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鉴别产品质量方法

鉴别产品质量方法



第一篇:鉴别产品质量方法

产品质量好,是做好净水机的根本

净水机是一个使用频律很高的产品,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一日三餐都要使用,一旦出了故障就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会因漏水事故带来财产的损失,所以对任何购买净水机的家庭都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保障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对质量和服务问题也会反映很强烈,因此净水机的代理商在选择净水机企业时首先要将产品的质量作为第一考核标准。目前中国净水机企业90%以上的都是小企业,企业规模小,检测设备少,生产工艺不完整,技术力量非常薄弱,企业管理不规范,工人素质低,这样的企业时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这样的产品一旦安装到消费者家中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小问题可能花大量时间去上门维修,大问题可能会带来损失,比如电脑版,电机问题需要更换,即使你的服务再好也会给消费者留下产品不好的印象,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漏水淹了消费者的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怎样鉴别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所保障呢?

一看该企业有没有完善的产品检测系统

基本上所有的净水企业都不能做到产品配件100%自配,很多配件都是外购的,外购的配件合不合格,适配性如何是需要检测的,没有严格的检测,就根本无法保障配件的品质,配件品质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整机质量的稳定性。产品组装好进入包装前还要做整机质量的检测,只有系统的检测才能有合格的产品。

二看该企业的生产现状的管理

每个岗位的操作工面前有没有作业规范,员工有没有执行这些规范,很多企业连最基本的作业说明书都没有,每个员工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工作,这样的作业方式是无法保障产品质量的,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

三看产品工艺

一个品质好的产品和一个品质差的产品主要还是差在工艺上,而在产品工艺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从产品的外观到产品的构造再到产品部件连接部位,都要用心察看,往往出问题都是出在某一细节上,善于识别产品品质的人一看产品工艺就知道产品品质如何了!

我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净水机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有专业的产品研发、设计、流程管理、品质管理的团队和丰富的制造经验。公司使用的产品配件都选用国内最好的配置并经过严格的检测,产品生产严格按照国际管理体系把控,产品品质得到国际的认证。

我公司始终把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和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作为企业的使命。

第二篇: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古人鉴别人才之方法

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劭,有一本《鉴人资源》,说人有八种才干:“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才;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才;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才;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才;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才;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才;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才。”

翻译成现代语言,这八种才干分别为:聪明而能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而能够在旧基础上更新,创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善于沟通而能说服别人;反应敏捷而能避免失误;坚于防守而能抵御对手;主动出击而能获得胜利;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驳对手而赢得胜利。

鉴别人才其实与选择木材有异曲同工之妙。伐木工人在砍树前,总是先从外型上打量,看树木是否笔直挺拔,再考察质地,是缜密结实呢,还是疏泡松脆,然后再敲敲打打听一听,鉴别其品种质地,用这一系列方法来判断树木能否当大用。鉴别人才也是如此,第一步是目测,见一见面,有一个初步印象后,再进一步考察其品德和才能.老板招员工,岳父看女婿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还从未听说连某人的模样都不知道,就鉴别其品行了。选才、招生中目测这一关,实际上就是从人的外貌形象上来考察人才.这种方法不一定准确,也没有科学依据,但使用频率却很高。

中国古代学者不仅认识到人才鉴识的意义,也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人才鉴识的方法。《庄子·列御寇》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九种鉴别人才的方法: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测,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派一个人到远处工作,就可以了解他是否忠实;

2、让一个人在身边做事,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恭敬;

3、在复杂的情况下,派一个人去处理事情,就可以知道他的能力大小;

4、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一个人回答,就可以了解他的智力高低;

5、在紧迫的情况下与一个人相约,就可以考验他是否守信用;

6、放手让一个人去管理钱财,就可以看出他是否贪心;

7、告诉一个人有危急情况,就可以观察他是否有气节;

8、让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看出他是否遵守规矩;

9、让一个人在男女混杂处居留,就可以观察他是否好色

识人心法,各有巧妙,所谓识才不只是看看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这么简单。而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理很郁闷。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第三篇:历年茅台酒鉴别真伪方法

