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要点及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学科的工作布置,本学期我校语文组将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教改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组新教师逐年增多的现象,语文组将努力为青年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
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将紧紧围绕小班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正确把握小班特质,打造优质的小班课堂,促进我校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格式要规范。(一月一查)
3、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师生对话应讲普通话,老师板书写规范字,课后写好教学反思。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两周一查)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导优辅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二)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学实效。
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发展。
2、听课: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老师相互之间多学习,多交流。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要多听课。
3、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课的全部资料存档。
4、将“智朴”小班课堂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切实提高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5、开展师生共读及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活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三)搞好学科活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原则:尽量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运用、在参与中体验。各个年级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一二年级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三、五年级阅读感悟,培养初步的文学修养,做好读书笔记。
2、开展我校“读课外书,写规范字”活动。
一本书,创生一个特色班级,一个故事,创新一次特色活动,丰盛的阅读大餐,激越我们的才气,丰富多彩的活动,焕发了校园的生机和活力。本学期,为培养学生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着想,从学生长久发展着眼,引导教师从本学期开始着手,在小学阶段长期抓两点,“读课外书,写规范字”
3、利用“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开展好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校级交流,给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学习的平台。附:月份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及语文教学计划。
2、一年级语文老师参加县、区新教材培训活动。
3、开展县内公开课及职初教师亮相课活动。
4、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重点是对一年级老师进行新教材的培训。
5、双周作业检查及反馈。十月份 :
1、组织四、五年级老师参加“教研工作坊”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县、区级教研活动。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4、“五认真”工作月查。
5、配合学校开展好阅读及习作活动。十一月份 :
1、组织教师参加县、区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
2、组织开展一年级期中评价活动。
3、开展期中教学质量分析会。
4、组织职初教师执教公开课。十二月份 :
1、组织教师参加县内教师教学听课活动。
2、“五认真”工作月查。一月份:
1、组织质量监控(拟定期末复习计划)。
2、开展期末工作检查。
3、学期工作总结、材料归档。
2017.12.26
第二篇:2012——2013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课程改革理论为先导,总结课改经验,确保课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突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小学语文教研的思路,重视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牢固树立为学校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思路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驾驭教研的能力。
2.拓宽教研思路,丰富教研形式,发挥各级教研网络的作用,组织内容丰富的座谈会、研讨会、现场观摩等活动。
3.继续落实教研室听课制度,经常深入到学校,深入到课堂,听课、座谈,倾听教师心声,指导教学研究。
4.不断总结教学质量监测经验,拟制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的效度和信度。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评价教师,促进课程改革,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1.拟订2012——-2013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工作。
九月份
1.做好小学语文论文评选上报工作。
2.筹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3.督促小语课题结题筹备情况。
4.2012年新聘上岗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
十月份
1.开展送教到村小活动(紫阳)。
2.开展“工人子弟小学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
3.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4.小学语文课题结题。
十一月份
1.做好课改听课、调研工作
2.开展城乡教研分会联谊活动。
3.2012年新聘上岗小学语文教师中期调研会。
十二月份
1.召开明光市特级教师、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座谈会。
2.开展2012年新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调研会。
3.深入村级小学开展听课、交流活动。
2013年一月份
1.做好小学期末监测教学进度调研工作。
2.做好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系列工作。
