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登记表
内蒙古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登记表
刘丽同志“五好文明家庭标兵”事迹材料
刘丽,42岁,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现任五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主任。丈夫胡跃博,43岁,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五原县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儿子胡宗颖,13岁,五原县第五中学初二年级的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该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步,乐于助人、慎诺守信的传统美德,在邻里和亲朋及至社会传为佳话。
一、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刘丽同志,1989年10月由巴盟卫校毕业后工作于五原县医院手术室,她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兢兢业业,恪守其职,勤奋好学。怀惴远大志向的她,边工作边学习,不到三年时间,于1992年顺利通过了全国成人自考,成为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一名在校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与丈夫结婚,婚后夫妻俩继续单身度日,她在学校上学,丈夫在家上班。尽管当时经济状况和居住条件都非常困难,但丈夫在家从不言苦,由于有丈夫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自己勤学好问,刻苦努力,她的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1995年她带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乡,继续奉献于五原县医院。
她是一名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的人,对工作负有极强的责任感,对单位有着深厚的感情,十几年来,靠她精湛的医术,高尚的情操,救死扶伤,尽最大努力为每一位患者解除痛苦,对患者关怀备至,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常言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做为一名医者,高尚的医德是他的灵魂,拒收“红包”是她一贯的行医作风,为困难病人垫付医药费也是常有的事,200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多次荣获病历书写优秀者和廉洁行医称号。
近几年来,医院领导班子为了做大做优做强心血管内科,给医院发展增添后劲,于2008年3月份,决定让她担任心血管、呼吸内科主任。委以重任以来,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在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复杂病症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同时在新医改倡导下,为解决群众“看病贵”这一突出问题(在基层医院这一问题比较突出)她花了不少心思,她的原则是:本着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
最好的治疗,更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花钱。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科主任,科室评为优胜科室。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以一位医生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价值。用一句简短的评语评价她——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大医精诚,对同事满腔热情。
二、家庭和睦、孝敬婆婆,善待父母
在家里,她与丈夫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由于丈夫没日没夜地工作在岗位上,做家务、带孩子和照顾老人的重担都落在她的身上,她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教育儿子,孝敬婆婆,与年迈的婆婆一起和睦相处15年,把家庭的烦杂琐事处理的井井有条。丈夫担作妇科主任,也是一位十分敬业、事业心极强的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懈努力,由于医技精湛、业绩突出,1999年医院任命他为妇产科主任,承担着本地区乃至相邻地区妇女同志的保健、救治任务。在他的工作生涯中,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岗位度过,和家人聚少离多,“节假日”对她们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她自己的父亲工伤后病休在家三十余年,母亲又无工作,仅仅依靠父亲微薄的工资,难以度日。母亲只好一年四季在外打工挣钱,供养着姐妹四人,妹妹因病不光自己不能工作,还需有人照料,弟弟年少,现在山西医科大上学。父母年世已高,均进行过手术治疗,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从她参加工作起,在经济上给予家里鼎立支助,婚后丈夫和她共同承担着接济父母和弟妹的任务,年复一年,直到现在。
婆婆早年守寡,孤苦一人拉扯七个儿女,丈夫最小,哥姐的生活都不富裕,还有一个聋哑姐姐一直是婆婆的牵挂,婚后婆婆就和她们生活在了一起,婆婆的牵挂自然也就成了她的牵挂。在一起生活这15年中,她们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主要责任,一年四季婆婆的日常开支、生活料理、看病吃药均由她们负担。
结婚十几年来夫妻俩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孝敬婆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这确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
三、热心真诚待人、搞好邻里关系、培养儿子成才
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乐于助人,与邻居相处融洽。常言道,远亲不
如近邻,她们居住的单元十户人家,经常给邻居们看病治病,送医送药,左邻右舍有求必应,从不记报酬,邻里有病也期盼着她们,更信赖她们,久而久之她俩自然成了她们居住单元甚至整个小区的保健医。
独生儿子聪明可爱,好学上进,成绩优异,但很胆小、内向,为了培养孩子锻炼孩子的胆量,她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带孩子出去玩耍,主动接触社会,接触更多的人,鼓励孩子与他人交流合作,为孩子写成长日记。在夏季到野外玩耍、野餐,接近大自然。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节约、孝顺长辈、爱护环境、节约用水。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作为的人。儿子8岁那年,她们外出吃饭不慎将儿子颈部烧伤,遗留有较大伤疤,但儿子总是宽慰他母亲要想得开。每次全家外出儿子总是搀抚着老迈的奶奶前行。他们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现在他们的孩子,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清洁,是个好公民;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伙伴。
常言说“家和万事兴”,她们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正是因为她们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愿她们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家庭。愿每一天都多增加一个“五好文明家庭”,使我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更融洽、更和谐!
