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电钳工试卷AB及答案

电钳工试卷AB及答案



第一篇:电钳工试卷AB及答案

2014年井下电钳工技术比武 理论考试试卷(A卷)

单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直流电机的转子是由电枢铁心、、转轴和等部分组成,是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部分。

2、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可分为他励、、和。

3、用万用表欧姆挡测电阻前,每次改挡后都必须重新进行。

4、煤矿井下供电及电气设备应做到“三无”,即、、无明接头。

5、变压器在运行中,绕组中电流的热效应所引起的损耗通常称为;交变磁场在铁心中所引起的损耗可分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合称为。

6、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转向是由决定的,运行中若旋转磁场的转向改变了,转子的转向随之改变。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取决于磁场极对数 P、转差率 S 和。

8、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9、井下电钳工对电气设备进行放电:必须使用专用放电装置,先,后接对地放电。

10、防爆电气设备人井前,应检查其、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后,方准人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煤矿井下的低压不应超过()。A.1140 VB.660 VC.380 V

2.巷道中同一侧敷设的高压、低压电缆间距为()。A.0.1 mB.0.05 mC.O.3 m

3.电缆同风筒等易燃物品应分别挂在巷道两侧,否则应保持()以上的距离。

A.0.1 mB.0.2 mC.0.3 m

4.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不松动为合格。A.螺栓B.严密C.压平弹簧垫圈 5.电缆护套穿人进线嘴长度一般为()。

A.2~5 mmB.5~15 mmC.15~20 mm 6.井下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主要是测()。

A.相对相及相对地之间B.相对地之间C.各绕组之间

7.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应一致,平垫圈、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A.长度B.规格C.大小 8.井下远距离控制电压不应超过()。A.220 VB.127 VC.36 V

9.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由指定的经考试合格的()检查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并取得合格证,方准人井。

A.专职电工B.电气防爆检查员C.单位领导

10.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A.1~3B.4~6C.7~1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指当一次侧施以额定电压时,在温升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情况下,二次侧所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取决于电源频率和极对数,而与转差率无关。()

3、矿井地面两回路电源线路采用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带电热备用。()

4、大小和方向随时问做周期性变化的电量,称交流电。()

5、纯电阻电路的功率因数一定等于1,如果某电路的功率因数为1,则该电路一定是只含电阻的电路。()

6、值班电工每天必须对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检查和跳闸试验。()

7、变压器在空载时,其电流的有功分量较小,而无功分量较大,因此空载运行的变压器,其功率因数很低。()

8、带有额定负载转矩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若使电源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则其电流就会低于额定电流。()

9、风电闭锁的作用是当掘进头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能自动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并闭锁()

10、装设电抗器的目的是:增大短路阻抗,限制短路电流,减小电压波动。()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矿井接地的目的?

2、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2014年井下电钳工技术比武 理论考试试卷(B卷)

A.氖管B.灯泡C.电容

4.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应有()、过负荷和欠压保护。A.短路B.漏电C.超压

5.矿用橡套软电缆在常温下,50mm2电缆的最大允许电流是()。

单位:姓名:A.70 AB.100 AC.173 A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接触器触点开距是接触点在分开时动静触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2、万用表一般由、测量线路和转换开关三部分组成。

3、在 RLC 串联电路中 容性阻抗感性阻抗 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

4、三相负载接于三相供电线路上的原则是:若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时,负载应作联结;若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相电压时,负载应作联结。

5、防爆电气设备不传爆的三要素是指隔爆面的、和

6、井下漏电有和分散性漏电。

7、煤矿井下由主接地极及、及辅助接地母线等组成的一个网络称煤矿井下接地网。

8、变压器并列运行应满足、、三个条件。

9、测量绝缘电阻时,影响准确性的因素有、和 绝缘表面的脏污程度。

10、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具有、、短路的速动保护及保护等功效。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的电阻值不超过()。

