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2014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014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第一篇:2014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014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许多同学在复习申论时无章可循,只顾盲目做题,对国家理论政策掌握不够,以至于复习效率不高,分数不理想。这就是因为同学们不懂得掌握理论政策,觉得枯燥乏味,对作答没有很大帮助,与生活实际离得太远。其实恰恰相反,如果不掌握理论政策,对于申论作答只能流于表面,无法深入理解社会热点事件,点明本质问题所在。其实中央的理论政策,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中公教育专家下面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例,帮助同学们日后如何理解中央政府政策。

十八大报告: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2013年5月29日,李克强在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上发表演讲,重点强调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增添活力和创造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我国服务产业和新型业态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力量。今后,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需求导向,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不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中,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相对枯燥的理论政策,说的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这一点就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之大。

其一,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最大程度吸收就业。

当下就业难的最根本问题就是我们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这种“蓝领岗位”,需求旺盛,而第三产业“白领岗位”需求已经饱和,而大学生都愿意从事“白领岗位”而不去从事“蓝领岗位”,这就说明我们存在产业结构失衡,这是当下就业难的根本症结所在。有些同学只会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家长、企业表面层次思考,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才是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只有服务业才能最大限度的吸纳就业,达到个性化就业,让每个人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就是国家为何要提出推进服务业发展。其二,提高工人社会地位。

工厂工人这一职业,再也不是人们所憧憬和向往的职业,而是劳动技能低、工作枯燥、社会地位低等的代名词。然而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都是来源于这些工业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因此,实施产业转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是提高工人地位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国家政策规划的科学合理之处。

其三,迎合“美丽中国”的愿景。

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许多弊病,沙漠蔓延、雾霾频发、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即使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的。因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是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贡献微小。

要想改善环境,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就要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产业结构,这一根本问题入手。这也就是国家为何提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规划的原因所在。

可见,任何一项理论政策,都是为了解决我国当下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刻理解申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

第二篇:2012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分析

2012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分析

笔试科目介绍中关于申论的内容不多,三百余字,但涉及了申论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内容。考生必须仔细阅读,斟酌其中深意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

以下是广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feisuxs/)专家对笔试科目进行梳理,摘录部分内容进行解读。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问题、材料三部分组成。主要测查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问题、材料三部分组成。一方面要求考生要注意阅读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这体现出申论“答案从材料中来”这一原则,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毕竟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是作答申论题目的基础。申论主观性试题的特点就是试题形式很灵活。所谓灵活并非指毫无规律,万变不离其宗依旧会有他命题的规律性。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复习备考中,切不可过于关注试题本身,要把握这种内在的规律,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广东公务员申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比国考和其他地方省考的考试时间少30分钟。考生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阅读材料的时间,避免出现答不完题的情况。

再次,能力考查很全面。从公告中的能力要求来看,申论考试的能力要求与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表述一致,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如此全面的能力考查,其实在题目设计中不一定都会涉及到,但是对于考生备考而言,却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项。所以考生要全面备考,综合准备,复习可参考广东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

第三篇:2014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常识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导语】每一位考生如同行军作战的勇士,如何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就从制定一个完美的备考计划开始吧。我们需要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体魄、有耐心有恒心,相信每一位考生都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一)增强体质 保持充沛精力

备考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和能量,没有健壮的体魄作为后盾,备考者便无法顺利地度过这一段艰苦的跋涉。为了增强自己在考场上的实战能力,每一个备考者都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增强自己的体质。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制定备考计划

报考公务员的应试者选择和购买辅导资料是备考首要的基础工作。现阶段必备的辅导资料主要有:

1、考试大纲。

2、有权威性的、与大纲同步的教材及模拟试卷,比如中公教育出版的图书音像制品。

备考有无计划和计划本身是否周密科学,对复习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开始复习之前,备考者应周密思考,精心设计,编制符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复习计划。在编制备考计划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明确备考内容和目标,分科列出细目表,根据各科备考内容的特点,确立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列出检验复习成效的方法和补救措施。

2、要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条件环境、学习特点进行客观分析和把握,合理安排各科备考时间,既要实现备考的总体目标,又要注意劳逸结合,不打疲劳战。

