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2
201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吕氏春秋》
2.杰克·伦敦
3.《文学改良刍议》
4.北伐战争
5.美国1787年宪法
6.北魏孝文帝改革
7.谚语
二、简答题
1.请你简述焚书坑儒的经过及影响
2.请你分析《左传》的内容和叙事风格
3.请你简述东京审判的内容及影响
三、古文阅读
进学解(节选)
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1]。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2]。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3]。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4]。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5]。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6]?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7]。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8]。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9]。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10]。
1.韩愈的“谥号”为_____;
2.文中的“太学”是指_____,它是____(朝代)时的名称;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____。”
4.名词解释
纡馀
卓荦
绝
靡
踵
訾
5.读后感
四、政论写作
题目:“富二代不愿接班之我见”
要求:①可以以此为题,也可自拟题目,以此为副标题;
②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③力求论点集中、中肯、有新意,文字简洁、生动;
④1200字左右,多于1400字或少于800字适当扣分。不超过5分;
⑤字迹清楚,最好用深色笔书写。
材料:
“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创造60%的GDP,创造了70%的新增就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民营企业将在未来10年内完成交接班。然而,我们调查了182家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后发现,这些企业一把手的子女只有18%愿意接班,更多的富二代相比干实业,宁可拿了钱去做投资,这很容易导致未来中国经济的空心化。”作为品牌战略资深策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余明阳教授日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对民企交接班表示了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呼吁公众给予这些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富二代”们适当的宽容和理解。
管理思路差异大
为什么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们不愿意接管父母的企业?余明阳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这些富二代认为父辈的事业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从小衣食无忧更倾向于搞艺术创作,觉得做生意就没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像父辈那样干实业,很多富二代会告诉父母,要钱不要厂,宁可拿了钱去投资虚拟市场和网络市场。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的普遍存在,余明阳认为,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实体经济的过早退出,更严重的会导致中国经济的空心化。
事实上,目前已经完成交接的第二代企业家,也展现出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这一点有着20多年管理咨询经验的余明阳深有感触。“第一代企业家更愿意谈自己的创业史,宣扬自己产品的优秀,第二代企业家更愿意谈宏观经济、人生哲学;第一代企业家喜欢与下属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第二代企业家更倾向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树立管理者的威严;第一代企业家用人重感情,第二代企业家则更理性。”总体而言,余明阳认为这种思想的更替对中国民企而言是一次“凤凰涅槃”,是企业完成规范化、走向完整化的过程。
余明阳表示,这是现代化企业制度必要的一次洗礼,这过程中必然有不少不合规的企业要被淘汰。
品牌建设新挑战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网络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打造优秀品牌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新挑战。
“现在品牌的推广越来越走向精准精细,不再是粗放的广告铺开。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品牌推广也面临运作的不规范和传播的无障碍。”余明阳指出,“企业一方面要借助互联网传播品牌,另一方面要防止互联网对自己品牌构成很大的危险。”
余明阳建议,企业家首先应该把运作的规范化提到议程上来,任何时候产品质量都能经得起消费者和媒体的监督和挑剔。同时,互联网应成为企业营销体系中一个必要的配置。今后任何企业都有一个网购板块,任何企业都要有处理网络危机、进行网络沟通的一个平台。“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当前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掌握了话语权,企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余明阳强调,“要撑起一个品牌需要很多年,但毁掉它往往只在一夜之间。” ———摘自《人民日报》文章《富二代难接班,实业恐空心化(明星教授)》,2012年11月14日。
请你以“富二代拒绝接班”为题写一篇文章或自拟题目,以“富二代拒绝接班之我见”为题写作。
要求论理恰当,论据充分。
第二篇:201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考研试题
201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试题
一、简答(每题15分)
1、简述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
2、简述媒介制度的类型
3、简述媒介产业的特点
二、论述(每题30分)
1、试述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
2、试述你对广播电视频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可以选广播或电视)
三、案例分析(45分)
结合犀利哥走红,利用所学新闻传播知识分析为什么犀利哥能够迅速走红
第三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参考书目(09不设参考书)
新闻学相关专业
《新闻理论》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高等教育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辞典》赵玉明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媒介批评》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相关专业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出版社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弗林 华夏出版社
《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告学相关专业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现代广告通论》丁俊杰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媒体与广告》钟以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广告策划》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告调查与数据库应用》黄京华 中南大学出版社
《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视艺术哲学》苗棣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钟艺兵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高鑫电视艺术文集1-3卷》高鑫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影视艺术哲学》周月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一二三四)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任选)(任选)
《欧洲文学史》张凤铸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杨周翰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外美术史》(任选)(任选)
《电影艺术概论》(任选)(任选
第四篇:2018考研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http://kaoyan.wendu.com/
2018考研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来源:文都教育
一、简答 1.简述传播仪式观
2.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3.简述媒介素养理论
二、论述
1.请结合实际谈谈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2.请论述你对批判学派关于“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观点的理解
三、案例分析: 谈谈你对社交媒体规制的看法
