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建学院1
1.charter n特许状,特权v 包租(飞机,船,车辆)charter flight 包机
2.reserve = book = orderreserve tickets/roomreserved
3.order
4.get a lift
#3.1.d2.b3.c
#7.1.tourist2.travel3.cheques4.arranged5.tour6.checked in
7.advice8.information9.recommend10.at the moment
11.flight12.coach
#8.1.Package tou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2.A travel agency can charter planes for tourists, reserves hotel rooms, and even order the
food they will eat.3.Tourists are going abroad tomorrow.4.Their holiday will not be very expensive, either.5.Sometimes young people get “lifts”.#9.1.a.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地方称作产粮区的原因。
b.That’s why this time is called a golden week.c.That’s why he is called a living dictionary.2.That is how Chinese see the foreign friends these days.That is how most parents see the only child problems these days.#121.b.The police are searching the building at the moment and trying to catch the thief.c.the students are surfing the internet/online at the moment and trying to find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2.b.As a matter of fact, more people are visiting our city this years.c.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are discussing how to expand sales of product.3.b.It’ll be a worth experience, of course, but we have to spend half an year./ but it has to
take half a year.c.It’ll be a fantastic holiday, of course, but someone has to work instead of me./ take over
my job.4.b.You see, he’ll be first enjoying the golden beach in San Francisco and then sitting in
the flight to Tokyo.c.You see, we’ll be first having dinner with some of top leadership in their company and
then walking and shopping in Wangfujing Street.
第二篇: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钟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贺伟/侯宁所在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6月20日
第三篇:城建学院校园环境分析
河南科技院主广场环境分析与功能论证
发布: 2009-7-03 08:40 | 编辑: 李森 | 来源: 景观中国 | 查看: 8次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广场,营造一个幽静典雅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既能使学生安静地学习,也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广场绿化应是学校环境建设的重点。校园绿化有别于公园绿化,较为简洁与整体,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宜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方面,要注意四季的色彩变化。
一般而言,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它包括了教学实验设施、行政设施、宿舍、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功能分区上应注意减少路线的交叉与重复使个区域产生有机的联系。
(一)以上是广场的总设计原则,下面理论的环境与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1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广场位于学校正门,位于花池与大门之后,是联系城市和学校的纽带。
2 其东部是学校主楼,该楼是学院的代表,是客人对学院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对人形成看法是非常重要的。而该广场就位于该楼的正前方。所以该广场与主楼要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主楼又是行政与实验设施所在,所以该广场也要考虑这种功能对广场的客观影响。
3 其北部是行政楼,它有行政与实验的功能要求,又是校核心功能区所在。所以广场也必考虑该设施的影响。
4 其南部是一号教学楼,它是学校教学部的主要设施之一,所以也要考虑它的影响。
5 它又是学院前部与后部的联系所在,必然承担一定的道路与交通功能。又是通往图书馆的道路。
