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有感
近日,大浦派出所的民警叔叔应我们学校之邀,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作了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听后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的,遇到坏人坏事该如何应对。那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犹如一面警钟,告诫我们不能犯法,不然就追悔莫及了。
以前,我总认为如果有人打了我,我也必须还手,就算是把人打伤了也没事,谁让他先来侵犯我的。可听了讲座我才知道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如果把人打伤了,两个人都有责任。就算没打伤也违反了校纪校规。
在假日里,有同学可能会乱打电话来解闷。有位同学就拨打了 110的报警电话来玩,还慌称家里来了小偷。当警察赶到他家时,什么事也没发生。看到这可能有同学会想:不就是个电话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没满16周岁呢,警察也奈何不了我!有这种想法的人就错了,110是群众的保护伞,有警必接,有难必帮,如果你乱打110,也要负法律责任的。
法是国家为了使大多数人生活的更好而给人们的行为规定的一种规范、标准和尺度。
看了以上事例,你对法律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我们不但要学法、懂法,更要守法。要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守法的小公民,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让法律与我们同行吧!
第二篇:听法制教育有感
听法制教育有感
七年级(5)班邓倩玉
人生如同一张白纸,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在给这张白纸着色的过程,我们走的每一步都会留在这张人生的纸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张色彩斑斓的纸,上面是绚丽的图案;有的人留下的则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还没来的及在这张纸上添满色彩,这张纸就早早地随风飘零!
我们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触犯了法律,我们不仅仅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伤害了疼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和老师,对社会也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所以,为了增强法制意思,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于下午召开了法制教育讲座。
我们校长说完了简短的开场白后,特邀嘉宾就开始绘声绘色地说起贴进我们生活的法律和事例一点点的讲起来。
他把生活中许多看似不起眼的事一点点的放大再融合进法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例如进网吧玩游戏。在我们看来只是偶尔去网吧玩玩游戏,也不是什么很大不了的事情,可嘉宾就说了:现在有许多请少年就因为沉迷于网吧玩游戏,饿了就在网吧里泡网方便面,困了就在电脑前睡一会儿,连续好几天都这样结果猝死在网吧。还有的因为经常去网吧玩而花光了钱没钱上网了,他们就开始找父母骗,骗多了骗不到了就开始偷开始抢,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污点。听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案例: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是啊,网络是多么的害人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抹了一把虚汗……
这堂法制报告对于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们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们会一直受用!
青春的美好的,但青春又是脆弱的!我们要用法律来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好人生之船的舵。
第三篇:听讲座有感
听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李培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谈“好玩的数学”》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别出心裁,以前听讲座一般都是坐着静静地听,但这次的讲座有互动环节:要么提问,要么做题,要么思考,可以说是一场头脑风暴,虽然仅有1个半小时,但却令我的思维行万里。
其实很多时候,老师自己都觉得数学不好玩,很枯燥无味,试想那我们又怎么能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呢?正如李老师所说的:我们应该问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数学好玩?然后朝着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下午李老师主要从数学魔术,数学悖论,数学故事,数学思维,数学发现,数学猜想6个方面谈起,通过一系列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思考,进而喜欢上数学!如通过几个数学小魔术,吊住学生胃口,让学生止不住想,不得不想,很多时候学生想不出也是在想,只要学生有在动脑筋,哪怕想不出也是有在进步的;在讲数学思维举了个例子:125×102一125×囗,囗里你想填入多少?最初2,接着22,62,94,100,101,102等,学生的思维经常就是在看到別人智慧火花后激发起来的……
讲座是短暂的但思考却是长久的,如果孩子们能感受到数学像刘谦的魔术那般神奇,那么他们的数学学习不就会像呼吸那般自然呢?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善于积累,挖掘,创造更多有意思,有价值的素材,让数学在学生心中变得美好和
第四篇:听讲座有感
听专家讲座有感
通过这次的专家讲座培训,我感受的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刚步入教育事业的大家庭,在教书育人的这条道路上,我还有很多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逐步的完善自我。
感悟一:读书能育己、育人
孔子曾经感叹过儒冠误身,说是自己做事不成的原因是读书太多了。而汪洙在《神童诗》中反驳到: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我理解的是:别说读书耽误人,读书不会对人有负面的影响。我认为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从自身狭隘的范围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讲起课来才会字字珠玑、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我们身为教师都不能认真地读书,渊博的知识从哪来?开阔的视野从哪来?又如何能够教书育人?
感悟二: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就像《老子》中所说的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重点不在于教学,而在于如何教学生去学。教学应该如陶行知先生主张的那样,加强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好奇的特点,让学生能跳出文本,在生活中学习与提升,在观察和探究中学习,从而,在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掌握学习策略,获取新的知识,对学习有更多的领悟与体会。
感悟三:让学生在玩中学
讲授法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最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但讲授教学又是比较枯燥无味的一种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一味地去讲授教学会,就会适得其反,使学生毫无学习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设计一个好玩的游戏或是情境会使得学生的情绪高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被吸引以后,注意力会高度的集中,这样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事情。游戏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会从老师教我知识,转变成自己自主的学习相关的知识。
第五篇:听讲座有感
听讲座有感
戴芸
4月的最后一天,我有幸和园长聆听市妇联组织的两场名为《民族复兴、美好家园》和《乐享健康 有机生活》的讲座,两场讲座主讲老师都演讲的非常精彩,话语幽默、事例生动,让我受益匪浅!
上午徐学通副教授作了名为《民族复兴、美好家园》的讲座,在不到两小时的讲座中,他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列举身边鲜活的事例为特点,为大家梳理了“两会”概况及其背景,紧密结合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和农民工等社会实际和热点时事,引用大量典型事例,总结了今年“两会”的特点;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关注民生;会议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徐教授着重就2014年政府主要工作进行详细解读,他指出,2014年我国政府将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从加大开发力度、扩大内需、保障农业农村、促进城镇化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下午的讲座由浙江大学高级健康管理胡删老师主讲,她首先从世界食品安全问题入手,结合有机与我们人体的关系、有机与环境的关系,用大量的案例、详实的调查数据,阐明了推广有机生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她从专业的角度纠正了大部分人对有机食品理解的误区,“有机要求空气、土壤、水源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在整个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像农药、化肥、生长激素都是不能用的”等。胡删还结合现实生活,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有机生活主张,崇尚“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分享快乐”的生活态度。
胡老师认为“什么样的食物决定了致癌细胞的去向“,她通过分析比较有机牛奶和普通牛奶,列举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以西瓜、鸡、猪等食品的催熟过程为例,使大家直观地认识到长期食用大量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农药的食品对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罹患肿瘤疾病的人数激增,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