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亡羊补牢OR未雨绸缪(模版)
亡羊补牢OR未雨绸缪?
纳斯尔丁递给男孩一个大水罐,让他到井里打些水来。不过,在孩子临走前,纳斯尔丁扯了扯孩子的耳朵,冲他大喊“小心别摔了罐子!”
一个路人看到了便说:“孩子还没有犯错,你为什么就先惩罚他呢?”
纳斯尔丁回答:“难道你愿意看到等他打破了罐子,让水洒了一地,我再来打他吗?我先扯他的耳朵,他就会记住了。这样,他就不会摔了罐子,洒了水。”
在我们小时候,有个寓言故事,叫“亡羊补牢”,所以,我们一直都记得一句话“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因为耳熟能详这句话,人们对于一些事情在开始总是抱着还有补救机会的态度,从而不会全力以赴、全面周到。
比如说: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再比如: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这时再开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开展轰轰烈烈的治沙行动……..认为“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实践证明,亡羊补牢虽然可以给人们敲响警钟,但是,面对危机的来临、资源枯竭的危机,未雨绸缪,实在是当务之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在这个寓言中,牧民一开始就能听取邻居的告诫,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那么他还会损失财产吗?所以说,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虽然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可终究无法掩盖其晚的本质。所以我还是认为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是一种态度,但是,未雨绸缪则是一种智慧。用超额的代价换取一个经验教训还是用事前的预防扫除潜在的隐患,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赐鑫建筑
朱文佳
第二篇:亡羊补牢与未雨绸缪(电梯事故)
亡羊补牢本是无奈之举 未雨绸缪才是发展之道
---电梯事故折射出的一种事故心态
被水淹了,才想起防汛; 被火烧了,才想到消防;
被泥石流冲了,才知道植被的重要性;
被病毒袭击了,才明白有些动物是不能吃的;
地震了,才知道有些房子是豆腐渣; 沙尘飞扬,才知道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动车追尾了,才知道有些隐患是存在的;
电梯出事了,才知道有些电梯好久没有维修了;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在隐患面前,人类是狂妄的,有些天灾是不可避免的,如地震,我们能做到的是,房子可以建设的更坚固的; 有些人祸,却是可以避免的,如事故,我们还能做的真的有太多太多。
总是等到事故发生了,才追悔那些该做的地方没有做到位,总是等到有人付出了生命,才醒悟生命其实很脆弱。防患于未然的古训虽然流传了千百年,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却无时不在上演,有人哭,有人骂,有人总结,有人行动,人们总是依赖从既成事实中总结,但代价永远是血的教训,这成本的确有点高了。
7月人们还在讨论电梯事故,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爆炸事故,人们的关注点随之变化,但是,事故不会因为人们的淡漠而消失,恰恰相反,事故隐患无时不刻的伺机报复人类。一个个的事故发生了,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人们也在事故发生后积极补救,但随着另一类事故发生,人们又开始新的关注、补救。显然,人类永远处在被事故牵着鼻子走的地步,为何不能冷静下来,将那些事故都扼杀在摇篮中?让悲剧不在重演。
电梯事故,每年都在发生,小编简单的整理了2011年7月-2015年7月的电梯死亡类事故(文章中相关数据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有误差,以官方消息为准)。
2011年-2015年7月全国电梯事故一览
2011年7月5日上午,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发生故障,造成1人死亡,30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2012年9月11日,浙江温州一女子抱孩子进入电梯门,轿厢未至导致坠落,结果年轻母亲与孩子永诀;
2012年9月13日,湖北武汉一在建工地发生载人电梯从百米高空坠落事故,造成19人死亡;
2012年9月22日中午,上海南京东路华联商厦一名女顾客踏入电梯空门,从6楼坠落电梯井,当场身亡;
2013年1月28日,上海淮海中路上的一家公司一台载货电梯发生女性员工跌入电梯井致死事件;
2013年2月24日,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湖滨花园三期建筑工地发生电梯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
2013年3月4日,香港北角地区周六晚间发生电梯坠落事故,导致七人受伤;
2013年5月14日上午,宜昌西陵区CBD沃尔玛超市中正在运行的一个手扶电梯突然断裂,据现场目击网友透漏,一位老婆婆与电梯一起坠落后当场身亡;
2013年5月14日上午,西安红庙坡幸福家园小区发生一起电梯坠亡事故,一名女士在电梯门打开后顺势迈进门内,不曾想这时电梯的轿厢并未到达,女士顺着电梯井从15层跌落,不幸当场死亡;
2013年5月15日上午11时36分许,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松园北13号长虹大厦1号电梯发生事故,满载10多人的电梯下行至二三层之间,电梯门打开,鹏程医院 24岁实习女护士小王刚踏出一条腿,被电梯门夹住头和腿,急速下坠,女护士当场惨死;
