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何店镇第六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讲话稿)

何店镇第六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讲话稿)



第一篇:何店镇第六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讲话稿)

何店镇第六次人口普查业务培训班开班会议

(讲话稿)

同志们: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2010年进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年第五次全时点是20101日零时,现在距离普查登记还有不到2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充分认识本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人口普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从重要性来 1

说,体现在三方面: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促进和谐的需要。从艰巨性来说,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流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镇人口状况相对十年前变我们共同克服。

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验收,把责任意识贯穿到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始终。要有质量意识,仅仅围绕质量这个中心落实各项工作。各阶段各环节都要做到严格、规范、高标准、高质量。要将工作目标责任制具体细化和量化到各阶段工作

中,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人口普查工作。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统筹规划,妥善安排。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要求高,程序复杂,工程繁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工作一次成功。

使普查权,要确保其真实性、要组织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根据工作需要,计生办要提供系统的计生人口信息资料,卫生院要提供新生资料,派出所要提供本镇的户籍资料,民政部门也要提供有关的死亡人口资料。各普查区要高度重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组织

管理与业务指导工作,搞好工作中有关的指导、宣传、配合工作。

第四,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搞好培训。这次参加培训学习的除了以前参加过人口普查工作的同志外,还有一部分任务重、责任重大,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0.9.7

第二篇:**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会议讲话稿

**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们要高度重视,为了圆满完成我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任务,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一、高起点认识

这次人口普查与以往历次普查相比,这次普查把常住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实施调查,在我国历次人口抽样调查或人口普查史上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类似经验可以参考、遵循,普查内容增多了;全镇将组织普查员,走进万余家庭,对3万多人口进行调查,调查规模扩大了;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日趋多元化,人口迁移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经济活跃带动行业职业变化加速,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居民配合程度下降,普查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搞准普查数据的难度加大了。普查任务非常艰巨,工作责任十分重大。

二、高速度落实

从这次人口普查工作本身来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周期安排规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现在距离普查登记只有短短37天时间,虽然前段时间已经完成了基层机构组建、区域划分制图、户口整顿、普查员选任、普查物资准备等大量准备工作,但还有普查前期最关键的人员培训和户主姓名底册摸底工作没有完成,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迫。所以大家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主动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这次人口普查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普查区要按照“全镇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按照县政府和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加强配合,按时按质完成人口普查各阶段的任务。

三、高质量完成

人口普查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各责任区、村、居委会、各有关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将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人口普查是一项政府的法定行为。要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共同担负起普查责任和义务,共同享受人口普查成果。各村书记为人口普查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文书为直接责任人,各村普查员为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各蹲村干部要加强督促指导,经常过问所蹲村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好普查过程中的热难点问题,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镇抽调普查办的同志要做到专人专职专责,集中时间和精力,切实搞好普查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督办检查工作,要认真抓好数据质量、逻辑关系、各类信息收集汇总把关工作,确保人口普查获得圆满成功。

二是加强宣传发动。人口普查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离开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搞好的,各村各单位要把宣传动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营造人口普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墙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全民动员,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把群众动员起来,达到人人自觉如实申报的效果。国庆节后各村要在集中醒目的位置刷写至少10条宣传标语,利用村务公开栏举办至少一期宣传栏。镇普查办要适时对各村宣传工作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不力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要通报全镇。

三是狠抓责任落实。这次人口普查普查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村各单位一定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按照全镇统一安排和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统筹管理。业务培训结束后,各村要按照镇普查办的统一要求,紧张有序行动起来,扎实搞好当前的户主姓名底册调查摸底任务,要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错登,不漏登,全力保证在10月20日前完成户主姓名底册上报任务。

四是狠抓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人口数量、结构等数据,因此,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准确普查。依法普查就是要切实保障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普查权,对依法获取的普查数据和资料,要确保其真实性、原始性,绝不能擅自更改,防止漏报、瞒报、重报、虚报、乱报,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保密义务。科学普查就是要规范办事,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规程的技术规范组织开展普查,确保普查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准确普查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这是普查工作的核心要求。要严格按照《人口普查条例》的要求,开展普查执法,对普查中发现的各种弄虚作假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镇纪委要严肃查处,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五是严格奖惩兑现。要加大考核评比力度,严格奖惩兑现,绝不姑息迁就。对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做出突出成绩的村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执行普查条例和普查方案,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甚至强令,授意普查人员、普查对象编造虚假普查资料的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未完成人口普查工作目标的,上报镇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批评,对未完成普查工作任务,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村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能及时通过上级人普领导机构验收的村、居委会,镇里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同志们,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作为,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人口普查任务,为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三篇:**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会议讲话稿

