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复兴乡202_年远程教育半年
工 作 总 结
我乡在巩固远程教育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推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新的管、学、用途径,注重农民需求,突出党员干部教育重点,寻找和创建有效的学习培训载体,使远程教育在推动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解决我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少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提高远程教育工作实效
(一)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了年终考核制度,具体明确了操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严格兑现奖惩,对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较好,各村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的日常维护经费都能从集体经济中得到保障,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乡远教办决定把今年的远程教育专项经费的分配定位为“以奖代补”,“不发、少发代惩”的形式,把远程教育经费的发放与各站点年终考核挂钩,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我乡各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的积极性。在落实这一措施之前,远程教育工作开展得好,组织教学活动效果较好的村管理员普遍反映在工作创新上没动力,并且认为在以往的年终考核中缺乏一种激励机制,致使年终考核后对工作开展得差的的监督整改也没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而现在各村管理员按“双五好”的创建要求,认真探索管好、学好、用好远程教育的工作方法,使远程教育工作创新不断,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各村管理员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种深恐落后,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原来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开展得较差的堰盆村、南丫头村、管理员主动到开展得比较好、党员干部群众反映满意的贾村村、七星村去学习,取长补短,以能充分的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功能,教育好干部,服务于好群众。
(二)加强设备维护维修工作 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今年,我乡除了新开的贾村村接收站点外,其他站点的设备都已过保修期,为搞好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保证各站点接收站正常运转,教学活动得到正常开展,建立了“三级”制度。
(三)按照需求教学,注重教学实效。乡远教办要求各村级站点针对本村远程教育需求,每季度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七星、贾村两个示范点做到了每月进行一次需求信息收集。各站点由操作管理人员亲自走访到村民家中,宣传远教优势,掌握村民的知识结构,了解村民近期关心的生产、生活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想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这一方式,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村民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为教学培训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实行按需施教、分类施教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调动村民的学习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培训转变了农民就业观念,拓宽了就业路子,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后,群众对远程教育增强了信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二、积极探索新路子 努力拓展远程教育利用空间 半年来,我乡结合各村实际,围绕“培养学习型农民、建设学习型农村”的工作思路,立足“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原则,积极探索远教工作新路子,努力拓展远程教育利用空间,把远程教育接收站构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服务平台。乡党委副书记范新年在检查贾村村远教工作时就指出:没有用不好的,只有想不到的。
今年6月份,在我乡七星村远程教育站点上齐聚150多名学员,参加乡村与新日计算机学校共同举办的村级电脑培训班。乡、村远程教育站点负责人通过与遵义市新日计算机学校联系,得到新日计算机学校的大力支持。一是在村级远程教育站点上,免费为村民进行电脑基础知识培训。二是做好宣传,深入动员。培训时间确定后随即进入招生阶段,乡村远程教育站点通过张贴宣传告示、协调动员周边村村民等方式挨家挨户作动员。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人手一机,边学习、边操作,结合实践进行运用。四是取其自愿,科学划分。站点充分尊重学员意愿,在报名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要求,自行选择初、中、高级班参加培训,培训班根据报名人数的差异,调整各个等级班次人数,达到科学平衡。
通过培训,学员们在学业完成以后参加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国家劳动部授予的劳动就业资格证书,新日电脑公司还将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免费就业推荐。这些举措极大地鼓舞了参学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我乡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技术支持,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
三、乡、村党组织高度重视远教工作,制定有力措施,加强资金保障
今年年初在各村成立了以各村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两委委员和村民组长为成员的远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远教工作的统筹安排,制定工作方法制度,并具体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工作,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保障。为了解决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维护难问题,各村都在年初为远程教育预算了专项经费,切实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得到及时维修,保证远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总结经验,推进发展
(一)根据现状 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力度 各村操作管理员有的工作认真负责,主动性较强,工作上创新不断,能真正做到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得实惠。如七星村、贾村村、堰盆村、南丫头等。有的属于能保证工作正常开展,但是工作主动性较差,工作中创新较少的。如南丫头村、堰盆村等。但个别村操作管理人员、技术不过关,系统维护方面知识欠缺,在系统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也仍不是很熟练。下一步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员素质,对操作和管理实在困难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安排文化程度较高、懂技术,责任心强的人员到远教工作岗位上,真正用好远程教育网络,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二)健全制度,克服困难,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工作 随着远程教育工作时间的推进,3年前我乡统一配备的远程教育设备已基本都过了保修期,有时设备出现故障往往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排除和解决,影响到了正常的组织教学活动。为能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不让设备故障成为影响“学好”,“用好”远程教育的因素。
(三)针对需求,创新方式,解决教学组织难题,实行质量教学
个别村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未能有效地将远程教育的优势宣传和推广开,群众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于出现强制学习的现象,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远程教育工作开展较难的局面。其次,动员操作管理员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再针对需求制定相关教学计划和任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多形式的组织教学,让教学不流于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好助手。