2013年6月23日,16时09分,新疆乌鲁木齐市阳光绿苑施工现场一施工电梯发生故障,从14层坠落(电梯内有5名工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2013年8月16日,常州武进区横山桥镇在建的东郡花苑工地发生电梯事故,造成5人死亡。
2014年2月18日傍晚5点左右,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联丰广场,一名3岁小男孩在自动扶梯上玩耍时,衣服被电梯底部卡住,继而致其发生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2014年9月14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综合教学楼C4的一部电梯内,一名男生在乘坐电梯时,被夹卡在轿厢中不幸身亡;
2014年11月10日,北海春晖酒店,26岁男子坐6楼到2楼电梯,踩空坠落死亡;
2015年1月27日,北碚蔡家两江名居公租房电梯下坠,致一人死亡;
2015年3月9日凌晨,上海浦东新区环林东路799弄杉林新月小区电梯将女子头部夹扁,致其当场死亡;
2015年3月12日,宁波欣达电梯集团两名电梯工程师正在对电梯尺寸大小测量时,固定电梯突发故障,从14楼瞬间降到1楼,导致两名工程师1死1伤。
2015年3月23日上午,山东青岛市北区营口路32号的7天连锁酒店内,两位乘客在6楼乘坐电梯时发生坠落身亡;
2015年6月13日,长沙一小区因电梯故障,一女子一脚踏空,从19楼坠落,当场遇难;
2015年7月10日,在广东广州一娱乐场所,一名53岁男子在去上厕所时推开了电梯旁的一扇小门,结果坠入电梯井。第二天被发现时已没有生命迹象;
2015年7月26日,湖北荆州安良百货商场六楼至七楼之间的自动扶梯突然发生事故,造成一名31岁的女士不幸身亡;
2015年7月27日,广西梧州太阳广场内,一名1岁男童的左臂卷入自动扶梯致残;
2015年7月28日夜间,河南信阳市潢川县光州国际酒店一部电梯发生故障,导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2011-2014年全国电梯事故发生次数与遇难人数
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75起,死亡300人,其中电梯事故57起。2012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36起,死亡28人,受伤15人;2013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70起,死亡57人;2014年全国共发生49起电梯事故,死亡37人。
2011-2014年全国电梯保有量
2011年中国电梯保有量200万台左右;2012年中国电梯保有量245万台;2013年中国电梯保有量300.45万台;2014年中国电梯保有量350万台左右。
生于忧患 死于安逸
上面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数据,更是一个个生命,电梯事故每年都在发生,电梯数量每年也在递增。血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电梯,怎么遏制这事故的发生应是当务之急。每当电梯发生事故时,舆论界总会掀起一阵热浪,各种报道涉及方方面面,然而,一段时间后又归于宁静。那天小编坐大巴,听到了有人这样说,某路口发生车祸,在接下来的几天,那段路交警出勤率相当高,对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员处罚很严格,过了两个星期,那段路还是回复原状。小编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慢慢的回味着刚刚听到的那件事,电梯事故也好像跟这件事是一个道理,这里好像有一种“事故心态”在作祟。
发生事故时,因为实实在在的事件就在眼前,许多人都无法回避,只得去尽力补救,时间一长,那种警惕心就逐渐的减淡,各个行业都存在安全隐患,从“三鹿奶粉事件”、“校车事故”、“动车事故”到各种矿难、各种交通事故、各种建筑事故,与其说这些是事故,还不如说是“人祸”。平常工作中一次大意或是一个失误,所带来的就是血的代价。建筑行业如果偷工减料,所建的的工程必然会让人们付出血的代价;食品行业如果在加工食品时添加那些有毒物质,那么一定会有人付出生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各种工厂如果不严格的执行相关规定,那么事故也是必然的„„
虽说“痛定思痛”,但现实告诉我们,这只是短暂的。时间真是一副好药,在时间的消磨下,曾经的事故带来的痛苦渐渐淡了,直到新的事故再次唤醒人们痛苦的记忆,然后补救,再淡忘,有多少生命却在不经意间化为虚无。亡羊补牢是无奈之举,未雨绸缪才是生存之道,经济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怎样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事故涉及各行各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从小处着手,不放过任何细节,只要每个人都能有这种忧患意识,相信事故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徐总:这篇稿件字数超过2000,主要是事故罗列的较多,如果需要,我可以删除其中一些)
第三篇: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观《禾虫归来》有感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观《禾虫归来》有感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来意,然而,又有谁把这句话真正以身作则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呢?
