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懈追求超越自我教书育人谱华章
不懈追求 超越自我 教书育人谱华章
孔凡艳,1984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在东风小学任教10年,1994年成为顺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从教31年,她对教育事业满腔热忱、无私奉献,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教师共同发展,践行着爱岗敬业的信念,享受着教书育人的快乐。
1997年她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市级骨干教师,2004年至今连续4届被评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2005年至今连续4届被评为顺义区学科首席教师,并3次被聘为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0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011年荣获“百优全国小学名师”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语文教改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
一、提升自我,追求卓越
走上三尺讲台不久,孔凡艳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王”的工作,懂得自己肩上挑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热爱与责任共生!她认为,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年来,她一直以自己的学识、情操感染着她的学生,用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引领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她先后攻读了数学大专、中文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为了系统了解所教学科的知能体系,她研读了北京版全套教材,并对比阅读了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她坚持广博学习与系统专题学习并与教学研究、实践相结合。
学习与实践,研究与感悟,让她很快形成了“教材钻研准、深、活”、“问题设计少、精、活”的教学风格和“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1992年她成为顺义区首次承担市级研究课的执教者,专家对顺义语文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1997年指导老师参加市级评优实现了顺义一等奖零的突破,先进的理念在北京市推广;2000年成为“西部开发 支援内蒙”首批讲师团的成员,克服种种困难,义务为当地教师传经送宝。这一次次承担,让她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她更加由衷地热爱语文教育事业。
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她把件件事情做到精致。备课、上课、反思、命题、总结……因为追求更好,所以不断成长;因为不懈追求,所以不断超越!
二、探索研究 改革创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孔凡艳遵循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遵循儿童认知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教研员后,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她开始主持课题研究,从现状调研到文献搜集,从框架构想到完成假设,尤其是把设想变成现实的过程常常是漫长、艰难、苦涩的,但是她都亲力亲为,凭着爱与责任相伴的力量,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使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她作为负责人之一主持全国小语会课题“‘分层教学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十一五”期间,提炼并主持了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依托学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着力发展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十二五”期间继续深化发展为“依托学案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研究”,关注了阅读的本质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从“分层教学 自主探究”的“轰轰烈烈”,到“学案导学助力自能阅读”的“扎扎实实”,再到今天“依托学案个性化阅读”的“深度研究”,执着奋斗十几年,形成了顺义特色的“学案导学”,取得了丰硕成果:主编的研究专著《“分层教学 自主探究”语文阅读教学初探》被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学案式阅读教学”探索》荣获全国小语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撰写的北京教育丛书《依托学案助力自能阅读》正被广大一线教师所运用,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美好境界;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小语会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顺义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通过“国培计划”在国家中西部地区产生影响,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走向全国;我区阅读教学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更让她感到欣慰。
另外,孔凡艳还主持了全国小语会课题“以学定教,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一体化习作”等多项研究,与核心成员合作编写的《新课标•新思路·新作文》(3-12册,与京版教材配套)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目前,随着北京市教委颁布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她带领小学语文团队已经在“依托学案 提高一带一课内拓展阅读的实效”方面精心构想,深化已有的研究,立足课程的高度教语文,更好地拓展视野、传承文化,并追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落实真尊重、实现真交往、追求真享受。
三、示范带动,引领发展
孔凡艳作为学科首席教师和小学语文团队的牵头人,一直把带动小学语文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铁首先自身硬。她参加工作31年,一直保持着“下水”的习惯:当教师时,“下水”自学课文,“下水”写作文,“下水”完成课后习题;当了教研员以后,“下水”备课,也“下水”上课,有时候还会针对同一内容做出几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以适应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这样的率先垂范——超前发展自己,尤其是将教研与科研结合的做法在教研员团队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再加上定期的专业学习引领,以及相互合作中提升等多种办法,教研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骨干先行是策略。孔凡艳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以便于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响鼓需要重锤敲,她一边抓住每一次可以历练的机会,让骨干教师承担“跳一跳才能完成”的任务,促进他们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边在骨干教师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下,通过中心组常态建设、骨干研修班参与式培训、名师工作室项目带动,以及基本功培训以赛促学多条渠道落实,并倡导教师个性化发展。她用下水示范的“做中导”,因人而异的“行中引”和专题讨论的“研中思”等多种方式,让数十名教师脱颖而出,12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4人成为北京大学“国培计划”项目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开发及教学指导专家。万紫千红才是春。因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好老师的教育,因此教材介绍、研究观摩、下校视导……每一次面对群体教师的机会,她都注意将培训落实在热点处、需求处、困惑处。尤其是通过组织联盟教研、网络研修,调动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以大教研的引领和对薄弱校的关注促进区域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均衡优质发展。在专家的引领下,带领语文团队参与编写北京市“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与创新”的成果,撰写《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实践》一书,让更多的教师有深入探究、反思完善的机会。