(四)加强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用”新思路。针对远程教育课件区域性强,难以满足本地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由于本土致富能人的致富经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我们将把这些致富能人的致富方式、技能和经验制成教材,提供给村民参考和学习。另一方面,将针对农业村推广适宜当地农业适用技术,加强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技术培训。
(五)抓好示范,增强远程教育的辐射范围。
将根据“双五好”创建标准,并将“双五好”创建作为我乡远程教育工作的载体纳入日常工作的标准进行实施,争取完成两个示范站点的创建工作,并在示范村加强远程教育示范户的创建,加强对示范户的重点培养,使其成为远程教育示范带头人,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抓好学用精品点,今年上半年来,我乡远程教育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需求,质量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去粗取精,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途径,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创新组织教学形式、工作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学、用”途径,促进我乡远程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高我乡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202_年来,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优惠”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党员积极性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切实搞好各站点工作。现将全镇202_年上半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完善管理制度、抓好培训工作
第一、为确保各站点正常发挥,镇党委选好以村干部为主的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有责任心的同志为操作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日常播放工作。
第二、完善信息反馈制度。要求各站点操作员每月上报远教设备运行使用情况,根据报送情况,镇远程办工作人员到各站点对设备进行调试,对于故障排除不了的,向县远教办反映。
(二)抓好远教教育,服务农村经济
远程教育就是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我镇年初以来,各站点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生产等培训共计1000余人次。其中为曾家村大棚西瓜培训50人次,戴家村金银花养植培训200人次,龙塘村淡水鱼养殖培训50人次,各村水稻种植及制种技术700余人次。
(三)抓好农村远程教育,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村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大促进。她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她把党的政策、中央精神有关法律法规和先进文化知识直接灌输给全镇各村家家户户,把基层党员干部头脑用理论武装起来,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执政水平得到增强。夯实了党在农村中的最高地位、基层党组织有了事实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实实在在的资源,党员带头管、带头干,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和提升,农民入党的积极性也得到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四)存在的困难
1、有些站点的设备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坏,使得对站点故障进行排除与维修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远教工作的正常运行。
2、远教工作经费短缺,部分站点拿不出钱来投入到远教设备的运行中,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影响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今年是换届选举年,一些新选上的村干部对远教工作不熟悉,影响了部分村远教工作的开展。
四、下步工作设想
1、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加大对远程教育经费投入,在镇内培养和建设水平高、技术硬、思想好的三支队伍,以便搞好站点设备故障的排除和维修,进一步吧远程教育推向健康、稳步发展。
2、在课件开发上下狠功夫,深化培训工作,加大远教工作的宣传力度。
3、用示范带动群众,通过“学、带、比”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搭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
5、进一步加强对个接收站点的督促检查力度,以切实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第三篇: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XXX2012年上半年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XXX在巩固远程教育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推行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新的管、学、用途径,注重农民需求,突出党员干部教育重点,寻找和创建有效的学习培训载体,使远程教育在推动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解决我镇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少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提高远程教育工作实效
(一)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了年终考核制度,具体明确了操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严格兑现奖惩,对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为搞好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保证各站点接收站正常运转,教学活动得到正常开展,我区建立了“三级”制度。即站点出现问题,站点自己主动解决。如果是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中心社区,由中心社区负责干部进行解决。如解决实在比较困难,需多方协调解决的,由中心社区干部向县远教办及时反映。通过“三级”制度保证了我区远教站点教学活动按时开展。
二、积极探索新路子, 努力拓展远程教育利用空间
半年来,我区结合各村实际,围绕“培养学习型农民、建设学习型农村”的工作思路,立足“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原则,积极探索远教工作新路子,努力拓展远程教育利用空间,把远程教育接收站构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服务平台。
今年6月16日,由县组织部与中心社区组织,对全区14个行政村的站点管理员集中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站点管理员们进一步熟悉了操作流程,能够维修一些简单的故障。
三、总结经验,推进发展
(一)根据现状,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个别村操作管理人员、技术不过关,系统维护方面知识欠缺,在系统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也仍不是很熟练。下一步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员素质,对操作和管理实在困难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安排文化程度较高、懂技术,责任心强的人员到远教工作岗位上,真正用好远程教育网络,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二)健全制度,克服困难,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工作。为能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不让设备故障成为影响“学好”,“用好”远程教育的因素。我区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维修妥
当,恢复正常组织教学活动。
(三)加强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用”新思路。针对远程教育课件区域性强,难以满足本地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由于本土致富能人的致富经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我们将把这些致富能人的致富方式、技能和经验制成教材,提供给村民参考和学习。另一方面,将针对农业村推广适宜当地农业适用技术,加强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技术培训;再一方面,加强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多提供有关小型个体经济方面的信息和教材。
