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可治恶性肿瘤

可治恶性肿瘤



第一篇:可治恶性肿瘤

:浙江金华治癌假药案追踪 假药,洗不掉的原罪

4月8日,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之后,倪海清等来了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法院的一审判决:倪海清因生产、销售假药罪一审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对于倪海清和他的辩护律师黄振兴而言,这是一个意外的从重量刑结果。在此之前,倪海清因患肾癌晚期,被取保候审。因认定其肾癌已转为良性,符合收监条件,一审宣判当天,法院变更了对倪海清的强制措施,执行逮捕。

“这是一个悖论。法院此举等于证明了倪海清的中草药片剂不仅无害且有效地治疗了自己的癌症,但同时又认定倪海清的中草药片剂是假药,一审判决其生产、销售假药罪成立。这本身就自相矛盾。” 黄振兴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激动地说。

当然,黄振兴忽略了一个前提,倪海清的中草药片剂并未经法定审批,这在法律上被定义为假药。由此可见,一审的定罪并无不当。

在倪海清假药案中,检察院的指控始终未能提供因此药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后果的病例。反而有不少癌症病人要求出庭证明该假药有疗效。一种行为,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危害社会的后果,相反,却有证据证明它可能有益于社会,这种行为是否应受刑罚?这正是该案横亘于法律与疗效之间的困惑。事实上,法院对此案的判决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自202_年5月24日、30日两次开庭完毕之后迟迟没有判决,直至202_年4月8日,历时近一年时间。假药治癌:有罪的“有效”

倪海清是浙江省金华市的一名江湖郎中,出身农民,小学文化,没有行医资格。倪海清称,十多年前,自己偶然获得了别人的祖传秘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治疗晚期癌症的中草药秘方,救治了数百晚期癌症病人。202_年,他成立了海清民间草药研究所,之后获得了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国家发明专利。但其研制的中草药片剂并无生产许可证及药品管理部门批准文号,在法律意义上,这的确是假药。

202_年10月17日上午8点半,金华市婺城区公安局查封了倪海清的研究所、仓库及与其合作的金华协和门诊部,抓捕了倪海清及其儿子、妻子、坐诊医生等7人。理由是:在明知未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生产名为“海清中草药肿瘤研究所研究成果”的药品,并向上门求医的患者销售。

被抓捕时,倪海清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走路,面瘫,严重的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眼睛几近失明。看守所不敢收他,变刑事拘留为取保候审。“那时候,如果被关进去,我也许就死在里面了。”在取保候审期间,倪海清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以他当时的状态,我们以为他等不到判决的那一天了。”一位经办该案要求匿名的警察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他和同事们后来看到倪海清恢复得像正常人一样出现在法庭上的时候,都很惊讶。在被抓捕前的一个月,通过CT扫描,医生临床诊断怀疑倪海清患有左肾恶性肿瘤,但需要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才能最后确诊。这意味着必须切除倪海清的整个左肾。

“医生说,这已是肾癌晚期,如果不切除,最多只能活三个月;如果切除,可以再活一年半。我赶紧回家自己治,我自己就是治癌症的。”倪海清说,在那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了肾癌,“以为是糖尿病,一直打胰岛素。”相关统计数据表明,14%的肾癌患者患有糖尿病, 是正常人群患糖尿病的5倍。记者向多位医学界专业人士请教后得知,从西医的角度,倪海清的癌症也有可能是假性癌症,因为他拒绝了医生的要求,没有进行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而这是目前为止被认为是确诊癌症最可靠的手段。

医生诊断后第二天,倪海清办理出院手续回家,开始服用自己的草药来治疗。至202_年4月,在服用了近一年半的中草药之后,应法院要求,倪海清到医院检查。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左肾癌得到有效控制,转为良性。但这只成为法院是否将其收监的依据,不可能成为法院对其定罪量刑的依据。

202_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

(八)》对生产、销售假药罪作出了修改,将“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删去,侵犯的犯罪客体从“人的身体健康权利”变成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该罪因此从结果犯变成了行为犯,即只要实施了该行为,即使没有严重危害健康也构成犯罪。