A.1ΩB.2ΩC.4Ω 2.用验电笔验电时,应将金属笔尖()触向测试点。A.缓慢B.快速C.大面积

3.低压验电笔由金属笔尖、限流电阻、()、弹簧、金属笔尾和绝缘外壳等组成。

6.供检漏继电器作检验的辅助接地线,应使用芯线截面不小于()的橡套电缆。

A.10 mm2B.8 mm2C.20 mm2 7.检漏继电器应安装设在馈电开关的()侧。A.负荷B.电源C.动作机构

8.检漏继电器接人电网时,直流电源便和电网绝缘电阻构成()电路。A.交流B.直流C.交直流 9.井下低压电动机应具备()、过负荷、单相断线保护。A.短路B.延时C.过电压 10.移动变电站应采用()橡套电缆。

A.铠装B.监视型屏蔽C.软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防爆电器出厂时涂的黄油是防止生锈的,使用时不应抹去。()

2、零序电流漏电保护只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气体(瓦斯)继电器能反应变压器的一切故障而作出相应的动作。()

4、井下检修完电气设备后,电工可以委托其他人员顺路送电。()

5、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为1.5%以下地点使用。()

6、井下变电所内的几台检漏继电器,可以共用一个辅助接地极。()

7、矿井地面两回路电源线路采用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带电热备用。()

8、非金属弊电缆屏蔽层的过渡电阻为3KΩ以上。()

9、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叫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10、井下电气设备起动时的端电压不应低于75%额定电压。()

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井下供电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持”分别指什么?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2014年井下电钳工技术比武理论考试(A卷)答案

2014年井下电钳工技术比武理论考试(B卷)答案

一、填空题

1、绕组换向器风叶

2、并励串励复励

3、欧姆调零

4、无鸡爪子、无羊尾巴

5、铜耗铁耗

6、电源的相序

7、电源频率 f8、周期最大值 初相位。

9、接地导电体

10、产品合格证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合格证

二、选择题

1、A2、A3、C4、C5、B6、B7、B8、C9、B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1、试述矿井接地的目的?

答:接地的目的是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而危及人身安全。当电气设备绝缘破坏时,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等会带电,它会造成人身触电或对地放电而引起的瓦斯爆炸。良好的接地,可使设备外壳总是保持与“地”同电位,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

2、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答: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将造成二次侧感应出过电压(峰值几千伏),威胁人身安全、仪表、保护装置运行,造成二次绝缘击穿,并使电流互感器磁路过饱和,铁芯发热,烧坏电流互感器。

一、填空题

1、完全

2、表头

3、等于谐振

4、ΔY5、间隙 宽度 粗糙度

6、集中性漏电

7、接地母线、局部接地极

8、变比相等、连接组别相同、短路电压相同

9、温度、湿度

10、过载的时限保护、断相不平衡保护 漏电闭锁

二、选择题

1、A2、A3、A4、A5、C6、A7、A8、B9、A10、8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78、(√)

9、(√)

10、(√)

四、问答题

1、井下供电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持”分别指什么? 答: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丝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二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风电甲烷闭锁装置。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1)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严禁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3)操作千伏级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4)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第二篇:电钳工考试题及答案

电钳工培训试题姓名 队组 分数

一.填空(每空 2分,共30 分)

A.严密 B.压平弹簧垫圈 C.压紧

1.硐室外严禁使用 低压电气设备;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使用真空

3、多余的带电电缆()。控制。

2.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并有。3.井下供电系统中应做到的“三无”是、、。4.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为 ;矿用安全标志是。

5.辅助接地母线若为裸铜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若为钢绞线其截面应不小于。

6.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高压不超过,低压不超过。

7.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 或 ;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8.密封圈的宽度不得小于 倍的电缆外径。

A.可以盘8字 B.可以盘O形

C.一定要悬挂

4、电缆护套进入线嘴内为()。

A.3~5nm B.5~10mn C.5~15mm

6、检漏继电器在供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

A.防止人为触电

B.防止产生电火花

C.两者兼防

7、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检查一次。A、每天 B、每星期 C、每月

8、电气设备绝缘的测量应是()

A.对地绝缘

B.相间绝缘

C.对地及相间绝缘

9、通过人体电流为___时就有生命危险()

A.30mA B.50mA C.36 mA

10、井下一旦发生电气火灾,首先应()

A.切断电源灭火 B.迅速汇报 C.迅速撤离

11、矿井主通风机、排水泵等属于()。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12、为保证矿井的供电质量,规定电压值不超过()。