2012年8月24日
第三篇:2008—2009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小语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功能,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8—2009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以小语课程建设为中心,把握小语教师专业发展(小语教育价值和课程执行能力)这一关键,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教研体制,提升教研品质,形成较为先进的教研文化。
二、主要工作
1.加强业务学习。继续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课程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讨。重视“小语学科教学建议”在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校本教研方面的重要作用。
2.深入开展教研组读书活动。各校语文组应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组织教师深入学习
一、两本教育教学论著,认真通读
一、两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积极倡导师生共同读书,振兴阅读,营造书香校园。
3.“以点促面”推进课程改革。以学科教研基地为依托,发挥学科中心组的骨干作用,协调和发挥市级“名教师工作室”、“直属教研联盟”、“戚区小语名教师工作室”、“新北区学校名教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教研工作计划《2008—2009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鼓励、指导、整合、推广体现各区域特色的、主题式的、系列化的研训方式,发挥其示范性和辐射性。充分发掘典型,共享教育智慧,体现动态建设的理念,倡导先进教研文化的形成。
4.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项目研究。(1)小语会新一轮课题“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主题阅读教学”方案研究并初步实施。(3)推进由市教研室领衔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国家级课题,选准研究的切入点,努力探索实现师生主体性张扬的途径,领悟师生课堂生活的真实愿景。(4)“主题式综合性语文基础知识”的评价研究。
5.提高课堂教学能力。(1)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特别是小语第一、第二课时“整体化设计”、“常态化课堂”的研究。(2)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如:以学段为界的阅读教学研讨、同课异构等,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小语课堂教学新模式。(3)以视频案例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促进多样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重点加强精品课建设和小语素材资源建设。(4)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6.加强学会的活动与管理。在活动中发现先进,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拓展教育专业生活的乐趣,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7.各项常规工作。如:试卷编制、常规调研、研究课开设等,公正、公平、公开、有序地展开。
下一页
$第四篇:【推荐】小学语文2019—2020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2019—2020学第一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将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小语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积极调动全体老师参与研究的热情,乐于研究,接受挑战,勇于突破,努力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催生学校特色的语文研究成果。
二、工作目标
(一)聚焦学科关键能力,积极实现课堂转型。
(二)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统编教材培训。
(三)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规划
(一)聚焦学科关键能力,积极实现课堂转型。
1.注重日常化研究。
课堂转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深入融合与内部整合”,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本学期,教研组将在理论学习、常规考核和学科活动方面将这一理念渗透至日常化研究中,加强校本教研,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从“教会知识”向“发展素养”的转变。
2.开展专题化研究。
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规划,继续加强低段语文教学研究的力度,深化低段语文教学常规培养的研究。依托起始年级的教学研究带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问题的研究,继续组织老师参加低段教学现场会,努力营造研究氛围,深化研究主题。
(二)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各类教师培训。
1.本学期,由于统编教材的全面施行,备课压力一下子加大,学校教研组将依托区教师发展中心全面开展的统编新教材研修活动,组织老师参加各类培训。
(1)针对全面启用统编教材的重难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备课方案,提高实效性。
(2)采取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加深对统编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提升教师用好新教材的能力。
(3)在精心落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聚焦课外阅读和统编教材相融合的教学研究,鼓励学校开展课外阅读课程体系和课程基地的建设,开发课外阅读教学新范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尝试拓宽课外阅读教学的空间。
2.继续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利用各级各类比赛的契机,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建立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加强梯队建设,促进学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发展。
(三)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开展学校作文比赛,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的持续养成,放大比赛的过程效应和激励作用。
2.实施专题性调研,增强调研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认真反思教学工作的得失,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从经验走向科学。