**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们要高度重视,为了圆满完成我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任务,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一、高起点认识

这次人口普查与以往历次普查相比,这次普查把常住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实施调查,在我国历次人口抽样调查或人口普查史上尚属首次,没有现成的类似经验可以参考、遵循,普查内容增多了;全镇将组织普查员,走进万余家庭,对3万多人口进行调查,调查规模扩大了;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日趋多元化,人口迁移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经济活跃带动行业职业变化加速,公众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居民配合程度下降,普查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搞准普查数据的难度加大了。普查任务非常艰巨,工作责任十分重大。

二、高速度落实

从这次人口普查工作本身来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周期安排规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现在距离普查登记只有短短37天时间,虽然前段时间已经完成了基层机构组建、区域划分制图、户口整顿、普查员选任、普查物资准备等大量准备工作,但还有普查前期最关键的人员培训和户主姓名底册摸底工作没有完成,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迫。所以大家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主动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这次人口普查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普查区要按照“全镇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按照县政府和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加强配合,按时按质完成人口普查各阶段的任务。

三、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各责任区、村、居委会、各有关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将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人口普查是一项政府的法定行为。要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共同担负起普查责任和义务,共同享受人口普查成果。各村书记为人口普查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文书为直接责任人,各村普查员为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各蹲村干部要加强督促指导,经常过问所蹲村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好普查过程中的热难点问题,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镇抽调普查办的同志要做到专人专职专责,集中时间和精力,切实搞好普查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督办检查工作,要认真抓好数据质量、逻辑关系、各类信息收集汇总把关工作,确保人口普查获得圆满成功。

二是加强宣传发动。人口普查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离开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搞好的,各村各单位要把宣传动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营造人口普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墙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全民动员,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把群众动员起来,达到人人自觉如实申报的效果。国庆节后各村要在集中醒目的位置刷写至少10条宣传标语,利用村务公开栏举办至少一期宣传栏。镇普查办要适时对各村宣传工作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不力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要通报全镇。

三是狠抓责任落实。这次人口普查普查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

村各单位一定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按照全镇统一安排和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统筹管理。业务培训结束后,各村要按照镇普查办的统一要求,紧张有序行动起来,扎实搞好当前的户主姓名底册调查摸底任务,要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不错登,不漏登,全力保证在10月20日前完成户主姓名底册上报任务。

四是狠抓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人口数量、结构等数据,因此,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准确普查。依法普查就是要切实保障普查人员依法独立行使普查权,对依法获取的普查数据和资料,要确保其真实性、原始性,绝不能擅自更改,防止漏报、瞒报、重报、虚报、乱报,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要严格落实保密义务。科学普查就是要规范办事,严格按照普查的工作规程的技术规范组织开展普查,确保普查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准确普查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这是普查工作的核心要求。要严格按照《人口普查条例》的要求,开展普查执法,对普查中发现的各种弄虚作假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镇纪委要严肃查处,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五是严格奖惩兑现。要加大考核评比力度,严格奖惩兑现,绝不姑息迁就。对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做出突出成绩的村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执行普查条例和普查方案,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甚至强令,授意普查人员、普查对象编造虚假普查资料的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未完成人口普查工作目标的,上报镇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批评,对未完成普查工作任务,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村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能及时通过上级人普领导机构验收的村、居委会,镇里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同志们,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作为,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人口普查任务,为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第六次人口普查材料

全国:

本报讯 中国十年来人口持续低增长,增速远低于上一个十年,预计到2032年人口会达到零增长。国家统计局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根据普查,加上港澳台的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0.57%。这个数字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马建堂分析,这表明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两个十年相比,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表明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这也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发布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中国的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中国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此外,此次人口普查发现有1370万人没有户籍,原因涉及多方面。

