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美互动营销,让化妆品口碑营销再飞一会儿
西美互动营销,让口碑再飞一会儿
去年的国产大片《让子弹飞》除了自身精良制作之外,很大方面的成功也是和其良好的口碑营销分不开来的。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来越变得难以通行,好的产品,必要时候必须“亮剑”,才能迎来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发精细化,健康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各类保健品涌入市场,相互间竞争激烈。许多品牌纷纷寻找保健品网络营销公司为自己的产品开拓销路。
口碑营销无疑是当今产品宣传的一把利器,想要产品有市场,良好的口碑必不可少,除了大众口耳相传之外,必要的网络营销也是不可少的,如今,西美互动在保健品口碑营销行业中便是佼佼者,是一家优秀的北京保健品网络营销公司。
西美互动成立以来为众多互联网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进行过新产品启动的互联网传播及企业危机公关服务,他们的策划紧抓目标用户群,不论是策划还是执行都充满了创意,又具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对互联网渠道的熟悉让他们掌握了完善的互联网营销原理,在把握“天时、人和”的情况下又形成了他们的营销定律。
作为一家成熟的保健品网络营销公司,西美互动在营销这类产品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纵观西美互动多年来所做的保健品口碑营销案例,无一不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准确分析产品和用户群而做出的方案针对性极强,能有效地为吸引大量消费者。
西美互动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用创始人的话说叫做“我们不做失败的案子”,不做失败的案子有时候让西美互动变得保守,却始终超出客户预料。
西美互动以专业的服务,最优越的传播效果,为你的产品带来最适合的营销服务。
西美互动网址:http://www.feisuxs/index.php
第二篇:让手机再飞一会儿
让手机再飞一会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沟通“零距离”,而手机普及更是其标志之一。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它从过去的比较单一的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功能,到现在强大的游戏功能、拍照功能、网络功能、办公软件处理功能、存储功能等等,其功能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现在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随之出现的负面问题越来越尖锐。通过对我所带的3个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及与兄弟班级的班主任交流,得到如下数据。学生手机拥有率为67.6%,其中功能机占14%,智能机占86%;购手机款在500元以下的占35%,1000元左右的占41%,1500元以上的占24%;把手机作为与父母朋友联系为主要工具的占45%,听歌、上网、玩游戏为主要功能的占32%,学习为主要功能占23%;每天晚自习后使用手机时间在30分钟左右的占55%,30分钟以上的占26%,其他占19%;每月短信使用量在100条以下的,占16%,使用量在100~300条的,占73%,使用量在300条以上的占11%(其中不包括使用飞信和微信量)。
通过召开主题班会《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及与各位老师交流得,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利与弊的结论。
(1)利的方面: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电话本和未接电话功能。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⑦方便别人寻找,也方便父母及师长的管理和教育。
⑧便于家长掌控孩子的行踪,防止不必要事件的发生。
⑨能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在学校里,社会实事和最新新闻都无法接收,不利于学
生与外界的交流,但有了手机,可以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关注动态的社会新闻,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⑩手机可以作为学习的载体。手机手机的大容量可以存很多的英语和大量诗词歌赋,还可存海量名著之类,有利于奠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乐趣。
(2)弊的方面:
①短信、飞信、微信、QQ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②不良信息与不健康视频,玷污心灵。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常有偷盗现象。此外,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并无利弊对错。但进入校园后却出现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⑨玩物丧志,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⑩导致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打乱课堂秩序已不偶然。
针对手机的利与弊,我采用的是如下方法进行处理的。
1、首先召开主题班会《如何合理的使用手机》,让大家畅所欲言,讨论
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形成舆论影响。
2、制定制度,形成规范使用手机的约束机制。
3、教师示范。“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教师要严格
执行“上课期间教师不准接打电话”的规定。
4、正确的引导。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两方面,引导好学生正确使用手
机。
5、家长的配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利与弊,支持学校
对学生带手机入校园的管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要让用手机的交流代替与孩子面对面的交流,限制孩子的手机话费,家长必要时调取孩子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家长要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系。
6、适当的处罚。