五原县医院妇委会
2011年12月21
第二篇:乡“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材料
乡“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材料
在赛装节的发源地xx,人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可有一位中年妇女,靠自已勤劳的双手,打开了幸福之门,引领着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她就是今年43岁的xxx。
1980年,xxx刚和丈夫结婚时,家里一贫如洗,一家三代就住在两间低矮的小屋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要靠杂粮充饥,再加上山高、水冷、箐深,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刚开始,xxx和丈夫除了种好田地外,组织部分村民把洋芋、荞子、大豆等杂粮驼到xx、yy等地换米,这样吃杂粮的时间有所减少,但单靠传统种植粮食难以增产,要改变生活实在太难了,只有增加科技含量,才能实现增产增收。1985年,乡农科员在xx试种水稻新品种云二天0二,可没人敢种,xx成了第一个试种户,当时到了村民的不少非义,可她坚信干部是不会骗群众的,就这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稻单产增加80公斤,当年自家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群众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该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后来她又试种了地膜包谷,而丈夫到外地做小生意,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变好了,再也不用为吃粮问题而担忧了,而且还盖起了新房。
她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虽然生活好了,可还在不断的奋起。90年以后,xxx结合xx的自然、气侯条件,再加上丈夫做生意对市场较为了解,认为核桃是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于是就到自家的山上种植核桃,她还动员村里的姐妹也跟着种植,一时间就兴起了种植核桃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她种植核桃50亩,已挂果的有10亩,每年可实现收入5000余元。现在核桃已成为xx最主要的增收项目。
xxx不但勤劳能干,而且也善于经营。随着群众生活的好转,人们对生活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xx离乡政府较远,人们为了一件生活品而跑到xx买实在太不方便了。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于是贷款做为成本,开起了小商店,专卖群众的日用品,有时邻居没钱,她就把东西赊给群众,生意比她意料的要好得多,这样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双给群众提供了方便。XX年以来,由于开小卖铺的家数增多,生意相对冷淡,她又瞄准了松茸和核桃市场,在当地收购松茸和核桃,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由于她诚信度较高,从不短斤少两,对困难群众的松茸和核桃给予高价收购,所以当地群众对她都很信任,都愿意把东西卖给她。
在xx,彝族妇女个个都会刺绣,当地的民族服饰吸引了不少赛装节上的游客,她把邻居的刺绣品收购来,自已加工成衣服买给游客,这给妇女们寻找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xxx和丈夫结婚至今,从没有和丈夫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夫妻两相互支持。从1995年丈夫到村公所当xx到目前当村支部书记以来,她从来没有拖过丈夫的后腿,自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丈夫的工作干得十分出色,她对老小更是体贴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抢着做家务,在婆婆心里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xx敢于和本地的民族风俗作斗争,她在八十年代就提倡只生一个孩子,而且办了独生子女证。别人家的孩子初中都没有毕业就回家了,可她说我们由于没有文化才落后,所以我们不能苦了孩子,她把女儿供到中专毕业,现在已成亲迁往xx。
她家现在生活富裕了,家里实现了电视、电话,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都羡慕不已。但她善良的心没有变,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会热心帮助,有时还会把自家的大米送些给姐妹们救济,在这多年的生活中,许多妇女姐妹她都帮助过。
xxx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xx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彝山妇女发家致富带了头。
第三篇:五好文明家庭推荐材料
XXX同志五好文明家庭推荐材料
XXX,女,1958年生人,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1983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至今,现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国库科;丈夫XXX,1957年生人,中共党员;子XXX,1984年生人,中共青年团团员,2006年毕业于烟台大学,现就职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媳XXX,中共青年团团员,1985年生人,200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现就职于枣庄市热力总公司。
一、爱党爱国、遵纪守法
