务的专业提供商。作为中国领先SaaS品牌,35互联自2004年成立以来,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通过SaaS模式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软件应用及服务最主要的提供商之一。

软件运营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提供商订购所需的应用软件及服务,并按定购的软件产品类别和期限向供应商支付费用。它代表着软件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全球正处于快速普及的高速成长阶段。多年来,35互联已构筑起以厦门总部为中心,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二十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在内的庞大的技术支持与营销网络,厦门的独立产权办公及研发大楼总面积超过15000平米。遍布全国各地的员工超过千名,其中包括两百名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再加上3000多家的分销商,35互联被誉为拥有行业内最强大的研发和服务团队。服务的客户近百万,为联想手机、TCL集团、蒙牛集团、格兰仕集团、恒安集团、雪津啤酒、金龙客车、安踏集团、21世纪报业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提供软件运营服务。

35互联软硬件配套设施优良,技术国际领先,被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厦门市财政局、福建省厦门市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厦门市地方税务局等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厦门市企业技术中心”。早在2004年,35互联就成功通过了ISO9001:2000认证,之后又于2006年通过了软件成熟度认证(CMMI3),从而成为拥有ISO9001:2000和国际CMMI3双认证的企业。35互联通过自主研发拥有17项软件著作权,同时申请了6件专利,其中2 件已获得授权。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创造多项业内的新纪录:率先推出了国内域名实时注册系统;具备即时通讯功能的企业邮件系统;国内第一套自摧毁邮件系统;基于64位企业邮件系统、附带企业日历功能和附件预览功能的企业邮箱和基于web2.0技术的企业邮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反垃圾反病毒网关系统;率先在web应用中使用离线浏览

技术。

35互联是企业邮箱的第一品牌。2004年公司首家推出64位智能反垃圾邮件系统,并在国内首批通过了公安部检测,先后获得了中国计算机报企业邮局横向评测“卓越品牌奖”和“卓越功能奖”、中国互联网协会企业邮箱“最佳功能奖”等奖项;同时入选中国“十大企业邮箱推荐品牌”;2006年被中国互联网协会授予“绿色邮箱”推荐品牌的荣誉。2007年获《中国计算机报》“编辑选择奖之服务之星”荣誉。2008年,在由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大会上,35互联再次出击,夺得“电子邮件产业创新奖”。根据iResearch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企业邮箱行业发展报告》、《2008年中国企业邮箱报告》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企业邮箱市场研究报告》,公司企业邮箱业务的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位于国内同类企业的第一位,享受35互联企业邮箱服务的用户数多达百万,单单2008年,35互联累计为客户收发的邮件数已高达30亿封,其中2009年度市场份额达20.1%。2010年,35互联的企业邮箱产品再获福建省政府授予的“2009年度福建省名牌产品”、厦门市政府授予的“2009厦门优质品牌”以及《计世资讯》授予“2010年度企业邮箱技术创新奖”等荣誉。

35互联全面提供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定制和品牌展示网站标准服务,光大银行、小尾羊、河套酒业、福隆集团、安妮纸业、北湖九号、恒安集团、双鹤药业、厦工集团、厦门航空、登喜路酒店、首创期货等合作客户都高度评价35互联的网站建设服务。2007年,在“中国行业网站年会暨百强峰会”上,《计世资讯》授予35互联电子商务服务优秀提供商和行业电子商务首选IDC服务商两项大奖。2009年第四届互联网站长年会上,35互联被授予“2008-2009年度最受站长欢迎的IDC服务商”称号。

作为同时获得ICANN和CNNIC双认证的顶级域名注册服务机构,35互联目前的域名拥有量超过60万,位列国内四大域名注册商之一,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评定的“五星级中国互联网地址注册服务机构”,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中国互联网地址服务机构信誉度五星级证书”,是互联网站长年会上“2008-2009年度最受站长欢迎的域名服务商”。

35OA,英文全称为35 Office Automation,中文为老板签批系统,是一套基于Web访问方式的自动办公整体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了目前主流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与人机工程学、数据库技术以及图文处理技术,凭借强大的技术开发团队以及软件运营服务经验,无论在技术架构、系统结构、管理思想、使用性能上都达到了国内

先进水平。

35互联参与了多项社会事务,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工作委员会委员、信息产业部公共互联网应急处理福建省服务试点单位、福建省互联网协会网络商务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厦门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厦门市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厦门-台北科技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同时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的首批签署单位和“企业网站建设指导规范”的发起单位。正是由于35互联对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做出了杰出贡献,公司被评为中国商业网站100强“最值得关注的商业网站”、先后荣获“福建省企业知名字号”、“福建省版权保护重点企业”,以及厦门市“自主创新试点企业”、“优秀信息网络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厦门市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厦门最具经营活力的成长性企业”和“厦门市著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龚少晖先生在2007年12月23日华夏时报主办的“2007年首届CEO高峰论坛”上荣列“中国十大成长性CEO”之一,并于2008年5月6日,高票当选为第二届厦门经济十大影响人物,2010年荣膺第三届“厦门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厦门市第六批拔尖人才”等称号。

35互联始终秉持“客户为尊,永续创新”的服务宗旨,服务质量在业界有口皆碑。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成功源于共享,合作成就未来”,凭借优秀的团队及强大的技术力量,公司将结合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基于SaaS模式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一站式软件应用及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软件应用及运营服务提供商。

第二篇:网间互联讲稿(本站推荐)

