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第二届西北音乐致辞
在中国第二届西北音乐节·青海互助油菜花音乐会
暨互助安纳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2年7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艺术家,女士们、先生们:高峡平湖出奇景,油菜花海迎宾朋。在这金色的七月,中国第二届西北音乐节〃青海互助油菜花音乐会暨互助安纳艺术节在美丽的高原小镇——南门峡隆重开幕,这是我县文化艺术活动中的一大盛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互助县委、互助县人民政府和全县38万各族人民,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艺术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互助文化事业发展的国家、省地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音乐节的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问候!
素有“彩虹故乡”美誉的互助,不仅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也是文化旅游大县,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纯朴,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地方。近年来,互助以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目标,按照“传奇王国、乡村夏都、彩虹部落、浪漫酒城”的文化发展定位,紧紧依托土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三大优势资源,不断加快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土族民俗文化,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撑、村
社为补充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体系,全县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特色文化活动已成为宣传互助、推介互助重要平台。
中国第二届西北音乐节〃青海互助油菜花音乐会是我县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继环湖赛、国际网球女子巡回赛之后的又一重要文体活动,标志着高雅艺术开始走进土乡农村、走向群众。我们坚信,本届油菜花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必将极大地推动土乡文艺事业的提升和创新,也必将有力地提升“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魅力互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加快推动我县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金黄的油菜花能给艺术家们提供舒心的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燕麦川能给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朋友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最后,预祝第二届西北五省音乐节〃青海互助油菜花音乐会暨互助安纳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第二篇:2016西北大学校长致辞
西北大学校长致辞:大学是一场追梦和坚持的比赛
亲爱的新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美丽的西北大学校园绿意盎然、朝气蓬勃。我们又迎来了7000多名怀揣梦想、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余万名海内外校友和2万余名在校师生,向各位新同学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向为你们成长付出努力的家长、老师、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2016级本科新生生源质量再创新高。在陕录取平均分文史类高出一本线64分、理工类高出一本线100分。在多个省份录取平均分、录取位次高于2015年,其中,5个省份的文史类录取位次、14个省份的理工类录取位次分别提高了1000名以上。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年轻学子出众的学习能力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感谢你们选择了西北大学!
大学表达了一个时代,也深深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到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变革、第二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等,这些变革运动的领袖人物,大都是由大学培养,在这些推进人类文明的伟大进程中,无不渗透着大学的力量。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所有追求、有担当的大学,在于学问之大、胸襟之广、理想之高,更在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锤炼,在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引领社会发展的时代弄潮儿。
114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动荡不断,西北大学的前身陕西大学堂应运而生。从此,开启了一代代西大人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伟大征程。这所大学,是西部地区最早的地方新式高等学府,是西北地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等学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堡垒之一,是西北高等教育之母。她承载了一批批有识之士探求科学真理、挽救民族危亡、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抱负,她谱写了一曲曲兴学求强、开发西北的壮美诗篇。一代代西大人在这片文化圣土上,不仅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而且孕育了西北大学弥足珍贵的光荣传统和文化底蕴。同学们,就在这所世纪学府,康有为、鲁迅、于右任、李四光、华罗庚等一批大师曾激情讲学,杨振宁、李政道、詹姆斯·米尔里斯、克理夫·格兰杰、大卫·格罗斯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李约瑟、丘成桐、吴健雄、费正清等学术大家曾与师生互动交流。就在这所世纪学府,产生了中国思想史学科中的侯外庐学派、中国五大地质学派之一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侯氏变换”和“王氏定理”,以及张国伟院士的“秦岭造山带理论”、舒德干院士的“三幕式寒武大爆发新假说”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就在这所世纪学府,走出了24位两院院士、4位国际研究机构院士和通讯院士、6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岐山、陈宗兴,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著名作家贾平凹、迟子建,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杨圣敏,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著名物理学家侯伯宇,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等卓越人才。
