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
邓-小-平读书笔记
一、写在前面的话
邓-小-平,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的另一位历史巨人,于1997年2月19日离开了他所至爱的中国人民,邓-小-平读书笔记。
建党八十周年之前,怀着对他的爱戴和崇敬,我们又次学习了他的著作。
每读小平同志的著作,先不论其它,总有一种日益强烈的感受:文风非常地朴实,然而,内在于朴实之中的,却是目不暇接的深刻思想。
顺便联想到这些年来拜读某些精英之作,常令我有云山雾罩之感:硬着头皮读下来,却始终不晓得他们在自己的“语境”中、用他们的“话语”“解析”着什么东西。我当然不敢非议人家思想的精深,更不敢怀疑人家是否在用晦涩的语言来掩盖其贫乏的思想,只能抱怨自己没有学好“土中文”、“洋中文”、包括理论。所以,比较起来,还是愿意研读、学习类似小平同志那样的文章。
说远了。回到正题。
二、关于“猫论”和“摸论”
小平理论的伟大价值,今天已可见一斑;也许可以断言,时间将会使她更加伟大。
有人说,小平理论概而言之有两个基本点:
一曰“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二曰“摸论”:摸着石头过河。
此说也许有“戏说”之嫌;而且,这个“两论”在《文逊中也是没有文字可考的。然而我却觉得,“两论”的说法倒也颇堪玩味:琢磨一下,《文逊中的不少文章,确实很有点“两论”思想,或者说,与“两论”思路是暗合的。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
(一)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恕不一一援引出处,下同)试想,如果我们把那个“老鼠”定义为这“三个有利于”,上述论述背后的精神,不就很有点“猫论”的味道吗?
(二)“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个发明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在对某些问题还未能达成足够一致的时候,就先干起来。从理论上讲,唯有指导我们实践的思想、理论、政策、办法是正确无误的真理,才能使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然而,真理的获得却非一蹴而就。
我们必须承认: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争论必然是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不争论可能会有碍于我们获得真理,由此,不争论就有可能使我们走弯路、买教训。
但同样必须承认的是:即使经过漫长的争论,也不一定能够达成一致;即使达成一致,这个“一致”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那怎么办?
小平同志的解决办法是:不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当然,对于前提,小平同志也是同样强调的:“看准了的”。至此我们看到,这个“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的不争论,不也很有点“摸论”的影子吗?
以上论述,决不是把小平理论庸俗化,读书笔记大全《邓-小-平读书笔记》。反而,我则感到,躲在这个“两论”背后的,也许是小平同志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多年的实践感受。比如“猫论”,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再如“摸论”,也许就是对党史上数次路线斗争、尤其是“文-革”灾难的痛定思痛。
溶伟大于平常、化深刻为通俗,非顶尖高手不能,平庸之辈自然更是望尘莫及。
三、单论“摸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认为这些成就是各种力量结成的一个合力的总结果,那么,“摸着石头过河”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力。
试想:假如我们在79年的时候,放开去争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是否符合经典理论、是否符合这个符合那个,却不去先大胆地闯一下----推行这种政策----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肯定三点:第一,这种争论至今未果;第二,后来的其他改革方略及其带来的成就便不会取得;第三,就不会有哪些成就所带来的社会条件之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却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等思想观念。
如若没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互动,而且,这个互动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轨道上展开的,新世纪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既然“摸论”的意义是如此地重大,便很有必要来考察这个“摸论”本身了。
从理论层面上看,“摸论”的实质也许是:对某些问题(包括思想、理论、政策、办法、做法等等,下同,不再赘释),可以允许去探索、尝试。有好结果就推行,没有好结果则要么自生自灭、要么强制其毁灭。表现在思想理论领域,就是允许自由地(至少相对自由地)探讨,暂不做强制定论);表现在政策、办法乃至具体做法上,就是允许大胆地去闯,在某个局部、某个时段来实行。总之,表现在态度上,就是不要轻易下定论去否定什么、肯定什么,也即:对看不准的问题,最高决策者的立场不要轻易鲜明化。
但是,从操作的层面看,我们就有必要提问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难道什么河都可以摸着石头过吗?