■ 焦点出生人口仍男多女少

总人口的性别比呈下降趋势,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但出生人口的男多女少问题依然存在,根据普查初步汇总的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这个数据比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尽管如此,118.06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范围。他表示,要高度重视这个数据反映的挑战和矛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进一步在就业、工资等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马建堂表示,1980年以后,特别是近十年,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少儿年龄的比重在缩小,“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在思索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

他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此外,中国要重视人口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同时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3 流动人口十年增一亿

流动人口的数量在过去十年里大幅增加。大陆31个省份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同时,人口的地区分布也呈现出一些变化。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马建堂分析,从反映人口迁移的数据看,中国的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更多的人口从内陆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这种趋势反映了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格局是协调一致的。人口的迁移既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提高了人口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专家解读

关键词1 人口零增长

人口零增长未必是好事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口学家陆杰华表示,对零增长预测的时间虽然略有不同,但是大致都差不多,2032年、2033年左右,十年前预测时大约是2040年以后才能进入零增长,现在提前了,这和生孩子少密切相关。

零增长实现前,人口的数量还是会增长,但更需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化,比如少儿比重、劳动力比重和老年人比重,将来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保持投资、消费和劳动力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对于怎么看待零增长,陆杰华认为不能简单判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过去认为零增长是好事,那个时候是考虑到人口是人‘口’,要占有资源像粮食,但是后来也发现人口也是人‘手’,是劳动力和家庭供养,到了零增长不完全是个好事,要看结构的变化。”

与此同时,老龄化伴随着子女减少和高龄老人增速越来越快是一种普遍的趋势。陆杰华说,“这个问题与我们目前讨论的人口红利有关,出生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对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我们还是劳动密集型。还有很重要的问题,虽然政府在加大养老的投入,但中国目前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少了意味着养老资源减少,今后怎么支撑养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关键词2 计划生育

少生不是说“只生一个”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研究、认真评估,慎重地、逐步地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陆杰华认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将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任务,但过去理解计划生育就是独生子女政策,这个观点在不断改变,少生不是说“只生一个”,要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合理的范围内要逐步调整,比如由现在的“双独”可生两个孩子,变成“单独”可生两个,这几年慢慢的都会改变。其实也都提到了日程,有些省份已经在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

他认为,将来肯定不会放弃计划生育政策,但二胎三胎都是计划生育,根据研究者的设想,十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国民无论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不论是不是独生子女,都可以普遍生二胎。但是在过渡的时候,总是渐进的,比如由“双独”过渡到“单独”,要考察政策长期累积的效果,如果一下普遍放开二胎的话,零增长就不是2032年了,可能就要推迟了。

至于各地的政策取向,陆杰华分析,计划生育条例都是各省制定,各省都对生育有长期监测,包括生育水平等各种变化,决定是不是要采取政策调整或完善,但不会全国一刀切的放开,肯定是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步开始。

他认为,一些超低生育率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以及一些城市化比较快的地区,生育率比较低,就要考虑开始调整。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是一个临界值,这些地区都是相对很低的,需要完善调整。

关键词3 流动人口

地区经济受制于人口流动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81.03%。

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因有大量流动人口,因此并不觉得缺劳动力,不需要做人口政策调整。陆杰华认为,这些地区享受的人口红利都是靠外来人口,而这些劳动力不是长期的、固定的,将来这些人的流动就会对地区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他以北京为例,认为北京的人口红利也是暂时的、短期的,不解决二元体制问题,这些人很难在城市稳定,现在1000多万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劳动力。

陆杰华认为,现在13.39亿人口,两个超过亿的群体需要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和“老龄人口”。最重要的是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他认为,2亿多流动人口,只有“进口”,却没有融合的制度安排,将来会是很大一个问题。

此外,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上,虽然在五年或者十年完全做到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趋同很难,但是要有时间表,消除本地人和外来人在待遇上和服务上的差异。要让外地人成为社会稳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样社会才会比较稳定。

针对1370万人没有户籍,陆杰华认为,虽然这部分人从总量上不是特别大,但是和过去统计时瞒报、漏报有关系,有的人可能不愿意报,比如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这部分,生了孩子以后不申报。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就要把人口的各种信息收集到,这1000多万中超生的比重应该比较大。由于目前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根据人头来算,比如教育、卫生等,这将是很大的一个利益群体,将来要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延伸阅读

