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开采学
第一章
井田
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p6图1-3
立井,上山,下山,暗立井定义
井田内在划分:采区,盘区,带区定义
生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系统 图1-9
第三篇
P275 井田划分原则、方法
P277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三者关系
P282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图16-5
P285 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三大点图17-1 P296 每一个开拓形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什么是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
P303合理确定水平垂高下山开采定义,适用条件 P307 辅助水平概念及应用
P312 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岩石大巷与煤层大巷优缺点 P317 井筒位置沿井田走向的位置,沿煤层倾向的位置如何合理确定井筒位置
风井布置形式
P323 井底车场形式,主井与副井附近有哪些硐室图19-1 P340 矿井开拓延深原则与方案
第二编
P181正确合理的准备方式应遵循的原则P183 图11-2
P215 采区参数:采区走向长度的定义及制约因素
P221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概念
第一篇
P17 采煤方法概念,分类
P24 第三章 什么是炮采,普采,综采定义及各自优缺点主要综采设备
P71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和编制步骤 图3-57
P68 什么是开机率,如何提高采煤机开机率
采煤工作面长度如何合理确定?
P76 图4-1 单一走向
P90 图5-1 厚煤层分层开采
P107 图6-1 倾斜长壁开采
P116 放顶煤采煤法定义,优缺点
煤炭损失主要方面
如何提高采出率
P132 急斜煤层采煤法形式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画图题
第二篇:煤矿开采
§1.1煤田开发的概念
一、煤田和矿区
1、煤田: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自然形成)。
2、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称矿区(社会的)。
二、煤层的分类
1)、按厚度分为:
(1)、薄煤层,厚度为 可采厚度~1.3 m;
(2)、中厚煤层,厚度为 1.3~3.5m;
(3)、厚煤层,厚度为3.5~10m;
2)、按倾角分为:
(1)、近水平煤层,倾角为 00~80;
(2)、缓斜煤层,倾角为80~250;
(3)、倾斜煤层,倾角为 250~450;
(4)急倾斜煤层,倾角为450<
二、井田
1、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2、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
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作为井田边界。
要处理好与相邻井田的关系
要有与矿区开发强度相适应的矿井数目和井田范围
安全境界效果好
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
直线原则
按应用范围分: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如井筒、水平打巷、井底车场。
(2)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运输、通风等巷道;
(3)回采巷道:直接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
1生产系统:运煤系统2通风系统3运料排矸系统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系统
矿井可采储量与工业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Zk=(Zc-P)C
Zk=A·T·K
式中Zk——可采储量,万t;
Zc——工业储量,万t;
C ——采区设计回采率,薄煤层为0.85,中厚煤层为0.80,厚煤层为0.75;地方小煤矿不小于0.7
采煤面采出率;薄0.97中厚0.95厚0.9
3三、矿井生产能力与井型
1、矿井生产能力:指矿井的设计的年生产能力,亦称井型。
1)、小型井:9、15、21、30(万t/a);
2)、中型井:45、60、90(万t/a);
3)、大型井:120、150、180、240(万t/a);
4)、特大型井:300、400、500、600(万t/a)。
五、井田内的再划分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设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每个长条部分为阶段;
水平:在煤矿生产中,将设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2)、阶段内的划分:
(1)划分为采区
采区:在阶段内,沿走向将阶段划分成若干个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的块段,叫采区,当煤层倾角比较小时,沿走向划分成若干个倾斜条带,每一个单元布置1~2个采煤工作面,称为分带;
分段:当井田的走向长度比较短时,并且沿走向没有沿倾斜方向的断层,划分成可以进行开采的单元,每一个单元称为一个
分段;(图1-13)
划分为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沿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只适合一个采煤工作面开采的长条部分,每一个长条部分为区段;
第三篇:煤矿开采
煤矿开采的两种方法:
1、露天开采。当矿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矿层上方的土称为表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中埋设炸药,接着使用挖泥机、挖土机、卡车等设备移除表土。这些表土则被填入之前已开采的矿坑中。表土移除后,矿层将会暴露出来;这时将矿块钻碎或炸碎,使用卡车将矿砂运往选煤厂做进一步处理。当矿石开采完毕,在隔壁重复同样的步骤。露天开采的方式可比地下开采的方式获得较大比率的煤矿,因为较多的矿层被利用。世界上大概有40%的煤矿采用这种开采方式。
2、地下开采。大部分矿层均远离地表,因此无法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地下开采目前占世界煤矿生产的60%。在矿坑,通常使用房柱法在矿层中推进,梁柱用来支持矿坑。共有四种主要的地下开采法:
长壁开采–长约300米以上的采掘面。一台精密的采矿机在矿层隧道中前后移动。松动的矿石掉入输送带中,并移到工作区域。
连续开采–利用一台有碳化钨钻头的机器从矿层中刮下煤矿。在“房柱法”系统中操作–在一系列约10米的房间区域中工作。
