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恒大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恒大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篇:恒大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周口恒大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教学楼、宿舍、餐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因发生火灾、斗殴或者其他意外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员慌乱、拥挤和阻塞通道(楼梯、安全出口等)导致的踩踏惨剧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其职责

成立恒大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臵领导小组:

总指挥:周正敏

组长:史俊平

副组长:石云平、朱刚伟、张昕、吴玲

成员:陈振果、韩栋、马磊、施卫龙、林耀龙、朱小平、李志民、刘建村、刘晓创、姜天亮、刘丽、郭素丽、梁欣宜、各班主任及楼层值班教师

总指挥职责:负责指挥整个事故的应急处臵工作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臵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总指挥及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导有关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臵和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人员密集场所如教室、寝室的安全出口都安装应急灯并张贴应急标志,平时应加以留心。

2、各年级楼层值班人员、餐厅值班人员、宿舍管理员加强责任,按时按点到位,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3、若发生意外事故,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逃离,千万不能拥挤。

4、不要轻易跳楼,除非安全事故已经危及到生命。

5、意外安全事故发生,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闭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三、现场处臵及救援措施:

1、发现初起火灾,应及时报警并利用楼内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

2、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3、火势蔓延时,应用湿毛巾或湿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尽量避免大声呼喊,以防止有毒烟雾吸入呼吸道。

4、离开房间后,应关紧房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5、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布臵和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逃生,也可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6、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闭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四、事故报告、要求及现场保护

(一)报告程序要求:

1、事故发生后,医务室除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外,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在第一时间报市教育局。

2、任何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时,在组织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散交通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五、事故调查处理

1、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有关责任部门如不履行职责或玩忽职守,并造成后果,应追究其负责人相应的责任。

周口恒大中学

二OO九年十二月十日

第二篇:水尾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2

水尾中学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向文昌

副组长:王应启 吴峰

成员:龚昌学 朱朝忠 吴宗印 吴能渊 尚纯 代靖及各班班主任 组长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召集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

副组长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现场事故救援时候调差善后处理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的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指定的时间向上级报告;

6、组织参与事故现场的处置及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事故的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满行、靠右行走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楼梯要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挤压及危险情况下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

2、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范围

总务处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楼道进行安全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教务处要从实际出发,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应保证一定的休息时间;教师上课时,对上厕所的学生应予准许;室内课及室外课的老师要到教室带学生和送学生;

政教处应利用集合时间,明确不同活动的行走路线及行走楼梯,(出操、升旗仪式、放学、室外课、社会实践活动等),向学生强调上下 1

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靠边行,可手扶栏杆及墙壁;做好值日老师、学生的检查落实工作;

(2)制定学生疏散预案

对学生上下楼梯时的故意打闹要严厉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教学楼的门均应打开,不得关闭上锁;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要张贴标识,平时加以留意。

附:各班级应急疏散路线及集合位置示意图

三、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学生在经过楼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3)对受伤学生逐个了解伤情,对于一般伤情,应立即送当地医院进行救治,对于较严重的伤情,要立即拨打120求救,将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助;

(4)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进行看护、照顾,直到监护人感到为止;

(5)学校要做好其他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心理恐惧,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事故的报告、要求及现场保护

(一)报告程序要求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学校领导,由学校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

2、学校应在8小时将应急处理情况报告给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内容包括:

受伤学生姓名、伤情、学校名称、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目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报告人及时间

任何人不得瞒报、隐瞒、迟而不报、拖延时间不报告或破坏现场。

(二)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时,在抢救工作的同时,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文件、物品被随意挪动及破坏、丢失,因为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导交通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识或绘出简图并写出书面纪录,妥善保存现场的痕迹、物证。

水尾镇初级中学

2014-3-5

第三篇:防楼梯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1、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上下课或放学、两操时,上课的教师要尽量错开与别班下楼梯的时间,负责本班学生(包括对别班学生的管理)上下楼梯的秩序和安全。

3、教师上下楼梯时,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站楼梯口、在过道做游戏等不良现象给予教育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4、教学楼的楼梯和通道禁止堆放杂物,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5、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必须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且尽快报告学校领导。

6、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能抢救的马上组织人力抢救(如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等),但不能让学生走近危险地方;根据火情及时电话报警(电话号码110)。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职工都要服从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按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同时参与义务消防。

8、做好事故分析报告,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2013预防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永兴小学

预防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楼梯间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金华

副组长:赵有军

组员:黎洁玉许春燕李富平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走楼梯制度: 上下楼梯均要求从右边走,集队集会时楼上要求下楼的顺序为:六年级——五年级——四年级。

2、在课间操、集会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逐次下楼,班主任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朱受华老师负责指挥全校学生紧急疏散,领导小组成员协助主任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危机发生时,按以下分工各负其责:

赵有军:负责指挥组织六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黎洁玉:负责指挥组五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李会玲:负责指挥组织四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莫翠琼:负责指挥组织三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叶学英:负责指挥组织二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林荔红:负责指挥组织一年级学生紧急疏散;

徐丽萍:负责指挥组织学前班学生紧急疏散;

2、各班由任课教师协助指挥本班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楼梯迅速疏散。

3、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

1、开学初,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2、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3、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4、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专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检查制度

每学期初由教导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教学楼、楼梯等各种设施和照明设施进行检查,限期维修。

六、一旦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1、遇到停电,学生在原地不走,等值班教师处理好照明时才可以走。

2、如果有人摔倒时,值班教师要对摔倒学生马上采取措施做好临时应急抢救工作。各位负责人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疏散。保证事件不再扩大。

3、在疏散和救护工作的同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4、做好师生家长的稳定工作,不扩大事端。

5、应急电话:120、110、

第五篇:预防楼梯拥挤踩踏伤害学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预防楼梯拥挤踩踏伤害学生事件应急

处置预案

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渌江中学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黄有幸

副组长:刘希宬

成员:刘国富、曾祥贵、钟发根、黄辉、童利、田国良、何迎胜、付晓燕

各年级部主任、副主任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将事故在第一时间呈报上级有关部门; 5.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1)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掌握在遇到危险情况下能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2.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总务处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教务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三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纪律、文明礼让的教育。

政教处结合集会对学生加强安全、生命教育,利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向学生明确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如:课间操、升旗仪式、到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对值周、值日老师的工作加强督查落实。值周领导、值周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最后一节课的老师组织学生排路队出校门。

(2)制定学生疏散预案

每位教师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应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上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发生拥挤踩踏,便于及时组织疏散。

三、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学生在经过楼梯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在场教师要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在场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领导接报后,立即组织教师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3)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学校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4)学校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并派专人护送、照顾,直到受伤学生监护人赶到为止。

(5)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怖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事故报告、要求及现场保护

(一)报告程序要求:

1.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拨打“2120、2399”急救电话外,必须立即向学校报告,再由学校在第一时间报市教育局。

2.学校应在事故发生后的8小时内将应急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及时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内容包括:

(1)踩踏事故发生的时间;(2)学校名称、责任人和联系电话;(3)目前的紧急处理措施;(4)报告人和报告时间;

3.任何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二)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时,在组织抢救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醴陵市渌江中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