6 以上是外界对广场的影响,下面分析其内因对起功能的要求。广场与建筑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位于户外,是联系自然与人工的所在,所以它的绿化是非常重要的。对改善自然环境是应付责任的。
7 广场还是集会的主要场所,所以要有一定的个性,使本院学生有归属感。个性化的色彩与图案是必要的。
8 集会的场所必然要求它具有文化载体的功能它应当体现学院的人文精神。
(二)下面对广场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1 从广场自然环境来看,它的绿化植物配置有:草、浆草、一串红、金叶黄杨、卧地龙柏、红叶小檗、棕榈。除棕榈外所有的配置均适应该地区生长。除以上植物外在春夏之季还有盆花摆放。主要有彩叶草、金盏菊、万寿菊等。
虽然这些植物适应本地生长,但由于广场百分之五十都是硬化地面和其本身多是灌木与草本。所以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调节小气候与防风保湿的作用。但仍是该建筑群中比较自然生态的设施。但客观上未改善生态环境。从以下事例可以看出。(1)新乡位于北方常年西北大风。而该广场周围没有乔木不能起到防风的作用,且在零号楼与图书馆之间有一狭窄处,稍有风就会引起大风不适合人活动,且该地也是交通道路。(2)在夏季6月份左右该广场无遮荫设施,失去了使用功能,但夜晚是学生活动场所之一。3)在冬季雪后或平时雨后硬化地面中有打磨光滑繁荣铺地石,行人极易摔倒。故未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从某重意义上说它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
(一)6的要求未达到。
2 广场位于学校正门是学校的门面所在,起到城市与学校对话与交流的作用,故应与城市规划相呼应。现实情况比较合理,不从植物配置到设计风格都与城市相呼应。应该注意带该广场是规则中心对称式布局,比较庄严、朴素、简洁,但也暴露了呆板、沉闷的缺点。
(一)1的要求比较充分的得到体现。
3 从
(一)2、3、4、5可以看出广场四周都是学校的主要功能设施,是教学、实验、行政设施的所在。所以要求一个安静、典雅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且不能使机动车入内,以为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还要与周围建筑相适应。现实情况是广场水平面高于地面两公分,是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且广场是规则中心对称式的典雅大方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广场与周围的建筑比较适合是因为规则式设计。零号楼是学校的象征,广场必须处理好与它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实现广场的价值。主楼远观似一座大山,体现了该校来自太行的太行精神。广场就位于其前部,主楼特色突出广场不论从尺度到比例说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广场不可能竞争过它的地位,所以广场只有给予衬托才能更好的体现其价值。使双方关系和谐功能最大化。
而现实情况是广场前靠近大门处有一小品雕塑(飞向未来)我个人认为不论从该雕塑的外型、内涵、位置来说都不合适广场。其语言过于臃肿、平庸与整体风格不和。且它位置遮住了广场。而校正门的雕塑往往是学校的象征。但该校的主楼又强有力的体现了这种作用。这种关系十分不协调,使正门景观效果不佳。且严重影响了广场价值的体现。建议可以将其置于现国旗处。这样加强了透视效果,使广场,雕塑,主楼的价值最大化的得到体现。交通学可知如果人的行动是趋目的性的,那么他的行走就趋向简捷的直线。广场周围都是学生的目的地所以广场一定要简捷,现实情况非常好的满足了这种需求。
4 广场当然还应具有集会的功能。从实际情况看,该广场的交通方便,硬化地面占50%完全满足了该功能。5从人文环境分析并未有特别之处主要是简洁、大方体现了大学的文化内涵。比较适合周围环境。个性并不明显,没有特别的归属感。从色彩分析有季象变化,背景是绿色春季以粉色为主色调,很有特色。夏季以大红为主。秋冬比较单调。文化内涵未充分体现。
(三)总体评价与改善方法。
总的来说该广场设计重视的是客观功能的实现,比如集会与道路、色彩、图案等方面。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基本无考虑。所以层次比较低更无无障碍设施。
解决方案是,种植乔木,在中轴线引入水渠或喷泉。入口处小品置于旗杆处,并改为自由透明雕刻以改变广场的呆板缺点。
最后该广场是规则中心对称式的设计,比较庄重大方、简洁,但也趋向呆板,不过草坪中的模纹造型自然和谐。所以从以上分析与评价我给该广场的设计方案打60分。
简介:校园景观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场所环境,能够建设和维护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花园城市”。渗透了校园建筑以及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和建造环境中,正是这种独特的思想内涵赋予了校园景观与众不同的魅力和功效,根据铁道学院校园文化特色,深入研究本校园铁道精神。在设计中针对主席像前“泽园”广场、九号宿舍楼前“清青苑”进行空间环境改造设计,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保留原有的校园文化特色,加强校园景观的功能性,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延续性。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步的营造校园生态景观环境。 关键字:石家庄,铁道学院,校园景观,改造
第3章 铁院景观环境现状与分析
3.1 校园环境现状
石家庄铁道学院位华北半干旱地区,诞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校园占地面积700亩,整体规划网格型,划分空间,主次道路的组织通顺,整体设计以几个横轴线,竖轴线,中心点划分,这是规划设计的技能,围绕这几条轴线作设计,找到中心功能点有条理的划分空间。功能分区教师办公区,学生生活区,教学区,辅助教学区,学生实践区,运动区,教师生活区几大部分,在环境中食堂设计东部,风向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工厂在学校西部,外来人员也不影响到学生。做到动静分区,学校保留了的俄国建的部队建筑,现在进一步维护,利用校园文化新建几座特色建筑。
