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室安全作业应急措施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一)安全组织机构
总经理,负责全面指挥,及时有效地解决安全事件;
协助总经理工作,建立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 消防工作;
保护、疏散工作;
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通讯联络及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值班室电话:
(二)防火与灭火
化学实验室的易燃、易爆物品需定期检查,使用时远离火种,也不能与强氧化剂接触。实验室里严禁吸烟,严禁生火取暖,电器用品要经常检修,防止绝缘不良而短路或超负荷而引起线路起火。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对小面积的火灾,应立即用湿布、沙子等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使停火熄灭。火灾发生应立即报警,根据燃烧物性质使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抢救,以减少损失。每个实验室配备一个灭火器,定期年检。
化学室:干粉灭火器
气相色谱室: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可燃气体、油类、电器设备、物品、文件资料等初起火灾)
(三)一般伤害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配置药箱,内放常用医药用品:
消毒剂:75%酒精,0.1%碘酒,3%双氧水,酒精棉球。
烫伤药:玉树油,蓝油烃,烫伤药,凡士林。
创伤药:红药水,龙胆汁,消炎粉。
化学灼伤药:5%的碳酸氢钠溶液,1%的硼酸,2%的醋酸,氨水,2%的硫酸铜溶液。
治疗用品:药棉,纱布,护创胶,绷带,镊子等。
1. 割伤处理:伤口保持清洁,伤口内如有异物应小心取出,然后用酒精棉清洗,涂上红药水,必要时敷上消炎粉包扎,严重时采取止血措施,送往医院。
2. 烫伤和烧伤的处理:可在伤处涂上玉树油或75%酒精后涂蓝油烃。如果伤面较大,深度达真皮,应小心用75%酒精处理,并涂上烫伤油膏后包扎,送往医院。
3. 化学灼伤处理方法:如果沾上浓硫酸,切忌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清洗。必要时涂上甘油,若有水泡,应涂上龙胆汁。至于其他酸灼伤,可立即冲洗,然后进行处理。若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如果酸碱溅入眼内,应先用水冲洗,再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的醋酸清洗。
(四)中毒的急救措施
化学中毒有三条途径:
1,通过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气体,粉尘,烟雾而中毒;
2.通过消化道误服而中毒;
3.通过接触皮肤而中毒。
在实验室发生中毒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同时,紧急送往医院医治,常用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几种:
1. 呼吸系统中毒,应使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清者会较快恢复正常。若发生休克昏迷,可给患者吸入氧气及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
2. 消化道中毒应立即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清钠溶液,边洗边催吐,洗到基本没有毒物后服用生鸡蛋清,牛奶,面汤等解毒剂。
3. 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浓硫酸先用干布擦干),具体措施和化学灼伤处理相同。
(五)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
人体接触电的电压高过一定值(36伏)就可引起触电,特别是手脚潮湿更容易触电。发生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将患者上衣解开进行人工呼吸,切忌注射兴奋剂。当患者恢复呼吸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六)处理程序
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室内安全
1. 火灾报警程序:
①实验室负责人迅速报告安全组织机构领导,同时组织疏散人员离开现场,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②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③实验室领导在向上级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2.化学品安全操作程序
①一旦发生化学药品伤人和灾害性事故,试验室负责人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及时派人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发生严重事故报警110、119、120。
②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③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勘察,着手对所获得材料、物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判明事故性质。
④事故查清后,要写出定性结案处理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和人员伤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经过、对调查的证据材料的分析、对事故性质的认定和结论,以及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⑤根据事故的情况,由所长报上级有关单位。
3.带电操作安全安全操作程序
① 若出现触电事故,试验室负责人马上通知电工处置,并指挥人员离开现场。②遇到人员触电,在场人员应及时实施救护,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所长。
③根据事故的情况,由所长报上级有关单位。
编制人:批准人:
二0一一年一月四日
第二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措施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检验科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措施
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处理:
1)立即停止工作。2)伤口挤血,水或消毒剂冲洗消毒。3)除去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4)去急诊室诊治,急诊室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并报质量管理科,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处理:
