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工程审计现场勘查记录表

工程审计现场勘查记录表



第一篇:工程审计现场勘查记录表

工程审计现场勘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审计类型:勘察地点:勘察时间:年月日委托单位人员:建设单位人员:代建单位人员:监理单位人员:审计单位人员:施工单位人员:

第二篇: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复习题

一、概念

1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以及遗留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各种犯罪痕迹、地点和物证的场所。

2现场勘查:是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而依法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和人、事、物进行的现场勘验检查和现场调查访问的一项侦查措施。

3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案情,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实地勘验过程的同时或前后,围绕案发现场,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对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进行查访的一种侦查活动。

4现场勘查指挥:是指依法确认的现场勘查指挥人员亲临犯罪现场,引导、协调、组织现场勘察人员实现、完成现场勘察任务的行为。5现场勘验、检查:是指勘察人员运用自身感官和科学技术方法,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文件、人体、尸体等进行的观察、检查、检验、记录和提取痕迹物证的活动。

6现场勘验记录: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验过程中,依法运用文字记录、绘图、照相、摄像等方法,将现场上与犯罪有关的情况和勘验活动加以固定的一种法律文书。

7现场搜索:是指在现场实地勘验的过程中,为了寻找、发现遗留于现场外围的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尸体、尸块及隐匿的犯罪嫌疑人而进行的一种查缉活动。

8现场分析:是指在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结束之后,现场勘查人员在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组织下,依据勘查、访问所获的证据和信息等材料,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对事件和案件情况所作的系统剖析、推断。

9现场实验:是为了证实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是否存在,或者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而参照案件原有条件将该事实或现象加以模拟演示的一种现场勘验方法。10原始现场:是指案件发生以后到现场勘验之前,没有遭到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11动态现场:是指发案前之状态由于犯罪行为的实施而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犯罪现场。

12杀人案件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时,实施杀人、碎尸、隐藏、掩埋、抛散尸体、尸块及其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场所。

二、简答题

1犯罪现场的分类?

答:犯罪准备现场、犯罪实施现场和犯罪逃匿现场;主体现场(中心现场)和关联现场(外围现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杀人现场、盗窃现场、强奸现场、抢劫现场和放火现场等 2现场勘查的任务?

答:查明事件性质,确定是否立案;查明犯罪活动情况;发现、固定、提取、检验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记录现场情况;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登录和存储现场信息资料

3侦查部门受理案件的渠道?

答: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属直接到侦查部门报案;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属或其他案件发现人通过“110”报警服务台向公安机关报案;有关单位和公民个人向侦查部门报案;基层公安保卫人员接到群众报案后,再转报侦查部门 4现场访问的任务?

答:查明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基本情况;查明案件发生、发现的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侵害财物的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及附加特征等情况;查明犯罪嫌疑人遗留物品、物质的情况;查明发案前后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动向;查明被害人的基本情况 5对被害人、事主的访问方法? 答:访问前要做好安定情绪的工作;向被害人说明访问意图;确定提问的顺序;对受重伤的被害人的访问;对谎报假案的所谓事主或“被害人”访问;对强奸案件被害人的访问 6现场勘验、检查的任务? 答:①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犯罪现场的范围和数量,犯罪分子进出现场的路线,现场中心的情况

② 痕迹、物品在现场的具体位置、状态、承受客体的情况及其与周围其他痕迹、物体的关系;痕迹形成的过程、原因、新旧程度及与犯罪活动的关系;形成痕迹的造型客体种类及其特征;形成痕迹的物质成分及痕迹上附着物的情况

③现场遗留物品的名称、种类、材质、外观,遗留的时间、过程、原因及附着物和特殊标记的情况;遗留物品的位置及与其他痕迹、物品以及犯罪行为的关系

④死者的位置、姿势,死亡时间、过程、原因;尸体外部损伤形状、性质、分布状况、严重程度;凶器的种类及其他异常情况。对无名尸体、碎尸应当推断年龄,查明性别、身高和个体特征。

⑤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生理状态,被害人受到伤害部位、受伤程度,犯罪嫌疑人人身特征及受伤情况 7勘验时应遵守哪些顺序原则?

答:先静观后动手;先固定后提取;先表面后内部;先地面后高处;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变后稳定

8现场实验的作用?

