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师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师复习)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师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一级)复习重点

一、人力资源规划部分

1、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P1-2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P6#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最终取代了传统人事管理理论客观事实P7#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五种理论P8#

5、企业战略的一般特点P14-15#

6、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P15-167、人力资源战略的构成P188、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竞争策略P20

9、美国康乃尔大学报告提出与之对应的三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P2110、员工绩效评估具有三个特点P22

11、企业劳动力的补充存在着两种来源P2612、企业文化P27-28#

1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的要求P29-3014、人力资源外部环境分析P30#

15、成功的人力资源战略六个方面P32#

16、企业集团的概念P35-3717、正确处理集团利益关系的4个原则P44-45#

18、国外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类型P45#

19、集团本部控制事业部的措施主要有P48#

20、企业集团职能机构有几种形式P59-6121、人力资本的含义和特征P69-71

22、企业人力资本的含义P7123、企业集团人力资本管理的内容P76

24、企业集团人力资本管理的特点P7725、人力资本战略实施模式P83-84#

26、人力资本战略评价与控制P85#

二、招聘与配置部分

1、岗位胜任特征的基本概念P87

2、学术界对胜任特征分类方法P90#

3、沙盘的正式创立者P1064、沙盘推演测评法的内容P107#

5、沙盘推演测评法的特点P107

6、公文筐优缺点P1107、人的个性四个基本特征P117#

8、职业人格类型说明表P122#

9、选择测试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P124#

10、能力测试应用实例P125#

11、高层管理者具体任务P131#

12、企业吸引人才的其他途径和方法P135-136#

13、选择适合晋升的对象和方法P146#

14、企业员工流动率统计调查的基本内容P15315、员工留存率与流失率P15516、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构成P161

17、员工培训开发需求分析系统P162-16418、培训开发规划的制订P16519、企业经营战略四种P167#(看168表)#

20、年度培训计划制订的基本步骤P172#

21、思维创新P184-190

22、环境支持机制P217

23、培训成果转化方式P22024、建立合理的考核奖励机制P222

25、企业方面的管理重点P224

26、员工个人方面的管理重点P225

27、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原则P226-227#

28、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角色P228-23029、职业生涯路径设计P231-23330、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内容P23531、职业生涯早期阶段P241-24232、员工职业生涯中期的组织管理P24533、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六种方法P249#

34、员工个人的职业工作能力P250

三、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图P2582、广泛应用的绩效管理方法体系P2603、鱼骨图P2694、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P2705、考评得分=实际分/标准分X权重分数P2786、绩效考评的程序P287#

7、绩效面谈包括如下几个步骤P2898、绩效管理诊断的内容P2929、平衡计分卡的内容P297-299(图4-9)

10、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步骤P306#

11、平衡计分卡常见KPI指标图P308

四、薪酬管理

1、薪酬的含义P3202、薪酬的形式P321-3223、制定薪酬战略的意义P3234、薪酬战略的目标P3235、对劳动力供给模型修正的三种理论P346-347#

6、跟随型薪酬策略P349-351#

7、优化薪酬制度的特征P357#

8、经营者年薪制的设计P3639、年薪制的范围和对象P36410、特殊群体的薪资制度设计P39211、高层管理者的薪酬管理策略P39612、销售人员的薪资制度设计P39713、福利的种类P406#

14、5-125-13图P408#

15、劳动合同制度的新规范P413#

16、《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部分新规定P417#

17、集体协商的内容P425

18、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确定取决因素P426-427

19、在集体协商中信息对于协商双方应当掌握什么信息P435 20、重大劳动安全事故表现P444#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要素清单

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想象力信息接受能力领导能力 自我驱动力观察力谈判能力 团队建设能力 聆听技巧 授权能力 信息接受能力忍耐力 耐挫力 应变能力 抗压能力 心理控制能力平抑不满能力 进取心责任心 果断 冷静 沟通能力 亲和力 人际影响力 毅力 自律 积极上进 正义感 公平公正 谦虚 热情开朗 健谈高成就动机 性格外向 具有远见 自尊 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协调能力 专业知识 决策能力 计划

激励学习愿望

英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培训能力 招聘技巧 本科以上学历 数据处理能力 理论转化能力 组织能力 计算机运用 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分配能力 公关能力 健康体魄

第三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范文

【牛津管理评论-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持续累计持续增长的长线,他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着其特定的内容,但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1.初涉职场

特别是那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忙于找到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工作;或许不会让他满意,因为找到了和他意愿不太吻合的职位。比如,初始意愿是想做招聘,却让你负责了薪酬,但是出于找工作的压力,还有刚毕业或者刚从事此工作的激情,你就接受了不管你喜欢与否,这就为你后期的迷茫埋下了“祸根”。

