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西兰“西部乳业”计划成立中国子公司[精选]
新西兰“西部乳业”计划成立中国子公司
新西兰第二大乳企西部乳业公司计划在建立子公司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国出口目的地的合作,并将在上海的办事处招聘大量员工。
西部乳业公司已经针对中国市场在牛奶加工和婴幼儿配方奶粉部分进行投资,同时,每年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达1.3亿纽币。
西部乳业的董事会主席Matt O’Regan表示,公司另有1.3亿纽币的产品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西部乳业在亚洲包含中国在内的销售额达公司的40%。联合董事会已经讨论了关于建立中国子公司的想法,用以帮助建立一个中国市场内部的更广阔联络平台。
自从2013年恒天然奶粉污染恐慌之后,像中国一样,很多国家开始加强对进口食品的质量检查。当被问及中国市场是否越来越难做,Matt O’Regan表示,“我不能说会很容易,但是我们像很多新西兰的乳业公司一样,正在竭尽全力。”
Matt O’Regan说,西部乳业一直为了提供“高质”产品而采取严肃产业路线,采用行业最佳做法。他说,“我们知道我们一直致力于保证产品的高质与安全,在中国乳品新政下,也会处于优势。” “面对中国新政我们并不用特别做什么,但是有些公司可能会因为没有完整的奶制品生产销售产业链而遭遇关门。”在南岛的Hokitika和Rolleston 西部乳业都有工厂来加工奶制品。
Matt O’Regan表示,设立子公司的想法还在初期阶段,但会在可预见性的未来,有可能在12到18个月之内完成。开设子公司的意向地点包括北京或者上海,也许更可能是上海,因为那里我们已经有办公室了。在中国会雇佣更多的员工,这样有助公司在出口市场中建立关系。
据羊羊100分析师了解,目前西部乳业的总销售额中亚洲占40%,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东占60%。2011-2012年度的营业额是5.34亿纽币,公司在2013年11月份预估2013-2014年度会有7.5亿纽币的进账。
第二篇:中国乳业现状
新一轮奶源争夺战展开
中国乳业进入产业链时代
如今,由伊利倡导的“草原游”备受消费者追捧,成为2009年旅游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
消费者对奶源的关注源于去年乳业危机,乳制品上游供奶环节的脱节,让“奶源”成为2009年中国乳业的关键词。更多企业瞄准兴建牧场的目标,新一轮的“奶源争夺战”展开。
然而,乳业的产业链横跨农、工、商,上游的建设涉及对基层农业的助推、整改以及与企业生产环节上的良好对接、统一化管理等问题。同时,中国乳制品业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迫在眉睫。既然如此,企业为何不冷静下来思考:哪一种上游建设更具创新性和竞争性,以达到高效投资、合理转型?
纵览现阶段的中国乳制品行业,品牌众多但是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消费者或许很难说出众多品牌之间的实质性差异。
事实上,乳企需要加强的不仅是上游产业的建设,更需要对自身进行冷静而全面的分析,除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性和科学管理之外,还必须得到真正能够带给企业长久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涉及产业链的细微环节。以此作为产业链完善中的突破口,才能在产业链升级的时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颖而出。
中国的乳制品亟待这样的特色化产业建设,而且也并不缺少成功案例。伊利集团自2000年起就已经开始对自建牧场的投资。同时,该企业结合市场分析和自身定位,在上游产业链条的投资极为注重资源的稀缺性和独占性。
北纬40度~50度,是全球公认的牧草生长黄金纬度区,具有空气清新、土壤湿润、日照充足、水源纯净、草质肥沃等特点,被称为“黄金奶源带”。新疆天山、内蒙古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如珍珠一样镶嵌在这一黄金奶源带上,而伊利集团是中国唯一一家掌控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的企业。此外,伊利集团推行的新型奶源管理模式——“奶联社”也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创立的,它符合当下和未来中国奶业发展的大趋势,机制的确立既符合奶农的利益又符合市场的要求。
由此,即便同是一杯纯牛奶,“伊利”对产业链的打造,以及由于其奶源的稀缺性和独占性,为其产品注入的“天然与纯正”的品质内涵,显然更有助于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伊利以上游的差异化突破了下游的同质化,再次走到行业的前面。
对于中国乳企来说,单纯的模式照搬显然不符合乳业下一阶段长远发展要求。只有理智地分析自身得失,对产业链上的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永葆创业时的开拓精神,才能够在产业链时代的大潮中找到适合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第三篇:中国乳业百强公司
1.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6.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
7.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8.美赞臣(广州)有限公司
10.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12.湖南亚华种业股份公司南山绿色食品分公司
14.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青岛圣乔治乳业有限公司
16.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8.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
21.文登市金洋乳品(集团)有限公司
22.青岛雀巢有限公司
24.山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
25.山西恒康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
28.长沙旺旺食品有限公司
31.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
