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2014年4月全国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4月全国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篇:2014年4月全国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4月全国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4月份,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减缓2.8个百分点。主要化工产品中,乙烯、初级形态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7%、10.2%、8.9%和9.2%;烧碱、纯碱产量分别增长5%和6.2%;化肥产量下降4.9%,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下降4.9%、5.6%和2.6%;农药产量下降3.3%;橡胶轮胎外胎产量增长5.7%。电石产量增长4.4%。

1-4月,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增幅同比减缓0.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产量563万吨,增长5.6%。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2097万吨,增长9.3%;合成橡胶产量150万吨,增长9.3%;合成纤维产量1203万吨,增长6%。烧碱产量1032万吨,增长10.2%。纯碱产量853万吨,增长7.4%。化肥产量2206万吨,下降1.2%;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分别下降1.1%、0.8%和4.4%。农药产量114万吨,增长4.6%。橡胶轮胎外胎产量32266万条,增长9.8%。电石产量752万吨,增长3.6%。

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回升。4月份,烧碱(片碱)平均价格为2400元/吨,比上月上涨1.7%,同比下降11.8%;纯碱1560元/吨,比上月下降6.6%,同比上涨13%。尿素1520元/吨,比上月下降3.2%,同比下降27.6%;国产磷酸二胺2530元/吨,比上月下降4.2%,同比下降22.2%。电石2750元/吨,比上月上涨1.5%,同比下降6.5%。前3个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830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肥料制造业利润50亿元,下降31.8%。

第二篇:2013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一、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情况

1~6月,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8%。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1.8%,增速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减缓0.4个百分点。

产品产量平稳增长。1~6月,原油产量1.04亿吨,同比增长4.28%;天然气564.1亿立方米,增长8.93%;原油加工量2.37亿吨,增长4.11%;化肥(折纯)4017.6万吨,增长

8.6%,其中钾肥增长20.1%;农药(折100%)163.3万吨,增长4.7%;烧碱1406万吨,增长4.7%;纯碱1215万吨,下降0.3%;电石1088.4万吨,增长10.5%;乙烯794.5万吨,增长4.6%;初级形态的塑料2830.4万吨,增长7.8%;合成纤维单体1172.7万吨,增长7%;合成橡胶197.7万吨,增长6.1%;橡胶轮胎外胎4.6亿条,增长7.7%。

(二)经济效益情况

1~6月,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12万亿,同比增长9.2%,约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12.8%;实现利润3851.1亿元,增长9.2%;上缴税金4205.1亿元,增长5.2%;销售利润率6.3%。其中,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80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1727亿元,增长10.6%;上缴税金1052亿元,增长11%;销售利润率4.5%。

行业效益增长分化。1~6月,专用化学产品、基础化学原料和橡胶制品利润排名前三,分别为471.5亿元、317.4亿元和263.5亿元,分别占化工的27.3%、18.4%和15.3%。农药、合成材料以及橡胶制品利润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3.5%、23.6%和20.7%;肥料制造利润大幅下降19.5%,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下降42.4%、42.2%和16.6%。

(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5月,石油和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53.7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比1~4月提高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4935个,同比增长3.5%。其中,化学工业投资4533.2亿元,同比增长16.5%,较1~4月回落0.6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投资总额的74.9%。新开工项目4498个,增长3.6%。

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和涂(颜)料、合成材料投资增速较快。1~5月,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投资1543.9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继续居首,占化工行业投资总额的34.1%;化肥制造业投资增幅22.4%,跃居第二,占比11.0%;涂、颜料制造业以21.6%的增速位居第三,占比6.2%;合成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21.3%,比1~4月大幅加快8.7个百分点,占比13.2%;专用化学品投资增幅再创新低,仅增长0.6%,占比21%。

西部地区投资继续较快增长。分地区看,1~5月,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8%,占全国地区行业投资总额的51.9%;中部地区投资增幅14%,占比23.1%;西部地区投资增速27.2%,比1~4月加快4个百分点,占比25%。

(四)进出口贸易情况

1~5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26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进口1923.6亿美元,下降

3.2%;出口694.5亿美元,增长4.6%。其中,化工进出口总额1315.6亿美元,增长1%;进口755.2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占全行业进口的39.3%;出口560.3亿美元,增长2.2%,占全行业出口的80.7%。

原油进口增速下降,天然气继续快速增长。1~5月,国内进口原油1.16亿吨,同比下降2%;进口额914.5亿美元,下降9%。进口天然气1487.6万吨,增长44.8%;进口额81.3亿美元,增长44.3%。