网间互联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组织,常大年等

第11章 13.1 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

1999年9月信息产业部下发了《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这是自我国电信领域引人竞争以来,政府部门首次出台有关互联互通的正式法规。

该《规定》共分十章五十一条,分别为“总则”、“电信企业的义务”、“互联技术规则”、“互联费用的分摊与结算”、“互联协议和工程建设”、“互联时限”、“互联后的网络管理”、“互联协调与裁决”、“罚则”以及“附则”。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为拥有固定本地电话网、国内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卫星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以及信息产业部规定的其他通信网和获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电信企业。

《规定》明确了电信企业的义务,阐述了主导电信企业的定义,即指经营固定本地电话业务并占本地网范围内同类业务市场份额50%以上的电信企业,以及由信息产业部指定的其他电信企业。《规定》指出,主导电信企业有义务根据其他电信企业网间互联的需要,配置、改造、扩容其网络,以保证各种类型互联的实现。主导电信企业和要求互联的电信企业应在规定时限内实施互联。互联双方保证网间的通信质量不低于其网络内部同类业务的通信质量。《规定》在互联技术规则中规定,用户有权自由选择使用长途网络,归属电信企业应在发端为用户接人其选择的网络。用户没有选择长途网络时,归属电信企业代为选定路由,具体路由由互联双方协商确定。不同电信企业的国内长途电话网采用统一的长途区号。除固定本地电话网以外的其他电信网,由信息产业部根据需要分配网号。

在互联费用的分摊与结算方面,信息产业部制订了电信网结算办法,要求电信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电信企业每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核算本网与互联有关的收支情况以及互联成本,经信息产业部指定的中介机构审查验证后,报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网间结算费用标准应以成本为基础确定。在电信企业互联成本尚未确定之前,结算标准暂以资费为基础核定。有关互联协议和工程建设,《规定》指出,电信企业签订(或修订)的互联协议报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批准后执行。《规定》还就互联时限以及互联后的网络管理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互联协调与裁决以及有关罚则。目前该《规定》已开始施行。

该《规定》的出台将对我国电信企业展开公平、有序、有效的竞争,保障电信网间公正、公开、迅速、合理的互联,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13.2

网间接口局的建设 13.2.1必要性

1.网间接口局是促进各电信运营商正常快速发展的基础

正是由于竞争的出现,各个电信运营商都在结合自身的优势努力建设自己的电信网络,如联通公司的移动与固定电话网、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GSM网络、吉通与网通公司的IP电话网、寻呼公司的寻呼网络、正在积极而快速发展的ISP和ICP、以及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但必将占主导地位的宽带网络„„面对众多的电信运营商,作为主导电信企业的中国电信,有义务向其他电信网络提供与中国电信固定网络的互联互通。

网间接口局是建设能够使电信运营商相互之间进行网络联通,从而在保证电信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合理利用其他网络,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

一方面,电信运营商通过网间接口局的各种接口和信令实现和其他网络互联互通。比如通过TUP/ISUP信令和PSTN以及移动网互通、通过INAP信令和智能网互通、通过PRA 接口和Internet互通、通过No.1信令和寻呼以及一些专网互通、通过ATM接口和宽带网络互通等,所以,只有建设好一个综合性的网间接口局,才能实现和多种业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网络的优势并为用户提供最为完善的服务。

另一方面,通过网间接口局,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屏蔽网间差异,统一提供外部接口。电信运营商的网间接口局通过对网络的全覆盖,不仅可以合理组织网络,提高资源的利用,还可以实现业务全覆盖和用户全覆盖,并很好的实现一些网间业务。如NP(移机不改号)、IP电话前置机等。

因此,网间接口局的建设,是电信运营商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实现正常、快速发展的一个基础。作为主导电信企业的中国电信,其网间接口局的建设更为重要。

2.网间接口局是保障电信运营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企业,利益永远是电信运营商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网间接口局的建设,电信运营商能够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很好的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

一方面,运营商业务的延伸以及用户覆盖范围的扩大,都要牵涉到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互联结算。在多运营商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公正的网间互联结算是网络互联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多数地区实现互通的运营商由于在设备计费能力之间存在差异,使双方结算时只能依靠一方提供的详细话单作为凭证。所以“各电信企业应逐步建立并完善全网计费、清算系统,以使网间结算更科学、合理”。通过网间接口局,可以完成网间话务转接和业务提供,并实现科学、合理的网间结算,从而提高成为企业效益的重要依据,如中继线详细计费、网间结算中心等。同时,网络向着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网络不再仅仅提供单一的话音业务,数据业务和智能增值业务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对智能增值业务的计费、对信息量进行计费,也是一种网间接口局保障运营商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在《电信法》出台之前,或者某些电信运营商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利用其他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时,通过网间接口局的鉴权功能,可以在保证合法的网间话务呼叫的同时,拒绝那些不合法的网间话务,从而保障本运营商的利益。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逐步开发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网间接口局上的鉴权功能,是保障电信运营商利益的重要手段。13.2.2网间接口局对技术性能的要求

由于网间接口局要负责不同电信运营商的电信网络之间的互联以及结算,并且要保障整个网络的安全运行,提高整个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所以,网间接口局对技术性能的要求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费能力及网间结算功能

主要完成费率复杂的网间计费、计费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安全存储、实现完备的网间结算需求。

2.中继及信令接口

主要完成电信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大容量SDH光/电接口、解决4096中继限制问题。