答:现场实验可以为是否立案提供依据;现场实验可以为查明案情提供依据;现场实验可以验证被害人、知情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真实性 9现场实验的规则?

答:应尽可能在案件发生的原地进行;尽量使用原有物品和工具;尽可能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进行;要坚持反复实验;遵守法律,执行政策 10现场分析的任务?

答:①全面汇总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情况,检讨勘查工作的得失,决定勘查的补救措施

②对事件性质作出说明,阐明立案理由

③分析、判断案情,为制定侦查计划、开展侦查提供依据

④决定对勘查后现场的处理意见 11如何分析作案人数?

答: 根据现场上遗留犯罪指纹和足迹;根据现场上遗留犯罪工具痕迹;根据作案人作案需要的时间;根据现场上丢失财物的情况;根据被害人的体态和尸体状况进行分析、推断。12杀人案件现场有哪些特点?

答:绝大多数现场上有被害人的尸体、尸块、尸骨或血迹,现场痕迹、物证较多;犯罪分子实施杀人行为一般是有目的的;现场容易受到破坏

三、论述题

1现场保护的任务?

答:

一、核实情况,迅速报案:

(一)核实情况:(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或者发现了什么时间;(2)发生或者发现事件的简要经过和现场的基本情况;(3)事主、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和被抢、被盗财物的基本情况;(4)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5)报案人的基本情况

(二)迅速报案:(1)及时报告可疑事件;(2)直接向刑事侦查部门报案,以利于侦查破案;(3)重、特大紧急性案件,可以越级上报,以免贻误战机

二、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布置警戒,封锁现场:

(一)划定保护区范围;

(二)布置警戒,封锁现场:(1)设置警戒线;(2)封锁交通要道

三、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一)救助受害和受伤的人员

(二)排除险情,抢救财物

(三)排除障碍,保障交通

(四)控制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

四、进行初步调查访问

五、向侦查人员报告保护现场的情况:(1)有关保护现场人员的基本情况;(2)有关发案的时间;(3)有关案件的基本情况;(4)有关案件发生后的损失情况(5)有关现场保护的情况(6)有关犯罪案件的知情人和疑人疑事情况 2现场分析的步骤? 答:

(一)汇集材料:

(1)一步式汇集材料的方法;(2)两步式汇集材料的方法

(二)分析、综合

(三)论断决策:(1)判断现场性质(2)决定是否立案(3)拿定侦查措施(4)确定现场的处理 3判断作案时间的依据? 答:(1)依据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属、发现人、报案人、知情群众所提供的发案经过情况进行分析;

(2)根据现场上能表明时间的物品的状态进行分析;

(3)根据现场上痕迹的新旧程度、血迹颜色以及作案人遗留在现场上的雨具,雨雪脚印等以及天气变化的情况来分析;

(4)根据现场上有关物品的状态分析;

(5)根据尸体现象(尸温、尸斑、尸僵和尸体腐败程度)以及胃肠食物的消化程度来分析死亡时间,进而判断作案时间;

(6)根据被害人、事主生活习惯、起居规律或发案单位的值班、巡逻时间来判断;

(7)根据破坏障碍物的工程量大小,以及被杀害人数,被抢、盗的财物数量、体积、重量来判断;

(8)根据现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来往人员活动情况进行推断;(9)利用多种有关事件综合进行印证

四、填空题

1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

2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起点和(基础)。3(查明事件性质)是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

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5在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分工时,技术人员应在(现场实地勘验)组。

6现场勘查指挥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现场保护人员)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

7现场勘查获取侦查线索和证据的来源和途径,一是现场访问,二是(现场实地勘验)。8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应以(尸体)为中心。

9在杀人碎尸案件中,发现尸块的地方往往不是(作案的第一现场)。

10现场实验,对同一实验应(反复多次)进行,必要时应变换实验的条件和方法。11现场勘验笔录叙事部分记载的顺序应与(勘验检查)的顺序一致。12在侦查实践中,人们往往将(现场勘验笔录)、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称为“三录”。13保护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

14保护现场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现场勘查结束)为止。15现场上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主要有(记录法)、标记法、(遮盖法)、转移法。16(犯罪行为要素)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17犯罪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留痕性、(反映性)、复杂性、(易变性)。

