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音乐家和文学家整理
外国音乐
贝多芬:
交响曲: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序曲《哀格蒙特》;歌剧《费黛里奥》;钢琴曲《月光曲》等.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和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经历了各种苦难坎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人生写成了《名人传》。
柴可夫斯基: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g小调第一交响曲》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魔王》《圣母颂》《小夜曲》《摇篮曲》《鳟鱼》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
海顿: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的曲作者。《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
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宗教音乐《安魂曲》
巴赫: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
外国文学
但丁:
意大利中世纪诗人,《神曲》,但丁、莎士比亚与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巨匠。罗曼·罗兰: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
亚历山大·仲马,称大仲马:
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亚历山大·小仲马:
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茶花女》
巴尔扎克:
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间喜剧》(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维克多·雨果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
第二篇:文学家
绍一位作家一:鲁迅(528字)他的名字为很多人所知道,他的文章更受许多人的赞扬,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相册,一起去瞻仰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似乎对长衫情有独钟,仿佛每张照片他都身穿长衫。他,可以是一个对侵略者怒目相视的革命家,也可以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而他则集合了这两点,一个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斗争的战士。他的头发像修剪得十分平整的草丛,眉毛和头发一样乌黑且浓密。他的眼睛和托尔斯泰的一样犀利,能看穿一切虚伪,然后以文字的形式,对它们进行批判,揭开事情的真相。他的目光,面对敌人,像冬天般寒冷,异样冷峻;面对平民百姓,则如春天般温暖。看鲁迅先生一眼,你会被他的威严所镇住,特别是那挂在嘴唇上方的“立字须”,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他的标志。比起他面部的其他部件,仿佛更加重要。它好比托尔斯泰的眼睛,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眉宇,聚集鲁迅先生的才华于一点。使鲁迅看起来更为坚定、执着,更能看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性格。鲁迅先生的生平,相信大家熟悉得很: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大的人,堪称“中国文学之父”,是中国文坛的“总司令”。历史是公平的,对人们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无论他的外貌美丽与否,人们都会把他永远记在心中。
作文介绍一位作家二:我眼中的老舍(588字)
自从学了第三单元关于老舍先生的文章之后,我对老舍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眼中的老舍。老舍先生虽然生到一个贫困的家庭,但是老舍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他第一位老师,老舍先生平易近人、节俭、与人和善、做事从不敷衍的品质,这都不是他的母亲传给他的吗?这位母亲是改变他一生的英雄。老舍先生是勤劳的,对什么事都非常的认真,老舍先生有腿病,但是,老舍先生还不辞劳苦的养花,养花虽然很辛苦,但是他却觉得很有意思。还说“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对阿,人如果不劳动,连养花这么简单的小事都做不好,何谈做成大事呢?这句话触动着每一个人,启发着每一个人。老舍先生是一个会生活、懂生活的人。他热爱周围一切的美好事物。养花、藏画、养小动物、听戏等等都是他的爱好。所以他的生活从来都不枯燥,相反却充满了乐趣。老舍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于花给他带来的“麻烦”他并不厌倦,而是更加爱护花,对于母鸡的叫声一开始给他带来的“烦躁”也消失了,因为母鸡是鸡母亲了,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老舍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他过着不比普通人高级,而是比普通人还普通人,他从不在别人面前摆架势,在他眼里,人人平等。老舍先生是多么伟大的人阿,具有那么多优秀的品质,怎能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舍先生在我眼中,是平易近人的,是节俭的,是与人和善的,是做事从不敷衍的,是勤劳的,是热爱生活的,是伟大的!作文介绍一位作家三:我心中的茅盾(744字)
热爱文学的朋友们,你们一定对下面的一段文章很熟悉吧!