A.Ue的±5% B.Ue的±10%

C.Ue的±15%

13、矿用660V隔爆开关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二、选择题(每空 2分,共 30分)

1、熔断器在电路中可起到()。

A.过载保护 B.短路保护 C.过载及短路保护

2、用螺栓紧固隔爆面,其紧固程度以()为合格。

A.1MΩ B.2MΩ C.5MΩ

14、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否则要采取措施

A.26℃ B.30℃ C.32℃

15、在立井筒内可采用()。A.钢丝铠装不滴流铅包纸绝缘电缆 B.钢带铠装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C.铠装铅包纸绝缘电缆

三、判断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配电点的电气设备少于5台时,可不设局部接地极。()

2、在通风良好的井下环境中可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3、掘进机非操作侧,必须装有能紧急停止运转的按钮。()

4、隔爆面的间隙,长度及粗糙度称为防爆的三要素。()

5、防爆面螺纹最少啮合扣数应为 6。()

6、短路保护整定的原则是根据最远点的两相短路电流。()7.在供电系统中避免“大马拉小车”可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8、当发生电火灾时,应尽快用黄沙,干粉灭火器等迅速灭火。()

9、过电压保护是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之一。()

10、熔断器只能用于短路保护,也可作为过载保护。()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煤矿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地?

3、什么叫隔爆?什么叫失爆?

4、高、低压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是什么?必须符合哪一规程、三细则的规定?

一、填空(每空 分,共 分)

1.硐室外严禁使用 油侵式 低压电气设备;4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使用真空电磁起动器 控制。

2.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并有 记录。

井下供电系统中应做到的“三无”是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3.6、煤矿用移动橡套软电缆的型号为MY,煤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电缆的型号为MYP 4.

8、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总标志为 Ex ;矿用安全标志是 MA。

5.9、辅助接地母线若为裸铜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25mm2 ;若为钢绞线其截面应不小于 50mm2。

6.11、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高压不超过10000V,低压不超过1140V。

7.12、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 检漏保护装置 或 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8.13、井下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时,严禁 带电作业。9.

15、密封圈的宽度不得小于0.7倍的电缆外径。

1二、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

1、熔断器在电路中可起到(B)。

A.过载保护 B.短路保护 C.过载及短路保护

2、用螺栓紧固隔爆面,其紧固程度以(B)为合格。A.严密 B.压平弹簧垫圈 C.压紧

3、多余的带电电缆(C)。

A.可以盘8字 B.可以盘O形 C.一定要悬挂

4、电缆护套进入线嘴内为(C)。

A.3~5nm B.5~10mn C.5~15mm

6、检漏继电器在供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C)

A.防止人为触电

B.防止产生电火花

C.两者兼防

7、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C)检查一次。A、每天 B、每星期 C、每月

8、电气设备绝缘的测量应是(C)

A.对地绝缘

B.相间绝缘

C.对地及相间绝缘

9、通过人体电流为___时就有生命危险(A)

A.30mA B.50mA C.36 mA

10、井下一旦发生电气火灾,首先应(A)

A.切断电源灭火 B.迅速汇报 C.迅速撤离

11、矿井主通风机、排水泵等属于(A)。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12、为保证矿井的供电质量,规定电压值不超过(A)。

A.Ue的±5% B.Ue的±10%

C.Ue的±15%

13、矿用660V隔爆开关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C)。

A.1MΩ B.2MΩ C.5MΩ

14、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C)否则要采取措施 A.26℃ B.30℃ C.32℃

15、在立井筒内可采用(A)。A.钢丝铠装不滴流铅包纸绝缘电缆 B.钢带铠装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C.铠装铅包纸绝缘电缆

16、接地电网的接地电阻的测定每(A)一次。

A、一年 B、季度 C、半年

17、检漏继电器在供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C)。

A.防止人为触电

B.防止产生电火花

C.两者兼防

19、接地网上任上点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B)A.1欧

B.2欧

答案:“三大保护”是指三短路、漏电、接地。

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及《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闭锁。

C.3欧

三、判断题(每题 分,共 分)

1、配电点的电气设备少于5台时,可不设局部接地极。(错)

2、在通风良好的井下环境中可带电检修电气设备。(错)

3、掘进机非操作侧,必须装有能紧急停止运转的按钮。(对)

4、隔爆面的间隙,长度及粗糙度称为防爆的三要素。(对)

5、防爆面螺纹最少啮合扣数应为 6。(对)

6、短路保护整定的原则是根据最远点的两相短路电流。(对)7.在供电系统中避免“大马拉小车”可提高供电的经济性。(错)

8、当发生电火灾时,应尽快用黄沙,干粉灭火器等迅速灭火。(对)

9、过电压保护是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之一。(错)

10、熔断器只能用于短路保护,也可作为过载保护。(错)

四、问答题

2、煤矿井下变压器中性点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地?