1)立即停止工作。2)应脱下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3)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治疗,去急诊室诊治,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并报质量管理科,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4)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处理: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2)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3)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4)应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实验室负责人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5)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处理:
1)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戴眼罩和护目镜。2)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并用镊子、硬纸壳等清理干净。3)再次将布、纸巾覆盖在上面并倒上消毒剂,通常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由外向内进行处理。4)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30分钟),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5)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6)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7)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8)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5、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处理: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2)所有操作都应戴厚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3)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4)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6、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处理: 1)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3)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7、有腐蚀、有毒、含微生物样品进入眼睛、污染台面处理: 1)若有上述样品进入眼睛,立即用护眼冲洗器仔细冲洗。2)冲洗后去眼科就诊,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并报质量管理科,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3)若污染台面,即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消毒。
第三篇: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化学实验用的试剂,许多是可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危险品,实验仪器又大都是容易破碎的玻璃仪器,而实验过程中又要用明火加热,因此,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操作的概念,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和学生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
实验室中因化学药品引起的火灾,一般有:
1、化学药品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
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
3、安全措施
(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品,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机会。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
二、防爆
实验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机物,易燃性物质,还原剂或发生
强烈磨擦、撞击等即发生强烈爆炸,还有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水即可发生爆炸。一般情况下,燃烧和爆炸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先着火后爆炸,有时则爆炸后引起火灾,因此二者的预防打措施类同。
三、防护与急救
化学药品按它们的毒性分为:
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误肤造成唇、口、喉、胃烫伤,灼痛严重时可发生虚脱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铅、铵盐、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质沉淀、误服可致人死亡。
3、神经性毒物如氢化物和氢氰酸等,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和使用的药品,平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毒性,如氯化钡、碳酸钡、汞及其化合物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钴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要高度重视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实验室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准备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风橱,不能在实验室内做饭和进餐,更不能用使用过的仪器作餐具,实验完毕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热水洗手,防止皮肤上的毛孔张开而使毒物渗入,有毒废液要倒进指定容器内,经处理后才能弃去,皮肤上有破伤时应专门包扎后进行实验,以免毒物经伤口浸入体内。一旦发生中毒,一定要沉着冷静,尽快通知医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误服各种毒物后,最常用的解毒方法是让中毒者先服用牛奶,蛋清,面粉水,肥皂水等,将毒物冲淡,随后用手刺激喉部引起呕吐,注意为磷中毒,千万不可喝牛奶,可将5—10毫升硫酸铜溶液用温水调服,另外,若误服少量强酸液,可服镁乳、石灰水、氢氧化铅或肥皂水解毒;误服少量强碱时,可服醋、柠檬水或桔子汁解毒,若误服少量硝酸银溶液可服氯化纳溶液解毒。
(2)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
(3)若不慎将有毒物质少量落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药棉或纱布擦掉,并用自来水冲洗或用相应的解毒剂冲洗,若将毒物溅入眼睛,应在冲洗后,立即请医生治疗。
