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局2019年帮扶工作总结
司法局2019年帮扶工作总结
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根据《成都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帮扶工作的意见》(成扶贫领[2019]5号)精神,积极认真地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对口帮扶任务,现将今年对口帮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帮扶责任
我局在今年的帮扶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和实现现代化农业新突破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我们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三新”突破年的要求,结合对口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把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与提高农民素质和树立文明新风结合起来,引导帮扶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增强帮扶村广大干部群众自我脱贫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帮扶村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局党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将帮扶工作列入党组的重要工作内容,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治部负责日常工作,相关处室密切配合的工作制度。今年,局领导先后7次深入到帮扶村了解情况,与镇村干
部共同研究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了今年帮扶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搞好结合,认真帮扶办实事
在去年重点抓好花生、辣椒栽种和桑蚕养殖的基础上,为使帮扶村的广大群众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440元的目标,结合帮扶村和我局的实际,我们与该村共同确定了今年扶贫5万元用以抓好金福村18组农村机电提灌站改造以及500亩蚕桑养殖基地建设为主要帮扶任务。8月13日,市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王晓南率局班子成员,到金堂县福兴镇金福村对金福村今年来扶贫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王局长实地查看了金福村18组提灌站改造项目情况以及420亩蚕桑养殖基地桑苗的生长情况。截至目前,该村18组提灌站改造已全面完成,新发展桑树500.3亩,共栽桑树苗516800株,发展农膜1507.2公斤,对农户化肥补助25015元,今年这两个项目所在地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拉动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354元。9月份开学前,局党组专门安排局政治部到金福村了解贫困学生情况,并对19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帮扶,帮助贫困学生交纳了3000多元的学杂费,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困难。我局还结合计划生育新增帮扶50户的目标任务,深入到帮扶村了解情况,确定了帮扶对象。并支部机关处室和干部与帮扶户结对子,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帮扶工作的
开展。
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帮扶任务
为确保帮扶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按照开发式扶贫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方针,采取措施,狠抓帮扶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对村、社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今年入夏以来,金福村发生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生产生活都受到了重大影响。针对干旱情况,局领导专门深入到帮扶村与镇、村干部一起认真研究抗旱减灾的办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一道积极投入到抗旱之中,并以补贴摩托车燃油费、统购运水器具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从外地拉水共同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我们积极支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律师、公证员为帮扶村捐款,帮助群众度过面临的暂时困难,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帮扶村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局干警的共同努力,今年帮扶村实现了人均增收505元的目标任务。
第二篇:石嘴山市司法局扶贫定点帮扶工作总结
石嘴山市司法局扶贫定点帮扶工作总结
按照市扶贫办《关于对全市第一批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石扶贫办发【2012】6号)要求,扶贫小组积极准备,对照检查内容,现将扶贫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一年来,扶贫组多次深入到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新村开展调研,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新村,是从“西海固”地区迁移的全移民吊庄新村,全村540户,总人口2461人,其中回族占61%,汉族占39%。针对定点帮扶村红翔新村的实际,重点解决好移民后续发展问题,确保移民搬进来、稳得住、能致富。
二、组织保障
根据市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新一轮扶贫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石党办发【2011】19号)精神,石嘴山市司法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由局班子成员、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牛玉廷任队长、胡宝林、安学云为队员的帮扶工作队,安学云为驻村指导员。同时制定了扶贫工作方案。
三、帮扶措施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研究红翔新村党建工作,帮助抓好班子建设,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党员教育,指导红翔新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二)深化“法律进乡村”。以村两委和村民为重点,广泛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全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结合妇女维权周,会同平罗县司法局深入红崖子乡移民新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落实扶贫项目,建立特色产业,协助争取资金,着力促进村集体和移民增收致富。
1、该村原有简易日光温棚80座,经过扶贫小组的指导、协助制定了两年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近一年来新建了440座。基本达到户均一座简易温棚,初步形成瓜蔬特色村落。每座温棚年收入4万元左右。
2、春节前夕,市司法局领导专程到红翔新村慰问贫困户10户,为每户送上价值300元的米、面、油,共计3000元。
3、市司法局积极帮助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畅通信息渠道,为村部重新配臵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价值近1.2万元。
4、石嘴山市司法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围绕生态移民工作,集中力量打造平罗县红崖子乡移民法律服务中心,做实法律服务大移民工作,为移民群众提供全程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为移民新村建立移民法律服务中心投资3万元。
5、以法治文化建设年为契机,邀请自治区法治办领导到移民新村实地查看,争取立项打造农村法治文化基地。起草可行性报告,预算投入资金27万。(至少能争取15万)
四、2012年下半年扶贫工作思路
一、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做到摸清底数、分类建档,引导低收入户劳务输出,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二、扶贫帮困要从解决根本性问题出发,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捐款、捐物,要坚持“授之以渔”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多从“扶智、扶志”上下功夫,鼓励低收入家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为村部的调解室增添调解桌椅一套,加强移民村调解组织建设。
第三篇:司法局201X年帮扶工作总结(精)
司法局201X年帮扶工作总结
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X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根据《成都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帮扶工作的意见》(成扶贫领[201X]5号)精神,积极认真地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对口帮扶任务,现将今年对口帮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帮扶责任
我局在今年的帮扶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和实现现代化农业新突破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我们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和“三新”突破年的要求,结合对口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把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与提高农民素质和树立文明新风结合起来,引导帮扶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增强帮扶村广大干部群众自我脱贫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帮扶村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局党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将帮扶工作列入党组的重要工作内容,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治部负责日常 工作,相关处室密切配合的工作制度。今年,局领导先后7次深入到帮扶村了解情况,与镇村干部共同研究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了今年帮扶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搞好结合,认真帮扶办实事