同学们,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得以延续发展最基本的源泉和动力。早在创建之初,西北大学就提出要培育“博古通今适于世用,砥德励行报以国华”的庠序通才,抗战时期,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要培养“能治学、治世、治人、创业之通才与专才”。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等在内的教学科研队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构建了文理并重、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格局。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并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人才培养当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着力培养融会贯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西北大学培养的学生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是服务国家建设和推进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同学们,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敢于挑战、超越自我的行动,实现了完美逆袭。大学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场坚守梦想、超越自我的比赛?如何度过激荡青春、精彩充实的大学生活,我想用“起点”“积淀”“超越”六个字,给大家一些建议。
起点
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跨入大学校门,便拉开了人生新阶段的大幕。与高中相比,你们可利用的资源将更加充沛与多样,你们所处的环境将更加自由与开放。面对诸多选择和诱惑,每一位同学既不要沉醉于过去的成绩当中,也不要迷茫于当下的缤纷世界。在大学校园里,在广阔的世界中还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期待你们去填充。
从一开始,就要始终记得你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一开始,就要思考如何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宽厚、理性、自信的气度,学会如何在集体中诚恳待人、与人为善,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从一开始,就要领悟百年学府“公诚勤朴”校训的精神内涵,立“天下为公”之胸怀,立“诚者天道”之信念,立“勤奋坚毅”之习性,立“抱朴守真”之德行,让西北大学的精神传统在你们的内心中生根、发芽。
积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都需要点点滴滴、持之以恒的积累,才能量变引起质变,开拓新的境界。西北大学的厚重在于百余年的文化积淀,学术大家的渊博在于几十年的坚持与积淀,大学生的成长与蜕变在于利用好几年的大学时光。
你们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可以在体育艺术与素质拓展、历史与文化、宗教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心理学类、语言文字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选择学习你喜欢的课程,在面向全体学生的“侯外庐”“杨钟健”等高端学术文化讲座中领略大师的魅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艺术文化之美,彰显你的个性;在图书馆、在运动场、在自习室、在实验室寻找你们的兴趣与乐趣。总之,一定要让大学生活过得开心、过得充实,为日后漫长的人生历程积淀厚重的给养和智慧。
超越
超越是一种坚持、一种担当、一种不服输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年6月份,我校80后校友、2003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毕业的付巧妹,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出的十位“中国科学之星”,她帮助重新书写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历史。付巧妹在校期间就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敢于挑战新的学术领域,敢于不断超越自我,最终赢得了世界顶尖学术权威的认可。7月份,光明日报报道了我校2011级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裴雨薇的创业事迹,她在校期间就开始创立公司,在挫折和考验中不断磨练自己,第一笔单子就达到了18万元,实现一步又一步的跨越,最终从一名“找饭碗”的学生,变成一位“造饭碗”的创业者。西北大学有信心、有能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每一位西大学子也应该用勤奋、踏实、坚毅去不断开拓创新,不断追求卓越,赢得自己、赢得未来。
同学们,西大的怀抱已向你们敞开。希望你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天的大学生活,让西大像母亲一样呵护你们健康快乐成长,记录你们学习生活的点滴,见证你们激荡青春的挥洒,感受你们不断进步的喜悦。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必将成长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必将谱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国西北游
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
“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河。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钟声闻紫塞,塔影漫黄河。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黄河水奔腾不绝,自西向东流过兰州,将其夹于南北两山之间,使之成为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就旅游景点来看,最突出的要属黄河沿岸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了:中山桥、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以及白塔山都是来到兰州不能错过的景致。日日夜夜、经流不息流向远方的黄河水,使兰州成为一座“有性子”的城市,那滚滚浊浪和阵阵涛声,不仅养育了兰州一方水土,也造就了兰州人豪爽、粗犷的性格,这座城市也因为拥有黄河而愈发地温暖、丰盛。十分欢迎来到金城兰州做客,希望在这里可以快乐和开心,以下是兰州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
1、甘肃省博物馆
博物馆座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 多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 独特。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基本陈列有 《甘肃历史文物》、《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甘肃自然富源》及《甘肃革命文物展览》。
馆内收藏有丰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 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我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 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2、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馆名,饶宗颐是我国当代的国学大家,有人认为饶先生可以与季羡林齐名,并称为“南饶北季”。国学馆院内,道德经碑墙、汉瓦当经典图案石雕、易经八卦碑墙等陈列,充分体现了大国学概念,展现了诸子百家学说的各种文化元素。馆内,医学家华佗、文学家苏轼、天文学家张衡等40 尊国学人物雕像神态各异,引人注目,展示了先秦及后世在哲学、医学、农学、文学、书画及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学代表人物的风采。