对与违反班级规定的,只要发现,第一位违反的,手机收到我这里,两周后返还,第二位违反的,四周后返还;第三位违反的,到学期结束返还。当然,收到学生手机后,我会当着学生的面给他家长打电话,打电话不是告状,而是告诉家长,学生为了学生,怕手机影响,占时把手机寄存在我这儿。这样,让学生从内心里感激你,不至于与我们老师发生矛盾。
7、为学生代管手机。
我私下里找几个学生,和他们谈好,让他们带头在周日晚自习把手机交给我,周五晚自习我准时发给他们,然后我在班级里大肆表扬他们,树立榜样。当自动上交的手机达到10个左右时,我又在班里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件令我自豪的事,每当我提手机到办公室时,其他班班主任都很羡慕我,说你们班的学生真好,真懂事,真很自觉,能够自觉的把手机交给你,难怪你们班的成绩这么好。”接着我又说:“同学们,你们说说,这件事可不可以自豪啊!?”同学们说“当然啦”!“好!那同学们,你们能让我自豪感更强点吗?!”“可以啊!”,那天晚自习,我收到的手机增加到23部。心里是狂喜呀!当然,也有几个不自愿意上交的同学,我再找他们谈话,说明道理,半开玩笑半强制地向他们要手机,他们手机上交后,利用空闲时间,立即在班里进行表扬,说他们是自觉的上交的。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现在能够按时把手机交给我的有30多人。现在班级里还有几个人的手机没有交上来,通过了解,这几个
人,很少玩手机,且多数是功能机。在手机代管之前,我先做好他们的后顾之忧,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家长有事,可以在不上课期间打给我,有事联系家长,可以用我的手机免费打电话。
代管手机后,工作量和风险也增加了,现在就有个学生的手机,不是统一时间交给我的,现在也不知被我放哪里了,找不到了。还有就是电话费用增加了,每月比以前增加50元以上费用。再者就是中午午睡常常接到学生家长电话,而休息不好。
高中学生拥有手机已经是一种趋势,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要用辨证的观点去对待新事物;让他们有清醒的认识,手机只能作为联系家人和维系朋友之间友谊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尤其是在校园里,手机应禁止进课室;或者只能放学后才能开机,引导他们学会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不能沉迷在信息和玩手机游戏当中,只有真正用好了手机,才能把学习搞好;再说,学生是消费者,还要向家长拿生活费,手机引发的安全隐患和攀比心理,希望同学不要被手机所奴役和操控,应该人对手机有绝对的支配权。如果做好的,我们完全可以“让手机再飞一会儿”。
第三篇:211sky口碑互动营销的必要性
口碑互动营销的必要性
口碑,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比喻众人口头上的称颂”。传统意义上的口碑主要是指非商业的相关个人间关于产品和公司的面对面的交流,而电子商务中的口碑互动营销,则是指消费者与商家的互动交流。,在现代商业营销中,口碑互动营销,当之无愧的成为电子商务中的重头戏。
口碑互动营销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口碑营销,还是口碑互动,或者是网络推广、危机公关等等,都是口碑互动营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上海网络推广,近年来有关于口碑营销互动类的业务员交易量呈井喷式发展,这不仅是因为上海这座国际金融城市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上海及江浙一带,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一批较早投入互联网创业,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IT精英,充分认识到口碑营销、口碑互动及网络推广在互联网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有地放矢,举一反三,有效的利用了互联网的作用,使不同的商家或产品得到最完全的体现。表现突出的口碑互动营销公司,如211sky网络营销成为首选。
有的商家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在传统营销领域中,某些品牌已经取得一定的业绩,不需要在互联网内,继续进行口碑互动营销及危机公关,可事实如何呢?最典型的案例,如2011年的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事件,2010年的双汇火腿肠,还有至今**未息的达芬奇家具,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事件的源起,往往是一个点,最终由于企业的过于自信或者是种种原因,没有及时进行危机公关,导致事件被扩大化,公开化,向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颠覆性的毁灭。
与此同时,一个精心策划或者是包装的焦点事件和人物,也的确体现出,能够不断的提高企业或者产品的知名度,起到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作用。而如何合理利用这引动资源,有效利用口碑营销互动达到宣传推广产品的作用,上海网络推广的成功经验比比皆是。以211sky网络营销最经典的某成功案例为例,就通过一个很平凡却很普遍的家庭争端,将某女主角炒成了焦点人物,同时在网民热衷于其家务纠纷时,不断出现其所就职公司的名字,提升了产品及企业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同时通过适当的引导,使消费者对这个公司品牌产生信任及好感,并适当的植入公司产品,最终达到网络推广的目的。
在网络推广、危机公关中,最常见的方式大多是通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来协助完成。这是因为,搜索引擎在当今的互联网应用中,已经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网民们已经习惯于通过搜索引擎来搜索、评判一个产品或者公司的知名度、影响力,那么如何在搜索引擎上做足功夫,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211sky网络营销公司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和经验。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个企业或产品的一夜成名,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经验和耕耘,最终才获得硕果累累,因此,稳定持久的做足准备工作,已经成为涉足互联网商家和产品,最需要夯实的一项基础工作。
第四篇:口碑营销实话实说
口碑营销实话实说
分类: 营销 | 标签: 口碑营销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时间:2010-08-25
就企业吸引新客户而言,客户推荐计划的确是一种在经济效益上颇具吸引力的方式。
如果你每将一位朋友带到你的发型师那里,她就给你10美元,那么你可能会更有兴趣向朋友表示,她是个多么不得了的发型师;或许,为了给她引荐客户,你还会结交新朋友。