材料的大致内容: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对外宣布明年会聘请3000名员工处理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光靠自动软件是不够的,公司必须聘请员工才能提高内容的监管水平。目前已有500名员工在参与此项工作,团队还需要继续扩大
第五篇:2014四川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2014新闻传播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2、新闻体制
3、北京大学新闻研究学会
4、普利策奖
5、定性访谈
4、传媒公信力
二、简答:
1、视频直播和文字直播异同
2、新闻价值要素
3、暂缺
三、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情况
四、分析:哈贝马斯关于传媒力量的定义在今天对社会的影响
五、论文:给了三个有关假新闻的材料(《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还有陈永洲),写800-1000字文章
新闻传播业务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鼻
2、开天窗
3、调查性报道
4、文化创意
5、公益广告
5、广告摄影
二、简答
1、政务微博传播策略
2、新闻摄影应用的优劣
3、简述凡客体和陈欧体流行机制及原因
传播业务
1、电子出版
2、互联网出版
3、书刊整体设计
4、微电影与专题片
5、电商营销核心竞争力及实体店的应对策略
新闻与传播专硕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戈公振
2.CNN
3.解释性报道
4.皮下注射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华尔街日报体的特点及发展
2.简析电视评论特点及发展趋势
3.分析数字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4.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研究设计
课题“大学生媒介素养及解决办法”
四、分析题
根据传媒生态和市场环境,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和数字的价值取向,并谈谈你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材料:11月5日上午,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在梅地亚中心召开。本期论坛以“电视的品质、品格、品位”为主题,论坛发布了电视收视与传播覆盖影响力数据,电视节目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及电视节目网络美誉度分析报告。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致开幕辞,业内多位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做精彩发言。
2013年中央电视台智库论坛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电视行业高端智库论坛。中央电视台一直以来致力于建立自己的智库体系,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应对当前舆论的复杂环境和多媒体竞争挑战,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为电视开展思想交流、理论把脉,弘扬和传播中国的优秀、先进文化,努力提升电视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关注电视品味的提升
中央领导最近提出“提升电视节目的品位和质量,坚持导向第一,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要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调研时也强调要“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多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艺节目,更好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首当其冲肩负着电视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在致辞中认为,中央电视台积极发挥国家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强化国家电视媒体的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作用,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巩固和提升。罗明表示,中央电视台“不仅在国内传播了正能量,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同样传播了正能量”。他认为,“这两个正能量,得益于我们电视的品质、品味和品格”,得益于中央电视台对于媒体责任、道德力量、文化旗帜和民族传承的坚守。
论坛发布三大报告
央视市场研究(CTR)整合营销总经理刘会召在论坛上发布了《多屏传播下电视的地位和影响》报告。报告结合最新的调研数据,全方位解读电视收视与覆盖影响力。报告显示,电视在当前中国家庭中依然有着稳定的开机率。2012年全年,全国有四亿多家庭拥有电视机,而平均每分钟约有一亿家庭在收看电视。刘会召认为,对于广告主而言,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仍然是广告投放中性价比最好的媒体。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主任徐立军随后发布《满意度——另一种视角看电视》报告。报告显示:全国观众对中央电视台的满意度达到4.25分(满分5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星光大道》则分列2013年1-3季度满意度的前三名。在观
众最喜欢的电视主持人评比中,中央电视台主任人毕福剑得到9.21%的观众喜爱,高居榜首。根据观众调查数据,电视以99.23%的高渗透率,继续维持媒体“老大”地位。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新媒体研究部主任黎斌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CCTV节目网络美誉度分析》报告。据悉,中央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网络影响力的跟踪监测已经日常化、体系化。报告指出,2013年上半年,在全国60个卫视频道对比中,中央电视台有6个频道入围网民美誉度前十,占据60%的席位。在全国274档卫视新闻栏目对比中,中央电视台有6档新闻栏目入围网民美誉度前十。黎斌认为,CCTV电视节目的网络品牌具备五大特征,包括网络品牌影响大,关注度高;新闻资讯、舆论监督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国际化视野、高端品位。网络美誉度指标的提出,是中央电视台在互联网大潮之下,探索提升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传播能力的一种有效尝试。
智库专家为电视发展献策
在随后的高峰论坛中,《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沈卫星、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陆小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等专家学者围绕电视行业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提升电视品质、品格、品味,目的是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在沈卫星看来,中央电视台作为“众多电视台的国家队”,电视的品质、品格、品味的追求在全国领先,“起到了标领的作用”。而庞井君表示,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大台,承担着视听文化时代的历史担当。着眼于“视听中国”国家战略,中央电视台在内容建设、平台建设、渠道建设、终端建设、用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陆小华强调,对于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权威报道。中央电视台近来一系列的创意策划,正是从独特视角阐释重大主题,产生非常好的报道效果。时统宇则对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系列报道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这样的样态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在节假日报道、主题报道中都是开创性的。
多位与会专家强调了电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北大教授王岳川认为,央视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远方的家》、《中华医药》、《民歌•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节目,兼具技术性和文化之长,对弘扬中华文化并促进国际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学者王立群同样以《百家讲坛》为例,强调了在大众文化时代,电视承担着汇聚百家精华,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与会专家还肯定了电视在国际传播层面的价值,程曼丽强调了国家电视台在对外传播中的责任和使命。她认为,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国家媒体,不仅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层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剧增。2012年,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全球重大事件的到达率、参与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在重大的国际突发事件中与CNN、BBC等国
际一流媒体同步报道。2013年上半年,外媒转引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由2012年的19%提升到24%。程曼丽认为,中央电视台已经打破西方的新闻垄断。
五、根据陈永洲事件写一篇600字左右评论
新闻与传播专硕业务试题
一、简答题
1.假新闻的原因
2.电视真人秀受众的接受心理
二、论述题
1.公益广告的传播特征和发展趋势
三、分析题
1、材料:甘乃特报业集团关于纸媒转型的论述
要求:根据材料谈纸媒转型的看法
2、评论:改革需闯三大关口(“政府与市场”关、“发展与转型”关与“公平与正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