大宗化工产品出口基本稳定。1~5月,有机化学品出口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化工出口的26.6%;橡胶制品出口172.7亿美元,增长3.3%,占化工出口的30.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压缩。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成品油质量升级加快,炼化企业必须加大脱硫、脱硝、除尘处理等环保投入。天然气价格调整将使部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企业成本增加。产品销售价格整体低迷,部分行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二)部分产品面临产能过剩压力,市场竞争加剧。上半年,纯碱、磷肥等产能过剩行业明显亏损,不少产品处在成本线附近运行。如:上半年,烧碱(片碱)市场均价在 2700~2800元之间,为两年来最低位;纯碱均价始终在1400元下方震荡,创三年多新低。美国页岩气大规模发展导致原材料与能源价格下降、中东廉价石化产品大量出口我国对国内同类产品盈利造成较大压力。

三、下半年行业经济形势判断

从统计局公布的宏观数据看,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外需形势依然严峻,PPI降幅扩大显示工业市场需求依然疲弱。

从上下游行业来看,国际石油供需仍保持略显宽松局面,油价趋于平稳;汽车行业增长较为强劲,房地产业虽仍处弱势,但好与去年;纺织行业保持平稳;塑料制品同比增长。

根据上述分析,对下半年总体判断,全行业将延续上半年形势,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第三篇:2018年上半年全国化工行业事故

2018年全国化工行业事故情况通报

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工行业共发生事故58起、死亡70人,有人身伤亡的事故通报如下:

1、浙江圣安化工“1.5”燃爆

1月5日10点05分,浙江圣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因“盐酸羟胺项目”改造,承建单位在改造过程中发生燃爆事故,经及时扑救,明火全部扑灭。本次事故造成承建单位现场施工人员2人死亡及 1人 轻伤,同时造成公司部分生产设备损坏。

2、新疆吐鲁番恒泽煤化公司“1·24”闪爆

1月24日,吐鲁番市恒泽煤化有限公司在对改质沥青高位槽油气回收管道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3、山东临沂金山化工公司“2·3”爆燃

2月3日上午10时51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经济开发区的金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化工)在停产整顿期间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发生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含邻氯氯苄生产作业人员2名)、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性质恶劣,影响重大。

4、江西九江中伟科技“2.10”闪爆

2月10日8时50分左右,江西省九江上海硅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租赁位于湖口县金沙湾工业园的九江中伟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已停产五年)储罐区一废弃储罐,因检修违规动火作业发生一起闪爆事故。事故共造成两人死亡。

5、河北唐山华熠公司“3·1”爆燃

3月1日12时20分许,唐山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企业)苯加氢车间罐内残存可燃气体着火,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6、天津渤化永利化工公司“4·26”中毒窒息 4月26日20时40分,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5名工人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维修作业时,发生氮气中毒事故。

7、兰州佛慈制药“5.7”机械伤害

5月7日15时40分许,兰州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区提取二车间,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设备调试人员在1#醇沉罐内进行设备调试时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8、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

5月12日15时33分左右,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公司)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

9、邯郸恒生植物油脂有限公司“5.14”爆炸 5月14日凌晨1时30分左右,邯郸市肥乡区毛演堡乡牛村恒生植物油脂有限公司一燃油锅炉发生爆炸,事故导致2死2伤。

10、浙江诚意药业“5.14”事故

5月14日下午、诚意药业公司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公司206车间因离心机解体,造成1名员工受伤抢救无效死亡,3名员工受伤。

11、安徽天长市“5.23”事故

5月23日17时40分左右,天长市杨村镇博资清洁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1名工人维修泵站施工作业时不慎落入污水池中,先后又有2名工人施救落入水中,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12、河北宁晋 “5.26”事故

5月26日16时40分左右,河北邢台市宁晋县河北健民淀粉糖业有限公司职工在清理集水池时坠落,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13、湖北岳阳“5.30”中毒窒息

5月30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岳阳市经开区西塘镇高城村聚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中毒窒息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14、黑龙江豪运药业“5.30”火灾

5月30日2时许,安达市黑龙江豪运药业有限公司溶酶回收车间发生火灾。造成该厂作业工人1死3伤。

15、江苏白敬宇制药“5.30”闪爆

5月30日11时55分左右,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方水东路29号的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原料药厂车间精制釜发生闪爆,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16、陕西杨凌绿都生物“6.16”有限空间中毒 6月16日17:45分,杨凌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名员工在发酵罐内取菌时在罐内昏迷,随后公司3名员工相继进入罐内救援时均昏迷,经抢救无效相继不幸死亡。