这种吸引客户的方法,是一种称为“推荐计划”(referral program)的“口碑营销”(word-of-mouth,简称WOM)形式。这种计划已经被诸如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这类非营利性组织应用了数十年之久。与此同时,从金融服务到汽车销售,从报纸订阅到酒店行业,类似计划变得越来越流行了。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凡·登·布尔特(Christophe Van den Bulte,以下简称“布尔特”)认为,客户推荐计划是吸引高质量客户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近来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老办法。现在,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种营销方式的经济效益。”
一篇题为《推荐计划和客户价值》(“Referral Programs and Customer Value”)(这篇论文将刊登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简称AMA)2011年1月的《市场营销研究杂志》(Journal of Marketing)上。)的研究论文谈到,就企业吸引新客户而言,客户推荐计划确实是一种在经济效益上颇具吸引力的方式。这项由布尔特与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Goethe-University)教授贝恩德·思克拉(Bernd Skiera)和博士生菲利普·施密特(Philipp Schmitt)历时3年合作完成的研究,对德国一家顶级银行(论文没有透露该银行的名称)的客户推荐计划进行了跟踪调查。这家银行的推荐计划规定,该银行的客户每带来一位新客户,银行便为其支付25欧元的酬金。
布尔特认为,这项研究与法兰克福的同仁合作并非巧合,因为这是一个被人们视为欧元区金融之都的城市,它不但是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德国的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Bundesbank)以及欧洲期货与期权交易所(Eurex)的所在地,而且也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等几个大型银行的大本营。
这项研究的目标有两个,布尔特谈到,“其中有很多是有关口碑营销的探讨,同时也有很多是关于通过社会关系赚钱的讨论。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要看看客户推荐计划是否真地能把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第二个目标是,我们希望能提出一套评价客户推荐计划有效性的方法,一套许多经理人都可以利用他们掌握的数据和工具轻松实施的方法。”
利用这家银行于2006年获得的1万名客户的数据库信息——在这些客户中,大约一半来自这家银行的推荐计划,另一半来自直接邮件广告和其他广告等传统的营销途径——这项研究试图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被推荐的客户为银行带来的利润比其他客户更高吗?
·被推荐的客户比其他客户留在银行的时间更长吗?
·被推荐的客户的“客户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简称CLV,指一位客户与某一企业交往的整个时间内,为企业创造的所有利润的净现值)更高吗?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从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总计33个月的时间里对客户活动所做的一项分析表明,被推荐的客户带来的利润确实高于其他客户。起初,这种差异是相当可观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渐缩小,大约1,000天之后,两者的差异下降至零。
布尔特指出,这种现象与“更佳匹配机制”(better-matching Mechanism)是一致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经济社会学家在员工推荐计划研究论文中记述了这种机制。员工推荐计划规定,公司的现有员工带入新雇员可获得报酬,这种实践在高科技企业中尤为流行。
“作为一名客户,我比非客户更了解我的银行。同时,我也比我的银行更了解我的朋友。”布尔特指出。“我比银行更清楚哪位朋友适合这家银行,反之亦然。更佳匹配机制的根据在于:现有的客户既了解银行,又了解潜在客户,所以,他们拥有评估二者之间适合程度的绝好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我只会推荐我觉得非常适合这家银行的潜在客户。”
在这项研究的初始阶段,被推荐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比那些通过传统市场营销手段获得的客户更高,这种“更优匹配”的机制为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匹配良好的客户确实能以更低的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
然而,随着银行开始为新客户服务,双方从他们之间的互动中逐渐了解了对方,这时候,双方就不必再依赖共同熟知的第三方(当初的推荐人)了。随着银行和新客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源自更优匹配的最初信息的优势逐渐减弱。利润优势也是如此。因此,更佳匹配的效应也为不同客户的利润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缩小提供了解释。
共享联系
这项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发现是“客户保留率”(Customer retention)问题。被推荐的客户留在银行的几率比其他客户大约高出18%,而且这种差异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布尔特认为,这种现象与另一种机制一致,这种机制同样记述在上述MIT学者的研究论文中。如果一个人的朋友或熟人都跟同一个机构有某种联系,那么他往往也会对这个组织产生一种更强烈的依附感。
研究者还认为,不同客户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差异,再加上客户保留率的差异,造成长期客户价值出现了16%到25%的差异。“这不单单是很大一笔钱,”布尔特表示,“对银行来说,这个差异还意味着,为推荐人支付的25欧元酬金,在6年的时间里给他们带来了60%的投资回报率。”