3.2校园环境分析
对校园功能、校园交通、校园景观环境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3.2.1功能分区
目前看来规划分区很明确,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和运动休闲区三部分划分得较为严格,虽然从功能上讲,结构清晰、便于管理,但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一个问题—各区间距较远,通行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略有不便。如规划中,食堂、超市是在生活区内集中布置,由于教学区和生活区距离较远,师生很难在课间操的时间加以利用。试想功能单元适当分散开来,使校园变得更加人性化。3.2.2建筑疏散
如一教学楼,在规范上设计比较合格,上下课时间疏散问题比较严重,现在加以改造,开了后门,但下课还是比较拥挤。两侧的教室,应与楼周围景观结合,提供一些室外休息平台。开通两侧门减轻中间大门的疏散。
3.2.3校园交通
校园交通系统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在夏馨路人流通行量大,在高峰期(学生上下课、就餐前后)时略显拥挤。所以本论文在景观中设计,结合主席像景区解决了问题。
3.2.4停车空间
主要体现在停车空间的位置规划方面。目前学校规模不大,自行车使用也不少,现在教师停车后进入教学楼大概需要7分钟,最远15分钟,这个距离相对较远,似乎设计时应该在教学区5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停车场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在校门附近也应该增设自行车停车场,解决校门到宿舍间距离遥远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便。
3.2.5景观设计
对主席像“泽园”广场、比较封闭空间,篮球场的与廊子的关系不明确,(如图)交通不方便。九号宿舍楼前“清青苑”原楼拆后现在草皮,与土坡的关系处理不明确。在设计中对此问题进行空间环境改造设计,保留原有的校园文化特色,改进校园景观的功能性。通过围合与沟通、整合与分离、二维面与三维体、比例与尺度、韵律与对比等空间组织手法,利用景观元素如:围墙、水体、小品、园路、绿植等进行景观设计。在改造中塑造一个高文化环境校园的同时,有意识的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校园特色空间环境。
第4章 校园景观环境改造
4.1“泽园”广场
改造中塑造一个高校文化环境的同时,有意识的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构实体文化石小品,保留原有的主席像,所以保留原有的符号。本园的设计思想在原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加以现代文化气息的巧妙结合,设计出它富有的校园韵味。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夜间照明及生活的系统。
“泽园”景观空间改造,在景观设计中,根据校园文化,缺少些现代的文化气息,本设计多处利用几何构图式的景观,与建筑协调性强,与植物水景的穿插增添一些人情柔性味,绿化配置,缺少层次感,应该考虑有不同种类(色彩、高低、花期)的树种和遮阳设施的设计。
4.1.1广场整体划分
食堂到大礼堂“泽园”空地整体规划,占地面积10300㎡整体设计体现了对几座建筑的结合,利用几何元素划分空间,在整体把握十字中轴线,轴线对称是园林设计的主要手法,本区采用轴线组织外部与内部空间的关系。根据轴线中间划分为:下沉空间,水池休息区。四周高起,礼堂广场与食堂广场为活动空间。南北为景观欣赏空间。这样整体划分空间显得严谨而有序,体现了秩序感、庄重感。
4.1.2广场景观——建艺长廊
改造为南北走向的长廊,本廊高起小广场一个台阶,是为划分动静空间的,也是引导打穿到食堂的原有的封闭,充分利用抬起长廊高度和长廊的造型,塑造铁道独特的景观风格,这手法是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也建立廊子造型设计,简单的把原有石、水泥廊该为不锈钢与石材的结合,廊子一面有拄的挑廊,为弧曲型半围小广场,把结构简单化通透性,变的趣闻性,各细节联系整体性。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即阻断了需要隔离的空间,又达到了隔而不分的目的。“建艺长廊”为欣赏下沉空间的水面提供了完美的空间视角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
4.1.3广场景观——水池与小桥
过了廊子是下沉空间水景设计,水景具有美化环境,控制噪音,调节温度的作用。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的平台、如人造水池,水深宜少于0.6米为宜,水中步石为安全起见。喷泉水景不宜多设,过于喧哗,且难以养护管理,运行成本也高。
水景的设计,也是轴线线的中心点,过围合与沟通、整合与分离、二维面与三维体、比例与尺度、韵律与对比等空间组织手法进行设计。它们的关系从方体的可行人的水出发处,下流到两个不规则的几何水池,在北方也要为冬季的水景添一些生机,利用花池与水池的结合,丰富了冬日水景,设有了小品与植物。中心桥的设计宽1.5米,长3米,栏杆高20厘米。中间材料使用橼木,两边青石板,玻璃栏杆。下面是通透的池水。下沉空间的东半部,采用了与西半部的对比,水池的设计采用了平立面的变化,长方体水池与花架的穿插,有坐凳,植物的配置,丰富了环境。
4.1.4广场景观——活动空间
活动空间分布在下沉空间东西两侧,小广场为礼堂排队处,提供了方便,地面的设计材料为大理石,加以可行人玻璃的点缀,简单的地面灯光的设计,为夜晚添加一份色彩。几个水池的变化和联系,到了配合食堂使用的小广场,在地面坐了半圆型水池,广场是开放型,是为室外节目表演设置,也是提供周围几座楼的休闲地,本地夜晚使用较多,在地面上采用了玻璃灯,地面铺装上,利用形状,做了少有的变化。在路边设有两个广告雨蓬,是为中午各团组织活动,提供了方便。小广场的中心区轮廊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到走廊通透、聚焦。