3.鉴权能力

主要完成各种情况下网间呼叫权限的鉴权功能。4.高话务量处理能力 主要完成网间接口局的高话务量呼叫的处理。5.大容量及高集成度特性

主要解决网间接口局因为大容量特性而带来的集成度的矛盾。6.网间智能业务的提供能力 主要提供不同类型的网间智能业务。7.平滑的宽带演进能力

主要提供向宽带化平滑演进的能力,最大程度保护用户投资。13.2.3网间接口局的建设方式

1.专用网间接口局建设方式

在本地网内新建两个网间接口局,实现与其他网络的互联及结算,如图13-1所示。

图13-1 专用网间接口局建设方式

2.兼用网间接口局建设方式

利用本地网内的两个长途汇按局或市话汇接局升级扩容,承担网间接口局的作用,如图13-2所示。

图13-2 兼用网间接口局建设方式

3.混合网间接口局建设方式

从网络安全和网络组织的角度,本地网内的网间接口局要求建设两个局,所以,其中一个采用新建的方式建设专用的网间接口局;另一个在原有汇接局上升级扩容,实现网间接口局的功能,如图13-3所示。

图13-3 混合网间接口局建设方式

4.综合比坡

针对以上的建设方案,我们做一个综合的比较。

(1)采用混合和兼用模式建设网间接口局,虽然运营商初期投资可能会有所节约,网调工作也会有所减少,但网间接口局的专用设置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在汇接局上升级只是一种过渡的方案,因此网间接口局的建设不宜考虑过渡方案。

(2)要建立过渡的网间接口局,必然是对现有的市话汇接局或长途汇接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增加对中继线群的详细计费或复式计费用的功能,对长途局要进行一定的话务调整以及中继传输的调整。这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不小的投资,且对网络的数据及物理传输的调整量也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配合。

信息产业部文件要求“网间接口局的扩容改造、路由组织、中继电路、信令方式、局数据、软件版本等的调整,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信企业的用户通信时,必须提前向其他电信企业通报和协商”。当采用兼用网间接口局时,由于它同时也是本地网内的长途局或汇接局,其正常扩容改造就很可能影响网间接口局功能,则需要提前向其他电信企业通报和协商,说明兼用网间接口局方式的维护和管理难度大于专用网间接口局方式。

(3)网络的业务发展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日新月异,ISDN、Internet、宽带业务的发展都必将直接给汇按局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固定网、移动网或中国联通电信网络的任意一方的扩容都有必将直接导致对网间接口局容量的增加。尤其是到了2003年,预计移动用户数量将和固定用户数量持平的时候,网间的互联必然要求网间接口局具备大容量、各种网间结算功能和互连技术。兼用网间接口局在承担本地网或长途汇按压力的同时,还必须负责极其复杂的事务处理,必将会要求交换设备处理能力具有很强的网间互联功能,显然会给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极大的隐患。

随着国家电信经营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电信网络会要求与固定网进行互联和结算,不仅包括现在的移动、联通等公司,还会有寻呼、专业局、专网、ISP等新的服务商。网间接口局结合智能网的建设还可以充当本地网SSP的功能,从而增加全网智能业务的承载能力。所以,网间接口局的发展方向是综合的网络互联设备,其交换设备的业务要求已经超越了普通汇按局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选用功能齐全、适应网络发展的交换设备建设专用的网间接口局是很必要的。

从网间接口局的业务需求角度来看,除了大容量、高集成度、完善的信令接口和网间结算功能之外,可能还需要提供适应于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业务,如:号码可携带性(NP),IP前置机等增强网络竞争力的业务功能。所以,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智能业务提供能力也是网间接口局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5.网间接口局的理想建设模式 理想的网间接口局建设模式如图13-4所示,具有以下特点:  全覆盖:网间接口局对本地网内的汇按局和长途局进行全覆盖;  就近人网:合理组织网络,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 GW的性质:具有两层,其中包括不同的运营商之间和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  GW简化职能:专职网间的业务处理;

 GW丰富的业务功能:综合性的网间接口局,包括窄带/宽带、智能业务、ISTN与ISDN、MGW等,提高网络互通效率。

图13-4 网间接口局的理想建设模式

13.3

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互联 13.3.1 技术规范

信息产业部于1999年10月发布《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互联技术规范》,按照这个规范要求,移动通信网与其他电话网网间互联时,可以根据业务和网络安全的需要,在同一个固定本地网范围内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联点,其数量应根据网络安全和网间业务量由互联双方协商确定。互联点两侧的交换机可以为不同的业务网互联时共用。见图13-5及图13-6。

13.3.2互联的网间路由组织

以中国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网用户、中国联通通信网用户和中国电信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之间的呼叫为例。

1.在固定本地网范围内设置交换机(MSC/GW)时,数字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路由组织见示意图13-5。

(1)移动通信网用户(包括漫游到当地的)呼叫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及本地特服业

(2)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呼叫归属当地移动通信网用户时

(3)移动通信网用户(包括漫游到当地的)呼叫国内异地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及特别业务时,其路由组织参见《新建国内长途电话网与其他电话网间互联技术规范》。(4)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呼叫归属国内异地移动通信网用户路由组织由互联双方协商确定。

(5)移动通信网用户呼叫国外用户时

(6)国外用户呼叫移动通信网用户时

2.固定本地网范围内蒙古自治区未设置移动通信网交换机(MSC/GW)但设置基站时,数字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间路由组织如图13-6所示。

对于移动通信网用户和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之间的本地呼叫及固定本地电话网用户呼叫异地移动通信网用户,把B地MSC/GW2视同C地的MSC/GW2;对于移动通信网用户的国内长途呼叫及国际呼叫,把D7视同B地移动通信网用户。具体路由组织同上。