“林小姐这天从学校回来就撅起小嘴唇。她掼下书包,并不照例到镜台前梳头发搽粉,却倒在床上看着帐顶出神。小花噗的也跳上床来,挨着林小姐的腰部摩擦,咪呜咪呜地叫了两声。” 对,这就是茅盾爷爷笔下《林家铺子》中的一段话。文学巨匠茅盾爷爷原名沈德鸿,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出生于水乡古镇乌镇东市河北侧的观前街老屋。【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有《虹》、《春蚕》、《子夜》„„还有著名的农村三部曲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中长篇小说。他的文章中有许多揭露和批评当时社会的黑暗。《春蚕》就是这样的。他用过众多的笔名,有一些笔名还与故乡乌镇有一定的联系呢!像其中的四珍,就是因家乡的三珍斋的酱鸡而取的。他的许多文章与故乡乌镇有关。像他童年观看过祖母养蚕,因此积累下素材,后来就写下了《春蚕》这一篇有名的文章。又像《林家铺子》,就是取材于乌镇的一家商铺。从茅盾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许多高贵的品质。他从小就胸怀大志,在一次考试中,便把“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一句话作为论点写了出来。茅盾小时候非常热爱学习。茅盾的恩师沈听蕉先生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优秀者有奖。小茅盾常常获奖。当然这与他勤奋学习离不开的。这也为他日后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茅盾长大以后为家乡做了许多事情,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作了巨大的贡献。我读了一些茅盾的文章,更加理解他追求真理,尊师重教等的优秀品质。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把他的故居修整了一番„„作为茅盾故居向外开放。
中国的文学巨匠、社会活动家,我心中的巨人茅盾爷爷,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你又是那么勤奋好学、尊师重教,你是那么执着地追求真理„„你的一切都让我折服,你的丰功伟绩让我赞叹不已。啊,茅盾爷爷,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作文介绍一位作家四:我眼中的张爱玲(713字)
只有她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寂静的孤寂。
张爱玲,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一个民国的奇女子。她的浮华,她的美貌,她的才情为旧上海增添了几许风韵。
她的才情在旧上海有几人能及?文字在她的笔下有了鲜活的生命。她的笔下,女性是自私的,是城府的,是势力的„„正是因为这样,她的文字的充满了苍凉,更真实的反映了她独特的人生态度。有人说,张爱玲是世俗的,但她却世俗得如此精致。曾听过这样一段评价:张爱玲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小女人,她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比抽象理想来得重要。的确,张爱玲确实是这样一个女人。她物质、世俗,但同时她也是高雅的。再也没有一个女人能够像她一样,亦雅亦俗,世俗得精致,落寞得繁华,守得住苍凉,耐得住灿烂。
她的爱情轰轰烈烈,干干脆脆。留不住的终究留不住,不如放手。她爱的轰轰烈烈,放手得干干脆脆。因为《封锁》与胡兰成相识,因为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而相知,抛开年龄、身份、阶级一切外在因素而相恋,明知胡兰成是大汉奸却坚持爱下去。【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文章作文介绍一位作家(精选8篇)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但无奈世事多变,仅仅三年的爱情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这短暂的三年成为她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终于,再也没有《金锁记》问世。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她的一生看得透别人,却看不破自己。她的与众不同也暗示着她的悲惨结局——她挣脱不了,选择自杀。她在死亡时,又一次复苏。张爱玲这个名字一夜之间浮出了水面,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隔着文字的空间和时间望去,是不是越光辉的成就就越凄凉?她的一生就好像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地叹息。太过独特而终究不被时代所容。
我想,一颗敏感而高雅的灵魂,一种世俗而精致的生态,即使死亡也风韵犹存,她的灵魂会一直缭绕在旧上海的上空。作文介绍一#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他认识的朋友很多。上到国家总理周总理,下至清扫大街的工人。在他葬礼那天,第一个赶到的人是总理夫人。她说,如果周总理还在世,他一定第一个赶到。让我看不惯的是,老舍先生给自己的子孙取名字太随便,“舒甲、舒乙”都会用上。不过,老舍先生并不会让他们跟他一样走文学道路,而是随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去学东西。这就是我喜爱的作家——老舍。作文介绍一位作家八:我心中的鲁迅(552字)一张瘦削的脸,透露出平常人没有的坚强;两道严肃而慈祥的目光;一头乌黑的硬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他,就是鲁迅。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被伟大的毛主席评价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誉为“民族魂”。鲁迅先生曾经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可到了后来,他弃医从文,放下了用来救人的手术刀,拿起笔,以笔作武器,与黑暗势力战斗了一生,揭开了他们无比丑恶的嘴脸;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被黑暗势力所迫害,当自己的文章被屡次查封是,他仍然不放弃,先后用了153个笔名与国民党等黑暗势力做抗争。你用你那伶俐的口齿,解放了人民庸俗的思想;只用一支笔,就能痛打中国的“卖国贼”。你用那慈祥的目光让下一代得到一丝温暖。思想不受时间影响的,只有你——鲁迅。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爱护下一代的心更是无微不至的。他给予那些失落、受人轻视的青年极大的帮助,阿累就是其中的一个。
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让我对鲁迅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是幽默风趣、乐于助人、关心下一代,在危险面前从不屈服的人;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已经有很多人评价过你,和他们比起来,我的文字不算精炼,也不那么优美,但这是我最真心的话语。你的文章有着号召力,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会细细品味的!