35.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
36.湖南大旺食品有限公司
37.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40.宁夏新华百货夏进乳品股份有限公司
42.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44.黑龙江省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45.均瑶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46.内蒙古科尔沁乳业有限公司
48.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
49.上海惠氏营养品有限公司
51.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
52.湖南南山食品有限公司
53.山东三乐食品公司
54.徐州绿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55.黑龙江摇篮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57.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
59.福建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1.江西阳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62.北京双娃乳业有限公司
64.乐百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65.济南维维乳业有限公司
68.淄博绿赛尔乳业有限公司
70.重庆市天友乳业有限公司
71.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
73.天津海河乳业有限公司
74.广州达能酸乳酪有限公司
75.唐山汉沽三鹿乳业有限公司
77.北京味全食品有限公司
78.山西雁门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79.威海市龙威乳品厂
80.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
81.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
84.黑龙江齐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5.甘肃华羚干酪素有限公司
89.陕西神果股份有限公司
90.浙江金华市佳乐乳业有限公司
91.宝鸡惠民乳品(集团)有限公司
92.武汉市惠尔康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
94.山阴县康喜奶业有限责任公司
95.河北新天香乳业有限公司
96.西安市东方乳业有限公司
99.武汉市友芝友保健乳品有限公司 100.陕西宏达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转载自http://
第四篇:中国乳业迎来“战国时代”
中国乳业迎来“战国时代”
羊羊100分析师认为中国乳企正在迎来“战国时代”,2014年注定是国内奶粉行业的兼并之年。
2月19日上午,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排名第三的飞鹤乳业宣布控股收购国内排名第一的羊奶粉企业—陕西关山乳业,成为国家兼并重组政策实施以来首家牛羊跨界合作的并购。“一年半以前我就开始研究羊奶粉,发现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而关山又是国内羊乳市场第一品牌,所以选择与关山乳业强强联手”,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说。
而事实上,今年我国的乳业并购重组大幕早已拉开。就在一周前,乳业巨头蒙牛和光明先后发出公告,12日早间蒙牛宣布,达能拟以51.53亿港元认购蒙牛增发股份,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12日晚间光明乳业(600597,股吧)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控股子公司荷斯坦牧业为平台,整合公司现有的全部奶牛场及其他牧场相关业务以及全部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奶牛场,引入战略投资者RRJ。
淘汰随之而来。据悉,推迟数月的工信部奶粉行业整合方案细则即将在月底前后出台,根据《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报批稿)显示,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将是兼并重组的关键贯彻阶段,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将提高至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只保留87家。
不可否认,中国乳企正在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个时代将要与安全问题频发的过去告别,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乳企向国际品牌靠拢,而正是在这个时代,如何生存,成为了大多数乳企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3亿元收购关山70%股份
尽管收购事宜已经铁板钉钉,但飞鹤乳业方面仍然出言谨慎。据飞鹤方面表示,此次收购涉及3亿元资金,全部是飞鹤的自有资金,但是具体的收购份额还没有最后确定。而时代周报记者从一位接近关山乳业的业内人士处独家获悉,此次飞鹤将收购关山70%的股份,“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关山乳业刚进行了产业升级,投资了2亿元建设新厂房,购买新设备,目前已经到了设备调试的阶段”。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排名前三位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分别是伊利集团、黑龙江完达山股份公司、飞鹤乳业、福建明
一、广东雅士利、青岛圣元、西安银桥、黑龙江龙丹、上海晨冠、内蒙古蒙牛集团。
事实上,飞鹤乳业自身也曾陷入将被兼并的传言中。在蒙牛收购了雅士利后,关于伊利将收购排行第三的飞鹤乳业的传闻就不断出现,但飞鹤很快用事实粉碎了这个传言:收购了羊奶粉行业排名第一的关山乳业。
飞鹤为何要收购关山乳业?或者说,为何一个深耕牛奶的企业为何要涉及完全不熟悉的羊奶粉行业?