XXX同志1992年入党,至今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了,作为一名忠诚的党员干部,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随时为党、为祖国服务。XXX同志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同志,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爱党爱国是终生追求的目标,实际上不光是那个年代,即使是现在,我们的小学生上学也是在讲“爱党爱国、遵纪守法”,这是一个老话题,但XXX以及她的家人却谱写出了新篇章。她丈夫工作一直很忙,照顾家庭的重任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为了培养好自己的后代对儿子循循教导;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大把的钞票,但只要是公款,她绝不乱动一分,并教育儿子以身作则。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大道理、小故事”,从点点滴滴教育孩子要热爱祖国热爱党,远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做有志青年。20多年的辛苦教导没有白费,从步入大学到走向社会,现在又刚刚娶妻成家,他的儿子说:能有今天的生活,全都要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他要发扬好的传统,将党和国永记于心间。
二、学习进取、爱岗敬业
XXX同志身为基层一线员工,工作中坚信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干好一行,她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虽然她已经是年过半百,但从不以老员工自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仍工作于业务一线,而且像年轻人一样,刻苦学习、钻研专业,只要是自己不会的,就要想办法学会。时光飞逝如今已是21世纪,作为21世纪的一员,不会用电脑是非常不便的,但年龄大,记忆力差,又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学习障碍,但XXX同志不怕学习困难,她白天认真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晚上回家还要加班学,一遍一遍的背,一遍一遍操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虽已年近半百,但论电脑操作起来一样游刃有余。正是娴熟的业务技能带动工作的热情,在国库科每年12月31日的年终结算都是最忙的,财政拨款一天要拨付几百笔,他从未有任何怨言,同大家一起干到次日凌晨。
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XXX同志1983年结婚,夫妻二人结婚27年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孝敬婆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都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公公过世得早,婆婆一个又非常的要强,有什么事总愿意自己干,也不和子女同住,这为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造成了不小障碍,但XXX夫妇二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周回家陪伴老人过周末。2006年婆婆病了,由于年龄的原因,胃里长了一个癌变的肿瘤,为了治病全家总动员,携家带口一起来到上海,一直忙于工作的杨继东同志也为母亲往返于医院与住所,通过动手术、化疗等不断地医治,几个月下来婆婆终于顽强的走出了病房,在子女心中,一个年过八旬的老太太是靠着怎样的信念战胜病魔的啊。这也正是这个家庭不变的精神支柱,正是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力量,团结着这个家庭,凝聚着这个家族。婆婆虽然出院,但身体还是非常虚弱,需要有人照顾,因为工作太忙,她为了不耽误工作,总是在下班后直奔婆婆家,忙着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有时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但她没有任何怨言,她也没有要求领导对她特殊照顾。2009年她的儿子迎来了人生中一件大事——结婚娶妻,但媳妇儿的家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滨海小城—
—蓬莱,由于地域的差异,气候和文化的不同,初来枣庄的媳妇儿总是有些不适应,为了拉小差异,让远道来的媳妇儿感受的家的温暖,细心地新婆婆在饮食上下了一番功夫,所有的饭菜都不放辣椒,并一改以前的主食大煎饼,在厨房里活起了面蒸起了馒头。新媳妇儿也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下班到家总要到厨房帮厨,即使只是剥棵葱掰绊儿蒜,刷个盘子洗个碗。媳妇儿的到来给这个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年轻的媳妇儿总喜欢和婆婆一起逛街消遣,并且在公婆的影响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四、邻里融洽、乐于助人
夫妻二人都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街坊邻居关系融洽。他们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他们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他儿子的心中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女人,对她儿子印象最深的就是XXX同志参加每年一次的志愿献血活动,这也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直至成人,在上大学的时候,小杨灿终于达成心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鲜血,成为了一名志愿献血者。父母的高大形象影响着杨灿,小杨灿牢记着尊重老师、乐于助人的家庭美德,总是能第一时间帮助同学,同学们也乐于和他聊一些心事,在远离家的地方寻找一丝家的温暖。上班后,善良的品质更让周围的同事看到了一个阳光开朗的青年,2009年他同事的对象突然查出白血病,他听说后第一时间和媳妇儿联系,决定捐出600元钱以帮助同事渡过难关,随后联系了枣庄市红十字会询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事宜,并于第二天来到中心血站抽取了化验血样。正是他母亲的榜样力量让他知道“生命的可贵”,并让他善良的心更加珍爱生命。
这是一个平凡的五口之家,是几万万个家庭之一,但就是这平凡的家、平凡的人,在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血与力量,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没有抱负要成为一个名人,在他们心中只坚信做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但他们用最平凡无奇的生活书写着对社会的贡献,试问天下哪一件壮举,不是由平凡的人创造的呢?