各种茅台鉴别真伪方法

五星茅台档案

2001年7月茅台酒厂招股说明书介绍:贵州茅台酒目前使用的注册商标是两种形式的“贵州茅台”商标,一为左上角为金轮图案的“贵州茅台”,二为左上角空白的“贵州茅台”商标。在实际使用中,部分茅台酒产品的商标标识和包装上同时使用了后者和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注册的“飞天”商标(贵州茅台+飞天)。前述招股说明书说到的“金轮图案”,就是通 称的“五星牌”。“五星牌”的前身最早出现于1953年。

据《茅台酒厂记》记载和乔洪《解读神秘茅台》介绍,1951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成立以后,最初的注册商标为“贵州茅苔”牌,上端正中为工农携手图案,左右两边有波浪形线条,其下有“贵州茅苔酒”五个红色大字和“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十个白色小字。1953年,茅台酒开始向国外销售,瓶贴印有由金色麦穗齿轮和红色五星组成的“车轮”图案,即今天“五星”商标的前身。但这个“车轮”图案开始没有在海外注册,1955年11月立委托授权书,1955年起逐步获得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商标注册批准。

1953年出现的“车轮”图案,除了用于外销酒外,什么时候印在内销酒上?现时所见标示有生产日期的最早的印有“车轮”图案的内销茅台产于1957年(图0)。

“图0A”这瓶酒没有标示生产日期,但其背贴落款为“贵州省茅台酒厂”。这个厂名是1953年7月29日茅台酒厂划为省级企业时确定的名称,之前是县属企业,曾先后冠名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县茅台酒厂”(1951年)、“ 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1952年)。由此可见,“图0A”这种背贴是茅台厂完全成型、正式定名为贵州省茅台酒厂后的第一批背贴(注意背贴汉字为简体,但“贵”字为繁体)。“图0A”这瓶酒的正贴为“贵州茅台酒”而不是“贵州茅苔酒”,可见产于1956年3月之后。根据正贴和背贴特征推断,“图0A”产于1956年。由此确定,“车轮”图案最早在1953年、最迟在1956年使用于内销酒上。

一、1956-1978年内销茅台

(一)五六十年代:土陶瓷瓶+木塞

茅台酒瓶在1956年前,沿用仁怀本地生产的土陶瓷瓶,封口为油纸扎塞在瓶口里边,外用猪尿泡皮绑扎,再用封盖纸封口。这种瓶子及包装方式渗漏大,贮存难。1954年,朱德总司令致电贵州省指示要改进茅台酒包装,不要片面强调茅台酒的政治性和增产节约。1954年10月,湖北省进出口公司建议改进包装,否则与被誉为名贵国酒的地位不相称。此后改换新包装的事就提上了日程。1957年8月,茅台酒包装改换成功,香港五丰行赵经理就此向香港报界发表谈话,香港华侨报以“茅台新装,华贵优雅,春节宴会,甚受欢迎”为题,刊登了赵经理的谈话。既然称为“成功”,应该是在改新装销售一段时间后所作的评估,而不是即改即说““成功”。“春节宴会甚受 欢迎”八个字证明了改新装是1957年春节(1月31日)以前。查茅台酒的出口销量,1956年为14吨,1957年激增到30.1吨。综合分析,改新装的时间可以圈定在1956年。这次外销酒改装改了什么?我们推断:更换了瓶贴(使用彩色背贴,正贴于1956年3月改“苔”为“台”),使包装更美观,像香港商报当时报道的“新装茅台更迷人”;更换了封口,使用木塞,以更好地防漏;并且可能就瓶子工艺作进一步的改进。既然外销酒包装更改,按一般推论,内销酒也应该同步或稍后改装,所以我们认为内销酒改“苔”为“台”外和封口改为木塞也应该在这一时期。

此后至六十年代,内销茅台的主要特征:

(1)正贴:“贵州茅台酒”和“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均为简体(图1)。五星标如图1A。

(2)背贴:文字简体、竖排,结语“特此敬告”,日期格式为蓝色汉字(图1B)。背贴厂名落款先为“贵州省茅台酒厂”,后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

6

1956年外销酒改新装换背贴后,未用完的一些外销老背贴被用于内销酒上,这些背贴汉字为繁体(图2)。(3)封口:木塞,封口纸上印有“贵州”两字(图2A)。

(4)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一些细微变化。瓶子在不断改进中。图3产于1964年,瓶颈变长一点,背贴简体不变,日期仍为蓝色汉字,但书写方式有变化(图3A)。五星标如图3B,正贴如图3C。

