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审职称答辩稿
下面是我的答辩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我叫%%%,来自%%%。2007年7月,我在%%%%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继而留校任讲师,至今任职时间满四年。任职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下,取得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汇报如下。
在科研方面:
任讲师至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3篇,同时作为第二作者指导学生发表SCI期刊论文5篇,这些论文的累积影响因子超过25。尤其是,其中2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上,有三篇发表在我校指定的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另外,作为第二作者,出版学术专著1部,名为《%%%》,是以本人的博士学位论文为柱体撰写完成的,该书获得了国防科技出版基金的资助。
除上述工作以外,我还主持和参与了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其中,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主持完成航天支撑基金和航空科学基金1项。主持研制的&&&&&,在验收会上,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得分全小组第一。另外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正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由于在%%%%方面的出色工作,多次获得各种学术奖励,其中包括,%%%%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IEEE中国优秀论文奖;****国际会议设立的青年科学家奖励;2007年****会优秀论文奖。同时还曾获得****省博士后一等资助,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中国博士后特等资助、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一等资助。
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已受理发明专利3项。
在教学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工作:
讲授4门课程,两次讲授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均为A;作为副主编,出版国防十一五特色规划教材1部。担任%%%%班班主任,带领该班级获得优秀学风班荣誉称号和学习团队奖。2010年4月,破格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指导硕士研究生两名。另外,协助指导研究生6人,其中2人被评为####金牌毕业生。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其中国家级2项,校级2项。在《****》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
以上就是我任讲师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各位老师!
%%%%%%%% 一点说明:
1.答辩的时候有领导问我,我论文的引用次数是多少,我之前有准备,只是考虑到“别嚣张”的原则,我就没主动说。我的论文引用次数144次,他引90次,H因子是7.2.对比我的实际条件和我的答辩稿,大家可以看到,我只说我出版了一本专著和一本教材,实际上我出版了四本教材,都是副主编,这是事先得到领导的指点的,原则还是别太嚣张,而且也容易让人家感觉,你把所有精力都用来写论文和写书了。
3.我特意说了一句“主持研制的&&&&&,在验收会上,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得分全小组第一。”这主要是想表明,我不是就会发论文,写书,干项目,尤其是横向项目咱也行,希望这一点对于论文比较多的虫子有帮助!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高段)
一、《数学课程标准》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个学段(4-6年级);第三个学段(7-9年级)。
二、写出关于小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答:(1)按整数部分来分:分为纯小数和带小数。(2)按小数部分来分: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三、请说出《数学课程标准》中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答:《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四、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答:分数与除法有以下关系:m÷n=m/n(m、n都是整数,且n≠0)分数与除法比较,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除得的商。
分数与除法的区别是:分数是一个数,而除法是一种运算。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五、请说出《数学课程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答:《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六、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答:(1)质数是一个数,如2是质数,7是质数。
(2)质因数虽然也指一个数,但它是铿一个合数而言的。例如:7是28的质因数。(3)互质数不是指一个数,而是指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8和9是互质数。
七、《标准》将学习见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答: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八、请快速判断下面的数能否被3整除,并说出你的判断方法。8235
1234567890 答:能。因为这两个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所以这两个数能被3整除。
九、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技能的类型有几种?各是什么?
答:提问的类型有6种。各是: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十、学生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四个概念容易混淆,你在教学时,怎样指导学生加以区别?
答:区别这些概念,都要从意义上入手。质数与合数,是从因数的个数进行区分的,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个数不叫做质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做合数。奇数和偶数是看这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来区别的,如果是2的倍数就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十一、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板书技能类型有几种?试举出三种。答:有5种。各是:提纲式、表格式、图示式、计算式、方程式。十二、一名学生问道:“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你是怎样向学生讲述的? 答:判别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这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根据合数的定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而1只有一个约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十三、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数的概念有哪些?试举出五个。
答:有关数的概念有: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有关的数位,计数单位等。
十四、教材中求种子发芽率给出这样一个式子: 发芽的种子数
发芽率=--------------
×100% 试验种子总量
关于式中为什么要乘以100%的道理,你怎样向学生讲述?