18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19现场上留下的痕迹能够清晰地辨认出犯罪分子地行走路线,这时可选用(现场提取)的顺序勘验。

20杀人案件的现场勘验应以(尸体)为中心,对公民住宅进行搜索,应出示(搜查证)。21凡多次勘验的现场,每次勘验均应做(勘验笔录)。

22犯罪现场的伪装迹象常常是通过(各种反常迹象)表现出来。

23保护现场中实施急救人命的紧急措施既适用于受伤的被害人,也适用于(犯罪嫌疑人)。2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25在侦查实践中,通常我们习惯把受到人身侵害的人称为被害人,而把受到财产侵害的人称为(当事人)。

26勘验过程中提取痕迹、物品时,均要先(照相),然后才能提取。

五、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B)。

A行凶杀人的地点

B犯罪分子来去现场的路线

C 盗取财物的地点

D对受害这实施抢劫的地点

2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C)。

A时间要素

B空间要素

C犯罪意用

D物质形态变化要素 3(D)是犯罪行为的必然结果。

A作案时间

B作案空间

C犯罪意用

D物质形态变化 4第一、第二、第三„„现场是根据(B)来划分的。A根据犯罪现场的价值

B根据实施犯罪行为的先后顺序

C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D根据同一现场的不同部位 5杀人碎尸案件,首先发现的常常是(D)

A第一现场

B 主体现场

C变动现场

D关联现场 6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场所称之为(A)A主体现场

B关联现场

C原始现场

D变动现场

7现场保护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B)时为止。

A侦查人员赶到现场

B现场勘查工作结束

C现场勘查正式开展

D向侦查人员汇报情况结束 8对于现场保护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保护人员应该做到(C)。A当场拘留并严加看押

B逮捕

C布置专人秘密监视

D当场予以搜查 9划定露天现场保护区范围,通常的做法是(A)。

A将保护区划分的大一些

B将保护区划分的小一些

C准确划定保护范围 D保护过程中不断调整保护区范围

10指挥员到达现场后了解案件及现场的情况主要通过听取汇报,亲自询问和(C)。A勘查现场

B勘验现场

C巡视现场

D检查现场 11对铁路上发现尸体的现场保护时应(C)。

A中断交通封锁现场

B通知刑侦部门尽快赶赴现场勘验

C将尸体移到适当位置 D指挥火车绕道通行

12现场保护组主要由(C)组成。

A侦查员

B技术员

C工作人员

D派出所民警 13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C)。

A查明主体的情况

B查明犯罪活动情况

C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D初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14(C)是指根据现场分析的情况,侦查工作应查找具备什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A侦查计划

B侦查方向

C侦查范围

D侦查部署 15现场勘查的核心任务是(C)。

A现场保护、现场分析、现场访问

B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现场保护 C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

D现场记录、现场分析、现场制图 16现场勘查时聘请来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应(A)。A协助现场勘查人员勘验现场

B独立完成现场勘验工作 C对现场勘验情况 进行见证

D组织进行现场勘验工作

17当同一案件或同一问题有两个以上的知情人时,现场访问(C)。A可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

B为加速只要访问一个知情人即可 C应单独分别进行

D可让其选派代表反映情况 18劫杀人案件现场访问对象中首先应进行询问的是(B)。

A左邻右舍

B报案人

C曾经目睹犯罪分子的人

D财物保管人

19现场范围不大,中心部位明显,痕迹物证比较集中的现场,应采取(B)的顺序勘验。A从外围向中心

B从中心向外围

C分片分段

D沿着犯罪分子的行走路线

20现场中心在室内,留在室外的痕迹物证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随时可能受到破坏,这时应选用(C)勘验顺序。