A本地网

B本地网

注:“●”为互联点(POI)

图13-5 在固定本地网范围内移动通信网设置交换机(MSC/GW)时的网间互联示意图

A本地网

B本地网

C本地网

注1:B本地网与C本地网同属一个省(或自治区)

注2:“●”为互联点(POI)

图13-6 以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为例,在固定本地网C范围内未设置移动交换机(MSC/GW)但设置基站时的网间互联示意图

13.3.3各项技术要求

1.信令要求(l)NO.7信令

移动通信网的N.7信令网,N.7信令点编码采用全国统一的24位信令点编码。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信令采用直联方式。目前信令仅限于TUP和SCCP。今后若开放N-ISDN业务,信令应采用ISUP。互联双方在保障互联各网之间业务开展的前提下,按照有关标准协商确定网间信令。关于NO.7信令详细规范,参见《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NO.7信令网技术体制》和《国内电话网N.7信号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2)随路信令

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原则上采用NO.7信令,当条件不具备时可先采用随路信令过渡。

2.计费要求

互联点移动通信网侧、国内长途电话网侧的交换机进行详细计费,互联点固定本地电话网侧交换机应具有对局间呼叫所需计费的功能。具体要求参见信部电「1999]730号文。

3.同步要求

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采用准同步的工作方式。具体同步要求参见《邮电部电话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如移动通信网需要从其他通信网提取同步,具体方案由互联双方协商后确定。

4.传输质量及服务质量

移动通信网与其他通信网网间互联,全程传输标准应与同一网中的要求相同。具体接续质量要求参见《自动交换电话(数字)网技术体制》、《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体制》和《900MHz TDMA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MSC/GW与 TS/GW间的中继呼损不大于1%。各线群中平均忙时话务量应不大于0.7Ed。

MSC/GW与

Tm/GW间的中继呼损不大于 0.5%。各线群中平均忙时话务量应不大于0.7Ed。

第三篇:火网互联

火网互联浅谈落伍者的感受,就快放国庆节了,火网互联小编在这里祝站长朋友们国庆节快乐,今天无意间看了落伍者站长董勤锋在落伍成立5周年时候的致辞感慨颇多,对互联网那份原始的渴望又一次被激起,虽然火网互联小编不是站长,但能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站长在建站之初到网站盈利的辛酸历程,火网互联--落董致辞读后感。从致辞中火网互联小编感受到落董同站长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让人好生羡慕,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做到了真正的互联网资源共享。感到遗憾的是到现在才明白落伍者的最初宗旨---原创才是硬道理,自从进了落伍之后火网互联小编真正的感觉到落伍了,常有一种急躁和压迫感。落伍者创建于2001年,在国内算是比较早的社区交流网站了,谈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话:“本来没有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今天的站长朋友们真应该感谢这位老站长前辈给广大站长朋友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站长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下面火网互联小编谈谈两个月来对落伍者的个人感受,写得不好的往前辈们见谅。

落伍者真的不浮夸,给人一种实打实的感觉,里面的建站资源和建站经验都很有针对性,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落伍者太注重用户体验了,广告少,灌水贴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落伍者就像一本建站百科全书,你所需要的,你所未知的,你可能遇到的建站问题在落伍者里都有涉及到。落伍者今天的成就来源于落伍者独特的文化和领导者独特的管理运营理念,不论互联网所经历过怎样的泡沫期,业内不乏有多少人士眼红,但落伍者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不人云亦云,读后感《火网互联--落董致辞读后感》。落董站长具备了战士一样的素质,只要自己认可的事情,只要对站长有利的事情,不论外界给予多大的干扰,始终坚持如一,真可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火网互联小编相信这其中也不乏有这样坚韧不拔的站长,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爬起,在一次又一次同行老大的打击中挣扎,火网互联小编觉得落董致辞中最经典的一段话,也是最有借鉴意义的一段话:“做网站跟你想象的是有区别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点子,其实我可以告诉你,中国人有想法的很多,10个人有8个人都有想法,但是能做到的很少很少,不是你觉得是怎么样的就能做到怎么样,你这样做觉得用户可能会接受,但是用户可能会觉得不舒服”从简单的字里行间中就不难体会到,落伍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完全是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来考虑,可以这样说,落伍拥有很大一部分比较稳定的落伍者,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口碑,落伍在烦乱的互联网泡沫中找准一个点,找准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不断的去挖掘,不断的去开发,不断的创新,目的就是为了更加迎合用户的体验。

其实不难发现现在国内多数互联网巨头们都是在97年前后就开始涉足建站了,庞大的用户群经过了多年的累积,中国人都有这样从众心理,那里的生意好那里的流量多就往那里跑,也不知道所看到的东东是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互联网从成立之初就给予国内网民一个不好的形象,那就是这个虚拟世界有多少东西是真实的,现在去讨论它的真实与否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生活就是离不开互联网,这样矛盾的心理就加剧了羊群效应的扩张,那个站的流量多访客多那个站的信息就是最安全可靠最有价值的,这也导致了很多优秀的个人站点真的很难立足,但也有部分有智慧的个人站长在寻求资源整合,以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正如落董所说的那样,很多成功的东西并不是最好的,但是那个人一定会付出最大努力,而且也是最能坚持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在众多的站长中,好点子、好创意、好装备、好技术固然多,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坚持,持之以恒的去做。等待曙光出现的那一刹那,暮然回首走过的岁月,才觉得当初的选择,当初的坚持没有白费,或者失败了也不怨天尤人,火网互联小编觉得只要这个过程是充实的,成功与否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毕竟这数以百万记的网站中,成功的少之又少,心态放平和,找准自己拿得准的那个点,不断的做下去,不断的扩展资源和强化理念,那么现在的站长就有可能变成未来的董事长了。落伍就是为了更好的进步,时代在变,一切都在变,落伍一步前进两步。火网互联小编祝站长朋友们国庆节快乐。