(三)树立坚定信念

对于备考公务员的应试者来说,其目标就是通过备考赢得应试的胜利。在备考过程中,严格遵循自己制定的备考计划,就是对自己意志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培养意志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把备考过程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知长才的过程,以此消除备考过程中的枯燥和焦虑,就会苦中有乐,从而在客观上培养自己坚定的信念。

(四)善于借助外力

备考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求得一些外界的指引和点拔,学习和吸取别人的长处,有意识地凭借外力,为己所用。如果自我封闭,不思借鉴,就认识不到自身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甚至使得一些错误的做法日益得到强化。

1、谦虚谨慎。要谦虚地向他人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分享别人的精神成果,合理地吸收别人的知识、见解和长处。

2、意识敏锐。借助外力,不但要求备考者去借鉴,而且要求备考者首先明确借鉴什么,有了敏锐的借鉴意识后,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真知。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和事物,应该善于发现,善于获取。

3、明辨优劣。备考者在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经验的时候,不能盲目照搬,要分辨哪些适合自己,要善于明辨优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领会其要旨。

4、相互交流。备考者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因为每个人在学习中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都有相互没有注意到的优势。因此在备考时要走出狭隘和封闭的圈子,开阔视野,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共同提高。

(五)关注时事热点

申论考试的资料涉及面虽然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但万变不离其宗。申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和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备考者从考试的目的着手,有的放矢,那么在考前的准备过程中,就不会摸不着头脑,耗费过多精力。申论考试的试题资料,一般都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这些时事热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可以接触到的,考前关注这些热点以及社会各界的看法,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尽量拿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久而久之,自己观察、分析、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最后送大家一句励志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四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教一体化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教一体化

方顺桥小学 夏哲

结合三年来的几次教学感悟,我谈谈研训教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我的第一次教改活动 前年担任三年级语文,想试一试构想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实用。方案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大语文的视角来开展教学活动,突破传统的字词段篇章的教学模式,回归语文的本质,语文的本质是什么,口头语言叫语,书面语言是文,语文的本质是表达,最终的目的是学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写出来,表达清楚。基于这个想法,我参考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呢?

写作。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写日记、书信。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写作下面的前提是会写字,大纲里关于写字的要求是: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写字的前提是认字,认字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要求挺简单的,具体教学从那里入手呢。

一、仿写。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无非就是个例子。怎么用好这个例子呢,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看,大师们怎么用词,怎么表达、怎么叙事。然后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仿写,在讲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时候,第一句: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让学生学着写,你们上学的时候是怎样的呢?从„„从„„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的学生就说:“从大桥上,从大路上,从屈屈折折的胡同里,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哪位学生说的最好,教师就写在黑板上。这样一句句的仿写,两节课的时间,就把这篇文章变成了一篇写方顺桥小学学生上学、玩耍的的作文。完成后教师一读,学生再齐读,读了后学生们特别高兴,这是大家共同完成的成果。在仿写过程中,学生的生字记住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也记住了,这种上课方式学生也特别的喜欢。不过,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这种教学方法,那就仿写优秀的句子,有特点的句子。猫一课,“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可是全文的经典句子,怎么让学生理解这种写法的好处呢。仿写,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亲近的人。就有的学生写:“爸爸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他勤劳吧,它的确很辛苦,好几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可是他懒的时候会整天打游戏,什么事也不做。”特别的形象生动。语文的仿写就像书法的临帖一样,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第一步。

课堂上的仿写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但对于全体的照顾是不全面的,这方面我采用的第二步措施是这样的。

二、个性化,开放式课后作业,课后的作业也特别简单。把必需要掌握的生词连起来写一段话,昨天写了个光头强,今天就写个喜洋洋。教师的作业点评很重要,优点要大肆表扬,不足只说一点,要以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语气,把作业本当成了与学生全沟通的平台,有时候我的评语比学生的作业写得还多,每次上课,好的作业教师诵读点评,进步的学生表扬。一位学生家长就反映,原来的孩子不爱写作业,自从用了这种方法后,放学后第一个写的就是语文作业,学期末,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一个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星期天出去旅游的经历,写了八九百字,虽然用词不当,语言啰嗦,但学生敢定、想写、爱写的习惯培养了出来,他们把作文当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难题。