第四篇: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长江师范学院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维持正常教学与生活秩序,防止和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长江师范学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长江师范学院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应急预案。对因实验室而引发的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确保实验室在发生事故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
二、职责分工
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逐级管理,分工到人。实验室中心主任应为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实验室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三、应急原则
本预案遵循先救治,后处理;先救人,后救物;先制止,后教育;先处理,后报告的基本原则。
四、应急措施
(一)剧毒化学药品丢失应急处理预案
1、当有人发现化学剧毒药品有丢失时,应立即向实验中心主任汇报。
2、实验中心主任得知情况后,首先要及时向实验室管理处领导、学校分管校领导、安全管理处和学校应急办公室等汇报现场药品丢失情况,并安排至少两名专业人员留守现场,保护好现场,直至公安部门人员和保卫人员到达现场。
3、实验中心主任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完毕后,立即组织通知实验室教师、实验室员及相关学生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
4、实验室教师、实验员到达现场后,应在实验中心办公室集合,不得离开,等待相关部门领导调查问询。
5、相关部门领导全部到达现场后,实验中心主任与公安部门人员立即对实验室配带钥匙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实验室钥匙是否有丢失、被他人使用或复制现象。
6、实验中心主任、教师对近期实验室人员出入、药品使用等情况立即进行详细检查,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
7、实验室教师、实验员在人员询问调查完毕后,立即对实验室所有药品进行一次盘查,确认其他药品有无丢失现象。如有丢失现象,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调查。
8、根据各方面线索对丢失药品流向做出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将丢失剧毒药品追回。
9、整个事件处理完毕后,实验中心主任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书上报学校安全管理处事件的全过程及专业采取的防范措施。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实验室内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当事人或在场人员即拨打有关电话报警和联系安全管理处等主管部门与负责人员,简要报告事故地点、类别和状况。
2、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同时设置警戒区,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
3、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和使用手机等。
4、进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视化学品的性质、泄漏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如发生小量液体化学品泄漏时,可迅速用不同的物质和方法进行处理,防止泄漏物发生更大的反应,造成更大的危害。
5、如有伤者,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医院救治。如学生受伤,要及时通知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
(三)剧毒化学药品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1、如发生气体中毒,应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并疏散学生离开实验室到安全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并根据严重程度联系医院救治。
2、如发生入口中毒,应根据毒物种类采取适当处理方法,毒物为非腐蚀性,立即用催吐或洗胃以及导泻的办法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然后送医院救治。但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一般不提倡用催吐与洗胃的方法,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四)强酸、强碱腐蚀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化学强腐蚀烫、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并及时向指导老师和实验室负责人报告,负责人视情况的轻重将其送入医院就医。
(五)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2、转移,分装或使用易燃性液体,溶解其他物质时,附近不能有明火。若需点火,应先进行排风,使可燃性蒸汽排出。
3、用剩的钠,钾,白磷等易燃物和氧化剂KMnO4,KClO3,Na2O2等极易燃易挥发的有机物不可随便丢弃,防止发生火灾。
4、一旦发生火灾,一定要迅速而冷静地首先切断火源和电源,并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水和沙土是最常用的灭火材料。一般的灭火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水浸的棉被等。
5、在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小,应迅速组织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现场有易爆物品存在,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同时向119和学校安全保卫处报告。有条件切断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展。
6、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化学药品着火,应用灭火器或沙子扑灭,不得随意用水灭火,以免因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用电仪器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现场电源,将人员疏散,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7、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同时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六)带电操作安全应急预案
1、操作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也不可把电器弄湿,若不小心弄湿了,应等干燥后再用。