第四篇: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书

课程:网络互联技术 任课老师:程克非 学院:计算机

班级:0430801

学号:08490121 姓名:姚树秘

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实验1 路由器的启动及CLI的编辑命令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计算机和路由器的连接、启动路由器、登录路由器、熟悉CLI的各种编辑命令和帮助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刚采购了新的路由器,管理员要学习使用路由器。

三、实验步骤:

⑴ 连接好路由器电源,用反转线(rollover)、转换接头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和计算机的串口。

⑵ 在Windows中启动超级终端通信程序,建立新的连接,选择路由器和计算机连接的串口,波特率为9600,其他的参数保持缺省。

⑶ 开启路由器的电源,观察路由器的启动过程,粗略估计路由器启动过程完成的时间。⑷ 等待路由器启动完成,进入setup配置模式,用【Ctrl+C】键中断setup配置模式 ⑸ 用户模式和特权模式的切换 ⑹ “?”的使用

⑺ 熟悉CLI下的各种编辑命令的使用。⑻ 改变历史命令缓冲区的大小

部分截图

实验2 子网规划与划分

一、实验目的:

掌握ip地址的分配和划分子网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规划子网

2.在局域网上划分子网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局域网

四、实验步骤及部分截图

1、子网规划

2、在局域网上划分子网

实验3 路由器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工作状态判断等基础知识; 2 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式; 3 熟练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

二、实验内容:

1熟悉路由器/交换机各指示灯、功能按钮的含义; 用超级终端通过Console口完成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 用Telnet方式修改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4 用Web方式修改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5 熟悉基本的路由器/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 6 写出实验步骤中未列出的命令。

三、实验步骤与截图

1.不同用户之间的切换 2.给路由器配制ip地址 3.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4.配置路由器的密码 5.配置当天消息标题 6.路由器不执行DNS 解析 7.阻止控制台终止连接 8.阻止控制台信息插入命令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对路由器的认识加深,对路由器的配置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路由的基本配置。

实验4 网络设备管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DP协议的原理

2.掌握显示各种CDP信息的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查看CDP邻居信息,并以此为基础登陆到邻居设备上。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路由器Cisco2611;工作站PC;控制台电缆。

DCES0/0:192.168.0.1/24RouterAEncapsulatonPPPS0/0:192.168.0.2/24EncapsulatonPPPRouterB

四、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两台路由器RouterA、RouterB。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

3.配置路由器RouterA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IP地址(192.168.0.1/24)、路由器RouterB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IP地址(192.168.0.2/24)并同时激活接口。

4.配置路由器RouterA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时钟频率为64000。5.使用Ping命令测试路由器RouterA和路由器RouterB之间的连通性。6.练习理论课中介绍的各种CDP命令。

7.练习理论课中介绍的管理Telnet会话的各种命令。

五、心得体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CDP协议的基本内容能够很好的使用一些命令显示CDP的信息。

实验5

IOS和密码恢复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我们将学会路由器的口令恢复和IOS的恢复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无法和上任网络管理员取得联系获得路由器的密码,但现在要需更改路由器的配置;管理员在对路由器的IOS进行升级后发现新的IOS有问题,需恢复原来的IOS。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路由器Cisco2611;工作站PC;控制台电缆。

四、实验步骤:

⑴ 关闭并重新开启路由器电源,等待路由器开始启动时按【Ctrl+Break】键中断正常的启动过程,进入到ROM状态。

⑵ 修改配置寄存器的值,并重新启动:

⑶ 等待路由器启动完毕并进入setup模式后,按【Ctrl+C】键退出setup模式,修改密码

⑷ 恢复寄存器值,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⑸ 准备好TFTP服务器,检查IOS文件c2600-i-mz.122-8.T1.bin是否已经在正确目录,并记下服务器的IP地址

⑹ 重启路由器,用【Ctrl+Break】中断启动过程,进入到Rom模式 ⑺ 设置环境变量 ⑻ 下载IOS,并重启

实验6 静态路由与缺省路由配置恢复

一、实验目的:

在本试验,我们将学习如何用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两种方法配置路由器。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在深圳、上海、北京各有一分公司,为了使得各分公司的网络能够通信,公司在三地分别购买了路由器,为R1、R2、R3,同时申请了DDN线路。现要用静态路由配置各路由器使得三地的网络能够通信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⑴ R1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IP路由 ⑵ R2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IP路由

⑶ R3路由器配置IP地址和IP路由

⑷ 在R1、R2、R3路由器上检查接口、路由情况 ⑸ 在各路由器上用“ping”命令测试到各网络的连通性 ⑹ 在R1、R3上取消已配置的静态路由,R2保持不变 ⑺ 在R1、R3上配置缺省路由

⑻ 在各路由器上用“ping”命令测试到各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7 RIP协议及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RIP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内容:

192.168.1.0/24和172.16.1.0/24通过两条路径互连,我们要在各路由器上配置RIP,使得路由器自动建立路由表。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试验,掌握了RIP路由的配置过程,能够自己完成RIP路由的配置和调试过程,对RIP有更多的认识。

实验8 EIGRP协议及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EIGRP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内容:

我们要在各路由器上配置EIGRP,为了充分利用线路要求使用负载均衡,注意各线路上的带宽。

三、实验步骤及截图

⑴ 在各路由器上进行各基本配置,如:路由器名称、接口的IP地址、时钟等。⑵ 在各路由器进行EIGRP的基本配置

⑶ 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度量值等 ⑷ 测试连通性

⑸ 观察路由的动态过程:在路由器B上关闭s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重新在路由器B上开启s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⑹ 负载均衡

四、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EIGRP路由的相关配置,掌握的EIGRP协议的内涵,能够对配置后的路由调试正确。实验9 单区域OSPF的配置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会OSPF的配置与调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所用之图见图1,注意路由器A和路由器D、路由器D和路由器C是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的。

四、实验步骤:

(1)在各路由器上进行各基本配置,如:路由器名称、接口的IP地址、时钟等(2)在个路由器进行OSPF的基本配置

⑶ 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度量值等 ⑷ 测试连通性

⑸ 观察路由的动态过程:在路由器D上关闭f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重新在路由器D上开启f0/1接口,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各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⑹ 在路由器A上配置 ⑺ 在路由器A、D上配置

五、心得体会:本实验让我学会了OSPF的配置和调试过程,能够独立完成本次实验内容。

实验10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将会学习PPP的两种验证方式:PAP和CHAP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两地的Cisco路由器用DDN线路连接起来,为了安全,要在路由器配置PPP封装,并采用合适的验证,使得两地的网络能够安全通信

三、实验步骤及部分图

⑴ 按照图1进行组建网络,经检查硬件连接没有问题之后,各设备上电。

⑵ 按照拓扑结构的要求,给路由器各端口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时钟(DCE端),并且用“no shutdown”命令启动各端口,可以用“show interface”命令查看各端口的状态,保证端口正常工作

⑶ 设置主机A和主机B的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完成之后,分别ping自己的网关,应该是通的。

⑷ 为保证整个网络畅通,分别在路由器R1和R2上配置rip路由协议:在R1和R2上查看路由表分别如下

⑸ R1路由器上禁止PC2所在网段访问

四、心得体会:

这次试验,我了解了PPP协议的内容,并且对于PPP的两种验证方式:PAP和CHAP的配置有初步的了解,通过今后的学习,我相信能够很好的掌握PPP协议。

实验11 PPP的验证配置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将会学习PPP的两种验证方式:PAP和CHAP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两地的Cisco路由器用DDN线路连接起来,为了安全,要在路由器配置PPP封装,并采用合适的验证,使得两地的网络能够安全通信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路由器Cisco2611;工作站PC;控制台电缆。

四、实验步骤:

⑴ 在RouterA上配置PPP的验证方式为PAP,并且在RouterB上为RouterA建立用户、设置密码

⑵ 在RouterB上配置PPP的验证方式为PAP,并且在RouterA上为RouterB建立用户、设置密码

⑶ 在RouterA上测试连通性,ping 10.1.3.2;验证PAP的验证方式

⑷ 在RouterA上配置验证方式为CHAP,把为RouterB创建的用户名改为RB,密码改为 20 33333 ⑸ 在RouterB上配置验证方式为CHAP,把为RouterA创建的用户名改为RA,密码改为3 ⑹ 在RouterA上测试连通性,ping 10.1.3.2;验证PAP的验证方式3333

五、心得体会:

这次试验是接着上次实验的,也是关于PPP的了解,加深和巩固了对PPP的认识。

实验12 NAT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在Cisco 2611XM路由器上配置NAT。首先,我们配置静态NAT转换,然后我们配置动态NAT,最后我们用NAT来配置TCP负载均衡。

二、实验内容:

某公司的网络由两台路由器RTA和RTC组成。路由器RTA是连接ISP的边界路由器,而ISP只分配了一个子网:192.168.1.32/27给该公司的网络。因为这个子网只允许有30台主机,所以该公司决定在它的网络内部运行NAT,以使公司内部的几百台主机共享这30个全局地址。除了配置NAT复用以外,该公司还让我们实施TCP负载均衡以使外部来的web请求被均衡在两台不同的内部web服务器上。公司内部的网络IP地址分配为10.0.0.0/8网段。

三、实验步骤:

⑴ 按照图1进行组建网络,经检查硬件连接没有问题之后,各设备上电。

⑵ 按照拓扑结构的要求,给路由器各端口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时钟(DCE端),并将各端口启动,还要配置主机A和主机B 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上面的信息配好之后,用ping命令测试直接相连的设备之间是否能够通信。⑶ 分别在三台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

⑷ 配置路由器RTA作为一台NAT服务器,RTA将把该公司的内部地址(10.0.0.0/8)转换为ISP所分配的地址(192.168.1.32/27)⑸ 配置复用动态NAT ⑹ 我们最后的任务是设置NAT使用TCP负载均衡,因为该公司想让外部web用户以循环的方式被引向两个互为镜像的内部web服务器。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路由器RTA和RTC将担当这两台冗余的web服务器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让我恶补一些NAT协议相关的内容,并且能够配置静态NAT转换,配置动态NAT,以及用NAT来配置TCP负载均衡等相关的任务。

