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捉害虫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捉害虫



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捉害虫

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第二篇:小青蛙捉害虫体育游戏

名称:《小青蛙跳荷叶》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玩法:

用呼啦圈当荷叶,两脚并拢站好,眼睛看着前面的“荷叶”,轻轻跳过去,然后站好后再找一片“荷叶”,看好了再跳过去,这样一片一片跳过去,直到对岸。

活动准备:

1.在室外平整的场地上,用呼啦圈作为荷叶

2.根据幼儿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圆圈和圆圈之间的距离

3.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导入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宝宝们看一下它是谁。(出示青蛙图片)

2.师:今天青蛙宝宝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高兴吗?不过在玩之前,先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玩一个好玩的小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小青蛙”,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做(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是一只小青蛙,抓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

二、进行游戏

1.请幼儿分成两排。

2.教师示范一次如何跳荷叶,再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3.师: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们,今天我们要到河对面去抓害虫;可是,要到对岸我们必须要从荷叶上跳过去,那荷叶在哪呢?那些呼啦圈就是荷叶,小朋友们要跟着老师一起跳过去。而且要边跳边念儿歌哦!现在我们一起跳吧。“边跳边念儿歌。

4.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进行”小青蛙跳荷叶"的游戏。

三、增加游戏难度

1.师:宝宝们,今天表现的都很棒,每个小朋友都跳得很棒,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不过现在老师要加大这个游戏的难度咯,因为老师想看看那只小青蛙还能跳得更远。

2.把荷叶距离拉大加大游戏难度,教师带幼儿再跳一次荷叶。

四、放松活动

1.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呀?

2.师:每个青蛙宝宝都跳得很好,很开心吧!

反思: 小班是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的极佳时期,而且多以双脚跳的动作为主。对于幼儿来说,模仿小动物是他们很喜欢的事情。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所能理解、喜欢的,赋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符合双脚跳动作的特点。青蛙跳活动还能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

不足之处:尽管幼儿跳得兴趣很高,但弹跳的方法、跳的动作不够规范。原因在于小班幼儿练习基本动作的关键是教师要清楚的讲解和示范,教师边做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请小青蛙“一起来学一学”。通过练习活动,幼儿初步掌握“弹跳的方法、跳的动作”,紧接着利用游戏继续保持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跳的动作。最后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加深对跳的动作的练习,也让幼儿了解集体游戏的乐趣。游戏以幼儿放松身体为结束。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听音乐做游戏,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青蛙捉害虫

音乐活动:

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习、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 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

本文扩展阅读:害虫,顾名思义,即有害的虫子,是人类对一些虫类动物的定义,与益虫相反,主要分为昆虫类与非昆虫类,且种类与数量繁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害虫,例如蚊子、苍蝇、跳蚤、蟑螂等;这些小生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给植物带来死亡与严重灾害。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第五篇:中班动作《小青蛙捉害虫》活动反思

中班动作《小青蛙捉害虫》活动反思

中班动作《小青蛙捉害虫》活动反思

“立定跳远”是中班幼儿动作发展的其中一项内容。那么,如何完成这项枯燥的动作训练呢?为此,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情节,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在整个活动中游戏贯穿始终。一开始,我以“青蛙妈妈”的身份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以“帮农民伯伯捉害虫,要学习跳田埂的本领”的形式让幼儿明确活动目的,从而对“立定跳远”有了学习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由组合垫子练习跳田埂,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逐渐增加难度与练习密度。最后,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提供不同难度的田埂让幼儿挑战,进一步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从而突破难点。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目标,而且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

各环节层层推进地完成目标,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克服动作难点。从自由探索跳的方法(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到教师的示范再到幼儿集体练习跳一个方垫(便于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按动作要领练习),再到幼儿自由结伴,合作将垫子拼起来散点练习(分散练习的方法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加大,有利于幼儿掌握新动作),最后自由选择跳几个不同难度的方垫(有的加宽了,有的加高了),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激发幼儿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这种交替循环的形式组织教学,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而且使幼儿的练习机会增加,活动密度逐渐加大,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中教师能随机观察,适时指导。比如:在挑战更高、更宽的田埂时(特别是4号田埂)一些孩子选择挑战后却不能用标准动作跳过,老师鼓励其不要气馁,建议他们去挑战难度低的田埂,在降低难度后他们基本上都能成功。对于挑战成功的孩子及时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挑战难度更高或不同的田埂。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适当的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能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如:让孩子懂得帮助了农民伯伯捉害虫自己也得到了快乐。保教结合,运动后提醒孩子擦汗、喝水。游戏结束后还鼓励幼儿在平常活动中继续探索垫子的多样玩法,让本次活动得以继续延伸。

这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练习基本动作这环节,教师花的时间过长。那么,如何做到即合理地安排好各环节的时间,又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完成目标环节呢?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