答案:

(一)中性点接地容易造成人身触电的直接回路;

(二)容易引起相间、单相短路;

(三)中性点不接地,触电时无回路;

(四)可以适当调节系统绝缘,使人员接触的带电设备或电源电流量能控制在安全数值之内。

3、什么叫隔爆?什么叫失爆?

答案:隔爆:当电气设备外壳内导电部件产生的电火花使外壳内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时,决不能引起设备外壳外部周围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和燃烧,这种性能称为隔爆。失爆:隔爆电气设备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4、高、低压电气设备的“三大保护”是什么?必须符合哪一规程、三细则的规定?

第三篇:口腔材料学试卷AB答案和评分标准

《口腔材料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解答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60分)

1、A2、A3、B4、A5、E6、E7、A

8、A9、E10、B11、A12、E13、C14、A15、E16、D17、D18、E19、B20、E21、D22、C23、A24、B25、C26、C27、E28、D29、C30、D31、A32、A33、E34、B35、C36、E37、C38、D39、B40、E41、D42、C43、A44、B45、ABCDE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流电性 当口腔内存在异种金属修复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现象产生的原理同原电池原理

2、表面张力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而有减少表面积的趋势,因而在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上产生一缩小表面的力,把沿液体表面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叫做~

蠕变(creep)指在恒应力作用下,塑性应变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现象。该应力常远远小于屈服应力

温度应力 又称为热应力,指由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热应力长期作用,可使充填体出现疲劳损伤,甚至出现裂纹

生物安全性 是指材料制品具有临床前安全使用的性质。口腔材料是应用于人体的,与人体组织相接触,因此材料对人体应无毒性、无刺激、无致癌性和致畸变等作用

三、简答题

1、理想印模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8分)

1).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对口腔组织及人体无毒无害

2).良好的流动性、弹性 及可塑性 便于取模和准确性

3).适当的凝固时间 一般混合调拌开始3~5min凝固

4).良好的准确性、形稳性 保证模型精度

5)、与印模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6)、强度好

7)、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容易推广使用

8)、令人愉快的的气味,美观的色彩

2、什么叫义齿软衬材料?(5分)

义齿软衬材料是一类应用于义齿基托组织面的,固化后具有一定柔软弹性的义齿衬垫材料。

它可以缓冲咬合力,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减轻或消除压痛,并提高基托与牙槽脊的密合性,改善义齿固位

3、熟石膏在临床操作上应注意哪些问题?(7分)

1.在调和中发现水粉比例不合适时,应重新取量调和

2.调拌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带入气泡,调和时间控制在40~60s为宜

3.灌注模型时应从印模的一侧逐渐到另一侧,并从高处或边缘开始,在缓慢震荡下排除气泡,以充分显示牙体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

4.体积膨胀处理 体积膨胀大小与粉水比例有关。粉多时,体积膨胀较大,水多时降低膨胀,可加入增膨胀剂和减膨胀剂,以调整精度

5.脱模和模型的应用时机的掌握 脱模应在灌注后1h左右进行,模型在灌注后24h使用为宜

四、问答题(10分)

1、银汞合金在口腔内产生腐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1)产生腐蚀的原因

主要原因:银汞合金中存在多种不同金属元素及不同的相结构,这些不同的金属元素和不同的相都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口腔特定的环境中以唾液为电解质,构成许多原电池,在正极和负极间发生电化学反应