第三篇:外国通俗音乐教案
课题:外国通俗音乐
一、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哼唱《山鹰之歌》、《雪绒花》的旋律,体验乡村音乐的风格韵味。
2、能简述乡村音乐、摇滚音乐的内涵,并能判断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3、探究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乡村音乐
1、介绍作品
2、欣赏歌曲《山鹰之歌》
3、问题:①你能听出几种伴奏乐器?音乐有什么特点?
主要有吉他、提琴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分节歌形式
②这首歌曲的风格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A、摇滚乐B、乡村音乐√C、布鲁斯
4、简介乡村音乐
5、用节奏练习哼唱《山鹰之歌》片段。
《山鹰之歌》的节奏平稳有规律,4/4拍子,以四拍为单位编配新的节奏型。
老师示范:歌曲当中的固定节奏是X X X X|,老师换一种节奏XXXXX|(教师边哼唱旋律边打节奏)。同学编配新的节奏型.......最后用XXXXX|节奏型随音乐打节奏(提示学生:弱起小节、4/4拍的强弱变化)
6、齐唱《雪绒花》,再次感受乡村音乐的韵味。
(二)通俗音乐简介
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两首歌的特点来说说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就是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也叫流行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
三)摇滚
1、带问题欣赏《Hey Jude》
问:你知道这支乐队吗?他们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简介摇滚、披头士乐队
(四)练习(连线题)让学生了解其他通俗音乐形式及其特点。
1、乡村音乐
2、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在产生之初受布鲁斯的影响。特点是突出即兴演奏,比较喧闹、强调节奏)
3、摇滚
4、轻音乐(是相对古典音乐而言的,古典音乐最主要的特征是严肃、凝重。轻音乐则相反,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舒展,旋律优美动听。它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只给人们轻松优美的享受。)
5、迪斯科(强调节奏,而且是固定节奏,不是很注重旋律。大家到迪厅去蹦迪的时候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迪斯科音乐,给人以兴奋、跳动的感觉)
6、音乐剧(通常指美国的从纽约百老汇发展起来的音乐表演。它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现代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
7、探戈(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探戈音乐起源于哪个国家?答:六角手风琴、钢琴、大提琴是探戈乐队的主要乐器,阿根廷除了足球之外,还有探戈闻名于世。)
(五)探究
1、欣赏音乐片段《绿袖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2、思考问题:你怎样看待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
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乡村音乐、布鲁斯本身就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很多通俗歌曲的创作经常采用富有地方色彩的音阶和调式,比如恩雅的歌曲就融入了很多爱尔兰民间音乐元素。
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是一种借鉴、融合发展的关系。通俗音乐是娱乐性的,可以把一些严肃的作品使用轻松的手法来描述,这样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比如刚才指挥《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法国音乐家保罗·莫里埃就把大量的古典音乐改编成轻音乐,深受人们欢迎;莎拉·布莱曼的歌曲跨越了流行与古典两个领域。
(六)小结
所以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每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独立发展的,尤其是通俗音乐大都是此时此地创作出来的音乐,其中鱼龙混杂,有待历史的检验,不象民间音乐、古典音乐那样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欣赏通俗音乐时要有所选择,让健康优秀的作品伴你成长。最后我们用莎拉·布莱曼的歌曲《Timetosaygoodbay》作为本课的结束。
第四篇:外国通俗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演唱等活动。2.能了解外国通俗音乐的几种代表性形式,能感受、体验几种代表形式的特点。
3.能对通俗音乐作品进行价值判断,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难点:
英语演唱,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准备:
收集整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通俗音乐作品,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1)导入
提问: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风格的)音乐?(流行音乐)说说你认为什么是流行音乐?你喜欢它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引入通俗音乐的概念及其特点)
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请学生欣赏几个音乐片断,试着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风格的通俗音乐。进入本课课题《外国通俗音乐的几种形式》(主页面)(2)新课教学
一、爵士乐: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黑人舞蹈音乐,是在布鲁斯和拉格泰姆的基础上,融合了某些白人的音乐成份而逐渐形成的。
布鲁斯(blues)即蓝调,在英文中是苦、忧郁的意思。布鲁斯是爵士乐的主要成分。(简介布鲁斯的发展)欣赏《dream a little dream》(展示歌词)
问: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请学生跟着哼唱,体验歌曲中的情绪。)
答:甜蜜中带着一点忧郁。