事故多涉及承包商、动火、进入受限空间、检维修等特殊作业过程中,充分反映出化工企业中承包商、特殊作业管理、检维修方面问题明显,短板突出。要结合事故案例,认真分析本单位的生产和作业过程中风险,切实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1、要加强企业的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等八大特殊作业,要严格执行作业票的管理,做到作业前分析检测并制定预防措施,作业中进行监测、监护,作业后严格验收,杜绝违章作业和无票作业,确保检维修作业的安全。

2、要结合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完善企业的日常巡检工作,加强在役生产设备的检查,特别是加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重点设备、罐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消除超温、超压、超量和跑、冒、滴、漏现象,把隐患控制在形成风险之前,把风险消除在发生事故之前。

3、要结合化工行业员工流动性较大的特点,企业要加强员工(特别是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落实三级培训教育,把安全制度、岗位责任、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紧急避险等内容纳入安全培训的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要强化生产现场检维修的值班值守,制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有急能应,杜绝恶性有影响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2011年1-7月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1-7月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1-7月份,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增长,但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船舶行业新船成交量萎缩的局面未能得到改善、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诸多困难依然存在。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造船完工量小幅增长、新承接船舶订单下降

2011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384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3%,其中7月当月完工753万载重吨,累计和月度完工量均创出历史新高;新承接船舶订单235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2%。

7月份我国造船完工753万载重吨,而新船订单仅198万载重吨,比当月造船完工量少555万载重吨。由于造船完工量已连续9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继续下落。截至7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17608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6.4%,比2010年底下降10.1%。

2、工业总产值继续增长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52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431亿元,同比增长25.6 %。其中船舶制造业3446 亿元,同比增长26.1 %;船舶配套业510 亿元,同比增长30.7 %;船舶修理及拆船业433 亿元,同比增长15.5 %。

3、船舶出口保持增长

2011年1-7月,全国完工出口船舶3246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总量的84.4%;新承接出口船订单1829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7.6%;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4966万载重吨,占全部手持订单总量的85%。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883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船舶制造业1629 亿元,同比增长19.7 %;船舶配套业57 亿元,同比增长13.8 %;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70亿元,同比增长12.5 %。

4、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12亿元,同比增长29.4%。企业利润总额259 亿元,同比增长39.1%。

二、市场预测

2011年7月20~24日,世界造船专家预测会在日本福冈召开,各国代表团均认为未来10~20年新船需求较过去的10年将会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对细分船型市场,各国代表团认为未来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将强劲增长,对集装箱船的需求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对油船和散货船市场的发展趋势普遍表示担忧。

专家普遍看好LNG船和海工装备市场,认为液化天然气的全球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日本核危机的爆发促进了需求增长,从而带来LNG船市场的兴旺;全球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加大,将促使海工装备市场新订单不断增加。

第五篇:2013年1-6月全国内外贸易运行情况

2013年1-6月全国内外贸易运行情况

一、关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缓中趋稳、小幅回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6和0.2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3月以来消费增速逐月小幅回升,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比1-2月加快1个百分点。上半年市场特点:

一是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2013年上半年,城镇消费增长12.5%,比上年同期放缓1.8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增长14.3%,比上年同期放缓0.2个百分点;比城镇消费高1.8个百分点。

二是商品消费增长快于餐饮消费。2013年上半年,商品零售增长13.2%。餐饮收入增长8.7%,比上年同期放缓4.5个百分点。中高端餐饮消费下滑明显,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下降2.2%。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下降4.6%。

三是网络消费增长快于实体店消费。据有关机构预测,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额将达8798亿元,增长79.8%,其中二季度为4612亿元,增长84.3%。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百货店、专业店、超市销售分别增长10.6%、6.8%和8.1%,均低于社会消费增速。

四是小微企业销售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2013年上半年统计的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监测的3000家重点企业增长8.7%,分别比社会消费低2.2和4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大中型企业销售逐月回升,6月份商务部监测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上涨10.3%,比1-2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

五是快速消费品消费快于耐用消费品。2013年上半年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食品、服装销售额分别增长9.8%和7.0%;家具仅增长4.6%,汽车下降0.2%。此外,受政策退出挤出效应及金价下滑影响,家电、金银珠宝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5.3和14.7个百分点。

六是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2013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4%,涨幅比上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6月份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为1.9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是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2013年6月份全国36个大中型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呈同比上涨,环比回落态势。其中,牛肉、羊肉、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9.4%、18.5%和10.5%,水产品、籼米、五花肉、白条鸡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1%、1.7%、1.4%和1.1%。

二、关于批发、零售业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国批发和零售业共实现增加值23291亿元,同比增长10.2%。行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趋升、转型加快的态势。具体表现为:

一是批发销售额继续向大中型企业集中。上半年,大中型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工业消费品批发额的47%左右。工业消费品批发额中经销收入的占比达60%以上,并且呈上升势头。