另外:其中γ2相更易被腐蚀,主要是发生氧化。银汞合金的腐蚀有失泽和腐蚀两种。

2)措施

①采用高铜银汞合金如混合型高铜银汞合金,可阻止γ2相的形成,或者采用单组份高铜银汞合金,其汞合反应产物无γ2相产生,减少了银汞合金氧化的发生

②其次为了增加银汞合金充填物在口腔内抵御腐蚀的能力,充填物固化后应抛光,抛光后的银汞合金抗腐蚀能力增强

《 口腔材料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题B解答及评分标准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60分)

1、E2、E3、B4、A5、A6、E7、A

8、A9、E10、B11、A12、A13、C14、A15、E16、D17、D18、E19、B20、E21、D22、C23、A24、E25、C26、C27、B28、D29、C30、D31、A32、A33、E34、B35、C36、E37、C38、D39、B40、E41、D42、C43、A44、B45、ABCDE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三明治”修复术是一种利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联合修复牙本质缺损的叠层修

复术,这种联合形式因颇似三明治的夹心结构。

2:、疲劳:是指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3、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的腐蚀损坏现象。

又称为热应力,指由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热应力长期作用,可使充填体出现疲劳损伤,甚至出现裂纹

5、生物安全性 是指材料制品具有临床前安全使用的性质。口腔材料是应用于人体的,与人体组织相接触,因此材料对人体应无毒性、无刺激、无致癌性和致畸变等作用

三、简答题(3题,共20分)

1、理想印模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8分)

1).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对口腔组织及人体无毒无害

2).良好的流动性、弹性 及可塑性 便于取模和准确性

3).适当的凝固时间 一般混合调拌开始3~5min凝固

4).良好的准确性、形稳性 保证模型精度

5)、与印模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6)、强度好

7)、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容易推广使用

8)、令人愉快的的气味,美观的色彩

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什么方法并写出其基本步骤(5分)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水浴加热法

(1)将型盒放入70~75℃水浴中恒温90min,然后升温至沸腾并保持30~60min

(2)将型盒置入室温水中,在90~120min(视充填树脂体积大小而定)缓慢匀速升温至沸,保持30~60min3、熟石膏在临床操作上应注意哪些问题?(7分)

1.在调和中发现水粉比例不合适时,应重新取量调和

2.调拌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带入气泡,调和时间控制在40~60s为宜

3.灌注模型时应从印模的一侧逐渐到另一侧,并从高处或边缘开始,在缓慢震荡下排除气泡,以充分显示牙体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

4.体积膨胀处理 体积膨胀大小与粉水比例有关。粉多时,体积膨胀较大,水多时降低膨胀,可加入增膨胀剂和减膨胀剂,以调整精度

5.脱模和模型的应用时机的掌握 脱模应在灌注后1h左右进行,模型在灌注后24h使用为宜

四、问答题(10分)

1、银汞合金在口腔内产生腐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1)产生腐蚀的原因

主要原因:银汞合金中存在多种不同金属元素及不同的相结构,这些不同的金属元素和不同的相都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口腔特定的环境中以唾液为电解质,构成许多原电池,在正极和负极间发生电化学反应

另外:其中γ2相更易被腐蚀,主要是发生氧化。银汞合金的腐蚀有失泽和腐蚀两种。

2)措施

①采用高铜银汞合金如混合型高铜银汞合金,可阻止γ2相的形成,或者采用单组份高铜银汞合金,其汞合反应产物无γ2相产生,减少了银汞合金氧化的发生

②其次为了增加银汞合金充填物在口腔内抵御腐蚀的能力,充填物固化后应抛光,抛光后的银汞合金抗腐蚀能力增强

第四篇: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AB试卷及答案

28041《科学技术概论》AB试卷及答案

《科学技术概论》 试卷(A)

一、填空(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

2.技术就是 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4.古代科学技术是指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和。

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 2 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的宇宙结构体系。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是古代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9.1543 年哥白尼出版 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

12.1942 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13.1917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是指从地表到之间的部分。

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A.应用科学;B.工程科学;C.信息科学;D.计算机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B.自我发展性;C.内对应性;D.外对应性

3.汉代出现的 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营造法式》 ;D.《数书九章》

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

A.18 世纪 70 年代;B.18 世纪 30 年代;C.19 世纪 20 年代;D.19 世纪 30 年代

5.19 世纪 70 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A.蒸汽;B.化工;C.自动化;D.电力