答:合格率、发芽率等都是百分率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所谓“率”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商化成的百分数。为了标明这些公式都必须用百分数表示,所以在它们的公式中都乘以100%,如果只写成: 发芽的种子数
发芽率=--------------试验种子总量
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百分数。如果把结果乘以100%保持数值不变,就可以得到一个百分数。
十五、结合教材概括地谈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的整除部分有哪些数学概念?试举出五个。答:数的整除部分的概念有: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十六、自然数1与单位“1”区别是什么?
答: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单位,除0外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1累加得到的。
分数中的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整体,还可以表示一个空间,一个计量单位,一件东西,„„一般加“”与自然数1区别,单位“1”根据需要可变,自然数1不可变。
十七、小学数学教材中比和比例部分有哪些概念?试举出五个。
答:比和比例部分的概念有:比、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等。
十八、面积就是地积,它们是没有区别的,理由是它们都表示一个部分平面的大小,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或不准确)。面积和地积是联系密切的,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地积虽然也是面积的意思,但经特指土地面积的大小。另外,面积与地积都要用到面积单位。但是地积单位除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千米外,习惯上地积单位还有“ 公顷”等。地积与面积的关系是:面积包括地积。
求一块地的面积,一般是先按照面积的求法求出图形的面积,然后再转换成地积。
十九、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何初步知识部分有哪些概念?试举出五个。
答:几何初步知识部分的概念有:直线、线段、垂线、平行线、角、直角、钝角、顶点、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二十、1-7/12 -5/12=0/12=0,请根据题目说一说为什么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答: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0份”,就是没有取出,也就不存在要表示的这个分数,所以0/12就等于0了。第二,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理解。0/12就可以表示成0÷12,,因为0除以任何自然数都得0,也就是0÷12=0,所以凡是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0.。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低段)
一、请简单说说你对“情感与态度”这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答: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在一年级讲数的组成时,为什么不说0和几组成几?
答:所谓数的组成,是指一个数里含有多少个自然数的单位。因为0不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且不含有计数单位,所以计数的组成时都不包括0。
三、新课程对于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请简单谈谈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有哪些?
答: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
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
四、教学“11—12各数的认识”时,学生常把12误写成21,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你怎样处理?
答:在教学时,要着重强调数位的意义。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书上的方格图做成教具,通过左右两边放的方格数量来说明。另外,还要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来进一步巩固数位的初步认识。
五、教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请谈谈“促进者”这种角色的特点。
答:(1)积极地旁观。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六、怎样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答: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关键是熟记数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这一关键。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必须让学生理解数位的概念,熟记各位的记数单位及其位置。在组织学生读数和写数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七、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观察演示法;
5、实验法;
6、参观法;
7、练习法;
8、复习法;
9、指导小学生自学法。
八、0表示没有吗?到了小学高年级关于0的教学,可以讲到什么程度?
答:0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之外,还有许多重要作用:
(1)表示数位。写数时如果空位,必须用0占位;
(2)表示起点。如直尺的刻度是从0开始的;
(3)表示界线。如数轴上0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表示精确度。如3和3.0,这两个数大小相等,精确度却不同。
(5)用于编号。如车牌号00487,这个车牌号为487,并表明最大号为五位数。
九、小学数学教材中数量关系方面的概念有哪些?试举出五个。
答:数量关系方面的概念有:大于、小于、等于、约等于、增加、减少、扩大、缩小等。
十、小红说“3/5是倒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例如:3/5的倒数是5/3,5/3的倒数是3/5,即3/5和5/3是互为倒数,绝不能说3/5是倒数或5/3是倒数。
十一、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选择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从教学内容出发。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出发。
3、从教师的教学特点和经验出发。
十二、教学时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好单位“1”?