4.1.5 广场景观——小品与植物
下沉空间南北两侧,北部为主席像,位子不动。西侧设计文化石小品,三角形状石板斜插在不规则的石板上,(如图)材料的变化,与整个广场结合,给予新的广场人文精神。东侧为植物小品,树阵,进行有秩序的排列穿插,高低的对比。户外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好.为学生提供了,早读的去处。南半部两大块草坛,与停车处,为办公楼提供了方便。
4.2“清青苑”景区设计
本景区为新建景区,占地面积5300㎡东起二三食堂,西到篮球场,北侧九号学生宿舍,景区分两大块,西部具有学校特色的景观,东部土坡结合食堂设有小广场,提供了生活区休息的地方。
4.2.1“清青苑”——西部景区设计
西部为本景区设计的重要部分,它连接生活区与活动区,家属区。根据校园专业特色,设计到用铁轨做景观,TY(铁院)小品根据光与影设计,高5.5米,影的利用鹅卵石铺路,指引到铁轨上,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空心砖。顺着铁轨行走,两侧草皮上斜插文化石。中间水区设计东西跨铁轨,南北红黄蓝三根钢混柱,高6米,跨度4.5米。具有大与小的对比性,色彩与光的融合。水区轻轻欠入水底,(如图)给人亲近感。
4.2.2“清青苑”——东景区设计
东部景区保留了原有的土坡,拆迁了排球场。在土坡种植草皮,青石板踏步。土坡的景观小路设计,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土坡的西部,地面青石板铺地,休息廊子的高度与土坡的结合,给生活区提供了休闲的功能。东部与食堂的结合设有小广场,草池的设计阶梯型,两侧排序型,仔细品味每个细节都为整个设计作出韵味。
4.3 景观设备中细节
“泽园”与“清青苑”的设计在供电工程、排水工程、环保工程的设计所设计,供电中广场上除了路灯外,采用了在地面玻璃灯,上面可行人。排水中铁槎栏盖下沉,上铺设鹅卵石,(如图)提高人视线的品味。环保垃圾的设计不再是那卡通造型,其实一个简单的黑木箱子就可以了。
第5章 结语
铁道学院在历史地域、文化和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塑造出独特的风格与内涵,现代朝着更好的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多功能空间形态发展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
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在设计中加入能反映现代学校教学宗旨、鼓励学生向科学高峰勇敢攀登的现代精神,体现学校前进的朝气是必不可少的,可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较强、质朴或现代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标志物,为师生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
第四篇:2013年城建学院工作总结
城建学院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12月20日
根据学校六项重点工程建设和六项工作任务的内容,2013城建学院制定了工作要点,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城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
2013年8月,学校已正式聘用张治江教授为城建学院院长,解决了我院领导班子建设问题。
二、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科研是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我院2013年已申报省级课题1项,2012年校级2项课题正常进行,全学院教师撰写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篇,国家核心2篇,教材不知道。
三、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城建学院举行了教师观摩教学1次,专业学术报告2次。
四、师资队伍建设
为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的需要,我院积极引进人才,张治江院长亲自到沈阳、阜新、哈尔滨招聘教师,现已签约的暖通教师1人,环境实验教师1人,安全教师2人,有意向签约的4人。
五、加快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公共平台,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尤其重要。2013年我院巩固已有的实践基地,新建安全工程专业实践基地2个,新建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专业实践基地2个,满足了专业学生的需要。
六、校园网建设
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院积极配合学校的校园网建设,9月份及时更新了教师信息,专业介绍。
七、教学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仪器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是我院的日常重点工作之一,8月初城建608机房已更换86台新电脑,学院加强了管理力度并配备了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了机房的使用寿命,给水排水和环境工程实验室别仪器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管件出现漏水等毛病已于4月份全部维修完毕。
八、迎评促建工作有序开展
2013年的教学评估是学院重中之重的工作。城建学院多次开会,研究、分解20个评估指标,探讨并落实各项工作,严格把关试卷的批改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实习报告,编写或更新教学文件,为迎接评估做好充分准备。1月5日将迎接学校评估小组的自评。
九、专业实验室建设