2.开始了解

在人力资源部呆过一段时间后,你已经大致认识并了解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与内容。对每个模块。比如招聘、薪酬或者劳资关系等等都有了认识,但却不深刻,只是了解。由于当初的胡乱入行导致了你现在必须面对如何去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个阶段属于你的职业调整整合期。

3.发展“瓶颈”

在你有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发展后,新的问题便又到了你的面前——职业提升。是继续在自己所从事的方向上继续深造发展成为此方面的能手(招聘专员、薪酬福利专员等等),还是向着管理者的角色发展(比如行政事业部的人力资源主管),你开始感到困惑,这个阶段就到了你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阶段。好的目标制定与人生追求是突破此阶段“瓶颈”的最好方法。

4.灭亡与再生

到了此阶段的你,应该在你目前的职业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就,那么你应该对它进行保持和再提升,来实现自己更好更大的职业发展。当然,就如同企业生命周期线一样,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被淘汰出局,慢慢地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灭亡;一个就是获得再生,成为真正地让人仰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精英。

不知道现在的你处于哪个阶段呢?是初涉职场?还是才刚刚开始了解?是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还是已经到了灭亡或者再生期?【牛津管理评论oxford.icxo.com】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试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试问题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面试人员,一般在面对应聘面试者时,会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以便全面了解应聘者以下几个方面:①仪容仪表、礼节礼貌、②工作经验、③求职动机与工作愿景、④工作态度与价值观、⑤爱好特长、生活情趣、⑥事业进取心、⑦专业技能、⑧其他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并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估,最终确定是否录用应聘者。

下面,是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可根据面试考察的侧重点等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选用。

一、基本情况了解:

■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你是如何看待你现在应聘的这个岗位的?

■你认为这项工作与你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什么关系?

■你希望的薪水是多少?

■你认为你在学校的获得的成就是什么?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你怎样评价你的学校?

■除了你的本职工作外,你还有哪些兴趣爱好和特长?

■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你自己的性格?

■你认为自己最大的工作潜力是什么?

■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如果你被录用的话,你准备在我们公司做多久?

■你对我们公司的感觉怎样?

二、专业技能了解:

■你获得哪些资格证书?

■人力中最擅长哪个模块,为什么?

■你所应聘的(据人力中最擅长哪个模快回答)岗位工作的核心工作(重点工作)是什么?

■你所应聘的(据人力中最擅长哪个模快回答)岗位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有哪些?

三、工作经验了解:

■你能简述一下你过去在社团或组织中担任过什么角色吗?

■你能简述人力资源专员岗位的工作流程

■你的经验目前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你怎么认为?

■由于工作经验少,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你工作经验欠缺,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四、综合评估: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觉得自己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最值得骄傲和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你对申请的职位的最大兴趣是什么?

■你是如何处理与上司、同事之间关系的?

■应聘这个岗位,你有什么优势吗?

■你将用多长时间来展示你对公司的重要贡献?

■你将怎样对你的工作或部门进行组织和安排?

■你的上属因某项工作决定,与你意见不同,你该如何处理?

■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准备举办一个活动你应该怎么筹备 ■如果有个(很好的)员工突然提出辞职,并且要求马上走,怎么办?

■ 如果你做的一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但你主管领导却说是他做的,你该怎样?

■你新到一个部门,一天一个客户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努力想让他满意,可是始终达不到群众得满意,他投诉你们部门工作效率低,你这个时候怎么作?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内参》

第一章 绪论

1、熟悉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等基本概念。

思想工作:一定阶级人群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世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平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内化: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认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的过程。其过程包括:注意、理解、接受三个。

外化:指受教育者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并多次重复良好行为使其成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

2、辨析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用概念的定义忽悠)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和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

“特点”: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理论体系:估计不会考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估计也不会考

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4、理解和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建设经验。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特殊性:即受到客观外界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1、熟悉人的本质、个人全面发展、精神文明等基本概念。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的统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人的多方面才能、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标志着社会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2、领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群众观点和路线。无

3、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人民内部矛盾”:分清敌我;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提出向自然界开展发展经济

“灌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理论灌输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

4、综合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从三方面吹:

1、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科学实施教育活动;

2、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开发创造力,促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1、领会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前苏联和东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古代:核心: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

优点:强调人为中心、德育至上;注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注重社会教育;注重立志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缺点:灌输式教育、公私德部分、重规范轻人格倾向

资本主义:目的上强调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德育内容上坚持人道主义;放上倡导情感和理性结合。缺点:思想体系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有浓厚历史唯心主义色彩;方法上形而上学。

2、熟悉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贡献;党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

肯定不考!

