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

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



第一篇: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 【背景链接】

据7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根据党中央要求,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审计署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8月份起,在全国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热点分析】

中央三令五申,但小金库问题始终积弊甚深,主要的症结在于,小金库往往被视作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违纪问题,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通常以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查处,而始终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凡被查出有小金库等违纪违法行为,最多追究一下领导责任,而更多的还仅是停留在“自查自纠,清理一下”的层面,使得治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起到十足的震慑作用。

而须高度关切的是,正是因为小金库的“长盛不衰”,导致很多公权力部门屡屡在“收费经济”上大做文章、大肆侵犯民众的切身权益。不少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因为缺乏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往往都是一笔糊涂账,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危害性不可谓不大。

无疑,严肃财经纪律和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是保障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的重要抓手,更是遏制集体贪污腐败、奢靡之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重要举措。所以,治理小金库不能再单纯以违纪论处了。

【结语】

数年前“把私立小金库列入刑法犯罪”的呼声,在时下看来,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示效力,只有以刑责来打击私立、使用小金库的行为,才能起到相当的震慑力。而从从严治吏的角度考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以及设立‘小金库’的有关问题。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的,可追溯到以前年度”,也可以视作是对以往打击力度不大的纠正。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时填补严重存在的法律漏洞,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起到质的飞跃。

贵州中公分校

地 址: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东路117号友谊大楼3楼(7天连锁酒店、季季红火锅楼上)电 话:0851-5805808

第二篇: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定稿]

对于申论,大多数考生持迷茫态度,面对冗长的资料,无从下手。为方便考生备考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现中公教育政法干警考试网为大家收集了近期的申论热点解读,供广大考生学习参考。

【背景链接】

据7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根据党中央要求,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审计署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8月份起,在全国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热点分析】

中央三令五申,但小金库问题始终积弊甚深,主要的症结在于,小金库往往被视作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违纪问题,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通常以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查处,而始终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凡被查出有小金库等违纪违法行为,最多追究一下领导责任,而更多的还仅是停留在“自查自纠,清理一下”的层面,使得治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起到十足的震慑作用。

而须高度关切的是,正是因为小金库的“长盛不衰”,导致很多公权力部门屡屡在“收费经济”上大做文章、大肆侵犯民众的切身权益。不少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因为缺乏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往往都是一笔糊涂账,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危害性不可谓不大。

无疑,严肃财经纪律和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是保障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的重要抓手,更是遏制集体贪污腐败、奢靡之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重要举措。所以,治理小金库不能再单纯以违纪论处了。

【结语】

数年前“把私立小金库列入刑法犯罪”的呼声,在时下看来,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示效力,只有以刑责来打击私立、使用小金库的行为,才能起到相当的震慑力。而从从严治吏的角度考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以及设立‘小金库’的有关问题。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的,可追溯到以前”,也可以视作是对以往打击力度不大的纠正。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时填补严重存在的法律漏洞,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起到质的飞跃。

第三篇:202_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2_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小金库的“长盛不衰” 【背景链接】

据7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根据党中央要求,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审计署近日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8月份起,在全国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热点分析】

中央三令五申,但小金库问题始终积弊甚深,主要的症结在于,小金库往往被视作是违反财经纪律的违纪问题,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通常以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查处,而始终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凡被查出有小金库等违纪违法行为,最多追究一下领导责任,而更多的还仅是停留在“自查自纠,清理一下”的层面,使得治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起到十足的震慑作用。

而须高度关切的是,正是因为小金库的“长盛不衰”,导致很多公权力部门屡屡在“收费经济”上大做文章、大肆侵犯民众的切身权益。不少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因为缺乏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往往都是一笔糊涂账,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危害性不可谓不大。

无疑,严肃财经纪律和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是保障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的重要抓手,更是遏制集体贪污腐败、奢靡之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重要举措。所以,治理小金库不能再单纯以违纪论处了。

