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改厕工作自查报告
城政发„202_‟244号
汉阴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城关镇202_年度农村改厕工作
自查报告》的报告
县双创办:
现将《城关镇202_年度农村改厕工作自查报告》报送给你们,请审阅。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主题词:农村 改厕 自查报告 抄送:县双创办、县农业局
汉阴县城关镇党政办公室
202_年12月13日印发
共印65份 城关镇202_年度农村改厕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农村改厕项目建设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充分利用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通过建立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发动和加强培训,基本完成了202_年度农村改厕项目建设任务,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居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4个行政村,4个街道居委会,面积为133.41平方公里。
耕地32000 亩,总人口736800余人,是安康市第二人口大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县之首。
城关镇城乡兼有,川山并茂,交通便利,信息发达,村容整洁。境内316国道公路纵贯东西,阳安铁路、十天高速路穿境而过,构建了村组公路网络,健全了电视、移动和固定电话等信息网络、实行了农村垃圾清运保洁工作。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工业突破、统筹城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城关”,实现全镇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已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前来经商办企业,创办了月河生态观光农业、汉源水泥厂、功力建材公司、六顺新型建材公司、金福海油脂公司等循环农业、新型建材公司。新建的建材公司总投资达7800万元,年产值可达1.2亿元。大批企业的落户每年可解决剩余劳动力4800余人,202_年全镇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
二、主要做法
(一)完成目标任务。202_年我镇农村任务计划新建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300座,实际建成280座,其中草桥村40座、五一村60座、花扒村40座、麒麟村50座、大兴村20座、太平村50座、杨家坝村10座、中坝村10座,各村均有在建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20座。
(二)加强领导,健全网络,保证改厕项目顺利进行。农村卫生厕所改建是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镇高度重视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切实解决好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问题。为此,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改厕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改厕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同时,各改厕项目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健全了网络,制定了方案,镇创卫办充分发挥组织、沟通、协调作用,与农业、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改厕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改厕项目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不定过高标准,不搞形式主义,使改厕项目确实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促进了农民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提高了项目村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厕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搞好农村改厕工作是与自己的健康密切相关的事情,从而增加了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规范管理,严把改厕质量关。搞好农村改厕工作,质量是关键。为确保我镇改厕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注重从质量管理上下功夫,要求各项目点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邀请县上改厕技术指导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现场指导。
三、存在问题
我镇的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在县双创办和县农业局指导下,虽然按期完成了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厕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在验收中发现个别改厕户改厕质量不高、标准偏低、厕室面积太小等问题。二是部分厕所标准较低,达不到干净整洁卫生的要求。三是个别改厕点改厕任务完成后,没有很好地整治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四是改厕项目点需要进一步扩大。
第二篇:农村改厕
岢岚县水峪贯乡改厕项目
(地下)施工方案
为保证岢岚县农村改厕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质保量按期完工,特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一、项目综合说明
根据202_年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卫生厅、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晋财社[202_]230号文件关于下达202_年农村改水改厕专项资金的通知,岢岚县改厕任务2100 套,水峪贯乡改厕65套,总投资约7.8万元(不包括政府统一采购的主材料漏斗式双瓮、便器、过粪管)。
二、材料购置
改厕工程主材料漏斗式双瓮、便器、过粪管由政府统一采购,辅料均从当地解决。
三、建设内容及投资预算
工程施工地点为:今年我乡计划完成65套旱厕改造任务,分别为大化村 套、乡政府 套、学校 套、卫生院 套。
单套厕所预算1686元,预算总投资约为11万元。
四、报价
岢岚创逸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报价单套厕所1168元,岢岚大安水暖部单套厕所报价1356.62元
五、建设工期
该项目预期从8月28日开工,到10月28日完工,施工期2个月。
六、施工单位选择(投标方:岢岚创逸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岢岚大安水暖部)
投标方和招标方就标的进行讨论和协调,创逸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因投标报价低、投标资料齐全(包括业绩、质量承诺、质量技术指标参数)最终被确定为中标者。
七、组织管理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202_年7月已制定旱厕改造工作方案,并成立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八、施工设计
按照项目设计进行施工,施工图根据双瓮漏斗式厕所
(二)。
九、施工技术说明
(一)双瓮漏斗式厕所的结构和原理双瓮漏斗式厕所是一种将粪液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结合在