二是工业消费品批发企业自工业企业采购的比重稳步上升。上半年保持在57%左右,较好地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是大型重点零售企业销售增速放缓,但逐季提升。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上半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10.7%,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其中二季度增长15.8%,比一季度提高8.2个百分点。

四是零售企业融合发展和转型步伐加快。百货店逐步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超市业态逐渐细分出高端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业态,零售业正在逐步摆脱同质化、低端竞争局面,在逐步扩大自营比重的同时,依据顾客消费需求开发自有品牌,拓展国内外名牌产品的经销、代理业务。由于实体店与网络零售融合发展加快,上半年网络零售同比增长约40%左右。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拓展网络零售业务,通过结合线上线下业务,推广“网定店取”、线上选订、送货上门等方式,正在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三、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2013年1-6月,全国进出口总值12.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976.9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6.5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0528.2亿美元),增长10.4%;进口5.9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448.7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770.6亿元人民币(折合1079.5亿美元),扩大58.5%。1-6月外贸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美国、东盟贸易保持稳定增长,与香港、南非贸易增长较快。1-6月,我国与美国、东盟双边贸易分别增长5.6%和12.2%。内地对香港双边贸易增长40.2%,对南非双边贸易增长22.9%,增速分别高于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增速31.6个、14.3个百分点。此外,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分别下降3.1%和9.3%。

二是部分中西部省份出口动力较强,东部地区省市出口有升有降。1-6月,山西、安徽、新疆、江西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明显高于总体增速;福建、广东、浙江等东部地区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达18.5%、18.2%和11%,上海出口下降4.3%。

三是一般贸易增长平缓、加工贸易增长乏力。1-6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5062.5亿美元,增长10.0%;进口5296.2亿美元,增长3.0%。加工贸易进出口6496.8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4113.2亿美元,下降0.9%;进口2383.6亿美元,增长4.6%。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平稳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良好。1-6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共出口2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占出口总值的19.9%。

五是大部分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数量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3.8亿吨,同比增加5.1%,成品油进口2160万吨,同比增加6.8%,初级形态塑料进口1146万吨,同比增加3.5%;大豆进口2749万吨,同比减少5.4%,钢材进口683万吨,同比减少1.8%。

四、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3年1-6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30家,同比下降9.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9.84亿美元,同比增长4.9%。6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1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1-6月全国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占比超过制造业。1-6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6.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3%。服务业占比49%,超过制造业7个百分点。分销服务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增长,实际使用外资5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3%。广播电影电视业、与医疗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业、文化艺术业和交通运输辅助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大,分别为121.29%、89.79%、153.79%和144.47%。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4亿美元,同比增长0.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44%。制造业新设立企业324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4.4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56%和2.14%。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际使用外资较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达11.27%、25.42%、33.99%和73.57%。

二是日本、欧盟、美国对华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韩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3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1%;其中香港对内地投资397.15亿美元,同比增长6.39%;日本对华投资46.87亿美元,增长14.37%。美国对华投资18.25亿美元,增长12.29%。欧盟27国对华投资40.35亿美元,增长14.68%;其中德国实际投资12.96亿美元,增长44.81%。

三是中部吸收外资全面增长,西部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大。1-6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5.77亿美元,增长15.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2.33亿美元,增长32.54%。1-6月,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同期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2.56%、9%和8.44%。(2013-07-17 10:15:51)

五、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3年1-6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291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

今年头6个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32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1%,同比增长17%。除对日本的投资下降9.1%外,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的投资分别实现了290%、93%和50%的高速增长,对中国香港的投资也实现了5%的稳步增长。

1-6月,我国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占31%,广东、山东、江苏位列前三名。

对外承包工程。1-6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签合同额7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25个(上年同期240个),合计金额602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18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个。

截至今年6月底,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074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134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1-6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6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劳务1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

9.6万人。6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7.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8万人。(2013-07-17 10:18:32)

六、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1-6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71496份,合同金额386亿美元,同比增长41.1%;执行金额27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5%。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7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执行金额193.4亿美元,同比增长39.7%。

信息技术外包占主导地位。1-6月,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占比分别为54.6%、13.7%和31.7%,信息技术外包仍占主导地位。

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是主要市场。1-6月我国承接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外包执行金额依次为47.1亿美元、32.9亿美元、24亿美元和23.3亿美元,分别占执行总额的24.3%、17%、12.4%和12.1%。

服务外包就业规模稳步扩大。1-6月,我国服务外包新增从业人员40.6万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2615家,从业人员469.5万人,其中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317.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67.6%。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3/140624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