6.1859 年达尔文出版一书系统地建立了生物进化论。()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选择论》 ;C.《物种起源》 ;D.《生物哲学论》

7.19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 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

A.质子的发现;B.放射性的发现;C.阴极射线的发现;D.黑体辐射的发现

8.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A.土星环模型;B.恒星模型;C.行星模型;D.面包葡萄干模型

9.1926 年科学家们建立起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新的物理学理论体 系,即()

A.矩阵力学;B.统计力学;C.量子力学;D.相对论力学

10.恒星一般有三种归宿,即、中子星和黑洞。()

A.脉冲星;B.白矮星;C.红巨星;D.主序星

三、判断正误(每题 1 分,共 5 分)

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 势之一。()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构成。

3.简述建基于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自然观。

4.简述狭义相对论的新推论。

5.简述洋陆活动论地球观的确立过程。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论科学技术变革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的形式有哪些?谈谈你对各种形式的理解。

2.科学技术与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 A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活动倾向。2.规范化。3.应用研究。4.近代科学。5.异常天象。6.阴阳 说和五行说。7.以地球为中心。8.阿拉伯人。9.《天体运行论》。10.伽利略。11.最大。12.原子核反应堆。13.有限无边静态。14.200 亿年前。15.莫霍面。

二、选择

1.B 工程科学。2.C 内对应性。3.A《周髀算经》。4.B18 世纪 30 年代。5.D 电力。6.C《物种起源》。7.B 放射性的发现。8.C 行星模型。9.C 量子力学。10.B 白矮 星。

三、判断正误

1.×;2.√;3.√;4.×;5.√;

四、简答题(要点)

1.答:第一,根本目标的一致性;(2)分)

第二,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2 分)

第三,科学和技术的相互渗透。(2分)

2.答:古代中国在其辉煌的历史文化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构成 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2 分)以及陶瓷、丝织、建筑三 大技术(2 分)和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2 分)。

3.答:首先,机械论自然观认为,所有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都在物质外部,都是由于力的存在和作用。(2 分)其次,机械论自然观主张所有运动变化只能 引起量变,而不可能发生质变。(2 分)最后,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们用牛顿运 动定律可以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精确地推算出它在此前和此后任何时刻的运 动状态。(2分)

4.答:推论一,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其长度测量值最大,相对于观 察者运动时长度缩短。(1 分)推论二,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走得最快,相 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走得最慢。(1 分)推论三,在任何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 都不能超过光速。(2 分)推论四,如果物体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很多,相对论理 性就还原为牛顿力学。(2分)

5.答:洋陆活动论地球观的确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魏格纳于1912 年提出大陆漂移说,但没有为人们所接受。(2分)第二阶段是,在洋底地质探测的基础上,美国地质学家赫斯于 1960 年提出海底扩张说。(2分)第三阶段是,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勒比雄于 1968 年提出大地构造的板块理论。(2分)

五、论述题(要点)

1.答:(要点)科学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变革社会。所谓科学技术的社 会变革功能是指,科学技术的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3 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实现。其一,通过推动 生产力发展,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和手段。(3 分)其二,通过提高劳动者 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变革生产关系。(3 分);其三,通过与先进社会意识的结 合变革上层建筑。(3 分);其四,通过改变生活基础来变革人类的进化方式。(3 分)

2.答:(要点)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当代科学 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主要有以下几 种形式。其一,人文社会科学引入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和学科建 设。(2 分);其二,人文社会科学开始关注和研究科学家的活动和科学技术成果 的应用。(2分);其三,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共同探讨各种社会问题。(2分);其四,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互为环境和条件。(2 分)谈自己对各 种途径的理解和看法。(7分)

《科学技术概论》 试卷(B)

一、填空(每题 1 分,共 15 分)

1.按照研究的类型,科学可以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

2.技术具有两个属性:第一,它是物质因素和相互作用的产物;第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3.基础研究的目标是

4.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功能可分为发展生产力和

5.古代科学技术包括东方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和

6.金属冶炼技术是从

7.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丹经》 一书中,首次记载了 8.形成于商周之际的阴阳学说和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写的《几何原本》一书对古希腊的数学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10.古希腊所形成的11.1851 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和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把定律确定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12.1833 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出版一书为近代地质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3.19 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两大疑难是以太之谜和。