三、日程安排
八月份
1.参加统编新教材培训一
2.上交书法作品
九月份
1.参加市小语统编新教材培训二
2.校小学生作文比赛
3.参加市书法课选拔赛
4.青年教师练兵课
十月份
1.参加市小语统编新教材培训三
2.参加区低段教学现场会暨拼音教学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练兵课
十一月份
1.参加市小语统编新教材培训四
2.青年教师练兵课
十二月份
1.参加市青语年会
2.参加市统编新教材培训五
3.参加区小语评优课比赛
4.青年教师练兵课
一月份
1.期末考试
2.上交各类资料
第五篇: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继续围绕校本教研主题“整本书共读”及“学科关键能力导向下的部编版教材的解读”展开研究。
二、问题剖析
我校教研活动整体结构较为松散,没有有效调动起教师的参与度,没有有效发挥中年教师的引领作用,一度存在散点呈现、散点评价的现象。近几年研究整本书共读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并未在研究过程中彰显学校研究特色,形成相对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研究范式。缺乏成果梳理的意识,使得教研活动的效率大打折扣。
我校尚未形成完善的校内质量监控体系,要进一步强化“向校本研究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的意识,借助省市区各级的学业质量调研,加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评价研究。学业质量调研是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只有关注我校在实施课堂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及时跟进,才有可能实现“基础不丢,能力不放,关注思维,凸显语用”。
本学期,结合区工作计划调整研究点,希望通过研究整本书共读,研究部编版教材,切实提升我校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定位教学目标的能力。
三、工作思路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我校校本培训的三个核心要素。以“交流经验——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总结经验”为路径围绕主题展开研究,提高教研实效性。
1、调动已有经验
我们将以期初的教研活动为平台。全校一起梳理部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整体编排结构,初步做到能够勾连上下,有全局意识。另外,继续采取“上学下教”的模式,每个年级安排人员像上届执教者讨教经验。同时安排人员,给下届执教者传授经验、分享缺憾之处。这样既可以获得比较直接的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各年级都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反思其不足之处,不断完善。
2、强化理论学习
无论是整本书共读,还是编版教材的解读,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撑,才能摸清方向。部编版教材虽在本学期才全面铺开,但很多与其相关的研究早已开始。上一学期,我们初步将部编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进行比对的研究、了解部编版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但这些都只是粗浅地解读。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摸爬滚打,我们才会对“语文要素”、“课后练习”、“语文园地”、“读写结合”这些研究点产生深入研究的欲望,保证我们所做的研究有价值有意义,在教材使用时能够手中有法。
3、重视课堂呈现
实施课堂教学是让我们的研究内容可视化的重要载体。因为忽视了其重要性,之前我们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没有与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进行调整,希望实现研究的结构化推进。重视研究课的点评交流环节,及时为老师们录像,以便开展后续研究。
4、形成研究范式
随着教研活动的推进,我们会进行经验的总结,从已有经验中提炼出策略,形成研究范式,回到我们研究的起点,让老师们真正实现“手中有法”,并鼓励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
四、工作重点
1、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我们将结合“整本书共读”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融合,继续开展“小小朗读者”、“写绘小达人”、“少年演说家”活动,促进学生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结合区工作安排,开展校内的作文比赛,做好选内选拔。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
本学期,学校新进两位新教师,而根据学校的发展趋势,必将有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设立校内青年教师成长营,形成相对系统的培训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这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
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区级的各项培训展示活动及学校层面的培训。青年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加强,除了明晰本年级的学生情况及教学重点所在,还应对其他年段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在外出听课时,可以不局限于本年级。
学校上学期申报了“书册阅读研究”的省课题,要协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探索研究点,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
3、区域研究成果及时转化
重视区域成果的及时转化,目前对部编版教材开展的培训质量高,频率高,要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对于安排的外出听课活动,听课老师返校后都会进行分享交流,以便大家在第一时间有所了解。
4、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学生的阅读,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讲,都在日益脱离我们所熟悉的范畴。我们在带领学生共读时,必定也不能滞后太多,因此教师也与孩子一同开展整本书共读活动,开阔自身的阅读视野。
五、具体安排
八月份
1.参加统编新教材培训一
2.上交书法作品并选拔送市
九月份
1.参加市小语统编新教材培训二(三年级)
2.期初语文学科责任人会议
3.区信息化能手(小语低段)课堂教学比赛
4.校作文比赛
5.区小学生作文比赛
十月份
1.参加市小语统编新教材培训三
(四年级)
2.参加**市小学生作文比赛
3.区低段教学现场会暨拼音教学研讨活动
4.校内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十一月份
1.参加市小语统编新教材培训四(六年级)
2.校学科竞赛
十二月份
1.参加市青语年会
2.承办市统编新教材培训五(五年级)
3.区小语评优课比赛
4.一年级拼音教学闯关活动
一月份
1.各校期末考试
2.上交各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