实验13 交换机的了解与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 熟悉Cisco Catalyst 2950交换机的开机界面和硬、软件情况; ⑵ 对2950交换机进行基本的设置; ⑶ 了解2950交换机的端口及其编号。

二、实验内容:

通过Console口连接到交换机上,观察交换机的启动过程和缺省配置,了解交换机启动过程所提供的硬、软件信息。然后对交换机进行一些简单的基本配置。

三、实验步骤:

第1步:2950交换机的启动 ⑴ 2950交换机的启动 ⑵ 2950交换机的缺省配置 第2步:2950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⑴ 首先进行的配置是 enable 口令和主机名

⑵ 缺省配置下,所有接口处于可用状态,并且都属于VLAN1 ⑶ show version命令可以显示本交换机的硬件、软件、接口、部件号和序列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与开机启动时所显示的基本相同

⑷ show interface vlan1可以列出此接口的配置和统计信息 第3步:配置2950交换机的端口属性

⑴ 设置端口速率为100Mbit/s、全双工,端口描述为“to_pc” ⑵ show interface命令可以查看到配置的结果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首先了解了9520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功能,对9520交换机的物理及逻辑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用一些配置命令对该交换机进行一些基本配置和调试。

实验14 VLAN Trunking和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VALN的基本概念,掌握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

⑵ 通过VLAN Trunking配置跨交换机的VLAN;

⑶ 配置VTP;

⑷ 查看上述配置项目的有关信息。

二、实验内容:

将交换机A的VTP配置成Server模式、交换机B为Client模式,两者同一VTP域名Test。在交换机A上配置VLAN。通过实验验证当在两者之间配置Trunk后,交换机B自动获得了与交换机A同样的VLAN配置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内容: 第1步:配置C2950A交换机的VTP和VLAN

⑴ 使用vlan database命令进入VLAN配置模式,在VLAN配置模式下,设置VTP的一系列属性,把C2950A交换机设置成VTP Server模式(缺省配置),VTP域名为Test ⑵ 定义V10、V20、V30和V40等4个VLAN ⑶ show vtp status命令显示VTP相关的配置和状态信息 ⑷ show vtp counters命令列出VTP的统计信息

⑸ 把端口分配给相应的VLAN,并将端口设置为静态VLAN访问模式 第2步:配置C2950B交换机的VTP

第3步:配置和监测两个交换机之间的VLAN Trunking

⑴ 将交换机A的24口配置成Trunk模式 ⑵ 将交换机B的24口也配置成Trunk模式

⑶ 用show interface fa0/24 switchport查看Fa0/24端口上的交换端口属性 第4步:查看C2950B交换机的VTP和VLAN信息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我进一步掌握了VLAN的基本概念,对VLAN的认识加深了,掌握了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VLAN配置,包括VTP的配置和调试,并通过命令显示上述配置信息。

实验15 STP的配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 了解和掌握Etherchannel的配置;

⑵ 在Etherchannel上配置Trunk;

⑶ 查看上述配置项目的有关信息。

二、实验内容:

按照图1将两台交换机连接起来,用两条快速以太链路形成一条FastEtherChannel。

三、实验步骤:

第1步:手动配置EtherChannel ⑴ 创建EtherChannel ⑵ 将物理接口指定到通道中 ⑶ 在以太通道上启用Trunking ⑷ 监测EtherChannel的状态 第2步:自动配置EtherChannel ⑴ C2950A(config)#interface fa0/23 ⑵ C2950A(config-if)# interface fa0/24

⑶ 用show etherchannel 2 summary可以看到channel已存在,但显示接口和Port-channel都处于Down状态

⑷ 用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发现接口23、24均处于关闭状态,用no shutdown命令将接口打开

第3步:取消EtherChannel

⑴ 分别将端口从EtherChannel中退出 ⑵ 直接取消EtherChannel

四、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我对STP协议有一定的认识,掌握Etherchannel的配置过程,能够 在Etherchannel上配置Trunk,在配置完成后,并用相关命令查看相关配置信息。

实验16 VLAN间的路由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你将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⑴VLAN间路由的配置;

⑵单臂路由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依照网络拓扑结构图连接好网络,并且能够使得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之间能够通信。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内容:

1.利用路由器R1、R2模拟PC,关闭其路由功能;

2.将路由器R1的Fa0/0端口的ip设为:192.168.1.2/24,默认网关设为:192.168.1.1; 3.将路由器R2的Fa0/0端口的ip设为:192.168.0.2/24,默认网关设为:192.168.0.1; 4.将交换机SW1关闭路由功能,作为二层交换机使用,并划分VLAN14、VLAN15两个VLAN 5.将交换机SW1的Fa1/14端口加入到VLAN14中,将Fa1/15端口加入到VLAN15中; 6.在路由器R3的Fa0/0接口启用子接口Fa0/0.14(ip设为:192.168.0.1/24)、Fa0/0.15(ip设为:192.168.1.1/24)并封装相应的VLAN号 <1>交换机

i.划分VLAN ii.将端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 iii.为Fa1/13端口配置干道 iv.关闭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2>路由器R3的配置清单 i.开启路由器R3的路由功能

ii.启用子接口、封装VLAN并设置ip iii.配置Fa0/0端口并启动该端口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几天的上机学习,网络互联的实验也在这里告一段落,通过这几天的实验,让我对网络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恶补,对很多协议,以及很多路由交换机的配置都有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完成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并测试合格,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并且很多都是平时根本学不到的,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学习的机会,给我们营造了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不惜用自己的时间来让我们学习知识,老师辛苦了,感谢老师和学校对我们的栽培,网络是一个很广的面,有学不完的只是等着我们去学习,这其实也只不过是一个入门而已,但是我想有了这个基础,我以后会好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