2、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分析漏电的程度,如果较为严重,在切断电源后,马上通知学校电工处置,并指挥学生离开现场。
3、遇到人员触电,应及时实施救护,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
五、应急保障
1、保证消防应急设备处于良好的待命工作状态。消防应急设备是用于事故初始状态控制的重要保障,为此消防应急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定点放置,定时检查更新,确保消防设备随手可拿,拿来可用。
2、注重应急宣传。平时注重组织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学习,增强人们的危机防备意识,提高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3、注重平时演练。意外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处理不当又容易引起二次灾害。因此,平时要注重演练,让大家做到“三知”(知消防设备放置地点,知如何使用消防设备,知撤离路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才会有条不紊。
4、常备通用的救护器材与药品。为了应付突然而来的事故,在实验室或工作室应储备一些救护器材与药品如:尼龙绳、手电筒、毛巾、药棉、纱布、胶布、止血贴、生理盐水、解毒剂等。
5、争取社会支援。校内有医院,有校警、保安员等保卫警戒力量,市区内有消防队。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必须尽快争取他们的救援。
6、无论在何时何地,当发生危害实验室安全的事故时,均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迅速、准确地报警并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正确有效的疏散无关人员,避免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发生严重事故,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部门或报警。学校安全保卫处报警电话:72077121,学校实验室管理处联系电话:72790132,报警电话110,火灾报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
本预案由各实验中心组织落实,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实施。
第五篇:市场营销作业公关应急措施
市场营销教材之—————公关应急措辞案例分析
姓名:张建辉 学号:0950510098 班级:09国贸(2)班
开展营销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更快的销售出去,然而,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企业公关问题,以及各自公关处理办法带来的影响。
一、从双汇、三鹿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公关处理的反面论证:
三鹿奶粉出事后,三鹿集团乱作一团,上至三鹿老总,下至生产员工,没能拿出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三聚氰胺问题,而是逃避责任,推卸责任,认为是不法分子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据调查,三鹿在毒奶粉问题曝光之前就已经发现三聚氰胺超标,可是三鹿集团没有责令制止此事件,而是继续任其发展,导致惨剧的发生。并且,在三聚氰胺出现后,三鹿集团不配合公安机关的检查,而是千方百计地隐瞒情报,企图逃避责任;在查明三聚氰胺对人体泌尿系统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收回以投放市场的奶粉、没有责令三鹿奶粉全线下架~~~~~ 正是三鹿集团这样对待消费者问题的逃避、隐瞒、不负责任的态度,最终导致三鹿集团的破产。
下面我们再看看近期发生的双汇瘦肉精事件。
双汇是中国肉制品供养的大户,然而就在前段时间察出双汇所产的肉制品中含有瘦肉精,一时间双汇产品人人畏惧,致使双汇产品销售量锐减。面对这样的处境,双汇集团将责任推给了养殖户,说是养殖户为了盈利而添加瘦肉精。双汇集团宣传的“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顿时备受争议。双汇还做出承诺,未来几年做自己的生猪养殖基地,从源头上克服瘦肉精,从而又给广大消费者开出了一张无期限支票。更有甚者,双汇老总召开全体职工的万人大会,大会高呼“双汇万岁、双汇万岁”,企图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瘦肉精事件。然而,至始至终并没有给受害者做出实质性的赔偿,不禁让人担心类似的事件还会继续上演。
从三鹿和双汇食品安全的应急案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解决:
一、逃避责任:无论是三鹿还是双汇在出了问题后都是在推卸责任,造成消费者的不信任。
解决措施: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消费者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二、违背真诚沟通原则:出了安全事故后,三鹿、双汇企图隐瞒事实,蒙混过关,没能够和消费者真诚沟通。
解决措施:企业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三、违背迅速处理原则:三鹿、双汇出了食品安全后都是在推卸、拖沓,没能够及时迅速的处理危机事件。
解决措施:三鹿、双汇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四、没有权威机构证实:三鹿、双汇出了问题后一味的喊冤,没有找自身的问题,并作出行动,让权威机构辟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解决措施:三鹿、双汇应该请权威机构在前台说话,使消费者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二)肯德基豆浆粉事件看待危机公关:
据网络报道,肯德基使用豆浆粉而非现磨豆浆,以低成本高价销售豆浆。一时间网络疯传,肯德基陷入危机中。面对这样质疑,肯德基迅速向总部递交说明,等待总部作出回应。几个小时后,总部作出回应::“肯德基豆浆粉有别于市面上一般出售的豆浆粉,消费者认为肯德基醇豆浆口味纯正,接近传统现磨风味。” 并且肯德基也声明,自己并没有给原磨豆浆做过宣传,肯德基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现代工艺进步与使用。肯德基也会不断钻研,开发更好产品提供消费者。肯德基重申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所有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从中我们看出以下几点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第一、能够迅速的作出回应,得出解决办法:在几个小时内作出回应,使问题不至于扩大。
第二、勇于承担责任:肯德基承认事实真相,勇于承担责任,并承诺会不断钻研,开发出更好更安全的食品。
第三、权威机构辟谣:肯德基总部作出解释,消除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并作出承诺,作出放心安全的产品。
从正反两个方面我们论证了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的处理措施,指出了企业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避免了企业倒闭破产的风险,希望能给中国企业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