在去年重点抓好花生、辣椒栽种和桑蚕养殖的基础上,为使帮扶村的广大群众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440元的目标,结合帮扶村和我局的实际,我们与该村共同确定了今年扶贫5万元用以抓好金福村18组农村机电提灌站改造以及500亩蚕桑养殖基地建设为主要帮扶任务。8月13日,市司法局局长、党组书记王晓南率局班子成员,到金堂县福兴镇金福村对金福村今年来扶贫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王局长实地查看了金福村18组提灌站改造项目情况以及420亩蚕桑养殖基地桑苗的生长情况。截至目前,该村18组提灌站改造已全面完成,新发展桑树500.3亩,共栽桑树苗516800株,发展农膜1507.2公斤,对农户化肥补助25015元,今年这两个项目所在地群众户均增收1000元,拉动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354元。9月份开学前,局党组专门安排局政治部到金福村了解贫困学生情况,并对19名贫困学生进行了帮扶,帮助贫困学生交纳了3000多元的学杂费,解决了他们的学习困难。我局还结合计划生育新增帮扶50户的目标任务,深入到帮扶村了解情况,确定了帮扶对象。并支部机关处室和干部与帮扶户结对子,详细了解他们的生 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帮扶工作的开展。
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帮扶任务
为确保帮扶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按照开发式扶贫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方针,采取措施,狠抓帮扶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对村、社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今年入夏以来,金福村发生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生产生活都受到了重大影响。针对干旱情况,局领导专门深入到帮扶村与镇、村干部一起认真研究抗旱减灾的办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一道积极投入到抗旱之中,并以补贴摩托车燃油费、统购运水器具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从外地拉水共同缓解人畜饮水困难,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我们积极支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律师、公证员为帮扶村捐款,帮助群众度过面临的暂时困难,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帮扶村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局干警的共同努力,今年帮扶村实现了人均增收505元的目标任务。
第四篇:市司法局2010年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市司法局2010年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开展好灵泉办事处健民社区29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使困难家庭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爱。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开展困难家庭社会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行领导干部“包保”联系村委会(社区)工作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帮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优势,制定困难家庭帮扶工作的措施,对灵泉办事处健民社区29户困难家庭、城市低保户进行有效帮扶。
二、落实措施,抓好帮扶
制定了“1+4”结对帮扶机制。即开展“一项活动”:29名机关干部与29户困难群众“一对一”结成帮扶对象,根据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不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建立“四项制度”: 即建立帮扶对象台帐制度。通过调查摸底,将我局29名机关干部结对的29名帮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困难原因等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四清晰”,即困难人数清、困难程度清、困难原因清、家庭住址清。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并定期将帮扶情况交至相关部门审核;建立帮扶对象就业制度。认真归集困难家庭的 就业愿望,掌握适时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为结对帮扶对象提供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培训,结合社区力量,协调农科、社保等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零”就业困难家庭进行就业帮扶,从而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建立帮扶对象探访制度。注意做好节假日的送温暖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上门慰问,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转达党和政府对困难家庭的关心和问候,听取困难群诉求,解决其实际问题。所有帮扶干部坚持中秋、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及时掌握结对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今年7月16日,我局组织机关干部与帮扶对象见面,了解情况。9月20日,我局于中秋节期间,组织29名机关干部对结对帮扶的29家困难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上了食用油和大米等慰问品,确保困难家庭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建立帮扶对象考核制度。局纪检组、办公室对整个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指导,并将帮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对没有完成帮扶任务的干部,取消其评优资格,并进行通报批评。
第五篇:凤阳司法局开展帮扶活动总结
凤阳县司法局开展集中走访帮扶月活动
情况汇报
我局第四批选派干部杜云海到枣巷镇牌坊任职已有一年多,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推动选派工作深入开展,根据县委组织部凤组组字[2011]192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局对牌坊村开展了“集中走访帮扶”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
局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召开动员会、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等有效措施进行动员部署。并在7月20日前都完成了首次入户走访帮扶。
二、深入农户,真情帮扶
在活动中,局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意愿,听取群众呼声,一对一进行帮扶,做到登门入户看一看,生活情况聊一聊,党的政策谈一谈,困难之处帮一帮。通过向帮扶户介绍党的政策,讲解法律法规,送慰问、送信息,努力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内容
认真开展以“五个一”为主题的“集中走访帮扶月”活
动,促进第四批选派干部紧紧抓住最后半年在村工作时间,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达到选派工作“六句话”的要求。
一是进行一次慰问。活动期间深入选派村,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开展慰问,送去慰问品。同时看望慰问了本单位选派干部,送去凉席、电扇等慰问品,了解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生活情况以及家庭有关情况,与选派干部进行一次谈心交流,了解选派干部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在村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二是听取一次汇报。深入选派村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认真听取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以来工作情况汇报,重点了解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以来抓党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同时走访当地部分干部群众,了解对选派干部的评价。通过对走访、座谈,村民代表对杜云海的选派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选派干部在村里经济发展、公益设施建设、计生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效。
三是进行一次调研。通过深入村组、农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梳理出选派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就如何改变贫困村的面貌,与村干部共同探讨,加强沟通。
四是确定一套措施。在认真调研分析和与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反复协商沟通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理清思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搞好两委班子建设,积极争创“五好党支部”。五是办一件实事。
1、发挥职能优势,将走访帮扶与法
制宣传相结合,与排查纠纷、调处矛盾相结合。在走访的过程中,集中开展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宣传1次,并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援助连心卡和宣传单200份;积极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围绕土地置换、征地补偿、换届选举等目前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进行排查,及时掌握不安定因素,排除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2、指导选派村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在村级换届期间,深入选派村及时了解情况,帮助排查矛盾,全程指导换届工作,确保选派村换届工作圆满成功。
凤阳县司法局
201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