14.1932 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即

15.热大爆炸宇宙理论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于年首次提出。

二、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两类。()

A.应用基础研究;B.开发基础研究; C.实验基础研究;D.定向基础研究。

2.对应于科学的分类,可以把技术分为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

A.生产技术;B.制造技术; C.产业技术;D.航天技术。

3.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三大技术是陶瓷技术、建筑技术和。()

A.造纸技术;B.印刷技术; C.火药技术;D.丝织技术。

4.公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解释自然现象的“四因说”和。()

A.地心说;B.目的说; C.原子说;D.以太说。

5.创立了行星理论从而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向前推进了一步。()

A.第谷; B.布鲁诺;C.开普勒;D.伽里略。

6.1781 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即。()

A.天王星; B.海王星; C.冥王星; D.土星。

1896 年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

A.贝克勒尔;B.居里夫人; C.伦琴; D.汤姆孙。

8.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是相对论和。()

A.基本粒子理论;B.量子力学; C.原子物理学; D.计算机科学。

9.哈勃定律表明:()

A.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B.宇宙收缩;C.宇宙膨胀;D.宇宙无限大。

1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部()

A.50;B.70;C.100;D.200。

三、判断正误(每题 1 分,共 5 分)

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科学和技术的差别。

2.简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3.简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4.简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5.简述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按照当今的看法,科学具有哪些含义?谈谈你对各种含义的理解。

2.试论科学技术的人文性本质。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 B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工程科学。2.精神因素。3.推动科学认识的发展。4.变革社会。5.古 阿拉伯。6.制陶。7.配制火药。8.五行学说。9.欧几里德。10.理性主义。11.能量守恒与转化。12.《地质学原理》。

13.黑体辐射问题。14.中子。15.1948。

二、单项选择 1.D;2.C;3.D;4.C;5.C;6.A;7.A;8.B;9.C;10.C;

三、判断正误 1.×;2.√;3.√;4.×;5.√;

四、简答题(要点)

1.答:第一,任务和形态不同。(2 分)第二,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2 分)第三,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不同。(2分)

2.答:其一,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本身看,它偏重于实用,理论性不强,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科学方法,因而它为自身设定的发展空间极小,没有发展潜力。(3分)其二,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外部环境看,中国封建制度的保守、僵死和排他性,也不能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反而成了 科学技术发展的桎梏。(3分)

3.答: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原因和条件。(2分)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而变异的发生直接来源于生活条件的变化。(2 分)生物通过与 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 被淘汰,生物逐步产生新的类型或物种,从而客观进化,这样就构成了整个生物 进化的图景。(2分)

4.答:汤姆孙 1897 年发现电子后,于 1903 年建立原子结构的“面包葡萄干”模型。(1 分)1904 年日本物理学家长岗半太郎又提出原子结构的“土星环” 模型。(1分)为克服这两个模型存在的问题,1911 年卢瑟夫又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2 分)1913 年玻尔引入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对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加以完善,克服了电子陷落问题,使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趋于完善。(2分)

5.答: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我们现今的这个宇宙开始于大约 200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2 分)在大爆炸前宇宙是一个温度无穷大、密度无穷大的“奇点”。(2分)大爆炸 3 分钟后,经过 70 万年,电子和原子核开始结合成稳定的原子。(1 分)又过几十亿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为原星系,星系内物质又逐渐形成为恒星、行星等天体。(1分)

五、论述题(要点)

1.答:按照当今的理解,科学包含四种含义。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 事实和规律的知识。(2 分)第二,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分)第三,科学是一种探求真理推进知识的活动。(2 分)第四,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2 分)谈自己对这四种含义的理解。(7分)

2.答: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也是一种人类文化,所以,科学技术必须体现人文性的本质。科学技术的人文性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文性是 科学技术的出发点。(5分)第二,科学技术是人的科学技术。(5分)第三,新创造和发明的科技成果如何进入已有的人类生活,与人类的文化传统相协和,正是科学技术研究孜孜以求的目标。(5分)