3、综合分析和理解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对中国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七个传统” 马列毛邓的理路和党的路线方针;实事求是;平等待人;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身作则;群众路线;全党动手齐抓共管;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

1、熟悉导向、激励、调节、转化等社会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导向、保证、育人、协调、激励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方法。无

3、能联系实际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途径;人的认识转化的层次。

战略地位: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是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

调节途径:无

4、综合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作用。

作用:。1)、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保证作用:维系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推动社会改造的舆论力量、精神动力的增长;

2)、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经济建设的坚强保证、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协调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熟悉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品德:指人们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言行规范行动时,集中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结构: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三维立体结构。心理师基础、思想是核心、行为是外显。

思政教育过程: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知情信意行”;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阶段、基本环节和特点。

基本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主体、客体、介体、环体)

阶段:发展过程看 内化 外化 评价 ;从心理过程看 知、情、意、信、行的过程。

基本环节:确定教育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机制(集体教育、典型教育、教师示范、自我教育);指导受教育者践行社会要求(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水平、激发驱动因素、引导知行转化并形成良好习惯)

特点:社会性和可控性、集体性和实践性、严格要求和个性发展、教育和自我教育、长期性与反复性

3、掌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发展过程:内在矛盾运动转化、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规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决定性影响与这种影响下形成的主管内部因素的调节交互作用过程中,内外部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主体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规律。

4、综合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具体规律 基本矛盾: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教育要求与社会环境;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社会要求。

基本规律: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

具体规律: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协调控制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1、了解分析教育对象的历史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立体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

知道有五种方法即可。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广泛性体现在社会性、能动性、层次性、可变性 意义: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

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

3、理解为什么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掌握青年工人,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的特点。

领导干部:1)、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考验 3)、领导干部是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4、能运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科学分析某一类教育对象的特征。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根本任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具体目的的联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而具体目的则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的多元性也是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奋斗目标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统一起来。

确定目的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

依据

3、理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确定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儒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第一个主要依据。

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本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此受教育着的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和思想实际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 的第三个主要依据。

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

1、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3.培育“四有” 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4.培育“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联系实际谈“四有”信任精神素质的培养;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熟悉基本国情教育、理想、法制、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基本概念。社会公德: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全体成员应当遵守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其他概念无明显答案,考试中忽悠即可

2、领会思想的层次;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思想: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存在以及与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主体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

两个层次:工具性形式,即思想的基础表现形式,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体现;内容性层次即一定的思想内容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本原则:从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道德理想出发,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

个人利益;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条件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 体利益的结合;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无条件地使个人利益服 务于社会整体利益。

(一)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是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中心目标和最高标准

(二)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根本的直接出发点(三)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经常的、起码的要求(四)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不一致时,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重要的归宿

3、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主要内容;理想教育的要求;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合乎国情。深得民意的正确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基本路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总揽全局的指导性,二是具有一定历史时

期的稳定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了解和应用基本国情教育的意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示范原则。

方向原则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原则。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

求实原则,也就是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所谓民主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正确地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从本质上说,民主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原则。“疏导”概念引自治水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人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所谓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

激励原则,即激发和鼓励。心理学上是指增强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追求的目标可能是外在的物质实体,也可能是内在的精神满足。

所谓示范原则,是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榜样模范作用,感染和启发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认识与觉悟不断提高的工作准则。

所谓主体原则,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特点。

3、理解和掌握坚持求实原则的要求;坚持渗透原则的意义和要求;坚持激励原则的要求;坚持主体原则的要求。

4、综合应用坚持方向原则的意义和要求;民主原则确立的依据及坚持民主原则的要求;坚持层次原则的意义和要求。(2、3、4答案都是根据定义忽悠即可)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1、熟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说理引导法、比较鉴别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实践锻炼法。

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一般方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形象教育法。特殊方法: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思想转化法、冲突缓解法。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特点;比较鉴别法的类别和作用;情感陶冶法的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原则。

思政教育的特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

比较鉴定法的类别: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对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的异同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中做主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两种方式: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要求:注意可比性、注意全面性。

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原则:信任原则、保密原则、科学原则、教育原则、预防和发

展原则。

3、简单运用说理引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的要求;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咨询法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德、智、体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陈学诗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不健康者。在人格发展中,心理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是高等教育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4)是增进现代社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5)心理咨询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使教育对象接受帮助和教育有很高的“自觉”性,咨询人员个别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心理咨询为对象提供了“心理宣泄”的场所,使其心理烦恼得到正常宣泄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综合理解和应用实践锻炼法的意义及运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要领。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认识思想政治的教育载体、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管理载体