三、增强老师的亲和力。除了这两个教学方面的改进外,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教,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和力。讲课前与学生聊天,介绍自己身边的小事,自己的发现,感受。让学生了解老师,如:集市上看到了一个学生,主动打招呼,帮大人看孩子之事,放学路上看到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帮家长洗衣服等等。想到的就说,说的事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学生对老师亲近了起来。每个学生都渴望了解自己的老师,那老师为什么不主动的把自己光辉的一面与学生分享呢,让学生了解了自己,也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个题目有点大,可说的很多,老师也各有各的方法,我的方法就是作业按照卷面、内容评星,好的给个星,攒够了五个星就升一级,当副组长,像玩游戏一样。超过组长了就当组长,组长管理的好,组员们星星多,就升副班长,这些学生按要求升级后,就会主动维护这种学习与评价的方法,班风就越来越好。管理班级,就是团结引导大多数学生跟你走,良好的班风形成了,个别不守规矩的学生就没了市场。团结组织大多数的学生不要只依赖老师的地位与威严,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的进行,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一学期来,学习成绩没怎么下降,学生的兴趣有了提高,我认为这次教改是基本成功的,遗憾是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学生的作业本,原来有照片,当时我挑了几个进步大的学生的作业从开始的散乱到后来的整洁一张张的在大屏幕上一放,学生都哇的一声,自己都没想到改变这么明显,这让全体的学生有了信心。可惜换手机时没有留下来。

什么是让学生信服的好老师,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关注,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之后,每天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无论是成绩还是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在老师的领导下有了提高,这才能让学生敬佩你、爱戴你、尊重你。

我的第二、三次教改

教学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的时候多,去年我担任一个学期的六年级数学,想开展一个自主学习的尝试,原则上是学生自学,小组为单位的互帮互学,想互提高与督促。结果两周不到,就叫停了,分析具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数学学科还不太熟悉,学科特点、重点、难点没吃透,二是学生的情况分析没做,冒然操作。不知彼不知已,怎么能成功呢。今年还想做这个教改实验,我教三年级的科学,教材驾驭我觉得没问题,但看了看学生的情况,三个班的情况都不一样,在三个班同时开展,任务也比较重,觉得还是风险比较大,就放弃了,但理论性的尝试与推断我一直在思考。教训就是:教学改革一定要注意学情!重要的话说一遍。

昨天和徐俊娜老师探讨教研,说了一句话挺有道理:上面搞研究的有理论没实践,我们一线老师有实践没理论。我们的方向就是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水平,将学到的理论一点一点的用到实践中来,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一个人能研究,一个问题也能研究,搞研究很简单。

成为研究型的教师的好处就是,工作有激情,没有了职业倦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需要验证的内容太多了。全局观念强了,视野宽了,眼界高了。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在管理班级,在教学。问题解决了,想法验证了,那种高兴与满足感不可替代,解决不了,就继续想办法。做研究型的教师,工作了十几年,你就有了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不搞研究,那就是用一个经验用了十几年。衷心希望各位老师都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第五篇:班主任工作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班主任工作应注意的18个细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对班主任来说,细节决定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下面列举的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好这些细节,有助于降低班级管理的难度,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1.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醒学生集中精神。因为硬邦邦的敲打声冷酷、刺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无能。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从窗外或后门窥视学生。这会让学生产生隐私被揭穿、人格被侵犯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甚至对你产生厌恶心理。

10.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甚至在班里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11.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2.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13.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4.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你的出气筒,而是需要你关心、爱护的对象。

15.不要在学生面前指责甚至诋毁其他教师。你的不当言论不仅会损毁其他教师的形象,也会损毁你自身的形象,还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16.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这样做会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在意我”“老师不尊重我”的失落感、自卑感。

17.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

18.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过错。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以上这些细节仅仅是班主任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细节还需在具体工作中细心观察,耐心捕捉,认真对待。只要班主任心中有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一定能够把班级工作做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