岢岚县旱厕改造项目
施 工 方 案
岢岚县大涧乡人民政府
二0一五年七月
岢岚县水峪贯乡旱厕改造实施方案
旱厕改造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创卫工作必须严格落实的硬性指标。经统计,目前我乡大多是旱厕,这些旱厕设施简陋、卫生标准低、环境条件差、蚊蝇滋生,不仅严重影响村容环境,也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身心健康。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推进,决定对我乡旱厕进行改造,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天蓝、水清、路畅、人和、城美”的最佳人民环境总体目标。按照“三城联创”的部署要求,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造范围
1、水峪贯乡政府、学校、卫生院的公共旱厕
2、大化村、水峪贯村、寨上村
三、改造标准
1、公共旱厕:改造后均达到二类以上水冲式厕所建设标准,建设质量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村民住户旱厕:村民住户旱厕改造全面全面取缔简易旱厕、露天粪坑、粪池,都要改成双瓮漏斗式厕所。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旱厕改造的组织领导,成立旱厕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主 任: 成 员:
为顺利完成旱厕改造任务,特成立督查组,组 长: 成 员:
五、工作步骤
1、准备部署阶段(年 月 日----日)根据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村里要逐一摸清村民住户旱厕底数。要根据摸底情况制定本村旱厕改造方案,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要召开两委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会议进行层层发动,要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旱厕改造。
2、旱厕改造阶段(年 月 日----年 月 日)各村干部要站在“三城联创”和全面建设秀美岢岚的高度,讲政治、讲大局,克服困难,不讲条件,按照县政府要求的标准认真组织实施改造,确保按时完成旱厕拆迁改造
任务。
3、检查验收阶段(****年**月**日------年
月
日)
对村里的旱厕改造工作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深入发动,广泛宣传
各村要通过广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形式进行深入广泛宣传,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改厕氛围。各包片干部、包村干部要和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进行摸底调查,摸清改厕对象,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
2、加强领导、目标管理
各村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改厕事宜,有专人负责,对照相关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各村一把手为目标管理第一负责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按时、优质达标完成。
3、深入督查,严格奖惩
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要认真进行指导督促,协助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旱厕改造实行严格的一周一报制度,各包村干部每周五将改厕进度表报给乡旱厕改造办公室
同志。涉及村要将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具体责任人。乡督查组要严格督查,督查中对任务完成好的给予表扬,对旱厕改造工作不落实、拖延等待、进度缓慢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第三篇:农村改厕
农村改厕
为加快双流县农村改厕工作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在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的资助下,双流县在5个镇26余个村的4000户村民家中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造,使用资金332万元以上,共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000座,其中三格化粪池2493座(占62.33%)、三联通沼气池694座(占17.35%)、完整下水道式813座(占20.33%)。文章介绍了双流县农村改厕的主要做法,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1 基本情况
厕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卫生设施,与人们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1]。然而,在我国农村, 由于受千百年来卫生习惯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不少地区目前仍然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甚至露天茅坑, 旱厕也屡见不鲜, 造成蝇蛆孽生, 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2]。双流县位于成都近郊,共有农村人口总户数21.74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67.82%。202_年到202_年两年间,在中央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共计332万元的资助下,双流县共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000座,其中三格化粪池2493座(占62.33%)、三联通沼气池694座(占17.35%)、完整下水道式813座(占20.33%)。这两年的改厕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亨。2 主要做法
2.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管理
在县级层面上, 双流县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卫生局、农发局、财政局、环保局、项目镇负责人等为副组长,卫生局、农发局、财政局、项目镇等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流县中央补助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设项目办公室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双流县农村改厕管理实施方案》和《双流县农村改厕技术方案》。各部门积极支持农村改厕工作, 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到了生态家园创建、新农村建设、“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考核体系中。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把改厕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目标任务。2.2 争取配套资金,确保顺利实施
双流县改厕项目采取“政府补助加农户自筹”的筹资模式
中央财政按每座厕所投入4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用于卫生户厕地下部分的建设,县级配套资金两年间配套157万元,用于卫生户厕的地面建设和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健康教育以及监督检查的相关工作经费。各镇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再给予200-300元/座的补贴,农民自筹部分资金,使得农村改厕工作经费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此举也减轻了行政村与农户在改厕工作中的经济负担, 打消了由此带来的资金顾虑,调动了改厕工作的极积性。