答:教学时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1)通过实例说明单位“1”是可分的任何事物,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表示一个整体。
(2)单位“1”中数量可以是任意的。
(3)结合教材中的集合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分数表示的部分与单位“1”的关系,说明单位“1”和部分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看把谁看做单位“1”。
(4)让学生进行找单位“1”的练习。
十三、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即:
一、备课;
二、上课;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评改;四课外辅导;
五、成绩的考核和评定。十四、一部分学生在初学列方程时,常将χ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
答:用方程解题,从思维角度说,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但是,如果仅将“χ=”放在一个算术式子的一边,使其成为形式上的方程,实质上是用的算术解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方程解题的优势,而且还会使本来较繁的算术解法,再添一些麻烦。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其它的解法,不能简单地一说了事。
十五、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钻研好一节课的教材?
答:
1、要揭示教材的思想性。
2、研究教材的内在联系。
3、研究教材的例题和习题。
4、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5、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6、合理灵活地处理教材。
十六、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有几种方法?
答: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如下:
被除数=商×除数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验算除法,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十七、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技能?试举出五个。
答:
1、阅读技能;
2、识别技能;
3、记忆技能;
4、思考技能;
5、运算技能;
6、论证技能;
7、操作技能;
8、测量技能;
9、绘图技能;
10、书写技能等。
十八、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么分配才合适?
答:需要租5条船,应有两条船坐4人,三条船坐3人。
十九、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十、数和数字有什么不同?
答:用来记数的符号叫做数字。常用的数字有四种:阿拉伯数字、中国小写数字、中国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现在国际通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它共有以下十个:1、2、3、4、5、6、7、8、9、0.数是由数字组成的。在用位值原则记数时,数是由十个数字中的一个或几个根据位值原则排列起来,表示事物的个数或次序。数字是构成数的基础,配上它一些数字符号,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
第三篇:2013山西省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
2013年山西省教师职称评审答辩考试题(数学)
一、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部分:
1.义教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数学课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材应体现分段实施,螺旋上升的原则,请你就函数部分谈一谈这一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4.试分析学生在运算中出现(ab)2a2b2这一错误的原因,写出两种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5.写出勾股定理一节的教学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 0、0.45.2。1.在3、、中,有理数是____________.2.ABC中,ABAC,A800则它的一条角平分线与一条高所夹的锐角
等于__________.3.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用两种方法)
4.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点O,∠AOD=∠BOC=900,AC=BD,探究AD+BC的和与AC的关系。
5.把一个含有300角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P点沿A---O---B---A的路线运动,运动速度分别是1、3、2,已知OA=3,直线
EF 从X轴开始以
33的速度向上平移,分别与OB、AB交于点E、F,(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设P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P,运动时间为t,求t为何值时,四边形PEPF是菱形。
第四篇:教师职称评审面试答辩参考题目
教师职称评审面试答辩参考题目
1.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
答:(《XXX》)我那是农村小学校,父母基本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由于长辈的溺爱或顾及情面,孩子基本就没有收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有的父母在家,也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我校学生中就存在不按时上学或逃学去玩,撒谎欺骗老师和家长,不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考试作弊、包庇掩饰同学的不良行为等情况。于是,我们当时就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XXX》)书写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然而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已经占多数,且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课标对小学生书写的要求,针对我校学生整体书写水平低的现状及其原因,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
2.问:选择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
答:(《XXX》)我选择这个课题的意义就是:
1、让教育实践工作者以诚信研究为切入口,带动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2、进一步研究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方式,分析影响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外因素,总结有效的诚信教育方式和实践活动方案,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这就是我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我选择这个课题的意义就是: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也在实践中转变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意义。
3.问:选择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什么?
答:(《XXX》)我选择这个课题的目的是:1.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诚信品质和农村小学诚信教育的现状,针对学生诚信品质中突出的缺失现象,探索切实可行有效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途径,形成适合农村小学实际的诚信教育的系列实践活动方案和教育方法。
2、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诚信教育网络。
(《XXX》)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及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此同时也在实践中转变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意义。
4.问: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你是如何安排的?