演唱歌曲中的片断:(感受降三音、降七音的不同效果)
布鲁斯音阶是最能体现爵士乐风格的特征之一,在自然大调音阶上增加降三音和降七音。
学生观察谱例,问:这首歌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威廉.汉迪《孟菲斯布鲁斯》
布鲁斯结构固定,4/4拍,12小节分成三句,每4小节为一句,第一、二句重复。曲式: A A1 B 小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拉格泰姆的最大特点是复杂的切分节奏。著名的作曲家斯科特.乔普林(Scott Joplin,1869~1917)被称作“拉格泰姆之王”,1899年创作《枫叶拉格》(Maple Leaf Rag)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拍节奏: 欣赏爵士乐即兴演奏片断。
爵士乐是一种即兴演奏形式,严格说来,只有根据歌曲和主题即兴演奏才能成为真正的爵士乐。所以说“即兴”是爵士乐的灵魂 观察图片,说说爵士乐演奏的常用乐器
常用乐器:钢琴、贝司、架子鼓、萨克斯、小号、长号、单簧管。代表人物:
1.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0-1971)对爵士乐的贡献: 开创了个人即兴演奏; 开创了合理切分韵律法;
采用的衬词唱法(即用无意义的音节来模仿乐器声)成了爵士唱法中的重要方法。被称为“爵士乐之父”。
作品《南部之子》是一首快节奏的乐曲,表达了演奏者愉悦的心情。2.乔治-格什温
“把爵士乐带进正规音乐厅”的“最成功”的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他用“布鲁斯音阶”写成的《蓝色狂想曲》是一部将爵士乐与交响乐相结合的作品,创作于1924年,同年2月12日在纽约伊奥利亚音乐厅由保罗·怀特曼的管弦乐团首演,格什温担任独奏。从此,爵士乐受到严肃音乐家及知识阶层的重视。听赏《蓝色狂想曲》片断。
具有强烈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成为流行音乐领域影响最大,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形式,它突破了地域、种族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
二、乡村音乐(简介)听赏约 翰.丹 佛《乡村之路》
请说说这首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主要伴奏乐器。
乡村音乐特点: 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演唱通常以独唱为主;伴奏乐器:提琴、班卓琴、吉它,演出场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乡村集市,也参加地区性巡回演出。
三、摇滚乐
欣赏一首歌曲,感受(判断)这首歌曲的风格。播放《昼夜摇滚》
这是比尔·哈利(Bill Haley)在1954年录制的《昼夜摇滚》。这首歌曲风格涉及了乡村音乐、节奏布鲁斯和波普三个方面,这也正好说明了50年代中期摇滚乐产生的三个源头。简介摇滚乐的起源
两位先驱者 :比尔·哈利 ;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猫王)比较下面两首歌曲在风格上的不同(旋律、节奏、力度及演唱方式上的差异)。
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Appetite for destruction》 一首旋律优美,节奏平稳,力度柔和,演唱抒情; 另一首节奏强劲,喊叫发泄式的演唱风格。
(对比法引入介绍不同风格摇滚的特点,并介绍几个代表乐队,欣赏一两首代表作。)
主流摇滚:主流摇滚继承了节奏布鲁斯强劲有力的风格。节奏的作用在主流摇滚中更被突出。
摇滚乐一般为四拍子,在传统的四拍子中二、四拍是弱拍,许多主流摇滚却强调二、四拍力度,也有的主流摇滚对每小节的四拍同等强调,反拍的力度更厚重,感觉更强烈。代表乐队:“滚石”乐队等.温和摇滚的主要特征是:“重旋律、轻节奏”。一般的温和摇滚,都具有较强的旋律性和可唱性。
代表乐队:温和摇滚的著名歌手卡朋特兄妹。作品《世界之巅》《求求你邮差先生》
山区摇滚于50年代产生在美国南方,是乡村摇滚的前兆,它按照山区音乐的演唱方式,通常采用原声吉他、鼓作为节奏性乐器。到到了60年代末,在加利福尼亚发展起了一种“把乡村音乐的声音和题材与摇滚乐的节奏和乐器法相结合的流行音乐风格”,它被称作乡村摇滚。代表乐队: “老鹰”乐队《加利福尼亚旅馆》 琳达·龙斯塔特《心潮滚滚》
60年代末,在加利福尼亚发展起了一种"把乡村音乐的声问:摇滚音乐中的常用乐器? 播放影视片断 答:基础乐器:吉他、贝司、鼓;扩充乐器:键盘、管乐等。
四、通俗名曲欣赏
一、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版《绿袖子》《蓝色的爱》
二、哈恰图良《马刀舞》
三、雅尼《紫禁城之光》
五、音乐剧 音乐剧简介
欣赏音乐剧《猫》中的歌曲《回忆》
六、听辨音乐形式回答。课后作业:搜集相应音乐形式的影音资料,进行归类介绍 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
娱乐性,一般不具备很深音乐理论和技巧修养甚至根本没什么音乐知识的听众都能接受; 生活性,它直接宣泄人的情绪和感情;通俗性,歌词大多近似白话,而且表达的内容很贴近生活。
(四)练习(连线题)让学生了解其他通俗音乐形式及其特点。
1、乡村音乐
2、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在产生之初受布鲁斯的影响。特点是突出即兴演奏,比较喧闹、强调节奏)
3、摇滚
4、轻音乐(是相对古典音乐而言的,古典音乐最主要的特征是严肃、凝重。轻音乐则相反,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舒展,旋律优美动听。它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只给人们轻松优美的享受。)
5、迪斯科(强调节奏,而且是固定节奏,不是很注重旋律。大家到迪厅去蹦迪的时候听到的大部分都是迪斯科音乐,给人以兴奋、跳动的感觉)
6、音乐剧(通常指美国的从纽约百老汇发展起来的音乐表演。它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音乐剧以其时尚、大众、流行等现代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
7、探戈(音乐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探戈音乐起源于哪个国家?答:六角手风琴、钢琴、大提琴是探戈乐队的主要乐器,阿根廷除了足球之外,还有探戈闻名于世。)
(五)探究
1、欣赏音乐片段《绿袖子》《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2、思考问题:你怎样看待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
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乡村音乐、布鲁斯本身就是从民间音乐发展起来的。很多通俗歌曲的创作经常采用富有地方色彩的音阶和调式,比如恩雅的歌曲就融入了很多爱尔兰民间音乐元素。