2.3做好培训工作,统一技术标准
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面对面授课、听讲座、看视频、到农户家中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分别从3个层面5类人群进行培训:从县、镇、村三个层面,分别对成员单位工作人员(卫生局、财政局、环保局、农发局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镇村社干部、施工队、农户五类人群采取不同形式、不同重点进行培训。两年共培训23期1418人次
2.4加强指导督检,保证施工质量
通过招投标,由各镇、村组建施工队,由项目办统一培训,镇村统一组织施工,要求各镇修建样板厕所,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大规模修建;同时不定期地对改厕项目镇、村、施工队、农户进行督导检查。不定期地邀请省市专家对改厕工作进行指导。
2.5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传统观念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面上,县疾控中心在《新双流》报的疾控之窗提供卫生厕所的相关知识,利用双流电视台图文频道进行改厕知识滚动播出,改厕启动会、省市督查也请新闻媒体以新闻的形式在电视上播出。在点上,以各改厕镇为宣传点,广泛发动群众,采取广播、专栏、展板、宣传资料、手册等形式深入宣传改厕工作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和有关政策,从而激发起群众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作用,召开了不同层面的群众会,倡导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0期、发放改厕宣传单、手册、日历达9000余份、宣传展板20个、光碟
15、厕所模型12个。
2.6 完善软件资料,做好后期管理
加强改厕项目的验收评估,建立“建册农户登记表、农民领取款物签名册、验收表”和“户册牌”,做好各类资料信息、简报、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后期的使用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3 效果
3.1粪便得到了无害化处理,改善了卫生环境
双流县的改厕类型主要是沼气池和三格化粪池,沼气式厕所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降解,改变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的生存环境所致,而三格化粪池厕所则采用了重力沉淀机械阻塞原理,使粪便在粪池内滞留时间延长(滞留期达3 个月以上),加之正常粪坑中含有大量的氨,其底层为厌氧环境,不利于病原菌及寄生虫卵存活[3]。经双流疾控中心对40户改厕户的出粪口粪液进行粪大肠菌值监测,结果为0.004-1.11g(ml),平均0.082 g(ml),均达到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202_的要求,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令人满意。近两年来,在改厕工作的带动下,村上的卫生死角得到了彻底清理,也带动了改水、改厨、改圈、改院等工作。202_年 对100户改厕户在改厕前后进行的蝇蛆密度监测显示,改厕后蝇蛆密度比改厕前明显下降,厕所、厨房、卧室、庭院的蝇密度分别减少63.96%、77.11%、86.96%和18.84%,蛹和蛆改厕后几乎没有。
3.2 村民形成了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在改厕前,村民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较差,旱厕、露天坑、棚厕随处可见,村民饭前便后不洗手、常喝生水等现象普遍存在。改厕前农民对改厕与防病、粪便与疾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39%、59%、73%、61%,改厕后达到95%、94%、92%、93%,说明改厕确实能够改善农民的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3.3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改厕减少了饮用水源免受粪便污染的可能,避免和减少了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改厕工作受深农民的欢迎。
群众对改厕目的的认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教育工作。只有提高了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改善环境的积极性以及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和目的。“要改厕就要先改观念”,应将改厕相关卫生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常规工作中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普及改厕相关知识。另外,农村改厕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多个部门,须要政府统一领导,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共同搞好农村改厕工作[4]。建议相关部门可将改厕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当中。比如在农村建房的审批当中,将无害化卫生厕所的修建配套纳入建房条件,并制定相关标准,加强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使该项工作不断巩固和提高。
第四篇: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以下简称改厕)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有关乡镇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逐级分解落实任务到具体的村组,认真组织实施。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参与改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积极筹措资金。
一是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农村改厕配套资金,同时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个体大户、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改厕工作。二是采取群众自备部分建筑材料或投工投劳等方式筹措改厕资金。三是加强对农村改厕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改厕资金专款专用。
(三)科学实施改厕。
农村改厕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实施科学改厕。
1.确保工程质量。
要通过会议、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加强对有关镇村干部和施工队负责人的培训,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懂得三格式化粪池的建造原理、施工要点和工程标准。各有关乡镇在选择施工队时要实行公开招标,在质量控制上坚持“三个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要按照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DB32/950-202_)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严把质量关。(1)确保化粪池尺寸合格,管道摆放合理,化粪池内光洁,池口平整,池内抹圆角,池底平整,不渗漏。(2)化粪池盖板实行预制厂统一制作,按图纸要求配置钢筋,盖板厚度不低于3.5厘米,用振动器震实,禁止现场预制。(3)蹲便器使用规格为40厘米×60厘米的白色陶瓷蹲便器,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后出水、不带返水弯,如厕舍建在室内,应使用座便器或者带返水弯的蹲便器,提高防臭效果。