爆破开采–传统的开采方式。使用炸药打碎矿层,将矿石收集放在矿车或运输带中。
短壁开采–使用连续开采的机器。类似长壁开采有着可移动的坑顶支撑。
第四篇:煤矿开采判断
判断
1.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叫开拓巷道
2.准备巷道是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叫做准备巷道
3.回采巷道指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
4.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
5.带区式在阶段范围为内不划分采区,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
6.分段式在阶段内不划分采区,而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
7.采区式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段称为采区
8.主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称为斜井开拓
9.主副井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称为立井开拓
10.平硐开拓是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煤体的开拓方式
11.井筒数目是根据矿井提升任务的大小和通风需要等因素确定的12.井筒的位置与井筒的形式用途密切联系
13.斜井开拓时,斜井井筒沿井田倾向的有利位置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层位和倾角
14.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或阶段石门)的一组运输巷道和动硐室的总
称
15.由于井筒形式,提升方式,大巷运输方式及大巷距井筒的水平距离不同,井底车场的形
式也各不相同
16.折返式井底车场的特点是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2股轨道线路上折返运行,从而
可以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巷道的开拓工程量
17.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是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煤矿高产高效安全
生产的一项成熟技术
18.缓斜,倾斜厚煤层开采,在我国煤矿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结合条件采用不同的技术
进行合理的开采
19.无煤柱护巷是充分利用矿压显现的特点,把巷道布置在地应力区,减少巷道维护量,提
高矿井煤炭采出率的有效措施
20.采区是阶段或开采水平内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21.双翼采区是应用最广泛的准备形式。其特点是采区上山布置在走向的中央,采区的上山的两翼分别布置在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
22.联合准备是在几层煤层中布置一组共用的集中巷道,如采区集中上下山,区段集中平巷,集中成为一个采区
23.区段平巷通常以百分之零点五到百分之一的坡度布置和掘进
24.区段运输平巷一般采用胶带输送机或多台刮板运输机串联运煤
25.区段回风平巷中一般铺设轨道,采用矿车或平板车运送材料,设备
26.采煤机截割煤璧的方法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配合关系,称为截割方式
27.单向采煤的特点是采煤机上行时割煤,下行时装煤,往返一次只进一刀
28.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技术管理是矿井生产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采煤工作面的生
产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29.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是指完成工作面落煤,装煤运煤,支护放顶等工序的过程,并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
30.采煤工作面循环图表是指工作面主要作业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面的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工作面布置图
31.
第五篇:煤矿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技术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技术基础、测量学、煤矿地质学、机械设计基础、井巷施工技术、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采掘机械、采煤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提升运输、矿山电工、计算机绘图、煤矿安全法规、矿山电工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露天开采概论、露天矿爆破工程、露天矿线路工程、边坡稳定、露天采掘机械、露天矿运输设备、露天采矿工艺、露天矿设计原理、矿山供电等。
就业方向:可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主要从事矿区规划设计、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安全监察、科学研究等工作。
★ 矿井通风与安全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煤概论、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燃烧学、安全工程学、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瓦斯防治与开发技术、火灾防止理论与技术、粉层防止理论与技术、水防止理论与技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煤矿安全法规、矿山电工学、管理学原理、环保概论、电气安全管理、通风与净化工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等。
就业方向:可在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从事矿山通风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上述系统的科研、设计、教学、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矿山设计、教学、安全监察等工作;还能在工矿企业中从事采暖通风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