(二)1966年7月起:乳白玻璃瓶

1966年3月,轻工业部召开的出口工作会议,决定茅台酒陶瓷瓶改为螺旋口的白玻璃瓶,用红色塑料旋盖。1966年7月省轻工业厅发文通知采用乳白玻璃瓶。按一般逻辑推论,既然3月决定出口茅台使用白玻璃瓶,说明在3月之前乳白玻璃瓶应该出来了,并且已经使用、效果良好。因此,乳白玻璃瓶出现的时间(从试使用算起)可以确定为1965年后期至1966年初这个时间段。

(三)六十年代后段起:三大革命

文革开始后,据说茅台酒曾出现印有语录的品种,如同五粮液(图3D),但实物未见。1967至1968年这段,五星茅台修改背标说明(图4),内容中提到“三大革命”,这种酒称为“三大革命”。

五星标如图4A(与图7相同),A黄B黄,标使用至1982年才有变化。

C处高粱3粒,这个

日期格式前期延续六十年代初为蓝色汉字,后期为蓝色数字(图5),两种日期格式分界的时间在75年3月到77年10月之间。

(四)1978年:三大葵花

1978年经批准,有25.8万张原封存的葵花牌商标被用于内销酒上,即正标为“葵花牌”,背贴为“三大革命”,葵花商标(图5A)美仑美奂,印刷质量精绝。有人说八十年代以前印刷效果差完全是无稽之谈。生产日期为蓝色数字。这种酒称之为“三大葵花”(图6)。

三大葵花生产时间只在1978年,大约从年初至10月份左右。这期间生产的内销茅台,并非全部是三大葵花,也混杂有五星茅台

二、1979-1986年五星茅台

特别提示。茅台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封口一般都采用鲜红的赛璐璐皮子,但1978年后期却采用暗紫红色半透明的赛璐璐皮子(图6A)。由于半透明瓶颈出现一圈白环,有人也称之为“白环酒”。暗紫红色半透明的赛璐璐皮子开始使用的时间约1978年10左右(你要知道,本文中前后两、三个月或三、四个月都算左右),结束使用的时间在1980年5、6月左右。

(一)1979-1981年三大革命

五星标A、B位臵为黄色(图7),瓶盖有圆形、八角(图8),盖顶上没有“茅台”暗字。

背标生产日期1979、1980年都为蓝色数字,1981年在6月为蓝色数字,7月为蓝色汉字,也即1981年存在两种日期格式(图9)。

(二)1982年三大革命停产

1982年10月左右,五星茅台更换背标,“三大革命”背标停用,采用有黑体“茅台酒”三个字的背标(图10)。三大革命至此结束。

1982年(包括三大革命),出现两种五星标,一种A黄B黄(图7),另一种A黄B白(图11)。

注意图7和图11箭头标示位臵的高粱粒,图7为3粒,图11为2粒。几个要点:

(1)1982年,凡是A黄B黄的,都为3粒;A黄B白的,都为2粒。

(2)三大革命的五星标有2种,一种是A黄B黄3粒,一种是A黄B白2粒。

(3)自从1982年改换五星标,以后的五星标不管再如何更改,都是2粒。1982年的生产日期为蓝色汉字。

(三)1983年-1985年五星茅台

1983年6月左右,五星茅台盖顶上出现“茅台”暗字(图10A),这个特点一直延续到1986年地方国营结束。

1983-1985年间的五星茅台,五星标为A黄B白2粒(图11),24

其中1984年也见A黄B黄2粒五星标(图13)。这期间的生产日期仍为蓝色汉字,背标、封口与其前的五星茅台一样没有变化。

(四)1986年地方国营结束

1986年的五星标A黄B黄2粒(图13,“粒”的问题下文不再提了),25

背标、封口没有变化,生产日期年初仍为蓝色汉字,2-4月间改为蓝色数字,即1986年出现两种日期格式(图12)。

1986年8月茅台酒厂接上级通知更改内销酒包装,由540毫升改为500毫升,并改塑盖为铝盖(图12A)。接通知后是马上改,还是准备准备几个月后改,暂难定论。我们采用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是,1986年后期地方国营结束,进入铝盖500毫升54度茅台的时代,瓶身棉纸取消,开始使用外盒。