【结语】

数年前“把私立小金库列入刑法犯罪”的呼声,在时下看来,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警示效力,只有以刑责来打击私立、使用小金库的行为,才能起到相当的震慑力。而从从严治吏的角度考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财经纪律以及设立‘小金库’的有关问题。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的,可追溯到以前”,也可以视作是对以往打击力度不大的纠正。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时填补严重存在的法律漏洞,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起到质的飞跃。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更多详情请进江西人事考试网:

http://jx.offcn.com/html/jiaoshi/wt.mc_id=bk14393 也可加入江西中公教育官网微信平台:jx.offcn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或加入新浪官方微博:江西中公教育”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第四篇: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

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全球癌症高发带来的警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4日发表《202_年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全球癌症患者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02_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估计约达1400万例,预计20年内这个数字将上升到2200万。

为什么在医学日益发达、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的今天,癌症患者还在不断增加呢?这份报告给人们的警示就是“到了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时候了”。

根据这份报告,在202_年导致死亡最多的前三类癌症依次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它们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肺癌与吸烟有很大关系,如果人们能戒烟就可以使肺癌发病率大为降低。对政府而言,加强对烟草制品的管制,通过各种方式减少吸烟者数量,可以保护民众免受相关不良影响。

肺癌的另一个诱因是空气污染。有专家认为长期重度空气污染会增加肺癌发病率,而空气污染又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有关。如果能改变高耗能、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增加绿色能源,采用更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降低废气排放,也会有助于降低肺癌发病率。胃癌和肝癌则与饮食有密切关系。随着工作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常吃简单方便但并不健康的食品,长此以往可能会减弱体质,增加患肥胖症甚至某些癌症的风险。此外,劣质饮水和食品也会直接增加癌症风险,这方面的监督管理着实应该加强。

从公共管理机构的角度来看,除需改善环境,提高空气、水和食品的质量之外,针对癌症的筛查也应该重视。医学实践证明,多数癌症查出得越早,治愈的概率就越高,一旦到了晚期再确诊就常常回天乏术了。

对个人来说,除了戒烟、少吃垃圾食品和少喝酒之外,还应加强锻炼,比如出行目的地较近时可以步行,去远的地方也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深入,人们之间的联系从没像今天这样紧密,营造一个健康家园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与日益高发的癌症斗争,不仅需要医学专业人士的努力,还需要公共管理部门的措施,以及每个人的良好生活方式。

第五篇:202_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发展农村教育

对于申论,大多数考生持迷茫态度,面对冗长的资料,无从下手。为方便考生备考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现中公教育政法干警考试网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发展农村教育问题的申论热点解读,供广大考生学习参考。

在全国1000万中小学校教师中,乡村教师占到846万,正是这超过80%的乡村教师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天空。然而,正如有关报道披露的那样,基础不稳、队伍流失、人才断层等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

甘肃省宕昌县去年输转劳务工10万人,向省外输送劳务移民3000多人。青壮年纷纷离开乡土,老人、孩子孤独留守,这样的现状在西部乡村比较普遍。原本基础薄弱的乡村教育正在逃离大山的大潮下苦苦支撑,学校和村民们之间的疏离感在加剧,逐渐沦为乡村社会的一方“孤岛”。

去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短板,乡村教师群体面临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基本福利待遇缺乏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的现状使他们长期缺乏关注,人才队伍流失严重。调查发现,我国的乡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下就可以算作“年轻教师”。有人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不远的将来谁来执掌农村教鞭?

近年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连续开展了“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这些教师的事迹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然而,感人的事迹却无法缓解他们面临的困境:与城市教师相比,广大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精神生活不是用一个“差”字可以概括的。不要说寻找伴侣、生病看病这样的大事,有时甚至连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干净的水、过上一个双休日等平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

不论是“最美乡村教师”还是报道中接受采访的普通乡村教师,在谈到为什么能够长期默默坚守时,给出的答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舍不得、放不下这些农村孩子。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些乡村教师留下来,不仅仅是出于这样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是出于这个职业的吸引力,哪怕是世俗眼里物质方面的吸引力呢?

改善800多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工作状况,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系。这需要各级政府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解决困扰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气力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尽快缩短城乡教育差距;需要捐资助教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尽最大的努力,锲而不舍地改变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更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仅使乡村教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灯塔”,而且成为乡村文化的高地,从根本上扭转被边缘化的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