/ 4
答:1.《XXX》一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有300多字的引言,接下来具体阐述新课导入的功效、新课导入的原则、新课导入的例举,最后总结。小学语文新课的导入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的艺术,语文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规律,开阔视野,兼收并蓄,成为“杂家”且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新课导入才会真正显示出其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才能更有效乃至高效地拔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提高课堂效率。
2.《XXX》一文采用总分结构,首先是摘要和关键词,接着通过论述提出一个人养成怎样的行为习惯和有如何高尚的德行修养或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阶段的教育,从而引出一个小学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成长是举足轻重的论断。接下来阐述:竖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良好师德的保障、尊重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前提、理解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热爱学生是良好师德的灵魂。
5.问:论文各个部分之间有何逻辑关系?
答:1.《XXX》一文主要阐述新课导入的功效、新课导入的原则、新课导入的例举,各个部分成并列关系。
2.《XXX》一文采用总分结构,其中分述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6.问:你在论文中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答:1.《XXX》一文中主要提出:新课导入是整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幕精彩的新课导入,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又可拔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XXX》一文中主要提出:竖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良好师德的保障、尊重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前提、理解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热爱学生是良好师德的灵魂。
7.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此问题主要是辨别你的论文是抄袭的还是自创的),你是如何解决的?
从我个人而言,是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辩能力,以致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论点予以理性分析,也不善于以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
从现实环境而言(XXX),尽管各级各类学校都强调素质教育,但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教师都是向“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棒看齐,只会刻地讲授书本知识。
从现实环境而言(XXX),尽管各类学校都强调师良好师德对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欲望膨胀的现实社会里,对我们教师的师德又是一种无形的考验。
于是我利用平时教学及假期时间,加强理论修养及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向老教师请教及交流相关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形成论文依据。
8.问: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答:1.《XXX》:新课的导入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语文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并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新课导入才会真正显示出其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否则只能是空谈。
/ 4
2.《XXX》:各类媒体对某些学校发生的不良师生关系,如师生互殴、师生暧昧等负面新闻大肆报到,严重玷污了教师原本的形象,在建立良好师德的过程中倍受外界评议。
9.问:你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 1.《XXX》:立论的主要依据是:总结我在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并根据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而提出。
2.《XXX》总结我在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并根据现在社会对整个师德环境的要求而提出。
10.你参考了哪些资料?
《XXX》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 裴国庆《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第2期 [3]周立新《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 《新课程(中旬)》2011年第11期 [4] 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5] 王增昌《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6]语文出版社: S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XXX》
[1] 上海教育局 《小学德育工作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 付八军 新形势下德育误区及方法论探讨[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3] 陈先云.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 [4] 朱惠芳.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浅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5] 杨启勇,马秀玲.德育目标达成的方法[J].小学语文教学
/ 4
述职答辩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二00五年月毕业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同年八月,到XXX小学任教,于二00八年十一月取得了语文小学一级教师资格。二0一0年八月开始在XXX小学任教。
任现职以来,我连续八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周授课二十节以上。从教以来,我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爱岗敬业,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在班级管理、育人情况与实效方面
我始终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尊重、赏识、宽容每一个学生,积极发展他们的个性,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带的班级的班风严谨、学风优良、成绩突出,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和“先进中队”,我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任现职以来,共培养了XXX等多名优秀学生干部,培养了XXX等多位三好学生。转化了黄勇、张平凡、吴华朋等多位后进生,转化成功率达100%。
2、在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方面
任现职来,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我担任的语文及格率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优秀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本人历年所担任班级的语文统考或抽考,学生成绩都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2013至2014学和2014至2015学连续荣获镇“抽考三等奖”。2015至2016学学连续荣获镇“抽考二等奖”。
3、在教研科研取得的实效方面
极投入教研教改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XXX研究》的研究工作,而且我还自己主持了《XXX》的校本课题研究。我撰写的教学论文《XXX》、《XXX》获得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4、示范引领方面方面
为了促进教师交流、推广教学经验,近几年来,我每学年都承担学校安排的公开课,得到领导、同仁的好评。同时,我还一直支持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的成长,每年她都能主动承担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如:指导了XXX等年轻老师怎样写合格有效的教案,如何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帮她们解决在教学上遇到的难题。我在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都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任现职期间,她培养、指导了XXX等5名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 4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
小学数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低段)
罗坳 严海荣
一、请简单说说你对“情感与态度”这一课程目标的理解。答: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5、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在一年级讲数的组成时,为什么不说0和几组成几?