曾多次赴陕西考察的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陕西山羊奶粉市场在2010年时只有不到10亿元的市场份额,但是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提高到35亿元,其中最大的关山乳业在2013年生产了9000吨奶粉,销售额为13.8亿元;排名第二的是西安御宝,销售额为5.9亿元;排名第三的是陕西红星乳业,销售额为3.6亿元左右。
而从官方资料来看,关山乳业确实有被收购的价值,据了解,该企业是中国食品行业骨干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现有3条奶粉生产线和5条干湿奶粉生产线,年生产加工能力为2.8万吨。公司主导产品为“关山、瑞芙牌”系列牛羊奶粉。
从另一方面分析,作为一家销售额和利润情况都不错的企业,关山乳业为何会突然出售股份?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是因为关山乳业想做大做强羊奶行业,但是发展中遇到了瓶颈。资料显示,关山乳业老板李晓林原为陕西和氏乳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山乳业在上世纪90年代末改制后濒临破产,作为国家干部的李晓林被政府派到关山乳业。
飞鹤方面表示,控股收购完成后,飞鹤将保持关山乳业的独立运营,同时,将自己运营多年的全产业链成功模式和经验移植到关山乳业乃至整个羊乳行业,如投资建设奶源基地,以提升羊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强强联合重塑羊乳产业。
“首先在研发上下功夫,梳理、优化产品配方,其次帮助关山做规模化、科学化的养殖,从饲料抓起,也会根据情况进口一些羊奶粉”,冷友斌告诉记者。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羊奶粉总体占比不大,并不能帮助飞鹤乳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有较大提升,但是对于飞鹤而言,关山乳业的渠道是其并购的重要原因。
而在冷友斌看来,尚未被乳业巨头们重视和发掘的羊乳产业,其“改造升级”的投资回报比是最高的,能够承载飞鹤未来实现“市场增量”和“产业升级”的目标。羊乳行业的生产和渠道资源,将对飞鹤乳业的婴幼儿牛奶粉业务形成反哺,对飞鹤现有产品品类形成战略性补充,初现牛羊并举的局面。
战国时代的乳企生存之道
兼并,还是被兼并,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还是目前国内127家配方乳粉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的问题。
通过收购,伊利、蒙牛曾迅速做大,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隅发展成为全国性乳制品企业,直到在世界乳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3全球乳业20强排名中,中国乳品企业伊利和蒙牛分列第12位和第15位,这是伊利和蒙牛继2009年跻身20强榜单后,今年首次挤进全球乳业15强。
在荷兰合作银行乳制品行业分析师Tim Hunt看来,伊利和蒙牛能够双双挤进世界乳企15强,除了中国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外,中国政府强力推动的乳品企业合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样风光无限,但还是无法挽回国人对中国乳业的信心:外资婴幼儿奶粉依然垄断着中国市场,海外奶粉代购业务越来越火爆,奶源荒灼烧着企业的命脉,乳制品安全一点的风吹草动就让国人神经紧绷。
大而不强,信心未复,依然是很长时间内中国乳企要面临的问题,而这些不是降低乳业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或者将销售场所搬到药店就能解决。
从饲料和养殖抓起,加强质量管控、抵制邪恶科技、推进湿法工艺、做好散户退出和大牧场建设的衔接、合理规划牧场规模„„中国乳业复兴之路还任重道远。
第五篇:关山乳业
陕西关山乳业有限公司是陕西省高科技大型专业乳品制造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
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业部确定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国乳协理事单位、中国营养保健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陕西乳协常务理事单位。
关山乳业依托57万亩关山天然牧场,拥有良种奶牛8万余头、莎能羊10万余只、疆岳驴100多万头,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生产优质高档牛、羊、驴配方奶粉40余种。
公司采用现代生物TD技术生产的婴幼儿母乳化奶粉被陕西省科技厅列为重大科技
创新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星火计划项目,适合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肥胖者、运动员、健身爱好者食用的TD脱脂脱糖营养奶粉,已申报六项国家专利。
多年来关山乳业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及时准确的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入关怀
人文的管理理念,以诚信为基准,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在董事长李晓林先生的带领下,公司所生产的各系列产品均被誉为名牌产品,同时“关山”、“瑞芙”商标也被评为著名商标。在诸多的荣誉下我们没有懈怠,以维护国民健康为使命,以产品质量安全为责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懈努力、开拓创新,使公司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董事长寄语
三秦大地,人杰地灵。陕西关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宝鸡。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现在的稳健成长,关山乳业以顽强的企业精神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实现自我跨越发展。
立足陕西,展望世界。以实现每个同仁的梦想为愿景,以国民的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永远创造“第一”为奋斗目标是企业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
关心、关爱、关怀、大爱无疆的博大情怀将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发展,为中国乳业的振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人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