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是一种借鉴、融合发展的关系。通俗音乐是娱乐性的,可以把一些严肃的作品使用轻松的手法来描述,这样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比如刚才指挥《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法国音乐家保罗·莫里埃就把大量的古典音乐改编成轻音乐,深受人们欢迎;莎拉·布莱曼的歌曲跨越了流行与古典两个领域。
(六)小结
所以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每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独立发展的,尤其是通俗音乐大都是此时此地创作出来的音乐,其中鱼龙混杂,有待历史的检验,不象民间音乐、古典音乐那样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欣赏通俗音乐时要有所选择,让健康优秀的作品伴你成长。最后我们用莎拉·布莱曼的歌曲《Time to say goodbay》作为本课的结束。
第五篇:外国音乐鉴赏感想[推荐]
外国音乐鉴赏感想
外国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和欣赏一下外国音乐的发展史和优秀作品,而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自觉这门课程真的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虽说不上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对外国音乐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了起码的印象,不会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囧样了,这就是我上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吧。
外国音乐发展史可说的上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
首先登场的是巴洛克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巴洛克音乐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於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被誉为“文 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但是说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J.S.巴赫,他被誉为“音乐之父”,他 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 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而这个时期的演奏乐器——管风琴最令我为之惊艳,印象深刻。管风琴的体积之大,声音之洪亮,气势之磅礴都是那么的独树一帜,让人深深着迷。另外,亨德尔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遐迩。
然后要介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而这就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古典音乐的风格表现为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音乐大家个个都是声名显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的一代音乐巨子,他在命运上的坎坷经历与他的音乐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让世人对他更加充满了尊进和崇拜。他流传于世的著名作品有《月光》《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悲怆鸣奏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更是被公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
最后出场的是浪漫主义时期。十九世纪初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在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音乐,它以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浪漫主义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舒伯特、肖邦、柴可斯夫基也都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家。舒伯特的创作中心是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称,他的歌曲优美、质朴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意境。作品中折射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压抑、欢乐与痛苦,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典范。另外,肖邦他的音乐潇洒、飘逸、含蓄、柔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热烈、深沉的富爱国热情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他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余首钢琴珍品,其中的圆舞曲和夜曲更是不能不知的代表作。
在这之后,外国音乐还经历了印象主义时期、表现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等多个阶段的发展壮大,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外国音乐。
在这一整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对外国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整体的简单认识,知道了许多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听到了他们的成名乐曲,而且通过老师不时播放给我们欣赏的音乐,也让我为音乐的魅力所折服。
通过这门课程,我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视野,让自己在学习之余有了一个释放压力的爱好,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品味和气质,这就是我在这门课程中所得到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