她和她的团队仰望星空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探索换来了顺义语文教学的阔步前行,北京市首届习作教学、阅读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均在顺义召开;带领团队承担《中国教师培训网》同步课堂研修任务,在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中承担78节课;1999、2009北京市两次举行基本功大赛顺义区连获佳绩;她所带领的顺义小学语文研究会被评为“全国教研工作先进单位”。
她31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老师,坚持自我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做教研员,用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业务骨干,她在边远的大孙各庄中小支教的一年,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献给基层学校和老师们;作为“市学带与市骨干研修工作室”的兼职主持人、“西部开发”讲师团成员、“国培计划”学科专家,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教师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也因此让她有了更快发展自己的机会。孔凡艳撰写的100余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或发表,承担市级以上观摩课10余节,指导市级以上评优课、研究课30余节。先后被授予“顺义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在中国教育学会首届“全国小学名师”表彰会上介绍先进事迹。201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先进事迹被《北京劳模》、《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第二篇:不懈追求
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老店新开已有10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我一直担任洗化课的课长,洗化课在整个百货部中算得上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销售额占百货销售的40%左右,因此,洗化纸品销售的好坏,直接关系的百货部的销售业绩。作为这个大课的带头人,我无时无刻不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开业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一方面认真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争取把工作作得更好;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员工以及促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搞好团结,发挥团队作用,增强凝聚力。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一、加强人员管理
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是我们营运部门完成业绩的重要保证,也是卖场基本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洗化纸品课促销人员很多,而且年龄差异也很大,如何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保持步调一致,共同发挥出高效优质的劳动成果,是我不停思考的问题。工作中,作为一名课长,首先,我坚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本课的每一位员工,做到一视同仁;其次,保证每周一次班会,及时、准确的传递各种信息,对他们进行各种培训,如:商品陈列、补货作业、规范标签标识的摆放、对顾客的服务技巧等等。这种培训是很耗精力的,需要你有很多很多的耐心,一遍一遍甚至很多遍地重复训练,直到所有工作流程都规范为止。第三,就是对待员工奖罚分明,不循私情。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家积极进取,主动参与到课室的管理工作中来。同时,也要充分关心员工,合理安排好员工的加班和休息时间,让员工的各项工作有计划的完成。
二、突出商品管理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包括竖式陈列、价格带陈列、饱满陈列和先进先出陈列。洗化纸品课涉及到的品种和种类众多,商品属性多样化,因此,商品陈列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新颖独特的陈列是促进销售的一个重要途经。高档化妆品摆放要精巧别致,充分体现出商品的档次。
第三篇:不懈的追求
不懈的追求,闪光的足迹
——记供济堂镇党委副书记索计平同志
2005年,索计平同志来到了供济堂镇担任党委副书记。他虽年纪轻轻,温文尔雅,可把自己的职务和所担负的职责当回事,搞党务工作还真有一手。今年以来,全镇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培训学习,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他抓党建工作出的实招之一。在培训教育工作中,他紧紧围绕全旗“三旗”“三化”目标,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加强教育、分类培训。一是对镇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重点放在市场经济理论、党性意识、宗旨意识上,广大党员干部的引领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高。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形式,培训党员干部110人次。二是对农民党员的培训教育上,依托本地产业特色,对村干部、农民党员进行以种、养、加等产业为主的科技培训,培养出一大批科技型的农村干部、农民党员,接受培训教育的有460多人。基本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了一遍,提高了农民党员农村干部的致富水平。全镇涌现出了马铃薯种植、油菜籽种植,黄牛养殖能人大户70多户,实现了适用科技培训与农牧业产业化具体项目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村干部农民党员科技带动能力。
二狠抓落实,贯彻落实中央的四个长效机制精神,他履行具体抓落实职责。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四个长 效机制文件下发后,镇党委高度重视,按照旗委组织部门的要求,镇党委书记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村支部书记履行具体责任人职责,身为党委副书记的他履行具体抓落实的职责。为了把这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他深入基层调研,对贯彻中央的文件精神,建立建全长效机制,提出自己的想法。首先他利用镇党校这个阵地,精心备课,把长效机制文件同中央1号文件、《江泽民文选》、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讲解。其次他把长效机制文件的学习宣传同旗委提出的建设“三旗”实现“三化”这个中心结合起来,深入到各村认真讨论,共同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再次是他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听取各村基层组织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检查督促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三夯实基础,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他始终坚持抓规范、抓特色,有效地提高了全镇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年初镇党委按照旗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双链双推”活动,从农村党员的实际出发,要求有能力的党员全部参与活动。