A中心向外围

B 外围向中心

C从某个待定的部位开始勘验

D分片分段分层勘验 21现场中心部位发现两种足迹,则说明(C)。

A犯罪分子两个人

B一种为犯罪分子的,另一种为犯罪人的

C结合外围部位足迹情况,确认犯罪人数

D以上答案没有正确的 22足迹最稳妥的方法是(A)。

A照相法

B静电吸附法

C石膏制模法

D事物提取法 23上有喷溅湿血迹的杀人现场应当用(A)法提取血迹。A现场实物法

B现场转移法

C现场照相法

D现场显现法 24构成现场勘验记录的几种形式,起主导作用的是(A)。A现场勘验笔录

B现场绘图

C现场照相

D现场录像 25分析作案人数主要分析是(A)。

A单人作案还是结伙作案

B作案的具体人数

C A、B两方面都必须分析 D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分析A或B

26(C)是指根据现场分析的情况,侦查工作应查找具备什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A侦查计划

B侦查方向

C侦查范围

D侦查部署 27分析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

A分析时间的性质

B分析案件的性质

C分析案情

D分析犯罪人的特点 28较准确的分析判断现场尸体死亡时间的是(C)。

A现场上的尸僵

B现场上尸体所处位置的钟表

C现场上尸体解剖的胃内容 D现场上尸体边上的呕吐物

第三篇:现场检查记录表

现场监察检查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职务:检查时间:201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

我们是的执法人员,证件号;,证件号;,证件号。这是我们的证件。现依法对你单位开展公共机构节能专项监察现场检查,请予以配合。

检查情况:

检查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名):见证人:

201年月日 联系电话:检查场所:

第四篇:现场勘查笔录

概念及作用

现场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痕迹、物证等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

人签名或者盖章。”

现场勘查笔录是搜集犯罪证据、发现线索、揭露犯罪的依据。也是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其他当事人陈述的有力证据;是公安机关研究案情、确定立案和制订侦查工作方案、制作立案报告、破案报告、起诉意见书的依据。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控诉犯罪和法院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材料之一。因此,现场勘查笔录直接关系到立案、侦查、起诉乃至审判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场勘查情况。

现场勘查笔录与现场照像、现场绘图共同组成完整的“现场记录”,三者缺一不可。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现场勘查笔录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在文书顶端正中,由“案名+文种”组成。如《王××被杀案现场勘查笔录》。

2.现场勘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现场勘查的地点。4.参加人姓名、单位、职务等。

(二)正文

该部分内容是现场勘查笔录写作的重点,要准确、清楚、详细地写明犯罪现场的勘查过程及结论。主要

写明以下几点:

1.基本情况

接受报案的时间,报案人、被害人的姓名、住址、所在单位及其所提供的关于发生、发现案件的简要过

程。2.现场保护情况

到达现场的时间,现场保护否。保护现场人员姓名、职业和住址;到达现场时间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发现何可疑现象及问题。如现场在采取保护措施前已受到破坏,应如实写明已破坏的原因和简况。进行勘查时的天气及光线条件。3.现场所在的具体地点、方位和周围环境

如现场在某屋内,则应记清所在的市区县、街道、居民区(或乡、村、组)门牌号或楼幢、楼层、单元号数,现场的左邻右舍毗邻居房屋和四周街巷通向状况等;如现场在野外,则应记明周围的地形、地物、道路通向等状况。如现场有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则应分别记清上述内容。

4.中心现场勘查发现的情况

中心现场是犯罪事实反映最充分最集中的地方,记写清楚中心现场的详细勘查情况,有利于分析判断案情、犯罪动机、手段,更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为侦破创造条件。所以中心现场的勘查情况必须

记写具体、详细、清晰。

一般记写的内容有:

(1)屋内门窗的方位、开闭、家俱什物的布局、挪移、翻动和损坏的情况。

(2)现场留下的搏斗、挣扎、翻滚、卧压痕迹以及罪犯在现场活动的痕迹,如攀援、蹬蹭、擦拭、洗刷、撬

凿等。

(3)罪犯遗留、抛弃在现场的物证,如作案工具、衣物、纸屑、烟头、毛发、血迹和精斑等。

(4)被杀者的性别、年龄、尸体倒卧的位置、姿势、衣履、穿着的变化,伤势和致命的部位、伤状等尸表检

验情况,尸体上及其周围的血迹等。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笔录及范文

一、概念及作用

现场勘查笔录是公安机关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痕迹、物证等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文字记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现场勘查笔录是搜集犯罪证据、发现线索、揭露犯罪的依据。也是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其他当事人陈述的有力证据;是公安机关研究案情、确定立案和制订侦查工作方案、制作立案报告、破案报告、起诉意见书的依据。同时,也是检察机关控诉犯罪和法院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材料之一。因此,现场勘查笔录直接关系到立案、侦查、起诉乃至审判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场勘查情况。现场勘查笔录与现场照像、现场绘图共同组成完整的“现场记录”,三者缺一不可。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现场勘查笔录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首部 1.标题。在文书顶端正中,由“案名+文种”组成。如《王××被杀案现场勘查笔录》。