三、1987年以来的五星标

1987年生产的铝盖500毫升五星为54度,1988年中期左右改外盒54度为53度。

(一)1987-1990年五星标的混乱时期

这四年间出现三种五星标,A黄B黄(图13),A黄B白(图14),A白B白(图15)。三种标的大体使用情况是:1987年三种标均有出现;1988-1990年间并存两种标:A黄B白、A白B白。

(二)1991年以后的五星标 五星标A白B白(图15)稳定下来。

(三)2001年的五星标

2001年,使用了近十年的五星标有了变化(图16)。A处由原来的白色变为黄色。B处白色不变。C处两个地方的麦芒,以前有黄色打底,现在没有了,底色为白色。

(四)2002年以后的五星标

2002年五星标再变化(图17)。B处由2001年的白色变为黄色。C处稻粒的结构形状有了明显变化。D处两个地方的麦芒线条与以往不同。E处也有变化。

(五)2003年中后期以后的五星标

2003年中后期五星标再变化(图18)。F处打结的线条与以往全部不一样。G处一根尖线与之前不一样。H处麦粒的结构形状与2002年又不一样。这个五星标一直使用到现在(2008年)。

图片:

四、1987年以来的生产日期、标签和喷码

(一)1987年以后的日期模式

日期标示于背标上,格式为蓝色数字+汉字宋体(图19)。

(二)1990年3-5月出现日期标签

1990年有两种日期格式,先是如同1987年一样标在瓶身上。1990年3-5月间开始出现生产日期标签(图20),贴在盒盖内侧。日期格式为蓝色数字+汉字宋体。开始出现批号,格式为“90--11”。

从出现日期标签到1990年底这段时间,背标延续其前的版本,上面有原印刷好的“年月日”字样但留空白(图21),生产日期印在标签上。

1991年更改背标后,背标就没有年月日字样了(图22)。这时期的五星茅台的标签比飞天茅台的标签多了“酒度”这一行。

1990年间,茅台厂的一张标签出现了印刷错误(图20),酒度53之后应为“+-”(叠起),但原厂少印了“-”。之前的另一次原厂印刷错误为1988年、1989年的一种外盒,应为“53%VOL 106PROOF”,却误印为“53%VOL 108ROOF”(图23)。

(三)1992年9月以后的日期和标签

(四)1993年4月28日以后的日期和标签

1993年4月28日以后,取消了标签,其内容打印在背标上,日期、批号字体为红色(图25),直至1995年11月23日

1992年9月(或前后几个月),标签内容有变化:更改了“标准代号”,出现了 “准印证”,减少了一行酒度因为标在瓶身上了(图24)。这几个月里,出现两种标签混用的情况。

(五)1995年2月21日至11月23日的生产日期

1995年2月21日生产日期启用喷码。在1995年2月21日至11月23日这个时段,五星茅台的生产日期既标在瓶身背标上,同时也标在瓶盖喷码上(图26)。

(六)1995年11月23日以后的生产日期

生产日期标于瓶盖喷码。在多倍放大的情况下观察,真品茅台的喷码,落点干脆、边缘圆润、色料饱满(图27上)。比较一种假冒茅台的喷码(图27下)。

注意,2000年以前茅台喷码的“0”字,是有一道斜线的(图28)。

五、1987年以来的正标

(一)1987年以后的正标

标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图29左)。

(二)1991年以后的正标

1991年1月8日,在“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的下面加标:“53%VOL 500ml”(图29右)。

(三)1997年以后的正标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下面标示为:“53%(V/V)500ml”(图30)。

注意,八十年代容量标注是ML大写,九十年代是ml小写,容量大写是八十年代茅台的特征(图30A)。

(四)2001年以后的正标

厂名标示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图31)。正标上出现了年份。

(五)2003年中后期以后的正标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下面出现了英文,五星商标下方出现了“53%(V/V)”(图32)。