答:所谓数的组成,是指一个数里含有多少个自然数的单位。因为0不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且不含有计数单位,所以计数的组成时都不包括0。
三、新课程对于教师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请简单谈谈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有哪些?
答: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
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
四、教学“11—12各数的认识”时,学生常把12误写成21,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你怎样处理?
答:在教学时,要着重强调数位的意义。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书上的方格图做成教具,通过左右两边放的方格数量来说明。另外,还要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来进一步巩固数位的初步认识。
五、教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请谈谈“促进者”这种角色的特点。
答:
1、积极地旁观。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六、怎样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答: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关键是熟记数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这一关键。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必须让学生理解数位的概念,熟记各位的记数单位及其位置。在组织学生读数和写数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七、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观察演示法;
5、实验法;
6、参观法;
7、练习法;
8、复习法;
9、指导小学生自学法。
八、0表示没有吗?到了小学高年级关于0的教学,可以讲到什么程度? 答:0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之外,还有许多重要作用:
1、表示数位。写数时如果空位,必须用0占位;
2、表示起点。如直尺的刻度是从0开始的;
3、表示界线。如数轴上0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表示精确度。如3和3.0,这两个数大小相等,精确度却不同。
5、用于编号。如车牌号00487,这个车牌号为487,并表明最大号为五位数。
九、小学数学教材中数量关系方面的概念有哪些?试举出五个。
答:数量关系方面的概念有:大于、小于、等于、约等于、增加、减少、扩大、缩小等。
十、小红说“3/5是倒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例如:3/5的倒数是5/3,5/3的倒数是3/5,即3/5和5/3是互为倒数,绝不能说3/5是倒数或5/3是倒数。
十一、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选择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从教学内容出发。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出发。
3、从教师的教学特点和经验出发。
十二、教学时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好单位“1”? 答:教学时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1、通过实例说明单位“1”是可分的任何事物,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表示一个整体。
2、单位“1”中数量可以是任意的。
3、结合教材中的集合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分数表示的部分与单位“1”的关系,说明单位“1”和部分是可以转化的,关键是看把谁看做单位“1”。
4、让学生进行找单位“1”的练习。
十三、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即:
一、备课;
二、上课;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评改;四课外辅导;
五、成绩的考核和评定。十四、一部分学生在初学列方程时,常将χ单独放在等号的一边,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
答:用方程解题,从思维角度说,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但是,如果仅将“χ=”放在一个算术式子的一边,使其成为形式上的方程,实质上是用的算术解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方程解题的优势,而且还会使本来较繁的算术解法,再添一些麻烦。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其它的解法,不能简单地一说了事。
十五、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钻研好一节课的教材? 答:
1、要揭示教材的思想性。
2、研究教材的内在联系。
3、研究教材的例题和习题。
4、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5、要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6、合理灵活地处理教材。
十六、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有几种方法?
答: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如下: 被除数=商×除数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验算除法,另外,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余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十七、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技能?试举出五个。
答:
1、阅读技能;
2、识别技能;
3、记忆技能;
4、思考技能;
5、运算技能;
6、论证技能;
7、操作技能;
8、测量技能;
9、绘图技能;
10、书写技能等。
十八、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么分配才合适? 答:需要租5条船,应有两条船坐4人,三条船坐3人。
十九、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十、数和数字有什么不同?
答:用来记数的符号叫做数字。常用的数字有四种:阿拉伯数字、中国小写数字、中国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现在国际通用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它共有以下十个:1、2、3、4、5、6、7、8、9、0.数是由数字组成的。在用位值原则记数时,数是由十个数字中的一个或几个根据位值原则排列起来,表示事物的个数或次序。数字是构成数的基础,配上它一些数字符号,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