2.现场勘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3.现场勘查的地点。

4.参加人姓名、单位、职务等。(二)正文

该部分内容是现场勘查笔录写作的重点,要准确、清楚、详细地写明犯罪现场的勘查过程及结论。主要写明以下几点:

1.基本情况

接受报案的时间,报案人、被害人的姓名、住址、所在单位及其所提供的关于发生、发现案件的简要过程。2.现场保护情况

到达现场的时间,现场保护否。保护现场人员姓名、职业和住址;到达现场时间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发现何可疑现象及问题。如现场在采取保护措施前已受到破坏,应如实写明已破坏的原因和简况。进行勘查时的天气及光线条件。3.现场所在的具体地点、方位和周围环境

如现场在某屋内,则应记清所在的市区县、街道、居民区(或乡、村、组)门牌号或楼幢、楼层、单元号数,现场的左邻右舍毗邻居房屋和四周街巷通向状况等;如现场在野外,则应记明周围的地形、地物、道路通向等状况。如现场有第一现场、第二现场,则应分别记清上述内容。4.中心现场勘查发现的情况

中心现场是犯罪事实反映最充分最集中的地方,记写清楚中心现场的详细勘查情况,有利于分析判断案情、犯罪动机、手段,更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为侦破创造条件。所以中心现场的勘查情况必须记写具体、详细、清晰。

一般记写的内容有:

(1)屋内门窗的方位、开闭、家俱什物的布局、挪移、翻动和损坏的情况。

(2)现场留下的搏斗、挣扎、翻滚、卧压痕迹以及罪犯在现场活动的痕迹,如攀援、蹬蹭、擦拭、洗刷、撬凿等。

(3)罪犯遗留、抛弃在现场的物证,如作案工具、衣物、纸屑、烟头、毛发、血迹和精斑等。

(4)被杀者的性别、年龄、尸体倒卧的位置、姿势、衣履、穿着的变化,伤势和致命的部位、伤状等尸表检验情况,尸体上及其周围的血迹等。

(5)现场上发现的反常情况,如尸体上有开放性的伤口,但周围却没有血迹;貌似溺死,腹内却没有进水;能盗走的钱财没有盗走;窗户、门锁完好无损,关闭正常,而被打破玻璃的窗框、窗台上的灰尘、蛛网却没有任何触动。记写清现场上的反常情况,有利于认定现场和分析判断案情。5.现场勘查的结论

发现和提取的痕迹、物证及犯罪遗留物的名称、数量、特征,具体证明提取的地点和位置;拍摄现场照片和绘制现场图以及录像的种类、数量。6.其他内容

如果在现场上进行了尸体外表检查、解剖检验、现场实验、人身搜查、除应单独制作详细记录外,也应简要加以反映。如果一次勘查后再次进行勘查,也应制作现场勘查补充笔录。(三)尾部

现场勘查指挥人、勘查人、见证人、记录人签名,并签署时间。

三、注意事项

笔录当场制作,并与现场绘图,现场照像三者统一,互为补充、互相印证。

笔录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勘查情况。不能记录分析、判断、推测的内容。

重点突出,繁简得当。详尽记录勘查中与犯罪有关的情况,对案件意义不大的情况略写,无关的内容不写。

 语言规范,叙述准确。要使用专业用语,精确记述有关的时间年月日、地点、方位、及物证痕迹的名称、数量、尺寸、形状等。 现场勘查笔录记写顺序必须与实际勘查的顺序一致。 要准确把握不同性质案件的特点,突出重点。现场勘查笔录存入侦查案卷(主卷)。来源:考试

第五篇:现场勘查证明

现场勘查证明

根据我校(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的招标要求,投标单位(单位名称)于年月日到现场勘查。

特此证明。

单位负责人(签字): 采购单位(盖章): 日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