敬告今天,我满心愉快地打开了中山教育信息港的网站,看了环保记录片《禾虫归来》,但是,越看下去就越愤愤不乐。《禾虫归来》的主角是广东省中山市竹排沙的禾虫。禾虫是环节动物门沙蚕科,因为受到了大量的工业`生活三废和农田的农药污染而逐渐减少,禾虫价格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世纪个十年代,20公斤/亩;五年前,80公斤/亩;2008年,160公斤/亩。于是,中山市政府的对禾虫的栖息地实施了保护措施。2008年,竹排沙禾虫终于如期地恢复了原样。
用赞许的角度来看,市政府对禾虫的栖息地保护措施起到了作用。但是,再用另一种角度来看,中山人民政府做得确实不好,为什么不早点儿采取更好的保护行动呢?不早点提高更快更好的效率,怎样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保护环境?一定要到绝种的地步,人们才重视这种类似禾虫可怜的小动物吗?早知现在,何必当初,难道一定要稀少的动物才值得我们关注,那其他的小动物,就要等到我们后悔才醒悟过来吗?这样的亡羊补牢既投资大,又不实际,要是把后来投资的钱放到之前平时的保护,未雨绸缪,岂不是更完善更省心省力?听它们的哭诉,这样不是办法,因为那时全部动物都将会变更为稀少,或是离开人类。是的,人间的事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防患于未然必需未雨先绸缪。霍华德·亚当斯凯就直言:如果一家企业总是试图用亡羊补牢的方法来对待雇员,那么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留住优秀的人才的。亡羊补牢,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能改变结果未雨绸缪,智者总是能在事发前,便做好应对的准备,使自己走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愚者总抱着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的生活态度,糊涂度日,但一旦牢破了之后,可能补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到处都是保护环境的名言,但却不见人们行动,因为我只听见到处是无奈的哭诉、悲愤的倾诉。哭声中不但有各类的植物、动物更有不可少的愚蠢人类。中山市纪念中学三鑫双语中学:廖静
第四篇:亡羊补牢 定稿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要求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有了错误就及时改正、为时不晚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明白有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晚的道理,树立知错就改的意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一则和羊与狼有关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到81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从同学们端正的坐姿中老师知道你们读完了,看到大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
(大屏幕出示词语: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结结实实)易错词语、重点词语分析讲解。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词语单独读,读的很好了,放到句子里、课文里你还会读吗?让我们来挑战一下。(生开火车读课文)
2、亡羊补牢写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对这几次丢羊,养羊人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生先自读自找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流)
汇报交流
A(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用“因为…所以…”来改写句子,明白这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街坊劝他说:“该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3)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导感情朗读这两句对话:街坊的诚恳、焦急等;养羊人的漫不经心、毫不在意、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等)
B 过渡:养羊人没有听街坊的劝告,结果怎么样?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分析讲解两个“又”字,体会丢羊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堵上窟窿,养羊人不听人劝告的后果----又丢了一只羊。
C 语言训练:如果你是这位养羊人,此时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想法?