小溪如此、小河如此,大江大河也要如此吗?如果这样的表述不够清楚,那就再说的具体一些,举几个例子:是否有人要否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人民的利益,有人只求发展经济不顾及其它,有人只求少数人先富不顾多数人死活,有人残酷剥削雇工,也可以允许他们先暂行一下呢?尽管这几个例子过于极端,但却给了我们的问题一个很显然的否定答案。
小平同志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文逊中到处可见。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那也是有个前提的,“看准了的”;
比如“关键是发展经济”,但他还说“两只手都要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现在看起来还不止二十年”,“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再比如三个有利于,他在“生产力”的前面加了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定语,在“综合国力”的前面加了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定语。尽管他的这些思想是以即席讲话的形式说出来的,可又有谁敢说这几个定语是顺口讲来而不是刻意强调的呢?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可是:怎样才算做看准了?有没有看的“真准”的问题呢?若有,对这些问题又怎能单纯地去“试、闯”而不去旗帜鲜明、义无反顾地决然推行抑或打击呢?
难道在80岁的中国共-产-党那里,就没有看的“真准”、值得旗帜鲜明地坚决坚持抑或坚决反对的问题?
第二篇:邓琳琳
邓琳琳(1992年4月21日~),安徽阜阳人,出生于体操世家,2008年3月份才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体操世界杯卡塔尔分站赛中,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她就获得了1金1银1铜三枚奖牌。2008年代表中国队参加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比赛,与队友一起为中国队赢得金牌。
邓琳琳成绩
体操运动员—邓琳琳
2006年全国体操冠军总决赛跳马亚军;
2007年第六届城运会团体、跳马、自由操三项冠军以及平衡木亚军、全能季军;
2008年体操世界杯多哈站平衡木冠军、自由操亚军、跳马季军;
2008年体操世界杯莫斯科站平衡木自由操两项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2008年全国体操冠军赛女子平衡木冠军;
2009年全国体操冠军赛女子跳马第五名;
2009年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体操全能冠军、自由体操季军。
2009年第四十一届体操世界锦标赛平衡木冠军、自由体操第七名、个人全能第十一名。
2009年日本丰田杯体操比赛平衡木亚军。
2010年加拿大体操邀请赛女子全能冠军、高低杠亚军、平衡木亚军、自由操亚军。
2010年全国体操冠军赛平衡木冠军。2010年体操世锦赛女团季军(174.781)。
2010年体操世锦赛平衡木并列亚军(15.233)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操女团冠军(234.150分江钰源 何可欣 邓琳琳 杨伊琳 黄秋爽 眭禄)。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亚军(15.200分)2010年12月12日,丰田杯体操单项赛女子平衡木列第四 2011年7月10日,获得体操韩国杯平衡木冠军。
邓琳琳亮相奥运
2008年8月10日,中国选手邓琳琳在平衡木比赛中获得15.550分的成绩。当日,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中国队在首场比赛中以总分248.275分位列第一名。2008年8月10日,中国选手邓琳琳在跳马比赛中获得15.225分的成绩。当日,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中国队在首场比赛中以总分248.275分位列第一名。2008年8月10日,中国选手邓琳琳在高低杠比赛中获得14.725分的成绩。当日,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中国队在首场比赛中以总分248.275分位列第一名。
邓琳琳相关
北京奥运会信息查询终端的数据显示,中国体操女队小将邓琳琳体重31公斤,是北京奥运会所有参赛运动员中最轻的一个,比最重的关岛男子柔道100公斤以上级选手里卡多·小布拉斯轻了150公斤。邓琳琳1.37米的身高,也让她和澳大利亚10米跳台选手梅利莎·吴一道成为本届奥运会个头最矮的运动员,比个子最高的运动员姚明低了89厘米。1992年4月出生的安徽小将邓琳琳今年16岁,3月才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体操世界杯卡塔尔分站赛中,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她就获得了平衡木冠军。在4月队内的测试赛中,她又夺得了个人全能冠军。5月底的体操世界杯俄罗斯站,邓琳琳又连夺平衡木和自由体操两枚金牌。
邓琳琳的平衡木有一定优势而且发挥稳定,她的入选将很好地弥补中国队在项目上存在的不足,此外跳马和自由操也具备第三人的实力。由于奥运资格赛中国体操女队抽中下下签,在早场比赛,平衡木项目率先出场,这使得稳定型选手更受青睐。
“秤砣虽小压千斤”,邓琳琳能够在中国体操女队第六人选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届时在比赛中的分量肯定不会轻。
第三篇:自我剖析材料(邓)
自我剖析材料
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在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大规模、广泛性、深层次的党内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党的肌体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创新过程。自己经过学习、反思,进一步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下面,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所做的努力、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整改的措施汇报如下:
一、主要问题和不足
1、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主要是创新意识不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
2、在履行职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水平,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要突出解决好效率低下的问题。
3、在组织纪律方面,要进一步严肃纪律,强化纪律观念。
二、原因分析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未能深入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与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紧密结合不够,与自己工作中和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紧密结合不够,片面地认为自己只要把工作干好就可以了,没有真正地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些时候往往是凭经验,凭对农发事业的一腔热血来干工作。
二是开拓创新思维不够,求急心理过重,缺乏敢于冒险、敢于冒尖的精神。在工作中想到法律的规定、政策的要求多,而忽视人为的力量,忽视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做好沟通和协调。
三是从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来衡量自己还有欠缺,相互间开展批评较少,有些问题自己有不同看法,提出来,但不能坚持,思想上有顾虑,怕影响相互间的工作关系。
三、努力方向
1、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理解和把握领袖们的理论和思想的精髓,准确的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工作实践,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坚持勤奋学习、这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坚持勤奋学习,不但是一个学习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责任问题,关系到党员干部自身的进步,更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2、增强宗旨意识,端正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要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观点、立场和原则,增强政治识别力和敏感性,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在改革世界观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身修养。
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多想办法,多出点子,为经济强县的创建做出自己的贡献。
3、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是要严格按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经常不断地检查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
二是要更加积极地参加党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开展思想斗争,努力改革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要自己地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道德修养,以人格的力量取信于民,以自己的行动取信于民。
上述分析材料,请领导评议审核,并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指导我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邓文谊
第四篇:母鸡(邓)doc
母鸡教学设计
邓承惠
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欢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师:认识吗?请描述一下你对母鸡的印象。(母鸡是下蛋的鸡。母鸡下完蛋总咯咯叫。„„)
2、师: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检查生字词。
出示词语:
反抗 欺侮 成绩 凄惨 慈爱 辛苦 如怨如诉
疙瘩 可恶 毒手 聋子 鸡雏 啼叫 一撮儿毛
4、反馈: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⑵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⑶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5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这么大一个情感变化,是什么原因呢?
三、自读自悟,感受母鸡特点。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2、反馈,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 一向什么意思?不敢呢?
123自然段写讨厌母鸡,4---9自然段写不敢讨厌母鸡。
3、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请大家自读1—3自然段勾出我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1)谁来大胆地列举母鸡的罪状: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颤颤巍巍”、“如怨如诉”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无病呻吟(感受母鸡的吵闹,烦人)“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自大、爱炫耀 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抽读,齐读)
4、这么让人讨厌的母鸡,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了呢?请大家大声朗读4—9自然段,勾出最能说明作者不敢讨厌母鸡原因的句子。反馈,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请大家默读4—7自然段,勾出最能体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并批上自己的感受。
6反馈(1)无论-----身边来。从警戒、看看挺着等体会母鸡的负责。
(2)慈爱:“一点儿”东西就“紧叫”;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3)勇敢:“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4)辛苦:“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五、升华主题
1、师:这样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无私、无所畏惧、日夜操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不辞辛苦的母亲。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
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9自然段。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不是。)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欢、敬佩、赞赏„„)
(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第九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反馈交流。
3、小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说出来,放
学回家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第五篇:邓论知识点
名词解释:“三个有利于”是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开放的成败
与是非得失的标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的最主要内容和集中概括。“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就是就是指一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
简答题: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什么意义? 答: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历史意义:新时期会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落伍了,其实不然,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理论,实际上切合了当今的时代特征。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的思想遗产,就其本身来说是凝固的,后人无法变更。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其价值、解读其精髓,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挖掘其契合时代主题、适应当代需要的内容,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总之,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应以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为坐标、为参照,分别不同的层次来说明,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来考察,并且要合理界定评价的视域。如此,才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准确定位。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他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历史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为能够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第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一,党必须保证正确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党必须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约束机制。要使权力与责任对等,权力与监督对等,干部掌握多大权力就应负有多大责任,接受多大程度的监督。第三,党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四,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明显优势,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第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世界上所少见。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呢?
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第二,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第三,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
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新民主义义革命:它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党的十六大的主要题是什么? 答:(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继往开来,(4)与时俱进,(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7)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8)奋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1)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2)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2)“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
答:(1)“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论述题: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表现在:(1)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为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3)它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4)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5)它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6)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7)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8)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试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答:(1)从历史发展看,(2)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3)法治和德治,(4)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5)可,(6)不(7)可偏废。(8)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9)它们同(10)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11)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12)从实践看,(13)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14)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15)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16)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