包括提供这些数据的银行经理人在内的很多业内人士担心,实施客户推荐计划会出现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也就是说,为了赚一笔推荐费,那些投机取巧的客户会把“赖账的人和无法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新客户推荐进来。”然而,这项研究表明,客户推荐计划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了这些负面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从而能使这一计划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布尔特认为,迄今为止,这是评价客户推荐计划经济效益的首篇研究论文。“我们确实掌握了翔实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听上去不错的杜撰,也不是抽象的统计比率。我们的发现和方法,是财务经理能够切实理解并可以立刻应用的东西。”
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手段非常简单明了,这一点对研究来说很有帮助,他补充道:“实际上,你完全可以使用Excel(来计算价值)。你不需要拥有统计学硕士学位;一位聪明的实习生或称职的营销顾问就可以胜任这项工作。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切实激励并帮助公司评估其客户推荐计划的有效性。” 虽然客户创造的利润、客户保留率和客户价值数据依行业和客户群体的不同而不同,不过,任何一家拥有客户盈利数据的公司,都可以应用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布尔特认为,实际上,以支付酬金为特色的客户推荐计划依然是一种B2C(企业对消费者)的实践,“因为一家企业向另一家企业(B2B)的员工支付推荐费会被视为贿赂行为。有时候,制药公司和医疗用品公司会因为意见领袖向医生宣扬新产品的种种好处而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而这种行为则会让它们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那里惹火上身,所以,我认为,在B2B模式中,仅仅因为某人带来了一位新客户,或者给新客户引路,就为他支付一笔钱的行为会受到质疑。当然,不为推荐人支付酬金,并不意味着客户推荐计划在B2B市场不重要。所以,公司需要以更有创意的方式找到恰当的激励方式,以便于自己充分利用现有的客户网络。”
为什么说现在对客户推荐计划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呢?近期出现的“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也称为“传染式营销”,是指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使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并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大量受众的营销方式。——译者注)以及“社会营销”(Social marketing)的趋势是原因之一。不过,布尔特还谈到,进行这样研究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传统营销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呈现下降态势,从而造成企业营销人员面临营销支出回报率的压力。现在,许多公司觉得,它们必须要采取某种措施来“大大提高营销资金的效益了。” 他分析道:“营销问责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应用客户推荐计划的一个好处在于,你可以准确地知道你投入了多少资金,你也可以计算你通过这些资金获得了多少回报。”
尽管这项研究比较的是两种客户群体——通过客户推荐计划获得的客户和通过传统渠道获得的客户——的财务价值,不过,布尔特和他的同事现在还准备对客户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行为进行比较,他们准备弄清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其中一人不再是这家银行的客户,那么,另一个人也离开的可能性会更大吗?”,还有: “高价值的推荐人是否会带来高价值的被推荐人呢?” 布尔特表示,就确认推荐计划的最佳目标客户而言,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团队已经开始分析数据,并且希望在一年之内提出全新的见解。
第五篇:网络口碑营销
网络口碑营销
当一个古老有效的工具遇到了互联网营造的新环境时该怎么办?这就是口碑营销正面临的问题。口碑营销作为人类最原始、最历久弥新的营销手段,本来是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完成的,但是自从进入互联网尤其是Web2.0时代以来,人们分享信息越来越“动手不动口”了——通过键盘、鼠标的操作轻松完成对他人的影响。口碑营销迫切需要注入互联网元素。“口碑是关于品牌的所有评述,是关于某个特定产品、服务或公司的所有的人们口头交流的总和。”口碑不是陌生的概念,可以说它是人类最原始的行销广告,由于它在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被誉为“零号媒介”。口碑也被营销人员视为具有病毒特色、最廉价、可信度最高的营销手段。传统上,围绕口碑的信息传播是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实现的。但是随着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和手机的兴起和逐渐普及,人们在信息发布和传递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博客、播客(视频分享)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手段来发布和传播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亲朋好友、同事联络感情或者处理工作等,而且手机和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还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有这一切,都对传统的口碑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权且将结合互联网的口碑传播形式称作“网络口碑”,来进行一番研究和探索。网络口碑是对传统口碑传播模式的一种颠覆。一方面,在信息传递的空间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无需传递者采用传统的“面对面”形式,突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局限;另一方面,在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上,网络口碑超越了原先的口头模式,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口碑的途径来传播。同传统的口碑相比,网络口碑拥有覆盖率高、精准性强、速度快、范围广、价格低廉、广告内容形式多样、阅读率高等特质。因此,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企业必须重视网络口碑的营销功能。
文章来源于:广州市销策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