D 看来大家都已走进了课文内容,是的,养羊人他很后悔,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大屏幕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抓住“赶快”体会改正错误要及时,不能拖延。
E 养羊人现在的做法对不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F 小结:由此可见:如果犯了错,只要(),就()。这就是所谓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四、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学习成绩稍微落后一点,你应该怎么做?说谎了,你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练习,总结回顾
1、他很(),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把羊圈修的()的。
2、《亡羊补牢》中的“亡”是()的意思,“补”是()的意思,“牢”是()意思,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六、点出寓言,课外扩展
同学们,像亡羊补牢这样的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章就是寓言,我们之前也接触过许多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出示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画龙点睛》等。
七、顺势小结,布置作业
必做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告诉他们你明白的道理。
选做作业:搜集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看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犯错改错
为时不晚
第五篇: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提高实效
——谈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教学
钱丽娟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课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课型之一,试卷讲评课教学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即探索教学过程最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一个英语教师努力的目标。但如果没有适宜的教学方法指导,想真正上好试卷讲评课,并非一件易事。在多年高三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讨论、尝试释疑、角色转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去激活课堂,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试卷讲评课的一种授课模式:即(学生)讨论 → 尝试释疑 →(教师)点拨 → 拓展练习。
一、授课模式的理论依据
1、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讨论中与他人合作后,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通过讨论合作我们可以解决我们原以为解决不了的问题。讨论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要使讨论达到既定的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因为问题的存在支持着讨论的进行,所以我们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对讨论的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让某些知识疑点在生生互动中就能得以解决,或至少学生通过讨论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具体问题所在。最后,教师还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对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问。
2、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由我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尝试教学法”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大胆“启用”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三主”原则下,努力让学生自我解决,尝试成功。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训练,落实了重要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并且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使学生在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了信心。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课堂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的老师在课上讲得很投入、归纳地也很全面,但学生参与意识淡漠,消极被动听课,难以达到学习兴奋点,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也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备课的步骤和重点
1、研读试卷:吃透试卷内容,了解命题特点。
2、统计、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找出共性的典型错误,分析错误生成原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3、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根据试卷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内容,一堂课突出解决两三个问题,重点讲评部分试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4、选编巩固性练习:主要针对单选、完形中的典型试题,在词汇语法方面编制相应的巩固或拓展练习,有时可以通过直接在原题上稍做变动,创出新题;对于写作中的某些语句的表达也可设计为一句多译题;听力、完形、阅读可视情况按微技能分类编制。
三、课堂授课模式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
走进课堂,老师首先对试卷(习题)答题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的今后应予发扬光大的优势,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正视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向学生呈现得分率低的题目,引导学生将错题分类,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共性错误原因,同时启迪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在让学生讨论前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明确讨论的焦点,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困惑,亦可由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到问题所在,切忌没有作任何铺垫的的泛泛讨论。
2.学生尝试释疑,归纳要点
在讨论中,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部分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就能清除一些知识上或解题思路上的困惑,生生互动的学习效果是不容质疑的。事实证明,同学的语言有时候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在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言,陈述讨论的结果,包括正确的答案和解题的思路。有时学生甚至可以归纳出解题的关键,此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于大力表扬。而当学生回答并不准确,暴露出或又提出新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组织学生利用新生成的课堂资源,积极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兴奋,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有提升感。
3.教师点拨,补充归纳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表现之后,要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的作用,要帮助学生在语言知识、解题技能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所以教师的点拨非常重要。点拨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也要进行有效的归纳。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直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强调答题时要具有在语境中获取隐含信息的能力。譬如在做单项选择题时,要求学生把握语境,把握句子的结构。做时态题时务必注意已知时态。分析长句时要从连词入手,划分主从句;无连词时要从谓语入手。做从句和非谓语动词题时,尤其要分析句子结构,找动词,看主语,根据所缺的成分,做出合理判断。在讲评试题时,常通过在原题上做一点点变化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习题 This is such a beautiful place ________ every one of us wants to visit it.可以改为下列两个题目:
①This is such a beautiful place ________ every one of us wants to visit.②This is such a beautiful place ________ every one of us wants to live.4.举一反三,拓展练习
教师对重要的解题思维和方法进行归纳之后,即向学生提供巩固性配套练习。让学生在针对性强的练习中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问题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笔者认为,习题讲评课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客观的认知规律,注意讲评课的授课程序,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授课模式。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都应该是学习对象的激活者、示范者、指导者以及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所以惟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