第五篇:移动互联观点

移动互联观点

月11日上午,Flipboard创始人兼CEO麦克麦丘(Mike McCue)在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呈现方式将越来越接近杂志,设计变得至关重要,而做好产品设计应暂时抛开数据细节。

社交杂志应用Flipboard以类似杂志的阅读体验著称,麦克麦丘就此分享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经验,最重要的一点是抛开数据、用设计赋予产品灵魂。他以汽车设计为例,一款在能效、空气动力学、产品质量等等方面系数合理的车型,也许实用性强,但并不会像曲线漂亮、经过精心设计的跑车那样,引起人们强烈购买的欲望。麦丘认为设计应来自激情,而非在数据上斤斤计较。

针对移动互联网产品,麦克麦丘认为像iPad等拿在中的终端,人们在使用时会更在意视觉效果,比起传统PC网页,移动互联网的呈现方式将越来越接近杂志。他同时分享了“成为杂志”的要点:图片醒目、漂亮、清晰,要有大量留白,并善于使用HTML5。

以下为Flipboard创始人兼CEO麦克麦丘演讲实录: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我们的产品是六个月前推出的,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对此我们也感到欢欣鼓舞。我们公司规模很小,只有50个人,在美国硅谷。我们一开始就决定要进入中国市场,这点也是业界领先的,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所以今天真的非常兴奋来到移动互联网大会,跟移动互联网的同业和出版业的同行进行交流,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产品非常成功,也得到了很多好评,我们认为这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在未来还有很长的征程要走,对于中国我们也有坚定的承诺,我们觉得中国市场会是Flipboard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包括我们如何设计产品和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开发产品。

有时候我们要把数据抛到一边,不要去管数据,设计一个产品数据非常重要,我们要去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我们要把数据用起来进行分析。但是有时候在我们开发产品的时候,尤其突破性意义的产品,我们要拿出激情,我们要赋予这个产品灵魂。这时候不要太多的去考虑数据。举个例子,这是1957年捷报SKE跑车,毫无疑问这是汽车工业史上最漂亮的一款车型了,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曲线非常漂亮,这是专门的美工设计师设计的,这款车充满了激情,它有自己的灵魂。又过了很多年,现在我们有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我们可以用技术去分析,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风组和能效,做设计之前我们可以把技术细节分出来,从而可以让它有更好的空气动力学和质量,这时候设计出的车是这样的,这个是很实用的车,很符合科学逻辑,是一款好车,也有最好的空气动力学的特征。它的空气阻力非常小,技术方面可以说是很有成就的。但是我却感觉它非常冷漠,缺乏激情。它的灵魂在哪里?你看到这款车不会会心一笑,不会说一看到这款车就产生了要买它的激情。

我们看一下这两款车采用了不同设计的理念这对我们移动互联网有什么启示呢?移动互联网上,我们首先看一下电脑,看一下台式机,当然我们在PC机时代,我们看到的这样的一个演示当然很好。实际上我们看到很多其他的插件,另外这是在网站上,有网站自己的浏览导航条和很多广告实现网站的营收。大家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吧?这就是根据数据做的网页设计,这个网页上每一个平方英寸都得到了最佳优化,都是基于工程师的科学分析,分析一下用户会去点击哪里,会有什么反应,但是这个网页有灵魂吗?有激情吗?看不出来。

我们同样看杂志上的图片感受就不一样了,杂志知道怎么尽量以美观和吸引人的方式把图片展示出来。但是网络上这么漂亮一个图片只能占据很小的一个空间。这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启示?当苹果推出iPad的时候就引发了一场革命。现在我们才刚刚意识到这样的革命具有多大的规模。现在我们可以用HTML5浏览网络的内容,显示出来的内容跟平面媒体的内容一样的美观,一样的有吸引力,现在我们只需要点击一下就可以切换到不同的画面,现在广告设计也非常漂亮。这样的广告比一线的横幅广告有效得多,因为它很美观,对读者是有吸引力的,它充满了激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广告总融入激情,这是鼓励读者去购买的一个前提。他会感觉,这跟他看杂志的感受是一样的。全世界85%的广告收入依然是放在线下的媒体,而不是线上的媒体,但是现在我们也有机会在线上投放这样的广告,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有了iPad,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内容之间进行导航,而且感受比互联网舒服得多。所以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看起来更像一本杂志,因为它所使用的都是一些漂亮的照片和图示,或者是精良的设计,或者是对照片非常的以来,还有很好的这种排版,漂亮的有情感共鸣的内容。所以我觉得Flipboard的能力就使我们的出版商能够把他们的内容能够以非常漂亮、优雅的形式在iPhone、iPad上发布、而且这种广告的投放效果更好,而且把内容创造很好的转化为资金的收入。这种情感或者说美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移动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

我觉得留白也非常重要,不要整天眼光都放在数据上,有些产品,我觉得产品本身的设计,它的外观一定要到位。一个好的设计和人是有情感共鸣的。这种设计是无关于数据的。

您可以点击问题链接查看此回答的详细内容及其它回答,并给予回应。

智慧+经验=成功。优问,专注于商业、职业和专业领域,致力于成为您最可信赖的在线智慧库。在这里,您不仅可获得专家答疑解惑,更可通过提供高质量回答,展示才华,提升个人品牌,扩大影响力,获得各种潜在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