今年上半年来,我区远程教育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需求,质量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去粗取精,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和途径,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创新组织教学形式、工作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学、用”途径,促进我镇远程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高我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202_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中枢二小202_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202_年来,中枢二小远程教育站点加强了党员积极性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切实搞好本站点工作。现将202_年上半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本站点根据仁怀市远教办各月工作安排,作好远程教育党员农民培训工作。但由于鹿鸣社区已经具备农民培训条件,我校远教站点只负责本校党员培训工作。
二、开展工作情况
(一)完善管理制度、抓好培训工作
第一、为确保各站点正常发挥,镇党委选好以村干部为主的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有责任心的同志为操作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日常播放工作。
第二、完善信息反馈制度。要求各站点操作员每月上报远教设备运行使用情况,根据报送情况,镇远程办工作人员到各站点对设备进行调试,对于故障排除不了的,向县远教办反映。
(二)抓好远教教育,服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以来,本站点共下载视频98个,下载文本资料34个。简报12次,光盘15个。很好地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
(三)抓好农村远程教育,促进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村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较大促进。她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她把党的政策、中央精神有关法律法规和先进文化知识直接灌输给全镇各村家家户户,把基层党员干部头脑
用理论武装起来,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执政水平得到增强。夯实了党在农村中的最高地位、基层党组织有了事实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实实在在的资源,党员带头管、带头干,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和提升,农民入党的积极性也得到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四)存在的困难
1、有些设备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坏,使得对站点故障进行排除与维修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远教工作的正常运行。
2、远教工作经费短缺,部分站点拿不出钱来投入到远教设备的运行中,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影响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下步工作设想
1、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加大对远程教育经费投入,在镇内培养和建设水平高、技术硬、思想好的三支队伍,以便搞好站点设备故障的排除和维修,进一步吧远程教育推向健康、稳步发展。
2、在课件开发上下狠功夫,深化培训工作,加大远教工作的宣传力度。
3、用示范带动群众,通过“学、带、比”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搭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
4、进一步加强对个接收站点的检查力度,以切实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仁怀市中枢二小
202_年6月10日
第五篇: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
乌苏市西大沟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202_年半年工作总结
202_年,我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市委组织部、市远程办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三农” 工作,着力打造“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远程教育在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牧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年的远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有16个行政村,6个农牧业队。根据上级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地站点建设精神,我镇共建远程教育站点21个,村级覆盖率达到100%。
二、具体做法和经验
(一)明确责任,健全制度。一是为确保各站点工作正常开展,镇党委挑选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强,有责任心的年轻骨干充实到技术管理队伍中。二是为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我镇远程教育站点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严格信息反馈制度。要求各站点技术管理人员每月上报远教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和培训工作信息,根据报送情况,镇远程办工作人员到各站点对设备进行简单维修3次,对故障排除不了的,向市远程办及时反映,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远教设备正常运行。
(二)强配人员,扎实开展。一是确保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配齐。二是明确职责,理顺关系。规定各站点每周必须连续下载资源24小时以上。技术管理人员对下载的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列出内容清单告知村党支部,由村党支部从中挑选培训内容,列出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表告知站点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在村务公开栏处向群众公布培训通知,各村干部负责组织群众前往培训。培训时,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培训,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建好培训档案,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为了使培训切实取得实效,明确了镇领导和涉农、医疗卫生、国土、计生、林业等部门业务强、政治素质好的人员为镇远教操作员,专门到各站点进行实地讲解。
(三)抓点带面,典型推动。重点抓好远教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开展。抓好示范,树立典型,立好标竿。是我镇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去年工作提出的新思路。通过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他们从中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学到农业实用技术,为广大农民群众开辟了致富途径,联通市场,积极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
(四)抓好农村远程教育,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得到了较大促进,也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它把党的政策、中央精神有关法律法规和先进文化知识直接灌输给全镇各村家家户户,把基层党员干部头脑用理论武装起来,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执政水平得到增强。夯实了党在农村中的基础地位。基层党组织有了事实致富和带领
群众致富的实实在在的资源,党员带头管、带头干,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和提升,农民入党的积极性也得到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三、远教工作,成效明显。
远程教育繁荣了农村新生活。一是通过我镇比较健全的远程教育技术服务网络,普及了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群众3200人次。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通过远程教育信息发布鼓励由外出务工向城市二、三产业、季节性劳务输出方面转移。实现劳动力转移340人。四是通过远程教育,大力宣传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农闲期间组织农民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存在的困难
1.镇远程办没有人员编制,其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任务繁杂。
2.部分站点没有打印机,影响信息的及时发布。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积极争取县委、政府加大对我镇远程教育的经费投入。
2.帮助站点搞好设备故障的维修问题,培养技术力量。
3.进上步完善示范村和示范户的建设,用示范带动群众,通过 “学、带、比”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