第六次普查历程2010年11月1日-10日:入户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2010年11月16日至12月25日:事后质量抽查。2010年12月-2012年6月: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和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逐渐公布普查数据。

前五次普查数据

1953年 第1次人口普查 601938035人

1964年 第2次人口普查 723070269人

1982年 第3次人口普查 1031882511人

1990年 第4次人口普查 1160017381人

2000年 第5次人口普查 129533万人

湖北省:

昨日,我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此次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根据数据统计,我省常住人口达到5723.77万,其中,武汉市人口接近1千万。相比十年前,我省人口的生育水平明显下降。

【总量】十年仅增240万人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户籍人口为61759720人(含户口待定),与2000年底公 安 统 计 的 户 籍 人 口59359897人相比,十年间,人口增长了240万人,增长率为4.04%。

省统计局局长毛凤藻分析,跟全国相比,我省的人口增长率相对较低,这表明,十年来我省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分布】武汉人口逼近千万

调查显示,我省的17个城市、自治州和林区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有4个,依次为武汉市、黄冈市、荆州市、襄阳市。其中,武汉市常住人口最多,从十年前的830万人增至978.53万人,接近1000万。而神农架林区常住人口最少,不足8万人。毛凤藻表示,省会城市人口的增加,说明我省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已成趋势。

【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

这次人口普查显示,我省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据统计,全省常住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1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了0.35人。据分析,这主要是受我省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男女比降至105.56:100

十年来,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得到缓解,我省表现得更为明显。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占总人口的48.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8.59下降为105.56。而全国的统计数据是从106.74下降为105.2。

毛凤藻解释,女性的比重提升,跟近年来我国关爱女孩,在就业、工资等等方面男女一视同仁有很大关系。今后,这个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年龄】65岁以上人口占一成人口的年龄构成数据,是本次人口数据发布的看点之一。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963523人,占总人口的13.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9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06人,占总人口的9.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78%。

毛凤藻称,我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教育】高教人群增长2倍

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共计545634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3898人上升为9533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文盲人口近262万人,文盲率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7.15%下降为4.58%,下降了2.57个百分点。

据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流向】452万人口净流出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的常住人口为57237740人,统计口径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毛凤藻指出,这个数字表明,湖北现有452万人口净流出,在外省乃至境外居住,人口流出大省的趋势已经显现。他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差值,主要源自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过,人口流出一方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促进了农村发展;但是农村青年人的比例大幅下降,这将对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第五篇: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六次人口普查

一、热点材料

2010年9月26日,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誓师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建堂表示,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进行的最大社会动员,需要家家参与,人人配合。要使普查取得圆满成功,关键之关键就是要广泛深入进行宣传动员。按照普查工作安排,10月份为人口普查宣传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宣传活动的启动,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吹响了进军号,随后的一个月,全国各地将掀起人口普查宣传高潮。1986年,国务院批准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今年正好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11月1日零点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到时600多万人口普查员将陆续入户进行登记。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3、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相关问题

1、人口问题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我国老龄公速度加快,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已面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 答: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养老保障体制;努力构建城乡兼顾、全方位的社会为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老年人要积极锻炼身体,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轻人要积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在于查清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4、人口普查的意义何在?

答:有利于政府准确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就业和流动状况等;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政府加强和公平地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公共服务,保障与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角度看,人口普查不单是各级政府需要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5、请你为提出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

答: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6、青少年在人口问题上能做些什么?

答:青少年要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国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7、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答:①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着我国现代化的成败。②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河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8、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

答: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口优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时事政治竞赛题非选择题部分答案

21、(1)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④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⑤青少年应该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等。(4分)

(2)学会合作(1分);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指挥,相互配合;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相互沟通,真诚合作;公平公正,合作共享。(任意4点,得4分)

(3)无私奉献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耐心、爱心;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等

22.(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

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③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的必然要求。

(4)①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要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23、(1)刘丽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说明她是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中学生要做到①积极参与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质。②以社区服务为起点,培养服务社会精神。

(2)考生所答内容只要围绕知责任、懂道德、明法律、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利人达己等均可酌情给满分。

24.(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3)写慰问信,捐款捐物,做心理辅导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