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 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 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3、兰州碑林
兰州碑林陈列着翻刻或收集到的甘肃著名碑刻,有汉和西夏两种文字的西夏碑、汉藏两种文字的大崇教寺碑、汉蒙两种文字的西宁王碑、汉和八思巴文两种文字的 镇海寺碑,王仁裕神道碑、弘化公主墓碑、岣嵝碑等。东西碑廊陈列着历代甘肃籍名人作品和历代名人手札。从东汉的草圣张芝,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的梁鹄,西晋 索靖,唐代的李世民、李白,一直至明清及以后的胡缵宗、邹应龙、邢澍、张澍、安维峻、刘尔忻、马福祥、梁启超、范振绪等。
一楼陈列着从陇原大地上出土或发现的书法珍品,有大地湾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礼县秦公大墓出土的古篆,庆阳发现的秦诏版,以及怀素《自叙帖》丙辰本。三楼是兰州碑林的拓片、资料。四楼陈列着陶渊明、林则徐、左宗棠、于右任、张大千、梅兰芳、丰子恺、郭沫若等人的各类作品。五楼陈列着毛泽东的7件书法作品。同 时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两幅作品,一是那幅很著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出处的、孙中山写给临洮人黄文中译著《日本民权发达史》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幅是1922年写给时任胡景翼部第六支队司令的甘肃天水人邓宝珊先生的一封信。
4、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以“白塔”而得名。白塔寺在山巅,相传为纪念元代以为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而建。据载,元太祖成吉思汉在统一大元帝国的疆 域时,曾致书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法王。法王即派一著名喇嘛去觐见成吉思汗,该喇嘛途经兰州时不幸病逝,于是元朝下令修塔纪念。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现存 塔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建寺址,改名慈恩寺,但百姓 仍呼之为白塔寺。白塔八面七级,高17米,各级每面都有佛像。角檐有铜马,微风吹过,清脆动听,上冠绿顶,下筑圆基。清人秦维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 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描绘出白塔雄姿。
白塔山树高林密,曲径通幽。站在山上,便可一瞰全市景观及九曲连环的母亲河。又因有一元代白塔而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5、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 “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 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 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6、城隍庙
兰州城隍庙在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中段。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现有建筑按中轴线依次为牌坊、享殿、正殿、寝官、客堂,牌楼由节园颜妃墓前的贞列遗旰牌坊改建而成(属明代建筑),院内石狮一对,有200多年历史。
7、八路军办事处
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位于兰州市酒泉路互助巷2号,是一座普通的旧式四合院建筑。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于1937年8月25日成立,到 1943年11月撤销,总共六年零三个月。办事处刚成立时谢觉哉乘欧亚航空公司的班机抵达兰州,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的贺耀祖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朋友,也是 谢觉哉的同乡旧友,为谢觉哉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从1937年8月到1938年秋天的一年时间里,谢觉哉在这里用佳金、无奇、焕南、敦夫等笔名写了六十多篇宣传抗日的文章。
兰州离中苏军境较近,加上当时新疆的盛世才表现出倾向革命的样子,许多同志从延安取道新疆去苏联,往返都要经过这 里。1939年夏到1940年春,周恩来去苏联治病时途经
兰州,和邓颖超、孙维世都住在这里。在这里先后住过的还有王稼祥、刘英、任弼时、李先念、程世 才、蔡畅、邓发、萧
三、陈郁、李天佑、杨至成、谭守述等。1937年12月,贺子珍离开延安去苏联时也曾住在这里。这里还接待过胡志明、日本共产党领导人 冈野进。办事处还营救流落和关押在张掖等地的西路军战士,找到了1000多名散落在张掖,被迫做苦力的西路军战士。西路军连长蔡光波用米汤写成密信,要求 办事处设法营救关押在张掖监狱的8名西路军干部,谢觉哉电请朱德、彭德怀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正、副司令的名义请示蒋介石下令放人,将8名西路军干部 营救出来。1937年底,马步芳将被俘的1500名西路军战士编成“新兵团”,准备交给驻河南的卫立煌,谢觉哉和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联手将他们解 救出来送到延安。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还承担了援助物资转送的任务,1937年冬到1938年夏,滕代远及盛世才的副官从新疆运来的12车高射机枪子弹和西 药、高自力带来的10车皮衣和军火,都由这里送到边区。
1937年12月,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兼任省政府主席,解散进步团体,查禁进步书刊,谢觉哉领导办事处进 行了严正的交涉。1938年夏,伍修权接替彭加伦任办事处主任。同年秋天,谢觉哉回到延安。有“屠夫”之称的谷正伦接任省政府主席,从1939年开始,办 事处处境日益恶化,“皖南事变”后,1943年11月,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被迫撤销。
8、水车园
沿着河岸望去,你会看到波澜不惊的河面上一架架古老的水车,这里就是【兰州水车园】了,它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相传早在清末的时候黄河两边就已经 是水车林立了,岁岁年年哺育着一代代兰州人,也灌溉出了两岸坦荡的沃土。伫立岸边,脚下黄河之水滔滔流过,一架架古老的水车吱吱嘎嘎,悠悠旋转,相信你会 有一种浮想千年的感觉。兰州水车,又称天车,翻车,也称老虎车。明代以前,兰州居民生活用水靠五泉山蒙泉、惠泉及 红泥沟泉水,用于灌溉的水源很少。明嘉靖五年(1523)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绘成图 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 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 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 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吹牛皮过黄河,河边上有许多羊皮筏子,有兴趣的游人可以体验一下“吹牛皮过黄河”的感觉。羊皮筏子是西北地区黄河沿岸的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摆渡工具,用羊皮或牛皮制作。因 为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加上黄河上游大部分地方为牧区,羊皮来源广泛,羊皮筏子便成了黄河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渡河工具。西北地区最早使用羊皮筏子 的记载见于《后汉书》,当时的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河时“缝革囊为船”。