“我把癌症病人治好了,也是犯罪?”倪海清不服。他对自己研制的中草药被认定为“假药”,很是反感、厌恶、排斥;相反,对其药效十分自信甚至过于自信。根据他在法庭上的供述,至今为止,大约“救治”了数百个晚期癌症病人。为了证明他的药不仅无害反而有效,黄振兴曾向一审法院申请,让曾接受倪海清治疗的其中10位患者出庭作证。法庭以病人的疗效与本案无关为由拒绝了申请。在判决中,法官只字未提辩护方提供的病人证言及检查报告等证据。而在最后的判决书中,出现了曾接受过倪海清治疗的两位病人的死亡证明,但判决并未就两人的死因与倪海清的中草药之间是否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关联性进行任何说明。对此,黄振兴认为,这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事实上,倪海清一般只接收从医院退回来的晚期癌症病人,应该说,晚期重症病人死亡属正常现象,就像医院不能把所有的病人都治好一样。”虽然法庭拒绝了患者出庭作证的申请,但202_年5月24日开庭当天,10位患者及家属还是来了。据记者了解,他们当中有患白血病的,还有鼻咽癌、宫颈腺癌、胃癌、肠癌、肺癌、肝癌等不同病症。

其中,那些经医院检查证明病情已得到控制但仍处于治疗阶段的病人,显得十分焦灼。因为草药已被查封在公安局,大多数人已经断药。此前,他们曾多次迫切地给倪海清打电话要药救命,倪说,他已经无能为力,手上只剩余了少量药,得先保证把自己的肾癌治好。之后,这些病人的家属曾多次到婺城区公安局、金华市信访局以及政府其他部门,请求放一点药出来给他们“救命”。其中一位病人家属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刚刚看到效果和希望就没药了,你永远无法理解这得有多少痛苦。”几乎所有部门给予他们的答复都是:相信科学,耐心等待司法判决。

一种药被认定为有效,应遵循严格的验证和审批程序。显然,在科学性上,上述患者的务实主义是不严谨的。例如,这个药会有哪些毒副作用以及在未来对身体有哪些潜在的危害目前尚未清楚。但对于那些晚期癌症病人来说,逼近的死亡显然要比什么都重要。无力自证的难题

倪海清的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的后果,在辩方等看来,是该案的焦点所在。但当地药监、公安、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均表示,药是否有效,并不成为其执法的依据,也不属他们的管辖范围,“并非因涉案药物疗效不好而认定其为假药,而是因其未经批准。”

倪海清承认自己违规,但坚决否认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指控。他坚持认为,他的中草药研究成果仅限于临床试验的“配制”与“配售”,而非面向市场的大规模生产与销售,而且疗效明显。“未经临床审批,最多只能算是违规,谈不上犯罪。”

知名刑法学专家、江西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张国轩接受采访《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认为,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要构成犯罪,必须是明显危害社会的行为。“倘若那真的是治病救人的良药,真的把病人都给治好了,不仅没有社会危害性,对社会反而是有利的,就不应当认定为犯罪。但关键是经权威认定该药的有效性。” 在医学上,对一种药的疗效进行权威的论证,需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也有很严格的程序,但对倪海清来说,这恰恰是最大的难题。按正当程序,倪海清的药要取得合法身份,须经研究、试验、审核等多个程序。一个新药的审批是一个漫长的而且耗资巨大的过程,从临床前试验到临床试验,从专家评审到管理部门审核批准,耗时长达5至10年,投入的财力物力则是天文数字。这一切对于倪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某种程度上,这也导致了许多民间秘方无法获得合法的身份让社会受益。当然,无论如何,这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但却是一个现实的困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于202_年1月7日出台《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该规定第2条第3款对“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给予特殊审批的待遇。但问题是,除了倪的病人及病人家属之外,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他。除了病例实证,他也无能力从理论上为自己的药进行科学论证。而从西医的角度,他的所有病例都只是个案,缺乏医学循证,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当然,目前为止,官方也无法证明其无效。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曹灵勇看来,“对于那些本来就是100%要死亡的人,吃了药能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是一个伟大的事情,一个晚期肿瘤患者本来就要面对死亡,心情该有多痛苦!”“多少癌症病人绝望地等待着医生的死亡通知书。那是什么心情啊,最起码倪海清可以给你这个希望。”5年前被确诊为白血病的30岁患者郑霞说。