第五篇:装配钳工笔试试卷及答案

装配钳工试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先进入装配的装配单元称装配(A)。

A、基准件

B、部件

C、组件

D、标准组件 2.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之一有(A)。

A、调整装配法

B、间隙装配法

C、过盈装配法

D、过渡装配法

3.水平仪常用来检验工件表面或检验设备安装的(C)情况。

A、垂直

B、平行

C、水平 D、倾斜

4.一组件中最大且与组件中多数零件有配合关系的零件作为(B)。

A、测量基准

B、装配基准

C、装配单元

D、分组件

5.液压系统压力不足的原因是电机转向不对,转速不对,溢流阀动作失灵经常开路,系统漏油和(C)等。

A、机械振动

B、导轨润滑油过少

C、液压泵故障

D、油箱散热不良 6.产品的装配总是从(A)开始,从零件到部件,从部件到整机。

A、装配基准

B、装配单元

C、从下到上

D、从外到内 7.确定装配的检查方法,应根据(D)结构特点和生产类型来选择。

A、零件

B、标准件

C、外购件

D、产品

8.主轴部件的精度包括主轴的径向圆跳动、(D)以及主轴旋转的均匀性和平稳性。

A、加工精度

B、装配精度

C、位置精度

D、轴向窜动

9.装配整体式滑动轴承时,根据轴套尺寸和配合时候的(C),采取敲入法或压入法将轴套装入轴承座孔内。

A、位置

B、精度要求

C、过盈量的大小

D、配合要求 10.采用轴承单向固定法时为避免轴受热伸长将轴卡死,在一端轴承外圈与轴盖间留有(C)的间隙,以便游动。

A、0.005~0.01mm

B、0.01~0.02mm

C、0.5~1mm

D、2~3mm 11.主轴回转轴线对工作台移动方向平行度的检验,一般用(B)测量。

A、经纬仪

B、百分表

C、平直仪

D、水平仪 12.调整装配法是在装配时改变可调整件的(D)。

A、尺寸

B、形状精度

C、表面粗糙度

D、相对位置

13.装配完成后,都应保证各密封处(D)。①严密 ②不漏水 ③不漏油 ④不漏气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机器试车首先需进行的是(A)

A. 空运转试验

B.负荷试验

C.超负荷试验 15.用测力扳手使(C)达到给定值的方法是控制扭矩法。

A、张紧力

B、压力

C、预紧力

D、力 16.装配紧键时,用涂色法检查键下、上表面与(C)接触情况。A、轴

B、毂槽

C、轴和毂槽 D、槽底 17.(A)一般靠过盈固定在孔中,用以定位和连接。

A、圆柱销

B、螺栓 C、销

D、削边销

18.当用螺钉调整法把轴承游隙调节到规定值时,一定把(B)拧紧,才算调整完毕。A、轴承盖联接螺钉

B、锁紧螺母 C、调整螺钉 D、紧定螺钉

19.为了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及轴承外圈与箱体孔装配时,常采用(C)的方法。

A、过盈配合 B、过渡配合 C、定向装配 D、严格装配 20.链传动中,链和轮磨损较严重,用(D)方法修理。

A、修轮

B、修链

C、链、轮全修

D、更换链、轮 21.凸缘式联轴器装配时,首先应在轴上装(A)。

A、平键

B、联轴器 C、齿轮箱

D、电动机 22.螺纹防松装置中属磨擦力防松的是(D)。

A、开口销与槽母

B、止动垫圈

C、粘接剂

D、对顶螺母

23.若被联接件之一厚度较大、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采用(B)。A、螺栓联接

B、双头螺柱联接

C、螺钉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 24.螺纹代号M20×1.5表示(A)螺纹。

A、普通米制细牙

B、普通米制粗牙

C、英寸制

D、.管 25.链传动属于(A)。

A、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 B、两零件直接接触的啮合传动 C、两零件直接接触的摩擦传动 D、带有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 26.拆卸精度较高的零件,采用(B)。

A、击拆法

B、拉拨法

C、破坏法

D、温差法 27.滚动轴承中加润滑剂作用(A)。

A、降低摩擦阻力,吸振 B、吸热

C、排屑

D、冷却

28.联轴器的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保证两轴的(C)要求。

A.平行度

B.垂直度

C.同轴度

D.垂直度和平行度

二、写出附件图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3/20769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