为迎接教学评估和安全工程专业学位评审,城建学院6月份已完成了安全工程、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专业实验室筹建的前期调研工作,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新增仪器设备调研已于10月份完成。各专业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方案均已上报学校,等待批复。
十、学生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以‚中国梦〃建筑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中国梦〃国防情‛主题征文、‚我的中国梦‛主题班团会,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学习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召开党员、积极分子会议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召开题为‚十八大报告专题‛和‚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的新党员专题报告会;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清明扫墓、毕业生‚三增一净‛文明离校等活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2013级开学典礼;评选罗春蕾、李群群为校首届‚十佳大学生‛;组织学生参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宣传图片展;根据校党委组织部的文件要求,发展新党员18人,转正16人。
2.加强日常学生工作的管理,重点对带早餐零食进教室、寝室点餐加大管理力度,禁止带餐进教室、寝室;规范大学生文明行为标准、树立文明大学生典型;补充制定分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管理制度,规范学生会工作日常管理;加强组织建设,进行学生干部培训,规范学生干部工作,提高学生干部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增设监控录像设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逃生演练,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设施。
3.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配合学校开展‚女生节‛、科技竞赛、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英语节‛、足球赛、新生篮球赛、羽毛球比赛、寝室文化节、‚冰雪天使‛比赛、‚感恩节及‘一二〃九’爱国运动特别采访‛、‚党团校史知识竞赛‛、‚安全消防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城建学院乒乓球赛、篮球友谊赛、包饺子比赛、征文比赛;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环保我先行‛、‚创文明城,做文明人,志愿者在行动‛、‚关注全球变暖、倡导低碳生活‛、‚节水我先行‛、‚‘宽容大气、自强不息城市精神,展现长春志愿者风采’‛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配合学校的就业评估、党建评估、‚高校文明杯‛检查、教学评估工作,准备学院支持材料,有质有量,积极有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辅导员理论学习推进表,实行辅导员周汇报、月总结的制度,加强交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新配备的两名辅导员杨婉、孙伟峰工作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第五篇:2009城建学院维权部工作总结
2009城建学院维权部工作总结
新年伊始,在迎来2010年的时候我们城建学院维权部回望2009年的工作历程,以往的工作都深深地印在部长与干事之间!
作为一个以维护同学在校期间各种权益的部门。我们本着真心诚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部门,我们要架起一座桥,为了同学们与校领导之间的更好沟通而努力的工作着。
孝感学院维权部的工作主要分为食堂、宿舍、图书馆等一些基本设施,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同学们的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的。作为一个体贴的部门我们会以同学的角度出发,针对问题同院学生会和校领导协商解在再决。
然而在2009年里,我们回首这年历程,维权部对同学们在学校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议积极的采取方案收取,并及时与校领导沟通,尽可能让广大同学的合理建议能够让相关负责人接纳!然而在进行相关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们维权部并且积极配合学校在同大餐厅二楼举行的厨师大赛,使该活动有声有色的完成,并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很好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让各院系的维权部长也尝试了一下“品尝大师的滋味”!
但是在最后,我们维权部在确认自己的成绩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权益的维护我们还要进一步改善尽可能做到服务到每一个同学!所以在总结上一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坚持履行“服务每位同学,维护每种权益”的宗旨,坚持高标准、严要
求,真正在校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为了孝感学院更好的学生工作做下坚实的铺垫!
城建学院维权部
二零一零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