索计平同志通过调查研究,指导各村采取行之有效的结链形式,结成帮扶链、产业链、服务链,把岗位设在链上,增强了党员“设岗定职”的带动作用。活动开展以来,结成链120条,结成帮扶对子120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加强。在此基础上,全镇在180多名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职”工作,全镇设置岗位12个,有180名党员认领了岗位。活动的开 展,广大党员有职有位,有位有为,努力做农民致富的榜样,带头寻富路,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为农民致富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强化责任,十分重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他一心扑在建筑工程上。今年根据旗委组织部的安排,供济堂镇的乌兰淖、柯梅两村被列入活动场所建设名单。镇党委把这两个村的活动场所建设列入了重要的日程,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布置,明确职责,确定党委书记是活动场所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负责人。按照分工,索计平的肩上又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可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坚信担子就是责任,要干就干好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到这两处活动场所的建设工程中。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发动群众积极参建,同时充分发挥村级“两议会”的作用,从工程管理、资金投入、工程质量等几方面进行监督。在将近一个多月的维修改建工程中,几乎是他伴着施工队渡过的,他来的比施工队早,回的比施工队晚,在施工现场,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索计平同志是一个执着追求的人,他勤政务实,有一股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这就是他干工作有一手的原因所在。在他的这种力的作用下,全镇的基层组织建设今年又迈上了新台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不断进取,不懈追求
不断进取,不懈追求
宾县第四中学鲁凤文事迹简介
鲁凤文同志,宾县第四中学的语文教师,中国共产党员,在四中这块教育的沃土上辛勤工作十余年,她之所以选择了教师是因为在她的意识里,教师是播撒真情、收获真情,以情育人。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她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光对事业执着的爱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在思想上,她积极进步,认真学习党纲、党章,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言谈举止堪称楷模。
要工作上,刻苦钻研、乐于奉献,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在新课改的形式下,认真备课,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反复钻研大纲、教材;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拓展想像,让学生在领悟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知识,2005届毕业生武春佳语文成绩全县第一,荣获了县中考状元。“教学相长,教研共进”在她教学生的同时,她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她的教学论文多项获省、国家级二等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将重点转到中差生身上,与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所教班级师生关系融洽,民主测评为优,深受学生喜爱。
辛勤的汗水、不懈的追求,也赢得校领导的认可同事的赞许,她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转差先进个人,树、创、献先进个人,县级优秀班主任,县政府记功奖等。在诸多的荣誉面前她并不骄傲,俗语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今后的路还很长,这荣誉记载了她在四中这块沃土上闪光的足迹,这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就象一个个绚丽的花环,点缀着鲁凤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奋力拼搏的里程。
第五篇: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安逸是精神上的鸦片
时间如流水,弹指间,我已经走出大学校门三年有余。想想当初在毕业时节的豪情壮志和满腔热血已然被这个工作三年的小镇环境洗刷、消磨的所剩无几。这一切发生的那么缓慢、自然,以至于我浑然不知。每次看到所教的学生上课操心说话、睡觉,对于学习已经麻木、呆滞,课后在巴掌大的操场上疯狂打闹的场景,我叹气、无奈、伤感,觉得他们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甚至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我可怜他们,替他们感到惋惜。是呀!在本该好好汲取知识,丰满羽翼的年龄里,他们一个个受安逸环境的影响,纷纷选择释放自己的天性,与玩耍为伴,对学习嗤之以鼻。而当我想好好教育他们时,才发现,自己也是笨嘴拙舌,不再是那个三年前刚刚走出校门的对任何事都可以或多或少发表自己看法的“新老师”了,三年间,我很少看书,肚子里的那点“墨水”也在强撑了三年后,渐渐地见了底,我才意识到,三年的教师生涯里我一直在“啃老本”,安逸的工作环境犹如一剂精神鸦片,慢慢地消磨我积极向上的意志,而今我也是那个被安逸环境带坏的傻学生之一。
翻看曾经的日记,高中寒窗苦读的情景渐渐浮上心头。为了更好地记忆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重要成语,就连高中的日记都是妙语连珠,还曾有一段时间,迷恋上用英语写日记,虽然用词还很稚拙,但流露出的那股不服输的干劲和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决心至今仍能记起,只是在今天,我为自己的现状感到内疚和自责。这一切,归因于自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人们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只局限于书本了。于我而言,将大把大把的课余时间用在了浏览网页、阅读网络文章了,网络文章数目繁多、涵盖范围广,生产速度快,像泡沫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看的内容不少,真正能沉淀下来并内化吸收为自己的却屈指可数。所以,当心血来潮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拿起笔后思绪却一直很凌乱,找不到落笔的突破口,寻不见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此情此景的词句。蓦然发现,爱读书的人,短期内你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就像吃饭一样,一顿有营养饭菜不会让你顷刻间变得强壮,但是经年累月,你一定会拥有强壮的骨骼和体魄;而不读书的人,短期内也看不出变化,但是时间久了,你一定能发现他贫乏的语言背后一定有一颗贫瘠的心,这颗心安于现状,乐于平庸,喜于享受……渐渐地,我有了一种对未来的恐惧感,这恐惧源于无知,始于心底。于是,我逐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渐渐认识到提高自己的必要性,我也深深地明白,想要摆脱这种恐惧,必须远离安逸这一剂毒药。从今天开始,利用下班的时间,给自己制定计划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让自己做一些改变。
想的好是好;说得好更好;做得好才是最好。聪明的人不会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因此,谨以此文提醒处在安逸环境中的自己,引起自己的警觉,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期在未来的几年里能遇见更好的自己。