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交接班管理制度

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一篇:交接班管理制度

1目的为明确交接班的流程和内容,确保污水运行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污水处理场污水处理的交接班管理。术语和定义

(无)职责

4.1 环境安全科负责污水运行人员交接班的管理,制定交接流程,检查交接内容,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4.2 污水运行人员严格按照此流程进行交接班。工作程序和要求

5.1 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分钟到岗,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接班人未到交班人不准离开岗位。

5.2 交班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5.2.1 交班前应填好运行记录和工作表格;

5.2.2 记录好当班期间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设备变更情况;

5.2.3 交代当班上级布置未完成的临时任务;

5.2.4 交代当班出现的设备故障及处理措施和本班所发生的设备缺陷;

5.2.5 整理好工具,仪表,备品,消防安全用具等;

5.2.6 做好值班地点和设备的清洁工作;

5.2.7 交待好本班未完事项。

5.3 接班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5.3.1 会同交班人全面检查所管辖设备运行情况,查阅交班记录的事项是否与实际相符;

5.3.2 详细了解曾发生事故情况和设备缺陷情况;

5.3.3 检查运行记录和各种记录内容是否完全正确,问清临时任务情况;

5.3.4 检查接受的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5.3.5 检查值班地点和设备的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5.4 遇到下述情况不准进行交班:

5.4.1 接班人刚喝过酒;

5.4.2 发生事故或正在处理事故过程中;

5.4.3 正在进行其他不宜交接班的工作。

5.5 正式办理交接班手续,双方认为无疑问时共同在交接班日志签字后交班人方可下班。

5.6 因交接班手续不全或交接班不清而导致的事故由接班人负责。6相关文件

6.1《污水处理场管理制度》

7相关记录及保存期

7.1《交接班记录》保存期:2年

第二篇:交接班管理制度

文章标题:交接班管理制度

1、交接班人员要提前做好交接准备,接班人员换完工服到岗位后,进行逐点逐项交接,做到件件事情有交待,将交接内容和存在问题认真记入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中。

2、交标准班应交:

(1)、领导的指令或上级来检查的情况。

(2)、设备运行情况及主要参数。

(3)、当班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4)、需要提醒下班注意安全生产的重点事宜。

(5)、本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大小事故及不安全隐患。

(6)、安全保护设施是否有异常情况。

(7)、工具、消防器材及室内卫生情况。

3、交接班过程坚持:重要部位一点一点的交接,重要数据一个一个交接,重要工作一件一件交接。

4、交接班应坚持做到:资料数据记录不全、不准不交接,特殊工种岗位不交给无证上岗者及劳保用品穿戴不全者。正在处理事故或故障时不交接。

5、交接班时要严肃认真,对交接班人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在交接班前发现的问题由交班方负责,接班者验收合格后交班方才可离去。

6、交班完毕后,对发现的大小问题,一律归接班人员负责,交班人不负任何责任。

7、交接班后,双方未签字或问题未处理完不能离岗。

《交接班管理制度》来源于feisuxs,欢迎阅读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三篇:交接班管理制度

交接班管理制度

做好交接班工作是保证连续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为了加强运行管理,连续、稳定和长周期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各岗位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值班人员应按照现场交接班制度的规定进行交接,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

一、交接班的一般规定:

1、为明确职责,交接班时,双方应履行交接手续,在按规定的项目逐项交接清楚后,交接人员先在交接班记录表上签名,然后接班人依次签名,从此时起,公司的全部运行工作,由接班人员负责。交班负责人才能带领全值人员离开岗位。

2、接班人员应提前10-15分钟到达,看阅交接班记录表,了解有关运行工作事项,然后准时开始正式进行交接班工作。如果遇有特殊情况,可以延迟时间进行交接班。

3、值班人员必须遵照规定的轮值表值班,未经领导同意不得私自调班。交接禁止使用电话等通讯方式或途中进行信用交接班。接班人员未到岗位,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4、交接班手续未结束前,一切工作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如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应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交班人员可要求及指挥接班人员协助处理。

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交接:

1、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时;

2、发生事故待处理、未经领导同意下班的,或事故正在处理中需当班人在场时;

3、接班人员有酗酒或其他神志不清现象的;

4、交班人员未经正式交接班手续,就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5、交接班时发生事故与异常,应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值班长指挥下协助处理工作。

三、凡交接班手续不全或疏忽大意,在本岗位范围内发生异常情况,又无法分清责任的由发现时的当班人员负责,并承担相当责任。

四、交接班注意事项:

1、交班工作必须做到“五清”、“四交接”:

“五清”即: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

“四交接”即:岗位交接、记录交接、现场交接、实物交接。岗位交接:交接班双方均应在同一岗位,面对面进行交接。记录交接:指交班人与接班人,将所有值班情况面对面交接。

现场交接:指现场将所有公司及办公设备,在现场交接清楚。实物交接:指具体物件如文件通知、工具用具、办公等物件。

2、接班人员听取交班人汇报结束后,对汇报不够清楚之处发问。经说明无误后进行对口检查。交班人员应陪同接班人员按照规定分工到现场进行交接巡视,对变动设备情况和新发现的设备缺陷,严重缺陷到现场交待清楚。

3、交接班的内容一律以记录和现场交接清楚为准,凡遗漏应交待的事情,由交班者负责;凡未接清楚听明白的事项,由接班者负责;交接班双方都没有履行交接手续的内容,双方都应负责。

4、在交接班过程中,需要进行的重要操作,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仍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必要时可要求接班人员协助工作,待事故处理或操作结束或告一段落后,继续交接班。

第四篇:交接班管理制度

制氧车间交接班制度

1、目的交接班是衔接生产,交清责任,保证生产连续、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为加强交接班过程管理,明确交接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完善班组管理和建设,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各岗位交接班管理。

3、职责与分工

工长:负责主控、电工、仪表、水泵岗位的交接班及班前班后会管理。工段长、安全员、车间主任:负责督促、检查各班组、岗位交接情况及考核。

4、交接班内容与要求

4.1对交班方的要求

4.1.1下班前半小时,由班长对本岗位生产、设备、安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积极处理。

4.1.2班长负责检查各类生产物资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完整。

4.1.3对于本班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和接班人员讲清楚、交明白,同时对车间及上级各部门的指示和通知也要认真转达。

4.1.4 在接班人员未同意接班之前,任何岗位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岗;对于接班人员提出的问题,交班方班长及本岗位人员应给予积极处理。

4.1.5交班人员必须在交接完毕并双方签字后,方能离岗。

4.2对接班方的要求

4.2.1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到岗,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安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要详细、认真,在生产现场进行对口交接。

4.2.2接班方要认真查看交班方的岗位记录,并对交班方交代的问题

要听清楚、接明白。

4.2.3接班方班长要认真清点本班人员是否全部到齐,员工精神面貌是否饱满,有无思想包袱。

4.2.4接班方班长要认真检查生产、安全物资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完整。对于缺失的要做好记录,否则由本班负责。

4.2.5接班方和交班方认为无问题后签字。

4.3对交接过程的要求

4.3.1交接班时间

班前会:上午8:45分—9:00分,下午16:45分--17:00分,夜间00:45分—1:00分。

各岗位现场交接时间:上午9:00分—9:15分,下午17:00分—17:15分,夜间1:00分—1:15分。

班后会:上午9:15—9:20分,下午17:15—17:20分,夜间1:15—1:20分。

4.3.2对班前会的要求

(1)班前会:由接班班长主持。参加人员:接班方全体人员,交班方班长。

(2)具体内容是:接班班长检查出勤及员工精神状态;交班方班长传达上班生产情况、安全注意事项及上级的有关指示及通知;接班方班长安排本班工作及安全生产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听取车间领导(或值班干部、安全员)强调的安全和生产注意事项、要求和任务。

要求言简意赅,无特殊情况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班长休班,由代班班长主持。

4.4交班班内容

4.4.1本岗位生产情况和上班任务完成情况。

4.4.2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情况,应吸取的教训和防止对策。

4.4.3安全设施、防护器具、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要求列出清单,按清单逐项交接。

4.4.4设备、设施的跑冒滴漏情况、设备缺陷内容及部位,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

4.4.5公共卫生清理情况。

4.4.6上级领导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4.7本岗位遗留的工作和下班的任务。

4.5、其它

4.5.1交接班过程坚持:重要部位一点一点交接,重要数据一个一个交接,重要工作一件一件交接。

4.5.2车间各班组班前、班后会统一在生产工段培训室进行。接班人员走安全通道进入更衣室,将劳保用品穿戴整齐后,到生产工段培训室开班前会。班前会开会完毕,员工统一排队,按岗位走路线进入各岗位。

4.5.2交班后,员工自行进入生产工段培训室,由当班负责人做班后总结,统一清点人数后,员工走安全通道离厂。

4.5.3交班人员交班时应填写好各种统计数据及有关技术记录,将交班记录和报表审查完毕。对于下班应立即进行的工作,交班者应为接班者做好必要的准备。

4.5.4对于异常情况所采取的对策及注意事项,除书面交待外,必要时应到现场交待。

4.5.5交接班时,如双方之间发生争执,应及时报告工段、车间进行协商解决。在此期间由交班者正常操作直到问题解决;交接班期间发生事故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生事故由接班者负责。