9、黄河母亲
都说她是兰州的名片,无需语言,仅是伫立在她的面前,你的内心便会深深的感动,身为一个华夏儿女的欣慰和自豪会让你这一天的游玩都快乐无比。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整体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幼儿的情景。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黄河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第四篇:第二届音乐SHOWTIME报道
插上青春翅膀放飞音乐梦想
——涉外经济贸易系第二届音乐Show Time歌唱比赛报道 为丰富我院师生的课余生活,涉外经济贸易系第二届“音乐Show Time”歌唱比赛决赛于六月八日下午五点三十分在宝德学院B座报告厅隆重上演。涉外经济贸易系办公室主任刘桂莉老师、西青区区委代表张博丽女士、涉外经济贸易系团总支书记陈瑶老师等我系多位领导老师莅临决赛现场。
第二届音乐Show Time歌唱比赛以“唱给80、90的歌”为主题,吸引了我院各系同学踊跃报名参加。经过历时近一个月的海选、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8个选手组合脱颖而出,获得了本届“音乐Show Time”决赛的入场券。
决赛在充满激情而不乏搞笑的开场舞中拉开帷幕。选手们饱含温情的歌曲对唱使得现场观众沉浸于音乐的海洋。在游戏环节——“摆出你爱我”中,选手们优美动听的歌声加之幽默诙谐的动作,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笑声。最后环节——“我的主场秀”将比赛推向高潮,随着选手们的倾情演唱,台下观众有节奏地挥舞着荧光棒,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涉外经济贸易系的马龙同学凭借其极具感染力的歌声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同样是来自涉外经贸系的晋宇组合,以及来自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刘诗悦同学分获亚军和季军。吕钐、马宏业等五名选手也分别获得了“最佳台风奖”、“最佳人气奖”等相应奖项。最后,选手们与领导老师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圆满落幕。
本届“音乐Show Time”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我院领导老师,以及各系同学的大力支持。比赛在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的同时,也为爱好唱歌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现风采的舞台。同学们在动听的旋律中放飞各自的音乐梦想,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与友谊。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音乐Show Time”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涉外经济贸易系学生会新闻部
2010年6月10日
第五篇:第二届科技节校长致辞
开 启 心 智,孵 化 未 来
——遵义航天小学第二届科技节校长致辞
陈吉锋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早上!
在这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我们遵义航天小学迎来了以“开启心智,孵化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科技节系列活动。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支部、行政及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嘉宾和家长在百忙中前来我校指导工作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全体教职员工在本次活动中的创造性工作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表示极大的赞赏!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为了迎接知识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加强科技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的小朋友有过这样的讲话:“孩子们,要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创新意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少年儿童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孕育光荣与梦想的地方。许多大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杨振宁、霍金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就树立了献身科学的理想,从而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固然,我们的同学未必将来个个都能成为科学家,成为院士,但我们至少应当努力做一个具有科学思想观念,学会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执著地追求科学真理的人。在我们的校园中,活跃着一批“学科学、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学生队伍,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还影响着身边的一批同学。去年,在遵义市青春动力杯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师生取得了市级一等奖两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4名的可喜成绩;在今年三月举行的贵州省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再创佳绩,取得了省级二等奖两名,三等奖3名的优异成绩。今天,在我们举行的科技小制作、电脑科幻绘画、科技手抄报、车模、“火箭发射”等科普展示活动中,一件件生动的科技小制作,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科幻画等,无不展示着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须知河流之所以蜿蜒,是因为屡遭阻隔,河流之所以向前,是因为追求浩瀚的大海!我希望我校每一位同学都有河流的刚性与韧性,更要有为着既定的航向持之以恒前进的毅力!惟有这样,人的生命力才会得以无可遏止的扩展与再生!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河,那么我认为这条河的驱动力一定是科技,他或许可以载着我们随它飘流到明天,但我们——21世纪的少年儿童更要用我们的理想来放飞,用我们的激情来驾驭,用我们的双手来掌舵,用我们的智慧来选择,勇敢的开辟航道,风高流急,一次漫长而成功的航行正等待着我们,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吧,勇敢的做出选择吧,在知识的海洋里,在科技的天地里,朝着既定的航向,尽情地遨游,尽致地奋斗吧!
同学们,科技节的舞台已经搭好,帷幕即将拉开,希望大家拿出各自的绝活,用激情和活力,用聪明和才智到舞台上尽情演绎,展现自己的特长;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积极地实践,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创造。愿科技节成为你梦想的摇篮,成为你展翅翱翔的蓝天。
最后预祝本届科技节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