另一位宫颈癌患者张淑兰接受倪海清的治疗大约两年多,她向法庭提供了书面证言和治疗记录。她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她自己的个案看,康复效果比较好,“希望司法部门充分调查、切实了解清楚,不要轻易地毁掉一个好药方。”“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2_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面对高发的癌症病例,对于像倪海清这样的没有证据证明其明显社会危害的案例,司法机关是否应予慎重裁量?” 黄振兴说。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晚期,抑制、萎缩肿瘤,提高食欲、增强体能的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的原料包括半枝莲、白英、七叶一枝花、山豆根、青黛、牛黄、苦参、白头翁、八角莲、人参、虫草、野灵芝、僵蚕、急性子、天南星、防己、威灵仙、芙蓉根、蛇莲。本发明的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中草药片剂的原料称出后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至800目以上的微粒,在原料微粒中加入糊精搅拌均匀后制成片剂,片剂经干燥处理、检验、包装后,即成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成品。本发明具有使用安全,可萎缩肿瘤毛细血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特点

第二篇:恶性肿瘤

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人员恶性肿瘤门诊治疗申请表

办理流程请见本表背面

参保人员申请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办理流程

一、领表

患有恶性肿瘤的参保人员,在三级定点医院就诊时领取《参保人员恶性肿瘤门诊治疗申请表》(一式两份),并填写个人资料。

二、认定

患者持本表、《市民卡》(原《南京社会保障卡》)及相关就诊资料,到三级定点医院请专科主任医师确诊签字,医院医保办审核盖章。

三、送件

用人单位(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经办人或患者家属带医院审核确认后的《参保人员恶性肿瘤门诊治疗申请表》、患者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一张和下列材料之一,到市医保中心办理审核准入手续:

(一)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理报告原件及复印件;

(二)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出院小结原件及复印件;

(三)无法做病理的患者,提供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其他相关检查报告原件及复印件和《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第三篇:恶性肿瘤工作计划

柳林中心卫生院

202_年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计划

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成立肿瘤工作小组及计划。

一、领导小组 组长:张晨旭 副组长:王勇赵莉琼

成员:谭凤刚田强孟芳平赵子淇 严虎平杨永科 张星

二、加强督导与培训

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督导村卫生室及卫生院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村卫生室的考核。

三、基本工作及要求

1、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填报相关报告卡。

2、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定期与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资料核对,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4、协助疾控中心完成肿瘤发病漏报调查,及时完成肿瘤病人随访工作。填报要求:

1、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CT/URI、B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填报。

4、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做出确诊,均需填报。

5、报告卡、登记册的填写应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信息真实、无缺项和漏项。

三、目标

1、对新发肿瘤及时报告及时率大于98%,无漏报及错报。

2、认真填写肿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柳林中心卫生院

202_年1月

第四篇:治超站可研

1项目背景及编制依据

1.1项目背景

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关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事关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进治超长效机制建设的工作安排,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做好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规划和设臵工作,加快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在新建公路时,要结合国省干线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布局规划,将检测站点作为公路附属设施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公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对所设臵的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要加强管理,充实人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规范化、治超工作制度化。1.2编制依据

1、《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运输条例》

3、《公路超限超载检测站设计指南》(202_年10月)

4、《全国治超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202_年8月)

5、《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6、JTG B01一202_《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7、JTJD50一202_《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8、JTG D40一202_《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9、《公路基本建设工程估算编制办法》 建设必要性

2.1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中央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逐步缩小,新世纪初,我国将面临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化过程不断加快的发展形势。在确保交通畅通和满足社会运输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政府对公路、车辆、运输市场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保持和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综合治理,逐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坚定不移地做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2.2是公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外环的建设主要作用是分流S231的大型货车,西外环建成后将以大型车辆为主。项目所在地是我县通往临近市县之间交流的主要通道,公路运输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进一步做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减少交通事故,保护路产路权,维护道路运输秩序,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该公路尽快发挥网络效应无疑具有确实的促进作用。关于治超站的一般规定

(1)超限超载检测站宜设置在视线通视良好,通风条件好,易排水,自然环境好,用水用电方便,生活便利的地点。

(2)超限超载检测站的设置及其日常管理不得干扰主线交通的正常运行。

(3)超限超载检测站一般宜采取港湾式,靠近公路主线设置;当受客观条件限制,检测站必须远离公路主线设置时,应合理设置连接公路主线与检测站场区的道路。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设置超限超载检测站时应按双侧布置考虑,实行 单向检测。其他等级公路上的超限超载检测站宜单侧设置,实行双向检测;当实行 双向检测严重干扰主线交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主线交通运行的影响,或考虑双侧设站实行单向检测。

(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超载预检系统,预先分离可疑 超限超载车辆,尽量减少对非超限车辆通行的影响,有效降低超限检测站的工作负荷;采取计重收费方式的收费公路可利用计重车道对超限超载车辆实行预分离。