4.5.6各工种实行对口交接,交接班时间已到而接班人员未到,由班长负责交接,不得耽误生产正常运行。接班班组因故严重缺员,由双

方班长、车间领导协调,必要时由上班人员连岗,确保生产岗位有足够的人员,但应密切关注员工思想状态。

4.5.7交接事项应详细记录在册,禁止单凭口头交接班。由于未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而交待不清,接班后发生的一切问题由接班人负责;凡该交待而未交待或交错而发生的问题由交班人员负责。交接班完毕,双方均在记录本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现场。禁止未经交接班或不办理交接手续就离开工作岗位。

4.5.8在交接班过程中,应做到交班彻底,接班清楚,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5、监督与管理

5.1工段长、安全员、车间主任负责对交接班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5.2有违反此制度的员工考核100元/次,双人及以上违反此制度者除考核当事人外,连带班组长及作业长50元/人/次。

5.3凡因此制度执行不到位而影响生产者,按照相关生产管理制度考核。

5.4凡因此制度执行不到位而发生事故者,按照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考核。

6、相关记录

6.1交接班记录要做到及时、真实、准确、详细、整洁,杜绝弄虚作假,异常情况要有分析处理过程,提倡使用仿宋体书写。

6.2车间各班组的交接班记录、班前会记录等相关资料由车间自行保存。

6.3交接班和班前会执行的考核资料由生产科保存。

**厂

****年**月**日

第五篇:交接班管理制度

交接班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车间正常运行,防止各项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完善班组管理和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适用于本厂各生产车间

三、职责:

1、生产科负责本制度的制定、监督和考核。

2、各车间负责制度的实施、记录。

四、内容:

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进入工作岗位,穿戴好各种劳保护品,对本岗位进行简单巡查后,在车间准备召开班前会。接班前15分钟召开班前会。

2、班前会由值班长负责点名考勤,点名声与答道声要清晰洪亮。交班班长全面介绍本班运行情况;接班班长安排本班生产任务和强调生产安全。

3、开班前会时,接班人员认真听取交班班长对上个班的生产、设备运行、指标等情况的介绍;认真听取本班班长的工作安排。

4、进入现场交接时要认真核对各项交接内容,做到讲清、问清、看清、查清、点清。

5、交接班人员要将以下内容交接清楚,不准有漏项。

(1)生产运行情况

(2)设备运行情况

(3)技术工艺、质量指标控制

(4)安全环保

(5)环境卫生和设备卫生

(6)原始记录

(7)工器具

(8)厂部及车间临时性文件、通知等

(9)其他需要交待的异常情况

6、接班人员若有疑问,交班人员一定要讲解清楚;若存在分歧,上报车间,服从上级安排。交接班时间已到而接班人员未到,接班人员应继续进行生产,并上报班长,不得耽误生产正常运行。

7、交接结束后,交接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认可,交接班工作结束。

8、交接班时,若有生产安全隐患未能排除,交接班后,交班人员有义务协助接班人员尽快排除隐患,恢复正常生产。

五、考核

1、班前会不准迟到,迟到一次处罚50元。

2、班前会必须穿戴好劳保护品,穿戴不齐一次处罚50元。

3、班前会接班班长要做好会议记录,参会人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字,不允许代签,会议记录由交班班长签字确认。记录不完善,处罚责任人一次20元;未记录,处罚责任人一次50元;参会人员代签名,处罚责任人一次20元。

4、交班班长一定要做好交接班记录,并由接班班长签字确认。交接记录不完整,处罚责任人一次50元。

5、交班人员必须等交接班长在交接记录签字后方能离岗,接班人未签字交班人离岗视为早退,一次处罚50元。

6、交接班中若发生重大分歧,上报车间接受统一安排。交接班时间已到而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应继续生产,只到接班人员到达,耽误生产由交班班长负责,一次处罚100元。

7、交接班中,交班人员不得隐瞒生产异常情况和各种安全隐患,发现一次处罚100元,如果造成损失的按厂级规定处理。

8、交接班中,接班人员不得故意刁难和无故不接班,发现一次处罚100元。

六、监督与管理

1、各车间负责对交接班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并将其纳入优胜班组的评选考核。

2、生产科负责对交接班制度的实施进行理性巡查和抽查,并作出相应的奖惩。

3、车间各班组的交接班记录,班前会记录等相关资料由车间自行保存。

4、交接班和班前会执行的考核资料由生产科保存。

5、车间及生产科资料保存期限为2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3/145378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