2.打造亮点工程。
各有关乡镇要以点带面,选择两个以上交通方便、村庄整齐、环境较好、约有20-30户左右的自然村打造亮点工程,供群众观摩。各有关乡镇初选后报县爱卫办,县爱卫办与各有关乡镇分管负责人现场确定亮点位置。有墙院的农户厕舍要建在室内院内,化粪池要放在院外,如果建在院外,要用水泥粉刷,涂上白色涂料,喷写男女字样,厕舍内做好地坪,有废纸篓和水桶。要推进农户厕屋进院入室,确保进院入室率达80%以上。各有关乡镇要逐村组织施工,做到改厕一户,合格一户,结束一个村,再开展另一个村。同时要加强现场督查指导,坚决取缔露天粪坑和不卫生厕所。
3.加强使用管理。
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改厕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加强对已建成的农村户厕进行管理,广泛宣传使用方法,引导农户正确使用,取缔不卫生厕所,切实提高农村人畜粪便处理及预防疾病效果。
(四)强化考核验收。
突出“质量优、数据实、使用好”的农村改厕标准,及时组织考核验收。各有关乡镇在自行组织验收合格后,申请县爱卫办进行复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验收:
1.以村为单位改厕率低于85%的;
2.厕舍未建比例大于10%的;
3.化粪池无盖板或盖板质量不合格的;
4.未按规定编号和上报受益农户名册的。
(五)及时补助改厕资金。
对验收合格的乡镇按每座户厕600元的标准及时拨付改厕资金。拨付程序:改厕项目村在完成当年下达的改厕任务后,向所属乡镇提交申请验收报告,所在乡镇验收合格后签署意见报县爱卫办复核,县爱卫办复核后拨付改厕资金到乡镇。根据工作需要,也可申请预拨资金,预拨资金不得超过应拨资金总额的7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拨付改厕资金:
1.化粪池深度不够,容积不足,管道摆放不合理的;
2.男女厕舍一侧改,一侧未改仍为旱厕的;
3.旱厕上加蹲便器,或旱厕化粪池上加盖板的;
4.化粪池为一格或二格的;
5.只建三格化粪池,未接管道,未放置蹲便器的;
6.私自增加管道,人为打通一、二池隔墙,导致化粪池一、二格不能密封的;
7.新厕已建好,原旱厕未拆除的;
8.蹲便器尺寸过小,导致成人不能正常使用的。
二、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3月份)
1.分解落实改厕任务到各有关乡镇。
2.组织改厕项目申报审批,明确改厕任务到具体村、组。
3.召开改厕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实施阶段。(4-9月份)
1.组织开展农村改厕业务培训,督查各有关乡镇改厕示范点施工情况(4月份)。
2.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确保6月底前完成目标任务的60%以上(4-6月份)。
3.各有关乡镇要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以简报形式报道改厕工作。县爱卫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改厕质量和进度进行督查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通报(4-9月份)。
4.各有关乡镇每月25日前要及时报送改厕进度报表(4-9月份)。
第五篇:农村改厕工作情况汇报
滨海县202_年农村改厕工作情况汇报
滨海县卫生局 202_年8月27日
202_年省、市下达我县改厕任务10000户,截止目前已完成9789座,占任务的97.89%,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摆上突出位置,为改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县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财政、建设、农业、环保、卫生、爱卫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将改厕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全县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分层分级,落实责任。为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县农村改厕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并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与有关镇(区)、部门签订了改厕目标责任状,对改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有关镇(区)、部门也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职能分清,指导规范。成立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建设部门把改厕工作纳入镇(区)村总体建设规划,把关新建住房改厕配套;农业部门结合农村堆肥和开发新能源,组织推广沼气厕所建设;卫生、爱卫部门积极发挥技术指导职能,对全县改厕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质量督查。
格按章办事,努力提高改厕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工程,促进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县政府将农村改厕工作列为全县社会事业发展的考核指标,并在《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中对各镇(区)、村在任务目标、工程质量、工程推进的时序进度、资金的合理使用、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镇(区)也都将改厕工作列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并不断接受全县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出库。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县财政及时划拨了202_年改厕配套资金100万元,有效保证了改厕工程顺利完成。对省下达的项目经费和县级配套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各个项目村改厕经费的拨付也都按照工程时序进度及时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各项目村积极想办法、动脑筋,通过出一些义务工的方式,减少支出,免补经费的不足。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程办成群众满意放心工程。一是对施工队、村镇(区)分管负责人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好改厕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二是请市爱卫办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打造示范村,放好样板。各个项目村再以样板村为标准进行面上推开;三是强化县、镇(区)二级督查。镇(区)、村有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县卫生局、爱卫办每月对全县改厕的质量和进度定期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多次带领队到改厕现场指导督查。
我县农村改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省、市领导的要求相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仍然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部分干群对改厕的认识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