(6)其他等级公路一般可采用人工方式初步分离可疑超限超载车辆;当人工方式对公路通行能力干扰较大时,也应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超载预检系统。检测站建设的规模

(1)超限超载检测站的检测车道数宜按公路开通后第10年的预测交通量设计。

(2)参照收费车道数计算方法,考虑车辆组成、超限率等因素,将收费车道数计算采用的基础数据DHV修正为超限交通量,即DHV超限=AADT×K×D×δ1×δ2,式中δ1为载货车组成比例,δ2为超限率,检测服务时间(检测车道检测完一辆车辆并打印结果所持续时间,不包括卸载处理时间)按30-50秒考虑,平均等待车辆数2-3辆。

(3)拟建项目位于西外环西侧,现状场地为荒地,新建检测站为西外环的重要附属设施。该项目为全省二类治超监测站,该站为独立式检测站,建设规模为20亩,用地类型为道路附属设施,该站分为检测区、卸载区、车辆停放区停、车待卸区组成。

5.设计方案

该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检测站工程为独立式大型检测站,用地面积20亩。

方案规划分为检测区、卸货区、车辆停放区、停车待卸区四个部分,其中检测区前设初检,确定不超限超载车辆可以直接放行,不必进入检测站。初检中发现可能出现超限超载现象的车辆进行分流,分别进入检测区设置的精确称重台精确测重。(精确称重台中,其中之一设为复秤台,可单独用作复秤,也可与其他称重台同时使用)。

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沿车行线标示进入卸货区进行卸货处理,或在位于检测区与卸货区之间的停车场等待,而后直接进行卸货。卸货区两边设扩展区作为卸载区的预备。

完成卸货的车辆沿车行线回到检测区,通过复秤台,检测合格后与其他合格车辆一同驶出检测站,仍不合格的车辆按第一次卸货路线循环进行。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本可研报告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提供规划方案。方案的投资估算为671.88万元。6.2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为县财政自筹资金。

第五篇:普洱茶与恶性肿瘤

普洱茶与恶性肿瘤

为何思茅普洱等地恶性肿瘤较少?虽然涉及因素很多,但不能不考虑到与这些地区的土壤气候特点、独产的茶叶品种以及广大人群长期饮用这种茶叶等因素有关。

各国肿瘤流行病学家经过多年大量的调查研究,认识到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许多国家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据七十年代的统计,全世界近40亿人口中,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约为400万人左右。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预防癌症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期望。

恶性肿瘤的分布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别,以食管癌为例,它在世界上有明显的高发区。从地图上看,食管癌的高发区呈带状分布,从我国的太行山起向西,经过陕西、甘肃、新疆到哈萨克,从土库曼、乌兹别克及阿富汗到伊朗,许多专家认为,癌症发病的地理差别与土壤及饮食因素有密切关系。我国恶性肿瘤总死亡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云南省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较低的省份。思茅、临沧及西双版纳等又是我省恶性肿瘤死亡率较低的地州。这些基本资料已载入七十年代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仲瘤地图集》及《云南省恶性肿瘤分布图》。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常年饮用这种茶,吸收了茶叶的化学成份进入体内,茶叶中的各种成分滋养了这里的人民,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癌症的发生频率。

中国云南省的思普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普洱茶”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名称,今天是泛指云南省的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及临沧等地出产的大叶茶,与中国东部地区各省出产的小叶茶相比,具有其独特性。

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黄桂枢所长在其论文《云甫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中提到,“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饮茶对人体有解渴、提神、明目、利尿、解毒、解油腻,助消化等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传统饮料。与茶有关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幸福,愉快和美的艺术享受,随着茶文化在国内国际空间的日益发展和交流,普洱茶已各方位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对普洱茶的功效、价值及发展前景,已作了全面的概括,本文是从普洱茶的抗癌保健功效方面提供一些研究资料及体会。

十多年来,我们以细胞培养及电子显微镜方法,对普洱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观察。于1989年8月29日云南日报上,我们公开提出了饮茶能防癌的科学证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肿瘤学术会议上,许多专家探讨了茶的抗辐射功效,在会议纪要中首次提倡将饮茶作为预防癌症的方法之一。1991年在亚太地区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我们公开展示了普洱茶抗癌作用的科研成果及产品。从此,普洱茶不仅是世界闻名的饮料,而且它的防癌保健,减肥益寿的功效,也渐为人们接受及认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2/243692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