2005年出现两种正标。一种标示“2005”。一种标示“2005”的位臵改为标“500ml”(图33),这种酒的年份改印在背标上。

(六)2006年以后的正标

2006年起正标上不再印生产年份,原印年份的位臵改为“500ml”,年份改印在背标上。

(七)2007年以后的正标

改正标上两个地方的“53%(V/V)”为“53% VOL”(图34)。

六、1987年以来的背贴

(一)1987年以后的背贴

标题“茅台酒”三字为黑体,正文为楷体,下有年月日(图35)。这个背贴的使用时间从1982年中后期至1990年底。

第四篇:鉴别石英石好坏的简单方法

东润建材有限公司

鉴别石英石好坏的简单方法

一、硬度:石英石含量的上下最直观的反响就是硬度,所以大家去

看的时分随身带一把钢制钥匙,能够拿他们的样品在正面、背面用力划,一定要用力,假如石英石台面没划痕,只留下钥匙的金属色(用手一摸能否仍润滑),那质量根本是过关的。

二、气息:好的石英石都是环保资料消费,闻起来有很自然的石滋

味。劣质的石英石消费过程中参加了含甲醛的胶水,消费出的板材有很浓的甲醛味,这种石英石价格再廉价也不能选啊,危害生命!

三、颜色:颜色、颗粒能否平均,特别是双色板,颜色、颗粒平均的,才算是劣等的石英石。

四、气孔:外表能否有气孔,有气孔则为不好的石英石,这个气孔

有大有小,大的认真就能看出来,小的的话要专业人士才干看出来。

五、耐磨性:200目以下砂纸打磨,容易掉落石头粉末为质量不好的石英石。

六、缝隙:加工过的边拼接处能否缝隙明显,不明显的为好的产品,阐明加工的精密,也是权衡石英石台面废品的一个办法。

七、加工过的台面:加工面、切割面上下沿能否很完好,有切割崩

裂口者为不合格。

第五篇:鉴别膜有几个简单的方法

鉴别膜有几个简单的方法:

◆ 用手摸,劣质膜的颜色是家在安装胶层里的,所以胶层、膜都较厚,弹性差;

◆ 用酒精或汽油擦,因劣质膜是胶染色膜,所以去除膜的保护层后擦拭胶层,即可见脱色现象;

◆ 用鼻闻,劣质膜胶层残留溶剂中苯含量高,有异味,会严重危害车主的健康;

◆ 看质量保证,查看有无厂家的质量保证书。厂家的质保卡通常包含质保项目、年限、赔付方式,以及真实可寻的制造商名称、地址和电话;特别是查验条形码,正规厂家产品包装上一定有条形码;

◆ 防划伤层:贴膜时挤去玻璃上的水或者清洗液时必须用“保护膜”衬在下面,否则玻璃上会留下细小的、肉眼不容易看见的划伤,如果没有“保护膜”说明是没有防划伤层的劣质膜; ◆ 参考生产厂商的技术参数:可见光透光率、可见光反射率、热散失率、紫外线隔阻率是生产厂商常用的反映膜性能的专业名词,前3个通俗含义是透明率、反光率、隔热性。透光度高、反光度低、隔热性好,紫外线隔阻率能达到98%的膜才是膜中精品。鉴别膜有几个简单的方法:望 闻 问 切

首先观察车膜的颜色,同一品牌的车膜,颜色选择有多样,消费者应事先对自己所喜欢的品牌作些初步了解,不要只听装潢店天花乱坠的介绍。

其次,消费者可从膜内采用的是干胶还是湿胶来区分,这是最绝的一招。高档优质的太阳膜都采用干胶,消费者可用牙齿咬边角后撕开其隔离保护层,车膜不粘手就是优质的,反之,粘手的就是相对劣质的车膜。

第三,闻气味。优质车膜撕开隔离保护层,没有任何气味,或是有淡淡香味,而劣质车膜则有刺鼻的气味。

第四,辨别质地和手感。优质车膜抖动时声音清脆,质地感较好,就像抖动新的百元钞票一样;而劣质车膜,抖动时声音很沉闷、很软。

第五,辨别防伪标志,现在,许多高档品牌都有防伪标志,而且防伪标志制作清晰,很规则。但劣质假冒的防伪标志不均匀,也不清晰。

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应特别留意质保卡。像3M于去年5月推出了电子质保卡系统,获得授权的施工店才可以获准进入该公司的网上认证中心,可为消费者提供质保书申请服务。

最后上一些车内外贴膜效果的照片,供大家参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3/134011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