以管理为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人们的具体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所谓以文化为载体,就是将文化看做是一个动态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

活动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 之中,使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觉悟。

2、领会文化及其构成因素;大众传媒载体的实施方式。

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除自然生成物之外的一切社会事物;狭义地说,文化则是指语言、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一般认为,文化主要是由符号和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产品等因素构成,其中,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是文化的核心。

大众传媒载体的实施方式:1)大范围的社会宣传教育。(2)小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

3、理解掌握管理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文化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管理载体功能:

4、综合应用活动载体的依据及其运用要求。

其一,活动载体能够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二,活动载体能较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其三,以活动为载体在一定意义卜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面。参加各种活动的广大群众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运用要求::(1)加强对各种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2)各项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3)尽可能将活动与经济建设等业务工作联系起来。(4)活动应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5)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太多太滥。开展活动,是要达到一定的效益,而不是做给领导或其他人看的。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掌握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外部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所直接接触到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周围外部条件的总和。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三要素构成。特点:客观性、多样性、具体性、变动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指利用、选择和创造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优美环境,并改造不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良环境,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向前发展的实践活动。优化的原则:利用和选择原则、发掘原则、创造原则。

2、领会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特点;学校对学生影响的特点;社会组织对员工思想品德的特点;同辈群体对人的思想品德影响的特点。

学校对学生影响的特点: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与时俱进是新时代对现代人的新要求,时代需要有更多的既掌握科学技术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既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又能有效参与快速适应社会改革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健康的校园环境,能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去追求真善美,使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培养纯洁的人生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能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和追求,对祖国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儿童从六岁半左右开始上学,直到大学、研究生毕业,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老师的人格形象等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下形成的,其中学校教育起着独特的作用。学校使人系统掌握各方面知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3、简单应用家庭对子女影响的特征。

家庭环境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女的影响有着形象性、感知性、直接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血缘关系的权威性,“遇人则诲”的经常性和深刻性等特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思想、品德、性格、作风、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待人接物等,给子女留下极为深刻的,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综合理解和应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要求。(从三面发挥)

1、社会实践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根本途径

2、净化社会大环境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 第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1、熟悉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实地调查评估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认识、评述与估价,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效果和社会作用的重要途径,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怎样的问题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广泛性 客观性 整体性 统一性

3、简单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具体方法。

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有利于人的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

2、客观原则

3、全面原则

4、历史性原则

5、相对性原则 具体方法:

(一)实践检验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比较法

(四)模拟情景评估法

(五)效益评定法

(六)素质测量法

4、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可能性。

思想教育评估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评估《包括组织、领导、思想教育工作者(①政治素质②人格素质③理论素质④能力素质⑤勤政义务状况⑥工作成绩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评估

(三)环境的评估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估

(五)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

思想评估的标准: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社会效果

(二)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三)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 重要标准。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培养

1、熟悉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心理素质

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能力、心理、知识等方面

思想教育者心理素质:1.乐观的心境2.良好的性格3.坚强的意志4.广泛的兴趣5.真挚的情感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修养的主要环节。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1.决策计划能力2. 开拓创新能力3.组织协调能力4.宣

传表达能力5.社交应变能力6.调查观察能力

思想素质具体内容:1.思想观念2.科学的思想方法3.严谨的思想作风

3、简单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的具体表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组织培养举措。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与否。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2)政治品质(3)政治水平(4)政策水平(5)政治信念 知识素质:1. 比较系统、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2.比较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

培养举措:A单位对思想教育者的素质培养途径:1.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2.在职岗位培训

3、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理论水平

4、确定指导老师,开展传帮带活动

5、组织参观访问6.增进交流

B: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质自我提高。第一,正确定位第二,刻苦学习。第三,勇于实践。

4、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5、思想教育者的职能

(一)组织职能,(二)宣传职能(三)教育职能(四)信息处理职能(五)育人职能

第十五章

1、领会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就是领导的意图和智能借以实现的组织机构形式

1、党是领导管理的核心

2、组织管理是实现领导管理的保证

3、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是关键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组织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是以一定的组织体系为基础的。建立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就是要按照整体性、层次性、高效性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以及群众性思想教育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

1、整体性要求 所谓整体性,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个大的育人系统,按照系统工程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来规划、设计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内部结构。

2、层次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内部结构应是一个层次化的结构。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应按照三个层次来建设,即领导决策层、管理协调层和基础执行层。

3、高效性要求(1)专职队伍要精简。(2)组织体系要协调。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 具体内容:

1、目标管理

2、计划管理

3、规范管理

4、队伍管理。主要环节: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演变及其经验;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4、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基本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占30% 简单理解和用占40% 综合分析和应用占30%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