第四篇:五好文明家庭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贾玉璐男,1972年3月出生,2011年至今担任柯柯镇镇政府人大主席。该家庭共有4口人,下有一个女儿,夫妻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位勇担家庭责任的楷模。最可贵的是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结合起来,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风采的平台。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贾玉璐,出生乌兰县一个普通家庭,自担任柯柯镇人大主席一职就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努力做好柯柯镇人大的各项工作。爱人向文梅1970年9月出生,现担任县委党校教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们共同努力,竭力扮演好个人得社会角色,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创造更美好得前景。
一、爱国守法、诚实信用
贾玉璐一家能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他的家庭是一个积极、文明、进取向上的家庭。
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
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在家庭。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三、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爱人向文梅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间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为料理好家务,长期以来,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女儿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四、尊老爱幼、重视学习
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对兄妹的子女,他们均视如己出。在外面,也能做到尊老爱幼。车上,经常给老人或病人让座;街上或公园内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并经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礼让别人。
五、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贾玉璐,他始终积极关注民生大计。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困难户、贫困户。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经和睦,***一家总结出
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相信贾玉璐家庭通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积极进取,和睦相处,不断完善,工作和家庭生活定能再上台阶,一家一定会过的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第五篇:五好文明家庭推荐材料
**同志“五好文明家庭”推荐材料
丈夫**,42岁,中共党员,安阳市殷都区相台街道办事处副书记,殷都区第一次党代会代表,殷都区政协委员。妻子王晓芳,40岁,安阳市第33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教师。儿子袁野,15岁,共青团员,安阳市五中学生。全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相信科
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一家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积极热心公益事业。
从**同志本人来讲,有着20年的党龄、17年的军旅生涯,5年的地方行政机关工作的经历,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特别是**同志身处街道办事处,而且作为一名最基层的领导干部,严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是该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全家能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近两年来男主人每年主动到市中心血站义务献血一次。2003年积极参加殷都区“春蕾行动”活动,主动资助一名本辖区矢学儿童。
二、一家人学习进取、爱岗敬业。
**身为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曾经被安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河南省铁路护路先进个人。在2004年全市组织的集中开展处理信访问题工作中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feisuxs-http://www.feisuxs/
女主人是一名人民教师,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桃李满天下。王晓芳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于钻研,为人师表。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能认真钻研学习新大纲、领会新教材,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目标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和动脑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利用游戏、音乐、电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还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充分利用本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并注意采取分层次教学,效果显著。带领的英语教研组在2003年3月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确定为外语实验学校。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具有较深的教育理论和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观念新、方法适当、效果好。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带班级成绩显著,所带的班曾3次获校级优秀班集体;2004年被评为安阳市优秀教师。
儿子在安阳市五中就读,曾获“希望之星”称号,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三等奖。全家是一个学习型家庭。
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男女主人公结婚18年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独生儿子聪明可爱,好学上进,成绩优异。
四、搞好邻里关系,注重家庭成员整体素质的培养。
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他们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非常注重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现在的袁野,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自理能力强,是好孩子;在外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清洁,是个好公民;在学校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伙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